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
香港经济低迷,为什么愈来愈多港人北上深圳跨境消费
发布时间:2024-01-02 16:25 来源:BBC

A traveler walks towards Shenzhen in the border control area at MTR Corp. Lo Wu station in Hong Kong, China, on Monday, Feb. 6, 2023.

深港两地恢复正常通关后,港人北上消费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2023年圣诞节当日,李承谦相约另外三位朋友到深圳,早上在香港这边乘搭东铁到落马洲站,然后经福田口岸过关。他们一行四人逛商场、到山姆超市购物,在深圳那边吃了午饭和晚饭,完成一天的行程之后,晚上原路返回香港。

李承谦说,回香港的时候,出现人潮,需要排队过关。据香港入境处数字显示,当日有约31.8万人次香港居民经陆路前往中国大陆。

那个晚上,他们去了湖南菜馆“佬麻雀”,四人吃了六道菜,价钱是300多人民币,李承谦说,在香港大概要多花一倍的钱。

当天来回深圳吃喝玩乐消费,是李承谦这大半年来假日的重要消闲方式,每个月他会去深圳一两次。他的北上消费习惯,也是2023年2月中港恢复全面通关之后,不少香港人典型的假日“跨境消费”新模式。

过去多年,港人前往深圳消费的现象并非罕见,但疫后的这一波北上消费热潮惹来大量关注、讨论、传媒报道,讨论的焦点放了在香港经济低迷的情况——比起留港消费,大批港人节假日更愿意到深圳消费;另一方面,来到香港的内地旅客数字也远不如北上的港人。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0日,香港居民全年有5334万人次“北上”,其中超过4000万经由深港口岸出境。“南下”的访港内地旅客全年则录得2654万人次。

“深圳这几年进步得很快”

26岁的李承谦是在2023年中港恢复通关之后,才首次有到深圳消费的想法。小时候他曾陪妈妈到过罗湖商业城,但已经没有什么记忆,对于深圳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不太发达”的城市,故一直都没有想要前往深圳消费的欲望。直到2023年5月,他才重新申请回乡证,开始了第一次的“北上消费”之旅。

第一次到訪深圳,看到很多高樓大廈及商場,也打破了Himmy過往的印象。

李承谦坦言,去了第一次之后,翻转了他过往对于深圳的印象。

在疫情期间被困在香港太久,他说香港几乎到处都已经走遍,同时也在那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看了很多有关深圳吃喝玩乐的资讯,加上觉得外游的机票贵,故开始觉得深圳可以是一个周末等假日的去处。

李承谦坦言,去了第一次之后,翻转了他过往对于深圳的印象,“我第一次是去万象天地,看到很多高楼大厦。”此后每个月他都会到访深圳一至两次,他想每一次都尝试一家不同的餐厅。

李承谦表示,深圳消费价格便宜、选择种类繁多,是让他定期与朋友或家人前往深圳的最大原因。基本上,他到深圳主要是为了吃东西,这大半年间也尝试了不同的餐厅,“例如巴奴毛肚火锅、专门吃潮汕牛肉的火锅,真的蛮好吃。”他说在深圳200元人民币左右已能够到丰富的二人餐,但香港可能要花上600至700元。

Himmy自疫後開關才首次北上消費,現在每個月都會到深圳一至兩次。

李承谦表示,深圳消费价格便宜、选择种类繁多,是让他定期与朋友或家人前往深圳的最大原因。

与李承谦不同,吴小姐在疫情之前,偶尔会去深圳探亲及消费,对于深圳有一定的印象与认知。过去她会去弄指甲、剪头发、买衣服、按摩,那时已经觉得深圳满足了不少娱乐及餐饮方面的需求,“如果10分满分的话,疫情前我会给六七分,现在环境卫生都好了很多,我会给八九分,深圳这几年进步得很快。”

吴小姐举例,她去深圳按摩的时候,会到类似会所的地方,大约200元人民币就能够有四个小时的服务,“香港可能就几百元才一个小时。”她也觉得服务品质也很好,让她会继续想在那里消费。另一方面,吴小姐认为深圳现在的服务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例如服务人员会主动告知折扣优惠、服务态度让人感到舒适,“会让你有种心态是,花这笔钱是舒服的。”

阿冰過往也會到深圳探親及消費,她指在疫情的幾年間,深圳已進步了很多。

吴小姐说,疫情这几年深圳进步很多。

食品安全

2019年前,80后的鲸哥(尊重个人意愿使用化名)不时因工作关系需要北上,对于内地有基本认知。大约在2018年的时候,他已经看到有很多香港媒体介绍深圳的活动及去处,最初他还是感到有些抗拒,“觉得一定很不干净,但去完一次之后又没有想像中那么差。”

之后他开始不定期北上消费,大约每两至三个月一次,主要是去靠近罗湖那边的商场,鲸哥说,那时候人民币贵。2018年12月,人民币兑港元汇率高位为1.25。2019年,他减少了北上的次数。

鮑師傳是近年風靡的「網紅品牌」,深圳的店門外排滿人龍。(受訪者Himmy提供)

2023年的统计显示,香港人北上深圳人次已经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去年通关之后,因为工作缘故,他仍然需要北上。鲸哥坦言,因为曾经参与运动,也有担心过关时会有风险,“最初的时候是怕入不了境,所以拿到回乡证后第一件事就是过关看看。”

顺利过关,随后身边也有愈来愈多的朋友选择北上消费,导致他北上的次数也愈来愈频密,现在每个月大约会去深圳一至两次,鲸哥说,以前可能身边只有一至两个朋友会有北上消费的习惯,但去年通关之后,有很多朋友也开始会约他到深圳聚会。他说现在到深圳的商场,总会听到很多广东话。

过去多年,港人对于内地的食物安全及质量方面感到疑虑,“黑心食品”屡成为传媒报道的话题。

鲸哥坦言,自己也很关注吃安方面的情况,过往北上的时候,他会选择一些有信誉的餐厅消费,而不会去街边的小吃档。直到去年再次前往深圳消费,他指对于食物安全的情况并没有以往那么担心,他去光顾的大部分都是连锁店,“企业也注重形象,他们不能输,他们输的话影响很大,所以他们的吃安会做得比较好。”

另一方面,鲸哥发现前往消费的连锁餐厅开始采用开放式厨房的设计,让人看到做饭的情况,认为此举是在增加顾客的信心,“不会再有什么地沟油的想法。”他直言,香港很多食物原材料都是从内地进口,他认为差别并没有很大。

Travellers take photos out of the Futian Port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as China further optimizes its regulations on travel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on January 8, 2023 in Shenzhen

物价水平、人民币汇率、深圳当地的消费推广活动等因素,被认为是吸引港人北上消费的重要原因。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BBC中文电话访问时指,过去多年他因教学而需要深、港两边走,在疫情过后的深圳,服务及质量方面亦较以往提升,“以前那个消费市场可能未成气候,但这几年累积了一些中产的消费需求,大家追求的是有质量的产品,而不是只便宜就够。”

李兆波指,消费种类疫情前后又有了很大的转变。疫情之前,港人普遍熟悉的是喜茶、海底捞等品牌,但他看到不少网红店成为新的追捧热点,“每次在罗湖都看到鲍师傅大排长龙,还有奈雪的茶。”

他以位于福田的领展中心城为例,指过往没有太多人气,“好像一个死城,但现在多了很多人,也多了很多香港人。”除了价格之外,李兆波认为服务及质量的提升、人民币贬值亦是吸引港人北上消费的原因。2023年末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大约徘徊于1.07至1.12之间。

深圳方面还在开关后推出了不少港人专享优惠,如AlipayHK就曾联手多个热门商场予港人领取优惠券、深圳前海合作管理局推出消费券港人亦可领取等。2023年12月,深圳更推出境外旅客购物“即买即退税”措施,进一步吸纳香港顾客。

除了饮食之外,玩乐也是吸引港人北上很大的原因。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深圳好去处”的推介,室内游乐场、主题乐园、人工滑雪场、艺术展览、山姆超市……不少网红景点、打卡热点也成为了热门的消闲娱乐去处。

港人的手机应用程式上,也装上了美团、大众点评、滴滴出行等应用程序。有港人甚至在网上分享,于美团程序上叫外卖,然后在深圳的口岸交收。有深圳男子亦曾在社交平台上面称,有次下楼想吃饭,每间餐厅都要排队,而大部分都是香港人,一时成为网上热话。

有深圳男子亦曾在小红书上面称,有次下楼想吃饭,每间餐厅都要排队,而大部分都是香港人,一时成为网上热话。

北上消费与香港经济

香港经济没有随着全面通关而出现大幅改善,港人北上消费议题进一步突显香港经济面对的困境。

根据上述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香港居民约有5300万人次北上,其中超过4000万经由深港口岸出境。到内地的香港居民人次已恢复并超过2018年的水平。与此同时,2023年访港内地旅客约2600万人次,相比2018的约6500万人次和2019年的约5500万人次大幅减少。北上港人数量已反超并大幅高于南下内地客的数量。

People queue up at the Lok Ma Chau checkpoint at the Shenzhen border crossing with mainland China in Hong Kong on January 8, 2023.

2023年全年香港居民约有5300万人次北上,其中超过4000万经由深港口岸出境。

“活现香港”共同创办人陈智远接受BBC中文电话访问时表示,过往多年港人北上消费的现象都有存在,而他观察到目前讨论热度会这么高涨,主要是因为深圳整个消费体验及服务水平提升有很大关系,不少港人在讨论深港两地消费的时候,开始会以质量来作比较。

他指过往港人北上消费的体验通常是去罗湖商业城买A货、吃东西,知道是比较便宜、廉价一点的消费,不会太过注意质量,但现在情况有了改变,“内地的性价比已经可以跟香港相比,服务也细致了很多,创意也不输给你了。”

“性价比”是这波讨论里面最常被提及的因素。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反映通胀指标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于11月同比下降0.5%。内地通缩、香港通胀,陈智远指香港的情况是“好像又做不到价廉物美、又做不到有特色”。

香港旅游联业工会联会理事长梁芳远圣诞假期后接受电台访问,表示疫后至今旅客来港意欲下降,入境数字亦不算理想,对旅游业恢复情况感失望。近年内地旅客到港旅游的模式亦有所转变,Citywalk、特种兵旅游模式的兴起,从购物为主转向深度游的模式。陈智远则称自家生意疫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针对的客群不同,以往有一批业界很依赖团客在港购物、餐饮消费,那群会比较受影响。”

香港经济低迷的同时港人离开香港消费,鲸哥早前看到759阿信屋母站CEC国际发盈警的新闻,盈利大跌99%让他开始反思北上消费的习惯。他说,对个人而言,可能在深圳消费比较便宜,但对香港经济没有好处。

据餐厅指南网OpenRice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11月期间,共有1189间餐厅结业,鲸哥说,眼见逆差越来越大,如果到某个不可逆转的情况时,“那香港的经济真的会死,看远一点的话,其实北上消费有点像慢性毒药。”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