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65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出现上涨。部分一二线城市高价楼盘又现“秒光盘”。黑龙江鹤岗的房子最近火了,因为实在是太白菜价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大部分只叫价十几万元。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65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出现上涨。部分一二线城市高价楼盘又现“秒光盘”。房价又翘头“这套80多平米的,一周就卖出去了。您看这套100多平米的,前后也就一个月就成交了。”近日,在北京西二环外某连锁房产中介公司的店里,一位经纪人一边刷着系统页面一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说:“最近成交量上去了,房价也涨了点,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都会这样。”他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9829万平方米,虽然同比下降0.9%,但降幅比1-2月份收窄了2.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7039亿元,增长5.6%,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图表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走高趋势明显。统计口径中的70大城市房价数据接近全面上行的原因之一,是“信贷宽松下,部分城市前期跌幅大,购房者在市场炒作下怕踏空,入市量提高后,价格开始出现上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也体现在3月份居民新增人民币贷款8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167亿元,增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短期居民贷款多增2262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多增835亿元,这说明居民贷款需求持续改善。张大伟分析说,房贷数据占八大银行新增贷款数据的近一半,这些银行2018年新增贷款总量约2.7万亿,其中47%是房贷。原因之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人口落户。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要求部分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部分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另外,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从力度与数量看,刷新历史记录。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发布人才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井喷。这带来的影响是3月南京多个楼盘在开盘当天全部卖完。部分热门楼盘每平方米超过4万元。上海的二手房更是抢手。购房者抱怨还没来得及与房东进行一番讨价还价,就被中介告知房子已经出售。还有不能不说的苏州,不知是网红剧《都挺好》带火,还是放宽落户门槛刺激的,3月的苏州不仅有216套高层在1分钟售罄的楼盘,也有2000人深夜排队抢购的项目。“类似落户政策释放了春风,对于当地人口导入等是有积极的作用,实际上确实容易带来市场交易的上升和价格的反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人才落户政策也使得很多观望的购房者获得了购房资格,近期市场的上涨预期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会形成积极入市的心态,价格方面就容易上涨。”张大伟也认为,过去两年全国多个城市房价出现了反弹,其中大部分城市都发布了力度空前的人才政策,人才政策的确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特别是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加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政策变相放开了限购等政策。”原因之三是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微松。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在对数据进行解读时做了这样的表述:3月份,各地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从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一城一策”的提法明显增加,地方城市有了更大的自主决策权。部分城市取消了限售政策,比如菏泽、太原;部分城市降低了购房门槛,比如杭州、珠海。多地还出现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及资金监管力度放松的现象。落户降门槛新疆姑娘星星,因为北京的高房价选择离开,因为西安户籍准入条件为“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的,不受年龄限制”,选择落户安家在西安。自户籍新政实施以来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户人口已超过105万。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3月份西安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涨超20%。在星星看来,落户能解决的是购房资格,“在西安大大小小的公司,我面试了不少,但很多公司‘五险一金’上不全,好几次都想‘杀’回北京。”没有留住人的环境,城市如何发展?黑龙江鹤岗市就是先例。3月5日,黑龙江鹤岗市公安局网站发布的《鹤岗市公安局关于2019年度招警优惠政策》提到,多类符合条件的公安院校毕业生可以享受到“一车一房”优惠。而网上截图显示,鹤岗市房价已低至千元,甚至一套46平方米的住房总价只需16000元,折合每平方米348元。鹤岗因煤而兴,资源的枯竭、产业的收缩,造成GDP连续负增长,人口外流严重。城市空了,房子也没人住了自然也就卖不上价。“大部分城市没有做好吸引人才后如何留住人才的准备,简单的吸引只能导致房地产市场波动。”张大伟说。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经济基本面略差、人口吸引力不足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弱。与此同时,开放落户限制在不同规模城市的表现并不相同,不同规模城市因就业吸纳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差异对非户籍人口的吸引力也表现各异。最近有媒体报道,北京上班族葛靖因低门槛吸引人才的“海河英才”计划落户天津。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他和妻子依然在北京租房、工作。要说改变,就是他们在天津买了房子然后出租,贴补北京的房租而已。“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只考虑到了用降低门槛吸引人来。”张大伟表示,“但大部分城市都没有留住人才的措施。这种情况下,吸引来的很多是购房者。而且甚至有可能出现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在不同城市购房落户的可能性。”他还提到,人才政策成为很多二三线城市调整楼市政策的窗口。“人才对应的应该是产业,人才对城市的作用也应该是在产业,而不是房地产。”为了遏制借机炒房,“还是要对人才购房的政策做细分,比如说人才购房后房屋不允许随意转让,同时可以适当要求人才落户后需要具备类似社保6个月的缴纳时间,这样会使得购房方面的真实性更强。”严跃进说。调控不动摇对于楼市调控是否松动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在3月23日于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4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网刊发了题为《以全面从严治党开启银行保险监管事业新征程》的文章。文章指出:“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控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最近,长沙出手了:停止执行对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即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按4%的税率征收契税。以长沙市区一套90平方米、总价140万元的二手住宅为例,据《每日经济新闻》计算,政策优惠期间缴纳契税为140万元×2%=2.8万元,恢复4%比例后,购房人需缴纳契税为140万元×4%=5.6万元。在安居客上查询发现,长沙楼市在2018年8月之后遇冷一度大幅下滑,但在春节后,开始出现回暖。“契税政策是房屋交易中比重相对大的税费政策,动辄几万,所以购房者对于此类政策的调整是比较敏感的。”严跃进表示,“过去部分城市用契税政策来进行去库存,而在房价上涨过快的时候也会用契税政策来引导房屋交易。类似政策具有较好的导向,一旦调整立刻会影响购房交易成本,对于刺激或抑制市场交易需求有很直接的影响。”同样出手的还有合肥。因个别楼盘涉嫌炒作房价行为,4月11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就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发布紧急通知,将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哄抬房价”、“价外加价”、“捂盘惜售”、“虚假宣传”和“强制搭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另外,济南市住建委针对取消限价的传言重申“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2019年稳定房地产发展将成为政策趋势。”张大伟表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预计,热门城市新一轮小幅收紧政策已在路上。...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不仅是当前网贷行业的现实写照,也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与网贷平台间“恩怨情仇”的客观总结。 犹记2014年前后,彼时网贷行业风头正盛,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自建、联合设立,或入股、收购网贷平台的方式,蜂拥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只要沾上P2P概念就收获股价的攀升。据可查数据显示,最高峰时曾有超过100家网贷平台贴有“上市系”的标签。 然而“好景不常在”,从2016年开始就有红星美凯龙、盛达矿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网贷行业。有业内人士分析,“退出多为受政策影响,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突出主业等原因。”截至2016年10月底,共有98家上市系P2P平台,涉及上市公司143家。 不得不承认,受监管政策影响,网贷平台甚至是行业本身,已经很难承载众多上市公司布局互金的初衷及愿景。这也直接导致上市系网贷平台数量进一步减少——据融360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上市系网贷平台数量已降至64家。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网贷平台大约剩余30家,在约30个月的时间里减少了70家。 “十五年前花月底 相从曾赋赏花诗” 在网贷行业恣意生长的2014年前后,上市公司与网贷平台频频“牵手”,市场上一度出现逾百家“上市系”标签的网贷平台。 2014年,熊猫金控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斥资1亿元建立新的业务线P2P平台银湖网。同年7月22日,新纶科技的一则公告则更体现了上市公司对网贷行业的热情。公告称,认缴深圳鹏鼎创盈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鹏鼎创盈)新增股本已完成验资。公告中同时登出了公司增资扩股后的股权结构,27位股东中其中16家是上市公司。随后,又有御银股份、通达股份及鹏鼎创盈等10余家上市公司介入到P2P行业。 进入2015年后,这股“联姻”热潮也并未退却。据网贷之家此前数据,截至2015年9月底,上市公司系P2P平台为43家,而涉及的上市公司超过70家。 就二者的结合,彼时在业内看来属于双赢。有业内人士此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从资本价值上看,上市公司布局或者收购互联网金融业务,有利于改善资产结构,获得更高的资本溢价,做大市值。从业务结合度来看,上市公司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优化自身产业布局,整合资源,加强业务协同性,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一方面能够背靠上市公司主体信用优势,拓展品牌附加值与公信力,有效拓宽获客渠道,降低营销成本,一方面能够捕获相对优质的基础资产,不断迭代自身资产端的业务与风险控制水平。 事实上,更为直观的好处是,于网贷平台而言,上市公司的信用背书是其吸引用户的有效砝码之一。而对上市公司来说,概念在二级市场中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当时网贷行业风头正盛,上市公司只要沾上相关概念股价就大涨。举例来说,2015年7月份,曾经频繁提及互金概念的中科金财与中航资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主要合作领域就包括在互联网金融公司领域开展股权、业务合作等。当公告签署协议之后,该公司股价连续实现两个涨停,2015年股价高点达到170.32元,市值接近600亿元。又如曾以烟花、爆竹作为主业的熊猫金控,转型互金后股价飙升。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随着监管对网贷行业的肃清,曾经轰轰烈烈的行业潮水也逐渐退去。特别是在一道道监管政策下发后,网贷平台的数量急剧下降,业内贷款余额也逐月萎缩。 资本市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有分析指出,从行业发展初期各路资本加码网贷,到如今网贷平台面临出清,上市公司或许早已意识到,由于网贷经营成本的增加导致投资人收益大幅下滑,短期内网贷业务无法为上市公司带来收入及利润,因此会选择弃卒保车,精力聚焦主营业务。 从追捧到避之不及,多家上市公司正在酝酿或已经退出网贷行业。 熊猫金控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17.43%;2018年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5503.86万元,较2017年下降374.41%。对于本期业绩亏损的原因,熊猫金控在公告中提到“受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行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影响,公司对期末应收服务费及债转资金进行减值测试后计提了大额坏账准备”。其年报同时表示,“期末应收账款中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值较期初增加6365.65万元,坏账准备较期初增加3013.87万元,主要系本公司子公司银湖网对期末应收的服务费根据其减值迹象进行测试后按照40%的计提比例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所致。”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熊猫金控自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剥离互联网金融资产。去年9月份,熊猫金控发布公告称,拟将“熊猫金库”的主体运营公司湖南银港咨询管理有限公司70%股权,以5712.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熊猫金控实际控制人赵伟平。今年2月1日,熊猫金控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转让银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准备将银湖网的运营主体转让给实控人赵伟平。 剥离互金业务的上市公司不止一家。去年12月11日,鸿特科技宣布剥离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其在公告中表示:鉴于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形势变化及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基于公司重点的发展战略,将持有的广东鸿特普惠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鸿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东莞派生天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价格为1.29亿元人民币。当月30日,巨人网络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4.79亿元转让其孙公司巨加网络51%的股权给上海兰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天上浮云如白衣 斯须改变如苍狗” 其实,从2016年开始,就有不少上市公司陆续退出网贷市场。 据融360此前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上市系P2P平台数量达64家。除了22家P2P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外,其余均为控股或参股的形式,有些上市公司在P2P平台中的持股比例甚至不到5%。而据《证券日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网贷平台大约剩余30家。 业内人士分析道,上市公司剥离网贷平台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监管备案多次延期,外加“雷潮”影响,网贷未来的发展不确定性较大;另一个方面,由于“雷潮”与“三降”政策的影响,网贷平台的成交规模不断收缩,外加上资产质量恶化,网贷平台的财报普遍不太“好看”,剥离出去之后可避免股价波动。 政策监管对网贷行业带来的红利,以及红利的消失,确实与上市公司大规模进入及大面积退出网贷行业的时间节点有明显重叠。近期业内盛传一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备案试点工作方案》)。从网传的《备案试点工作方案》来看,该文件明确,将争取于2019年下半年开展部分省(市)的试点备案工作,于2019年末取得初步成效,完成少量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同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防范重大风险三年攻坚战的总体时限要求,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存量网贷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同时,也有相关人士明确表示“6月份应该会有一些平台进入备案程序”。 那么,在备案已明确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是否还会重拾对网贷平台的热情? 李鹏飞认为,整体来说,未来上市系平台的数量应该还会进一步减少,目前剩余30家上市公司背景的网贷平台中,一些体量较小、涉及自融或变相自融的平台可能会被清退。另外,目前虽然备案试点在即,但是网贷平台的门槛已经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且后续备案合规整改的成本也很大,所以网贷平台对于一般体量的上市公司来说,其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当然,目前像京东数科这样的巨头仍对布局P2P感兴趣,但是预计未来有实力在这个时间点入局网贷并有信心成功备案的上市公司数量不会太多。”...
摘要:4月18日,Nature封面重磅发布耶鲁大学最新研究:猪大脑在死亡4小时后成功复活,并维持了至少6小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你对死亡一无所知。过去,我们会一致认为:脑死亡,即宣告着生命活动的终结。这个观点在医学界和法律界也盛行已久。然而,4月18日Nature封面文章便向“死亡”投掷了一枚重磅炸弹,颠覆了人们的认知——猪大脑在死亡4小时后复活了!消息一出,便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伦理激辩。Nature地址:https://www.nature.com/nature/volumes/568/issues/7752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构建了一个名为BrainEx的系统,向脑细胞输送营养和氧气来模拟血液流动——该系统让死亡数小时的猪大脑恢复了脑循环和部分脑细胞功能,并至少维持了6小时!虽然实验中没有恢复意识,但是研究人员提出的这一发现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甚至是关于死亡的本质等更根本的问题。同时,可能会对复苏人和移植器官的死亡指南协议的法律和医学定义产生根本性影响。BrainEx: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死亡是非常简单的事。”华盛顿州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总裁兼首席科学家Christof Koch说。“现在,我们必须质疑什么才是不可逆转的真正死亡。”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当大脑活动停止或心肺停止工作时,可以认为人已经“合法死亡”。大脑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血液、氧气和能量,如果没有这些重要的支持系统,即使只是缺血、缺氧几分钟,就会给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家们就在进行一些实验,试图让大脑在心脏停止跳动之后继续保持活动,。但是之后大脑的功能如何目前还不清楚。还有研究表明,在人死后很久,从大脑中取出的细胞仍然可以进行正常活动,如制造蛋白质。基于这些发现,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Nenad Sestan想要弄清的问题是:在死亡数小时之后,我们还能够让整个大脑“复活”吗?Sestan决定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他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屠宰场使用已经被杀死的32头猪的断头。他的团队将每个大脑从头骨上移开,然后将其放入一个特殊的腔室,然后用导管安装器官。在猪死后四小时后,研究人员开始向猪的大脑静脉和动脉中注入温热的防腐剂溶液。研究人员将这一系统命名为BrainEx,系统向脑细胞输送营养和氧气来模拟血液流动。注入猪大脑的防腐剂溶液还含有阻止神经元放电的化学物质,以保护神经元免受损害,并防止大脑活动重新开始。尽管如此,科学家还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监测了大脑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如果他们看到脑器官有可能恢复意识的迹象,就随时准备使用麻醉剂。BrainEx原理图Sestan表示,Brain Ex系统的重点是恢复猪大脑中的微循环,让氧气和养分进入大脑中的微小血管中。该技术并非旨在实现脑移植或大脑功能的长期维持,而是用于提高我们对大脑组成和功能的理解,并为昏迷患者、癌症患者和患有痴呆症的人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开发潜在的疗法。生死计时赛研究人员测试了猪大脑在六小时内的功能。结果发现,神经元和其他脑细胞重新开启了正常的代谢功能,不断消耗糖、产生二氧化碳。而且,大脑的免疫系统似乎也在发挥作用。单个细胞和大脑切片的结构得以保留——而对照组大脑中未被注入营养和富氧溶液的脑细胞则丧失了功能。当科学家们对处理过的大脑的组织样本加电时,发现个别神经元仍然可以携带信号。左图是未经治疗的大脑,右图是BrainEx。绿色表示神经元,红色表示星形胶质细胞,蓝色表示细胞核。但研究团队没有发现猪大脑中存在协调的放电模式,这是大脑复杂活动甚至是意识存在的证明。研究人员表示,重启大脑活动可能需要电击,或者将注入的富氧溶液长时间保留在大脑中,以使脑细胞能够从任何由缺氧导致的损伤中恢复过来。Sestan的团队已经使用其技术使猪脑保持活动状态长达36小时,但近期不打算恢复猪大脑放电活动,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尽量延长并维持大脑在体外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时间。“可以想象,我们只是在尽量延缓不可避免的死亡,大脑最终将无法恢复功能。” Sestan说。“我们只飞了几百米,但我们真的可以一直飞吗?”他还表示,BrainEx系统目前距离在人体上的应用还很遥远,首先人有头骨,要想使用该系统首先要把大脑从头骨中取出,而这只是第一个障碍。相关伦理道德问题接踵而至然而,支持有感知、无实体器官技术的发展对动物和人类的福利具有较为广泛的伦理意义。耶鲁大学生物伦理学家斯蒂芬·莱瑟姆(Stephen Latham)曾与Sestan的团队合作。他说,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可能在道德上是合理的——例如,如果它能让科学家在器官上而不是人身上测试治疗退化性脑疾病的药物。考虑到器官的周围环境与其自然环境的本质区别,人体外大脑中的Gauging意识可能会很困难。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神经科学家George Mashour说:“我们可以想象大脑能够具备意识能力,在没有器官和周围刺激的情况下,思考什么样的意识是非常有趣的。”最新的研究也提出了关于脑损伤和死亡是否是永久性的问题。纽约曼哈塞特范斯坦医学研究所(Feinstein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急诊医学专家Lance Becker说:“许多医生认为,大脑在没有氧气的几分钟内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但是猪的实验表明,即使没有外界的支持,大脑的存活时间也可能比之前人们所认为的要长得多。Becker说:“这篇论文就像一枚手榴弹,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我们可能大大低估了大脑恢复的能力。”这项发现可能对器官捐赠产生实际和伦理上的影响。在一些欧洲国家,心脏病发作后无法复苏的急救人员有时会使用一种系统,通过向身体泵入含氧血液来保存器官以供移植——但不是向大脑。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生物伦理学家斯图尔特扬纳(Stuart Youngner)说,如果BrainEx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延长复苏窗口的能力可能会缩小合格器官捐赠者的数量。他补充道:“潜在捐赠者(他们甚至可能不是捐赠者)的利益与等待器官移植的人之间存在着冲突。”未来之路,道阻且长与此同时,科学家和政府不得不面对在没有身体的情况下创造有意识的大脑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和伦理困境。正如Koch所说:“这真的是一个无人区,法律可能必须不断发展才能跟上。”Koch希望在任何研究人员试图在无实体大脑中创建意识之前,进行更广泛的伦理讨论。“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他说。“一旦我们这么做了,就是不可能逆转的情况了。”当然,有许多网友们也对此次研究表示担忧:这就是僵尸启示录的开始吗?而在1955年的今天,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他在1915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直到100多年后的人们才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到了黑洞,首次证明了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人们经常也会感慨:人间何时才能再出现一个爱因斯坦。若是大脑复活的技术能够成真,能够让诸如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的大脑得到“永恒的生命”,也未尝不会加速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参考文献: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216-4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9/04/17/714289322/scientists-restore-some-function-in-the-brains-of-dead-pigs...
拼命挣扎却不能动弹,想要呼喊却像被捂住了嘴,一次次醒来又一次次发现自己还在梦中——经历过“鬼压床”的人一定能够理解这种体验。看《盗梦空间》时就想,诺兰是不是和我一样是资深鬼压床受害者,才能这么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多重梦境。图 | 电影《盗梦空间》片段鬼压床?萨满法术?被误读的“睡眠瘫痪”“鬼压床”是指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有了清醒的意识,但是身体却无法动弹的现象,在医学中被称为睡眠瘫痪(Sleep Paralysis)。睡眠瘫痪发生时,人们往往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或无法立即醒来而感到深深的恐惧,因此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这种现象有了各种迷信的误读。在中国,睡眠瘫痪被称作“鬼压床”,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认为人在睡觉时灵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全身不能动弹就是因为被“鬼怪”压住了身体。记得我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就常常经历睡眠瘫痪,在梦里拼命呼喊却像被捂住了嘴巴,醒来后吓得嚎啕大哭。奶奶告诉我,这是“鬼压床”,是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住了!心疼孙女的奶奶用红布缝了一个装满铁屑的小包让我放在枕边“辟邪”,可想而知,除了掉了一枕头的铁屑,这种迷信的做法起不到任何作用。睡眠瘫痪的体验很容易让人寻求封建迷信的解释 | airkhruang.com除了中国,其他各地也有各种关于睡眠瘫痪的民间传说。加拿大爱斯基摩人认为,睡眠麻痹的发生是因为被萨满法术限制了身体,并引发了幻觉。和中国的“鬼压床”类似,在日本民间,睡眠瘫痪被称作“金縛り(kanashibari)”,一种由鬼魂或法术导致的身体不受控制的现象。在巴西,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一位长着长指尖,名叫“Pisadeira”老妪搞的鬼。她半夜潜伏在房顶,专挑那些吃饱了饭,肚子朝上睡觉的人下手,然后从他们胸口踩过去。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睡眠瘫痪通常被认为是巫婆在通过巫术恐吓报复那些对她们不敬的人。1749年,一名女性发现她的丈夫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呼吸微弱,而她的丈夫醒来后声称女巫们把他带走,并且在他身上放了六百斤重的盐。这名无辜的女性因此被送上了女巫审判席。而现在看来,他丈夫应该是经历了睡眠瘫痪且出现了幻觉(看到女巫:幻视;带到别处:飘浮或者飞翔的本体幻觉;六百斤重的盐:感到压力的触觉幻觉)。图 | Giphy到了现代,欧美又出现了“外星人绑架说”。许多所谓的UFO专家声称被绑架的那段记忆可能被抹去了,但记忆中事件前后的瘫痪感和幻觉的仍然存在。不同的文化对睡眠瘫痪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不难看出,这些解读大都将其归为超自然的力量,而且往往与邪恶有关。这是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敬畏与恐惧。随着科技的发展,睡眠瘫痪发生的机理逐渐得到了科学解释。听起来超吓人的“睡眠瘫痪”,到底是怎么回事?睡眠瘫痪,又称睡眠麻痹,是一段发生在入睡或者苏醒过程中的,短暂的有意识的“瘫痪”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人是完全清醒的,甚至能睁开眼睛,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头部、四肢和躯干,也没法发出声音。有时还会伴随着呼吸困难和极度紧张的症状。此外,调查显示,75%的睡眠瘫痪经历者还会产生幻觉。包括有类似灵魂出窍的漂浮感,在电梯中的升降感或者感觉到被提起、转动的本体幻觉;感受到压迫、摇晃、疼痛甚至窒息的触觉幻觉;听到脚步声、开门声、谈话声,机械声(如耳鸣)的幻听;以及看到其他人、动物和非现实的场景幻视。而有的经历者甚至还会出现味觉和嗅觉的幻觉。这些幻觉袭来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恐惧、幸福、快乐或者愤怒的情绪,会感到自己正在经历死亡或走向死亡。此外,“假醒”也是睡眠瘫痪中的常见现象,人们往往误以为终于逃离梦魇醒来了,却发现陀螺并没有停下——自己还困于梦中,不知还要突破多少重梦境才能回到现实,惊恐又无助。一次接一次的醒来,但每一次都没有真正醒来 |动画《早上好》大学时,我上铺妹子就经历过一次曲折的“假醒”。某天她在寝室午睡,迷迷糊糊中听到开门声,睁开眼竟然是她妈妈拎着水果来看她。她立马意识到眼前的一切并不是真的,亲爱的母上大人人在一千多公里以外的老家呢——她还在梦里。她想要醒过来,可是身体完全无法动弹。她拼尽全力挣扎、咬舌尖、动指尖……终于醒了过来,并看到下铺正在玩手机的我,长舒了一口气,向我讲述了刚刚的恐怖经历。“没事儿了,赶紧去上课吧,不要迟到了!”我说。于是她匆忙地背上书包往教学楼走去,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通往教学楼的林荫路,像是没有尽头似的,怎么走也走不完!莫非自己还在梦里?于是她又拼命挣扎,动指尖,咬舌头……再一次醒了过来,看到还在原位玩手机的我,惊魂未定地向我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图 | Giphy“没事儿了,赶紧去上课吧,不要迟到了哦!”我说,嘴角露出不怀好意的微笑。好好地睡个觉,怎么就发生“睡眠瘫痪”了呢?简而言之,我们之所以会出现睡眠麻痹,是因为大脑醒了,身体却还在“睡”。我们睡觉时,会进入一个叫做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 REM)的阶段。如同字面的意思,这时我们的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大脑的活动也非常活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做梦”,多数醒来后还能回忆起的梦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睡眠图(睡眠时的脑电图)显示了睡眠周期中逐渐增加的REM睡眠| Wikipedia(作者汉化)做梦的时候,如果身体随着梦境手舞足蹈,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和别人。所以,我们的肌肉在这个睡眠阶段会完全放松,让身体处于几乎完全不受控制的状态,而这种机制被称为快速眼动阶段的肌肉麻痹。具体而言,这种肌肉麻痹是由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引起的。当我们的身体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全身的运动神经元都进入超极化状态,相当于直接提高了激发阈值。这代表着,只有当受到更强的刺激时才能激发这些运动神经元,让我们重新获得身体的控制权。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肌肉麻痹导致的“瘫痪”是与快速眼动睡眠同步的。然而,有的时候却会出现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大脑已经逐渐清醒,但身体还处于肌肉麻痹状态的情况——即“睡眠瘫痪”:大脑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并且试图醒来,而身体却不受控住地僵直在床上。如图所示,蓝色代表肌肉的状态,绿色和红色表示大脑的活动。可以看出,当大脑已经结束快速眼动睡眠进入清醒状态时,肌肉依旧处于放松瘫痪的状态,这时就会发生睡眠瘫痪 | Antolin (作者汉化)目前看来,虽然没有能够完全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结论,但与其有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睡姿,研究发现面朝上平躺着睡觉比侧身睡觉更容易出现睡眠瘫痪。虽然暂时无法解释为什么,50%以上睡眠瘫痪都是在平躺时发生。另外,不规律的作息以及睡眠不足也会增加睡眠瘫痪发生的概率。而高压、过度焦虑的状态下出现的睡眠问题也会引起睡眠瘫痪。睡眠瘫痪也被报道与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睡眠障碍(如嗜睡症)和心理或精神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睡眠瘫痪,因为他们更易发生睡眠中断而且常常服用精神类药物,而精神药物的滥用也会增加睡眠瘫痪出现的可能。此外,神经系统疾病也被证实与睡眠瘫痪有关,如偏头痛患者更容易发生睡眠瘫痪,而且睡眠瘫痪可能伴随着偏头痛的发作。另外,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一个团队,通过对862位双胞胎和兄弟姐妹研究后发现,睡眠瘫痪可能与一些控制睡眠节律的基因有联系,不过这些基因层面的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如何应对睡眠瘫痪?如果除了经常性的睡眠瘫痪,还出现白天睡眠过多、毫无征兆或无法控制地突然睡着等症状,那么应当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是由嗜睡症引起的。如果没有相关疾病却经常发生睡眠瘫痪,则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滥用药物,减少酒精的摄入。在学习、工作中学会释放压力,减少焦虑情绪。入睡前不要吃得太胀,入睡时避免平躺的姿势。如果在睡觉时进入了睡眠瘫痪,虽然难以避免地会惊恐,但要告诉自己这不是什么危险状况,也不会对身体有害,更不会和死亡有联系,调整呼吸,调节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集中注意力,尝试着控制肢体末端,比如手指、脚趾,或者转动眼球都可以有效地唤醒肢体。一旦醒了过来,最好不要继续躺在床上,而是坐起来或下床走一走让自己完全清醒,避免再次坠入睡眠瘫痪状态。参考文献:[1] Julia S, Christopher C. F. (2009) Terror in the night.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22(8): 672-675[2] https://www.livescience.com/50876-sleep-paralysis.html[3] https://www.tuck.com/sleep-paralysis/[4] Olunu E. (2018)Sleep Paralysis, a Medical Condition with a Diverse Cultural[5] Interpre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 Basic Medical Research, 8(3):137-142[6] D Denis, Alice M. G. (2015) A twin and molecular genetics study of sleep paralysi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4(4): 438–446...
摘要:作为一名优秀的投资者,就是要用心聆听,在这首歌的旋律响起之前,提前离开这失控的舞台。数据回暖,央妈开始节制。但国开姨很忙,四处救火,因为一些地方平台违约的狼烟四起。然而,每一次兜底,都给交易员打一针兴奋剂:越烂越买。买城投债是一种信仰,而不是简单投资。何时是个头?谁绑架了谁?光靠“央妈+国开姨”的基础货币就能拯救“债务藩镇”的一地鸡毛?若如此,总要付出泡沫和通胀的代价。因为你在为一堆有毒资产凭空印钞!2019年城投债偿付压力非常大社融超预期增长(环比增长了四倍),意味着中国又成功的制造了一次“信用脉冲”。商业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向社会发放广义货币和注入流动性,但同时也加剧了基础货币的压力。因为商业银行间的头寸结算依靠的是央妈的基础货币。稳健的央妈依然会保证流动性的充裕。但流动性的洪水能否再一次浇灭信用债的暴雷?我们观察到在信用债市场上中民投和几家地方平台公司的债务处在违约的前夕。即使按照以前的方法再一次有惊无险,但集中出现违约潮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虽然“消防队员”国开行在四处灭火,但基础货币(国开行可以看做央妈投放基础货币的通道)肯定覆盖不了广义货币背后的有毒资产,中间有个货币乘数。如果前几年我还认为“流动性之水浸泡下可以提高信用暴雷的燃点”,那么现在我觉得形势有所改变。发生变化的核心动因是,债务依赖型经济的膨胀,抵押品(资本)的不足,金融供给侧改革下的业务合规性。这将导致货币,信用和流动性之间的宏观逻辑发生变化。企业违约概率正在快速上升那么,该如何理解货币、信用和流动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几千年货币史有几个重大节点,粗略概括起来,一是商品货币向贵金属货币的跃迁,最后金银铜一统天下;二是政府垄断铸币权,并统一标准;三是政府依靠铸币垄断权发行不足值铸币;四是商业银行出现,发行以金属货币为准备的货币券;五是中央银行出现,发行没有贵金属准备的完全信用货币。用复杂经济学的语言体系,漫长的货币史是信用在实物之中涌现和涨落的历史。信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标志之一。信号,信息,信任与信用,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经济学课题,信息技术构建了信用经济的基础,在不断减缓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情况下产生新任,信任的“货币化”形成信用,信任必须有转化成借贷合同的能力才算信用。普遍的具有共识网络结构的信用才有可能成为信用货币,这在现代经济体里,就只有银行信用。货币就是银行信用—在现代信用货币框架中,在一般的统计规则内。货币是分层的,也就是并不完全是总量的,也是结构的。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信用,广义货币是商业银行的信用,除此之外没有货币。除非再加定义,比如影子货币,比如数字货币。那就没有边界了,那些很大程度上不是货币而是信用,比如商业票据,如果也把这些当做货币那就混淆了货币的一般性,争论就会无穷无尽,而且统计上也可能会陷入重复计算的困境。数字货币也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资产。货币很复杂,但要记住一点特有的,它的一般等价物和价值尺度。货币的复杂性超出本文篇幅的承载能力。简化一下,从功能主义的视角,货币的复杂性是它不仅仅是作为流动性的一般等价物,也不仅仅是普遍的支付中介,复杂性在于货币还要在流转中停留,因此还要价值贮藏和沉淀时间。这就决定了,货币并不等同于流动性。实际上从语义学上就不耦合。流动性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具体指向。当货币执行一般等价物和支付结算中介的时候,货币的流动性功能才会涌现。很多非货币资产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执行流动性的功能,但是要付出巨大的非货币折价。但无论是以什么样的资产作为流动性的代价,都要折现成货币比如典当,或者不折现但要以货币计价。再来看货币分层,从流动性功能的意义上,基础货币解决的是银行间的流动性问题,是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一种职能体现。广义货币解决的是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企业居民之间的支付结算都是在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内。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变化是,一些非银金融机构发展迅猛,与银行做了不少同业业务,一些证券交易账户的保证金和非银存款等也开始计入M2。再加上政府在稳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财政化越来越普遍,这是最近几年中国货币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必须注意一点,货币来自银行的负债端(央行的准备金和商业银行的各项存款),但我们都知道银行的负债一般是通过资产创造的。拿广义货币来说,由资产端发起的创造负债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货币的内生供给过程。也就是银行为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发放的贷款创造了存款,这是一种宏观加总层面的勾连。同理,实体出口企业向银行结汇,银行再向央行结汇,于是央行的资产端增加“国外资产”,同时在负债端增加准备金(其他存款性机构存款),这代表着基础货币的内生供给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货币或银行信用并不是银行自己凭空创造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的信用创造,而实体经济的信用创造又与经济增长水平和资本积累有关。理解到这一点,就需要明白货币、流动性,需要实体经济内生信用的支撑,否则由央行和商行自己靠“金融信用”创造的负债或货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资产泡沫,通货膨胀,以及不断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简要总结一下,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是银行信用,而不是其它的信用;流动性是一种功能,而且是货币的核心功能,货币还有价值贮藏的功能,此时又是一种资产;非货币财富和资产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行使流动性功能,但要付出折价。一个良性循环的“信用—货币—流动性”体系是:经济增长提高实体经济信用基础,银行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同时创造广义货币,央行根据实体经济内生需求(外汇占款)和货币政策目标稳定基础货币,货币的内生供给支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进一步支撑了货币供给……企业亏损情况仍在加剧然而当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由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银行还不适应新动能产业轻资产特征的信用结构,因此只能依靠政府、土地和金融同业信用供给广义货币,央妈在外汇占款减少甚至为负的情况下也只能跟银行和政府做交易盘来发行基础货币。理解到这一层,就会明白当前的金融市场波动为何如此巨大,资产泡沫和通胀隐忧的压力为何如此严峻,奏响流动性泛滥和违约潮高涨同时出现的“冰与火之歌”,可能就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如何判断拐点,一个简单指标:失控的通胀。其次是严重的房地产泡沫。通胀压力突然增大作为一名优秀的投资者,就是要用心聆听,在这首歌的旋律响起之前,提前离开这失控的舞台。当然现在尚且言之过早,但恐怕也不全是杞人忧天。...
自从2018年七夕节发完一条微博后,Vivian裂哥已经有8个月没有更新微博了。最后一条微博下面,粉丝们早已嗷嗷待哺:“裂哥,再不更新,我要报警了。”“坐等裂哥开新店。”“别再思考人生了,出来一下吧。”裂哥是如涵控股签约的女装博主。她的微博粉丝只有22万,相比前三名的张大奕eve、虫虫Chonny、delicious大金,算是排名比较靠后的“素人网红”。但她的粉丝粘性很强,互动性高,每条微博下面都有四五百条留言,很多都是询价或者询问女装款式。由于许久没有露面,有粉丝猜测,裂哥是不是跟签约公司之间合作不是很顺利?毕竟,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天天发微博。但更多的迹象表明,裂哥是去开自己的淘宝店了,去年9月的时候就有过预告。在裂哥从微博“消失”的日子里,如涵控股在纳斯达克上市了,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的网红电商。4月3日,公司旗下大部分博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一条“庆祝如涵上市”的置顶微博。在上市前的招股书中公布,像裂哥这样能出现在商务合作刊例上的博主,如涵控股一共签约了113位。不过,上市可能是如涵真正噩梦的开始。如涵上市发行价为12.5美元,结果刚一开盘就破发,下跌37.2%,此后股价一直震荡处于发行价一半的位置;雪球上有人说,如涵是顶着投资人退出的压力,流血上市。今日,股价稍微有所回升,开盘价为7.48美元。确实,从财报上看,如涵一直都不怎么赢利。不久前,王思聪也在朋友圈对如涵的业绩做了三点分析,重点指向营销费用。“收入是有钱,但花钱也莫名其妙,特别是1.5亿的KOL推广营销费用,令人费解。”自从2016年5月借壳之后,如涵2017年上半年就亏损1532万,2018年亏损继续扩大至7235万。这些钱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网红博主的推广和宣传上。网红电商的运作逻辑确实省去了从淘宝、京东等平台购买流量的成本,但是为了打造网红、维持网红的知名度和热度需要花费一笔不菲的网红维护费,其实就是变相的流量购买费用。在如涵控股的年报中,这部分费用体现在了销售费用一栏。资本市场看到的总是冷冰冰的数字,从业务层面看,如涵在多个领域孵化网红,花1.5亿可能并不算多。大批孵化素人网红导致业绩亏损,无法持续盈利,以及复制第二个张大奕,这些都是业内对如涵后市不太看好的原因。不过,无法复制顶级KOL,并不是如涵这一家公司的问题,也不是KOL带货的问题,而是传统网红孵化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有了如涵的前车之鉴,现在,做网红孵化和直播主播孵化的公司都在探索KOL孵化的2.0版本。如涵更大的问题在于只抓住了网红电商的风口,没有让网红培养模式在短期内完成自我迭代,导致了自身淘内运营能力差,也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错失了电商直播风口!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如涵也开始尝试电商直播,但明显,在整个淘宝直播电商700多家机构中,如涵的排名并不算靠前。这才是如涵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113位网红背后的KOL孵化基数可能是10倍以上2017年6月,如涵控股创始人冯敏和他的搭档张大奕出现在阿里巴巴2017年投资人大会上,张大奕身着自己淘宝店售卖的服饰上台,面对来自全国350多名投资人和分析师,用杭州腔普通话讲述自己从一个平面模特到微博网红和淘宝店主的经历。根据虎嗅的一篇报道称,演讲结束后,台下来自Baillie Gifford,BlackRock等全球顶级资本机构的投资机构有人提出跟网红女孩合影,他们对网红充满了明星和富豪一样的兴趣,但其实对张大奕讲的模式非常困惑,因为他们在北美、欧洲还没有发现足以跟如涵模式对标的公司。也许是大部分海外投资人没看懂模式,才让如涵控股此次登录纳斯达克市场后遭遇“吊打”。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涵的数据不合格。通过KOL运营,如涵在2017财年、2018财年以及2019财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了高达12亿、20亿和22亿人民币的GMV。值得注意的是,GMV网站成交总额,意思是拍下订单金额,包括付款和未付款部分,它与实际成交额之间是有差距的。从报表上来看,如涵控股的收入占GMV比例历年来均低于50%,2019财年前三季度低于40%。也就是说,拍下订单未付款金额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当然,这个数据也符合行业一般水平。根据一位天猫店铺品牌运营方透露,像teenie weenie这样大体量的天猫女装退货率都在40%-50%,淘宝店的退货率可能会更高。看起来,如涵是赚钱的,毕竟,2018年仅张大奕一人带货GMV就达到10亿以上,但为什么公司净利润却连年亏损?2017财年-2019财年前三季度净亏损分别为4013万元,8995万元和5750万元。图片来自:界面新闻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了公司庞大的营销和销售费用上,2019年前三季度这项费用高达1.58亿,公告称,大部分都花在了红人营销和服务上。王思聪甚至在朋友圈质疑,花那么多钱推广,KOL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好问题,不过,王思聪可能不知道,如涵招股书中所说的KOL,并不是个个都像张大奕一样。事实上,如涵顶级的KOL只有3个,头部KOL有7个,其余大部分都是粉丝在50万以下的素人KOL,要想把他们孵化成更大的网红,前期需要高昂的推广费用。孵化,美其名曰“培养”,或者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涨粉”。每个网红签约之后,签约公司会不断进行内容测试。不管是微博还是抖音都会有一定量的投放,根据投放得到的反馈数据来决定是否继续推广。如果反馈数据好,就会继续孵化,如果数据不好,可能会被公司主动解约或者雪藏。这么看下来,如涵签约的KOL数量其实远超过113个,有业内人士预测,如涵签约红人可能是目前数量的10倍以上。“我们做的包括三大块:培训(上课)、推广(涨粉)、商业(安排就业)。”如涵控股CEO程科说,如涵会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定制课程表,上课时间大概是2-3个月,其中包括摄影、摄像、剪辑、舞蹈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签约的红人来说都是免费的。2018年10月,如涵部分红人商务报价在推广方面,如涵可以说既不差钱,又有核心渠道。在程科看来,如涵的优势在于,第一是有钱,有钱,有钱!第二拥有阿里巴巴、微博这样的战略资源型股东。接下来唯一能脑补到的情景就是往股东手里交钱。其中一部分钱是交给微博。目前B站、抖音、微博、微信几个重要渠道中,微博的推广费用最贵。因为相比抖音这类自然流量比较大的渠道而言,微博几乎没有自然流量,更多是付费流量。“微博一个粉丝的市场价格在3元左右,但红人公司一般会把成本控制在2块钱以内,如果投放之后测算结果,活粉成本超过2元,可能就放弃孵化这个博主了。抖音的自然流量很大,大概1毛钱一个粉,但是转化率比较差。”一位网红孵化公司创始人介绍。也就是说,如果在抖音上获得300万粉丝,一个网红需要支付30万,加上微博、微信等全渠道,要孵化出一个在各渠道粉丝量级在300万左右的网红,大概需要100万。这样粗略地算下来,就不会觉得1.5亿的KOL推广费用高了。另一部分是交给淘宝。根据招股书显示,如涵旗下有91个签约网店。这些网店都需要店铺运营和推广,比如会用到淘宝直通车产品。淘宝直通车的收费标准是这样的:第一次预存500元推广费用,不是押金也没有开户费。如果后面要续费则每次200元以上。1、按点击收费,不点击不收费;2、用户可以设置每个关键词的点击出价;3、默认最低点击单价0.1元,最高100元;4、每次加价幅度最小0.01元。也就是说,一个点击出价多少钱,看个人设定,如果有钱,一个点击出1元都可以,到时候几万块,一两天就没了;要是一个点击出一两毛的话,估计一天也可以花好几千。“反正出价越高,越容易被看到和点击,但是钱的消耗也会更快,自己可以设置一天多少钱,烧到那个金额的时候就停止。”看起来,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况且,此前,冯敏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涵控股正在拓展极限运动、户外、旅行等领域的达人,在美妆与服饰之外尝试拓展更多内容类目。在业内人士看来,之前如涵控股进入的都是服装、化妆品等毛利率较高的产品,一旦扩张品类,基本上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从零开始,尤其需要控制成本攀升和培养新的“张大奕”。除了网红自身的推广以外,以女装电商红人为例,每个红人背后都要有团队,帮红人做客人,帮她打包发货,帮她组织并管理衣服的制作和生产,甚至帮她拍摄和制作视频内容,以让红人花更多的精力放在选款和搭配上。目前,如涵对电商红人的培养明显转向内容社交方向,往短视频方向发展。这样就需要支出更大的人员成本,扩大拍摄和后期制作团队。从去年开始,如涵已经在各大招聘网站上贴出招聘视频剪辑的帖子。这些都是围绕红人营销和推广产生的费用。为什么如涵“吃力不讨好”签约素人网红?“去年9月,文室长呐签约如涵,到现在刚好半年的时间,明天新店开业上新。非常努力,虽然是153的小个子,但拥有很强大的力量,负责了所有选款搭配拍拍照修图的工作,最近半个月废寝忘食地为开店做准备。”几天前,程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这样的消息。从程科的微博中可以看出,如涵最近签的一些新博主,包括全智鹅、章馨心Erin、章馨贝、荷静hajin、高煜晴er、卡卡会发光、绒耳朵儿等,他们的粉丝最初都在二三十万左右。这些新签的KOL是如涵网红矩阵的冰山一角。此前,如涵和一家叫做“星游娱乐”的红人公司对接,2016年,如涵分别和在北京大兴和杭州余杭设立了红人学院,孵化网红,从网红培训生到正式开店,期间至少要经历两三个月,能否“出道”全看他们的悟性。按照但按照网红孵化的一般规律,并不是每签一个网红都会孵化成功,如涵在孵化过程中同样走过弯路。最早的时候,它孵化了很多体量很大的红人。但是由于孵化的方法有问题,所以导致这些红人只能做广告,不能做电商变现。对于网红孵化公司而言,要让她通过什么方式去变现,在吸引粉丝的时候,就会用相应的方式去吸引对应的人群。比如,这个KOL要通过女装变现,那吸引粉丝的内容一定是穿搭,而不是她的颜值,也不是她的日常生活状态。“如果是靠要颜值吸引来的粉丝,大部分都是男粉,卖女装肯定就卖不出去。所以,如涵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网红通过电商的能力不好。比如说,有一个叫刘梓萌的。这个很典型,她当时有200多万粉丝,但开店上新只卖了十几万。”一位淘宝店代运营公司创始人这样说。但后来如涵摸清楚了套路之后,就孵化的比较成功了。比如,有一个叫做顽童大人的网红,签约前只有十几二十万的粉丝,结果第一次上新卖了200多万;而荷静当初只有35万粉丝,上新销量也有几百万。如果你看过如涵红人商务合作报价单,你就会发现,如涵签约的红人中,50万粉丝一下的素人KOL占50%以上。只不过,这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培养出的网红,总共带来营收却不如一个张大奕。去年,张大奕一个人GMV高达10亿,占如涵营收51%;而其他100多位网红加起来还没有她一人的比重大,而且,孵化红人也给如涵带来了一个财务上的大包袱,还可能有比较大的试错成本,为什么还要吃力不讨好孵化素人?一个比较直观的原因是,只有广撒网,孵化越多的素人网红,培养出头部网红的概率才会越大。比如,如涵旗下顶级KOL虫虫Chonny,从18万粉丝到148万粉丝只花了两个月。如涵在她身上投入了200万,结果开店当月,这200万就回本了。目前虫虫的微博已经超过260万,同名陶博店铺已经是皇冠级别;2017年3月,跟如涵签约前,朴正义的微博粉丝6万,到6月,粉丝已经达到41.2万,7月底,朴正义的淘宝店铺朴正义Jeongyee第一次上新,1小时销售额64万,8月份第二次上新,1小时销售额97.7万。如今,这几位已经是如涵的顶级KOL。但这样好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有,在当下的环境中,如涵之所以选择孵化素人网红,也有一些被动的因素在。比如,现在签约一个成熟的大网红并不是很容易。如果一个网红已经成长到自己可以有足够的流量带货,以及背后有相应的供应链,为什么还要跟别人分账,把自己赚的钱,再分给如涵呢?当然,你会发现,市面上能够叫得上名字来的大网红,背后一般都有平台公司,因为他们也需要平台来获得更多关注。现在微博上排名前100名的网红,九成以上都签约了MCN机构,少数像Papi酱和雪莉这样的佼佼者,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经历了短视频和秀场及娱乐直播,大网红早就名花有主了。其余的培养成本高,时间长,成功率低。”网红电商还会遇到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涵控股自身也在财报中提到“传统的电子商务服装品牌,加入‘网红电商’‘网红经纪’的竞争中,同时也有不少网红电商经纪公司在逐渐崛起。加上国际知名‘快时尚’品牌也纷纷建立电子商务渠道,如‘ZARA’‘优衣库’等,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上市的前一天,程科在纽约,因为时差的原因,晚上睡不着,写了一篇《科普:什么是真正的网红孵化?》其中有提到一点,“原来你签了公司,不喜欢你了”“原来都是网红公司包装出来的,太假了。”在他看来,签公司是正常孵化红人的手段,却遭到了粉丝的反击。一位微博昵称为“河源”的网友称,首先,作为粉丝原本以为你推出的内容如此符合我口味是你的本意,我以为找到了知己和偶像,突然发现是团队为你推出这些内容,甚至可能是故意为了迎合粉丝而推出的内容,我自然不会买单。而且,我只会享受你推出的内容,一旦知道你推出的内容是为了赚钱,对不起,绝对不会为了这个内容而买单。如涵控股最大的风险是没有抓住直播的风口尽管业内一直纠结于如涵为什么没有孵化出下一个张大奕,但毫无疑问,如涵在网红孵化方面是成功的。也许早期如涵也曾经想过复制张大奕,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慢慢就发现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尤其在淘宝和微博算法已经实现千人千面的情况下。“张大奕刚出来的时候,各平台技术上并没有实现千人千面。而现在,你喜欢街头风,系统就会给你自动推荐街头风的穿搭。这些细分领域的粉丝在体量上面,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张大奕那个时代的水平了。”上述淘宝代运营人员表示。如涵在孵化KOL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头部KOL难以复制,合作难度大,抽成高等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这家公司的问题,而是传统网红孵化模式自身的问题。杭州一家红人孵化机构的创始人Willi表示,他们正在找区别于如涵的红人孵化2.0模式。2.0的版本其实更偏向技术,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平衡前端卖货与后端供应链的关系,用最快的速度把供应链和主播结合。“我们有一个技术团队,一套算法,还有一套系统,可以帮助主播快速找到适合她的货物,这个主播卖货的效率就会更高,对供应链来说,我马上能找到适合卖这个货物的主播。对于网红而言,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孵化,买粉那些都是最基础手段,谁都可以买,没有门槛。”那么,单就如涵这家公司来看,它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错失电商直播的风口!现在,整个杭州的电商红人分为两个圈子,一个是淘宝主播圈,直接是暴利带货,类似于电视购物,每天都直播;还有一个是网红圈,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吸引粉丝,然后将其转化成淘宝店里顾客,优点在于有稳定的自然购物流量。这两种模式本质上而言,没有孰优孰劣。只是平台支持力度不同而已,明显现阶段淘宝更支持电商直播。淘宝的资源和政策,都往电商方面倾斜。这跟淘宝这两年的规划有关。“网红直播一般卖的都是中低客单价的非品牌产品,有利于狙击拼多多这类社交电商。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方面一直走在前面,淘宝中消费升级和降级很明显,它也在努力下沉,抓住四五线城市的增量用户。”Willi说。当时张大奕火起来的时候,淘宝的官方流量扶持并没有那么多。像李佳琪,薇娅这些KOL起来之后,包括马云这样的大佬都出境帮他们站台,而且还帮忙对接品牌方。首先,淘宝直播已经从去年的第三四屏到现在已经到了第一屏,打开淘宝之后,就能看到淘宝直播。这是一个最明显的战略布局。此外,新主播会有一个流量扶持,第一个月会给一定的流量;头部主播,淘宝会给一定的资源位,比如淘宝首页的banner资源位。现在淘宝号称,直播3年完成5000亿的销售额。除了资源方面的支持以外,甚至淘宝也给到电商直播预算方面的支持。“淘宝会把一些品牌的流量推给我们,但是不会给网红那边。这是很大的区别。你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这个平台上的价值。淘宝给我们的这些流量,是变现免费的。”变现免费的意思是,淘宝给到一定流量,主播每卖一场货它都要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一般情况下,服装行业,卖100万的货,后台会有20%的收入结算如淘宝平台,其余80%给到商家。在平台结算的20%资金中,淘宝抽取6个点的佣金,红人机构7个点,红人7个点。“一般情况下,机构跟红人是五五开的,也就是说,淘宝跟机构,还有红人之间,差不多是1:1:1的收入比例。”如涵有做直播的业务,但是如涵的直播做得并不好。一是因为运营能力问题;二是之前直播电商竞争没有这么激烈,如涵的精力不在直播,而在网红孵化上。等到如涵重视直播的时候,直播电商领域中,几个比较重量级的玩家机构基本定局。一个很明显的对比就是,李佳琪目前在淘宝内的带货能力要大于张大奕。淘内的运营规则玩儿的好和玩儿得不好,差距很大。淘内的规则很多,一直在变。它最大的逻辑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淘宝给你流量,如果你的转化率高,那就给你更多的流量,它希望自己所掌控的流量,可以最大限度的成交。这个就是最根本的逻辑,就看你玩儿的好玩儿不好。而对于网红的店铺而言,运营也是双刃剑,而且带有一定马太效应。如果KOL对于视觉和衣品都比较好,他实现从0到500万带货需要3个月,运营介入之后可能需要一个月就能达到;但如果他衣品很垃圾,那运营只会加快这个店铺的死亡。由于淘内运营能力弱,其实也导致了部分商品的商品的存货。“如涵的供应链并不弱,只是淘内运营能力弱导致备货不清晰。而且,如涵一向根据红人需求备货,红人为了粉丝能快速拿到货一定会往高里要求备货,这也导致如涵的的库存较高。”可以说,如涵是踩准了网红电商这一波,但是没有踩上直播电商这一波。这样一来的后果是,如涵在淘内的运营和变现能力相对较弱,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雷。...
一边是卖方机构研究员集体推销周期拐点来临的观点,另一边是券商系席位在白糖期货上卖力做多,国内糖价一路上扬。来自广西糖网的数据显示,4月18日,柳州站台白糖现货价格为5360元/吨,较3月末每吨上调120元。期货端变动更大,郑糖主力合约从5047元/吨一度涨至5439元/吨。行业发生了什么?拐点真的来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近期白糖供需关系并未出现明显改变,只是受到3月份白糖销售速度加快影响,糖价较往年同期表现更为坚挺。进入4月后,随着各地先后收榨,18/19产量趋于明朗,加上“三年增产、三年减产”历史经验指引下,行业心理、预期发生改变,促使资金拉动糖价上行。资金进场的最直接的体现是,郑糖期货持仓数据的明显变化。“产销数据利好、期货贴水的背景下,资金大幅涌入推高郑糖期货,1909合约持仓在50万手的基础上,短短几天就增加了30万手。”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18日介绍称,糖厂试探性提价叠加渠道、终端低库存,引发了下游恐慌性补库。这并不足以支撑糖价持续上行,至少从供应结构上看,如今市场已与5年前出现了明显变化,“三年增产、三年减产”的规律是否适用,还有待商榷。一次基于“历史经验”的上涨“现在价格比月初时涨了不到200块钱,最近天气也热了,来自饮料企业的订单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今年整体产量还是略有增加的,供应也比较稳定。”广西崇左市一位白糖经销商18日介绍称。数据显示,今年3月食糖单月销量151.02万吨,同比去年同期93.27万吨大增 57.75 万吨,这成为了近期行业供需面仅有的利好。“由于增值税4月1日开始调整,部分贸易商出于税收成本考虑进行了集中采购,这使得今年3月糖价表现要比往年同期更为坚挺,彼时现货亦较期货维持升水状态。”中原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伟18日介绍称。而据北京淡水贸易有限公司糖部主管崔仕嵬测算,通过3月采购、4月出售的方式,每吨白糖可以减少130元的成本,“剔除这部分因素外,3月份实际销售数据并没有这么好。”他说。不过,这成为了糖企挺价的理由之一,毕竟糖价经过两年多的下跌,各家糖企已经处于成本线之下了,比如已经带帽的*ST南糖(000911.SZ)。王伟表示,即便今年综合成本略有降低,但是广西糖企生产成本也达到5100元/吨至5500元/吨,甚至有部分企业成本达到了5600元/吨。进入4月后,各主产区开始陆续收榨,国内18/19榨季白糖产量愈发明朗,对此农业农村部早前预计的产量为1060万吨,低于上一轮周期13/14榨季的1332万吨。需要指出的是,18/19榨季已经是国内白糖连续第三年增产,而受到甘蔗种植特点所致,国内糖价一直存在“涨三年、跌三年”的运行特点。3月销量增加、糖价坚挺、糖企挺价,叠加行业拐点来临的预期,多重因素共振引发了近期糖价的上行。只是,白糖行业拐点真能如期到来?这其中还存在不小的变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几年国内白糖供给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整体呈现自产糖占比降低、进口糖占比提高的趋势,广西、云南等产区产量对国内糖价的影响相应降低。此外,据崔仕嵬广西调研,19/20榨季国内白糖或难以如期减产,反而增产的可能性更大。他指出,往年广西蔗农需要到10月份左右才知道甘蔗收购价格,但是今年3月、4月份便已经开始陆续与糖企签订收购合同,同时520元/吨的收购价格亦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蔗农很早就锁定了价格,种植积极性得到保障,预计新榨季种植面积不会降低。”资金炒作路径与北方春季一样,资本市场也是“干旱”了许久。股市,几乎所有的板块都轮涨了一遍,热点紧缺;期市,供给侧改革逻辑弱化后,已经很久没有趋势性行情。此时白糖提供的行业周期拐点论调,无疑极具吸引力,这促使了资金涌入到上述两个市场。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配方”稍有不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价格传导路径依次为股市、期市和现货市场,这与早前现货带动期货上涨,进而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顺序刚好相反。4月8日,粤桂股份(000833.SZ)、中粮糖业(600737.SH)和*ST南糖率先涨停,当天郑糖期货涨幅可以忽略不计。直至4月10日,郑糖主力合约才拉出一根大阳线,当天收涨2.64%。相比之下,柳州、南宁等地的白糖现货涨幅更低,累计涨幅要低于郑糖200元/吨左右,这使得期、现价差迅速回归。生意社数据显示,4月9日郑糖主力较广西白糖经销商价格贴水237.33元/吨,4月18日该价差已经缩小至50.67元/吨,前几日期货价格更是一度处于升水状态。上述不同市场间的价格差异,或许可以说明本轮糖价上行与资金推动关系密切。以郑糖主力1909合约为例,白糖股大涨当天持仓不过50.6万手,4月15日时便已经增加到了79.7万手。若按照15日结算价,及国内一家龙头期货公司12%的保证金标准计算,上述期间该合约合计流入18.8亿元资金,这其中还未包括日内交易部分的资金流入。“资金炒作理由,集中在通胀抬头、三年行业拐点来临预期上,虽然后者炒作逻辑比较粗糙。”崔仕嵬评价称。有意思的是,各家券商在唱多白糖股的同时,券商系席位也成为了期货市场上的做多主力。“券商系席位以投机交易为主,近期多单增加明显,而具备现货背景的中粮、永安等席位则在不断增加空单。”王伟介绍称。以中粮期货席位为例,4月8日白糖总持仓为74311手,至4月18日时已增加到94825手,而同期该席位多单数量仅为10524手。高达8万手的净空单显示出,中粮席位亦在加码套保力度。虽然只是一次资金短期行为,但是却打乱了贸易商原有的销售和交易计划。崔仕嵬表示,价格涨上来后,现货销售情况变差,只能增加期货端套保力度,“如果后期继续走高,会考虑通过交割方式销售。”他说。...
(原标题:“聪明药”地下产业链:药贩子通过网络售卖 借道香港“人肉”带入内地)早饭前,研究生刘言像往常一样吃了一粒瑞版(瑞士诺华生产)利他林。此后4~5个小时里,他以高度的专注力完成了学习内容,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能在课后回忆起来。难道利他林是什么神仙药?当然不是,但它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聪明药”。“聪明药”主要是指以利他林为代表的哌醋甲酯类药品,也就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利他林在我国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即民间所称的“红色处方药”,需凭借具有资质的医生开具的红色处方才能在医院药房拿到,在国内有着极其严格的渠道控制。因为能提升人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考试中抢占先机、让上班族在工作中更容易拼出业绩,利他林等“聪明药”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蔓延。更有甚者,还有无知的家长主动给孩子喂食“聪明药”。然而,一幕幕悲剧由此而生,“聪明药”成瘾性极强,而服用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最终都滑向吸毒的深渊和戒毒的无尽挣扎中。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不用于临床治疗的利他林等“聪明药”,在一些专家看来,实际上危害更甚于毒品。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庞大的滥用药物群体背后,还潜伏着一个巨大、完整的地下非法药品供应销售网络。药贩子是通过什么供货渠道获得药品的?购药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与药贩子沟通、付款并最终拿到药品的?为了解开这些谜团,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买药者身份与数名“聪明药”药贩子及“上线”取得联系,在经历了卖家筛选排查买家身份、多次转移沟通平台、突遭“清群”等诸多磨难和考验后,最终得以下单购药、收货并摸清整个供货链条。记者将所购买的“聪明药”送检。4月1日,北京市高新医院毒检室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送检药片中检测到的主要成分的确为哌甲酯(利他林)!服药者多为学生和年轻人美国有大量学生正在痴迷于“聪明药”,而利他林等“聪明药”原本是用来治疗儿童多动症、提高患者注意力的。纪录片《药瘾》表明,在美国,“聪明药”甚至已经成为“人人必备”的抗压用品。根据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针对常春藤盟校的一项匿名调查,有将近70%的滕校学生承认自己服用“聪明药”;27%的学生坦言自己逢考必吃。实际上,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美国。去年6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国际药物政策杂志》)发表的一项对美、英、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近3万人的调查表明,靠服用“聪明药”来增强认知表现的人数正呈上升趋势。这项调查揭露,受访对象中,至少服用过一次“聪明药”的人数,从2015年的5%飙升到2017年的14%。其中,美国人的使用率最高,2017年达到近30%。而欧洲增幅最大,法国从2015年的3%增长至2017年的16%;英国从5%增长至23%。毋庸置疑,这类精神药物确实会对人体构成严重的伤害。早在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发布通告,利他林应该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黑框警告,因为这类药品可能会增加用药者死亡以及身体和精神伤害的风险。FDA称,利他林可致血压升高或心率加快,所以高血压、心衰或甲亢等患者应慎用利他林,所有使用利他林的病人都应定期监测血压。不仅如此,利他林还极易成瘾。北京高新医院医务处主任兼戒毒科主任徐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2017年开始接触利他林成瘾患者,总体而言,患者人数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2017年,大约有20多名利他林成瘾患者来我院就诊,但到了2018年,人数翻了一倍。在60多例患者中,大约有50%最终接触上毒品。”“让人痛心的是,这些患者当中,绝大多数是学生和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大约在20~30岁,而我所接触最小的一位患者,刚满15周岁。”徐杰说。正如徐杰所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聪明药”的服药群体大多数是学生和年轻人。在记者暗访的社交平台上,购药者几乎都是为了高考、考研和公务员考试才接触“聪明药”。由于药品提高了注意力,使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他们的学习效率都高得出奇,成绩也能达到理想水平。还有一类人也在服用“聪明药”,那就是刚入职的年轻人。由于刚从校园踏入社会,职场的紧张、专业他们还不适应,精神压力通常都较大。这时,“聪明药”成了“救命稻草”。“面对杂乱无章的文件、一件接一件的工作,‘聪明药’能缓解我的焦虑,让我静下心来应对工作。”这是一位服用过“聪明药”的职场年轻人告诉记者的。据他介绍,这样的职场新人不在少数。药从哪儿来?正因为对身体的伤害和成瘾性,在世界范围内,哌醋甲酯(利他林主要成分)受到不同程度的管控。控制苯丙胺、LSD等精神药物的联合国公约《精神药物公约》中,利他林在四级分类中被列为第二类药物,与安非他命、四氢大麻酚(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质)并列。在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第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生产需要向所在地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国家监管机构决定是否批准。医院药剂科根据临床需要申请,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向本省内的企业购买。徐杰告诉记者,国内生产的利他林商品名称叫专注达,通用名盐酸哌醋甲酯缓释片,适应人群主要是6~12岁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正常情况下,只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嗜睡症患者才能从医生那里获得这种处方药,且医生开药前须对患者进行严格检查。所以,普通人是很难获得这种药物的。”记者从药品价格315网了解到,国内正规医院使用的专注达主要是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而西安杨森是美国强生公司在华最大的子公司。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药贩子们在社交网站上兜售的“聪明药”并非西安杨森生产的专注达,而是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利他林。瑞士诺华的利他林是从哪里来的?记者通过暗访与地下销售链条中的药贩子龙先生取得联系,以身边有较多客源想购买利他林为由,得到了答案。经过多次试探和询问之后,龙先生向记者透露,自己手中的瑞版利他林并不是从瑞士进口的,美版利他林同样也不是从美国进口的,它们都是从土耳其带回来的。龙先生称,诺华公司在土耳其设立了药厂。“这些药制成后也会先返回美国和瑞士。我们直接从药厂拿货,价格肯定更加合适。”一个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难道会接国内药贩子的订单?药会不会是在当地药店买的?面对记者的质疑,对方表示:“那边有熟悉的人,可以直接在药厂拿药,并不是随随便便在当地药店买的,我们卖的就是正版利他林。”记者通过查询发现,诺华集团在土耳其确实设有分公司。从土耳其拿到“聪明药”后,又如何带回国?龙先生称:“拿到药之后会交给专门的走私机构,让他们带回来。”另一名药贩子也向记者透露,进入国内的“聪明药”,先由专门的人带到香港,再从香港人肉带回内地。由此,“聪明药”地下跨国供应产业链逐步浮出水面。药贩子管理着6个千人群有产有供,外国的利他林又是怎么到消费者手上?3月8日,按照刘言的提示,记者在查找QQ群一栏搜索“聪明药”“利他林”“多动症”时,均出现相关QQ群。随后,记者申请加入一个叫“利他林多动症交流群2”的群聊,经过简单的信息验证之后便成功入群。群信息显示,该群成员一共有1058人,其中1035人在线。记者在群内发消息询问“聪明药”的价格和药效,还不到10分钟,一个QQ名叫“利他林药贩子”的人便和记者小窗私聊。“利他林 药贩子”直入主题,询问记者的身份、年龄以及购买的用途。记者为取得药贩信任,表示自己是备战明年公务员考试的大学毕业生,但由于备考时间长,经常会有所松懈,想通过服用“聪明药”提高学习效率。记者的一番描述瞬间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对方开始讲解,QQ群主要用来拉人,禁止讨论,也不会在群里有任何交易。“我管理着6个这样的千人群,里面有些是真人,有些是机器人。”随后,这位“利他林药贩子”为彰显自己的实力,还主动向记者发来了一张管理6个千人群的QQ截图。短暂交流之后,药贩子似乎就消失了。千人群里时不时会有人询问利他林的情况,一些成员甚至在群里宣传“斗地主、炸金花、百人牛牛”等游戏的信息。还有一些成员每天会在群里发一些阿拉伯数字。但无论群内成员发送什么信息,记者几乎看不到群主的任何回复。两天后,记者发现自己的QQ号突然被挪到了一个只有103人的QQ群中。对比之前的千人群,小群里的成员明显活跃许多,成员之间有问有答。QQ群基本信息显示,小群的群主叫“世纪商人”,但这位“世纪商人”在这个百人群中从来不说话,另一位QQ名叫“群主”的人倒是十分活跃,每天解答群里的各种问题。此外,之前那位和记者交流的“利他林药贩子”同样也在小群中,但QQ名备注换成了“C”。为了进一步还原用户购买“聪明药”的过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C”表示,希望购买一盒利他林。让人意外的是,对方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建议记者加入一个叫“学习交流互助”的微信群。“微信群里信息比这边更加丰富,可能对你更有帮助。”真假“学习交流群”从进入千人QQ大群到被挪到小群,再到微信群,这一系列的过程差不多花了5天时间。而记者被“C”拉入的这个微信群,完全看不出来和“药”有任何关系。3月14日,记者被拉进了一个叫“我要当学霸”的微信群,而这个群就是之前“C”向记者介绍的“学习交流互助”微信群。记者潜伏数日后发现,该群定期修改群名。群内一共有83人,群公告里写的基本上是一些与“考研互助”“学霸”“复习资料”等有关的关键词。拉记者入群的“C”,此刻的微信名叫“刘瓦辛格”,是微信群的群主。每天早上7点左右,刘瓦辛格会发一个可供20个人抢的微信红包,金额在2~5元,提醒群里成员开始学习,晚上10点左右,他会再次发一个相似金额的红包提醒大家不要熬夜,早点休息。这种惯例操作被群内成员称作“打卡”。尽管微信群被伪装成了学习交流群,群主每天还发红包提醒大家学习,但群里讨论的内容却和学习没有关系,而是各类聪明药的特点,以及如何抵抗耐药性,服药之后的感受等。作为群主的刘瓦辛格,还会“悉心解答”群友提出的各种问题。昵称为“弎食”的人在群里表示:“我吃利他林没什么感觉,但是阿莫倒是提神,就是之后脑袋疼。”刘瓦辛格答:“我上午吃的玛德琳,绝了,一心只想学习。”(编者注:“阿莫”指阿莫达非尼,与“玛德琳”都是“聪明药”的一种)微信名为“香烟迷蒙的烟”在群里询问,“聪明药”每天都需要吃吗?刘瓦辛格回应:“一般比较容易的考试,都是提前几天开始吃。考研、公务员考试要每天吃,吃大半年。”3月15日,记者加入药贩子运营的微信群刚刚过去一天,一场风波却在清晨袭来。早上8点左右,刘瓦辛格在群里发了一个国内某媒体刊登的“聪明药”的文章链接。“这个文章里面居然用了我们群里的聊天截图,群里有‘卧底’!”随即,包括记者在内,大量成员被群主移出。当记者被移出时,群里成员已由83人下降至49人。刘瓦辛格对记者表示,想要进群必须下单,哪怕按粒来购买。“凡是没有下过单的成员,全部被我移出了,我们暂时也不再接新成员。”3月16日,当记者答应愿意与其购买20粒瑞版利他林之后,刘瓦辛格重新将记者拉入到原来的微信群。此时,微信群又改名为“考研公考互助群”。刘瓦辛格甚至还在群里分享了他与“卧底”之间的对话。他戏称:“大家来看,记者在给我做专访,文章里这句话就是我说的……”3月18日,微信群再度引发骚动。刘瓦辛格公布的出货单显示:“所有版本利他林均暂停出货,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接印度药物代购,包括伟哥、减肥药和抗癌药。”随即,便有成员询问何时能够恢复出货?有些成员甚至还贴出了利他林其他的购买渠道和联系方式。微信群是客户筛选群?新人中转站?还是记者网络购药之旅的终点呢?经过数日的观察,记者在刘瓦辛格管理的微信群里发现,他经常会在有新人入群的时候,发出一张标注价格的“聪明药”供货单。标题还蹭了网络热点,取名为“我不是药神供货专区”,内文详细开列巴版、瑞版、美版利他林的销售价格及药效区别,此外还有阿莫达非尼、玛德琳的销售价格。供货单的最后一行写着“让我们一起当学霸”,后面还附注一个正能量的表情。从供货单的价格来看,巴版利他林30粒的销售价格为390元,药效4~5小时;瑞版20粒460元,药效6个小时;美版利他林50粒1400元,药效7个小时。其中,美版利他林可10粒起售。此外,供货单显示,阿莫达非尼50粒的价格为400元;玛德琳30粒的价格为350元。对于不同版本利他林的特点,供货单明确指出,主要区别在于药效的强度,美版可最大幅度提升专注力。除此以外,刘瓦辛格几乎每天上午都会在群里发布通告,介绍当天聪明药出货情况。例如:“瑞版、美版、玛德琳持续出货。美版最新优惠。”等。由此,购药者如果加入微信群,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每天“聪明药”的出货情况以及价格。至于购买方式和发货途径,也是出乎意料的快捷和方便。刘瓦辛格对记者表示,微信群里的人绝大部分是其固定客源。通过微信转账、红包等方式均可付款。“默认是百世快递,加急可发顺丰,加价20元。”当记者质疑通过微信付款存在支付风险,以及如何保证货源的真实性时,对方表示,自己走单量很大,根本不屑于骗几百元。他表示药物都是从境外发到香港,再进入内地。利他林囤货在西南小县城为了不引起药贩子怀疑,彻底揭开网络售卖毒品的盖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在刘瓦辛格处购买了20粒瑞版利他林,合计460元。对方承诺,一周左右能够送达。刘瓦辛格的多条日常朋友圈定位显示山东东营,但利他林的发货地址却在数千公里以外的贵州。运单号上显示的邮寄地址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公开资料显示,锦屏县位于黔东南州东南边隅,是黔东南通往湖南、广东、广西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南方典型集体林区县。该县东界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邻黎平县,西毗剑河县,北抵天柱县。这样一个既不是边境城市,也不沿海的地方,为何会成为进口“聪明药”的发货地?记者随后拨通了运单号上发货人的电话号码。对方称自己叫龙令渺,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十分谨慎。当记者示意自己与刘瓦辛格购买利他林以后,对方才愿意进一步沟通。龙令渺称,自己确实在贵州,但只负责发货。“我每天的发货量很多,记不清每位客户。你如果觉得货有问题,我可以给你另一个号码,你称对方龙先生。”蹊跷的是,这位龙令渺的电话被60多人备注为出租车司机。记者随后又拨通了龙令渺给的另一个电话号码。电话号码的归属地是广东深圳。电话接通之后,对方一直没有说话,当记者称自己想购买瑞版利他林之后,对方才说:“利他(利他林),莫大(莫达非尼)有货。”以下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和“龙先生”的对话内容:NBD:我在刘瓦辛格处购买的瑞版利他林为何从贵州发货?龙先生:我们在贵州有囤货。NBD:那你也在贵州吗?龙先生:什么意思?NBD:我看你电话归属地显示是广东深圳。龙先生:那是我以前的号码,我现在在贵州。NBD:我拿到的药没有包装盒,怎么判断这就是瑞版利他林呢?龙先生:我入关(进入海关)的时候把包装盒都拆了,降低成本。你放心,东西绝对是真的。NBD:我以后可以直接和你买“聪明药”吗?龙先生:可以。我这边也是代理,刘(刘瓦辛格)他们相当于都是我的代理人。NBD:和你拿药会便宜一些吗?龙先生:可以便宜。我这边利润空间大些,他们那边小一些。NBD:比如20粒瑞版利他林,刘的报价是460,你这边多少?龙先生:我这边380。NBD:你们有多少层代理?是不是越往上价格越便宜?龙先生:你从我这边拿就已经很有利润空间了,我一般都不接散户的。由此可见,利他林尽管能够被消费者从网上轻松购买,但从筛选有效客户开始,整个灰色产业链就有着非常清晰的分工。对接客户的人不负责发货,发货的人不接触客户。筛选客户、货源、渠道、发货都分散在不同的省市地区。拿到与刘瓦辛格购买的20粒瑞版利他林之后,记者与北京市高新医院取得联系,对药品进行药物成份鉴定。4月1日,北京市高新医院毒检室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吸收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化学法等检测方法鉴定,检测结果显示,送检药片中检测到的主要成份为哌甲酯(利他林)。购买10盒就能成为代理尽管这类“聪明药”被列为国家第一类精神药品,但网络社交平台几乎成了药贩子们的“法外之地”,这些被私自售卖的“聪明药”种类繁多,价格清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药贩子会根据与买家沟通交流的实际情况,在恰当的时候引导买家成为自己的代理,达到所谓“以卖养吸”的效果,不断壮大“产业链”分支。刘瓦辛格对记者表示,只要从他那里一次性购买10盒(400粒)瑞版利他林就可以成为其下线。“成为我下线必须遵守3个原则,一是不能有其他供货商,必须从我这边拿货;二是以优惠价拿到药之后,售价不能低于微信群里的报价;三是不能抢群里的客户,必须额外拓展买家。”记者在与刘瓦辛格的交流中了解到,出货渠道方面,在山东和贵州各有1个出货点,称为“南厂”和“北厂”。他还对记者称:“我们不卖假货,肯定有市场的。你经常加一些考研、公考的群,就能慢慢积累用户。”1粒“聪明药”价格相差数倍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国内没有这类药物权威的价格参照标准,不同药贩子对利他林、莫达非尼等药物的报价差距也十分大。刘言曾给记者推荐一位“聪明药”卖家,这位卖家表示,30粒利他林的报价为340元,约合11元一粒。对比刘瓦辛格给记者的报价,每一粒瑞版利他林价格竟然相差12元。而有的药贩子甚至将美版利他林卖到100元一粒。同样是利他林,为什么不同药贩子报出的价格会相差那么多?“聪明药”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刘瓦辛格对记者透露,“聪明药”的利润非常具有弹性,常见的操作方式是通过在利他林等“聪明药”中掺假药来控制利润,服药的人很难有所察觉。徐杰表示,在他所接触的实际案例中,许多吸食毒品的患者都有服用利他林的历史。“有一部分患者是在长期购买利他林的过程中,误将麻古、冰毒等苯丙胺类药物当成了利他林,从而染上毒瘾,这一部分的比例高达20%~30%;另一方面,一些患者由于长期服用利他林,产生了耐药性,最后前来就诊。”在徐杰接触的利他林成瘾的患者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高三的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上课集中注意力,竟然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坚持让孩子服用利他林。由于服药剂量不断加大,购买渠道不稳定,最后误将麻古当成了利他林,导致染上毒瘾。“利他林成瘾的特征与毒品非常相似,那位读高三的孩子来我们医院就诊的时候,每天需服用5颗以上利他林才能达到所谓的效果。成瘾患者在得不到药的情况下会产生焦虑、暴躁、抽搐、脱发等症状。所以,‘聪明药’绝对不是让你变聪明的神药,而是一种隐性毒品。”徐杰说。律师:药贩子已涉嫌违法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利他林(哌醋甲酯)、莫达非尼均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定点经营制度。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活动。根据2005年国家颁布的《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分管负责人负责,医疗管理、药学、护理、保卫等部门参加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上述《管理规定》还要求,医师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在病历中记录。医师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者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签名并进行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王良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药品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药贩子从国外购买并带回国内销售的精神类药品,王良钢指出,根据药品安全法的规定,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视为假药。“也就是说,药贩子将私自从国外购买的利他林带回国内销售,已经涉嫌构成贩卖假药罪。”而对于购买“聪明药”的消费者,王良钢认为,“聪明药”是一个广义概念,没有哪一个权威机构对其作过范围的界定。可能包括利他林这类哌甲酯类药物,也可能包括苯丙胺类药物,也就是毒品。“由于利他林本身没有被国家认定为毒品,所以消费者购买是不违法的。如果消费者购买到的是苯丙胺类药物,相当于购买了毒品,显然就是违法的。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聪明药’存在很大的风险。”(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作为“募投管退”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顺利退出一直是各家机构关注的重点。在近年来A股市场IPO收紧、退出渠道不畅的背景下,机构也在尝试其他方式,包括并购、S基金等都成为新的选择。 在近日由投中网、投中信息主办的“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多位知名投资人对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大家做了一个梳理。 仅靠IPO根本不够 在4月18日等论坛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泽望在圆桌分享中坦言,目前整个的VC/PE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他透露道,“像我们这一家机构,去年所投项目超过150个。全国投资至少超过1万个。但是去年A股上市才105家,加上去港股、美股的不超过200家。如果大家寻求IPO退出基本上没可能,只占万分之一二——指望IPO基本不可行。并购也不多,所以投资人的钱从哪里收回来?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忧心忡忡,拿了LP的钱,五年以后如何还给人家?” 在他看来,国外PE一级市场退出,是靠PE二级市场接盘,第二是并购,第三才是IPO。但在中国市场还是主要依靠IPO。 “我们管理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规模非常大,1100亿。很多的机构都来申请深圳市政府的引导基金,已经审批通过157家,包括了行业排名前50名的,90%以上都来申请了这笔经费,所以我们对行业的了解非常清楚。有的机构申请了这个钱,但是政府的钱只有25%出资,还有75%需要他募资,很多机构募不到钱,基金也成立不了。所以对行业退出的情况我们非常清楚。” 为此,深创投最近设立了一个二级基金,倪泽望表示,“对于没有清盘的想停盘的我们可以接手;对于二级、三级出不了钱的,我们可以参与进去。所以这个市场是很大的,指望哪一家机构去做远远不够”。 汉领资本(Hamilton Lane)董事总经理夏明晨也在峰会上表示,从2005年、2006年以后,国内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变化,国内上市、退出通道可以走了,所以成立了大量的人民币基金,形成了美元和人民币两个市场并行的局面。“我们现在看到有几个趋势:首先从投资战略上来讲,海外并购多、VC和成长性基金少,中国是正好反过来的。但是以后的趋势来看,国内并购型的交易会越来越多。首先增长在变慢,越来越多的公司是遇到了一些增长的瓶颈,为了获得更好的增长甚至为了生存下去需要转型。这个转型就为很多PE公司提供了机会。原来很多做Gross的基金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并购,一些做成长型的公司,也想更多地做早期的项目。” “新宠”S基金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除了并购,S基金(Private Equity Secondary Fund,亦称为“PE二级市场基金”)也是很多机构关注和正在尝试的一种方式。 对于海外市场而言,S基金已经成为海外PE市场退出的主要方式之一,甚至超过了IPO,这不同于中国的PE市场退出结构。2018年,私募股权转受让由于具有价格优惠、投资标的明确及有效降低J曲线效应等特点,目前正逐步成为市场上的一个投资趋势,GP、LP参与S基金交易的积极性正在迅速提高。 另一方面,S基金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瓶颈。歌斐资产合伙人饶智就在峰会上表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S基金的交易量都在保持上升,最近三年交易金额超过110亿美元、2017年达到470亿美元的顶峰。而在中国,虽然S基金近年来受关注度很高,但目前还是只有几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S基金交易主要集中于基金的份额转售让,卖方主要出于提高流动性的目的来出售份额。“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尽调、估值、中介机构服务缺乏这些难题,还是制约着行业蓬勃的发展。”饶智指出。 具体来看,S基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这部分主要是由于尽职调查难度较高。“一方面,私募GP不愿意将自己的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完全公布。另一方面,即使GP配合,如果一个S基金交易包含了三五十个项目,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判断是很不容易的。”其次,信息不对称会进一步带来估值难的问题。第三,S基金整个的生态系统发展度不高。 “尽管S基金面临这几个挑战,但是机遇仍然不小。资管新规的出台,对政府引导基金和一些基金的后续出资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基金不得不转让部分项目,这是政策原因造成的特殊交易机会。同时,2008年~2011年募集的基金,差不多到了该退出的时候,这也是一个投资机遇。”饶智表示。...
近期,多家头部网贷平台陷入危局,即使是美股上市机构亦不能幸免。在投资人的焦灼等待后,4月17日中午,红岭创投发布清盘兑付安排征求意见稿,拟分三年兑付出借人全部出借款,第一年(即2019年)兑付20%。同日,信而富的投资者收到短信,称从4月15日起,信而富对客户的本金和收益兑付做出调整,不再以出资方案到期为兑付日,将以债权转让成功或还款到帐,分月兑付。4月18日,一位接近信而富人士证实了短信内容。也就是说,信而富同样出现了兑付困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信而富出借咨询服务热线,语音提示称“不方便接听来电”。与此同时,信而富遭遇股价重挫,面临退市风险,也饱受变相砍头息的质疑。或面临退市风险信而富出现兑付困难的消息不胫而走,让业内感到惊讶,毕竟顶着美股上市平台的光环,但此前并非毫无征兆。一位信而富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4月初,一笔定期投资项目到期,直到近日,他才去提现,才发现信而富未经本人同意,将这笔投资项目转为活期。当时,信而富工作人员表示需要等待几天,才能成功提现。“但一周以后,也就是今天,信而富工作人员表示4月份公司要转型,未来不针对个人客户,他们在制定新的方案,要提现得重新签协议,我们不同意。信而富工作人员说,明天会有新的方案,应该就是分月兑付。”上述信而富投资者称。信而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如人意。4月17日凌晨,信而富股价在1美元附近徘徊半年左右以后,终于跌破,重挫15.38%,跌0.16美元,收报0.88美元,最低0.83美元。美东时间4月17日,信而富开盘价0.76美元,最高0.94美元,最低0.7美元,市值不到6000万美元。而信而富股价最高时曾达到12.82美元,发行价6美元。信而富上市不足两年,股价竟已是天壤之别。更关键的是,信而富股价低迷,将面临退市风险。根据纽交所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低于1美元,不能达到继续挂牌交易的最低标准。“暴利”和“亏损”矛盾?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信而富“暴利”的商业模式和“亏损”的经营业绩相左,让人感到困惑。自上市以来,信而富长期亏损,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0.33亿美元、0.37亿美元。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信而富总计亏损1133万美元,较上一季度的1059.1万美元扩大6.97%。“信而富主营短期小额的现金贷,非常赚钱。要借钱,必须先在信而富商城买东西,才有借款资格,而且额度很低,一般两三千。比如,要借1300元,先要买一副眼镜,大约200元,其实眼镜比较劣质,加邮费也就十几元的产品。借款人到手也就一千多元,买眼镜的钱被信而富拿走了,就是变相砍头息。”一位网络贷款中介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早在2017年12月,监管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载了信而富app,首页即显示借款和消费商城。记者查阅一位借款人记录,3月中旬,他借款1500元,购买了一副墨镜,价格238.4元,到手1261.6元;一个月后,实际还款1544.14元。“年报显示长期亏损,虽然这个业务坏账多,但按这个商业模式,绝对赚钱,所以看不懂。”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很可能信而富并未将商城收入计入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