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微信已成巨人。当初张小龙恐怕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微信会大到一举一动都能引发互联网圈震动。 11月3号晚间,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告,宣布微信小程序正式开放公测。这本是微信的“小测试”,却引发了朋友圈刷屏。据悉,此次小程序公测,开发者可登陆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并允许将产品提交至微信公众平台审核,但暂时不支持发布。 另外,微信小程序的公测暂时只开放给企业、政府、媒体、其他组织,个人微信公众号暂时无法参与小程序公测。现阶段每个机构帐号只允许注册最多50个小程序,每个小程序一年需要缴纳300块钱,所有小程序帐号都需要绑定一个电子邮箱,一个手机号码只能绑定5个小程序。 有分析认为,小程序将会是最后一拨微信流量红利。对此,有人翘首以待,但也有人如临大敌。那么,大家都很紧张的“小程序”究竟为何物?这个号称秒杀替代App的功能,又将对应用市场、电商、对企业的开发成本、获客成本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创业者很纠结:App还是小程序? 实际上,小程序的“前身”是应用号。在2016年1月11日举行的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张小龙宣布今年要推出微信应用号,类似公众号,当用户关注了一个应用号,就像安装了一个APP一样,用户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就像找一个APP。 9月22日,应用号改名“小程序”,进行了首次内测,一露面就刷爆了朋友圈。马化腾曾透露改名是因为苹果不允许用“应用号”称呼。当时只开放了200个内测名额,据说一个微信小程序内测账号甚至一度炒到了300万。 在张小龙的设想里,小程序就像是App Store,当用户关注了一个小程序之后,就无需再安装一款App。在小程序内,用户就可以实现App的一些基本诉求。例如,目前一些用户会在微信钱包中买机票、火车票,而不是去下载一个并不常用的买票软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应用号平时是不会向用户主动发送内容的,避免造成骚扰。正如张小龙所言,“小程序是一种安静的存在,等用户需要的时候找到它就好了”。 不过,更多的互联网创业者却很纠结,一方面,微信小程序会减少App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微信小程序会彻底取代App。 微信小程序相当一个功能性的公众号,可以为用户带来不少便利。比如,手机上可以少下载安装一些软件,平时打开频率不高的软件,可以用小程序代替。对于App初创团队来说是有好处的,可以减少初期创业开发成本,在微信平台上快速验证产品。众所周知,原生App虽然体验好,但需要下载,获客成本高。许多App一般下载完使用的频率低,可能一个月都不会使用一次,卸载率高,而目前微信开发的“小程序”则消除了下载成本。 但对于一直被低频使用的App来说,微信小程序的出现,则是个危险信号。可以设想,当一个“全家桶”式的微信要占领用户的手机屏幕时,App的处境将会岌岌可危。凭借强大的用户黏性,微信小程序可能导致一大批App消失,毕竟现实中人们使用手机中其他App的频率非常有限,但却几乎离不开微信。 可以预见,小程序的出现,将会改变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现状。未来,传统APP用户将逐渐转移到微信小程序上,而最重要的是,微信将形成闭环生态圈,微信平台会消化人们几乎所有的上网需求。换言之,微信成为人们进入互联网世界的重要入口,传统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将下滑,在电商领域有海量企鹅用户做支撑的京东有望超阿里。 “发胖”的帝国 不到六年,微信成了一个世界级应用,但也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目前微信约有6.5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每天会刷朋友圈30到40次左右,平均每半个小时会刷一次,而且公众号每天的文章的阅读数超过30亿次,阅读次数最高的文章阅读量有可能达到几百万。与此同时,微信团队初创时仅10余人,目前已经达到1500人。 而当初低调的张小龙,也被科技界奉若神明。 上月底,微信举行了年度“领导力大会”,张小龙针对腾讯微信事业群leader以上的基层、中层管理干部作了一场演讲,内容涉及对微信团队扩张迅速的思考,随即流传在各个朋友圈。 演讲中,张小龙提出了一个几乎所有企业成长中都会碰到,但互联网企业又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团队规模急剧扩张。张小龙援引“邓巴数”的概念,即不管人类科技多么发达,能够实现稳定沟通的人数一定是150人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数,就像《人类简史》中指出的,需要语言、虚构和想象能力的培植。 反观微信,目前1500人的团队是150人的10倍,因此,张小龙感到焦虑,毕竟在增加人力资本的同时,内部协同的损耗也在增加。事实上,很多企业一旦规模大了,便容易产生“养老院”属性。由于领导不可能与所有员工产生稳定沟通,在多了很多层级之后,企业内部多了很多空隙,初始的目标也开始产生偏差。 在张小龙看来,现在微信最重要的是要警惕KPI和流程。 他提出KPI(关键绩效指标)应当是一个好产品的副产品。一个产品如果可以真实帮人解决问题,它的KPI自然就会上涨。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公司的员工开始将工作目标直接设定在KPI上,这也直接导致了帮助企业一线员工“制造”数据的庞大行业的产生。一家公司的员工看起来十分忙碌,但大方向错了,公司的结局也不会好。张小龙显然不希望微信落入那样一个境地。 一直以来,张小龙十分推崇小团队的“敏捷性”,一个想法提出后,很快就可以得到实施,继而不断修改,最终成型。互联网创业讲求的是“快速迭代”,快比好更重要,因为好没有止境,坚持快速修正,产品就会越来越好。 而如今的微信,规模大了之后,流程就会更多,想法的落地过程更为繁琐。这对于强调机动、创新和迅捷的互联网团队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想当年,张小龙以广州Q Q邮箱团队起家,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互联网公司内部创新的奇迹,依靠的就是“敏捷团队”。不过现在,微信也变成了一个“胖子”,微信内部能否形成一种持续创新的机制,这是张小龙最为关心的。 已不是从前的微信 1998年的秋天,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当时张小龙所开发的Foxmail已经拥有了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而周鸿祎仅是方正软件研发中心的副主任。周鸿祎直截了当地批评,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问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时隔多年,周鸿祎仍弄不明白,为什么是张小龙这样的人做了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打开应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深邃的画面:一个小人孤零零地站在庞大的蓝色星球外,眺望着远方的家园。张小龙希望用这副画传递微信的用意:人很孤独,需要沟通。 这也正是张小龙的初衷:微信是为了朋友之间正常的社交。在微信之前,张小龙曾是“天才程序员”和无业游民。一度吃不起饭的他长期困惑于技术与金钱的关系,至今对商业化心存抵触。 在今年初的演讲上,张小龙提出“好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他认为,一个好的工具,不应该只想着黏住用户,而是要提高用户的效率,让用户用完即走,用节省的时间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因此,张小龙一直明确反对人们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微信上,他知道,如果用户花了很多时间,比如现在这样在微信上,那么,迟早有一天,用户回顾过去的几年,发现一事无成,而原因就在于微信侵占了自己的时间,那么,微信帝国就会一瞬间完蛋。
但作为腾讯旗下的重要产品,微信商业化无可避免。张小龙曾说过自己是孤独的,这个孤独的人用尽情怀和善良造就了微信,而现在,微信愈发臃肿,已经不是他以前像艺术品般雕琢的那个微信了。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