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评级从诞生之日起便伴随着各种争议与质疑,甚至屡屡对簿公堂。 7月央行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支持具备资质的信用中介组织开展互联网企业信用评级,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首次明确了互联网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目前已发布P2P网贷评级报告的机构大概可分为四类:一是传统的商业评级机构,如大公国际;二是科研、学术机构,如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三是第三方平台,如网贷之家;四是媒体,如新浪。 但遗憾的是,目前行业内的评级报告并未形成统一普遍认可的标准,而投资者对于网贷评级报告的认识也需提高。 网贷评级未形成统一标准 评级报告的争议焦点之一在于评级标准的公允度、透明度和准确度。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市面上的网贷评级报告基本分为根据公开信息测算的指标法、行业调研和专家打分法,或者几种结合的方式。最终呈现方式主要有负面清单式,如大公国际;也有划分等级。 此外,包括网贷之家、社科院、新浪等发布的网贷评级报告都披露了各自的评级方式和标准,但由于P2P网贷行业本身业务的复杂性和定位的模糊性导致网贷评级标准并未形成一个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版本。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研究部总经理张英杰认为,传统评级的标准、对象和报告的用途都非常清晰。但在网贷评级中,不但涉及平台本身,还有项目、借款人等,这就使得这种评价的对象和功能上不是唯一,所以这给评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处,也使得评级的结果争议较多。 乐钱CEO王炜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各类评级报告难以令人信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评级对象,即网贷平台的模式纷繁复杂,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更核心的原因在于网贷平台的基本定位未明确。 在他看来,尽管监管已经表明P2P网贷平台是信息中介,那么现有的评级体系就应该用信用中介的评级体系去评价一家平台是否有偿债能力、是否有偿还意愿、标的安全度等,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显然并不是这样。 王炜表示,从目前不少评级报告披露的信息来看,其实大部分评级方式把网贷平台当做了银行在对待。那么如果对照银行,核心的考量就应该在于杠杆率和管理能力,而目前行业内所有网贷平台的杠杆率都远超过银行的标准。 在张英杰看来,从实际操作来看,网贷评级应该采用动态指标和动态评级,这样比较准确和灵活。但如此一来又与传统评级本身形成了冲突,因为评级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业中,不可能今天是A明天是B。 需正确认识网贷评级 评级报告不是指南 上海某P2P借贷平台CEO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大部分网贷平台的用户黏性都极弱,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造成用户流失,因此业内对于网贷评级的反应才会如此激烈,甚至不惜对簿公堂。 “硬币的另一面是,不少P2P借贷平台也利用网贷评级报告发布机构的影响力来为自己增信,因此,不乏一些机构利用评级的机会来获取商业利益。由于网贷评级行业鱼龙混杂,所以评级报告的公信力也经常受到质疑。”上述上海某P2P平台CEO称。 网贷之家9月月报显示,2015年9月底正常运营平台为2417家,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031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448家(含问题平台)。问题平台淘汰率接近三成。而进入下半年以来,问题平台的数量突然暴增,2015年6月单月已达125家。 问题平台集中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背景资金实力较弱、风控能力较差的平台,因高额坏账累积而清盘退出;另一方面行业监管从紧,一些业务不合规的平台已无生存空间。而在监管细则落地之后,行业洗牌将会更加猛烈。 在张英杰看来,从评级公司角度来讲,评级报告不是一个投资的指南,也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回归信用评级的本质是要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大家会通过报告揭露的信息和符号做出一个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但在当下的网贷行业,要用一个标准化或者用一套符号体系、语言来满足所有不同的模式、需求,确实还有很大的难度。这需要对整个市场的培养,起码要当人们对评级体系、对这个符号的理解达成共识以后才有可能形成一套标准。”张英杰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P2P投资者理应抱着“它是纯扯淡”的心态理性看待每一份网贷评级报告,不论它来自第三方资讯平台、来自学权威媒体门户还是专业的评级机构。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