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火爆的名词莫过于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手段打破银行垄断,提供全新的融资模式,让有钱人找到投资方向,让缺钱人找到融资来源,是人们对这种全新金融模式投以巨大热情的原因,其中高利率的P2P网贷更是受到各地投资人追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末运营的P2P平台已接近2000家,仅2014年全年,全国P2P平台的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比2013年的近900亿元增长超过100%。然而,与巨额资金相伴随的是巨大的风险,2014年新出现问题的P2P网贷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最新消息是,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公司陆金所也因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近4亿元借款出现问题而导致数亿元坏账。 * 消费案例 每年都在P2P网贷平台上“踩雷” “知道被骗我当时完全傻掉了,”说起被骗时的感受,杨寻(化名)找不到太多的词形容,今年35岁的他是上海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在《IT时报》记者向他保证不透露其个人信息的情况下,杨寻说出了被骗的金额,“43万”,语气简短而急促,这是他瞒着家人做的投资。 借电视台“公益节目”骗取投资者信任 杨寻投资的是一家P2P网贷平台——华夏商贷,今年1月20日平台突然出了问题,企业法人莫骄向警方自首,承认标的为假标,自己的富二代身份也是假的,背后有两个老板,融到的钱都转到他们的账户里。 “其实1月20日那天我本来还想着去充值的,可是听群里人说平台出了问题,我当时以为只是资金流出了问题,后来才发现这是个骗子平台,”杨寻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依然为自己的傻气而叹息,“当时太盲目了,对它的信任度太高。”其实杨寻投资P2P网贷的历史不算短,而且此前也多次踩过雷(投资圈里对投资者遇到问题平台的说法),他自己也曾总结过一套投资的方法。 “平台大量放天标(期限较短、按天计算的项目)、变相加息、给出的利息太高的平台,我不会投,”杨寻原本有自己的一套投资原则,如查到平台法人有被执行的记录,客服电话打不通,或者转接到语音留言,都不会投,即使投了也会立刻把资金撤出来。除此之外还会综合了解平台的实力,在网上看一些去实地考察的人写的调查报告、了解平台的背景、认证信息等。 “这个公司成立的时间比较早,2013年5~6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投过,之后资金全都撤出来了。后来之所以会再去投它,是因为它的欺骗性实在太强。”杨寻告诉《IT时报》记者,这家公司用公益的幌子来迷惑投资人,与长沙卫视的公共频道《帮女郎》栏目合作搞了一个公益活动,经常会去湖南的乡村做一些爱心公益项目,还发了很多爱心的公益标,所以包括杨寻在内的许多投资人因此对他们印象良好。除了与电视台合作,它还与一些担保机构合作,并且得到大量主流媒体的报道。 “电视台在和它(华夏商贷)合作的时候,会帮它做宣传,介绍这个平台是怎么样的平台,有什么样的公益项目。”杨寻对《IT时报》记者补充,在他接触的那么多平台里,利用媒体来诈骗的,华夏商贷是第一个。 开始杨寻没有在华夏商贷投资很多,只不过是在其他平台上投资的部分收益回流,金额不大,所以想寻求一些短线机会。2014年底,华夏商贷开始利用各种噱头做活动,吸引投资。有过前面一段时间的观察,杨寻已对这家平台十分信任,加上年底资金避险,想做短线,而华夏商贷也正好放出了很多短线标,且收益相当可观。“我也就是从12月份才开始大量投,刚投了一个多月就出问题,”杨寻说到这里觉得自己既大意又倒霉。 信息不对称大户吃小户 其实在2013年的P2P平台倒闭潮里,杨寻已经踩过一个“大雷”,当年涉案1.6亿、闹得沸沸扬扬的“网赢天下跑路”事件中,他就是众多受害者之一,当时他被套的资金有22万,收回的只有十分之一。 网赢天下的欺骗性同样很强,“当时它的背景是一家准上市公司,而且资料非常全,也有抵押担保物,还和多家担保公司有合作,”杨寻回忆。“开始大量投是在7月份,因为当时它放出了很多收益较高的天标,自己有点自信过头。” 杨寻向《IT时报》记者解释,7月初该平台已经出了问题,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只有一些大户知道。 事情曝光后,才知道这家平台上的担保公司华润通公司、华龙天公司、德浩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网赢天下的幕后老板钟文钦,平台上筹集的资金全部是钟文钦为其拟上市的华润通光电冲刺IPO,偿还公司一些前期负债所用。但2013年该公司IPO暂缓,久久无法上市使得平台还款来源无法落实,之后又以超高的收益率以及大量天标吸引资金,甚至一度放出期限为几天、收益率高达70%以上的标。最终泡沫越吹越大,以至无法维系,问题爆发,钟文钦跑路。 在维权的过程中杨寻发现了很多问题。除了大小户的信息不对称以外,大户和小户的利益有时也有冲突,“华夏商贷其实在2014年8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出了问题,当时平台稳住了大户,很多小户也被忽悠,说一旦报警,钱就拿不回来了,如果不报警,平台会吸收其他人的投资来偿还你的钱。” 2014年2月28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经侦分局将涉案的网赢天下公司总经理钟杰、运营总监伍水军和法人代表龙兴国三名嫌疑人,以涉嫌集资诈骗罪移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由于证据不足,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两次退回本案,交由侦查机关补充侦查。2014年7月25日侦查机关再次补查重报,调查取证才暂告段落,将在今年的3~4月份宣判。 “好像是冻结了钟文钦和他侄子钟杰名下的30多处房产,不过听说这些房产多已经抵押给了银行。”杨寻一直积极关注案件的进展,在事情发生之后,他还牵头组织了维权群,和众多中小散户联合起来维权,不过能追回多少损失,他心里也打鼓。 今年30岁的小王同样是一位投资P2P网贷的受害者。2013年10月,小王投资的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平台老板将钱放贷给当地的8家企业,共1500多万,成为坏账,小王的十几万全都套在里面。“从那之后我就没有再投了,现在一直都在和群里的人一起追讨。”小王告诉《IT时报》记者,自己查过那八家企业,确实存在,但钱收不回来。“上个月我还打电话给那个老板了,他说暂时没讨到钱,有消息就通知我,”其实小王对于讨回钱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磨得没脾气了”。 ◆ 红火的市场 渴望被束缚的P2P网贷平台 今年以来,仅1~2月份已出现126家P2P网贷问题平台,其中更有涉案达10亿元之巨的大平台。问题的集中爆发大面积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同时给P2P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 风险准备金能抗风险吗? 2014年以来为应对来自投资人的信任压力,P2P平台纷纷开始推出“风险准备金”制度,应对投资人在投资出现问题时的刚性兑付要求。 2014年11月初,两家P2P网贷平台——贷帮网和人人聚财陷入同一场抉择,两者皆因与前海融资租赁公司(天津)的业务往来而分别产生1280万和1290万的坏账,“兜底”或“不兜底”成为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现实而艰难的抉择。面对投资人的群情激愤,贷帮网毅然拒绝“兜底”。与贷帮网截然相反,人人聚财选择了前者。同一事件双方截然相反的态度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平台该不该“兜底”成为事关P2P行业生死的议题。 “平台‘兜底’实际上会造成市场的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就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不‘兜底’就会被市场淘汰,”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对《IT时报》记者说道。这个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对“兜底”问题认识清晰,但作为一家企业的管理者,他的做派干练而务实,目前人人聚财的累计交易量已经超过26亿。 同是P2P网贷平台的创始人和管理者,贷帮网CEO尹飞,这个从传统金融领域辞职下海的创业者,带着对金融固有的理解和坚持。在尹飞看来,不“兜底”是对的事情,对的事情就应该坚持。“‘风险准备金’那就成了银行做的事情,P2P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交易所,‘兜’不了底,也不能‘兜’”。尹飞对《IT时报》记者打了个比方,“股票交易所也是交易所,为什么不对股票的交易风险进行担保。交易所尽到尽职调查职责即可,只有这样这个金融机构才能更好地存在,更好地服务社会。” 对于平台的刚性兑付和“风险准备金”做法,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爱君对《IT时报》记者表示,平台刚性兑付实际上是变相担保,成为了信用中介,有突破法律限制的嫌疑,平台是否有担保资质?个别坏账平台尚可应对,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违约,平台将无法应对。同时,也容易形成道德风险,造就“任性”的投资者,对于引导和教育投资者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构建良好的金融大环境不利。 从今年爆出问题的众多平台来看,大多数都有“兜底”倾向。其中1月22日被爆出问题的北京里外贷,9.34亿资金去向不明,在其网站上仍可清晰地看到的风险备用金为2005万。 记者从多家P2P平台了解到,目前“兜底”是平台不愿为之又不得不为之的选择。投哪网CEO吴显勇向《IT时报》记者证实,现在投哪网的风险准备金率是项目金额的3~6%,与大部分平台一样,目前这部分资金处在平台自己托管中。 资金银行托管刚刚启动 除了刚性兑付,P2P平台实现风险控制、赢得投资人信任的另一个手段来自资金的第三方托管。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平台自身,长期以来摇旗呐喊的都是“资金由第三方托管”,但《IT时报》记者从多家平台了解的情况是:商业银行不愿托管P2P平台资金是目前行业遇到的又一窘境。 “目前整个银行托管这一块还没有启动,我们主要是通过财富通来做资金的流转。正在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谈资金托管的问题。”许建文向《IT时报》记者说道投哪网的处境也相似,资金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尹飞则向记者坦言,目前资金银行托管是整个行业的难题,贷帮网作为一家小公司无力改变行业现状,也没法去和银行谈,只能等待行业去解决。 在一些P2P平台上多有与某某银行达成合作的显眼广告,但其实都只是将风险准备金托管于银行,而非所有的借贷资金。目前主要有意于开发整个网贷交易平台资金托管业务的银行主要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其中平安银行更是已与不少P2P网贷平台进行过接触,然而它的托管系统实际上还没有上线,因此严格意义上,在2014年,并没有一家P2P平台真正接入银行的资金托管系统。 直到2015年2月10日,民生银行的“网络交易平台资金托管系统” 作为业内首家由总行统一开发、以全程电子化的系统对接方式为市场参与者及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资金托管的系统才正式上线。 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部分公司还未取得相应的托管资质,在风险管控业务流程和系统效率上都存在一定缺陷,有可能会导致一定的风险传递和风险溢价。对平台资金,包括风险准备金尚处在自己托管中的P2P平台风险可想而知。 征信与评级困境 对于广大P2P网贷平台而言,最大的难题来自风控,而风控的重点来自征信。 “央行目前还没开放征信接口,我们只能要求借款人自己打印(信用信息)。我们的征信信息也不能上传,对于借款人的授信,目前没有一个共享机制。导致有些人会出现诈骗行为,通过不同机构进行借贷。”吴显勇向《IT时报》记者解释。 目前投哪网已经与上海资信进行合作,后者为央行控股的子公司,2013年8月宣布上线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目标是接入网络借贷企业的征信数据,实现网络借贷征信信息共享。央行征信中心近日透露,已有400家P2P网贷平台通过上海资信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不过据吴显勇向《IT时报》记者讲述的内容来看,目前与上海资信的合作仅限于初级阶段,征信信息的共享尚不能实现。 信用市场的另一问题来自于资信评级,良好评级标准的建立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然而我国的资信评级市场一直处于较混乱的状态。 P2P网贷在诞生之初就因其较大的风险性而显示出对资信评级的格外青睐,大量评级报告如雪片般充斥市场,然而真正能起到风险预警和评估作用的几乎没有。 “评级是投资者判断的一个标准,能减少投资者判断分险的成本。金融领域的评级机构都有一个管理办法,机构首先要有评级的资质和能力,然后是评级的标准、评级的程序、评级的责任等。”李爱君表示,目前的网贷评级机构一不具备资质,二没有做到科学、公开和公正,因而失信于市场,并无太大意义。同时李爱君还向《IT时报》记者表示,“未来监管政策出台确实对平台有一个评级,评级是对征信系统的一个补充,能降低投资人投资的成本。” * 记者观察 为什么看起来安全的平台会出事?信息不对称,所有表面看起来光鲜的信息都很难辨别真伪。当你盯着别人的利息时,别人盯着的是你的本金。 高收益与高风险正相关,投资人应有基本认知。兜底、第三方托管、征信都只是降低风险的可能手段之一,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次级贷款,风险本身就高。不管平台以何种说法降低风险,但是这个产业的固有风险不变,这也是银行不涉足这个产业的原因。如果风险能够消弭,收益自然也会随着市场调节下降。 除此之外,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形态,行业标准和监管政策依然尚未出台,平台自身尚有诸多风险不能自控,保障投资人利益的能力有限。投资人应该充分认识P2P网贷的风险进行理性投资。 一旦平台出现问题应该寻求法律支持。李爱君认为,依据现行法律,平台是作为居间人,按合同法的规定,居间人要尽到如实告知双方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提供的信息不是真实、完整的,要承担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以往《合同法》中的居间业务往往不涉众,而现在P2P网贷平台参与人数较多,容易引发大型社会风险性事件。同时它还是一个金融借贷行为,因此基于涉众和金融行为这两个特点,要加重平台的责任,平台不仅要对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信息承担责任,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平台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其次因为股东实际上也是平台管理人,还应该加重股东的责任,打破股东有限责任的限制。 而在2015年的两会上,互联网金融又重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得到大大的重视,大家都在关注两会后监管是否出台?是否能清理P2P网贷的害虫?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