“保安队即刻休假,如拒不执行就地免职”真实的商战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进行。上一次,“野蛮人”姚振华被中炬高新两个保安拦下之后,开始动手了,7月22日深夜中炬高新又发生一起现场对峙事件。据九派财经,7月23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宝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秦君雪昨晚半夜带队强闯中炬高新。该知情人士随后向记者展示了一则监控视频。视频中,身穿藏蓝色短袖的女士向保安提问,“你领导是哪位?”保安尴尬回应“你们应该知道吧。”对此,视频中的女子称,“我不是很清楚,每次说和领导沟通的时候,我都不确定你们说的领导是谁?我能联系到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心中认可的领导。”随后该女子面向保安队宣读了一则声明,“为保护公司资产安全,经公司研究决定,保安队即刻起开始休假,具体工作安排待公司另行通知,如拒不执行公司指令,我将代表公司即刻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随后,镜头转向另一队身穿蓝色制服的安保人员,一旁有人提醒进行安保交接工作。据称,秦君雪“夜闯中炬高新”,双方对峙后有人报警,随后警察来到现场。宝能带去的新保安队,没能成功接管原来的保安队。在中炬高新7月18日晚间的公告中,秦君雪是公司拟聘的新任副总经理。对此,中炬高新23日也发布了《关于不明身份人员意图冲击中炬高新厂区的情况说明》。7月23日凌晨,公司厂区外出现一起不明身份团伙意图冲击厂区,破坏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恶劣事件。中炬高新称,由于该行为并无合法的公司流程审批,且已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人员、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公司果断报警,并通知公司宿舍及附近员工志愿赶回公司协助企业维护正常秩序。公司安保人员和现场员工在1号门岗前筑起人墙,防范不明人员冲击厂房,双方一度陷入僵持。就在形势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秦某等新任高管丝毫不顾公司的经营秩序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独自驾车扬长而去。5分钟后,开发区公安分局及附近派出所民警抵达现场,经警方处理后,上述不明身份人员于7月23日凌晨1:26离开现场。这是一起严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该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社会公共秩序,阻碍企业正常运营,对员工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也对广大股东和投资者造成严重的损害。对于类似的行为,中炬高新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同时对上述行为保留追究的权利。公司再次严正声明,上市公司的财产属于全体股东所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任何公然违反法律法规、侵害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们将绝不姑息!以下是全文:7月20日下午,中山润田通过宝能集团官网发布一则《关于对工业联合及火炬集团声明的严厉驳斥和反问》的谴责通知,称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于7月19日到中炬高新总部“调研生产经营情况”,“竟被保安拒绝进入”。宝能官网发布的现场视频中,姚振华显得十分愤愤不平,怒斥:“从没见过(想到)能够乱到这种程度”。当天,中炬高新在官网发布声明,就“姚振华到公司厂区调研被拒事件”作出回应。经安保人员核实相关情况,来访人员并未预约,也未出示相关身份证明,且现场安保值班人员并未收到公司高管(含董事会新任命的三名高管)提出将有访客进入厂区的指示。有网友称,“王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拦不住的野蛮人,两个保安轻松搞定。”中炬高新内斗的来龙去脉:2015年以前,火炬集团一直是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东,直至2015年,宝能系通过二级市场持续增持中炬高新,并在当年成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但随后,随着“宝能系”债务危机的爆发,最新的股权架构显示,“宝能系”已降为中炬高新的第二大股东。7月7日,中炬高新发公告称,决定于2023年7月24日召开中炬高新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股东提请的议案中包括罢免何华、黄炜、曹建军、周艳梅等四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职务的议案。这4人均有“宝能系”背景。如果在后续的股东大会上,该4人被罢免,那“宝能系”则彻底失去对中炬高新的控制权。随后“宝能系”发起反击,7月12日,中山润田在声明中实名举报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涉嫌虚假诉讼、操纵证券的重大犯罪行为。不过随后,相关公司否认。此外,7月18日晚间,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李翠旭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李翠旭先生将不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同时,公司还公告称,公司7月1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并通过表决免去张弼弘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职务,同时拟聘任邓祖明为公司总经理,拟聘任孔令云、秦君雪为公司副总经理。新获得委任的三名高管均有宝能系背景。23日晚间,中炬高新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7月22日收到邓祖明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邓祖明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邓祖明将不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邓祖明在岗时间为5天。公开资料显示,李翠旭曾担任“宝能系”另一上市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19年6月起任中炬高新总经理。邓祖明同样为“宝能系”背景,2012年起在宝能集团任职,2022年3月起担任该公司总裁助理。对于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聘任议案,火炬系”成员、董事长余健华和中炬高新董事万鹤群在反对理由中公开表示“三位人员完全没有调味品行业背景和任职经验且为现任宝能员工,任职能力存疑,聘任动机不纯”。独立董事甘耀仁也在反对意见中提出,被提名人员仅有金融背景,没有经营实体公司的案例和业绩经验,没有管理财务和部门的履历经验,不能保证胜任。中炬高新的控股子公司拥有“厨邦”和“美味鲜”两大品牌,很多家庭常用的厨邦酱油、厨邦蚝油、味极鲜等产品,均来自其旗下公司产品。这些品牌最终花落谁家,拭目以待。为何姚振华会如此执着于中炬高新的话语权?事实上,中炬高新可以说是目前宝能系名下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目前总市值约为272亿元。在宝能烂账无数的当下,中山润田所持股份折合的约26亿元,显得格外珍贵。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3月,宝能系旗下各家子公司共计成为被执行人1198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493次,姚振华个人也多次被限制消费。其中,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为387亿元,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为216亿元,钜盛华被执行总金额为250亿元,三家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853亿元。最新进展:中炬高新:公司正常上班下午股东大会正常开会根据会上结果公告进展中炬高新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在即,两大股东争斗也持续升级。7月22日晚,中炬高新副总经理秦君雪带队前往公司门口,宣布要换掉现有保安队。紧随其后,7月23日,中炬高新发布公告,刚上任五天的总经理邓祖明辞职。中炬高新投资者热线工作人员今天表示,公司目前正常上班,原定下午2点半开始的股东大会也会如期召开,今天晚间公司应该会根据下午股东大会的情况再发公告。 (第一财经)火炬集团:中山润田已不适合掌控中炬高新对当前围绕中炬高新的一系列争议,中山火炬集团回应称:近年来,中炬高新经营出现明显的下滑,内部管理混乱,股东、广大投资者及员工对于公司当前的状况不满,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公司控股股东由于近年来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为缓解其债务压力,控股股东利用其在董事会的优势地位,做出了一系列有损于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已经不适合继续掌控上市公司。目前中山润田持有中炬高新股票比例已经降至9.42%,火炬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已达10.8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综上来看,无论从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角度,还是股东权益保护角度,中山润田已经不适合继续主导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因此,火炬集团与一致行动人发起临时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中山系股东会全力助力上市公司发展,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及价值,股东最终都将受益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房企销售房源原本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济南城投近期首次对外出售东城逸家、西江华府两个公务员集中居住小区部分房源,还是引起外界很多关注。7月20日,东城逸家首批368套房源公开认筹,7月22日认筹已满。济南城投的全称为济南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市属一级国有企业,由当地国资委和财政厅控股。济南城投主要承担政府性重点项目建设,负责城市片区、产业园区、水资源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集团总资产超200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今年6月份公开的一份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对济南城投2023年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济南城投作为济南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有资产运营主体,跟踪期内,外部发展环境良好,并持续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同时,联合资信也关注到公司资金支出压力大、资产变现周期较长、整体债务负担较重、短期偿付压力大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信用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上述评级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3月底,济南城投全部债务和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1047.53 亿元和 65.12%,公司债务负担较重;考虑其他权益工具后,公司债务负担高于上述指标表现。公司现金短期债务比为0.23倍,短期偿付压力大。上述评级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1至3月,济南城投实现营业总收入19.76亿元,利润总额0.42亿元。2022济南城投营业总收入112.07亿元,利润总额12.15亿元。济南城投此次出售部分房源,在外界看来,显然可以缓解当前偿债压力。而济南城投作为当地重要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此次济南城投出售“公务员小区”也引起外界对当地财政债务形势的关注。今年济南财政收支紧平衡下,为了收支矛盾,当地将包括济南城投在内的市属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提高到20%。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的中心,去年生产总值约1.2万亿元。在山东省16个地市中,济南财政收入规模低于青岛,位列全省第二,且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与不少地方相似,疫情冲击下,当地经济增速放缓,叠加实施大规模税费支持政策,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根据济南市财政局数据,2020年受疫情冲击,为弥补税收减收,当地非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增长站上900亿元(906.1亿元)台阶。2021年经济恢复性增长,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快速增长,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7.6亿元。2022年受疫情冲击叠加大规模退减缓税费政策实施,尽管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弥补减收,但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有下滑,约为1001亿元。随着今年经济恢复性增长,济南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7亿元,同比增长6.1%,符合当地年初预期。不过这一增速略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7.8%),也明显低于全国地方这一收入增速(13.1%)。这主要跟济南上半年非税收入大幅下滑(-19.5%)有关。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以卖地收入为主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济南财政收入重要来源。根据济南财政局数据,2019年济南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已达1019亿元,2020年降至820亿元,2021年这一收入回升至1016亿元,但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土地市场低迷,2022年当地政府性基金收入几近腰斩,跌至约547亿元。济南市去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预算草案报告中,谈到当地财政改革发展存在问题和不足时,首要问题就是各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压力大。在对今年财政收支形势预判上,该报告认为今年当地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异常突出,财政运行紧平衡状态没有发生变化。今年财政增收节支防风险的压力非常大。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最近撰文认为,今年初济南放开限购政策,上半年新房销售面积和金额明显回升,有望对土地出让收入形成一定支撑。根据济南上述预算报告,预计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达到651亿元,同比增长约19%。当然这只是一个预期性数据,最终执行数存在不确定性。近些年为了支持经济增长,济南加大举债力度,近年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攀升,不过位于债务限额内,整体风险安全可控。根据济南市财政局数据,济南市2019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1289亿元,经过疫情三年,2022年底这一数字增至约2660亿元,不过位于当年债务限额(约2835亿元)之内。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济南虽然债务规模大,但负债率反而较低,在20%以下。杨业伟测算,2022年,济南市狭义债务率为633%,低于青岛和威海,广义债务率为581 %,在省内排名第二,低于青岛。相比于其他省会城市,济南的债务率处于中等水平。济南的产业和金融资源较为丰富,资金安全垫较为充足。济南市上述预算报告在谈及今年财政工作重点时称,今年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制定偿债计划,落实资金来源,确保及时足额偿还。加快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规范融资行为,杜绝违规举债和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了缓解当前财政收支矛盾,济南在今年上述预算报告也采取了一些新举措。这包括科学调度组织收入,对税收应收尽收。继续过紧日子,如市本级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压减20%,编外人员经费只减不增。另一项关键举措是,济南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将市属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提高到20%,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提高至35%。另外,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资产统筹不够、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去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对房屋、土地、车辆等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真正落实紧日子要求。根据财政部数据,2021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4.4万亿元,全国国有企业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总额308.3万亿元。专家认为,未来进一步盘活这类资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消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喻红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主题教育第二十七指导组组长乔传秀同志出席会议。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同志委托,委副主任曾益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委副主任雷海潮同志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处腐败,大力营造风清气朗的医药领域发展环境。要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针对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坚持较真碰硬、宽严相济,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进一步形成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畅通问题线索途径,“互联网+”行风评议平台同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上线。 有关部门和地方作了交流发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参与集中整治工作的有关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机关有关司局、直属和联系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地各相关部门在分会场参会。...
“今年是一个未知的年份。”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近日在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CEO)上给出判断。他指出,没有任何一年能够和今年进行相比,这个时候研判经济如果还是按照过往思路,或者周期和规律来进行推演,是值得商榷的。伍戈分析,新冠疫情后的不同国家经济修复轨迹不一,一些国家较为稳健,一些国家呈现先扬后抑,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的国家修复路径艰难,而资产负债表损害较小的国家修复较为稳健。这反映出存量变化会影响未来增量,为判断中国经济提供借鉴。“消费要起来,谈何容易?”伍戈以亚洲经济体举例,它们已经修复一年多时间了,至少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消费倾向、消费意愿远远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而中国经济各要素的资产负债表在疫情期间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这制约了经济增量的恢复。“今年上半年老百姓的信贷的扩张是非常低于预期的,而且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造成老百姓不但不新增贷款,还提前还贷。那我们的消费动力从何而来?”伍戈分析。伍戈提醒,今年看房地产数据要特别小心,因为数据有时候会骗人。“如果去年基数很低,那今年算同比增速很多数据都非常的靓丽。如果有些数据看两年的复合增速,得出结论是不完全一样的。”伍戈表示,针对房地产数据既不看同比数据,也不看环比数据,而是要看绝对数据。...
为落实《证券法》要求,规范监管工作,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稳定市场预期,证监会起草了《关于完善特定短线交易监管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特定短线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以下简称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在6个月内,将本公司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买入后又卖出,或者卖出后又买入的行为。作为预防内幕交易的前端控制措施,《证券法》第44条规定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等特定主体有短线交易行为的,其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种类和交易方式日趋丰富,前述原则性规定难以适用于各种复杂场景,出台一项专门性规则的必要性日益凸显。2020年实施的新《证券法》在进一步扩大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的适用主体和证券范围的同时,授权证监会规定例外情形。根据法律授权,证监会认真梳理总结现有监管实践,将部分成熟有效的经验做法提炼成具体标准,形成了《规定》。《规定》全文17条,主要有9方面内容。一是规定特定短线交易制度适用主体范围。二是明确特定投资者持有证券计算标准。三是确定特定短线交易制度适用证券范围。四是明确特定短线交易制度不跨品种计算。五是界定特定短线交易买卖行为。六是规定特定短线交易制度豁免情形。七是确定境内机构适用标准。八是明确外资适用标准。九是完善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监督管理相关安排。起草过程中,证监会严格遵循《证券法》立法要求,将依法规制作为基本原则,主要围绕大股东、董监高等特定投资者,明确细化特定短线交易的适用标准,不扩大规制对象,不影响普通投资者的正常交易。同时,主动回应外资诉求,按照内外一致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可申请按产品计算持有证券数量,并豁免沪深港通机制下香港中央结算公司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实现内外资投资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此外,《规定》立足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在保持现有监管标准不变的基础上,细化明确了11种豁免情形,更好支持相关主体和业务的发展。总的看,《规定》的出台有利于规范特定投资者短线交易监管,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提升交易便利性,增强A股市场吸引力,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证监会坚持放管并重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对于涉嫌内幕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证监会将根据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发布实施。...
金属纳米级自我修复的艺术渲染图。绿色标记了裂缝形成的地方,然后又融合在一起。红色箭头表示意外触发该现象的拉力方向。图片来源: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们首次见证了金属碎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破裂,然后重新融合在一起的自我修复过程。这一发现可能会引发工程革命,实现自我修复的发动机、桥梁和飞机等结构的制造,消除磨损造成的损害,使其变得更安全、更持久。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详细描述了此项创新发现。研究团队观察到的是纳米级裂缝的自我修复过程,这些微小的裂缝对电子设备、车辆发动机、桥梁等结构的影响却十分重要。材料科学家布拉德·博伊斯表示,这些结构经常由于循环载荷而出现不可预测的故障,从而导致裂缝萌生并最终断裂。过去,自我修复金属的概念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然而,2013年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理论,即在一定条件下,金属能够自我修复因磨损而形成的裂缝。桑迪亚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联合运营的集成纳米技术中心证明了这一理论。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技术,每秒可重复拉动金属末端200次,并使用专门的电子显微镜评估裂缝在一块纳米级铂片上的形成和扩展。经过约40分钟的实验,损伤发生了逆转,裂缝的一端重新融合在一起,没有留下曾经受损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又沿着不同的方向重新扩展。这一发现是材料科学前沿的一次重大飞跃,为未来金属材料的自我修复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尽管目前仍有很多未知之处,但科学家们将继续展开研究,探索在现实世界空气中的传统金属中诱导出同样的自我修复现象,为工程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近日,一条基于“5G+自动驾驶”的高功率动态无线充电道路系统在吉林长春亮相。这条高功率动态无线充电道路长度120米,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上面行驶过之后充的电量,可以让它继续行驶1.3公里。动态无线充电道路系统的引入,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行驶中就可以实现实时无线充电。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如今,“AI脱衣”技术已生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上游不法分子通过AI技术生成图片,并对这些图片进行整合,打包成图集,通过成套售卖的方式出售给下游买家,使一些无辜人士、甚至未成年人陷入“黄谣”漩涡。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一名卖家声称自己“资源众多”,发来了一整套价目表,详细地将图集分为“明星”“网红”“模特”“漫画”等多个种类,在他发来的样张图片中,甚至还出现了穿着校服的高中生。(中国青年报)今年以来,AI实现爆发式发展,而这也在一定程度意味着,一批AI工具、AI技术的白菜化。当傻瓜式操作和一键生成,取代了原先较高的专业技术门槛,各类由AI衍生的灰黑产,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在这其中,AI生成不雅照、批量遭黄谣等行径,更是呈现出失控、泛滥之势。将照片放入一款AI软件中,不到几分钟就能将原照片中人物穿好的衣服“脱下”。它不需要使用者掌握复杂的算法知识,只需要按照其提示,就能完成给照片“换脸”“去衣”等操作。这一机器人还有详细的精细化设置,能像美颜相机一样调整图片的各项参数。从其画面效果来看,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而除了此类心怀不轨的专门“AI脱衣”,市面上很多通用的预训练大模型,只要被用心人稍加调教,也同样能做同样的事情。所谓“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开放的庞大生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终极形态,就是“无所不能”——通过用户的素材投喂、“意图掩饰”和定向引导,AI俨然“没什么不敢做”。没有善恶意识、没有对错观、没有道德架构,自诩技术中立的AI,在很多时候,在很多时候,事实上已成为作恶的帮凶。面对AI爆棚的“生产力”,在两元就能P不雅照、黑色产业链批量造黄谣的新语境下,个体的辟谣、自证,往往显得无助、无力。这是一种彻底不对等的博弈,在“AI巨人”面前,那些受害者是如此渺小。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没有一种对等的、普及的、便捷而低成本的可以迅速识别“AI合成图”的技术解决方案。随着类似的案例越来越多发,从源头出发、补上技术短板,越发显得刻不容缓。...
“万科用了24万块钱,就冻结了万达1287个亿。”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法律顾问、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再发视频《从“两万之争”保全财产险看上市公司为董监高买责任险的荒唐》。刘纪鹏在视频中表示,法院冻结的大连万达商管19.8亿元股权,是按照注册资本1块钱1股查封的,查封前并不知道这背后代表着1287亿元。一般来说,万科要查封19.8亿元,需要做财产保全的担保,其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明确,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责令申请保全人提供财产保全担保的,担保数额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30%。申请保全的财产系争议标的的,担保数额不超过争议标的价值的30%,所以说万科进行担保,只需要就这19.8亿元提供30%的担保,也就是6亿元左右。不过,刘纪鹏表示,法院在关于冻结万达财产的民事裁定书上有这样一条,万科是通过阳光财产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进行了保险,那么担保费又是多少呢?在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上,对于诉讼保全的责任险保额是1.64亿元,收保费6.6万元,据此测算保险费率是万分之四。所以以此推论,万科的6亿元担保如果让保险公司出,便只需要24万元。刘纪鹏以此案例联想到股市一个“不可思议”的险种——董监高责任险,其表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事关中国股市能不能重建估值体系,希望把这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一一解决,从系统性的角度考虑,为中国股市的振兴做贡献。图片来源:刘纪鹏微博视频号回到“两万之争”,今年6月5日,万达集团新增两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标的企业均为旗下大连万达商管,被冻结股权数额合计约19.8亿元,冻结原因是财产保全,冻结期限为3年。申请执行冻结的,正是万达曾经的合作伙伴万科。6月8日,万达在官网发布声明:万达地产集团和某企业在一大型项目有合作,至今双方仍存在约10余亿元财务纠纷。2018年万达商管引入投资人时,万达商管45.27亿股权当时估值就已经2430亿元,此估值为公开信息。此次冻结万达商管19亿股权,大幅超过双方财务纠纷金额。万达表示正通过法律途径申诉,有信心维护万达集团正当权益。2019年,万达和万科合作开发长春影视城项目,由万科集团下属子公司海南万骏于2019年9月和2020年6月先后两次向万达子公司万达地产支付了合作款共50亿元。2021年6月,万科提前终止合作,由此引起了相关争议。双方的相关争议点在于,万科坚持按照原协议的合作条款,要求万达再支付本金、利息和罚息13.8亿元。而万达则认为,50亿元本金使用了两年半,已经全部归还,并支付了2.4亿元收益,之所以没按合同约定的利息支付,是因为万达单独承担了大约100亿元左右的基础设施配套投资,此外万科享受了16.3亿元万达为其付出的土地成本优惠。如果再支付13.8亿元,那两年半万科的收益将达到32.5亿元,投资回报率高达65%,因此万达不认同再支付给万科13.8亿元。没有谈拢之后,万科向法院申请对万达集团公司的资产进行诉前保全,直接冻结了大连万达商管19.8亿元股权。7月9日,刘纪鹏就万达与万科的纠纷做了一期视频,对超额查封、偿债能力认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意在表达法院应该以什么标准处理股权类资产的查封。此番对“两万之争”的言论,一时引起轩然大波。7月16日,刘纪鹏再发视频《从万科股改到万达上市——跟郁亮说几句心里话》,再次发表看法。刘纪鹏指出,万达商管被冻结的19.8亿元股权背后是1287亿元净资产,也是整个万达近1/3的净资产。从万科来说,坚持合同的严肃性无可厚非。从万达来说,没有严格执行合同的条款是有些理亏,但考虑到这三年较差的经济环境,政府对土地开发政策的调整都是双方合作前未曾预料的。同时万科对万达上述理由也应予以考虑,如果双方的战略合作,互相信任,互让一步,很容易解决。今年6月底,珠海万达商管四度提交上市申请,能否在今年年底之前顺利上市,成为悬在万达头上的一把利剑。按照此前的上市协议,如果今年底不能顺利上市,就要向战略投资者们支付大约300亿元的股权回购款。为此,万达一直在努力自救。7月1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万达集团官网第一时间表态,坚决拥护并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扩大就业,促进消费,为国家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尽管总资产规模已超过万亿,但中原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行股价走势持续低迷,并连创历史新低。截至7月20日收盘,该行报收0.365港元/股。在港股上市银行中股价仅高于哈尔滨银行。与此同时,由于前十位大股东陷入债务纠纷等原因,中原银行频繁有大额股权被拍卖。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已有多笔大额股权在司法拍卖平台进行拍卖,但多以流拍为主。此外,在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该行也面临着管理层“大换血”、资产质量、业绩增长放缓等压力。大额股权频繁被拍卖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由13家城商行合并组建而成,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全省的省属法人银行。在成立不足三年后,该行便于2017年7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22年末,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被并入中原银行。在第二轮整合之后,中原银行成为新晋总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级别的省级城商行。根据2022年财报显示,2022年末该行资产规模成功突破万亿达1.33万亿元,新增5585.03亿元,增幅72.7%。记者注意到,中原银行上市首日股价便破发,发售价格2.45港元/股,当日收盘价2.313港元/股。根据股价走势看,该行在2019年9月和今年6月出现大幅下跌。具体来看,在2019年9月前,中原银行整体股价保持在1.5港元/股以上,在2019年12月3日报收0.99港元/股后,股价便一直在1港元/股徘徊缓慢下挫。进入到今年6月,股价再由0.6港元/股大幅下跌至目前的0.365港元/股,仅六月跌幅就达到24%。今年以来,股价基本上跌去四成,创下A+H股中银行股最大跌幅,总市值缩水至133亿港元。在股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原银行股权也被频繁拍卖。记者注意到,仅7月已有多笔大额股权被拍卖,尽管作为折价拍卖,最终仍以“已流拍,无人出价”告终。具体来看,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7月7日10时起至2023年7月8日10时止(延时的除外)拍卖河南万众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原银行3730万股内资股,评估价为4618.56万元,起拍价为3533.2万元,保证金为350万元,增价幅度为15万元。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法院将于2023年7月15日10时起至2023年7月16日10时止拍卖河南盛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原银行5300万股内资股。起拍价为3581.95万元,保证金358.2万元,增价幅度15万元。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2023年7月17日10时至2023年7月18日10时(延时的除外)拍卖河南光彩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原银行3200万股内资股及孳息,起拍价为4308.48万元,保证金500万元,增价幅度为2万元。大额股权频繁被拍卖背后,或与股东陷入债务纠纷有关。比如河南光彩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为中原银行非境外上市内资股的第七大股东,共持有5.35亿股股权,持股比例为1.46%,在2022年3月和2023年1月申请破产重整;而河南盛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曾是该行非境外上市内资股第二大股东,彼时持股7.53亿股,持股比例为3.75%,曾将所持中原银行5亿股进行拍卖。除股权被拍卖外,该行大额股权还存在被质押冻结的情况。该行2022年财报显示,该行还有70.27亿股内资股股份存在质押情形,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9.23%;另外,尚有22.84亿股内资股股份涉及司法冻结。股东债务纠纷导致大额股权频繁被拍卖或被质押冻结,这也让中原银行股权结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管理层“大换血”今年4月,中原银行组织召开干部大会宣布,“70后”郭浩任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而上任不足两年的徐诺金则不再担任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6月12日,中原银行正式官宣郭浩正式任职董事长。值得一提的是,在郭浩上任前,已有多位在中原银行成立之初便任职的高层落马。2022年4月,中原银行原副行长赵卫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监察调查和纪律审查;2022年6月,河南省纪委监委在通报中提到,该行原董事长窦荣兴因违法发放贷款罪、受贿罪被“双开”;同年6月,该行副董事长魏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月1日,中原银行原副监事长贾继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根据官方履历显示,新任董事长的郭浩兼具丰富的机构从业与政府监管经验。公开资料显示,郭浩出生于197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连续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业后,先后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北京市委金融工委、北京市国资委金融事务处、北京市发改委金融二室任职。2008年,郭浩调任河南工作,短暂担任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党组成员后,回到政府部门,先后担任河南省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和河南省鹤壁市市长等职。从经营层面看,在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后,中原银行2022年财报总资产规模实现快速扩张。截至2022年年底,中原银行总资产13267.36亿元,较年初增加5585.03亿元,增幅72.7%。然而,盈利能力却没有明显提升,甚至营业利润同比下滑。截至2022年年末,实现营业收入256.11亿元,同比增32.82%;实现净利润38.25亿元,同比增5.3%。2019年至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分别为189.35亿元、193.82亿元和193.6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06亿元、33.55亿元和36.33亿元。其中,2022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6.31%,为43.08亿元,主要系营业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大增所致。2022年,中原银行营业费用为102.78亿元,较2021年的71.43亿元同比增长43.9%;资产减值损失为111.9亿元,较上一年的76.4亿元同比增长46.5%。与此同时,中原银行净利差由2021年的2.13%下降至1.89%,净利息收益率由2021年的2.31%下降至2.06%,净息差承压。此外,中原银行2022年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分别下滑1.47、0.92、0.72个百分点至11.83%、9.47%、7.98%。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接近7.5%的监管红线,银行资本亟待补充。从资产质量上来看,尽管2022年中原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25个百分点至1.93%,但不良贷款金额达到131.99亿元,同比增长超4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年报中披露,该行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余额占该行总贷款余额的3.9%,排在所有行业中的第五位。但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位于所有行业第二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8亿元至269.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个百分点至5.83%。根据联合资信此前发布的《中原银行2022年跟踪评级报告》显示,尽管中原银行在河南省金融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域竞争力较强、存贷款业务均保持较好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但该行部分行业不良贷款率偏高、个人按揭贷款占比较高、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规模较大且信用风险有所上升、盈利水平偏弱等因素对其经营发展及信用水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在高层“大换血”后,新任董事长郭浩正面临着该行业绩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股价持续低迷等多重压力,能否扭转局势尚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