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2018年的寒冷,影视行业记忆犹新。但当下,二级市场最灵活敏锐的资金,已经做出行业回暖的判断。从A股市场环境来看,影视公司股价已经企稳回升,板块市盈率也从历史低谷爬出。对2018年的寒冷,影视行业记忆犹新。但当下,二级市场最灵活敏锐的资金,已经做出行业回暖的判断。从A股市场环境来看,影视公司股价已经企稳回升,板块市盈率也从历史低谷爬出。娱乐资本论矩阵号剁椒娱投梳理了A股30多家以及新三板100多家拥有影视业务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并制作了多张图表,试图看清一片唱衰之下的行业真相。我们发现:1、看上去很可怕的巨额亏损背后,是上市公司集中在2018年大额计提商誉,做低业绩,让财报“洗澡”。如此“市值管理”,不地道,但上市公司真实的情况,或许没有看上去那么极端。将商誉风险一次性解决,反而有利于未来公司业绩释放。2、政策已经开始施以援手。首先,国家电影局发文,支持院线并购重组,新的院线牌照也陆续下发,行业有望进一步整合;而后,国务院也发文支持公司制改建的文化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鼓励文化企业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3、市场低迷期,也正是头部企业兼并重组的高发期。从最近的动作来看,除了国资入局,影视公司与互联网巨头的绑定也更深了。华谊兄弟向阿里影业借款7个亿;慈文传媒则公告称与爱奇艺签订新的战略合作协议,拟开展独家或联合其他平台采购合作、定制剧合作,拟成立项目联合运营的合资公司。这样的联合体越来越占据市场话语权,其抗风险能力也较传统影视巨头要强不少。然而,风险,或许并未完全出清。在行业“洗牌”的预期之下,如何看清公司的实力与风险,考验投资者的双眼。我们一看现金流——完美世界、芒果超媒、华策影视、上海电影等9家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但大部分上市公司现金流都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华谊兄弟、万达电影、慈文传媒现金及等价物流失幅度最大。二看股权质押率——在过去这一年的二级市场股价下跌潮中,许多影视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风险被骤然放大。在2018年从央企改制为混合所有制的华录百纳,实控人何剑锋质押率高达100%,控制权岌岌可危。当代东方、印纪传媒、骅威文化唐德影视的实控人股权质押率也达到100%。北京文化虽无实控人,但其第一大股东华力控股质押率达100%,已经爆仓,持股已被冻结。在平仓风险面前,一批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比如骅威文化、中南文化、东方网络、慈文传媒。而以慈文为代表,大股东为缓解资金压力,引入国资救急的不在少数。影视公司背后资本结构中,国进民退的潮流不可忽视。三看公司基本面——如果说,华谊兄弟、慈文传媒的巨额亏损,更多是因为计提的大额商誉,那么,唐德亏损9.27亿,则主要是因为《巴清传》等坏账暴雷,风险更加实实在在。更加极端的是这几家:印纪传媒——曾引入《钢铁侠》《环形使者》的印纪传媒2018年大额应收账款成为坏账、资金链断裂、影视项目停滞、大额债务违约、人员大量流失,银行账户冻结……中南文化——2018年,并购后遗症爆发,不仅计提大额商誉减值、业绩巨亏,此外还涉及违规担保、诉讼缠身,实控人也一走了之,还被上交所认定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四大违规行为……乐视网——即将暂停上市,如果没有奇迹,一年后将正式退市。值得警惕的是,影视公司一季报成绩不算乐观,32家公司中19家净利润下滑,11家净利润亏损,包括华谊兄弟、北京文化、唐德影视、当代明诚等公司。冷空气还未散去。2018年报盘点,完美世界、芒果超媒业绩超预期在统计的A股32家文娱影视公司中,只有8家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只占四分之一。其中完美世界利润规模最高,且实现了不小增长;芒果超媒增幅最高。而多达15家公司出现净利润大幅亏损,两家公司被ST,另有乐视网濒临退市。倍受关注的税务问题,在年报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一批上市公司利润和所得税都出现下滑。光线传媒所得税5.66亿,同比大增235倍,主要受出售新丽传媒股份产生投资收益所致,行业监管影视行业补缴税收也有影响;芒果超媒所得税大增跟营收大增有关;唐德利润巨亏,所得税却大增,主要是受到“延递所得税费用”影响,6682万元所得税中,6093万来自延递。作为去年唯一曲线上市的影视公司,芒果超媒向市场提交了一份高分成绩单。芒果超媒2018年实现营收96.60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21.03%。一季度业绩也持续增长。虽然年报业绩略低于前期预告,但在借壳重组上市的业绩承诺方面,快乐阳光、天娱传媒等5家打包上市标的全部超额完成业绩承诺。以芒果TV为核心的互联网视频业务(快乐阳光)是公司支柱业务,贡献了56.07亿营业收入、逾7亿净利润。天娱传媒以1.4亿的成绩实现602.44%的承诺业绩完成率,艺人经纪业务实现突破。当年湖南卫视将王牌综艺独家输血给芒果TV,业内对于这种模式曾非常质疑:内容库如何支撑得起来?要怎么做大盈利规模?广电能在背后支持多久?湖南广电的第三次市场化改革会成功吗?这一探索中间曾经有过反复,而随着全球视频流媒体竞争格局越来越明晰化,芒果超媒集团作为背靠地方广电的一个整体,独特优势越来越凸显。一是成本控制。年报显示,互联网视频业务毛利率31.8%,能实现盈利,这在国内长视频网站行业内算是独一份。2019年以前,芒果生态内容开支基本只有爱奇艺的十分之一,而在版权分销方面,几乎能够覆盖内容成本。事实上,爱奇艺去年下半年以来,也开始发力优质内容的分销。此外,快乐阳光、芒果影视、芒果娱乐整个芒果生态内部内容合理的关联抵消,也有助于降低内容成本。这也跟其内容成本摊销政策有关,摊销周期最长达到5年,有助于空置当期成本,而爱奇艺和Netflix的摊销政策相对更严谨。二是现金流。芒果多渠道扩张,拥有OTT/IPTV牌照,每个月贡献稳定的现金流。此外,芒果超媒旗下快乐阳光等多家公司享受免纳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加上3000多万的政府补助,对其利润增长助力不小。中美视频行业的逻辑差异较大,内容的规模优势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很难形成,而ARPPU提价空间有限。内容算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内容监管趋严背景下,芒果TV成长于湖南卫视土壤,在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下,兼顾政策和商业化。而2018年芒果TV会员大增,也跟其差异化的内容有关。“2018年头部综艺中,芒果TV整体市占率领先,在播放量前十的综艺里,芒果TV(含湖南卫视)占据4部;前20部中占据9部,接近半壁江山。”2018年,芒果超媒以芒果TV为核心视频平台,实现广告收入24.10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付费会员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114%。2019Q1,芒果TV收入同比增长44.5%,有效付费会员达到1331万。2019年,芒果将开始更大规模的内容布局,这有助于刺激付费用户数大涨。在年报中,芒果超媒不分红,因为“2019年,预计公司有大量的现金支出用于购买版权和互联网视频的技术升级”。而在2018年,已经增加了11.23亿的版权采购及影视剧投入预付账款,全年新媒体平台运营以及互动娱乐内容制作成本合计也已达到37.5亿,占营业总成本的65%。在年报里,芒果超媒还将自己划分在视频平台第二梯队,然而随着其内容投入的进一步增长,“小而美”的生意也越来越朝着爱优腾靠近,芒果超媒的牌照、渠道、生态内成本抵消、差异化内容等优势能否为其盈利保驾护航,还是个未知数。(有了自制综艺的成功经验,芒果TV曾表示2019年将至少布局30部自制剧,3倍于2018年。)而湖南广电优质内容基因背后,芒果超媒采用工作室制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了规模超1500人的自有制作团队,有一套工业化生产体系。但受公司所有制结构限制,很难像民企那样灵活地推进股权激励等措施,在一波又一波广电人出走互联网背景下,人才流失隐患不小。万达电影:2018停掉分红,影城考虑“卖咖啡”如今院线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银幕数量的增速快于票房及观影人次的增长,单银幕票房产出继续下滑。影院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就连业内老大哥万达电影也受到牵连。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88 亿元,同比增长 6.49%,增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8.02%。归母净利润12.95 亿元,同比下降 14.58%,增收不增利。具体来看,公司虽然已经拥有 595 家直营影院,5279 块银幕,当期实现票房 95.6 亿元,但电影票收入、广告收入以及爆米花饮料等餐饮收入增幅较去年相比仍大幅下滑,分别实现收入90.68亿元,25.2亿元以及18.68亿元,从两位数增长降至一位数。在其引以为傲的非票房收入方面,万达还在想方设法增收,年报中透露,咖啡今年也将走进万达影城。为了过冬,公司甚至在这一年停掉了分红。值得一提的是,不惜一再降价,2019年3月,万达电影并购万达影视长达3年的重组计划终于获得批准。万达影视的注入让万达电影的全产业链故事更完整,但已经以95.6亿商誉“荣膺”A股影视板块商誉王的上市公司,商誉风险将进一步推高。光线传媒:扣非净利润首次亏损,三大主营毛利润齐降光线传媒2018年营收14.92亿元,同比下降19.09%。归母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增长68.47%;其中包括出售新丽传媒获得的22.83亿元投资收益。扣除包括这部分的非经常性收入后,光线传媒所获利润亏损2.84亿元,同比下降161.73%。电影、电视剧、游戏业务毛利润全面下降。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扣非净利润第一次出现负值。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投资发行的电影共15部,影片数量与上年持平,总票房大幅上涨至73.8亿元。当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以及《一处好戏》成为爆款,两部作品合计取得47亿票房,其中《唐人街探案2》票房高达34亿,而《一出好戏》或为公司贡献2.4亿元至2.8亿元收入。尽管弥补了上年爆款缺失的问题,但光线传媒影视部分收入却不增反降。10.77亿元的收入同比下滑12.99%,与公司的电视剧业务形成鲜明对比。自2017年起,光线传媒加大在电视剧、网络剧等方面的投入,由参投向主投主控转变,并在2018年成效初显。当期确认收入的《新笑傲江湖》《爱国者》《盗墓笔记2》等电视剧为公司带来了3.82亿元收益,同比增长656.37%。为了进一步加深在影视业务上的发展,公司不但砍掉了不相关的直播业务,还在报告期内新签约一批艺人、成立编剧导演事务部,意图通过人才机制保证影视剧的质量,让彼此赋能。2019年,光线传媒计划拍摄的25部电影中,多个项目成色都不错,包括《大鱼海棠2》《东宫》等,超级IP《三体》最终将以怎样的面貌问世,全行业都很期待。2019年,光线预计制作播出的电视剧/网剧项目多达28部,其中《八分钟的温暖》已在2019年1月于腾讯视频独家播出;《我在未来等你》已进入后期制作完善阶段。近年财报显示,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已经连续两年为负,报告期内影视剧项目回款较上年同期减少,明显入不敷出。2018年出售新丽传媒为公司补充了20亿资金,但这种“卖卖卖”的战略终究难以为继。中影:旱涝不愁发行牌照优势得天独厚,中影2018年过得很舒坦。全年营业收入90.4亿,同比增长0.55%;扣非净利润8.90亿,同比增长7.99%;归母净利润14.9亿,同比增长54.86%。发行业务营收高达49.77亿元。其中,排名前五的发行作品共实现15.79亿元收入,扣除成本后获利2.8亿元。且均为海外引进,包括《复仇者联盟3》、《毒液》《碟中谍6》等。报告期内,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并投放市场的影片共 15 部,压中“爆款”《唐人街探案 2》,收获票房33.97亿元,片方分账票房12.47亿元。根据财报所披露名单,影视剧收入排在前五名的电影分别为《西游记女儿国》《厉害了,我的国》《欧洲攻略》《长城》《唐人街探案2》,实现收入共计3.4亿元,扣除成本获利近1.6亿元。此外,公司在网剧方面的表现也不错。在播出的4部全网剧中,《原生之罪》成为现象级“爆款”;《我的青春遇见你》双网收视率第一;《人生若如初相见》独播点击破 30 亿。动画电影《精诚的心》在腾讯视频播映获 6.1 亿次点击量。2019年,中国电影将继续在上影视剧上发力。其片单显示,2019年公司主投或参与制作的电影多达36部,包括《流浪地球》《美人鱼2》《最好的我们》等。其中《流浪地球》已经在今年3月上映并获得45亿元票房。此前公司发布公告称,预计来源于该影片的收益将高达2.7亿元-2.8亿元。而鉴于此前《美人鱼》电影的成功,《美人鱼2》也有望成为中国电影2019年的另一部爆款。除了电影,2019年公司还制作了包含超级网剧《奉天大饭店》在内的17部电视剧、网剧项目,项目储备丰富。华谊兄弟,缓过来了吗?关于华谊是如何走到这一步,娱乐资本论矩阵号剁椒娱投此前已经做过深度分析。现在我们想讨论的是,华谊缓过来了没?华谊兄弟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8.9亿元,同比微降1.40%;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231.9%。这是华谊兄弟2009年A股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核心原因是“重点电影项目的票房失利和商誉减值”。10.93亿的亏损额中,商誉减值金额就占到9.73亿元。常升影视、东阳美拉分别是张国立和冯小刚的公司,后者仍在业绩对赌期,净利润6501.5万元远达不到1.3亿业绩对赌要求,向上市公司补了6800万的业绩补偿。十万倍溢价买美拉,“冯小刚依赖”让华谊付出迟来的代价。商誉减值本是坏事,不过,与主营业务疲软、股价雪崩、质押风险高企等叠加起来,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一次性引爆,反而是为后续发展甩掉了包袱。逐渐回归影视主业的华谊,需要用作品说话。2018年影视娱乐板块营收虽同比增长8.39%,但取得收入的前五名作品有两部都是2017年跨期影片(《芳华》《前任3》),《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与《云南虫谷》票房远不及预期。贺岁大腕冯小刚也直接缺席贺岁档,《手机2》低调杀青后再无音讯。“轻资产”模式的实景娱乐曾是华谊的新故事,但2018年该板块营业收入14,954万元,同比下降42.15%,冯小刚电影公社利润骤降、苏州项目前期投入高回款慢。2019还会有2-3个项目开业,但年报中数据显示,还有多个项目的投资金尚待支付。实景娱乐这块,短期内难以成为增长引擎。去年王中军王中磊股权质押爆仓危机一度高企,2018年Q4,两人股权质押率一度高达97.4%和100%,公司易主的担忧萦绕市场。两兄弟去年宣称的1亿元增持计划,直到年底才开始动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其失去控制权的担忧。历年大举并购主业空虚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大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近年来也急剧下降。而作为轻资产公司,过去激进的举债也成为压在华谊身上的最重一根稻草。今年1月和4月两笔债券到期,票面金额合计达29亿元,为此华谊以旗下多家公司股权、不动产等资产、未来影片收益抵押借款32亿元,4月又以10亿元总价转让英雄互娱20.17%股权收益权。用上市公司70%多的资产、加上王中军家族的连带担保,华谊暂时度过资金链即将断裂的难关,并为公司的日常经营筹得现金。华谊现在是“百废待兴”阶段。王中军2019年将回归管理,华谊兄弟将进行资产处置,逐步剥离和电影、实景关联较弱的业务与资产,回笼资金、优化债务结构。不过,今年一季度,华谊兄弟开年业绩并不好,净亏损9392.80万元,成为上市以来亏损最为严重的一个季度。没有参与春节档,只有跨期电影《云南虫谷》及《把哥哥退货可以吗?》两部电影上映,分别仅实现1.5亿元和171.3万元票房。电视剧收入也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好久不见》将基数拔高。不过,在一季度华谊在核心业务影视上持续布局,参与了多部电影及影视剧投资制作,如《八佰》、《侍神令》(原名《阴阳师》)、《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宣判》、《光荣时代》、《心宅猎人》等影视作品。目前市场正在等待管虎的《八佰》、田羽生《伟大的愿望》等片子下半年上映,这也是华谊等待的“翻身”之仗。当代明诚:进击的新秀还是资本高玩当代明诚自2015年转型文体板块以来,伴随着对双刃剑、Borg.B.V、强视传媒和新英开曼等公司的并购,成为“影视+体育”双主业的上市公司,业绩一路高歌猛进。当代明诚2018年财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8亿元,同比增长192.61%;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38.91%。影视方面,2018年度当代明诚通过主投及参投方式制作电视剧7部,制作集数323集,其中《如果岁月可回头》和《猎毒人》等剧集贡献了最主要利润。而当代明诚项目不算多,但公司投资比例均较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合并范围发生变化”。报告期内,当代明诚完成了新英开曼100%股权收购及增资的相关工作,在体育营销基础上入局体育版权。新英开曼至自2018年9月1日并表上市公司,2018年向上市公司贡献了3亿多的净利润。并购新英开曼背后还有一桩版权故事。新英的核心版权资源在于英超(贡献营收逾96%),而英超2019-2022年大陆澳门全媒体版权已被苏宁截胡。当代明诚在这一背景下用34亿买下新英开曼,直接积累了23.63亿的商誉。2018年新英给上市公司带来的还是可观利润,2019年之后这笔并购将带来多少收益需要密切关注。有意思的是,当代明诚买了新英之后,很快将其中C端业务(2B、2C业务资产规模各为18.18亿、8.45亿)剥离出来,与爱奇艺体育资产合并成立了新爱体育(品牌还挂“爱奇艺体育”),经过3轮融资,这块仍亏损的业务目前估值已经达到48亿,与当代明诚55亿市值相当了。由于增资后,上市公司对新爱体育的占股下降到31.72%,这块资产也即将从上市公司出表。当代明诚在尽力用资本运作减轻高价并购新英资产后续或可能产生的余震。而针对这份非常亮眼的年报,上交所却发函问询,重点针对新英开曼和强视传媒经营情况。此外,当代明诚仅对汉为体育计提1000万左右的商誉减值也引起监管注意,要求对历年商誉减值测试情况进行复核。另外,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末短期借款金额为13.14亿元,同比增长122.0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5亿元,同比增长79.86%;长期借款为16.21亿元,同比增长710.55%,应付债券金额为5.98亿元,同比增长50.59%,公司整体债务规模较高、增速较快。上交所要求提供详细债务风险和偿债能力数据。慈文传媒:老牌影企易主,落地还算平稳慈文有两大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控制权变更,二是商誉。曾出品《花千骨》、《老九门》等爆款电视剧,慈文传媒借壳上市3年刚刚完成业绩对赌,2018年就遭遇滑铁卢。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4亿,同比下降13.8%,净利润巨亏近11亿元,超出了过去三年盈利总和。股价暴跌,公司实控人马中骏家族质押爆仓,今年2月19日,不得已转让控股权(15.05%的股份)给江西出版集团旗下的华章传媒,退居第二大股东。不过国资接盘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未来在股权激励、公司治理结构上会有变化之外,算是很安全、没有太大逼宫野心的资金了。慈文传媒副总经理赵斌此前回应娱乐资本论称,“保留现有人才和核心团队不会改变。在沟通时,对方很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这也是能够达成这个交易的最为根本的基础。”而此次亏损额中,针对游戏子公司赞成科技的商誉减值占到了8.7亿元(商誉总额达到10.68亿元)。事实上,慈文的业绩没有看上去那么糟,2018三季报还预计2018年度净利润增长10.18%至22.42%,变动区间为4.5亿至5亿元。在引入国资之外,慈文还与爱奇艺加强了绑定:拟设立合资公司,对特定项目进行联合运营,生产的视频产品,由爱奇艺定向收购;网络媒体播映权分发合作,2019年计划合作《紫川》、《弹痕》等100集剧集;2019~2020年期间,进行《脱骨香》、《不完美的缪斯》等定制剧合作。混合所有制的慈文,将从一个新起点出发。欢瑞现金流堪忧,《天下长安》埋雷?欢瑞世纪笑得很勉强。2018年实现营业13.28亿元,同比减少15.23%;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减少23.09%。年报显示,欢瑞世纪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来自于公司持续产出精品剧集及艺人经纪业务的持续增长。这在影视板块一众亏损中已属不错成绩,然而欢瑞年报却被出具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报告》中表示,鉴于电视剧《天下长安》在 2018 年存在未按计划档期播出且至今仍未播出的情况,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对应收账款可收回性的影响,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天下长安》相关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作出调整。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欢瑞世纪合并财务报表中电视剧《天下长安》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06亿元,公司管理层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0.25亿元。也就是说,审计机构不能确定,0.25亿元是否低估了坏账规模。在古装剧排播限制的情况下,如果《天下长安》还不能上映,或许上市公司将面临《巴清传》之于唐德影视的严重负面影响。在报告期内,欢瑞世纪共开机拍摄影视剧8 部,约 326 集,远远低于业内平均产能,当期实现销售的影视剧也没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收入排在前五名的影视剧销售总额为9.5亿元,去年仅《天下长安》一部剧的收入就高达5.7亿元。2019年的产能也不高,包括李易峰出演的《我在北京等你》、超级IP《鬼吹灯》在内的影视剧总共只有9部。相对于影视业务,近年来欢瑞世纪的艺人经纪发展极快,2018年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35%,毛利率高达96%,营业占比由5.7%提升至15.89%。而正在此时,曾经与欢瑞“共过富贵”的李易峰随着近几年发展方向与公司资源不重合,终于在今年3月与欢瑞和平分手。公司的一线艺人仅剩下杨紫。2018年,欢瑞世纪一口气新签16个艺人,艺人数目从之前的35个增至51个。然而从2018中报数据可以看到头部艺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三位头部艺人实现收入5263.7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20.58%。失去头部艺人后,其艺人经纪业务板块或将受到极大影响。欢瑞世纪的回款也出现问题。应收账款金额从17.19亿元涨至23.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47.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经连续两年为负,2018年负流出达6.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入不敷出。华策影视:短暂回调,实力仍雄厚华策影视在2018年仍保持盈利状态,但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且推出的影视作品缺乏爆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7亿元,同比增长1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66.71%。作为公司重要的经济来源,全网剧销售收入不佳。尽管《天盛长歌》《橙红年代》《蜜汁炖鱿鱼》等影视收入前五名项目为公司带来了32.57亿元营收,但全网剧44.98亿元的总销售额仍较去年同期下降2.28%。其影响力也从2017年的爆款频出“回归”到2018年的低调状态。公司当期全网剧产能达到1000集以上,其规模为行业之首。但保量未保质,首播的14个项目反响一般,主推的古装大剧《天盛长歌》和青春偶像剧《甜蜜暴击》都没能成为爆款。此外,华策影视重点打造的《反贪风暴3》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两部电影总票房不到8亿元。这样佛系的表现与去年同期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华策影视推出的《楚乔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均进入互联网播出平台年度点击量前十名,其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刷新网络播出历史记录,《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柒个我》也进入2017年度纯网剧点击播放前10名。不过这一现象或在2019年得到缓解。根据华策影视2019年片单,其计划生产的26部全网剧中,包含《爱情公寓5》《鹿鼎记》《雪山飞狐》三部拥有粉丝基础的项目。另外还有还有《刺杀小说家》《内在美》等9部电影、7个大电影计划生产,项目储备丰富。与慈文相比,华策的实控人傅梅城、赵依芳在股权质押方面十分克制,也因此从同行摔跤的股权质押风险中逃过一劫。不过,大股东也缺钱,去年底公告,拟向杭州金融投资集团转让不超2%股份。国资入局影视上市公司,至此又是一例。北京文化:爆款挖掘机的盛名之下A股投资者已经在这个爆款推手身上吃了不止一次亏。每次北京文化投的片子爆了,资金追逐下,股价噌噌上涨,随后董监高等股东们开始高位套现,随后股价回归理性,而大部分人就被套在“山顶”上。而从数据来看,《我不是药神》为北京文化贡献2.54亿元的收入,贡献了21.16%的全年营收,但北京文化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2.0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78%;归母净利润为3.26亿元,同比增加4.99%。据北京文化4月中旬公告,截至4月11日,公司来源于《流浪地球》的收益约为2.3-2.6亿元。不过北京文化未来的项目值得关注。而北京文化背后股权分散的问题,也是威胁上市公司稳定的一大隐患。第一大股东华力控股仅持股15.9%,第二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6%。而年初以来,第一大股东华力便因为自身资金链问题,频频被动减持。目前华力持股的93.82%已被冻结。后续北京文化背后的资本结构大概率将发生变动,虽然第二大股东与上市公司资本协同更多,但北京文化股权会更集中还是更分散,还有待观察。文投控股:动荡之年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86 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8.41%;净利润亏损6.87 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8.22%。其中影视投资业务成为吊车尾。该部分收入出现11.6%的负增长,由去年同期的7.02亿元降至4.7亿元,毛利率也下滑近50%。主要原因在于《英伦对决》《绝地逃亡》和《英雄本色》三部影片票房不及预期,收不抵支导致公司亏损 2.28 亿元。其绑定艺人成龙的全资子公司——耀莱影视倒是压中了不少好项目。其参与投资的《唐人街探案 2》《一出好戏》(合计票房47.53亿元)以及《流浪地球》均成为爆款。其中前两部电影收入已被结转入报告期,《流浪地球》45亿票房的分成则被结转至2019年,不过几部电影均为参投而非主控。而在国内电影票房增速低于银幕增速的大环境下,营收占比最大的影院放映业务当期实现收入10.94亿元,仅上涨2.95%,毛利率下降0.20%。2019年已经上映的《流浪地球》以及投资的人气作品——《极限特工4》有希望成为当年爆款,与成龙合作推进的《许愿神龙》《防弹特工》等项目也或将在这一年上映。文投控股去年最大的新闻就是,影视大佬綦建虹与文投控股的分手。綦建虹既是文投控股二股东耀莱文化的实控人,也此前文投控股的总经理。文投控股从一家传统的军区汽车零配件公司成功变身为从事影视、游戏产业的文化企业,綦建虹是关键的人物。綦建虹此前在上市公司筹划的三起并购均告吹,耀莱的股权也因诉讼纠纷被冻结,作为二股东的耀莱对上市公司的增持承诺也未能履行,綦建虹在多重因素下辞职。业界担忧,綦建虹的离职是否会影响到文投控股目前的影视投资业务。新的管理层面临着近年来最严酷的行业环境,上市公司挑战不小。逃离新三板!3年时间,从趋之若鹜到饮恨摘牌,影视公司们的新三板美梦被现实敲醒。受股票流动性低、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有30多家影视公司撤离新三板,包括耀客传媒、乐华文化、嘉行传媒、唐人影视、和力辰光、大地院线等等。开心麻花、新片场等则准备摘牌。长江文化以1.2亿元的净利润超过开心麻花,跃升为榜首。开心麻花位列第二,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71.76%,增收却不增利。森宇文化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海润影业由盈转亏,净利润大降9206.78%,被ST。基美影业亏损1.8亿,亏损幅度较上一年的5.4亿大幅缩减。得益于电视剧发行,长江文化业绩已经实现4连涨。2018年长江文化联合投资了《小欢喜》《我们的四十年》《脱身》《誓言》等剧,发行《我的前半生》《急诊科医生》《楚乔传》《恋爱先生》、《南方有乔木》《白鹿原》《香蜜沉沉烬如霜》《婚姻遇险记》以及《脱身》等剧。2018年是影视行业的转折点,也是开心麻花的转折点。去年3月,开心麻花突然撤回IPO申请,原因是公司拟进行股权调整。半年后,开心麻花第二大股东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挂牌拍卖所持的11.33%股权,转让底价为6.12亿元,然而截至最终日期今年4月10日,转让没有成功。而就在不久前,小股东嘉兴信业创赢搏世投资反对摘牌,麻花第一大股东张晨不得不承诺以 1506.31万元实施回购。开心麻花2018年营收超过10.1亿元,增长17.36%,归母净利润却降7成,只有1.1亿。因为2018《西虹市首富》虽也是市场爆款,但麻花参投份额有所下降;主控的《李茶的姑妈》票房口碑均不及市场预期。艺人经纪规模虽大增,但成本高企,利润率很低。开心麻花在上市前途迷茫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先撤离新三板。据粗略统计,一批公司逃离新三板后,剩下的影视文娱公司中,有一半公司出现亏损,7成公司净利润下降。亏损最多的是基美影业,批片起家的基美在绑定吕克·贝松后,多部影片失利,2016年到2018年,基美影业分别亏损2.65亿、5.41亿、1.8亿,三年亏掉9.8亿。海润传媒因资产减值损失及营业外支出的增加,2018年确认了坏账损失1357.96万元,审计机构出具了带有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因期末净资产为负,海润传媒被ST实行风险警示。...
[摘要]年报显示,安信信托董事长王少钦2018年年薪为513万元,这意味着,在公司亏损18亿元的形势下,王少钦仍涨薪54.5万元。原总裁杨晓波去年10月30日已离职,其年薪为1098万元。 今年第一季度,在目前A股上两家独立上市的信托公司中,安信信托业绩跌势不改,陕国投借势卡位,以1倍增速在上市信托公司中凸显绝对优势。 从2018年信托行业的业绩表现来看,中信信托以34.2亿元的净利润居行业第一,紧随其后的为平安信托、重庆信托、华能信托和华润深国投信托,安信信托已在十名开外。 近日,安信信托(600816.SH)和陕国投(000563.SZ)先后披露了2018年年报和今年一季度报。安信信托业绩跌势不改,陕国投借势卡位,今年第一季度以1倍增速在上市信托公司中凸显绝对优势。 对于安信信托和陕国投而言,2018年都是个惨淡的年份,当年陕国投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减少10.71%,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9.3%;另一家在A股整体上市的信托公司——安信信托在2018年的净利润为-18.33亿元。 不过,陕国投今年一季度业绩出现翻转,当季实现净利2.42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1.18亿元增长102.54%。而安信信托颓势不改,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29亿元、净利润3.12亿元,分别下降66.75%、70.44%。安信信托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公司强化了主动管理,与上一年相比,公司的主动管理规模和总管理规模有所提升,显示出业务基础正在进一步优化。” 陕国投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2018年度的整体业绩稍有下滑,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走势低迷,公司持有的股票市值降低、投资收益下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同样受资本市场影响,公司短期持有的股票市值大幅上升。” 据信托业协会数据,68家信托公司整体在2018年营收合计为 1140.63亿元,利润总额为731.8亿元,分别下滑4.2%和11.2%,近六成的信托公司净利下滑。 对此,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胡翔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除了“资管新规”这一监管因素外,经济环境的流动性偏紧和信托公司自身调整是另外两大因素。 “非主动管理类产品的数量占比不断下降,可能使2018年第四季度成为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分水岭。”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在《2018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中指出:“信托业2018年在‘去通道’的监管压力下加快了转型步伐,并在资金来源调整方面取得了看得见的成绩:集合信托占比上升,单一信托占比下降,管理财产信托占比较为稳定。” 安信信托不敌陕国投 从2018年的业绩表现来看,中信信托以34.2亿元的净利润居行业第一,紧随其后的为平安信托、重庆信托、华能信托和华润深国投信托,分别实现净利润31.74亿元、30.56亿元、24.18亿元和21.96亿元。 而在2017年的业绩排行中,安信信托以36.68亿元的净利润排在行业第二,仅次于净利为38.08亿的平安信托,随后是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和中融信托。可见,随着2018年的市场波动,信托公司的业绩座次出现了重排。 从2018年营业收入来看,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建信信托、重庆信托,分别实现营收为58.74亿元、56.38亿元、49.78亿元、45.35亿元、36.92亿元。其中,建信信托以126.86%营收增速由2017年的11名进入前5,而安信信托在2017年实现营收55.92亿元,为68家信托公司营收排名榜的第一名。 不仅如此,在目前A股上两家独立上市的信托公司中,陕国投也首次在盈利能力上胜过安信信托。Choice数据显示,从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安信信托在2015年、2016年营收分别为29.56亿元、52.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22亿元、30.34亿元;同期,陕国投信托的营收分别为11.51亿元、10.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4亿元、5.15亿元。另在2015―2017年的三年复合增长率上,安信信托为83.87%,陕国投则为25.93%。 但安信信托的优异成绩一举被打破。安信信托此前年报中呈现的营收为-8.51亿元,而在其5月1日发布的业绩更正公告,称“自查发现,由于工作疏忽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更正2018年末的营收为2.05亿元,并表示不对净利润及总资产、负债等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对于业绩的下滑,安信信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信托业务方面,受到实体经济经营压力的传导,风险管理的压力增大;固有业务方面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对部分金融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对当期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陕国投在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0.71%、9.3%的情况下,以10.27亿元的营收和3.2亿元的净利润,在2018年的业绩排名中胜于安信信托。 另外,从受托资产规模上看,陕国投信托资产从2017年末的4532.22亿元降低至2018年6月末的为3860.06 亿元,在2018年持续下降至2895.24亿元,其中的主动管理项目占比为51%;安信信托在2018年末的受托资产规模为2336.78亿元,主动管理业务占比从62%提升至70.26%。 陕国投的信托资产规模在过去一年缩水过半,陕国投对此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按照资管新规及去杠杆、去通道、除嵌套等监管要求,在营业收入结构中,信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度同比增长1.72%”。安信信托则表示:“我司以主动管理为特色,长期以来深耕实业布局,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述两家信托公司年报,安信信托在2018年对印记传媒股票、中弘卓业债权合计计提减值损失15.3亿元;陕国投信托在2018年确认计提1.97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陕国投的金融资产减值还在继续,今年年初,其再次发布减值公告,对持有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0.34亿元,因此减少一季度净利润0.26亿元。 “在独立上市或作为上市公司的主体部分的信托公司中,陕国投不算突出,而安信信托目前情况为阶段性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拖累中短期盈利表现。”华南地区某券商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行业阵痛 安信信托与陕国投均出现的业绩下滑、受托资产规模下降,是整个信托行业的普遍现象。 2018年末,平安信托管理的资产规模为5341.24亿元,同比减少1186.33亿元,下滑18.17%,其中主动管理型占比由2017年的46.29%上升至53.68%;在H股上市的山东国际信托,在上市的第一个完整年报中,同样表现为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在2018年末达2319.2亿元,同比下降了12%。山东国际信托在2018年业绩会上,对此解释为:“主要受到强市场监管及资本面缩紧等的影响。” 在行业“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中小型信托公司也未能幸免。国元信托在2018年的经营数据继续下滑,实现营收6亿元、净利润3.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24%、23.73%;天津信托营业收入为11.65亿元,同比2017年的13.01亿元下降10.38%。 信托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2.7万亿元,较2017年末下降3.5万亿元。 “整体上受金融严监管的影响,与‘资管新规’相关的实施细则陆续落地,信托盈利和资产规模双双下滑,是2018年内表现出的行业的转型阵痛。”用益信托资深研究员帅国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不断深化落实、资管新规细则逐步落地,资管行业竞争形势也更加严峻,加之风险因素的前后叠加,信托行业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有新机遇。”平安信托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短期内行业规模进一步萎缩,但从长期看,有助于信托公司发挥制度优势,促进行业长期稳健发展。 安信信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资管新规的落地和延伸,信托必须发挥自身制度优势—一方面通过投贷联动形式,多元化、多层次配置资源,更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财富管理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风险隔离等法律、制度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信托业的风险依然显著,目前仍未调整到位。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18年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个数为872个,规模为2221.89亿元,环比增长4.5%和2.88%,信托资产风险率为0.98%,环比上升0.05个百分点。上述指标在2017年末仅为风险项目601个,规模为1314.34亿元,风险率为0.5%。 殷醒民在《2018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中强调:“当前信托业面临的双重任务是既要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消除各种风险‘雷点’,又要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在防控风险中避免资产规模的大起大落。” “资管新规带来的‘阵痛期’还没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整个金融业的存在嵌套、隐藏风险等调整还未调整到位,影响还会在后续过程中逐步地表现出来。”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信托公司也出现了新一轮的高层调整。2019年1月以来,12家信托公司的14位高层进行了更迭,其中山东国信与长城信托同时进行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调整,另外10家分别为华宝信托、云南信托、建信信托、华能信托、交银国际信托、湖南信托、中铁信托、东莞信托和杭州信托。上述华南地区某券商分析师认为:“股东层面对于高管层面肯定是有要求的,叠加行业转型的因素,也属各家公司正常的人事调整。” 转型新赛道 在2018年底的中国信托业年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分析信托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时明确表示:“信托业务要坚持发展具有直接融资特点的资金信托。” 安信信托和陕国投在2018年业务调整后,依托于不同类型的股东背景,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色。 2018年11月,陕国投取得长安银行股权,跻身该行第四大股东;同年8月,陕国投受让海航凯撒旅游所持2260万股永安保险股权,持股比例升至5.56%,成为第五大股东。陕国投在年报中表示:“市场化金控平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可见,陕国投在金控平台方向发展的诉求明确。陕国投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持有的金融股权不断增加,资本实力不断壮大。” 今年,安信信托将财富管理作为重点之一,按其规划,财富管理团队到今年底或将增员至600人。安信信托表示,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布局已覆盖全国12座城市,并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推出家族信托产品。 安信信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在发展模式上,选择顺应国家战略、利于国计民生、能够分享经济转型发展红利的一系列实体经济产业进行布局;固有业务逐步调整了业务策略,投融资运用方面强化流动性属性管理。” 陕国投第一、二大股东分别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和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各持股35.05%、21.62%,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之杰投资,持股52.44%,实际控制人为高天国。 胡翔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对信托公司来说,股东的特色和扮演的角色比较明显,股东层面提供的支持不可缺少。” 以江苏省国信集团旗下的江苏信托为例,其对信托与能源双主业的协同优势有如此表述:“信托大力支持能源业务的发展,向能源业务提供融资服务、提供闲置资金的公司理财和财务顾问等服务;能源发展也能为信托业务发展创造新的需求、开辟新的领域、提供新的机遇。”2018年,江苏信托受让利安人寿11.61%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且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股权投资。 同样依赖股东背景的,还有五矿信托。2017年初,通过资产重组,五矿信托正式成为上市公司五矿资本的重要部分,并完成了两次增资。目前,五矿资本的金融业务已涵盖投资、信托、金融租赁、商业银行、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等领域。 据五矿资本年报,2018年末,五矿信托的受托规模同比增长16%至5994亿元,主动管理规模占比为48%;并实现营收29.3亿元,利润总额22.8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7%、37%。 “2018年‘阵痛’表现得比较充分的信托公司,在经历初步的调整后,今年将更为市场化,其过渡更为平滑。”陈道富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招商证券非银分析师郑积沙在今年4月的研报中称,“监管今年2月抓紧制定信托行业相关监管规定,‘信托新规’已结束对各省级银监局的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稿涉及“信托获得公募牌照”“信托产品可负债”两大核心点。 年报显示,安信信托董事长王少钦2018年年薪为513万元,这意味着,在公司亏损18亿元的形势下,王少钦仍涨薪54.5万元。原总裁杨晓波去年10月30日已离职,其年薪为1098万元。相比之下,陕国投高管的报酬逊色得多,董事长薛季民去年薪水为92.77万元,与2017年相比下降几千元。...
康美药业5月6日再度跌停。 昨日,康美药业开盘即跌停,报收于8.59元/股,下跌0.95元/股,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200万元。 今年一季度末合计有10家基金和6家其他机构持有康美药业,合计持仓股数为24.45亿股,占全部流通股的50.76%,占总股本的44.94%。而受到此次财务风波影响,16家机构在康美药业一天的浮亏或超过23亿元。 华夏和大成基金持股超5000万股 五一长假期间,康美药业的财务风波牵动着投资者的不安心态。5月5日晚间上交所的问询函更是将其推上舆论风口;上交所“12问”直指公司财务问题,一时间内,康美药业难以自证。 昨日早盘,康美药业开盘即跌停,报收于8.59元/股,下跌0.95元/股,跌幅为9.96%,全天主力资金流出超2000万元,其中净流出超过了1200万元;主力资金全天流入不足700万元。事实上,康美药业股价受财务风波影响,在4月30日就有所表现,当日股价一字跌停,净流出金额为1.19亿元,其中主力净流出4601.81万元,中单净流出2998.14万元,散户净流出4325.25万元。 在跌停盘的背后,身受其伤的莫过于中小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也同样踩雷。《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14.76 +0.07%,诊股)Choice数据梳理发现,今年一季度末,合计有16家机构投资者持仓康美药业,其中,涉及的基金公司有10家,其他机构投资者有6家,且持股数量不在少数。10家基金公司合计持有康美药业1011亿股,占全部流通股的2.52%,占总股本的2.23%,6家其他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23.34亿股,占全部流通股的48.24%,占总股本的42.71%。 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华夏基金和大成基金持有股数在基金中最高,分别持有5371.75万股、5183.79万股;此外,广发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华安基金、鹏华基金、嘉实基金和招商基金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持股。 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数据梳理发现,在康美药业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截至去年底,有177家基金公司持有近8500万股,其他机构投资者也有8家,合计有185家机构持仓25.75亿股,占全部流通股的53.73%。彼时华泰柏瑞、景顺长城、易方达、工银瑞信和天弘等基金公司旗下相关产品不同程度持有,其中,华泰柏瑞的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以1077.65万股排名第一,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以728.73万股排名第二。 目前来看,已有超过百家机构全部撤离康美药业。 10家基金公司或浮亏1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按照16家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和当日下跌0.95元/股计算,合计浮亏或超过了23亿元,其中,10家基金公司合计浮亏1.05亿元,其他6家机构合计持有23.34亿股,当日或浮亏22.17亿元。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的华夏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和大成基金的大成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排名居前,分别持有康美药业53226122股、51837947股,按照当日每股下跌0.95元计算,两只产品分别浮亏5056.48万元、4924.6万元;而广发基金的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以及申万菱信基金的申万菱信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分级持股数量也在百万股以上,分别持有400万股、102.66万股,当日或分别浮亏380万元、97.53万元。 此外,上证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华安中证细分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鹏华中证医药卫生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和嘉实中证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等产品,也不同程度持有康美药业。 就在昨日,申万菱信基金向业内下发了关于所持有康美药业股票估值调整的公告。申万菱信基金表示,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4月30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康美药业进行估值调整,估值价格调整为6.42元。自康美药业股票交易体现了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将恢复为采用当日收盘价格进行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机构投资者中,五矿国际信托的优质精选上市公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产品,一季度末持有康美药业23190.15万股,占全部流通股的5.2667%,当日浮亏或超过了2.2亿元。...
毫无疑问,作为技术概念的“大数据”拥有光明的前途,它是人工智能的基石,是未来世界的“石油”。但作为生意的“大数据”,在中国正走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从业者都很焦虑。对大众来说,2019年3月以来,围绕着“大数据”而密集发生的丑闻似乎是一种监管加紧的信号——前有“315”晚会上集中曝光的大数据黑色产业链,后有号称拥有8亿国人真实信息的“大数据公司”——巧达科技被查。但对于一向嗅觉灵敏的中国大数据行业的从业者们来说,这并不突然。从2017年底开始,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就开始密集合作,针对国内大数据行业野蛮生长中的各种乱象展开各种行动。进入2018年,相关工作组先后多次对微信和淘宝等“国民级”应用进行隐私保护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同时,重点垂直行业和地方监管机构也明显提高了约谈频率。2019年2月,银监会和保监会约谈银行高管,谈及app收集信息的问题;上海网信办连续约谈辖区内应用程序,而北京市公安部门也在“净网2019”行动中将“非法爬取数据”作为整治重点。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和公安部牵头的多个机构开始对违规收集数据信息进行专项治理,被业内形容为“史上力度最大”的治理行动。此后,相关部门还着手制定“大众化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及必要信息规范”,3月,工作组更直接在微信上开通公众号“App 个人信息举报”,直接接受用户的侵权举报,并在4月就对30多款应用提出整改要求。在PingWest品玩与近10名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部门以及“大数据公司”的从业者的接触中,他们普遍认为,315晚会“抓典型”和“巧达数据”被整治,更像是一系列行动的结果,而非开始。“其实能感受到所有的环境都跟两年前不同了,美国有Facebook出的事,欧洲又有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为欧盟条例——PingWest品玩注),以前觉得这都不影响我们国内的业务,但去年以来一扭头却发现,国内管得也更严了。”一家总部在杭州的电商公司相关数据算法部门的团队高层对PingWest品玩说。然而,无比焦虑的从业者们似乎仍然没有意识到,监管层面的变化背后,本质还是国内广大用户们数据隐私意识的觉醒。“我们最近的政策法规研究以及行动的节奏很大程度是受到大众对隐私保护的意识觉醒的影响。”一名接近公安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的人士对PingWest品玩透露。他们正参与到多部委联合推进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研究中。3月上线的“App 个人信息举报”微信公号投诉平台,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帮助法规制定者们更直接的感受大众的态度。新华社的一篇报道介绍这个公众号处理投诉的方式:“对于用户实名举报的信息,工作组逐一与举报人沟通。”很明显,在监管者以及广大用户看来,“大数据”在中国作为一门生意,如今在各个环节都已出现必须纠正的问题。谁的数据,被谁拿走了?2018年4月23日晚,北京市公安部门公布了此前“巧达数据”被查案件的细节。这也与PingWest品玩与多位从业者探讨时的判断接近:一家被巧达数据爬取过简历数据的公司,向公安举报了巧达。之后北京警方在数个月的调查取证后,将其作为”净网2019“行动中的典型,予以处理并拘捕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图片来源: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公众号根据警方通报:“嫌疑人通过利用大量代理IP地址、伪造设备标识等技术手段,绕过该公司服务器防护策略,大量窃取存放在服务器上的用户数据…… 经初步查明,巧达科技公司采用技术手段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恶意窃取上述报案公司的用户数据,并将其用于自身经营。”也就是说,巧达的问题首先出在其过激的“爬虫”行为上。“爬虫”指的是开发者设计一套程式让它按照一定规则,自动抓取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一位曾在巧达数据短暂工作的员工对PingWest品玩表示,他们的团队有不少来自主流招聘平台的员工,他们往往对前公司的系统比较熟悉,能够更高效地爬取平台上的简历,在反爬虫措施出现之前完成足够多的抓取。据他介绍,这种爬取招聘网站简历的方式,在所谓的“简历大数据”公司是一种常态。与巧达数据收集数据方式相似的还有许多,比如总部位于上海的e成数据。e成数据的员工对PingWest品玩透露:这家公司的数据来自猎聘和智联招聘等网站爬取,其官方网站声称“积累了1.3亿份有效简历”。今年3月,e成再次获得C轮8000万人民币的融资。总部在武汉的“简寻”,同样主打爬取公开简历的生意,其官网显示“产品可通过自然语义处理的技术爬取简历”,实质也是通过爬虫技术爬取几家主要的招聘网站,这家公司在去年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此外从事类似生意的创业公司还有很多,多数处于天使轮阶段。“从这个角度看,巧达数据像是被当作典型给抓了。或者也是因为它做的太大了。”上述员工说。此外,虽然此次的公告中没有提及,但据PingWest品玩了解,巧达数据还涉及购买“非法获取的数据”的问题。上述员工对PingWest品玩透露:他多次参与过团队在一些业务领域的竞标活动,也就是多家“大数据公司”竞争同一个服务客户,尝试为其提供数据分析等服务。而在竞标前,他们往往会密集从黑市上买进大批数据。“巧达自己有许多接口能拿到简历,并不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到撞库等做法上。但那些数据中介可就不是了,他们每天就是撞库,什么数据都有。”“撞库”指的是利用已经泄露的用户信息,去尝试批量破解用户在其他网站上的账号。据巧达离职员工介绍,在特定的招标前,他们会购买与此次竞标贴合的特定类型的数据,用于提供更多维度的交叉验证,让自己的数据能力在竞标时看起来更强。根据多家媒体此前的报道,这类提供敏感数据的“数据掮客”大量活跃在暗网中,链条大致是“黑客通过攻击获取数据,之后在暗网卖给一些数据中介,数据中介再转手多次,卖到那些需要这些数据进行精准营销的公司手里。”一位从事数据埋点的工程人员表示。“所以,当你看到最后这些公司花了多少钱买来这些高度隐私的真实数据时,其实价格已经翻了几倍,而且这些数据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下面藏着的被获取和交易的数据,隐私和敏感度还要更高。”这种生意随着“精准营销”和“个性推送”的走红而需求大增,一些“明星公司”也开始做起类似的生意。最典型的当属新三板上市的数据公司“数据堂”。2018年7月,新华社报道,山东省破获的“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数据堂“在8个月时间内,日均传输公民个人信息1亿3000万余条,累计传输数据压缩后约为4000G”,这些数据包括手机号码、上网基站代码等40余项信息要素,“记录手机用户具体的上网行为,甚至部分数据能够直接进入公民个人账号主页”。 而将这些数据以产品的形式出售,是数据堂这类“大数据公司”的重要业务形式和收入来源。据上述巧达员工透露,巧达数据自己其实也在扮演着”数据中介“的角色,其CEO曾高调地表示:“简历是最有价值的自然人数据。巧达数据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认知引擎,能够快速还原网上自然人的清晰画像。”本质上这部分生意就是在贩卖“真实数据”,这与大部分的“数据中介”所从事的地下业务十分相似。随着大数据概念的兴起,中国诞生了一大批自称为大数据公司的初创企业,它们为那些不具备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的大量的中小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并借此积累起自己的数据。这种长尾效应让他们的数据库也十分可观,他们往往像巧达数据一样,一边会从其他渠道购买数据,一边也会以同样方式销售自己收集来的数据。这些大数据公司和以BAT为代表的本身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的公司一同,成为数据最主要的归处。而据PingWest品玩接触的包括百分点和同盾等在近几年高调地将自己定义为“大数据公司”的数名现员工以及前员工证实,他们普遍都购入过来自“黑市”的数据,且多发生在一些竞标之前。这种事实上违法的获取方式,在这些大数据公司的PPT中,摇身一变以“外部购买”的名义暧昧呈现。“其实业内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你能从哪买啊,最大的数据要么就在BAT手里,人家没必要卖给你赚这点钱,要么在政府手里,不会卖给你。你能买到的有用的数据,就只有那些渠道。”这背后的数据归属明显存在严重问题。黑产市场的数据掮客,一向是警方严打的对象,他们在非法售卖公民个人信息上的犯罪事实比较明显,尤其在《网络安全法》发布并实施之后,整治和惩罚都更加严格。与此同时,通过爬虫进行数据爬取的行为,在近些年也在产生越来越多的纠纷,监管者也在处理过程中逐渐建立应对的逻辑。2015年,新浪微博将职场社交app脉脉告上法庭,指责后者在合作协议之外爬取了大量微博平台上用户数据,并在合作终止后拒绝删除数据。案件经过近两年审理后,在2017年初终审判决,脉脉被判“不正当竞争”。这起案件被许多律师视作标杆性的判罚。其中明确的爬取其他平台用户数据时的“三原则”,在之后贯穿于国内的各类判罚中——当两个平台希望就数据进行分享合作时,数据提供方应首先取得自己用户的同意,之后当数据获取方收集数据时,应获得数据提供分的授权,并且还需要再次告知用户,并再次获得他们的授权。也就是“用户授权+平台授权+用户再授权”三原则。在这种逻辑下,2017年大众点评起诉百度爬取其网站数据的案子中,百度败诉;2019年3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就微信起诉抖音擅自获取微信用户数据一案作出判决,要求抖音立即停止将微信/QQ开放平台授权登录服务提供给多闪,停用此前获得的微信用户头像和昵称等,而今日头条决定继续上诉。尽管没有直接对爬虫行为进行约束的法律法规,但在这些案例中,最常用到的法规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而涉及刑事犯罪时,往往触犯了《刑法》第285条规定的“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罪。爬虫的问题在美国互联网界也屡屡成为争议的焦点,其中《1986年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CFAA)是经常被援引的条款。CFAA规定,未经授权及超过授权故意访问计算机,并从有保护的计算机获取信息,都构成犯罪。严重者甚至可能是刑事犯罪。不过,2017年著名的“hiQ VS Linkedin” 的判决,却显示出与国内大部分判决不同的思路。Linkedin指责创业公司hiQ爬取其网站数据时违法其使用条款,但hiQ认为其爬取的都是公开数据。最终加州法院“站”在了爬虫方一边,认为Linkedin被爬取的数据都是网站上的“公开数据”,且单靠Linkedin单方面的条款和事后发出的警告,都不足以触发《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反而是LinkedIn有利用市场领先地位不正当竞争的嫌疑,法院要求它解除对hiQ爬虫设置的临时禁令和IP封锁。研究个人信息数据保护的公众号“Martin的读书笔记”在分析这些爬虫判例时认为:美国对爬虫“正在慢慢突破合同法思维和CFAA的限制,开始更多考量公共利益的优先性。”但仔细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无论是在国内的案例还是美国案例中,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平台之间的数据归属争议,却往往有意无意回避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平台彼此争夺数据归属的背后,真正产生数据的用户对数据的归属拥有怎样的权利?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弄明白用户的数据究竟是如何被互联网公司获取的。用户知情权与“低隐私社会”之争“如果需要,其实我们可以还原你使用我们app时在屏幕上的所有操作。”一名总部在上海的O2O公司数据部门相关负责人对PingWest品玩表示。“你先点了哪里后点了哪里,你上下滑动屏幕的速度,你停留在哪个产品时间较久,我们在后台都知道。相当于给你的所有操作录屏,并且传回了我们这里。”当然,这些app并没有真的给你录屏,实现这种“恐怖”的数据收集,依靠的是“埋点”技术。也就是在特定的位置加入相应代码,收集用户在这些位置的操作行为,并发回到后端进行收集分析。这种技术早已是互联网公司的标配,如今常常以一个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形式添加在应用程序里。用户在使用应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被应用收集了所有数据。“今日头条的SDK除了收集用户在使用中记录下的关键词和阅读行为外,还会通过获取你的第三方社交产品账号,来分析你的性别,通过获取你的机型信息来分析你的年龄,另外还有地理信息,用来推出你的工作地点和生活住所等。” 今日头条资深算法架构师曹欢欢在一次公开分享中表示。而随着精准推荐的需求越来越高,采集数据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到最后,数据采集的埋点越来越多,几乎成了全范围的埋点,管它有用没用都先采集回来再说。”上述O2O公司员工说。而在这样的思路下,许多对用户来说十分敏感的数据信息,也成了采集信息的目标。据两名知情人士对PingWest品玩称,今日头条已经开始采集用户安装应用的列表,用于分析用户的特征。而这样的权限在其他一些大厂的数据采集中是“不敢碰”的。而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自己埋点,或自己埋点性价比不高的中小企业来说,则普遍选择使用第三方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这些SDK由近年来诞生的“大数据公司”提供。由于这些埋点和SDK的行为都是由互联网应用自己决定,缺少技术知识的用户很难反过来进行监督,无法搞明白自己到底哪些信息被收集。更多时候,是分发这些应用的应用商店来对应用的程序包进行审核。其中,由于苹果的封闭生态,iOS系统的应用都只能通过苹果App Store分发,苹果对应用调取的权限等规定更加严格,iOS系统向这些应用分享的底层数据也较少。但作为开源的Android系统,可以获取的底层数据权限相对更多。“比如,同样的一个应用,Android版的往往能更加准确地获得用户的位置数据,就是因为它底层的Wi-Fi列表数据是可以获得的,我通过分析Wi-Fi属于哪个店铺,结合GPS就能获得更准确定位,但iOS的Wi-Fi列表权限不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一名资深App开发人员表示。而且,国内各类应用商店也更加鱼龙混杂,在审核上尺度不一。这些因素在一起造成许多安卓应用,在获取权限和收集数据上变得十分贪婪。而尽可能多的获取用户各种行为数据,也成了第三方大数据公司们竞争的焦点。他们推出的SDK要求的权限不断增加。据了解Talking Data相关业务的人士介绍,其提供的SDK 有能力收集与用户蓝牙配对的其他移动设备的信息,能够收集Android用户设备上的安装程序列表,一方面可以用于借此分析用户的喜好,另一方面也借此统计各类app的市场占有率,后者是其数据分析业务的重要组成。类似的模式普遍存在于这类通过提供SDK而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业务的公司中。关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人会经常看到如TalkingData、易观和个推等企业发布的行业份额类的数据报告,这背后就是基于它们广泛提供的SDK。而近几年,这些公司都开始主打“可视化无埋点SDK”技术,让购买服务的公司可以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操作页面完成数据采集——“使用者不需要有太多代码知识”。但这也引起一些技术人员的质疑。“所谓无埋点,其实是全埋点,能埋的都埋了,能收集的都先收集走再说。”一家在杭州某电商类创业公司从事数据分析的工程师对PingWest品玩表示。“而且,我认为这种傻瓜化的产品和宣传,其实造成的一个更危险的问题是,那些真的不懂或者不去关注这些第三方SDK的使用者,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平台的哪些数据共享给了这些第三方公司,另一方面甚至有时候不知道自己触碰了用户的哪些权限和数据。”每个提供SDK服务的大数据公司,都会把收集来的数据中的一些“占为己有”,从而丰富自己的数据资源,然后再把这些资源反过来集成到所谓的数据分析平台上,卖给客户。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并不是只用于收集者自己的平台,而是作为某种商品进行了出售。大数据公司百分点为此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第二方数据”:“指企业和合作伙伴共同拥有的数据,所有权如何分配是商谈出来的。在使用这些数据时,也要遵循双方共同的利益”。但在这过程中,用户却完全缺席,这些数据采集过程中,很多都没有经过用户的同意授权,甚至是没有明确告知用户。最近频频出现的怀疑app“监听”自己,指责输入法泄露自己隐私等新闻,就都是来源于用户的不知情。在2016年时,Google Play就曾集中下架一批使用TalkingData SDK的应用,原因正是过度收集用户数据。之后TalkingData对外表示这是“沟通误会”,并在之后单独为Google Play 设计了一个改良版本。而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对国内各大Android应用市场的版本,依然可以获取被视为高度隐私的权限。“这样的现象不只是TalkingData,类似个推等其他提供SDK服务的第三方公司,其实都有这样的现象。”而绝大多数国内Android用户的app正是来自这些应用市场。talking data 为Google play商店版提供的sdk介绍页面对于这些数据采集的行为,大数据公司们的一个常用解释是,数据已经“脱敏”。但目前全行业并没有关于脱敏的统一标准,也没有相关详细法规。脱敏与否,完全成了大数据公司们的一种自觉,全靠一家公司的“底线”和价值观来决定。而与此同时,随着各类公司对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送等效果的更高要求,对“用户画像”的极度痴迷,客观上形成了谁越能无限逼近用户的真实身份,谁的数据服务就更有吸引力的事实。这种商业上的动力和脱敏的安全考量之间出现了明显矛盾。很多漏洞也因此出现和被利用。比如,在目前的许多第三方大数据公司的数据库中,在脱敏处理后,用户数据也依然会被分配各自的独立ID。但是很多app其实同时都在收集用户的设备号,其中主要的是手机的Mac地址和机器的IMEI号。前者全称Media Access Control,是手机网卡的ID,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后者是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相当于机器的身份证。两者都具有唯一性。尽管第三方公司将自己分配的独立ID形容为一种将用户真实身份去掉的方式,但显然,只要将两者对应,这些ID本身依然是一种真实信息。而在电信实名制的当下,想要让ID直接变成真人,只需要一步:当这两个数据与电话号数据对应上时,用户的真实身份就会彻底暴露。今年315晚会上曝光的“探针盒子”,就是用来完成这最后一步。据央视的调查,这个设备能在发现用户手机信号后,识别出用户手机的MAC地址和IMEI号,并利用背后的“大数据技术”,将这些设备号转换成手机号码。随着用户被收集的数据种类越来越多,用户的隐私变成了一张拼图,要不要把用户的真实信息“拼”出来,完全取决手握这些拼图的大数据公司们自己。“目前很多案例都是集中在厘清平台之间互相争夺数据的问题,但之后肯定不可避免的要深入到,用户自己对个人数据的权利的问题。” 接近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人士透露。最近一年,各类公司过度收集用户数据成为整治的重点。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在今年年初成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截至4月16日,举报信息超过3480条,涉及1300余款app。对于30款用户量大、问题严重的app,工作组已向其运营者发送了整改通知。”这些举动像是一种铺垫,背后是相关部门对个人数据权利的思考。上述人士表示,在个人数据权利方面,相关部门一直在密切研究欧盟的GDPR,也就是欧盟去年5月开始实行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它是全球现行的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法案。而研究者对其过于严格的监管仍存异议。比如,GDPR中提到用户的数据可携权,要求Facebook和Google等主要网络将用户的数据“还给”用户,由用户直接跨平台掌握自己的所有数据。“这显得过于激进。”“过去的那种宽松,事实上是两方面原因,一是监管跟不上业内的技术;另一个也是因为,监管方面还是有些倾向于管的太严会扼杀创新的观点。”上述人士表示,这种倾向依然会继续存在下去。再比如,GDPR里的引言部分直接提出的“匿名化”的概念,规定个人数据要移除可识别的个人信息,与此同时在法案中对个人数据作出详细罗列,位置数据、IP地址、MAC地址都属于个人数据。这些数据在匿名化中必须抹去。但作为对比,2019年4月10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中,在提到个人信息的保护时,则避免了使用“匿名化”这个比较激进的概念。“我们的概念还是和欧盟GDPR的匿名化有些不同的,最后我们只是直接引用《网络安全法》里的概念。” 相关人士表示。在这份指南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要求的描述为“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 。“总体上你能看到有两个思路,保证用户隐私肯定是第一位的,二则是,数据只在用户手里是没有价值的,所以还是要鼓励公司对数据的合规处理。”上述人士透露。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4月的一篇文章也透露出这样的思路。文章指出,解决用户个人数据保护的关键在于“区分包含用户个人信息的原始数据与处理加工形成数据产品后的衍生数据,并分别判断归属”。文章认为,原始数据归属于用户,而衍生数据则归属于运营公司。这样不仅能合理平衡双方利益,更能“鼓励网络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能创造,促进社会总体财富增加的需要。”这些年这种客观上“先发展再监管”的环境,导致许多互联网公司根本的商业模式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是基于这种野蛮的数据收集以及分享的基础上。此外,人工智能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算法模型,也极度依赖这些数据。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就认为: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焦点就落在数据上,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把数据拿出来给机器训练,人类正进入一个低隐私社会,这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就导致事到如今,大数据从业者们对“隐私”的理解与用户产生了差距,一提到保障隐私,大数据行业给出的应对往往是“不再和其他平台分享数据”,而用户希望的则是连你这个平台自己也干脆不要收集我的数据,出现了明显的沟通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两难的处境。一个可能的方式是,首先让用户和大数据公司们回到一个能够沟通的状态中去。比如要求这些大数据公司用普通人听得懂的话向用户说明白每个数据采集行为的目的,获得用户的正式许可,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让用户分享利用他们数据生成的收益。同时,在法律层面很难明确对数据归属进行明确确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加严厉的事后惩罚机制,来提高过度收取用户信息以及贩卖用户信息等行为的成本,也为用户提供某种类似遗忘权的权利,让他们拥有更强的事后防御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确是拥有巨大潜质的新石油,但若在用户权利和行业发展之间无法正确权衡,这种新石油也一样能带来巨大的污染。...
[摘要]虽然房子价格诱人,但大多地处偏僻,同时有很多附加条件。当地政府大都希望借助社会力量进行社区翻新,以促进地区繁荣。 阳光,沙滩,地中海美景,还有金碧辉煌的巴勒莫古迹建筑群—如果你梦想着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拥有一座静享田园风光的房子,那么时机似乎已经到来,这里的度假屋价格仅为1欧元! 事实上,早在2015年,西西里岛小镇们就开启了“1欧元购房”计划,到2018年底,为促进当地繁荣,西西里特拉帕尼市萨莱米小镇镇长维托里奥 斯加尔比再次提出并完善这一方案,引得周边其他小镇纷纷模仿。 4月15日,那不勒斯附近尊戈利镇宣布也加入此行列。镇长保罗 卡鲁索对CNN表示,欢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前来购房。当地青年志愿者不但能够协助买家选房,还能帮助其解决房屋购买后的翻修事宜。 “1欧元购房”消息让世界各地的购房客们蠢蠢欲动,世上真的有几乎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仅仅只要1欧元?按照西西里岛官方项目网站的回答是:“很简单,因为它们就只值1欧元。” 白菜价背后的玄机 站在西西里岛小镇桑布卡的山顶俯瞰脚下,地中海美景一览无余。在这里,数十栋房屋从1月份开始以1欧元价格出售。这些房屋多为二层小楼,面积从40─150平方米不等,自带花园庭院。 “如果你想买房,它现在就能属于你。”桑布卡副镇长朱塞佩 卡乔波在接受CNN采访时说。 西西里岛南部小镇甘吉,从2015年开始便有大约100座房屋挂牌1欧元出售,部分保存较好的房屋售价100欧元。这些房屋大都建于19世纪,均为两层石头小楼。 真有这么便宜的房子?这块“馅饼”没那么好咽。 虽然房子价格诱人,但大多地处偏僻,同时有很多附加条件。当地政府大都希望借助社会力量进行社区翻新,以促进地区繁荣。例如在桑布卡,新房主必须在3年之内以不低于1.5万欧元的资金对房子进行翻修,否则房产将被收回;同时,最终房产的售出价格实际上是以1欧元为底价的拍卖,如果没有其他竞价者,才能以1欧元的价钱买下房产。 2018年5月,意大利阿布鲁佐大区的卡索利小镇也决定以1欧元的象征性售价出售小镇历史中心的房屋。卡索利镇政府在官网上表示,希望参与“1欧元购房”活动的相关部门或个人能为市容市貌和公共利益做出贡献,以此来恢复该镇历史中心的建设和面貌。 除了意大利,近年不少国家都曾以象征性的价格出售房屋。2012年,英国的斯托克市的上千套空置房曾以1英镑1套的价格对外兜售;2015年底,美国底特律也有房屋售价为1美元;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小镇也曾以1加元出售地皮。 惊人的便宜背后,有许多附加条件。比如底特律,虽房屋只要1─100美元,实际情况却是,这些房子不仅破旧不堪,同时,所在的社区治安极差、犯罪率高。此外,买房者实际交的税是按6万美元的房屋价值来计算的。 看来,“1元房”初衷大多只是为了拯救衰败社区。如果购房者不能按要求完成翻新重建,那么他们就不能获得优惠;而如果购房者如约完成翻新,所花费的开销又很可能超出房屋本身的价值。 拯救衰败小镇 这些“1欧元购房”的衰败城镇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老龄化程严重,青壮年人口日渐萎缩。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西北部小镇洛卡纳为例,其人口从20世纪90年代的7000人锐减到目前的不足1500人,镇上学校因学生过少每年都面临关闭。 意大利全国性环保组织环保联盟称,在全国范围内,有1/3的村镇面临着居民减少甚至消亡的危险。 这些小镇人口流失与国民经济萧条有着紧密的联系。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意大利总体经济增长乏力,各类公共福利开支却逆向增长。对于如桑布卡、甘吉这样小镇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大量年轻人流向了工作机会更多的大城市,诸如罗马、米兰。 为了重新焕发生机,“1欧元购房”成了包括意大利、英国、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拯救小镇的一根救命稻草。此举不仅可以吸引外来人口,由此产生的各类消费,也能为当地税收做贡献,同时带动经济恢复。 意大利巴多拉托小镇就是“1欧元购房”的受益方。30多年前,小镇将废弃房产收下,以低廉的价格出售,随着房屋被新买家陆续翻新和打造,今日的巴多拉托通过发展艺术与戏剧成为了著名的观光小镇。 但这样的好事并不总是发生,英国就不乏抱怨声,许多买主认为“住进去感觉被隔离了”。 看来,要想获得重生,小镇不但要唤得来人还需要留得住人。...
拼多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有时候,不得不说上市未必是件好事。尤其是当一家公司起始于创始人乌托邦式的商业梦想,新的商业路径能否走通尚未可知的时候。一份财报,将拼多多眼下的困境暴露无遗。在黄铮眼中,这或许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可是,拼多多在GMV、季度营收和月活上的强劲表现没能打动投资者,反倒是超过百亿的亏损以及暴涨的营销费用和获客成本成了敏感字眼。新的财报披露后,拼多多股价一路暴跌。对于以传统电商的眼光衡量拼多多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全年净亏损102.17亿元足以让他们给这家公司宣判死刑。对于“内行”来说,暴涨的营销费用和获客成本犹如晴天霹雳,他们对拼多多商业模式的担忧越发强烈,甚至开始对黄铮的商业逻辑产生怀疑。▵ 当中概股价一路上扬之际,拼多多涨少跌多,远不如对手京东黄铮“Costco+Disney”的终极愿景看起来无比美好,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资本市场可没有太多耐心等待你去探索和尝试。如果黄铮不能尽快给出有力回应的话,拼团团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难。01黄铮急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老师段永平教给黄铮的一个商业常识。黄铮说,“这个常识让你安心于增加企业的内生价值,不要过度在意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可是,怎么能不在意呢?2019年3月以来,拼多多股价累计下挫约27.4%,市值蒸发约98亿美元。从黄铮的反应来看,他明显急了。4月24日,拼多多“重新”发布了一份2018财年年报,披露该财年完整的运营数据。与3月15日披露的那份年报相比,这份年报仅仅新增了技术团队的具体情况。更重要的是,黄铮发布了拼多多上市后的首封股东信。醉翁之意不在酒。显然,这是黄铮精心策划的一场营销。在这封股东信里,黄铮重申了“新电商”的概念,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重新解读了一遍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以及关于“Costco+Disney”的终极愿景。言外之意,拼多多的商业路径是全新的,请不要以传统电商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机制来衡量拼多多。新披露的庞大工程师队伍,只不过是为“新电商”添加的一个注脚而已。黄铮试图告诉投资者,拼多多的驱动核心是“基于商品流的今日头条”。熟悉拼多多的投资者对此应该并不陌生。在接受《财经》专访时,黄铮曾详细解释过拼多多的生意经,“拼多多并不是简单的流量*转化率=GMV的电商生意。拼多多的拼团不是一个简单的创造GMV的逻辑,拼多多是人的逻辑。我们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物,后期会过渡到机器推荐物。拼多多APP里几乎没有搜索,也不设购物车,你可以想像把今日头条下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就是拼多多。”对于巨额亏损和营销费用的暴涨,黄铮的解释是,“拼多多依然是一家创业公司,不会拿储蓄罐里的钱去存定期,而是积极寻找对长期公司价值有利的投入机会,即使这些投入按照会计准则会被记为大额短期费用”。并且,拼多多“随时具备了产生收入和随时赚钱的能力。”黄铮的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没有数据支撑,无异于自说自话。拼多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佣金,二是营销服务费。佣金即传统电商平台的“扣点”。可是,拼多多的客单价仅为京东的 1/15、淘宝的 1/3,拼团玩法几乎将这部分利润压缩到了极致,靠佣金盈利显然是不现实的。营销服务费其实就是广告费。这个传统电商也有,以淘宝为例,其广告费主要来源于竞价排名,和百度的机制类似。至于弱化用户搜索的拼多多,其广告费主要来源于商品推荐,与今日头条类似。不过,单靠广告费实现盈利,恐怕连“头条系”产品都不敢打包票。拼多多目前的盈利模式指向了流量池的问题。寄希望于靠广告费盈利无非有两方面,一是流量池足够大,流量越大广告越值钱;二是获客成本足够低,这些流量越便宜,则利润空间越大。上市之初,拼多多超低的获客成本和超高的月活增速是投资者看好它的关键原因。可现实是,拼多多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从2017年第二季度的2.78元一路暴涨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177元;月活增速则从2017年第二季度的118.7%一路放缓至18.2%。随着流量池越来越大,增速放缓当然可以理解。可是,拼多多花60个亿在获客上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高额获客成本与广告盈利本就是背道而驰的,拼多多这样做无异于摧毁其本就脆弱的盈利模型。无论是为了与友商竞争,还是为了面上好看,这笔买卖似乎都不太划算。股东信中,黄铮将拼多多当前的困境部分归结于来自友商“二选一”的空前竞争。这暴露出黄铮天真的一面。在构筑乌托邦时,他显然低估了可能面临的商业竞争等反乌托邦的力量。这也恰恰是理想主义者常在商业世界折戟的关键所在。打假、用户划向和供应链升级……黄铮构建乌托邦道路上的拦路虎个个凶猛,只有天真可不行。花旗银行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警示,“拼多多将面临用户增长放缓的压力,并将在未来长时间内面临假货治理、技术欠缺以及公司管理层运营经验不足等短板,这将严重威胁资本市场对这一中国新型电商平台的信心。”拼多多当下的困境绝不是一场公关就可以轻易解决的。02把资本主义倒过来拼多多的思想根源其实很简单——“把资本主义倒过来”。理解了这句话,也就真正理解了拼多多。赴美留学的经历让黄铮对资本主义有很深刻的理解。黄铮认为,“保险是资本主义的极致”。在他看来,拥有资本的富人抗风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穷人需要向富人购买这种抗风险能力,这就是保险的意义。保险放大了资本的力量,如果市场是高度有效且不受干扰的,如此推演下去,则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极致。黄铮提出了一个想法:有没有能够倒过来的保险,让财富分配更均匀一些?存不存在一些机制,能让穷人也卖一些自己的抗风险能力给富人,从而实现让周期更短的钱从富人向穷人回流的循环?黄铮在个人公众号里举例说,如果有1000个人在夏天就想到冬天要买一件某种样子的羽绒衣,他们写了联名订单给到一个生产厂商,并愿意按去年价格出10%的订金。这种情况下,工厂愿不愿意给他们30%的折扣?很可能愿意。因为工厂从这个订单里获得了一种需求的确定性。工厂可以把这种确定性的需求提供给上游和配套厂商,以换取更低的成本。这就相当于工厂用“30%的折扣”向这1000个人购买了一份“保证在未来购买这件商品”的保险,也就是黄铮设想中能够让财富分配更均匀的“倒过来的保险”。他相信,消费者的需求对供给方一定是有价值的。它可以降低组织生产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和资本更有效的配置。黄铮猜想资本家、富人愿意向普通人、穷人购买这种反向的保险。而拼多多就是“把资本主义倒过来”的尝试。这样的思想根源决定了拼多多与传统电商是截然不同的。诸如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其核心思路是将商家提供的产品集中起来,价格透明化,相当于把义乌小商品市场搬到网上,实现的是供给侧的集中化和透明化。而拼多多则截然相反,它的核心思路是将消费者的需求集中起来、透明化,将之提供给供给侧以换取价格更优惠的产品,实现的是需求侧的集中化和透明化。这样的思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拼多多的路很难走:既要搞定需求侧,量化消费者需求;又要完美对接供给侧,做好这些需求的价格谈判,让双方都满意。拼多多无异于一个乌托邦。黄铮从“供给侧改革”中得到启发:可以通过归集需求信息,打通供应链,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更高效地满足消费需求。供给侧从滞后的计划生产变为与需求同步的半市场化,也就是所谓的“柔性定制”。黄铮给这种理想化的配置方案起了个拗口的名字:用需求侧的半“计划经济”来推动实现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黄铮将构建乌托邦的切入口放在需求侧,通过人群划向和需求归并,将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归集成有一定时间富裕度的计划性需求。拼多多的终极定位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Costco: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里,有了规模之后再反向定制,从而极大降低成本。就这一点来看,拼多多和小米很像。雷军说过,Costco教会他如何将高质量的产品卖得便宜。与黄铮一样,雷军瞄准的也是“价格敏感人群”。只不过,雷军的小米有品选择了不同的商业路径,以小米硬件设备搭建流量池,最终以家居为落地场景,打通lot供应链。二人思路很像,不过雷军的野心没黄铮那么大,遭遇的阻力自然也小很多。Costco之外,倍受黄铮推崇的迪士尼,是最成功的O2O公司,将虚拟和现实完美融合,使消费者获得身心愉悦。黄铮希望拼多多这个平台最终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比消费者更懂消费者,使消费者获得身心满足,达到与迪士尼类似的效果。这就是黄铮“Costco+Disney”终极愿景的由来。03拼出个拼多多有了终极愿景,黄铮的目标渐渐清晰起来。倒推其终极愿景,不难发现拼多多要做的无非是两件事:一是通过大数据和持续的机器学习实现用户划向,搞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比你更懂你”;二是打通供应链,改革供给侧,实现柔性定制。尽管黄铮构画了一个全新的乌托邦,但通向乌托邦的道路并不新鲜。拼多多做的第一件事其实就是张一鸣在做的事,只不过张一鸣聚焦的是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娱乐需求;第二件事,有很多人在做,比如雷军的小米有品、丁磊的网易严选、马云的淘宝心选。用户划向和机器学习意味着黄铮需要一个巨大的、高频次的流量池。谁最符合这个条件?当然是腾讯。拼多多和腾讯微信的联结也让很多人将之误读为“社交电商”。基于微信社交生态链的拼团模式成长起来的拼多多,无疑是依托微信生态成长最快、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不过,黄铮和马化腾并非单方面依赖的关系,而是相互成就的。黄铮充分享受了微信生态红利,流量+社交的赋能让他省了很多力气。而拼多多也让马化腾看到了微信生态的巨大潜力,小程序很快成长为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引擎之一。在这一点上,马化腾同样应该感谢黄铮。有了腾讯的赋能之后,黄铮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高效引流,打造自有流量池。这正是技术背景出身的黄铮最擅长的事。做过游戏公司的黄铮从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拼多多的产品玩法。千团大战后静寂许久的拼团玩法进入他的视野,拼团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吸引用户、又可以高效聚合用户需求,对拼多多而言堪称完美。拼多多的核心玩法是拼团砍价和拆红包。它的底层思维实际上是一款游戏,一般游戏是通过打怪升级、赚取游戏装备等方式来获得满足感,而拼多多则是通过拼团砍价、组队拆红包等方式“省钱”以获得满足感。与一般游戏相比,能直接联通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金钱”,来得更加直击人心。尽管黄铮也承认“抽奖和抢红包是最简单的娱乐行为,这种方式很矬”,但他们确实在试图做消费和娱乐的融合。拼多多获客成本低的秘密同样藏在它的玩法设计里:用户砍价能力是不同的,参与砍价次数越多,砍价能力就越低。老用户一刀可能只能砍0.1元钱,而新用户则可以砍3—5元钱。这让热衷于砍价的老用户不断去主动发掘新用户,以便获得其含金量最高的“初刀”。 这是拼多多用户得以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流量池越来越大,新用户逐渐减少,获客成本自然而然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还有砍价越来越难,带来的老用户用户粘度的下降。拼多多的玩法设计有一个致命缺陷。以“低价让利”为核心的玩法是有天花板的,它并非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那些精致的“五环内人群”中不乏品牌信赖者和奢侈品爱好者,他们对拼多多选择的低端供应链有着天然的免疫力。为了适应更多人的消费需求,拼多多就必须扩展高端品类。这时候,拼多多又会遇到一个新的难题:如何消除人们的刻板印象,给拼多多“洗白”,让五环内人群觉得它不low。这成了拼多多的一个死结,持续折磨着黄铮。事实上,拼多多创造的发展奇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往的商业成果:阿里铁军艰难的电商推广和用户培育、完备的仓储物流体系、腾讯的社交和流量赋能、头条开创的用户推荐机制……可以说,拼多多是黄铮拼出来的一家公司。除了一个乌托邦幻想,其它全靠外力。但你不能否认也只有黄铮才能把这一切成果粘合起来。正如环球捕手创始人李潇所说,“拼多多能起来是借势,但黄铮是这股势头里翅膀最硬的鸟。”04反乌托邦乌托邦越美好,往往也意味着现实世界里反乌托邦的力量越强大。黄铮构建的乌托邦要求每块积木都是完美的,任何一块积木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大厦的崩塌。对于乌托邦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阻碍,黄铮早就预料到了。他明白商场信奉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往往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奇异现象。一切理想都很美好,但规则破坏者势必存在。中国人永远相信“一个老鼠坏锅汤”,但凡供给侧的商品伤害了消费者的美好愿景,就会被无限放大,再想洗白就非常难了。对此,黄铮在个人公众号里并没有给出思考成熟的解决方案。他只是隐隐将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可能性,“不知道区块链是不是适时为这种‘反向保险’而生……”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黄铮在推演拼多多商业模式时已经料到了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但至今没有找到对策?现实是,拼多多所遭遇的反乌托邦力量比他预想的还要强大。假货已经成为拼多多难以摆脱的标签。4月2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拼多多列入其侵犯知识产权的年度“恶名市场”名单,指责拼多多在平台治理和技术投入上决心不足。其实拼多多在打假上的投入力度不小,怎奈效果一般。某种程度上,拼多多在极速扩张过程中把三四线城市广泛存在的路边摊和10元店之类的低端供应链都搬到了平台上。拼多多所暴露出的山寨、假货问题是中国制造业的固有问题。它不是因拼多多而生的,更不会因为拼多多而消失。让拼多多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行业都无法应对的痼疾,未免太难了。拼多多面对的假货问题,其他电商也都遇到过。只不过飞速发展的拼多多把近20年电商之路上的矛盾都聚集在短短3年时间里,治理难度更大。享受急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就必须承受伴随而来的痛苦,这对谁都是公平的。最棘手的反乌托邦力量来自竞争端。在拼多多的终极构想实现之前,无论是下沉市场、让利的拼团模式,还是供应链升级都毫无壁垒可言,极易模仿或超越。拼多多崛起后,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都开始试水拼团模式,并通过各种方式抢占下沉市场,尤以淘宝势头最猛。2018年,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APP、上线支付宝拼团小程序,升级天天特卖,集中火力对抗拼多多。2019年初,曾在千团大战中收割战场的聚划算又宣布回归。从一淘网到返利网,淘宝在抢夺下沉市场方面经验丰富。来自淘宝的用户争夺也是推高拼多多获客成本的重要原因。拼多多努力推进的农产品上行,竞争同样不小。无论是擅用小程序的社区团购,亦或是直播平台和短视频APP上的“乡村网红”都在试图分流。黄铮理想中的错位竞争最终又回归到了传统电商建帝国、争地盘的老路子。尽管不认同传统电商的竞争思路,但黄铮明显被带偏了。从概率学来讲,超过4亿的流量池足以覆盖中国16亿人口的消费类型和消费需求,足够拼多多进行用户划向和机器学习,可黄铮却不惜花重金继续扩张流量池,搞得资本市场怨声载道。用户超过京东后,下一个对手就是淘宝了。很难说,黄铮的做法中没有赌气的成分。眼下,拼多多的玩法已经接近天花板。通过超高营销成本带来的高增长得不偿失,抛弃获客成本优势对拼多多而言无异于自斩双臂。有舍才有得。对黄铮来说,放弃高增长的光环,将主要精力花在用户划向和供应链打通上才是明智之举。可是,资本市场常常容易让人丢失初心。现在的黄铮还记得当初那个声称“流量逻辑是上个时代的逻辑”的黄铮么?农村易占,城市难围。资本市场始终盯着你呢,黄铮,还是悠着点儿吧。...
摘要:开发商、代理商、商家,究竟谁是这波红利的最大受益者?这个五一,沈睿过的很不是滋味。4天的假期与家人一起出游,时光甚是美满。但当假期结束,沈睿准备收心回归工作之时,却被告知自己即将面临失业。沈睿曾十分看好小程序,2017年微信之夜,“用完即走”的轻便小程序,瞬时间刷爆网络,也点燃了他心中那股敢闯敢拼的劲头。沈睿义无反顾辞掉原有工作,全身心扎进小程序行业,2018年他顺利入职一家小程序代理公司,负责产品推广运营。他所在的公司优先入场,早先曾拿过天使投资,在业内颇具影响力,但在去年下半年,公司却渐露颓势。天使轮融资即将烧光,代理的小程序复购率低的可怜,一年前还准备继续扩招的三十号人已然有些扎眼。有些同事觉察早,早已经悄悄找好下家。沈睿没那么幸运,原本想陪伴公司渡过难关,谁曾想一个假期过后,公司倒闭老板跑路,自己就这样失业了。时隔一年,那个曾经让人眼红、比融资、拼规模的小程序行业,如今热度正在慢慢下降。一、增量 not 流量作为张小龙的第二款产品,小程序出生即繁花锦簇。有数据显示,2018年小程序行业融资数量超过130个,平均每月融资近11个项目。资本的入驻加快了小程序在各阶梯城市的蔓延。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微信小程序的数量突破230万个,覆盖电商、游戏、学习、资讯等20多个场景。一时之间,它似乎成了错过移动互联网的商家的第二根救命稻草。“你可以没有APP,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小程序。”这是沈睿在线上电话推销时最常讲的一句话。APP运营难度大,移动红利难寻是众多线下商家之痛,沈睿告诉新摘,三四线的商家迫切与互联网接轨,而开发成本较低的小程序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一个模板3800起步,然后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加以定制。”花费几千块便能为自己多年的实体商铺增加互联网基因,这对不少商家而言,都是一笔划算的生意。蜂拥而至、随波逐流是人性本质,对于线下商家,借助微信小程序推广自家店铺,这个“以小换大”的机会更是不容错过。伴随着这一波小程序狂潮,沈睿绩效好的出奇,屡屡拿到上万元奖金。但好景不长,自去年6月份,他开始不断接到商家的投诉电话,严重者甚至近乎谩骂。许多商家在最初听了销售人员洋洋洒洒地描述后,都会把其当成店铺升级改造,甚至是增大客流量的抓手,以期达成更多的流水。但往往几千块钱的基础模板根本达不到满意的程度,多数商家后续都办理了增值升级服务,甚至有商家为之花费数十万,但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预期可观的盈利效果。“我们这种中小代理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销售公司,老板只看成单率,并没有想过是否真的能帮商家引流增值。”沈睿坦言。2018年至今,形形色色的小程序占据人们视野,其中同城艺龙、美团、拼多多等几个小程序一直占据小程序排行榜之首。数据来源:阿拉丁不难看出,原本已具备成熟APP能力的商城,微信小程序达到了拓客增量的作用,但对于互联网基础弱的中小商家,并不能作为获取线上流量的依赖。据多年研究小程序的业内人士表示:“小程序设计之初本就不是为了给那些小商家导流吸粉,运营小程序不比APP容易很多,小程序更多的对象还是给那些已拥有功能较为完善的产品,小程序只是作为辅助。”简言之,小程序并非地推人员描述的那么“神奇”,在原有业务不达标的前提下,是很难给商家的客流量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和提升。张小龙也曾明确表示:“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兴于流量,衰于流量,风口下的人们丧失了对产品的基本判断力和准确的认知,殊不知小程序只是却仅仅是门增量生意。二、独特的分销:开发商vs代理商“小程序是要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回报”,这是年初小程序团队给它的定性。不因流量而起,不为小B而生,小程序的渠道专一性同时影响了其分销的独特性。作为小程序开发公司中的一员,张轩对小程序的分销模式了如指掌。“我们开发商赚的主要是代理费,其次是单独定制开发,再其次才是模板。”张轩对新摘表示。问及为什么不选择自己直接拓展客户,张轩表示几乎很少会有开放商自己代理品牌,耗时又费事,他们只关心后台技术的成品,别的都交给别人。大型的开发公司往往都是广募代理,按照全国、各区域招募代理商,张轩所在公司亦是如此。开发商专注技术,追崇产品随着不断地适配用户需求,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定制不同模板,是其主要工作。“如果单独开发客户,需要在公司招聘大量的销售人员,个人成本大大增加。更何况代理公司拥有完善的公司资源、充沛的销售人员,可以更好的触达用户。”张轩说。冗杂的过程被他人承包,开发商仅仅收取一个代理费,至关重要的定价权交由代理商定夺,与代理商博弈也是开发平台必备的技巧。各家小程序模板价格在重营销的代理商参与下,参差不齐迥然有异。张轩说:“现在小程序没有行业统一的定价标准,最便宜的微官网只需花两三百,最高的上不封顶。”代理商掌握溢价权,在开发—代理—销售整个流程中,相应获利更大一些,但身处代理公司的沈睿却表示,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他给新摘算了一笔账。假设被开发好的小程序代理费为一年10w,按照全国10个代理商算,平均一个模板售出价格3000,售出50家商户,每个意向用户需要匹配1-2个销售、2个美工、一个技术。看似代理商占了大头利润,但其中充斥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销售要承担房租、工资等支出,如果这个月单子没有卖出足够的数量,公司生存就会是很大问题。沈睿说:“推广小程序就好比微商,真正赚钱的一般都是顶层团队,一级一级代理分销后,越往下越赚不到钱,甚至赔钱。”许多商家购买小程序后,普遍发现用户留存度低,用户数据难以监测等缺点。借助其他生态领域或能给自己带来拉新和流量,但多数用户还是习惯于停留在平台,用户转化率相当低。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共有200多万个小程序,但真正打开率却不足一成。”随着商家回购率直线下降,小程序代理商们纷纷倒地,资本褪去热度,甚至小程序开发者也在陆续减少。数据来源:Tech 星球“我们年初就不做小程序了,整个项目组都被取消,现在回到APP开发。”张轩向新摘表示。小程序行业信息沟通不流畅,利益被多层分削,商家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代理商和开发商也没有收获应有的利益,离场成必然。三、过冬 or 入春2018年,是小程序融资频次最高的一年,但在今年开春以来,这个频次明显降低了许多。数据显示,自今年开年以来,小程序行业共发生了21笔融资,月平均融资数量不到6个,比起2018年相差甚远。据统计,去年小程序行业共有130个项目获得融资。有些人感叹小程序风口已逝,或临寒冬。每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必然会经历由狂热到理性的过程,但隐藏在乱象之中的才是行业真正发展的方向。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是:外界对于小程序的关注点正在回归技术。可以看到,在今年的所有融资事件中,占比最高的是企业服务,高达42%的比例;其次是生活服务,占比19%。电商以及风靡一时的社区团购并没有成为小程序的主流方向,存活至今打开率高的依旧是发挥工具性质的小程序。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小程序正在去伪存真,回归最初的定位。“小程序是2019年的唯一主角”,在其诞生两年之际,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曾明确表示。显然,目前这个入口还不具备独立运作的能力。不论是上下游信息的互通,还是行业规则的完善,抑或是小程序之于微信的定位,这些都尚未明朗。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过打磨之后,小程序的未来方向开始变得越来越明确。晓程序观察创始人谢晓萍曾说:“小程序离真正的风口还有一段距离,它会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载体,它也将重构线下的商业价值。”市场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重构线上线下模式,打通端和点连接的核心点,而不是一个仅停留在襁褓之中的美好设想。小程序行业诚然已入冬,但冬天已至,春天亦不会远。“我还是会继续待在这个行业”,在采访的最后,沈睿十分肯定地告诉我们,“我对它有信心。”...
失联一个多月后,恺英网络(SZ:002517)实控人王悦有了下落。恺英网络发布公告称,收到王悦家属送交的《告知函》,称王悦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截至5月6日,王悦仍持有恺英网络21.44%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但其所持全部股权不仅被质押,还处于被冻结的状态。此外,王悦还通过上海骐飞和圣杯投资间接持有恺英网络股份。上海骐飞和圣杯投资分别为恺英网络第3、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6.3%和3.75%,王悦分别在二者占有3.6%和14.24%的股份。而早在4月23日,恺英网络的另一创始人,冯显超则因涉嫌个人经济犯罪正在接受公安机关的调查。目前,冯显超持有恺英网络12.1%的股权,为其第二大股东,但其所持股份的7.95%已被冻结。创始人退出王悦和冯显超曾是恺英网络一致行动人。2008年,王悦和冯显超两位80后共同创立了游戏公司恺英网络。2015年恺英网络借壳泰亚股份上市后,王悦和冯显超分别为上市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同时形成一致行动关系。此外,恺英网络的第3、5大股东上海骐飞与圣杯投资则分别是王悦和冯显超的一致行动人。但在今年1月,两位创始人解除了一致行动关系。根据恺英网络公告,2018年底,王悦和冯显超一致行动协议到期,因当事人可能通过减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筹集资金偿还质押融资借款,一致行动关系也因此解除。事实上,王悦和冯显超都有大量的股权处于质押状态。恺英网络在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表示,二人的股份质押比例都超过99%。这部分质押股份存在相当大的风险。4月4日,恺英网络公告称,上海骐飞质押于海通证券的股份因触发平仓线而未及时补仓而构成违约,可能导致被动减持。数据显示,上海骐飞持有恺英网络6.3%股份,其中质押股份占6.28%。同日,恺英网络披露,圣杯投资同样质押于海通证券的股份也因违约,可能被强制平仓。受此影响,冯显超紧急减持套现。公告显示,冯显超及一致行动人圣杯投资将从4月4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一百八十个自然日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2%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上市承诺,冯显超及圣杯投资在借壳时受让的存量股份自2016年9月14日起36个月内不予转让。而冯显超仅在2016年6月16日与王悦共同增持一次,当时增持9.67万股,占总股本的0.0143%。也就是说,冯显超手中的大部分股份仍处于受限状态。王悦和冯显超的退出似乎早有征兆。2018年起,王悦逐渐卸任总经理、董事长职位。3月18日,早前拟退出董事会的王悦再次当选公司董事,来代替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董事的冯显超。但仅仅一周之后,王悦又辞任了公司董事的职务。到3月28日,恺英网络公告,已与王悦“失联”。3月20日,金锋当选新任董事长,恺英网络开始进入金锋时代。公开资料显示,进入恺英网络之前,金锋曾为盛和网络法人,并担任总裁及CEO至今。2016年,盛和网络研发的《蓝月传奇》与恺英网络开始合作。2016年至2017年,恺英网络分两次,以18.065亿元收购了浙江盛和71%的股权。随着盛和网络并入恺英网络,金锋也开始了“开挂”的升迁之路。公开资料显示,金锋在2018年7月第一次进入恺英网络董事会,未到一个月被选举为副董事长。两个月后,金锋升任联席董事长。从收购公司高管到母公司董事长,金锋的快速“蛇吞象”经历令人惊讶。而恺英网络另一收购公司九翎网络董事陈永聪则成为恺英网络的总经理和公司法人。创始人相继陷入刑事风波,其所持大量股权被质押面临平仓风险,公司高管职位则把握在被收购公司的人手中,恺英网络似乎有着“易主”的可能。恺英危机恺英网络近年来不仅经营业绩下降,资本市场表现也差强人意,其公司市值在一年多时间内一度蒸发300亿,此外,恺英网络还面临着一系列诉讼问题。恺英网络借壳之时曾签订对赌协议。承诺恺英网络在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归母净利不低于4.62亿元、5.71亿元和7.02亿元。实际的执行结果远好于预期。财报显示,恺英网络在2015年至2017年净利实现6.55亿元、6.82亿元和16.1亿元,均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实控人王悦身价也因此一度飙升至66亿元,登上2016年胡润“80后”富豪榜单。不过,上述业绩情况似乎充满“水分”。从2015年至2017年,恺英网络公布的年报数据都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其针对利润增长、关联交易、商誉过高等问题做出说明。而在三年对赌期后,恺英网络业绩急转直下。2018年财报显示,恺英网络去年实现营收22.8亿元,同比降低27.09%;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和1.6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0.8%和89.75%。更为糟糕的是,业绩滑铁卢的状况还在持续。恺英网络今日披露的2019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恺英网络营收6.7亿,同比微增6.73%,净利则为8839.2亿,同比下降64.15%。报告还显示了恺英网络对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预期,即2019年1到6月,恺英网络净利依然下降,下降幅度为50%以上。而恺英网络未来的经营状态同样充满隐忧。恺英网络2018年12月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手机游戏为其第一大业务,营收7.27亿元,占总营收65.79%;网页游戏紧随其后,营收2.68亿元,占总营收24.28%,同比下滑52.45%。而在上年同期网页游戏还是恺英网络的绝对的支柱业务,占总营收的四成以上。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底层技术的发展,手机游戏已经逐渐成为游戏领域的绝对力量。但恺英网络在手游方面,除了上线超过3年,累计流水78亿的《全民奇迹》外,并没有在做出太大突破。由于游戏版号收紧,恺英网络曾打算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拯救其业绩情况。在恺英网络2017年年报中,恺英网络称,未来,希望公司的科技金融业务,成为其利润增长的强劲动力。基于此,恺英网络投资了上海暖水、上海翰惠、上海翰鑫、上海合勋车融资产、上海翰迪以及设立宁波恺英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满足其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支付服务、账户体系、最终消费场景及信贷产品全产业链的布局。此外,恺英网络还打算进军区块链业务,并成立相关事业部,致力于区块链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然而,在2018年互金业务雷潮下,互金并没有拯救得了恺英网络。到2018年6月,恺英网络将其拥有的唯一一张互金业务牌照的恺英小贷全部股权出售,2018年年报中,恺英网络也再未提及任何金融业务。另一方面,诉讼缠身,更使得恺英网络雪上加霜。2017年12月,恺英网络的《阿拉德之怒》因侵犯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事项,被腾讯起诉。为此恺英网络不得不下架《阿拉德之怒》,并索赔5000万元。恺英网络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下架《阿拉德之怒》会对其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天眼查显示,恺英网络全资子公司上海恺英涉及诉讼纠纷103起,多数为著作权纠纷。此外,恺英网络还涉及部分国际仲裁案件,而部分案件会使得恺英网络面临巨额索赔的风险。危机之中,恺英网络的股价也随之下跌。恺英网络上市后,股价最高达23元左右,但随后股价一路下滑,截至目前,恺英网络的股价仅3元多。...
摘要:出国旅游,你搞定手机网络了吗?出国游、国内游、室内游(葛优躺)……五一四天假,你是怎么“游”过来的?有人开玩笑称“有钱人在国内玩,没钱的都去国外玩”。近年来,由于人们精神文化追求提高、越来越多的免签开放政策带来便利、节假日国内游人多国外游体验更佳等原因,越来越多人喜欢出国旅游。“只带一部手机出门,就能解决吃喝住行”,这在国内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技术的先进给生活带来了便利,手机的核心功能越来越多,人们注意力重心也转移到了手机上。但若出国了,又没提前搞定手机在国外的网络问题,分分钟能把人打回原始生活状态。手机无网,无异于瞎子点灯,国人在国外更是寸步难行。目前,最普遍的出境网络产品有:国际漫游、国际流量包、手机卡、出境WiFi租赁四种。当然,还有蹭WiFi。出境网络产品使出国游的人也能正常地上网、与国内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等。曾经,国际漫游、国际流量包贵得离谱,出境WiFi租赁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以低价资费打入市场。那出境WiFi租赁服务到底是怎样的一门生意,在出国游这波热浪中,这些提供商是否已赚得盆满钵满?兴起:资本入局出国旅游的人越多,出境网络产品的需求就越大。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从2015年开始,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18年,增长幅度最大。从数据上看,每年有上亿人出国旅游,他们基本都有购买出境网络产品的需求。每个人出国旅游的时间一般都在一个星期左右,而当前出境网络产品的价格普遍是20~30元每天,照此预估,单提供流量服务这门生意就是个两三百亿元的市场。在以前,这更多是由三大运营商瓜分着这波红利。有暴利必有“入侵者”。虽然提供随身WiFi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生意,但是提供出境WiFi租赁服务却是从2014年、2015年左右才开始爆发,直接逼得三大运营商不得不下调国际漫游及流量包费用。一些出境WiFi提供商还获得了资本的青睐。猎云网通过公开数据整理,发现目前有四家出境WiFi提供商获得了融资,分别为漫游超人、环球漫游、漫游宝和小漫WiFi。并且这四家也是目前市场上较头部的提供商。从融资信息显示,在2015年,这四家提供商均获得了融资;但之后几乎无融资,仅漫游宝在2018年有获得一次2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据了解,漫游宝成立于2011年8月,在刚成立时就获得融资。在2018年3月,漫游宝创始人刘晶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前漫游宝一年服务上千万用户,已经全球覆盖120个国家、200多个运营商,并且已经实现了盈利。根据各提供商官方数据显示,目前,环球漫游用户已达1500万人、小漫WiFi超100万人;而漫游超人官方披露称已服务超过3亿人次,并且在2017年8月,试过单日服务在线用户数突破50万人次。环球漫游于2003年5月上线,漫游超人和小漫WiFi均成立于2014年。从运营数据方面看,漫游超人发展得较快。另外,有媒体曾报道,据携程网透露,WiFi租赁量自2015年以来增幅高达4500%,特别是进入暑期旺季,最高峰每月有几十万台出租。也正是从2015年开始,国内的境外WiFi提供商开始相继涌现到市场中。可以说,2015年是出境WiFi提供商兴起之年。进阶:产品迭代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境外WiFi提供商来说,要想一直占有市场这份厚利并非易事。运营商们多次下降资费,使得WiFi提供商优势不再。而用户在选择出境网络产品时,考虑衡量的无非是费用、网速与信号,还有便捷性。1、费用(资费)对比以前,对用户来说,国际漫游和国际流量包费用昂贵。但在2015年出境WiFi租赁火速占领市场的时候,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开始降低漫游与流量包资费来保持市场占有率;之后,随着中国境外旅游人数的逐年攀升,运营商们为夺取市场份额,也多次下降境外漫游资费。比如中国联通于2018年8月10日大幅下调国际/港澳台漫游资费。语音资费方面,平均降幅达到44%,最大降幅达到79 %,至此,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语音资费都控制在了每分钟3元以内;数据资费方面,平均降幅达到46%,最大降幅97%。中国移动也在此前推出了“全球通无限尊享计划”,该套餐包含“全球不限量”待遇,即19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多至每月14天流量不限量”。中国电信则在2018年8月初推出了多款多天流量包,专为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多天旅程设计,价格在10元-100元左右,根据天数和目的地不同而变化。另外,根据出境WiFi提供商自家披露,WiFi租赁产品的价格大概在每天20元左右。而根据携程网上披露的数据显示,有的提供商资费最低少于10元每天,但这种比较少;并且不同国家之家的收费不一样,相对来说,欧美的会贵些,每天大概在30元以上。目前,出境WiFi租赁、电话卡和流量包(运营商提供)的三种产品的收费相差并不大,所以费用便宜已经不是出境WiFi提供商的绝对优势了。2、网络与信号对比关于网络和信号的好坏,大多数只能靠用户口碑了,很难有个标准能提前告知哪家网络就一定好。但根据实力来讲,在网络信号方面,还是运营商的强,毕竟这些运营商的网络覆盖范围更广,运用技术最成熟。另外,由于目前内地提供该项服务的商家资质良莠不齐等因素,WiFi设备失灵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是设备自身的问题,但用户却被扣了押金。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3、便捷性对比从便捷性来讲,出境WiFi租赁由于需要提前预约、交押金、随身携带设备、设备需要充电以等问题显得比较麻烦。但由于出境WiFi租赁不限流量,且可2~3人共用,并能使用谷歌地图等优势依然获得很多人的青睐。虽然,这三种出境网络产品各有优缺点,但是对于出境WiFi提供商来说,仅提供WiFi服务并非长久之策;若一直提供同等功能设备也不能突显优势。为此,出境WiFi提供商也在寻求创新、拓展更多境外服务。比如,漫游宝自主研发vSIM技术。据了解,通过后台的vSIM虚拟流量平台,不再需要插入物理SIM卡。设备通过GPS定位寻找到周围基站并把信息发给后台,后台再给用户的移动终端分配信号,使其注册连接到网络。若用户移动,设备可自动切换网络。据漫游宝创始人刘晶像媒体介绍称,既然vSIM可以内置到随身Wi-Fi的芯片中,那么也可以内置到手机芯片中,通过SKYROAM的软件平台登陆服务器,就可以实现一部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上网,不再需要随身Wi-Fi设备。再从手机扩展开来,其他的智能硬件也能够实现这样的连接。而对于漫游超人来说,他们要做的本质就是境外WiFi服务。而WiFi设备只是它的载体,他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WiFi设备自带翻译功能、充电宝功能;还提供汇率计算、手机查询、导航和旅游攻略等,远至海外用车、全球购物优惠券、全球语音电话、当地导游等更多的境外WiFi产品。据了解,目前漫游超人WiFi设备已有充电宝功能,但是作为设备运行本身是需要电支撑的这个点,且设备续航时间有限(一般为12个小时),其增加充电宝这个功能是否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漫游超人方面披露,设备正在不断进行着更新换代,未来或许可以将这种WiFi服务直接植入到手机中,用户需要出国时直接通过手机购买即可,不需要额外取还设备。就算未来随身WiFi设备没有了,但它们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下去。毕竟出国的人还在增加,网络需求源源不断。但出境WiFi租赁提供商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未来:被5G替代?除了行业竞争加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出境WiFi租赁业务同样产生影响。外界一直有传言称未来5G将替代WiFi,随着5G应用的落地和相应资费的下调,WiFi不再有优势,或许不将存在。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出境WiFi提供商是否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对比,重点还是在网络速度和资费高低问题。在5G时代,网络传输速度必然变快,资费还有待观察。未来,出境WiFi租赁也不会是单独的一门生意,它或许会依附在境外其他服务中存在,或许植入手机中存在。而5G想要完全替代WiF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商家来说,谁说得清灭亡和创新谁会先来临。与其担心还未来到的未来,不如先把用户体验做到极佳,生意经里的道理永远都是产品至上,用户定夺。...
日前,中国幸福投资(08116.HK)发布公告称,收到香港高等法院发出的智尚田(呈请人)针对该公司的清盘申请。呈请人声称根据该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权,该公司结欠呈请人约5180万港元。该呈请的首次聆讯已订于今年6月26日进行。自2018年11月5日上午九时起,中国幸福投资即于港交所暂停买卖,截止发稿仍停牌。2018年11月2日,中国幸福投资报0.024港元,总市值7274.64万。此前,中国幸福投资发布公告称延迟发布2018年度业绩。从2018年半年报情况来看,中国幸福投资主营业务包括酒类及雪茄业务、高尔夫业务、钟表及珠宝业务、P2P贷款中介服务以及放贷业务。据2018半年报数据,其营业额主要来自于钟表及珠宝业务、P2P贷款中介服务等。其中,P2P贷款中介服务为4502.2万港元,占总收益的27%。2017年,中国幸福投资曾因对赌并购P2P平台口贷网而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的公告内容显示,口贷网作为全资子公司将被纳入上市公司合计报表,同时也承诺并购后前两年净利润总额不少于6500万港元,否则将向中国幸福投资支付赔偿,赔偿最高额度为1.6亿港元。公告显示,富弘公司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也负责投资控股。此外,香港子公司还有另一家从事投资投资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而在国内,其注册公司主要运营P2P平台口贷网。公告称,经评估公司评估,标的市值为4亿港元。中国幸福投资公告显示,2017年11月28日,口贷网被收购。仅半年多后的2018年7月,口贷网即被曝出兑付危机。据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今年4月发布的案情通报,2018年10月31日,该平台被成都警方立案侦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截至该案情通报发布,公安机关已抓获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并刑事拘留,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对该6人批准逮捕;同时依法查封涉案公司、个人名下房产497套、车辆5台,冻结涉案资金170余万元。针对该P2P平台及相关业务,中国幸福投资曾陆续发布多个公告。2月发布的最新相关公告内容显示,口贷网运营公司管理层未提供有关营运公司财务及营运事务的全面完整记录及文件。提供的最新管理账目仍截至2018年9月30日,且经中国幸福投资核查,该数据不完整且不准确。公告同时称,口贷网创办人及董事之一及法定代表魏宁与其他数名高管已被成都市公安局拘捕,自2018年12月起被拘留。自2018年11月前后以来,中国幸福投资一直未能联络运营公司其他董事。与运营公司有关的所有文件已被成都市公安局扣查,成都市公安局正式调查及介入后,运营公司已完全停止营运。公告表示,中国幸福投资其他业务分部一直正常营运。根据管理帐目,酒类及香烟业务以及高尔夫业务收益下跌,主要由于客户需求减少所致;钟表及珠宝业务继续录得巨额收益;放债业务贡献相对并不重大。企查查数据显示,口贷网运营主体为口贷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被收购之前,曾获京北投资、深创投、国家产业引导基金3轮融资,金额分别为100万人民币、1000万人民币、1000万美元。此外,口贷网还关联两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其中一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关联的判决文书显示,经查被执行人目前下落不明,目前无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房地产、车辆、公积金、基金理财股息等财产可供执行。本案已对被执行人采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的强制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