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很多新现象,既有居民收入整体升级的宏观原因,也有80/90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的微观原因,更有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场景与模式持续演变的外在助力,那么究竟有没有单身经济呢? 几个核心数据 总量大。截止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 比例低。我国单身人口占比约为14%左右,远低于美国的50%左右和我国台湾地区的43%左右。 收入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月可支配收入8000元人民币以上,是典型的单身贵族。其中,7%以上的单身女性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几个核心消费特征 休闲化。单身群体可支配时间多,空虚寂寞冷,追求娱乐至上。游戏、娱乐节目、休闲小食品等消费新趋势,都是消费休闲化的重要表现。 社交化。通过社交来脱单成为其重要的驱动力,对于单身男性而言,运动健身、操练体型、壮实肌肉,从外在塑型去提高个人魅力;对单身女性而言,烘焙蛋糕、秀厨艺,提升贤惠魅力值。社交APP、健身项目、精品烘焙材料等的火爆,是消费社交化的重要表现。 猎奇化。单身群体,针对 “性” 的猎奇心理更强、敏感度更高。隐含 “性” 色彩的广告宣传和与 “性” 相关的私密产品更易击中单身群体的痛点,获得商机。 个性化。定制化广告和定制化产品开始大行其道。 一点个人看法 现阶段的消费升级新现象,但这些新现象多多大程度上与单身群体直接相关,在逻辑上是有待商榷的。 比如,女性的烘焙蛋糕和秀厨艺,求偶的潜在诉求恐怕不多吧,秀出一个更好的自己是人类天性,与是否结婚关系不大。在笔者的朋友圈,倒是很多已婚妈妈更喜欢秀厨艺呢。 再比如,在休闲娱乐消费上,也没有证据表明单身人群是更大的推动力。所谓单身群体可支配时间多,看怎么解读了。一个人在家看综艺,叫可支配时间;两个人在家看综艺,就叫不可支配时间?仔细想想,无论是休闲食品,还是电影综艺,与单身与否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笔者看来,消费的很多新现象,既有居民收入整体升级的宏观原因,也有80/90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的微观原因,更有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场景与模式持续演变的外在助力,实在不适合生硬地归功于某一个群体。 那究竟有没有单身经济呢?肯定是有的,但应该聚焦于一些更为垂直的领域,比如一人游、比如一人KTV、比如代孕、比如租女(男)友、比如婚介所等等。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