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药品招标、购销两票制……1996年以来,针对药价居高不下的难题,国家发改委先后30多次推动药价改革。然而重拳之下,药费却越控越高,一些基本药物的价格甚至在近年内暴涨数十倍。今年以来,在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逼迫下,一些常见药、抗癌药降价的消息时有传出,不过这番效应将影响到多少药品及药企,又将在多大程度上使就医者受惠,仍待观察。事实上,药价居高不下,不仅仅是中国的现状,亦是全球医疗市场的痼疾。美国是全球公认的医疗费用最为昂贵的国家之一,其医疗开支占GDP比重接近20%,药价高正是当中的重要推手。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竞选以来,对这一难题频出狠招,相关政策在业内不断引发风暴。但实效如何,同样需要时间检验。特朗普降药价“三板斧”去年5月份以来,针对持续高企的药价,特朗普政府甩出了“三板斧”。早在在竞选期间,为拉拢选民,特朗普曾做出降药价的承诺。然而,美国图灵制药和迈兰公司对常用药品“疯狂涨价”,以及2017年以来陆续获批上市的几款CAR-T(免疫细胞)疗法动辄数十万美元的定价,令特朗普政府“频遭打脸”。去年1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把降低处方药价格作为“重中之重”。去年5月,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项旨在降低药价、减少患者自付费用的《美国病人优先》计划,正式向高药价发起挑战。这些计划包括更强硬的药价谈判、更充分的市场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等。这一系列被称之为“三板斧”的措施如下:一是促进竞争降药价。根据“美国病人优先计划”,政府在仿制药与品牌药之间挑起竞争:一方面提高仿制药开发、审查和批准过程的效率——去年FDA批准了971个仿制药,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最大限度避免品牌药公司利用竞争漏洞,如去年5月,美国FDA通过其官网公布了39家制药公司“黑名单”,它们被指控“阻挠仿制药企业获得本公司的药物样品”。FDA还表示,将每半年对这份“黑名单”更新一次。二是清除中间商环节,降药价。在抛出《美国病人优先》计划时,特朗普围绕降低美国药价的主题发表演讲,抨击药品流通环节的加价令“中间商”大发横财。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正在清除(保险公司、医药福利管理机构及药店等)“中间商”,还声称“不管‘中间商’是何方神圣,都不会再大发横财。”三是促进透明降药价。将包括药物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化,让患方有更好的知情权、选择权,让供方承受更大的压力,倒逼降价。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在控药价方面继续挥舞行政之剑,尤其针对药价及医药服务定价的透明度问题,推出了一些新政策。此项政策因力度极大、涉及面极广,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相关各方因站位、利益的不同,在新政面前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众生相”。这预示着,围绕着药物及医疗服务定价,一场复杂而持久的博弈正在展开。美国药品打电视广告要标明药价去年5月,特朗普在发表降药价主题演讲时,抛出了一个特别提议:电视广告要公布药品价格,以进一步刺激竞争、降低药品价格。当年10月15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颁布了一项“法规提案”,明确规定凡是Medicare和Medicaid所覆盖的药品,如果定价超过35美元/月,制药商都需在电视广告中增添标价(目录价格)。今年3月底,美国强生制药公司在其抗凝剂拜瑞妥的电视广告中,率先公布标价信息,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有报道称,强生公司对两则播放中的电视广告进行了调整修改,将拜瑞妥448美元的标价以及一系列典型的自付费用信息,添加到广告片的末尾,同时还添加了介绍该药品保险的网址信息,供消费者了解具体的费用。拜瑞妥是强生公司处方量最大的药品,美国每月要开出大约100万张拜瑞妥处方。强生公司计划对电视广告中添加拜瑞妥的标价信息的反馈情况进行效果评估,以决定是否在其他药品的广告中增添标价信息。不过,该公司的发言人表示,在4月份将会在其他两款重磅药物Stelara以及Tremfya的电视广告中增添网址链接,以方便消费者更好了解药品价格信息。强生公司并非唯一支持政府将药品价格信息透明化的制药商。去年10月,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的各大制药商成员都同意从今年4月起,在所有的药品电视广告中增添价格信息链接。其他一些公司也已开始这样操作了,比如美国著名医药公司礼来公司,虽然尚未直接在广告中标明药价,但从今年1月起,已在两款药物“Trulicity”、“Emgality”的电视广告中,附上了药价信息网站的网址链接。总体上制药商都认同药价透明有益于消费者。在去年HHS对法规征求意见阶段,礼来公司曾公开评论说“同意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的意见,即病人将会从有意义的药品开支信息的更大透明度上获益,帮助他们就自己的医疗保健做决定。”不过业界也有不少反对甚至抨击的意见。比如,强生表态支持在电视广告中公开药品价格信息,但反对将药价信息公开扩大到出版物、数字媒体或其他媒介渠道。PhRMA曾发表过一份声明,称在广告中加入价格似乎是朝着价格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但药品定价中那些模糊和复杂的部分,并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标价就能呈现出来。目前,这项药品广告的新法规仍在最后的审核环节。由于可能遭到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法律指控,该新规能否获批尚无定论。医院和保险公司被要求公布合同价格除了要求药品广告中公开定价,或添加药品价格信息的网址链接,特朗普政府还要求医院公开同保险公司谈判商定的医疗服务价格,以推动医疗保健服务的“降价控费”。病人权益维护者对美国政府这一计划拍手称快,表示消费者在选择医生或接受治疗前应该能“货比三家”、询价比价。不过由于这一计划动了医院和保险公司的“奶酪”,受到这两方利益代表者的强烈抗拒和反对。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以“医院和保险公司坚决抗拒价格透明化提议”(Hospitals,Insurers Set to Resist Price Transparency Proposal)为题进行了报道。报道称,行业团体对政府有没有法定权力要求公开医疗服务价格予以抨击,认为这样做会对医院同保险公司谈判达成的协议带来颠覆性影响。行业代表批评说这一要求过于复杂,难以施行。他们表示,被迫公开的价格信息对消费者几乎没什么用处,因为消费者只想知道自己需要花多少钱,而并非医疗服务的总价格。美国医院协会(AHA)执行副主席Tom Nickels说:“消费者想要获取什么信息?应该是我需要从腰包里掏多少钱。这应该是医疗保健机构进需要改进提升的方面。我们应向病人提供他们真正所需的信息。”分析认为,公开医疗服务议定价格,会导致医院和保险公司竞相攀比、相互压价,在业内引发连锁风暴。一方面,医院方面担忧保险公司会提出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会面临保费报销补偿上的巨大压力,因为医保报销比例低的医院会要求、会争取与竞争对手一样的较高报销比例。同样道理,赢得最大优惠的保险公司也不愿将折扣率公开,因为竞争对手也会要求相接近的定价。通常,保险公司支付给不同医院及其他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方的协商价格差异性很大。比如同样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妊娠超声检查平均价格为522美元,近在60英里之外的Canton市,妊娠超声检查的价格为183美元,前者是后者的近三倍。同保险公司的议定费率是典型的严格商业机密,受到合同封口条款保护。将其公开对诸多医疗保健市场来说都是重大改变。美国医疗保险协会(America's Health Insurance Plans)表示正在对政府的计划方案进行研读评估。不过非营利机构医疗保健开支研究所(Health Care Cost Institute)负责人Niall Brennan对政府推行医疗保健服务价格公开透明化的努力大加赞赏、颇为期待。Niall Brennan说:如果计划得到推进,将会使大批医院CEO和保险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成为热锅上的蚂蚁。医疗保健开支研究所的研究显示,雇主保险计划所涵盖人员的医疗保健开支不断攀升,主要是由于医疗服务价格上涨所致,而非源自医疗保健服务总量的增长。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对公开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计划公开征求意见。政策要求相关价格信息或者发布在公共网站上,或者由第三方平台将信息汇聚起来,以方便消费者在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时能“货比三家”。该计划一旦得以实施,未能遵照施行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方可能将面临处罚。FDA前局长:药价高企源于市场失灵高药价及高昂的医疗服务费用在美国备受关注。有报道称,美国FDA前局长Scott Gottlieb离任后也将剑指高药价。Scott Gottlieb离职后加入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下称AEI),担任医疗政策研究员。据华盛顿邮报报道,Scott Gottlieb将重点围绕药品价格展开研究,着力破解他所称的“市场失灵”问题——他认为高药价背后的原因是“市场失灵”。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访谈时,Scott Gottlieb表示,有几个因素导致药价高企:市场上药品数量不足以抑制药价,品牌药企业“围猎”整个体系从而将仿制药排斥在市场外;孤儿药市场发展不充分导致垄断独占局面持续等。"孤儿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又称为罕见病药。据美国医疗媒体Endpoints报道,针对如何控制高药价问题,Scott Gottlieb下一步研究的兴趣点包括:对有效的创新性疗法的新支付模式;激励医药领域创新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抑制医药领域竞争的陈规陋习等。特朗普政府打出的一系列降药价组合拳,同共和党人的立场相符合。共和党人依靠充分竞争以及自由市场等因素控制医疗服务价格。不过这些政策能否顺利实施,高药价能否降下来,也许并不取决于政策的意志,其最终决定权仍在市场。编译来源1.https://www.fiercepharma.com/marketing/price-checked-j-j-industry-first-tv-ad-drug-list-price-tag-launches-today2.https://medcitynews.com/2019/04/scott-gottlieb-to-return-to-american-enterprise-institute-to-focus-on-drug-pricing/3.https://endpts.com/already-missing-fdas-vocal-commish-he-will-keep-chiming-in-on-drug-pricing-in-new-role4.Hospitals, Insurers Set to Resist Price Transparency Proposalb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券商债券承销价格战愈演愈烈,监管亮剑直指行业低成本不良竞争。根据4月22日广东证监局官网消息,因广发证券存在低价竞争情形,广东证监局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监管在多次警示债券承销乱象之后开出的首例“价格战”罚单。分析人士指出,价格战不良竞争影响的不仅是行业生态环境,更需要关注的是“堤外损失堤内补”之类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隐患。低成本不良竞争4月22日,广东证监局公布了对广发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其中指出,广发证券存在以低于成本价格参与公司债券项目投标的情形,违反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七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依照《办法》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三条第一项的规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广发证券应于2019年5月30日前予以改正,向广东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办法》第七条重点关注从业人员尽责规范问题,其中指出,为公司债券发行提供服务的承销机构、资信评级机构、受托管理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和人员应当勤勉尽责,严格遵守执业规范和监管规则,按规定和约定履行义务。针对相关违规行为,广东证监局要求,广发证券应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并认真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债券承销业务尤其是承揽环节的内部控制,严格遵守执业规范和监管规则。另外,《办法》第三十八条聚焦行业不良竞争问题。其中指出,发行人和承销机构不得操纵发行定价、暗箱操作;不得以代持、信托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输送利益;不得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不得有其他违反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对于广发证券是否着手整改,其相关工作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以公告为准,暂无相关回应,随后要求记者向其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并未有进一步回复。“价格战”易引发风险隐患事实上,债券承销低价竞争早已不是新鲜事,且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近日,某大型央企为即将发行的百亿规模公司债进行承销招标,有券商报出了1万元的承销费,承销费率仅为0.0001%,一时引发市场热议。对于低价竞争的原因,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债权市场发展速度较快,相对股权市场规模更大,涉及的金额更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导致价格战频发,尤其是一些大项目的生意竞争更是白热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看似赔本的生意背后,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价格战不良竞争不光影响了行业生态环境,更需要警惕的是违规操作带来的隐患。王剑辉坦言,一些证券公司用低成本获得债券承销资格之后,在后续的销售环节会通过某种操作来覆盖成本。而这种“堤外损失堤内补”的方式又带来了新的风险。“券商低成本承销债券有些不能覆盖成本,这就必须要在最终的销售上获得这个弥补。销售债券的价格跟利率走势、政策走势密切相关,如果说在一个比较合适的市场环境下,债券价格可能会比承销协议价格有所上涨。但弱市下,债券价格若不能达到预期,这时就会衍生出债券代持这类存有较大风险隐患的业务。”王剑辉说。相关政策有望出台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针对公司债券承销的不良竞争问题,监管层正在酝酿更多的自律措施。早在2018年9月18日,证监会在《公司债券日常监管问答》中表示,对于承销费率偏低、执业质量存疑的公司债券项目开展专项现场检查工作,核实承销机构是否履行了充分适当的尽职调查程序以及发行人相关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对于承销机构执业质量存在问题,或存在违规承诺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将研究优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与公司债券业务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政策激励正面引导承销机构有序竞争。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已内部形成了《证券公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将启动行业内的意见征求。其中对公司债券业务拟定了包括基础保障能力、业务能力等不少于5项指标对券商的执业能力进行全维度打分,其中,业务能力指标则包括同业间比拼最为激烈的业务收入、项目数量、承销金额三指标构成,权重占比分别为15%、10%和5%。这也意味着,若仅以金额衡量,其评分权重占比不到5%。同时,王剑辉认为,监管在管理时不仅要进行价格上的管理,更要在后端保持警惕,前端才能保证公平竞争。从证券公司的角度看,保持规范操作的同时也应该拓宽渠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让业务更加多元化。...
随着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回暖,上市券商对资金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多家公司相继披露了定增、配股等再融资方案。 昨日,山西证券公告称,拟通过配股募资不超过60亿元,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债券自营业务和对子公司的增资。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山西证券是A股市场今年以来第3家发布配股方案的上市券商。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相比于定向增发,配股可以让更多的股东享受到追加投资的选择机会。在股市行情向好时,配股融资的方式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发行成功率也更高。 山西证券发布配股预案 昨日,山西证券在公布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一季报的同时,还发布了一份2019年度配股公开发行预案。 预案显示,山西证券将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以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总股本约28.29亿股为基数测算,本次配售股份数量为不超过8.49亿股。配股价格不低于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昨日,山西证券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8.51亿元,同比增长55.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45.77%。净资产方面,截至2018年年末,山西证券的每股净资产约为4.4元。 在募资投向方面,山西证券表示,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60亿元。其中,用于资本中介业务、债券自营业务和对子公司的增资均为不超过20亿元。 具体来看,资本中介业务方面,拟投入不超过20亿元以提升山西证券多渠道的综合化经营水平,具体包括扩大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及其他资本中介业务;债券自营业务方面,拟利用不超过2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债券自营业务,具体包括扩大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业务和票据投资业务等;而在对子公司增资方面,山西证券拟利用不超过2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对公司全资子公司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和山证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的投入。 在发布配股预案的同时,山西证券还披露了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告显示,山西证券曾于2015年12月份向6名特定投资者发行3.1亿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8.29亿元。其中,约16.32亿元用于扩大信用交易业务规模;20亿元用于加大以自有资金投资类业务的收入;约1亿元用于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约0.99亿元用于信息系统与经营网点的投入。截至2018年年末,上述募投项目中大部分的投入均已完成。 4家券商拟融资317亿元 事实上,此次山西证券的配股预案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在此之前A股市场已经有两家上市券商发布过配股方案。今年以来,拟配股的上市券商数量和计划募资总额均超过了计划定增的上市券商,这一现象在此前并不常见。 3月12日晚间,招商证券率先发布配股预案,称拟配股募资不超过150亿元。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招商证券这一配股方案也是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中该类再融资方案的最大金额。 随后,天风证券开始跟进。4月15日晚间,天风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股份,可配股数量不超15.54亿股。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扩展相关业务,扩大公司业务规模,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除了在A股配股融资外,国泰君安还发布了H股配股预案。4月10日,国泰君安公告称,拟在港股市场配售1.94亿股新H股,配售代理按基准以每股16.34港元价格进行配售,该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22亿港元。以昨日汇率计算,国泰君安此次H股配股融资额约为人民币27.13亿元。 以此计算,今年以来,上市券商发布的配股融资预案,拟配股融资额上限约为317.13亿元。 而在定增方面,今年以来仅有中信建投发布了定增方案,计划融资不超过130亿元。 对于今年以来上市券商配股融资备受青睐,热度甚至超过定增募资,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市场整体交投活跃,提供了较好的融资环境,上市公司普遍的市值处在上升过程中。市值变高以后,需要支付的配股对价也变小。相比于定向增发,配股可以让更多的股东享受到追加投资的选择机会。在股市行情向好时,配股融资的方式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发行成功率也更高。...
从酝酿到面世,中国国债期货做市商制度仅仅花费了约5个月时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已完成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做市商的遴选,初步拟定了10家大型券商入围,预计最快将在5月份上线。“从去年12月中金所发布国债期货做市商的招募通知,到现在完成做市商遴选,整个进度不可谓不快。”4月23日,一位参与国债期货投资的私募基金固定收益部交易员感慨,若做市商制度能大幅盘活国债期货交易活跃度,很可能会加快国债期货对外开放的步伐。“尽管目前海外投资机构尚未获准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但业界普遍认为,国债期货对外开放将是大势所趋,因为它能帮助海外投资机构落实多元化的债券套利交易策略,从而持续追加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他指出。因此,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以及国债期货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将对海外资金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国有银行债券交易员则指出,在国债期货对外开放前,相关部门可能会先允许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一方面,这些大型金融机构持有万亿规模国债,对利率风险与持仓风险对冲的需求同样高涨,能进一步提升国债期货交易流动性;另一方面,他们的加入,有助于增强中资金融机构在国债期货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对维护债券市场稳定、避免国债期货沦为海外资金投机套利工具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国债期货流动性提升待解在上述私募基金固定收益部交易员看来,提升国债期货流动性,正变得相当迫切。“国债期货流动性不够高,已经制约我们多项债券套期保值操作。”他透露。比如他所在的私募基金曾打算通过买入2年期国债期货空头头寸,以此对冲所持有的1-2年期信用债利率波动风险。但由于2年期国债期货流动性不够高,导致他们一直找不到理想交易价格实现套期保值风险收益的最优化。与此同时,他们会参与2年期-5年期国债、2年期-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套利交易,但当他们发现一个不错的套利交易机会时,却由于国债期货市场成交量不足,没能找到对手盘兑现这个套利交易机会。他直言,这让不少私募基金对做市商制度寄予厚望,若它能明显提升国债期货流动性,多项债券量化投资策略将得以顺利落地。“在欧美成熟资本市场,大型投行往往承担着做市商角色,为欧美国债期货交易提供了足够高的流动性,让众多对冲基金可以研发各类债券套利交易策略,进而加大对欧美债券的投资力度。”这位私募基金固定收益部交易员指出,当前,境内2年期等国债期货交易品种之所以流动性偏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银行保险机构采取债券持有到期的交易策略。加之未能获准参与国债期货投资,导致整个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机构类型不够丰富,相应的成交量也只能低位徘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银行保险机构要参与国债期货投资,并非易事。2015年修订并实施的《商业银行法》,没有将期货业务纳入商业银行可以从事的业务范畴。与此同时,即便过去两年金融领域专家多次提议银行保险机构应尽早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但在相关部门看来,国债期货交易的高杠杆风险,很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导致银行面临较大的投资损失,基于化解金融风险的考量,相关部门对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依然持谨慎态度。“目前我们也在关注国债期货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后,交易活跃度是否得到明显提升,是否适合我们尝试引入债券期现套利策略。”上述国有银行债券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在国债期货对外开放前,相关部门很可能会先允许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从而进一步盘活交易流动性。海外资金的聚焦点与银行保险机构处境相似,海外资金也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债券投资能提供的风险对冲工具包括利率互换,国债期货、债券拆借、债券远期等,但海外机构可以参与的品种并不多。除了少数境外机构可以通过银行代理渠道参与利率互换、银行间债券拆借等金融衍生品交易,国债期货尚未对海外资金开放。即便在债券通项下,海外机构只能交易买卖人民币债券现货,无法参与各类金融衍生品开展套期保值。“不过,多数海外投资机构相信国债期货市场很快会对外开放,因为只有完善的风险对冲工具作为配套措施,海外投资机构才敢于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4月23日,一位美国债券投资型对冲基金经理透露。由于无法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交易,不少海外投资机构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么采取现货价差买卖与持有到期为主的交易策略,以比较传统的方式赚取相应无风险利差收益,要么在香港市场买入中国央行离岸票据替代人民币债券。毕竟,香港拥有丰富的金融衍生品对冲票据利率风险,但这些举措都在“限制”海外投资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力度。在他看来,多数海外投资机构对国债期货对外开放持有信心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股指期货流动性与交易便捷化问题。比如他们正在评估今年初实施的股指期货期转现交易能否有效降低多元化套利交易策略的执行成本,满足海外投资机构协商议价、灵活交易等特定交易需求;在做市商制度面世后,他们也会考量国债期货交易流动性是否明显回升,足以让他们多元化的债券套利交易策略顺利落地。“事实上,多数海外大型资管机构对股指期货对外开放路径,也有着自己的判断。”上述对冲基金经理直言,他们认为相关部门会先允许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投资,进一步提高国债期货交易流动性并掌握定价话语权后,再向海外资金开放。如此既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又方便海外投资机构落实多元化交易策略,进而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
摘要:目前,科创板已经有超70家受理公司进入问询阶段,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这意味距离科创板首批上会、过会企业的出现已越来越近了。火山君从上海某大型券商处得到了一份由中国证券业协会最近下发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份征求意见稿对承销商在科创板承销业务中的4个关键环节——路演推介、发行与配售、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自律管理——进行了规范。除去最后的附则外,这份征求意见稿总共有70条,其中有三处是对于“禁止行为”的描述。在阅读了这份征求意见稿后,某资深保代向火山君表示,近年来协会很少发放关于投行业务的规范文件。据他介绍,自2014年以来,在IPO过程中就基本没有一对一、一对多路演,随着科创板推出,这样的面对面路演可能又将启动。此外,据了解,此次协会一并下发的还有《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23条,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为科创板网下投资者的条件、科创板网下投资者行为规范、网下申购数量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这些行为在科创板IPO过程中被禁止目前,科创板已经有超70家受理公司进入问询阶段,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这意味距离科创板首批上会、过会企业的出现已越来越近了。不过在注册制下,发行才是整个IPO更为关键的环节。在不久之后的发行环节中,承销商、发行人、网下投资者应该遵守哪些规矩呢?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今日从上海某大型券商处得到了一份由中国证券业协会最近下发的上述征求意见稿。这份征求意见稿对承销商在科创板承销业务中的4个关键环节——路演推介、发行与配售、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自律管理——进行了规范。除去最后的附则外,这份征求意见稿总共有70条。值得科创板发行人、承销商以及网下投资者注意的是,在征求意见稿中有三处对于“禁止行为”的描述,而这些都将是科创板IPO环节各参与主体不能触犯的“红线”。图片来源:摄图网其中第一处禁止行为出现在文件的总则中:“承销商不得自行或与发行人及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当事人共同以任何方式向投资者发放或变相发放礼品、礼金、礼券等,不得通过承销费用分成、返还或免除新股配售经纪佣金、签订抽屉协议或口头承诺等其他利益安排诱导投资者或向投资者输送不正当利益。”第二处禁止行为针对路演推介环节,内容包括:“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以确切的事实为依据,不得夸大宣传或以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诱导、误导投资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发布报价或定价信息;不得阻止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报价或劝诱投资者报高价;不得口头、书面向投资者或路演参与方透露未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经营状况、重要合同等重大经营信息。”第三处禁止行为针对发行与配售环节中的发行定价,内容为:“发行人、承销商及其他知悉报价信息的工作人员不得出现以下行为:(一)投资者报价信息公开披露前泄露投资者报价信息;(二)操纵发行定价;(三)劝诱网下投资者抬高报价,或干扰网下投资者正常报价和申购;(四)以提供透支、回扣或者证监会和交易所认定的其他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申购股票;(五)以代持、信托持股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输送利益;(六)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七)以自有资金或者变相通过自有资金参与网下投资者配售;(八)与网下投资者互相串通,协商报价和配售;(九)接受投资者的委托为投资者报价;(十)收取网下投资者回扣或其他相关利益;(十一)未按事先披露的原则剔除报价和确定有效报价。”科创板IPO询价将严禁送礼在阅读了这份征求意见稿后,某资深保代向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表示,近年来协会很少发放关于投行业务的规范文件,而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路演推介等方面的规定勾起了他的一些回忆。据他介绍,自2014年以来,在IPO过程中就基本没有一对一、一对多路演,随着科创板推出,这样与机构投资者的面对面路演可能又将启动。而对于上述禁止行为,他也颇有感触。以此次被明令禁止的各类送礼行为为例,他向火山君表示,在2014年前的IPO询价路演环节,送礼几乎是行业潜规则,“送礼通常出现在一对一路演等场景中,好的企业甚至会送苹果手机、iPad等,所以当时不少基金公司的前台都混在里面参加路演。”在2009~2012年期间,A股IPO也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化询价。据他介绍,当时的IPO项目询价通常都会去北、上、广三地专门找各基金公司进行一对一路演。“用于送礼的这些花费一般由拟IPO上市公司出,这部分费用当时可以灵活处理,不过后来监管进行了规范,这部分费用也被压缩了。”他指出。图片来源:摄图网而对于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出现的“主承销商应当对面向两家及两家以上投资者的路演推介过程进行全程录音”等规定,他表示,在上一轮IPO市场化询价期间也有类似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部分投行人士担忧的科创板IPO项目承销费用可能出现的“价格战”,在征求意见稿的第七条中做了相关规范:“承销商在开展证券承销业务时,应当在综合评估项目执行成本基础上合理确定报价,不得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承销商应当和发行人及拟公开发售股份的发行人股东合理确定本次发行承销费用分摊原则,不得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不过对于这份征求意见稿,投行人士也有建议要提。上述资深保代就向火山君表示,在科创板开市初期,一些质地较好的项目很可能受到市场追捧,所以需要对IPO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输送加以关注,“在上周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中允许科创板发行人引入较多的战略投资者,这里面有很大弹性,券商也掌握了较大的权力,很可能出现利益输送和寻租空间。对此需要加以规范。”科创板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该这样写据了解,在上一轮IPO市场化询价过程中,主承销商都会在北、上、广的线下路演推介会中向投资人发放一份纸质版投资价值研究(分析)报告,而这份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撰写人通常为主承销商内部研究所的相关行业分析师。在上述的这份征求意见稿中,专门开辟了一章对科创板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进行了规范。根据征求意见稿,撰写科创板公司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任务将再次被交到主承销商内部的分析师手中,征求意见稿第四十一条规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由主承销商及承销团其他成员的证券分析师独立撰写并署名。”图片来源:摄图网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定:“主承销商应当向网下投资者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披露或变相公开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或其内容,证监会和交易所另有规定的除外。主承销商不得提供承销团以外的机构撰写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主承销商不得在刊登招股意向书之前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或泄露报告内容。”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信息来源、独立性要求、审慎性要求、客观性要求、报告内容、行业分类、行业状况和发展前景分析、盈利预测分析、可比公司分析、风险提示和风险因素分析等细节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中的相当一部分也是分析师在撰写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时必须要完成的“功课”。科创板公司的IPO估值方法将远比当前主板丰富,对此征求意见稿对此也做出了相关规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分别提供至少两种估值方法作为参考,合理给出发行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后整体市值区间以及在假设不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的每股估值区间。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列出所选用的每种估值方法的假设条件、主要参数、主要测算过程。”就科创板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据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了解,此次协会与上述征求意见稿一并下发的还有《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共23条,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为科创板网下投资者的条件、科创板网下投资者行为规范、网下申购数量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根据科创板此前发布的系列规则,可以参与网下询价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等。那么什么样的私募才符合条件呢?办法中对此进行了明确。《办法》在已有的证券投资经验、良好信用记录、必要定价能力要求基础上,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资产管理规模提出要求,即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总规模应连续两个季度10亿元以上,且管理的产品中至少有一只存续期在2年以上;申请注册的私募基金产品规模应为6000万元以上,且委托第三方托管人独立托管基金资产。图片来源:摄图网同时,办法还明确了网下申购数量限制。办法要求,网下投资者应当根据配售对象的实际申购意愿、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合理确定申购数量,拟申购数量不得超过网下初始发行总量,也不得超过主承销商确定的单个配售对象申购数量上限,拟申购金额不得超过该配售对象的总资产或资金规模。此外,办法中还明确了“黑名单”制度:“配售对象在网下询价业务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度内违规一次的,列入黑名单六个月;违规两次(含)以上的,列入黑名单十二个月;多次违规情节严重的,加重处罚,协会一年内不接受该网下投资者注册新的配售对象;情节特别严重或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取消该投资者新股网下询价资格,三年内不得注册为网下投资者。配售对象在科创板、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违规次数合并计算。被列入黑名单的配售对象,不得参与科创板、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询价。”...
曾举牌新华百货的明星私募上海宝银创赢投资近日又传出新消息。宝银创赢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法定代表人崔军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现已被全国通缉,原高管王敏已被公司开除。公告称,宝银创赢投资的第二大股东、监事成健已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履责,并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对其他涉案人员的追责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宝银系与物美的新华百货股权争夺战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最终物美控股完成“顶格”要约收购计划,与宝银系的持股差距拉大至7%,股权争夺战暂告一段落。新华百货2018年的年报显示,宝银系—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3期、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6期以及一致行动人兆赢股权投资最具巴菲特潜力500倍基金3期仍持有新华百货32.19%的股份。私募大佬崔军涉嫌职务侵占22日晚间,宝银创赢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法定代表人崔军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现已被全国通缉,原高管王敏已被公司开除。宝银创赢官网还发布了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的《立案决定书》,“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决定对上海市虹口区崔军涉嫌职务侵占立案侦查。”据媒体报道,宝银系的掌门人崔军是巴菲特的忠实粉丝,备案产品中大部分都带有巴菲特的字样。崔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的投资理念70%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20%是拉瑞威廉姆斯的投资理念。崔军曾带领宝银系向赛马实业、华北高速发起“突袭董事会”战役,不过最终并未如愿。2014年,崔军旗下最具巴菲特潜力1期还曾夺得私募冠军。宝银系内部斗争激烈天眼查数据显示,宝银创赢的第一大股东为崔军,持股比例为50%,第二大股东为成健,持股比例为40%。宝银创赢的第二大股东成健团队称,崔军挪用宝盈创赢旗下股权基金123期共计9000万元,投入空壳公司上海兆赢,上海兆赢也向基金业协会申请了基金牌照,发行私募基金与宝盈创赢证券基金举牌新华百货。去年10月,投资人发现基金巨额亏损后,审查了崔军的相关信息,并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刚被免职的创赢投资风控总监王敏表示,“崔军没有到案。如果说崔军挪用基金财产,成健完全可以以这个情况报案,为什么公安机关没有以这个情况立案呢?我们的主管单位是证监会,他们为什么不让证监会调查呢?”据王敏称,他们已经向相关部门报送材料。宝银创赢投资今年1月3日曾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成健,私下成立深圳前海赢华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募集了股东8000多万元的资金。成健控制上海赢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投资惨败,把深圳前海赢华股东的6000万资金亏掉95%。”成健团队称,“据我们了解,1月3日的公告是崔军和王敏共同写的。公告发布的网站也非宝银创赢的官网。相关指责不属实,后续成健会向法院追究他们的名誉侵权责任。”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王敏称,“成健4月15日私自伪造法人签名,伪造创赢投资公章、法人章、财务专用章,更改了公司私募基金在中基协的后台密码,企图用伪造公章骗取公司财产和基金财产,已经触犯刑法,并勾结被开除员工王丽萍盗取公司网站密码和源码,在网站用伪造公章发布虚假公告,现公司已启用新网站。”目前,券商中国记者暂时没有联系上第一大股东崔军,具体事实如何仍需要调查。旷日持久的股权争夺战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宝银系与物美关于新华百货的股权展开了扩日持久的争夺战。2015年2月,宝银系开始入股新华百货。2015年4月,宝银系对新华百货完成首次举牌,此后的10个交易日内,崔军再次通过旗下基金将持股比例提高到10%,跃升为新华百货第二大股东。2015年5月23日,新华百货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5663万股,其中,物美控股认购5103万股、上海宝银认购280万股、上海兆赢认购280万股,即宝银系认购560万股。但定增后,物美控股并没有完全坐稳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宝银系之后连续增持和举牌后,持股比例增至32%,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后,新华百货的股权争夺战愈演愈烈。2016年1月28日,新华百货以“宝银系”在购买股份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市场失信行为,违规增持、减持股份等行为,违法操纵股价的行为为理由,将“宝银系”告上了法院。此后,物美经过旗下子公司增持,2016年12月,物美控股合计持有新华百货32.94%的股份又回到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2017年10月,“法院驳回原告新华百货的诉讼请求”的公告结束,“宝银系”股权资格获得确定。值得注意的是,宝银系多次向新华百货股东大会递交临时提案,但多数遭到了董事会直接否决。宝银系曾以新华百货在股东大会上擅自剥夺其股东表决权为由,起诉新华百货,但被宁夏法院驳回。直到去年9月,大股东物美控股的“顶格”要约收购落地,最终与宝银系的持股差距拉大至7%,股权争夺战才暂告一段落。新华百货2018年的年报显示,宝银系—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3期、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6期以及一致行动人兆赢股权投资最具巴菲特潜力500倍基金3期仍持有新华百货32.19%的股份。...
摘要:集团酒旗下的汾酒,贴牌价格也不同。王亮告诉AI财经社:“就我了解到,之前的情况是,只要有关系,汾酒贴牌所需资金多则需要二三百万,少则可能几十万就可以贴牌生产汾酒集团的原浆老酒。杏花村周边的小酒厂就生产了很多‘开发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产自杏花村的汾酒曾一度与茅台比肩。不过,7年间,真假难辨的开发酒成为“汾老大”的硬伤。近日,据《新京报》调查,在山西太原、汾阳等地,汾酒厂生产的股份酒,其市场批发和零售差价不大且稳定;而“开发酒”批发价为30元一瓶,对外零售价能达到600元左右。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然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装酒罐装冒充汾酒。对此,4月22日下午,汾酒集团发布声明,称集团公司会依据去年十月份开始的产品瘦身工作总结安排,针对报道中的内容进行核查。对杏花村镇周边商铺存在的假冒侵权产品问题,请求汾阳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进行查处。而早在2013年,有知情人士便对媒体曝光,在“汾酒”这个大品牌下,存在几百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开发酒。彼时,“开发”的160多款产品为整个汾酒集团贡献了近40%的销售额。“批发代理酒”贡献9成营收“汾酒有两个公司,一个是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是汾酒集团有限公司。而集团酒基本上是开发酒,这些开发商有些是下属酒厂,有些则是经销商,他们会买断某一区域的开发酒经销权,甚至采用贴牌生产的方式生产开发酒”,4月22日下午,山西一酒业从业者王亮(化名)向AI财经社证实。王亮介绍称道,虽然集团酒和股份酒都是有保障的,不过,集团酒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而股份酒口感稳定,质量、工艺非常过关。“股份酒主打汾酒年份系列和竹叶青系列,著名产品为42度、53度玻璃瓶汾酒,老白汾酒(分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等。选择时,瓶身和盒子上印有‘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字样。”集团酒旗下的汾酒,贴牌价格也不同。王亮告诉AI财经社:“就我了解到,之前的情况是,只要有关系,汾酒贴牌所需资金多则需要二三百万,少则可能几十万就可以贴牌生产汾酒集团的原浆老酒。杏花村周边的小酒厂就生产了很多‘开发酒’。”白酒营销专家、山东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杏花村的贴牌酒较多,售价低廉,长此以往,必然会稀释汾酒品牌的含金量,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此外,贴牌模式下,质量安全也成为隐忧。批发代理模式为山西汾酒贡献了约9成的营收。年报显示,2017年,批发代理模式的营业收入为57.62亿元,占当年营收的95.4%;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2.18亿元。或受此影响,近年来,山西汾酒省外销量不甚乐观。年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山西汾酒省内营业收入分别为23.24亿元、24.50亿元、35.72亿元,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56%、55.6%、59%;营收增速分别为5.77%、5.43%、45.8%。与之相比,省外营收增速缓慢,2017年,省外营收增速甚至仅约为省内的一半。年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山西汾酒省外营业收入分别为17.57亿元、19.06亿元、24.09亿元,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42.6%、43.3%、39.9%。营收增速分别为4.66%、8.47%、26.3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销量不及省内,山西汾酒省外的毛利率却高于省内。2017年,省外毛利率为71.23%,省内毛利率为69.16%。曾经比肩茅台的汾老大,也距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2017年,山西汾酒营业收入为60.37亿元。同年,茅台营业收入为582.18亿元,山西汾酒营收仅为茅台的十分之一。开发商模式的双刃剑事实上,汾酒曾有自己的辉煌,其一度被称为“汾老大”。1952年全国评酒会上,汾酒与茅台、泸州老窖、西凤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酒”。2011年,在茅台自称“国酒”之时,山西汾酒董事长董事长叫板称,“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1998年,山西朔州爆发假酒案。彼时,有农民用含量超标的甲醇加水勾兑成散装白酒出售给批发商,造成27位使用者丧生。这一事件“株连酒族”,其中,原本与假酒案毫无瓜葛的山西汾酒也受到牵连,省外市场损失70%,企业在利税中的排行跌至第17。开发商模式曾让汾酒度过困难时期。这一模式可以让汾酒用最小的成本实现市场扩张,通过开发商实现稳定的销量。据《每日经济新闻》2013年报道,受益于开发商模式,汾酒在2004年之后迅速崛起,重新站稳脚跟。2012年,山西汾酒的控股母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00.18亿元。有知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围绕着汾酒集团,多家实力强大的“开发商”得到授权,“开发”的160多款产品为整个汾酒集团贡献了近40%的销售额。不过,据了解,开发商的品牌数也在逐渐减少。2005年,汾酒集团拥有品牌数多达200余种,2008年,合作开发的品牌减少至160余个。酒业品牌乱象丛生事实上,为快速扩大公司产能和企业利润,诸多酒企均存在授权贴牌商制作生产贴牌酒等乱象。据媒体报道,茅台酒贴牌定制酒“天朝上品”500ml装的贵人3市场零售价为699元/瓶,而有知情人士透露,贵人酒的成本价只有几十元,如果买的多,基本都能按50元左右/瓶进货,产品质量和口感很清淡,和传统酱香型酒不可同日而语。而今年4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介绍,在最近一段时间连续进行的食品抽查中,茅台镇多款产品因添加剂不符合规定而被通报。针对上述现象,今年2月,茅台集团发布《茅台集团关于全面停止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业务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停止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各子公司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这三项业务。不仅如此,相关产品和包材在未经集团允许的情况下,将被就地封存,不再生产和销售。...
4月19日,黄色暴雨预警之下的深圳迎来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行动。深圳宝安区公安分局出动大批警力和大巴车辆,突袭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创业二路得胜大厦二楼的淳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当场带走近350名工作人员。自媒体“新流财经“拍到的照片显示,淳锋资产大门上已经被深圳宝安区某派出所贴上封条,公司内部一片狼藉。公开信息显示,淳锋资产成立于2012年12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实缴资本为2000万元。由法律及金融界资深人士共同设立。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创业二路得胜大厦二楼,被查封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广西、湛江、成都等8座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并在广州、湛江、成都成立基地。探长了解到,淳锋资产无论是人员规模还是业务规模,在催收行业内都能排进前十名。以人员为例,业内人士称,该公司总人数不低于2000人。淳锋资产深圳总部大约有355人,淳锋资产湛江分公司位于湛江市开发区财富汇金融中心,租下了14层整层2000平方米做办公室,其员工人数在500名以上。其成都分公司位于锦江区阳光保险大厦7层,办公面积近600平米,工作人员数百名。淳锋资产的主要业务是为银行、互联网及消费金融行业提供呼叫中心服务外包、电信增值业务解决方案、不良资产系统解决方案。简单说,淳锋资产就是一家为持牌金融机构和非持牌的互金机构提供催收服务的第三方公司。此次被查封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可能是在催收中涉及伪造律师函和司法机关公函,另一个可能是涉及窃取和滥用个人信息。探长发现,今年2月11日,一名自称是淳锋资产成都分公司前员工的人在聚投诉上爆料称,淳锋资产在催收过程中涉暴黑涉黄,伪造律师函,爆通讯录,群发涉黄短信给逾期借款人亲友等等。该员工称,淳锋资产催收部门的工作流程是,每天甲方将逾期客户名单分配至每个人手上,每天平均7-10个逾期新案例,催收人员9点左右开始打电话了解情况,催促借款人在2小时内还款。没效果的话,催收人员就爆通讯录,将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照片群发,发短信给亲朋好友众筹钱。--淳锋资产前员工2月18日,淳锋资产邮件回复聚投诉称,投诉人周××原系公司成都分公司某项目催收员。该员工因对甲方客户进行虚假承诺,严重违反了甲方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被调离项目后自行离职。此次纯为恶意投诉。淳锋资产强调称,公司属于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的正规公司,遵守行业规则,有严格的作业规范及催收流程,不存在投诉人所说的涉黄涉暴涉黑催收。然而,该投诉员工在接下来几天内继续威胁曝光手中的催收视频和催收录音,最终,2月25日,聚投诉页面显示,双方达成和解,投诉人申请结案。2个月后,淳锋资产深圳总部被深圳警方一锅端。只是不知道淳锋资产此次栽跟头,是否跟这名前员工的曝光有关。两名股东均为老牌律所资深合伙人众所周知,催收行业水很深,近几年,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扩张和互联网金融的跳跃式发展,催生了数千家催收公司。但随着监管去年开始严打暴力催收,这一行业迅速萎缩,大批中小机构倒闭或关门。剩余机构里能拿到持牌金融机构单子的,也往往是资源深厚的公司。显然,淳锋资产完全符合这一特征。企查查显示,淳锋资产的股东为两名自然人:齐毅保持股70%,认缴资本3500万元,实缴资本1400万元;朱捷持股30%,认缴资本1500万元,实缴资本600万元。有意思的是,探长发现,这两人都是淳锋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公开信息显示,淳锋资产前身就是广东淳锋律师事务所金融业务部,也算是律所内部创业项目。广东淳锋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2年8月,是广东省司法厅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工商信息显示,其律师团队有64人,客户数量422个,处理官司储量3000多起。而其律师团队就包括执业17年的齐毅保以及执业13年的朱捷。客户包含复星金服、达飞即有分期、买单侠正是依托淳锋律所,淳锋资产获得了不少重量级的持牌金融机构和非持牌互金机构的青睐。淳锋资产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公司合作机构有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南粤银行、秦苍科技(买单侠)、佰仟金融、招联金融、达飞金融、浅橙科技、马上消费金融、极速钱包、买买钱包、拍拍贷、随时现金等。在公司动态新闻中,探长发现,淳锋资产刚刚中标了中邮消费金融和上海平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委外催收采购项目。而上海平奥公司的股东是复星旗下金控平台复星金服。淳锋资产宣称,公司因催收成绩卓著而成为多家公司的核心合作伙伴。例如,2018年,秦苍科技-买单侠曾授予其2018年核心合作伙伴。淳锋资产称,“自2015年起一直与上海秦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多年合作期间淳锋凭借专业的技术服务,优异的业绩多次被评为“核心合作伙伴”。买单侠(上海秦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其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旗下app“买单侠” 专注于用科技的力量帮助用户完成“3C消费”场景下的分期付款服务。买单侠2014年7月开始运营并获得真格基金、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百度创业元老任旭阳的天使投资;2014年10月,获得红杉资本和策源创投1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6年2月买单侠完成大额C轮融资,历史融资总额达到8697万美金。顺为资本、京东数科领投,晨兴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跟投。在聚投诉上,与买单侠相关的投诉累计有1364起,解决率58%。另一家将淳锋资产视为核心伙伴的是即有分期。淳锋资产披露的信息显示,深圳前海风豹管理有限公司对即有分期项目2018年所有合作机构的业绩进行综合排名,淳锋资产被授予“2018年度最佳合作机构“。双方合作时间始于2016年。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前海风豹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曹诚,后者为达飞金融创始人之一兼总裁。即有分期就是达飞金融旗下的消费金融品牌,从2014年开始,即有分期业务累计已覆盖全国200座城市,累计合作商户10万家,累计服务1100万用户。今年3月底,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即有分期因为业务收缩传出规模性裁员,据称人数多达2000名。而在聚投诉网站上,涉及即有分期的投诉量高达2099起,但解决率仅有13.34%。探长发现,投诉内容主要是涉嫌暴力催收、高利贷,其中也有投诉称,催收人员冒充公检法发送伪造的法律文书给借款人。最有意思的是,23日下午1点半左右,正在探长在浏览淳锋历史业绩的时候,突然发现几分钟前还能打开的淳锋合作伙伴的页面已经404了,想必是不少知名卓著的合作方采取了紧急灭火措施,要求淳锋删除相关内容。...
导读:一审判决书显示,铭鼎地产辩称,涉案贷款的发放涉嫌诈骗和私刻公章等犯罪行为,上海信托在审批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对资金流向没有监管导致借款被挪作他用,本案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上海信托圈)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一、二审判决书。 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借款纠纷,却因为借款方的当庭“招供”平添迷雾。 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二审民事判决书。 根据判决书,2014年、2015年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信托”)通过一款名为“上海铭鼎贷款单一资金信托”的产品,累计向铭鼎(上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鼎地产”)发放信托贷款7.77亿元。不过,融资方铭鼎地产在庭审过程中自称,涉案担保文件等多份贷款相关材料系伪造。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记者调查了解到,融资方实控人目前已因骗取贷款罪等罪名被判。信托产品名义上的担保方长沙市城市建设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城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担保文件里的公章与其公章字体存在明显区别,产品成立之前相关方亦与长沙城建无任何接触。 4.5亿本金待偿 中国裁判文书网3月份公布的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做出的,(2017)沪民初6号、(2018)最高法民终814号民事判决书,案、(以下简称“一审判决书”“二审判决书”),判决时间分别为2017年12月22日、2018年12月28日。 一审判决书显示,2014年3月27日,上海信托与铭鼎地产签订《上海铭鼎贷款单一资金信托信托贷款合同》(以下简称“贷款合同”),贷款合同约定,总金额不超过8亿元,总期限为35个月,从2014年3月28日至2017年2月28日止,各笔贷款具体期限以贷款凭证为准。上海信托于2014年3月、6月、12月,2015年1月、3月、9月,分6笔共计向铭鼎地产发放贷款7.77亿元。 根据一审判决书,2016年底,铭鼎地产未按约支付当期利息。在此情况下,2017年2月,上海信托与铭鼎地产签订《信托贷款合同之补充协议3》一份,将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总期限延长至52个月,从2014年3月28日至2018年7月28日止。但,2017年年3月初,铭鼎地产未按约定支付A类利息。 在此背景下,上海信托于2017年3月31日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被申请人铭鼎地产银行存款人民币6.094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 记者注意到,二审判决书显示,铭鼎地产需要偿还的贷款本金为4.525亿元,另外,铭鼎地产还需要支付的资金包括利息、复利、罚息等。 铭鼎地产的“套路” 记者注意到,(2017)沪民初6号民事裁定书提到“第三人为申请人提供了人民币6.094亿元的信用担保”,但担保人在上海信托与铭鼎地产金融借款纠纷中的担保职责,在一审、二审判决书中并未提到,仅二审判决中提到“借款人股东长沙市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出具的《完工担保函》及《资金支持函》”。 这或许缘于因上述7.77亿信托贷款逾期而浮出水面的骗贷案。 一审判决书显示,铭鼎地产辩称,涉案贷款的发放涉嫌诈骗和私刻公章等犯罪行为,上海信托在审批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对资金流向没有监管导致借款被挪作他用,本案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铭鼎地产提交了《完工担保函》《资金支持函》各一份,以此证明该两份函件是伪造的,本案贷款涉嫌违法犯罪。 近日长沙城建方面向记者证实,上述材料均系伪造。 此外,二审判决书显示,铭鼎地产还提到,根据案涉贷款合同约定,贷款下发的先决条件是铭鼎地产要向上海信托出具已缴纳不低于2.16亿元的土地款结算票据复印件,但铭鼎公司实际仅缴纳了5000万元土地款,其提交的土地款结算票据亦系伪造。 铭鼎地产称,铭鼎地产原实际控制人卢某为非法占有铭鼎地产资金,伪造相关文件,以铭鼎地产名义向上海信托申请贷款并挪作他用,贷款过程中涉及到诈骗罪、骗取贷款罪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等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已对卢某涉嫌骗取贷款罪立案侦查。 本报记者从长沙城建方面了解到,目前卢某涉嫌骗贷的相关案件已作出一审判决,卢某已经被判刑,但其提起了上诉,目前相关判决文书尚未公布。 记者注意到,铭鼎地产实为“挂靠”在长沙城建名下。 2018年12月3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吴文超受贿、贪污二审刑事裁定书显示,吴文超2011年3月至案发任长沙城建党委副书记、经理,全面负责城建开发公司所有行政、业务工作。 原审认定,2012年初,郑某和卢某1欲挂靠长沙城建投标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大型居住区项目,被告人吴文超予以同意。2012年6月,被告人吴文超代表长沙城建与郑某、卢某1签订了《罗店大型居住社区经济适用房三期项目合作开发建设协议》,后根据合作开发建设协议的约定,长沙城建在上海市成立了铭鼎(上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铭鼎地产成立于2012年6月,为长沙城建全资子公司。长沙城建为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全资子公司,为全民所有制公司。 长沙城建方面回复本报记者称,铭鼎地产是以长沙城建的名义成立的,但是长沙城建并不是其实际控制人。 就相关问题,记者多次致电铭鼎地产年报中所留存的电话,均未成功。长沙城建方面向本报记者透露,铭鼎地产目前已停止运营。 风控乱象 那么,融资方铭鼎地产以及名义上的担保方长沙城建是否有实力通过上海信托风控审核,并获得7.77亿元的巨额贷款呢? 工商资料显示,铭鼎地产注册资本1000万元,长沙城建注册资本5138万元。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长沙城建早在2013年前后就开始通过民间借贷大规模融资,并且在2015 年前后,已有多笔民间借贷出现违约。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民作出的(2018)湘0111民初1347号事判决书显示,原告为自然人王某,被告为长沙城建。原告称,被告为购买土地于2014年分4次向原告借款50万元,年利率15%,借款期限为一年,然而2015年5月到期后,被告分文未还。 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系被告公司职工。2013年4月23日,被告向原告等职工下发一份《通知》,通知内容:公司拟向职工借款总额度为5000万元。借款期限暂定两年,年利率为15%(不含税,按单利计算),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2015年4月21日,被告向原告等职工下发了《通知》,通知内容:还款顺序按先退休后在职、先急用后缓用、先小额后大额、先还贷后还现的方式办理;想继续保留的最多再给一年,利息本次付清,原则上不再转本。 颇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城建与问题缠身的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房集团”)亦存在交集。 工商资料显示,长沙城建历史名称有“中房集团长沙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长沙总公司”。 中房集团旗下公司曾卷入号称当时北京最大非法集资案“华融普银案”之中。 2016年7月份澎湃新闻相关报道显示,北京法院迄今审理的最大非法集资案“华融普银案”7月6日在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开庭审理。在庭审中,华融普银的8名高管及单位直接责任人员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该公司共涉及3000余名投资人55亿元资金。 据公开资料,打着央企中房联合集团招牌的华融普银案爆发于2014年,北京警方在2014年6月介入调查,当时中房方面即澄清与华融普银没有股权关系。 据工商资料,中房集团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147家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其中含有“中房”字样的企业超过120家,排名第一的即为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 就长沙城建与中房集团的关系,本报记者致电中房集团方面,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关系”。 但长沙城建方面则回复称“我们曾经加入过他们公司,后来退出来了。” 记者注意到,长沙城建与中房集团之前目前依然存在交集。工商资料显示,中房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天诚(集团)总公司与长沙城建同时为中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 就相关问题,记者分别致电致函上海信托,截至发稿,上海信托回复称,不方便透露细节。...
面对一封内容殷实、细节丰满,并且涉及大量资产暴雷、利益输送、员工涣散等核心问题的举报信,钜派投资公告撇清了与长江钜派的部分关系,一定程度上为自己做了“免责”的提前风控。4月22日,钜派投资公告称,近日,一封针对长江钜派(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钜派”)及高管的匿名举报信在网络间传播,并对钜派投资集团及交易对手声誉造成恶劣影响。现就长江钜派事宜说明如下:1、 长江钜派系上海钜派投资集团参股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27日,为独立运作的法人实体单位。2、 长江钜派实际管理的产品履行了必要的内部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程序,符合监管规定和基金合同约定。3、 匿名举报信所指的两支出现风险的基金,金盛项目和中科建项目已于2018年启动包括起诉和查封资产在内的风险资产处置程序,在定期报告中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4、 匿名举报信所指的三盛宏业项目目前处于正常运作期,资金使用符合合同约定。利息支付未出现延迟,风控措施已全部落实,投后管理有效。5、 长江钜派内部奖金发放、经营费用支出,系长江钜派自主决策事项,钜派投资集团不参与长江钜派内部经营管理。公开资料显示,长江钜派是由大型国企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纽交所上市公司钜派投资集团、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房金所合作成立的平台,2017年底,2017年12月9日,长江钜派增资扩股,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600611)入股长江钜派,增资后持股15%。长江联合集团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中心城市政府及交通银行作为发起人,于1992年共同组建,是一家从事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跨区域投资发展的投资型公司,旗下子公司长发集团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登陆A股主板,简称长江投资(SH.600119)。长江联合集团也是长江钜派的大股东,占股30%。钜派投资集团成立于2010年3月18日,于2015年7月16日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交易所代码:JP),是国内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之一。钜派投资持有25%的长江钜派股份。上海新居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由易居中国、新浪网以及红杉资本共同打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新居金融运营互联网金融平台房金所,持有16.7%的长江钜派股份。大众交通集团是上海和长三角区域最大的综合交通服务供应商,是一家以交通服务业、自营金融业为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适度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集团,也是主板上市公司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SH.600530)的大股东。就是这么一家股东背景雄厚的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在举报信中形容的是可谓“丑陋不堪”。举报信称,长江钜派总经理黄毅、副总经理兼CFO郝然、执行董事兼地产投资部总经理任宝林,在公司任职期间存在严重 经济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造成公司利益受损、员工人心涣散。主要内容包括:一、与金盛集团存在利益输送,已暴雷逾16亿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2500万元。长江钜派作为投资顾问与金盛集团先后发行四支基金(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累计规模超过17亿,目前仅兑付1.5亿,其余部分全部出险。合作期间黄毅通过设立SPV于2018年7月将2500万长江钜派公司资金用于填补金盛的窟窿,并唆使集团易居资产旗下团队于2018月10月再次提款2000多万用于填补金盛的窟窿,致使金盛项目出险而不报,长期对基金投资者隐瞒真实情况。二、与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 中科建” )存在利益输送,暴雷2. 5亿元(市场融资成本20%,基金发行成本12.5%)。长江钜派作为投资顾问与中科建发行两支基金(2017年9月),累计规模超过2.5亿,目前全部出险。合作期间因黄毅与中科建内部人员私交且额外收受对方巨额贿赂,将当时已经风声鹤唳的产品推上线,导致众多投资者蒙受损失。在风险项目处置阶段,与基金担保人杨怀祥勾结,取消了理应申请保全查封的无限担保人杨怀祥资产,黄毅由于此项目收受巨额贿赂放弃对杨怀祥的财产查封转而查封中科建提供的 南汇处置难度极高的科研用地房产。三、与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三盛宏业” )存在利益输送,存在隐患10亿元,理应长江钜派收取的收入体外收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000万元不等。长江钜派作为投资顾问与三盛宏业发行四支基金。项目放款前黄毅伙同任宝林要求三盛宏业额外支付巨额费用至黄毅控制的其他主体账户才能放款,私自发放合作处理此事的员工任宝林三盛宏业奖金,事后任宝林更是要求许姓下属粘贴100多万发票用于报销走账,在员工之间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同年8月,黄毅伙同任宝林更是指示团队人员将本应在监管账户内留存的2亿资金划款给三盛宏业,完全不顾项目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