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理财焦点资讯
理财公司突然来电 当事人家属担心安全离家居住
发布时间:2016-03-04 09:11 来源:新华报业网-江南时报 作者:新华报业网-江南

  《理财公司号称拿出百万可年赚百万六旬老人难挡诱惑卖房去投资》引来网友热议

  昨天,本报题为《理财公司号称拿出百万可年赚百万六旬老人难挡诱惑卖房去投资》一文曝光南京一家投资公司以高额回报吸引老人投资的报道见报后引起各方关注,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众多网友纷纷吐槽这些社会投资理财公司的各种骗局。当天下午,当事人家属张小姐接到理财公司负责人电话疑似威胁,感到非常害怕。交汇点记者张旭

  进展

  当事人家属未留联系方式竟接到公司负责人电话

  昨天下午,南京受害人家属张小姐给记者打来电话,她说,江南时报就此事报道后,一大早,她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张小姐他是南京宜奔池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并质问张小姐有没有向媒体投诉。

  张小姐说,打电话的男子虽然没有说什么威胁的话,但是语气非常怪异,她感到非常害怕,觉得这家公司是在威胁她。张小姐觉得很蹊跷,自己从没有在任何地方留过自己的电话号码,不知对方是如何取得她的联系方式的,由此联想到手机实名制后绑定了家庭地址,张小姐害怕这伙人会找到她家进行报复,于是决定最近不在家里居住。

  张小姐告诉记者,尽管媒体已经对该公司进行了曝光,但是她还是担心父亲继续投资。现在她不知道父亲有没有看到江南时报的报道,自己也不敢让父亲知道是他们求助媒体。因为父亲被该公司洗脑,如果知道是自己子女向媒体爆料,她父亲肯定要在家里闹翻天。

  张小姐还有一个担心,她说,现在社会投资公司监管处于空白期,这些公司肯定都摸清了相关政策所以有恃无恐,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仍旧会继续给老年人洗脑,那已经“中毒”很深的父亲还是相信他们,房子能不能保住还非常令人担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出面解决。

  律师

  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能如此大胆到拨打威胁电话呢?昨天记者再次进行调查。在江苏省工商局的官方网站的企业登记信息里记者看到,南京宜奔池投资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2日,目前并没有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但是从他的注册时间上来看,应该是刚注册完毕就开始推销产品。

  社会投资公司利用这样的高额利息吸引老年人投资,作为发证机关南京市工商局是否可以查处呢?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员表示,对于这样的投资理财公司,工商部门仅仅是发证,监管应该是由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工商局只是对公司在申办时的相关手续进行审核,一旦对方提供的材料没有什么问题,工商局必须给其发证。

  如果受害人资金无法追回,报警是否有用呢?昨天下午记者就此也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民警告诉记者,这种事情他们也只能作为纠纷去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是协调,如果双方签署了正规的合同,而且又是经济纠纷,那警方也只能建议当事人走法律途径了。

  那么对于这样的事件受害人如何处理,相关人士说,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该公司跑路或倒闭,那就非常麻烦,张小姐反映的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多方协调才能维护受害人利益。

  声音

  江苏已联手开展打击非法集资

  不良社会投资理财公司如何受到监管和打击?根据江苏省《重大非法集资案件督办工作意见》等多个文件显示,有关部门已连续3年组织实施全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综治考核,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格局。目前,江苏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已经扩充到30家,省金融办、江苏银监局共同牵头,健全全省地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协同工作机制。

  省金融办金融稳定处负责人介绍说,“互联网+非法集资”不仅花样百出、手段翻新,还延伸到养老、旅游、农业研发、矿产资源开发、股票证券发行、P2P网络借贷等领域。与过去的非法集资活动相比,更加隐蔽虚化,往往以年化15%至20%甚至高达40%的高利诱惑,不惜代价刊播媒体广告,吸引群众参与。对此江苏部署推进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中,江苏公检法司加强协调,加快对涉案资金的查封、冻结和相关案件的审理。江苏工商部门进行排查,江苏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负责侦破,形成强大的打击声势和威慑效应。

  江苏省金融办银行二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通过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资金流向监控力度,监测网络非法集资活动,协调公安机关、工商部门强化源头监控管理。由于非法集资蔓延涉及诸多行业,应避免出现类似‘九龙治水’的监管困局。应利用好银监会、工商、公安等执法力量,探索建立联动综合执法机制。”据介绍,江苏银监局通过组织排查,已发现39个非法集资账户,规范整治了银行内部员工的异常行为,非法集资增量风险呈现逐步减少趋势。

  影响

  报道牵出全国多起

  非法投资案例

  《理财公司号称拿出百万可年赚百万六旬老人难挡诱惑卖房去投资》昨天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各方关注,众多网友发帖痛诉这些社会理财公司坑害老年人的恶行。网友“不吃鱼的猫”在留言中说,这样的投资理财公司非常多,她母亲前不久也遭遇了这样的骗局,家里仅有的几万元养老钱现在还没有拿回来。

  该网友说,她的母亲退休后经常参加一些免费体检活动,在一次养生讲座中她母亲免费拿到了一份“价值不菲”的虫草制品,然后就有人开始给她洗脑,结果让她母亲把家里仅有的7万元交给了对方投资虫草,对方承诺投资后不仅自己可以吃到高品质虫草,还可以拿到超过银行好几倍的利息。于是她母亲就与对方签订了合同,结果到现在钱也拿不回来。

  无独有偶,江西九江的一名网友也跟帖反映,他爷爷也是因为受到投资公司的高回报利息的诱惑,也投进去一大笔钱,结果不仅没有拿到高额利息回报,就连本金也因为合同条款对投资人不利而一直无法拿回。

  在网帖中,很多网友都在诉说这种社会投资公司利用老年人的善良进行类似的骗局,让不少老人上当受骗并且投诉无门。昨天晚上6点,一名石家庄的市民肖先生致电本报,称自己在去年禁不住一家投资理财公司业务员的劝说,参加了该公司一个众筹项目,购买了30万的理财产品,合同约定4个月后本息全返,但是现在4个月过去了,对方不仅没有兑现承诺,还要求肖先生必须满一年才能将本息拿回。面对这样的情况,肖先生先后找到多家职能部门投诉,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部门来解决问题,30万的血汗钱不知道如何要回,希望千里之外的江南时报给予帮助。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