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要鼓励实验性的涂鸦,如果你在人的四周竖起围墙,那你得到的只是羊。
3M口罩不是来自义乌的小商品,3M公司也不是一家五金杂货店。它是一家来自美国的百年老字号,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全球员工接近9万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在福布斯全球创新公司评比中,3M公司位列第3,排在苹果和谷歌之后。在现代社会中,世界50%的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它们的产品。3M自己的说法是:每天起床,3米之内就一定能看到3M的产品。 这几年中国雾霾的突然爆发,让3M被中国人熟知,从一个小作坊变为一个商业巨头,历经115年的3M又是如何保持企业活力的? 7万种产品,爆品制造王,靠小发明成为百年企业想要成为一家生存了115年的公司,秘诀在于保持创意。 1902年,美国淘金热的尾声。5个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年轻人,决定合伙投资开一家采矿公司,打算开采该地丰富的刚玉矿石,用来做砂轮。 3M五个创业的小伙伴 公司取名为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由于首字母都是M,于是就被简称为3M公司。 两年下来,他们没有挖到适合做砂轮的刚玉,而是得到了一大堆不中用的钙长石,3M公司因此经营岌岌可危,欠了很多外债。 1907年,助理薄记员威廉·麦克奈特加入3M 公司,他看到公司糟糕的财务状况后,向经理提出了降低成本的想法,因此受到赏识。 在威廉·麦克奈特的带领下,3M于1914年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同年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研磨砂布,几年后又升级为干湿两用砂纸,成为3M公司历史第一个拳头产品,从此名声大振。 1925年,3M公司一名叫理查德·德鲁的员工,因为看见修车工人对遮挡喷漆的胶带的苦恼,于是独自专研,发明了一种隔离胶带。之后,又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家喻户晓的世界性产品──“玻璃纸+粘胶”的透明胶带。 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透明胶带
在此之后,3M公司又接连开发了更多新产品,比如40年代发明的用于高速公路标识的反光膜,50年代发明的录音磁带和录像带,60年代的干银式胶卷、无碳纸、投影系统等。 到了80年代初,3M又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出世了,那就是报事贴。这个看着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品牌。 风行于大街小巷奶茶店的报事贴原型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3M 平均每两天研发出3个新产品,品种类超过6000种,包括无痕挂钩、便利贴、信用卡、百洁布和拖把等。 “除了上帝,什么都造。”有人说,3M一直在追求下一个爆品,“如果你没有不断地改变你的产品,没有爆品出来,公司会死。” 3M的一堆小发明
“15%规则”,不务正业和犯错成了文化标志3M有一个著名的“15%规则”,是1948年威廉·麦克奈特提出的。 他规定研发人员每个星期可以拿出15%的工作时间,用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在那个“人人都在工业流水线上拧螺丝钉”的时代简直难以置信。 不论这些研究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威廉·麦克奈特有一句著名言论:“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要鼓励实验性的涂鸦,如果你在人的四周竖起围墙,那你得到的只是羊。” 作为一家传统企业,3M 在管理上的创新让很多互联网公司直接效仿。比如谷歌,就把15%规则做了升级,允许谷歌的工程师把20%的工作时间用来做自己的项目。 3M对创新的定义是这样的,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思想,而是一种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 如今3M涉足63个行业,在全球70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或实验室。因此,3M的每一个独立技术员都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特定业务、实验室和国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3M全球技术社区的一部分。 在创新的道路上,3M鼓励员工犯错,3M的哲学是:如果你不犯错,只能说明你什么都没有做。 比如3M一个化学家的故事——她偶尔把一种新化学混合物溅到网球鞋上,几天之后,她注意到溅有化学混合物的鞋面部分不会变脏,该化学混合物后来成为斯可佳牌织物保护剂。 早在2005年,3M花在研发上的费用就高达12.4亿美元,这些研究费用大部分用在基础研究或者非直接实用性研究上。 此外,3M对创新的奖励也非常给力,每年都会选出年度最佳创意,给出的奖金高达是10万美元。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创新的火种,它有多大的能量,取决于它有多大空间和多少给养。3M 证明了一件事:创新不是刻意求来的,更不是被挤压出来的。 《基业长青》中这样写到,“如果拿生命做赌注,赌我们研究的哪一家公司会在今后50到100年继续成功和适应,我们会把赌注下在3M上。” 3M口罩,因雾霾在中国火了,一年卖一亿个数万种产品中,3M口罩能在中国如此火爆,实在是有些尴尬。 3M生产口罩有50年的历史。1967年,3M基于无纺布和静电纤维滤棉的专有技术,开始设计和生产防尘口罩,是帮助采矿、冶炼和炉窑等工人应对恶劣的职业环境所用。 其实,街上人手一只的3M口罩,设计的原型是以前发明的一款一次性胸罩,后经过几次改进,戴在胸上的玩意戴在了脸上。 1984年,3M进入中国,开始向国内工厂销售工业用安全防护口罩,客户都是矿产、钢铁和造船厂等重工业。 因为工业把安全放在第一,导致3M口罩有种粗犷的风格。比如通常由白色或灰色的无纺布制成,口罩上留有明显的警示语和标识,儿童口罩型号缺失,以及用户体验和美感度被放在了其次。 因为工业防护的产品定位,3M口罩在民用口罩设计方面踯躅不前,只是把工业防尘用口罩进行民用化。 雾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3M。 惜命的中国人开始信奉洋品牌3M口罩,3M成了市场上最受信赖的品牌,同时也是最难买到正品的品牌。 2013年,在雾霾最严重的那段时间,3M中国公司很多员工都在上班时间找口罩,要么帮朋友,要么帮客户,那时官方网店中3M的口罩早已卖断货。 以往3M口罩零售占20%,工业销售占80%,而2013年有好几次零售的需求达到工业销量的几倍。突如其来暴涨的口罩需求,让3M难以招架。 即使对3M这样有经验的企业来说,做出正确的决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大规模购置口罩的情形。市场来得太快,3M被庞大需求打晕。 于是,来自全世界3M工厂的口罩都被调到中国,2013年3M在中国销售的口罩价值达到1亿美元以上。 2013年中国防颗粒物口罩市场需求达到25.3亿元,75%的份额被其他公司瓜分,其中包括3M的假货。但产能不足让3M交出了大部分市场。 供应不足、设计缺陷和假货横行让3M意识到口罩的重要性。2014年3M中国组建消费品事业部,承担零售包装口罩的销售工作,业务划分调整后,3M口罩正式和超市里贩卖的百洁布、报事贴和无痕挂钩等摆放在了一起。 结语
3M的伟大不是建立在中国的雾霾之上。再多的3M口罩,也拯救不了中国的雾霾,我们有选择权,是被雾霾改变生活,还是让生活去改变雾霾。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