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下一步会对本地网贷平台逐一排查,摸底的内容很细,除了股东和法定代表人,还要看实际控制人,也看平台的产品情况、标的真实性、资金来去,涉及资金池、自融、虚假标的的平台,基本上要被严打了。”某地方金融管理机构高层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网贷平台将实现“一户一档”。
上述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人士4月22日下午参加了该地区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部署培训工作相关会议。多地地方方银监派出机构在同日展开部署,内容包括动员加培训,参加部署并将在后期整治过程中协调工作的还有地方金融办、法院、检察院、发改委、公安局、财政局、住建委、工商局、法制办、信访办等。
实现“一户一档”后,网贷机构将依据其是否满足“信息中介”的定性以及在业务过程中是否踩“红线”、是否有非法集资等违法情结等,而被分为三个档次:合规类、整改类、取缔类。
而对于产品投资人反复纠结的谁来托底的问题,会议精神也明确,对于涉嫌从事非法集资的取缔类平台,相关部门将给予行政处罚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政府不承担兜底责任。但同时,有关部门也会做好合适平台资本和财务状况的工作,妥善处理债权债务关系,以此最大程度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一名广东地区参加内部会议的人士预计,一方面,当排查推进,由于非法平台将无处遁形,因此问题平台还会陆续爆出,但他表示,这恰恰是对投资人负责,因防止了债务漏洞越来越大;而另一方,谁是合规的优质平台也将同时水落石出,行业洗牌恰恰有利于好平台发展,同时有利于投资人做出适合的投资选择。
“这次可是‘高度重视’的,我们天天都为专项整治的事情加班。”有某地方银监相关部门人士说。为扭转行业机构异化趋势,以整顿问题平台的方式来为真正的金融创新保驾护航,也引导投资人理性出资,管理部门不遗余力。
“本月内将完成部署培训,7月底前将完成行业摸底排查,11月底前分类处置就要做完,明年1月前银监会将赴各地督导,各地进行情况汇总并由银监会形成最后的报告。”上述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人士根据当日会议主要精神相关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了一份时间表。
《实施方案》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已经国务院同意,正式下发。
从整个部署上的三大培训议程来看,整个整治将分摸底排查、分类处置、验收规范三个阶段。而所涉规则则包括网贷办法及第三方存管、备案管理、信息披露三大配套制度。
就在近半年,网贷风险事件爆发频率增高且涉案金额增加,泛亚、e租宝等百亿级平台接连出事。
时间紧任务重,但行业行将正本清源。
“红线”何在?
网贷平台将被分为“合规类、整改类、取缔类”三类,具体依据什么而划分?上述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人士称:一看定性,二看业务,三看踩不踩“线”。
定性方面,“主要看平台是‘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的性质了”。一名与会消息人士称:“我们是要促使平台回归信息中介本质,他们是不可以为客户提供增信的。”
尤其是,如果业务中涉及资金归集、发放贷款、自融自保、期限错配等行为,则该平台很可能被归类为“信用中介”,也将成为整治的重点对象。
业务方面,则看是否是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直接借贷。此外,据悉,平台如果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则也要看合作是否违反法律规定,以及互联网跨界过程中是否有监管套利。
“好的平台,业务应该是‘小额分散’的,为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架起桥梁,但近期快速扩张的机构,放出来的标的金额很大、期限又长,值得注意。”上述消息人士并称。
“红线”方面,即网贷平台不得设立资金池、自融、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大规模线下营销、误导性宣传、虚构借款人及标的、发放贷款、期限拆分、发售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产品、违规债权转让、参与高风险证券市场融资或利用类HOMS等系统从事股票市场场外配资行为、从事股权众筹或实物众筹等。
在排查和整治中,上述参与内部培训的消息人士还表示,银监会的要求已经细化到要看平台的“定价机制”和“专注主业”。
定价机制方面,对的做法是为借贷双方撮合并提供信息收集服务,借贷与否应当是借贷双方自愿的、并且风险自担的,并据此形成资金价格;错误或有隐患的做法,是平台以不正当高回报诱导出资,虚构、夸大项目真实性并隐瞒项目风险。
专注主业方面,对的做法是平台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错误或有隐患的做法,是平台混业经营,从事资产管理、债权或股权转让及房地产及金融市场配资等,这样做风险难以隔离。
“线下”平台问题多发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此次专项整治从字面上看针对的是“P2P网络借贷”,在很多细分表述中,线下理财平台似不归于P2P网贷一类,但实施上,据上述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整治推进中不但是“线上线下一起抓”,而且更需要注意线下平台的“大规模营销”。
从近两个月发生资金链断裂或涉嫌非法集资的多个大型问题平台来看,其均有线下门店,且部分为纯线下销售模式。而在本报记者此前对某平台的调查中亦从平台内部财务人士处获悉,走线下豪华门店销售路线的平台,如果标的真实对应,则在门店及人力成本覆盖上就会出现趔趄。
上述参与内部培训的消息人士则称,监管鼓励的做法是平台定位线上经营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寄托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不良做法则是以设立线下门店方式进行大规模宣传营销。
谁将被重点排查?
除了“大规模线下营销”的平台很可能引起监管警惕外,谁有哪些平台值得注意的主要问题?在回答本报记者此提问时,上述参与内部培训的消息人士称,主要还是上述“红线”范围,比如设立资金池、自融自保、向借款人承诺保本保息、虚构标的、发放贷款、期限拆分、违规转让债权等。
此外,在各种问题里,最值得“重点排查”的是“业务扩张过快”、“承诺高额回报”、“涉及房地产配资”、“涉及校园网贷”者。
据与会人士转述《实施方案》,发售银行理财产品和券商资管等产品、参与高风险证券市场融资或利用类HOMS等系统从事股票场外配资,从事股权众筹或事物众筹等也被视为“主要问题”。
此外,“第三方存款”和“信息披露”也将作为两大配套制度,将被嵌入到对平台的分类识别中,换句话说,信披不完整、不及时、不客观的平台,和未实行出借人资金第三方存款的平台,也将被被纠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大批投资人所秉持的“有媒体大规模宣传就说明平台可靠”,或许恰恰是偏颇的。根据内部培训精神,“在媒体过度宣传”的平台也将进入“重点排查”名单。
后续排查的内容,监管将会“火眼金睛”。据上述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人士称,细致程度是,不但看股东或法定代表人,还看实际控制人、注册资本、借贷余额、出借人总数、分支机构等;不但看整体运营情况,还会关注所有产品的标的、期限、综合收益率(不只是表面利息本身)、逾期率等。
并且过程中,还将形成行业工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及第三方统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等,利用各自掌握的大数据、工商注册信息等,加上民众举报信息,汇总成为统计数据。各地政府还将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再行现场调查或约谈,核实信息真实性,以此全面摸底行业各户。
怎么“分类处置”?
在情况摸底和“一户一档”建立之后,本次专项整治将进入分类处置阶段,而处置的标准则是“扶优抑劣”。
据上述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对于进入“合规类”的平台,监管会继续支持甚至鼓励其发展,过程中做好督促。
“我们的宗旨是‘防范风险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他说。
对于进入“整改类”的平台,或为“大约异化成信用中介”,有些触“红线”但并未涉嫌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则监管态度为“限期整改”,如果到期后仍然整改效果不明显,就有可能面临淘汰或整合。
对于涉嫌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的“取缔类”的平台,有关部门将进行严厉打击,这些平台除了将退出市场外,还将面临行政处罚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这其中,政府不承担兜底责任。
除此之外,网贷平台的风险程度、违法违规性质和情节轻重、社会危害程度大小等,也将成为整治处置的考量因素。
过程中,各管理部门间、以及区域间将协作配合、纵横联合。“这次整治后,行业将正本清源,还将形成不少长效新机制。”某地方金融管理机构高层人士预计。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