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
主体、债券评级被展望为负面,民营AMC国厚资产扩张路上出现一条“裂缝”?
发布时间:2023-07-03 13:13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近两年的国厚资产处于“多事之秋”。继去年被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下调家族评级后,今年又被联合资信下调主体和债券评级。接连被“唱空”意味着国厚资产已出现裂缝。国厚资产作为一家民营AMC,此前疯狂扩张,将手中多项资产抵押出去筹集资金,而激进的规模论也为后续埋下了一系列隐患。

“隐商”李厚文近两年焦头烂额。

6月27日,国厚资产主体评级被下调展望为负面。此前,其持股32%的长安保险被大公国际调整其评级展望为负面,前者被公开鞭笞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李厚文掌舵下的国厚资产。

在更早之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下调国厚资产家族评级。接二连三被评级机构“点名”,也说明这家民营AMC已出现裂缝。

事实上,这家皖系不良资产企业在市场中以风格狠戾而著称。截至2021年年末,仅在收购不良资产上花费的金额就超过1500亿元。

到今年4月份,其欲以100亿元间接入股古井集团,一时间称为焦点。100亿元资金中,超过51亿元靠自筹,这无疑让本就囊中羞涩的国厚资产雪上加霜。

狂飙突进的背后,其面临着诸多烦恼。如,民营AMC固有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痼疾,此外在监管回归主业的要求下,需要将业务更加聚焦不良资产的处置上。

国厚资产主体、债券评级双双被下调

6月27日,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发布了一则关于国厚资产的信用评级公告,将“19国厚01”债项信用等级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上次国厚资产与该债券的评级均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下调评级的原因,联合资信在公告中一一列举,即,信用风险加大及主要股权投资企业持续亏损或将对国厚资产产生不利的印象;去年由于国厚资产提前收回不良资产投资、投资联营企业亏损及汇兑损益等因素,导致国厚出现大额亏损;4月份对古井集团进行投资,然而投资数额巨大且尚未完成,同时收购资金仍有较大的缺口,因此国厚资产面临很大的债务压力。

对于AMC来说,机构将评级下调,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展业,比如在融资上会面临更为严苛的门槛,进而影响到业务扩张。

资料显示,国厚资产是安徽首家持牌地方AMC,也是地方AMC中为数不多的民营AMC,实控人为李厚文。

实际上,国厚资产的裂缝在去年就已显现。去年6月,根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发布的公告,国厚资产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1”下调至“B2”,并将国厚资产的本外币发行人评级从“B1”下调至“B3”,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同年,7月6日,大公国际公告通过长安保险以及“16长安保险”债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评级,确定长安保险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其中,长安保险股权被质押比例较高是评级被下调的因素之一。

而长安保险的第一大股东正是国厚资产,其在2018年在长安保险危难之际,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1.6773%。不过,躲在国厚资产羽翼下的长安保险不仅没能走出亏损的泥沼,前者持有后者的股权也悉数被质押。

疯狂扩张遭“反噬”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中列举的“多宗罪”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厚资产疯狂扩张的后遗症。

就在今年4月份,国厚资产的一份收购公告引发关注,其指出携手子公司芜湖昱顶,将以100亿元收购上海浦创100%的股权,间接入股古井集团。若完成该笔交易,国厚资产持股比例为30%,一跃成为古井集团第二大股东。

对于百亿收购资金的来源,国厚资产称自有资金48.2亿元,贷款自筹资金51.8亿元。据悉,在今年4月底,国厚资产已支付48.2亿元的股权转让款。

这次的收购只是国厚资产多年收购生涯中的一笔。

跨界收购之外,作为一家AMC,其仅在不良资产得收购上就超过1000亿元。根据国厚资产官网,截至2021年12月末,其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1500亿元,涉及工农中建等数十家银行和近千家企业。其涉足的项目更是包含多个上市公司,比如中弘股份(已退市)、*ST中天、中南文化、鑫科材料、*ST康美等。

而其为了大肆扩张,更是将旗下多个资产抵押出去。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国厚资产旗下5处资产抵押出去以获得借款。具体来看,国厚资产向万向信托借款10亿元,前者将其持有的的对安徽英泓投资有限公司的14亿元债权进行质押担保、将持有的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3亿元股权作为质押物,同时以持有的文峰中心一期31-46层房产进行抵押担。

万向信托之外,昆仑信托也是国厚资产的资金提供方。资料显示,国厚资产昆仑信托借款1.999亿元以持有的文峰中心一期31-46层房产进行抵押担保,以其持有的安徽国厚资本20%的股权进行质押担保。

此外,国厚资产还向东莞银行合肥分行借款20000万元,以其持有的安徽国厚资本4亿元股权进行质押担保;国厚资产旗下的宣城国厚向宣城皖南农商行敬亭支行借款1900万元,由宣城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同时国厚资产以持有的宣城国厚3300万元股权向宣城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质押进行反担保。

将旗下多个资产抵押出去也说明国厚资产账面资金较为紧张。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尾,其货币资金为4.34亿元,流动负债超过3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国厚资产在主业上多管齐下,然而却是劳而无功。从业绩来看,去年国厚资产实现收入5.49亿元,这一数据在2021年为15.84亿元,2022年其净亏损为3.19亿元。具体来看不良资产处置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汇兑收益拖了业绩的后腿,录得收入分别为-130万元、-7105万元、-8662万元。

民营AMC们的“困境”

国厚资产只是诸多民营AMC中的一个缩影。

据悉,在59家地方AMC中,约有10家为民营类,皖系国厚资产之外,还有海睿银盛嘉资产管理、湖北天乾资管、天津滨海正信资产管理、重庆富城资产管理、黑龙江省嘉实资龙昇资产管理等9家AMC。

这些AMC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公司营收板块来看,投资收益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比如国厚资产2022年的投资收益占比为32.34%,是第二大营收来源;湖北天乾2021年的投资收益1.51亿元,占据净利润的比重为70.68%。

事实上,民营AMC短板非常明显,融资成本高始终是桎梏,其资金来源股权融资,以及高成本银行对公贷款、信托融资、发行债券等。与此同时,由于宏观环境的不佳,民营AMC承受较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也导致了银行对地方AMC持观望和谨慎态度,给予地方AMC的授信额度较小。

资金端压力叠加自身管理能力边界受限,民营AMC在主业方面较为孱弱。

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监管要求AMC回归主业,这意味着民营AMC要加速剥离非主营业务,将目光聚焦在不良资产业务的处置上。

联合资信也在报告中称,部分地方AMC企业的投资业务和类信贷业务仍占比较高,不良资产中房地产类资产占比较高,且部分企业在经济下行期间爆发了一定的信用风险事件,从而加大了业务结构转型的压力。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