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
培训贷接棒校园贷“荼毒”学生和求职者
发布时间:2017-03-07 08:27 来源:网贷财经 作者:财经视角

找工作,花“大钱”。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上面遇上了麻烦,背上“巨额”贷款。
 
一大学生本打算去软件公司求职应聘,却稀里糊涂被公司贷款16800元,作为岗前4个月培训费。等觉得不对要求退款时,公司却称,不退。据悉,有十余位接受培训的人,起初他们均为求职找工作的,最后却变成了在网贷平台贷款,在这家公司接受培训。据了解,该单位无职业培训资质。
 
 
“花了这么长时间,没学到东西不说,还背上了2万块钱的贷款。”一位大学生称,当时申请贷款无需提供任何资产证明和担保,当天即批贷款。
 
接棒校园贷
 
记者发现,通过贷款交学费已成为许多培训机构的主要支付方式,但具体的贷款细节和违约后果则少有提示。有业内人士称不排除有机构为拓展业务帮助学员伪造相关证明材料的可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校园贷领域出现了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的局面。此前教育部连同银监会接连下发了多个整治校园贷的通知,也陆续有平台退出校园市场。与此同时,不少“培训贷”接档校园贷,慢慢浮出水面。
 
部分教育分期产品
 
有业内人士指出,与“校园贷”主要面向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不同,“培训贷”关注有意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找工作的毕业生群体,当然也包括部分刚刚参加工作的劳动者。而且,“培训贷”远比校园贷存在更多的陷阱、骗术。一是以工作为诱饵,布局贷款圈套;二是无息贷款是假,高息贷款才是真;三是贷款容易退款难。
 
据统计,大多“培训贷”骗局具有“假招聘”、“真培训”、“高额贷款”、“高利贷”等性质,虽然基本都宣称无息贷款,但记者调查发现,“培训贷”年利率大多在15%-25%之间,贷款1.5万元,24个月总还款额超过2万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处指导老师尤老师表示,短期的实习培训,如果保证100%就业,就可能会是宣传过度与误导。
 
就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教育培训贷款领域,并没有曝出祼条贷款之类骇人听闻的新闻,现在说它是洪水猛兽,未免言之过早,一棒子将它打死,也会堵住一些真正有需求人士的贷款渠道。但值得警醒的是,行业如果不加以监管和规范,这些贷款乱象就会如春天的野草肆意生长,到真正想治理时,无处着手。
 
“两会”热议校园网贷
 
全国“两会”期间,校园贷也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代表委员认为,确实有一些不法机构将校园贷摇身变为高利贷,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但监管不应该“一刀切”,应该明确准入标准,严控准入机构,同时建立大学生信用诚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在《关于规范校园借贷的建议》提案中称,针对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隐瞒实际资费标准、虚假宣传的方式降低贷款门槛手段,诱导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的乱象,应当加快对校园贷立法,并对具有欺诈性、不合规的校园贷平台坚决取缔。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在《关于引导校园信贷合理、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授信是合理的,不应将校园信贷“妖魔化”。翟美卿在提案中写道,对于校园信贷,关键在于规范及引导,让无序变为有序,从阴暗走向阳光。不能粗暴“砍掉”,而是逐步整改。
 
全国政协委员戴晓凤指出,校园贷打着“无需抵押物”、“无需担保人”、“低利率”的口号,诱导学生借贷,这本质上就是“裸贷”,风险非常高。“希望学校能将金融常识纳入通识教育体系,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甄别、抵制不良网络借贷业务。”戴晓凤称,提高校园借贷的门槛和资质审核标准,对于校园周边非法不良网贷平台,加强监管,发现一家取缔一家。
 
信息披露不透明
 
一家外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指出,培训费用可进行贷款支付,但没有对记者的年龄、收入、偿还能力等提出询问。
 
记者走访发现,包括多家知名的外语培训机构、计算机培训学校等,目前用贷款支付培训费用的方式非常常见,贷款培训也出现在多家机构的宣传资料上。记者从东方广场一家培训机构的宣传资料上发现,该机构提出“随需支付,轻松无忧”的学费支付方式,声称提供免息分期付款方案,“学员通过贷款可按月分期支付学费,期限为6至24个月,与专业银行合作”,而对于贷款的要求、利率、还款方式、违约后果等细节均没有详细介绍。
 
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谭鸿律师此前曾撰文指出,分期平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消费金融公司自己经营的平台,该平台有消费金融牌照,可以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即平台向消费者提供贷款,消费者分期还钱;另一种分期平台是作为信息中介平台,撮合小额贷款公司、其他金融机构或P2P出借人(统称“出借人”)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即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签订“用户服务合同”,形成居间服务关系),出借人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签订“借贷合同”,形成借贷关系)。
 

 
“因此若培训机构携款跑路,消费者虽未接受培训,但仍应当根据借贷合同履行还款义务。”谭鸿律师称,教育分期平台应当优化与培训机构的合作方式,加强对机构的审核。如要求培训机构缴纳保证金或风险赔付金,平台分期垫付培训费,以降低因培训机构跑路给消费者和平台自身造成的资金损失。
 
2017年1月,北京环球美联英语培训机构老板在收取学费后已经跑路了半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学员剩余课时费有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涉及学员500人以上。环球美联倒闭后没有继续还钱给分期公司,于是分期公司开始找学生继续还款,甚至这里包括退课的学生。
 
就在不久前,几家调研机构先后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联系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裸条贷款”新闻,大学生如何管理钱包的问题不可小视。
 
知多少,行多远。无论是校园贷,还是培训贷,作为大学生接触投资理财的第一课,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