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近830家上市公司去理财 实体经济情何以堪
发布时间:2017-08-02 07:57 来源:新京报


如果将从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用来购买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这无疑严重违背了股市直接融资的目的。

今年以来,市场资金价格不错,上市公司没有让账上的“闲钱”趴着。据媒体报道,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已有近830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理财产品数量5861只,累计购买规模约5442亿元。

资金脱实向虚,不进入实体经济的危害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金融企业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自导自演、拆来拆去,不去支持实体经济;其次,是实体经济的资金从实体流出进入到金融等虚拟经济里,这两个方面都是实体经济流动性的杀手。

解决资金脱实向虚、融资难融资贵的办法措施非常之多。约束金融企业行为,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是首要措施,当然实体经济尽快景气是根本,这样才能对资金资本具有足够吸引力。这里必须对实体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等公众公司募集的资金进行约束,使其用在实体经济发展上。

相对于间接融资来说,在股市等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是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果从股市等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没有用到实体经济上,而是购买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了,这就严重违背了股市直接融资的目的。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其恰恰就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里发生了,这近830家上市公司就是典型。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按照目前每周发行九家,市场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也就是说2016、2017年两年IPO募集资金按照上限计算总额在4286亿元。那么,目前83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资金就高达5442亿元,是两年IPO资金总额的1.27倍。一个结论出来了:发挥股市直接融资作用,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严重背离,加剧了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

实际上,目前83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资金高达5442亿元,这些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后又进入到金融体系内倒腾甚至再次流入股市里折腾,有将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风险,是一个恶性循环。

需要强调的,并不是说发挥股市IPO直接融资的路径选择不对,发挥股市直接融资作用是完全正确的。关键在于必须要有强监管措施的制度安排,确保在股市里募集的资金用到募集申请的用途上,确保其流入实体经济里,确保用到上市公司的主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上。

实现股市等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作用,发挥股市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绝不是审批发行了就行;关键是,要追踪募集资金流向与用途,靠得住的还是制度保障。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