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9年,退潮了,风停了,一地鸡毛!教育机构、生鲜电商、影视、P2P平台接二连三的“爆雷”,接下来又会谁呢? 【起】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那么,“风”停了,只剩下一地的“猪”。 2019年,“风”停了,曾经傲视其他行业的电商、教育培训机构、影视公司、P2P等新业态公司“哀鸿遍野”,破产声不断。 ——以韦博英语为代表的教育机构的爆雷,资金断裂,多家门店关闭疑似倒闭,整个教育培训市场情绪陷入“阴霾”。 ——以呆萝卜、妙生活、吉及鲜等为代表的生鲜电商相继爆雷,投资机构对生鲜电商“望而却步”。吉及鲜CEO内部信称,年底前基本所有的投资机构停止对生鲜的投资。 ——自去年“阴阳合同”爆出,影视行业陷入强监管环境,不少演员无戏可拍、影视公司关停、业绩下滑、项目撤资,视频网站“薅羊毛”无不折射着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 ——网贷风险频出,强监管之下,P2P不断“爆雷”。2019年可以说是P2P爆雷的元年,仅仅12月就有4家P2P平台爆雷。目前,互金企业正纷纷转型谋新生。 风停了之生鲜电商:烧钱 2019年以来,生鲜电商平台频频爆雷,包括呆萝卜、妙生活、吉及鲜等“哀嚎声”不断。生鲜电商进入快速洗牌期。 ——12月12日,企查查数据显示,易果生鲜的运营主体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411.02万元。工商资料显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为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股东,持股16.56%。 ——11月20日,呆萝卜被爆出经营不善,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欠薪,资金异常紧张,市场上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从爆出停运危机后,在11月22至26号的5天时间里,呆萝卜在微信公众号上每天一封声明,事态不断发生变化:从承认资金紧张、运营陷入困局,再到表达会坚持自救。 对于呆萝卜遭遇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创始人李阳表示,主要是公司对城市拓展、门店营收、业务发展、技术升级的综合增长发展预期过高,但在组织管理、业务固化速度上没有跟上,导致公司“失血”(资金消耗过快)增加。 11月28日,呆萝卜合伙人刘峰(玄羽)在朋友圈表示,呆萝卜杭州中心正式关闭,且员工已安置妥当。 ——11月29日,社区生鲜电商妙生活日前被爆上个月完成清算大量关店,不过,妙生活据悉已结清了所有货款,并赔付了员工工资。 事实上,资本邦了解到,妙生活在盒马与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夹击下早已暴露问题。据接近妙生活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从8月份开始加速关店,在2018年11月时,曾计划卖身,但最终却都没有谈拢,之后尝试过几次战略转型,效果却不明显。 ——12月6日,生鲜电商电商吉及鲜召开了全员会。会上,公司CEO璐阳宣布公司融资失败,规模盈利不达预期,公司要大规模裁员、关仓;留下的员工工资减半,离开的员工工资发到12月20日。据吉及鲜相关人士透露,实际的调整情况是,总部200人减成100人以下,仓内200人以下,高峰时期这家公司共1900人;40多个前置仓将保留三分之一。 ——12月11日,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生鲜电商“我厨”被爆官网和APP均已暂停服务。资本邦注意到,目前虽然“我厨”官网可以正常打开,但是商品均已下架。 ——同样,巨头的生鲜业务也面临一定问题,2019年4月,美团旗下“小象生鲜”宣布关闭无锡及常州两地的5家门店;阿里的“盒马鲜生”在今年5月底首次关店;7月,永辉超市旗下“超级物种”上海首家门店五角场万达店关店;阿里巴巴旗下冷链物流专网——阿里被投公司易果生鲜“安鲜达”被曝于2019年10月底开始全面解散。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近两年已有十多家生鲜电商倒下。 成立于2012年的本来生活创始CEO喻华峰曾感叹,“和我们同时成立的生鲜电商企业大多数都倒闭了”。 生鲜电商折射背后问题:“烧钱”可以烧出短期规模,但烧不出长远未来。 从11月“爆雷”的呆萝卜、清算完毕的妙生活、再到大规模裁员和关仓的吉及鲜,无不在提醒生鲜电商这个行业的暴露的获客成本高、损耗大、履约成本高等生鲜行业痼疾。 在资金收紧的背景下,“烧钱模式”再难取胜。市场分析认为,生鲜电商“烧钱”模式难以为继,在互联网巨头持续布局的推动下,行业已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期;随着竞争的不断升级,行业“马太效应”也将越发明显,对中小平台而言,夯实供应链能力是突围关键。 可以说,“烧钱”可以烧出短期规模,但烧不出长远未来。 问题一:盲目扩张“烧钱”,资金链断裂快 正如呆萝卜创始人李阳表示,公司面临经营困难主要原因是对城市拓展、门店营收、业务发展、技术升级的综合增长发展预期过高,但在组织管理、业务固化速度上没有跟上,导致公司“失血”(资金消耗过快)增加。 生鲜市场的商业模式容易被模仿,快速扩张,导致后续整体经营、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售后等问题频现,众多生鲜平台盲目扩张,过度烧钱,但是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模式,势必无法延续持久。 问题二:生鲜保鲜难,物流配送跟不上市场需求 生鲜产品保鲜成为一大难点,同时,生鲜电商由于产业链过长,包括种植、选品、包装分拣、物流、损耗和营销等环节,导致生鲜产品损耗大,缩短供应链是其解决之道。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生鲜物流中存在的配送超时、信息传输滞后、生鲜不“鲜”等较多现实问题,说明目前生鲜物流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生鲜电商,社交电商也遭遇一定的危机。 据资本邦了解,2018年8月上线的社交电商app淘集集近来也被爆破产重整。今年12月9日凌晨,淘集集表示,由于公司融资及后续的重组失败,公司被迫关店运营,决定于12月12日正式停止项目运营。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称,自己跟部分高管收到无数威胁电话,已经很久没有回家。 图片来源:淘集集官网 风停了之影视行业 曾经的影视行业有多热,如今影视行业冬天就有多冷。资本大撤退后,影视行业越来越难。 自2018年范冰冰爆出“阴阳合同”事件后,监管层加强对影视行业的监管力度,演员无戏可拍、影视公司关停、项目撤资,无不折射着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 (1)演员无戏可拍 在《演员请就位》综艺节目上,当初因《王子变青蛙》火遍娱乐圈的霸道总裁明道搭档陈若轩出演《破冰行动》中的片段。明道坦言,这是他今年演的第一场戏。 今年7月28日青年电影盛典仪式上,姚晨、王媛可、王蓉等众女星代表30+的演员发声,面临着无戏可拍的境遇,喊话导演“请各位导演给机会。” 黄晓明公开表示,曾经追着找他拍戏,如今求着导演给剧本,而人家也只是表面客套,但不一定会用我。 当红流量小生迪丽热巴也曾在节目中直言,自己已经有七八个月没戏拍了,更直接喊话导演:我有时间。 演员除了无戏可拍,自从阴阳合同爆出后,监管层加强对演员高薪酬的打压。2018年8月,监管层推出限薪令要求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单部片的总片酬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不得超过100万,借此把娱乐明星的高薪酬降下来了。 (2)影视公司关停 一方面是演员陷入无戏可拍的境遇,另一方面则是影视公司大量关停。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共计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具体表现为公司状态注销、吊销、清算、停业。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影视投资的溢价空间在不断的缩减,让市场化的投资者望而生畏。 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研究员表示,整个影视投资行业开始进入洗牌期,相信接下来行业的集中度也会提升,在未来一两年时间,全国上万家影视公司中会有不少倒闭的情况,但行业经历了去泡沫的过程,发展会更加稳健、理性,有益于影视行情长期的健康发展。 除了影视公司关停,上市影视公司面临市值不断下滑的情况,2019年以来,影视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市值平均下跌72%,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 资本邦了解到,来自横店影视城的数据显示,11月横店影视城内开机剧组只有20部,而在过去这个数据一直维持在40部左右。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横店影视城的开机率同比下滑45%,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量同比锐减27%。 这种背景下,来自央广网12月17日消息显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近日表示,为进一步支持现实题材作品拍摄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即日起,横店所有摄影棚,向电影及现代、当代、科幻题材类型的影视剧组免收摄影棚租赁费。 (3)影视公司业绩下滑 1884家影视公司关闭的背后,折射的是影视行业寒冬。 影视公司日子更加难了。截至今年10月底,26家A股上市公司影视股三季报披露完毕,其中13家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出现齐下滑的现象,头部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 其中,华谊兄弟在所有影视公司中利润垫底,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7亿元,同比下降49.22%;归属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降298.56%。其中,2019年第三季度,华谊兄弟营收同比跌49.14%至5.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跌6.34倍,亏损2.73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影视娱乐业务、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业务、互联网娱乐业务等分别同比下滑48.17%、76.44%、49.91%等。 华谊兄弟坦言,报告期内,受公司业务优化整合及影视项目生产的周期性影响,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9.22%。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影视剧项目处在筹备及拍摄阶段,上映影视剧较少,已上映影片票房不佳,使得收入减少所致。 (4)视频平台“薅羊毛” 影视行业艰难另一折射点是视频网站的持续亏损。 11月7日,爱奇艺(纳斯达克:IQ)发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业绩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爱奇艺总收入为74亿元(10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7%;营业亏损为28亿元(3.962亿美元),营业亏损率为38%,而去年同期营业亏损为26亿元,经营亏损率为37%;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37亿元(5.16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31亿元。 资本邦获悉,爱奇艺业绩会表示,受限制的古装及翻拍剧预期将于19Q4-20Q1陆续上线,但考虑到内容若于19Q4末上线对19年业绩影响有限,因而公司对19Q4收入指引处于较低水平,爱奇艺19Q3季报已将19年强监管造成的利空充分释放。 视频网站在业绩亏损下开始“薅羊毛”。 近日,热播网剧《庆余年》两大播出平台腾讯和爱奇艺采取付费超前点播的手法引起广泛热议,网友极力吐槽。12月14日,《人民日报》更是发文《视频网站套路层出不穷,吃相太难看》评论称,这种额外收费的行为,实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直批视频平台“对待用户缺少起码的尊重”,“这样的视频网站不能惯。完善权益保护,让侵权者付出代价才是治本之策。” 12月19日,证券时报评论文章称,视频网站在国内互联网出现了10多年后,仍然处于一个烧钱的状态,没有探索出好的收费模式,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变着法子从用户身上收钱。如果网络视频公司想要走出目前持续亏损的困境,应该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提供更好的观看感受,甚至提高会员的收费标准,而不是费尽心思去薅用户羊毛。 风停了之P2P 2019年可说是P2P“爆雷”的元年。仅仅12月份就有四家P2P公司“爆雷”。 ——12月2日晚间,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区分局发布《警方通告》称,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区分局依法对杭州东融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査,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通报显示,2019年12月2日,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杭州合家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合家金融”)、杭州凯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东融集团有限公司等“东融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包某峰等27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对相关涉案公司服务器数据子以调取,对相关资产开展査控工作。 ——12月3日,上海浦东警方官方微博消息称:经查,“麦子资产”在未取得国家相关金融资质许可的情况下,通过“麦子金服财富”“财神爷爷”等线上理财平台,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12月13日,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通过新浪微博“长安网络发言人”发布案情通报,称依法对轻易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依法对轻易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勇会、法定代表人申辉等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12月17日,据长沙市公安局通报,湖南国金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由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依法立案侦查。 资本邦从企查查获得数据显示,国金所是湖南国金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湖南国金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湖南省财政厅、经信委)作为主要联合发起人设立。首期出资1000万元,于2014年11月成立,是湖南首家省级国有控股的P2P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安全、便捷、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为融资者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据悉,国金所曾于2018年启动转型。根据平台官网今年10月公告,因湖南公告取缔辖区内所有网贷机构P2P业务,国金所配合监管要求,对公司P2P业务进行政策性暂停,并在10月16日起停止发标。 据天眼研究院统计,2019年初,P2P网贷在运营平台有1672家,到6月底仅剩923家,上半年共出现问题平台749家。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平台失联、提现困难、平台诈骗、警方介入、暂停运营、跑路平台等方面。其中,平台失联在所有出现的问题中占比最高,达到53.56%;其次为提现困难,占比17.99%。 在监管趋严环境下,互金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P2P企业业绩不断的下滑,互金企业开始谋求转型去P2P化求生。 ——被称为“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宜人贷,2015年12月18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今年9月4日,宜人贷披露2019年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宜人贷总净营收为22.166亿元,同比下降34%;净利润为1.545亿元,同比下降20.28%。 9月30日,宜人贷(YRD.N)公告称,公司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宣布,公司名称将由宜人贷变更为宜人金科。 与此同时,另一家美股上市P2P公司点牛金融(DNJR)也在努力“去P2P化”。10月18日及10月30日,公司任命ErkeHuang为公司CFO及公司董事,任命胡敏为公司CEO及公司董事。同时,公司任命刘萍为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原董事沈辉辞任公司董事职务。资本邦注意到,从新任CEO、CFO及董事的个人履历来看,与P2P并没有太多关联,本次任命也可以被看做是点牛金融去P2P的开始。 点牛金融表示,公司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终止P2P业务,并开始一项新业务,其预期收益将来自股权和债务融资。 ——11月5日,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拍拍贷”)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文件称,2019年11月5日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股东批准了将公司名称由“拍拍贷”改为“信也科技”的提议。此前拍拍贷创始人、联席CEO张俊曾表示:“虽然拍拍贷现在还有一些P2P的余额,但是已经没有P2P的新增交易,公司的主战场已转向金融科技。 ——在2018京东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宣布京东金融品牌正式升级为“京东数科”,全面转型科技金融。 资本邦发现,已上市的互金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也不佳。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14家已上市的互金公司中,有11家跌破了发行价,5家公司净利润环比减少。 在互金行业不景气环境下,拟上市的企业也“怯场”了。11月21日,资本邦获悉,总部位于捷克的消费金融企业捷克信贷企业HomeCredit(简称,捷信)宣布,由于当前的市场状况,公司决定取消在港上市计划。 风停了之教育培训机构 2019年,教育行业颇为震荡。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1.2万家教育机构关停。而资本邦另外查询IT桔子数据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倒闭的教育类公司达23家。 其中知名外语培训机构微博英语破产,堪称教育行业最大的“爆雷”事件。 今年10月12日,韦博英语CEO高卫宇正式发布员工信,称公司运营遇到困难,原本既定的融资计划随着韦博英语版块业绩的持续恶化等影响被不断推迟,带来资金链断裂,无力履行当初的承诺。 12日凌晨发的员工内部信中,高卫宇提到:目前韦博英语已与EF达成一致,EF可接受韦博的成人学员和青少学员,昂立少儿、朗阁也在沟通中。 在被问及公司资金链突然断裂的原因时,韦博的股东表示,自己对公司财务状况并不了解,“我能看到现状是公司成本升高、营收减少,入不敷出。但为什么会这样的困境,我真的不清楚。” 市场分析认为,在成人英语市场行业萎靡之际还选择盲目地扩张门店,或许是导致韦博走向“神坛”的最主要原因。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解释,教育培训机构爆雷,主要因为培训机构希望通过业绩的快速增长,吸引或者拉拢社会资金(PE、VC),再利用这些资金再去开店、提高业绩,滚雪球式的投资、扩张甚至上市。 通过预收学费做假账的方式,财报呈现虚假繁荣,以此刺激私募资金认购股权,于是股权不断溢价,初始股东财富不断膨胀,在家长不再付款或被市场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吸引,泡沫很容易就破灭掉。 事实上,韦博英语爆雷不是教育培训行业的个案。 今年教育行业频繁被爆出停业、拖欠薪水、倒闭甚至跑路的情况,除了韦博英语外,还包括太傻留学、维乐教育、朗播网、高冠教育、凯瑞宝贝、学霸一对一、培正逗点等培训机构。 有意思的是,有家名叫“太傻留学”的教育培训机构,在2019年年初被爆拖欠员工工资、学生留学中介费用无处讨要的情况。 资本邦了解到,太傻留学是上市公司华闻传媒旗下子公司。2013年,华闻传媒6.98亿元完成对澄怀科技(即太傻留学)100%股权的收购,同时,华闻传媒与太傻留学签订3.75亿元的业绩对赌。 不过,近年来,华闻传媒和太傻留学的业绩发展都不如人意。据年报显示,澄怀科技2018年营收为4340.12万元,净利润为亏损4.96亿元,总资产为1.00亿元,净资产为-1.63亿元。 除了欠薪、关店的情况,还有教育机构被指涉嫌欺诈,莎翁教育就是其中一家。 今年3月份,莎翁教育被爆已经进入了破产清算流程。该教育机构总部设立在上海,主要是为幼儿园和小学儿童提供外教上门课程。业务遍及北京、深圳等城市。彼时,多名家长反映莎翁教育在破产前低价兜售课程。因为低价促销,不少学员开始续课,新学员也参加了报名。而在促销过程中,莎翁教育也并未提及公司已经遭遇的经营困难。 资本邦了解到,定位高端英语培训的美联英语,也曾被质疑存在分期贷款“免息”陷阱,同时,公司的美股借壳IPO失败。 大批教育类公司倒闭。2019年8月20日,蚂蚁课堂因商业模式匮乏、行业竞争原因倒闭。资本邦了解到,蚂蚁课堂是一个成人在线教育平台,通过与老师合作产生优质内容,致力于为考生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在线学习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强大的题库系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评测服务和与老师在线互动的完善服务,隶属于金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STEM在线课程服务提供商怪兽科学STEM,则因业务过于分散,融资能力不足,2019年8月5日倒闭。 【终】 寒冬已至,风暂歇。 “猪”再想飞,也得考虑自身实际体重! 图片来源:图虫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