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钻-基金观察
PE大佬“务农”:自有资金“验身”农业投资
发布时间:2016-04-10 12:12 来源:网贷财经 作者:财经视角

    “土地规模、资金支持、管理团队、市场环境”四大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为具体解决路径,黑土地集团希望通过机械化、科学化的管理,以“农业+金融+互联网”的方式来改造农业。

 

    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北亚区主席的位子上离开后,孙强并没有成立新的股权投资基金,而是建立了一个农业平台。

    2003年,孙强在华平内部牵头组织了题为《中国未来10年的十大趋势》的调研,并在其后的10年间对报告中“十大趋势”中的绝大多数进行了布局,“农业现代化”几乎是唯一的空白。 

    看了很多农业项目,但一直未能找到适合投资的企业,最终,孙强决定自己创业来做。

    “现在做股权投资的人太多了,但专注做农业投资的机构还很少。这时候灯火阑珊处可能更有意思一点。”在之前的采访中,孙强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孙强认为,中国的农民群体收入很低、百姓担忧食品安全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规模性、现代化的管理。只有把产业链打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享受到放心的食品。

    2016年3月22日,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合资签约仪式在哈尔滨北大荒国际饭店举行。

    根据协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将在合作的过程中探索在垦区西部拿出100万亩耕地,由北大荒马铃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黑土地基金管理合伙企业、东北投资有限公司三方新成立的合资企业承租。

    黑龙江农垦总局将力争用3年时间把100万亩原料基地统一流转到合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把原料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操刀北大荒薯业混改

    黑土地集团与北大荒薯业的首次接触是2015年7月,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孙强和李顺经人介绍首次见面。

    “我们在北京一拍即合,既有缘分,也有我们寻找生存出路的问题。”李顺回忆,尽管北大荒薯业集团在马铃薯淀粉领域颇具优势,但在整个马铃薯淀粉行业危机重重的大环境下,“能生存主要是因为马铃薯淀粉的反倾销政策,一旦这个政策没有了,企业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企业如何发展、能不能活下去?不能让企业死在我的手里。”李顺感慨。

    这次的合作不单纯关乎北大荒薯业集团的发展,同样对北大荒集团的发展意义重大。

    北大荒集团经过多年发展,除了种植业以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这体系中包括米、面、油、肉、乳、酒、水、马铃薯等加工企业,而且很多企业就规模和影响力来讲,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这些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中多数是纯国有或者是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活力。同时由于这些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单一,导致企业的治理结构也不是很科学。”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兆力表示。

    王兆力介绍,黑龙江农垦总局既把此次合资合作作为北大荒薯业集团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来做大做强北大荒马铃薯产业,也将其作为农垦总局所属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和试验。

    引入黑土地基金后,北大荒薯业踏上了改革之路:愿意进入新薯业的员工重新竞聘上岗、每个岗位均实行岗位责任制。更多的改革进程也陆续启动。

    3月22日的签约仪式发布会现场,除黑龙江农垦总局和各管理局的领导外,出席的还有垦区部分龙头企业的负责人。

    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问及“与北大荒薯业的合作初见成效之后,是否会继续跟北大荒集团旗下其他的板块继续合作”时,孙强回应:“今天他们让旗下这么多企业来也是有含义的,其中有几家我已经接触过了。”

    “自建”样本:到响水种米

    与以基金的形式参与北大荒薯业的混改、与产业公司共同打造薯业产业链不同,黑土地集团自2015年开始以“自建”的方式进行米业生产、加工、销售工作。

    2015年3月25日,黑土地集团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响水石板米产区近4万亩土地的经营权,开始了水稻种植的工作。到2016年4月,预计将完成合计12万亩以上的土地流转。

    孙强认为,订单式的种植运营无法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黑土地集团的解决之道是融资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土地进行各种提升、把农民变成工人。

    从销售端看,线上和线下结合,对于消费品来说是很好的切入方式,黑土地集团正在尝试在销售方式上进行探索。

    “做消费品最重要的是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好的产品吸引一批人,大家口口相传,销量很快就上去了。我们正在和一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讨论合作。”孙强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黑土地集团希望通过“年度定制”的方式销售大米:黑土地米业每月将新近脱壳加工的新鲜大米从原产地送到用户的餐桌上。

    资本投入方面,黑土地米业项目目前主要由孙强个人出资。截至2016年3月,孙强个人已经向黑土地米业投入1.5亿元,加上通过借款方式获得的资金支持,黑土地米业的资金投入累计为2.5亿元。

    对于整个公司的未来发展,孙强说:“我们尽量提高自己的成功概率,至于到底能不能成功,咱们三五年以后再见。”

    据了解,黑土地集团计划在三年内推动旗下的两家农业种植公司在国内上市。

    农业投资“黑土地”模式

    “土地规模、资金支持、管理团队、市场环境”四大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为具体解决路径,黑土地集团希望通过机械化、科学化的管理,以“农业+金融+互联网”的方式来改造农业。

    具体而言,黑土地集团的运营模式是从食品源头入手,以长期土地流转为依托,从土壤质量、灌溉水源、粮食种子、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到加工处理、物流仓储、渠道分销,实现全产业链封闭式管控,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实现农业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黑土地米业和薯业两块业务的尝试即正在按照“农业+金融+互联网”的思路进行。

    当然,创业过程中自然不是一番风顺。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孙强将募集两只总额为10亿美元的PE基金,用于向中国农业领域的投资。

    接近半年的尝试过后,黑土地集团暂缓了基金募集计划。

    六个月中,孙强见了100多家投资机构,投资人听到“农业”就想到了“周期长”、“靠天吃饭”等关键字,最终拒绝投资。

    要好的朋友对孙强说:“如果你说要做PE,我闭着眼投。这么多年的业绩在那,信得过。但是农业方面你能拿出一个成功案例给我看么?没有,那对不起。”

    “大家不愿意投资,我就拿自己的钱先做起来,用成绩说服大家。”孙强说。

    目前黑土地就做两件事,米和马铃薯。将来有没有可能纵深去发展?

    “做投资的时候不能把自己束得太死,通过对两个企业的投资了解这个行业、积累了一些关系之后,有好机会来的时候为什么不参与一下呢。”孙强说,希望参与更多的好机会,但前提会是把现有的两个企业做好。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