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离职深喉自述:线下理财借新还旧内幕
发布时间:2016-04-29 21: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植;张海峰

“我对金融有一个很简单的理解,即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它给实体经济带来资金同时,也通过实体经济创造的利润获得属于自己的回报。如今,不少线下理财机构将投资者资金投向那些根本无法产生足够利润的实体经济项目里,甚至是虚构的融资项目,最终只能靠借新还旧过日子。”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9%,仅销售环节的运营成本接近5%,加上3%风险准备金,但很多融资项目实际融资成本不到15%,其中还包括一些并不给平台支付一分钱利息的自融项目,怎么算都很难实现收支平衡。”一位线下理财机构风控部人士赵刚(化名)感慨说。

 

在加入这家理财机构前,他曾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小微企业参与风控工作数年。由于这家线下理财机构给予更高薪水(相当于银行工作的2-3倍)与股权激励,他在2014年决定改换门庭。

 

然而,从加入线下理财机构担任产品风控主管起,他发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大大超过风险承受底线——比如这家理财机构可以不顾资产端兑付风险,随意“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以吸收更多投资者资金,只为快速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吸引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甚至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计划借壳上市;在出现产品兑付问题后,为了维系公司资金链不断裂,这家理财机构甚至虚构融资标的,包装成高息理财产品,玩起借新还旧的资本游戏。

 

“但我玩不起。”赵刚告诉记者,2015年中旬他决定辞职。因为他担心这种借新还旧资本游戏难以持续很久。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这种资金池模式已经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

 

4月27日,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的14个部委在京宣布,重拳出击非法集资,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

 

“有朋友说我很幸运,很早就离开了这家线下理财机构,无需为它的经营风险担责。但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赵刚直言。

 

“蹊跷”的收支账

 

在加入这家线下理财机构初期,赵刚坦言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将股东方推荐过来的融资标的进行风险评估,挑出一些值得投资的资产打包成理财产品,交给理财部门销售。

 

“这些融资标的,主要是银行、信托机构遴选下来觉得风险较高的融资标的。”他直言。但他认为挂钩这类资产的理财产品理应提供逾9%的预期投资回报,因为金融投资遵循的一条千古法则,就是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何况,这家线下理财机构一开始还从每个融资项目提取3%融资额,作为风险准备金用于兑付,某种程度降低了投资风险。

 

很快,他发觉这种操作存在蹊跷之处,就是经营无法实现收支平衡,比如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9%,仅销售环节的运营成本接近5%,加上3%风险准备金,但多数融资项目实际融资成本不到15%,怎么算都很难实现收支平衡。

 

“这还不包括担保费用的开支。”赵刚提醒说。自己曾在公司内部会议提过这个问题,但公司高层解释称,这些理财产品的担保机构都是股东方自己发起的担保机构,为了推动管理资产规模高速增长,股东方决定自掏腰包承担担保费用,将更多收益留给投资者。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担保机构很多是空壳公司,没有能力为理财产品提供足额兑付担保。”他直言。

 

事实上,真正令赵刚对这家理财机构业务模式感到恐惧的,是在它的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0亿元之后。他开始发现自己的风控工作变得形同虚设,更像是为一个庞大的资金池不断包装理财产品进行输血。

 

“2014年底期间,公司业务发展特别快,每天大概需要2亿元的理财产品额度。”他回忆说。但这家理财机构股东方根本没有那么多资产储备,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拉关系“买”资产。

 

这些“买来”的资产,要么是经营风险很高,仔细辨别就会发现它们很容易出现违约,要么就是股东方四处设立关联机构所“创造”的资产,其中大部分资产没有完整的经营资料,更像是一个个没有商业计划书的待开发项目。但公司高层一再“授意”风控部门对这类资产多增加几层担保增信措施,把它们包装成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销售。

 

“所谓的担保增信措施,无非是多找几家股东方关联担保机构给予兑付担保,还有就是理财机构本身也加入兑付担保队伍。”赵刚直言。当时股东方关联担保机构的实际兑付担保规模,早已超过法定的最大担保额度,为此他曾两次向公司高层反映这个情况,但始终得不到回应。

 

借新还旧能存续多久

 

2015年中旬,赵刚和公司几位风控部同事吃饭时,聊起过公司真实业务模式。大家的共识是,这家理财机构已经身陷借新还旧资本游戏的泥潭里。究其原因,不少融资标的已经出现兑付风险,为了向投资者兑付投资本息(然后吸引投资者续投),理财机构开始将新募集的钱用于旧产品的资金兑付;其次,公司股东方推荐过来的融资标的,变得越来越“离谱”——不少融资标的除了名称、抵押物有所差别,其他财务数据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基本是股东方的自融项目,令风控部门不大敢直接向公司质疑这些融资项目的真假。

 

“那时起,有些风控部同事提交了辞呈。”赵刚回忆说。他们递交辞呈的理由,是工作太累,但他心里知道,他们宁愿放弃高薪的主因,是害怕这种资金池模式若出现风险事件(主要是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兑付危机),他们将要担责。

 

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曾数次递交辞呈,但公司高层一方面表示,需找到接替者才能批准他的辞呈,另一方面表示公司之所以推出那么多自融项目,主要是吸收投资者资金投资一家上市公司股权,将来等机会将这家理财机构装入上市公司借壳上市,到时所有团队成员都能得到丰厚的股权激励回报。眼看这项资本运作即将完成,若错失这个发财机会实在可惜。

 

“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这笔财富。”他坦言。等到他获准辞职时,这家线下理财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接近百亿,且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为自己上市“制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这已经无法打动他了。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