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创投视野
让90%传统企业老板失足的坑
发布时间:2016-06-08 08:14 来源:网贷财经 作者:靠谱众投

曾有一个月流水几百万的传统企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滴滴打车是怎么赚钱的?

我讲了一下多边经济模型和交叉补贴,又讲了滴滴可以跨界到那些领域创造价值等等。

他感觉还不够。

于是我马上补充说“马云说过,未来的企业只有两种,一种是做了微信公众号做了电商活下去的企业,还有就是不做微信公众号不做电商死掉的企业。”他才满意......

2016年,实体经济的衰落和互联网行业的繁荣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已经成为未来一两年最大的浪潮。

然而,我们却眼睁睁的看着好多传统企业掉进了互联网的“万人坑”。

2013年,只不犯错就能保持第一名

燕郊新移民和燕郊生活,这两个微信订阅号是当时河北小镇燕郊最早注册的账号。

当时的小镇燕郊还处在微博营销的尾声,几乎没有别的人在玩儿微信。我们做这个东西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很古怪。不是很时髦~~

流量不是凭空而来,但是在2013年,微信的势能已经开始异常的强大。整体用户增长的红利非常猛烈,微信公众号一开通后,获取流量非常容易,只要随便有人转发个朋友圈,有个互动的话题,就有无数人加关注。

用户被动的接受“推信息”,也感觉非常的新鲜而好奇。那时我们只需要做好内容就可以。只要复制我们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的经验不犯错,我们就能保持第一名。

2015年,我跟土豪做斗争

到了2014年底至2015年,燕郊房地产异军突起,开始冲击30000/平米。本地商业也开始发力,大家都开始忽悠着卖,经常都是三四万元发一条微信。

燕郊已经开始有大量的人“放弃了煎饼摊和出租车司机“的职位,拖家带口的杀入到了”微信大号“的浪潮中。

最顶峰时的时候,一个燕郊小镇有几百个公众号。每栋办公楼与每个烤串摊,都充斥着微信大师的神话、微信致富经的口号、开悟互联网思维的禅修班和大大小小的微商聚会。

在接受了这些激动人心的培训后,整个市场都呼喊着”砸一百万送鸡蛋拉用户,做微信大号三个月回本“的大跃进口号。

我们明明知道,这种送东西,拉粉丝,然后给粉丝看广告的行为,是非常愚蠢和无知的!但是我们没办法,我们被这种汪洋大海般的“大干快上“的市场氛围吓懵了。

而其实在2015年7月,微信的整体用户量已经接近6个亿。我们隐约感觉,野蛮生长的时代快要结束了。

2016到2017,触网即死的传统行业?

2016年,实体经济的衰落和互联网行业的繁荣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已经成为未来一两年最大的浪潮,然而,我们却眼睁睁的看着好多传统企业掉进了互联网的“万人坑”。

1.第一个万人坑:商业模式上的冲突

多数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多边经济模型,经常把交叉补贴当做市场工具,把跨界当做盈利增长点。

而多数的传统企业都是单边经济模型,利润来自价值差或者价格差,核心能力非常集中的固定在某些领域中。

传统企业盲目将“战略型亏损”和商业模式崩塌造成的“真正的亏损”,混为一谈。

割肉的当时肯定是一片热闹,但这种驱利行为最后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用户留存。

2.第二个万人坑:管理方式上的冲突

金字塔型管理是传统企业最为经典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效率最高结构最稳固。

但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扁平化管理,几乎可以说产品流程决定管理流程,“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 ,一线人员的权利非常大。

很多传统企业把互联网当做打通任督二脉的“易筋经”。但互联网公司的管理方式和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完全相反的。

管理上的冲突造成:互联网岗位觉得管理岗位“决策太慢”,一个审批和论证结束后,市场上的热点都过了;而管理岗又觉得互联网人“瞎折腾一气真是没个准。

最后很多传统企业都感觉是在“倒练易筋经”,被互联网部门的人气的气血翻涌,差点筋脉尽断而亡。更有甚者,互联网部门与实体部门完全不兼容,互为鸡肋,争抢资源,最后陷入内耗。

3.第三个万人坑:过度扩张

首选最危险的扩张就是盲目抄袭,认为:听说那里有个新鲜的商业模式,而“我已经有了类似的用户,我可以再模仿一个新的东西做做”,于是就囫囵吞枣的抄下来。

“他在北京做,我在燕郊做,我比他有钱,他做啥我抄啥”。抄了几回作业之后就发现抄不明白了。交完了学费之后,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是模式的问题。

认为开个公众号就是互联网+,做个网站就是转型互联网,开发个APP就算是搭上移动互联网的风口。

然而很多互联网项目,只有在适当的市场阶段和用户收入水平范围内,才有价值。早一天晚一天做,在不同的地方做,都毫无意义。

另外一种就是小试牛刀后的扩张,这个更可怕。冲到了一半没弹药了,项目直接死在路上了,直到尸体都火化了也没人知道,所以在这里也建议各位创业者,活着最重要,只有活着你才有机会辩解和再试一次。

但是,在这么多吐槽之后,我们却也深刻的认识到,传统行业也并非互联网从业人员能够理解的。

我们看待他们觉得“外行“,他们看待我们也同样”外行“,这就是隔行如隔山,只是视角不同。

每个貌似笨拙的填坑,每笔昂贵的学费,都是他们试图改变企业现状的尝试和追求突破的努力。换个角度将,这样的尝试和努力也是伟大的!

        靠谱众投:kp899.com 你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