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IFS-东大街这一段路,被称为“黄金500米”,成为了明星餐饮入局和试水的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内参君去了一趟,蹲守2晚,“套路”出背后的套路。一、火爆:太古里的美女都来了“是,我就在贤合庄对面了。先拿号先拿号,我马上到!”6月底一个傍晚,华灯初上,这个背靠IFS国际金融中心超甲级写字楼、春熙路+太古里商圈的餐饮街区,迎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25℃左右的天气,让氛围格外慵懒和自在。绿灯一亮,顺着餐饮门头霓虹闪烁的方向看过去,到处都是美女。这条街,就是坊间流传已久的——IFS-东大街,明星餐饮流水线一条街。从陈赫的贤合庄、黄晓明的烧江南、萧敬腾的傅面面、孙艺洲的灶门坎,再到不远处Angelababy的斗鎏火锅、关晓彤的天然呆奶茶、杜海涛吴昕的辣斗辣、邓伦的火社……此外,还有谭鸭血、楠火锅、吼堂、小龙坎等本土知名网红店“前后夹击”。也就是这条街,打破了成都“难容外来餐饮”的魔咒,同时,见证了明星们上演“餐饮大戏”。二、“混战”:黑夜降临500米上演“明争暗斗”跨过马路,深入街区,内参君实地体验了这500米的“明争暗斗”。1. 黄牛之争“要号吗?不用排队,十分钟就吃上。”内参君刚过马路,一位黑衣男子靠近,随即热情地介绍起业务。他们被称为“职业排号师”,大多没有正式工作,就靠每天循环排队、卖号挣钱。他拿出手机,翻出各家线上排队小程序。原来,这条街上几乎每家店,他都“占了位置”,价格,从60~100元不等。“中午排两轮,晚上排两轮到三轮,看状态和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五六百。”戴口罩的“黄牛”正在寻觅目标客户见内参君稍显犹豫,这位小哥紧紧跟随,生怕“跟丢”。内参君隐约感觉到,不远处还有好几双眼暗中观察自己。“小年轻都有时间,愿意等着。就是外地来的,来探店打卡的,或者是那种吃播的网红,等不及了愿意花钱买位置。”2. 等位之争首先是被各类声音“包抄”。一边是烧江南用叫号器高调揽客“405号,晓明哥请你吃饭了”,尽显霸道总裁的气质;随即是旁边的贤合庄不甘示弱“A463请您用餐”,虽然没有直接说陈赫的名字,但一打眼,门口的几台电视,循环播放着开业剪彩时陈赫、叶一茜等明星的视频。再往前走,各家叫号此起彼伏,配合着门口“一座难求”的等位区,让内参君脑海中诞生了一句话“叫不完的号,排不够的队”。以贤合庄为例,21:30时排队到A463号,一小时后排队到A535号。四人桌以每小时70号左右的速度在“消耗”,当然,这其中有多少等候者中途打了退堂鼓,内参君不得而知。不过,似乎各家餐厅也不太在意,只要口号响起, 数字够牛,足矣。可以不进账,不能不进人。3. 门头之争仔细观察这条街,各家门头相互重叠、挤压,远远看上去一片门头闪烁,各家争相展露,往往是一个小楼承载了3~4家招牌,如果客户急匆匆,完全有可能进错了门。从门口走过,一边是等位的“粉丝”,一边是餐厅内觥筹交错的热闹。恍惚间犹如踏上嘎纳电影节的红毯。而各个争奇斗艳的门头,就像各位明星的“脸面”,谁的曝光更多,谁就更有可能捕捉更多客户。在这条街上,贤合庄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门头展示,几乎都牢牢占据C位。即便前阵子刚刚遭遇舆论危机,然而等位的俊男靓女依旧络绎不绝。相比而言,谭鸭血和大龙燚则显得有些“吃亏”了:谭鸭血正在装修,绿色的网兜罩住了很大一部分门头面积,只有门口的叫号器还在卖力展示,门口的等候者也远不如别家多;而大龙燚,则因为门店处于二层,只在里巷能看到一张二楼用餐的告示。三、“现象”:外来媳妇本地郎在成都,本土餐饮有一个“心照不宣”的默契——外来的和尚念不了经。一方面,本土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和饱和了;另一方面,成都人“嘴太刁”。很多在北上广深赫赫有名的餐饮品牌,到成都以后都只得偃旗息鼓。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条街可以如此火爆?原来,百花齐放的餐饮街,背后的“联姻”不能不提。首先来说谭鸭血创始人周杨掌舵的“至膳派”:厨师出身的他在谭鸭血之前就与成都本土明星“矮冬瓜”、“巴蜀笑星”廖健都合作过餐厅,算是趟出了一条明星开店的路子。从那时起,至膳开始打造“明星IP+专业团队”的运营模式。2019年中,至膳品牌参与成都贤合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将贤合庄一举开上“高速公路”,打造成和谭鸭血一样的现象级网红餐厅。随后,又相继与孙艺洲、黄晓明、关晓彤等“联姻”灶门坎、烧江南、天然呆等。而袁老四创始人袁刚,则站在杜海涛、吴昕的辣斗辣背后;电台巷火锅创始人唐一,亲自操盘了Angelababy的斗鎏火锅……外来的媳妇本地郎,联姻模式引发了“流量变现”潮,这背后,是一条明星开餐饮的成熟流水线。据内部消息称,自从陈赫开了一个“好头”后,目前有很多明星都希望“流量变现”。这些明星大多有年龄、已婚、流量等因素作为考虑,甚至主动联系成熟的品牌管理公司“联姻”,早日打造自有品牌。图片来源企查查四、“人设”:风格业态高度雷同,流水线式火热“别看他们排队厉害,其实很多都走掉了。”黄牛告诉内参君。在他看来,这条街上演的繁华景象,不过是一种“各取所需”的关系。“你想啊,排队的人越多,好奇的人就越多,名气也就越大,那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这些门店需要排队的,然后这些网红探店、年轻人打卡,也需要这种热闹氛围。这条街怎么火起来的?就是因为这种循环。”聊起这些,小哥一脸得意。“当然,要是不火,也没有我赚钱的机会了。”还是以贤合庄为例, 2015年成立后并没有大规模扩张。直到2019年至膳入股,成都这家店开业,这个品牌以井喷的速度疯狂扩店,半年后门店突破300+,而到现在,2年左右800+。可以说,这条街是贤合庄的福地,就像综艺节目一样,立住一个排队火爆、一座难求的“人设”,从此“一劳永逸”。然而,内参君逛了逛这条街,发现各家门店风格有些雷同。比如为了提高夜晚的辨识度,基本都是白色的品牌灯箱;灰色屋檐和灯笼,也是许多家都有的元素;明档必不可少,楠火锅、傅面面、贤合庄都把小吃档挪到门口吸引路人;各家都张贴“打击黄牛”的告示,然而,似乎黄牛也不重要,“有黄牛在抢号”才重要……就像综艺节目一样,光鲜和体面永远是镜头前面的。背后的经营状态则成为隐晦的话题。招商信息显示,烧江南的投资回报周期为11.1个月,贤合庄的回本周期为9.46个月,而天然呆奶茶店的单店预计回本周期是12个月。而真相,可能只有加盟商自己知道。五、“炮灰”:一街之隔 “奶茶街”沦陷于价格战在这条明星餐饮街斜对角,一街之隔有一条“奶茶街”,前后大致40米长,却出现了多家品牌扎堆竞争的盛况。内参君仔细数了数,圆真真、树夏、茶屿、书亦、棒棒耶、CoCo、一点点、玲爷红糖奶茶、茶百道……几乎是门挨门。而与明星街不同的是,这条奶茶街少了明星流量的“加持”,尽管各家争奇斗艳,尽量做出差异化,用不同的光鲜和装修特色试图留住路过的客人。然而,没了明星的标签,获客显得格外费力。怎么办?打价格战!某品牌写着“第二杯半价”;走两步以后,另一家写着“买一赠一”;一转身,内参君赫然发现,还有一家写着“买一赠二”……果然,人气这种事,三分靠努力,七分靠包装。小结本质上,明星开餐饮,是跨界IP资源与餐饮专业资源的一次整合。如何才能算的上成功?内参君认为有三块板子缺一不可——业内成熟运营团队、强大的品类供应链、明星流量背书。只有三者相互加持,才能使得品牌可持续地推向市场。昙花一现的项目,一般是某一短板出现严重脱节,比如运营管理失控等。有人老说“割韭菜”,至于明星餐饮“收割”了谁?可能是加盟商,也可能是其它餐饮,当然,可能也会收割自己。...
马斯克预计Starlink要全面投入运营将花费50亿至10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这项计划的总投资将高达200亿至300亿美元。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卫星互联网计划星链(Starlink)未来一年的用户数有望增长至50万人,不过这项计划可能还需要继续投入数百亿美元才能最终完成。SpaceX公司CEO马斯克在周二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表示,星链计划已经拥有超过7万名活跃用户,未来12个月内用户数希望能超过50万用户。星链计划的目标是组成一个由上万颗卫星组成的互联网网络,为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根据SpaceX的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将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Starlink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卫星星座,迄今为止已有超过1500颗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上。马斯克表示,Starlink现在已经在大约12个国家和地区运营,并且每个月都会增加更多用户。他还透露SpaceX正在与主要国家的电信公司合作,为其提供Starlink的访问权限。马斯克强调,与传统卫星服务相比,SpaceX的低轨卫星降低了其网络服务的延迟。“Starlink系统的延迟类似于地面光纤和5G的延迟,因此我们希望将延迟降低到20毫秒以下。”马斯克说道。延迟和下载速度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关键衡量标准。SpaceX最初以每月99美元的价格为特定用户推出测试计划,向用户收费499美元。该公司还在过去一年中寻求监管部门的批准,以在飞行中测试网络并将服务扩展到大型移动设备,如船舶和卡车。不过马斯克坦言,Starlink是一个资本密集型项目。他称该公司正在以亏损的价格向客户提供的网络终端。每个终端硬件的成本接近1300美元,但SpaceX收取用户的费用仅为499美元。“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终端,它提供相同水平的能力,大致相同水平的能力,但成本要低得多。”马斯克说道。马斯克预计Starlink要全面投入运营将花费50亿至10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这项计划的总投资将高达200亿至300亿美元。但他相信SpaceX可以开拓更大的市场,使得未来Starlink每年产生高达300亿美元的收入,这大约是其火箭发射业务年收入的10倍左右。根据马斯克的计划,Starlink的商业化运营将为火箭发射业务提供更多筹码。SpaceX的投资人、奇点大学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Starlink今年将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马斯克的想法是把SpaceX保持私有化,因此把有盈利前景的Starlink拆分上市,SpaceX的股东将能获得Starlink的股权。”戴曼迪斯认为,马斯克的火星计划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计划,需要大量资金。“将公司保持私有,意味着你可以不计成本,甚至把钱投到火星上,而不披露详细的经济数据,不用担心利润。”戴曼迪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回应SpaceX何时上市时,马斯克近期回应称:“只有当Starlink卫星宽带服务的现金流变得可以合理预测时,才会考虑公开上市。”SpaceX在去年8月完成了一轮19亿美元的融资后,估值超过460亿美元;今年2月SpaceX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目前已经跃升至740亿美元。SpaceX的中国投资人张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任何需要太空信息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星链”的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服务。而且技术参数好,低时延,与现在的光纤信息传输没有区别。”张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在SpaceX启动Starlink项目时就看好它的商业化潜力。”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集微网消息,我国科学家在磁性芯片高精度检测领域取得新突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科研人员在5个原子层厚的纳米磁性薄膜上写下“100年”、“中国芯”几个字。据新华网报道,磁性芯片可作为高可靠的信息存储模块和高灵敏的磁信号传感模块,应用于飞机、卫星的控制系统,以及手机电子罗盘、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磁性芯片生产过程中,需将纳米磁性薄膜均匀铺在晶圆(制作硅半导体集成电路所用的衬底)上。难点在于薄膜的平整度,“相当于在北京的海淀区地面上均匀铺满5层厚的小米粒,且须完全平整”。在磁性芯片生产过程中的磁性薄膜检测这一关键技术,属于我国长期被“卡脖子”的技术。北航集成电路学院工艺与装备系教师张学莹表示,利用团队研发的晶圆级磁光克尔测试仪,通过微小的磁性针尖在薄膜上写字,若字的颜色对比度一致、字迹清晰,则表明薄膜有良好的均匀性。完成平整度检测后,将纳米薄膜制成器件,封装后形成芯片。北航集成电路学院工艺与装备系主任王新河表示,对比国外同类设备,这台仪器在测试精度和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技术革新,实现了自主创新突破。目前该仪器现已应用于科研领域,且预计于今年10月在产业领域投入商用。这台晶圆级磁光克尔测试仪,将为具有百亿元市场规模的磁性芯片产业提供设备支撑。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从近年生产情况来看,我国自主生产的碘-131、锶-89仅满足国内20%的需求,镥-177仅满足国内5%的需求,其他常用堆照医用同位素全部依赖进口。由“锝-99m”所制成的显像剂可用来诊断骨骼病变,由“氟-18”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可以检测恶性肿瘤,“碘-131”能直接治疗甲状腺癌……医用同位素可谓是核医学显像以及相关治疗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近日,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等7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这也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核医学PET显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目前用于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分期、预后评估及疗效判断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存活的‘金标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约400万例癌症患者,死亡约250万例;此外,我国缺血性心脏病(主要为冠心病)患病人数约2290万,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70万。李思进表示,核医学PET显像可改变30%~50%的癌症患者的治疗决策,“如果没有经过PET/CT的精准诊断,这些癌症患者可能得不到精确治疗,耽误其正常治疗。”核医学科的发展得益于政策上对医用同位素的“松绑”,但从医用同位素的制备技术,到放射性新药的研发,再到高端诊疗设备的研发来看,每一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卡脖子”问题。为实现核医学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我国相关产业尚有哪些技术壁垒亟待突破?同位素制备实现“0”的突破从近年生产情况来看,我国自主生产的碘-131、锶-89仅满足国内20%的需求,镥-177仅满足国内5%的需求,其他常用堆照医用同位素全部依赖进口。“碘-131是最常用来治疗甲亢的药物,如果国外停止供应,我们许多甲亢病人就可能会得不到及时治疗,这对其病情甚至生命都会有影响。”李思进告诉记者,“另一医用同位素锝-99m目前也完全依靠进口,我们医学上会将其标记在化合物上来诊断骨骼病变,一旦遇到国外的锝反应堆出现问题,我们的病人就可能会得不到及时诊断,进而影响治疗。”为加快医用同位素的制备,上述《规划》提出,到2025年,一批医用同位素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启动建设1~2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实现常用医用同位素的稳定自主供应。《规划》还提到,以核医学领域常用的8种医用同位素为例,预计每年需求量将以5%~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需求总量将增加10倍以上。其中,氟-18的国内用量最高,为4.5万居里/年。记者了解到,氟-18多被应用于诊断恶性肿瘤,国内用于生产该同位素的回旋加速器目前超过160台,且仍以美国GE、日本住友等进口设备为主。直到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玖源-11医用回旋加速器”于2019年12月实现应用,我国在这一关键设备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目前,我们的回旋加速器已经实现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部国产化。”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区销售总监索云告诉记者,“该设备可制备的同位素种类包括氟-18、碳-11、氮-13、氧-15以及相关固体靶同位素。以氟-18为例,该设备最大能量为11MeV(兆电子伏特),单次生产可供约40人进行氟-18标记的FDG肿瘤显像诊断。”索云表示,市场对于国产回旋加速器的需求强烈,这主要是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进口回旋加速器在发生故障时维修较为困难,尤其是从海外更换零部件的过程不太顺利。“此外,由于进口回旋加速器的服役时长在10~15年,目前已处在设备更换时期,我们企业也有相应资质去帮助医院、科研院所处理已退役的设备,这是实现进口替代的机会。”索云补充。除了要加强医用同位素的制备技术外,《规划》还提出,要加强放射性新药研发技术。“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使用于临床的放射性药物约有60个,而我们国家约为30个。”李思进说。仍以氟-18标记的FDG药物为例,现阶段,国内仅有东诚药业(旗下安迪科)、中国同辐(旗下原子高科)和江苏华益获得了该显像剂药物的批准注册文号,并用以为医院进行药物配送。根据中国同辐招股书信息,放射性药物市场在全球的规模已经超过百亿美元,未来10年的复合增速将超过11%。核医学科室、设备、人员缺口待填补《规定》提到“预计每年我国将有数千万人次需要开展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这一庞大需求对核医学科室、核医学PET显像水平的提升提出巨大要求。李思进表示,我国现有约2550家三级医院、近10000家二级医院,但截至2019年底,国内核医学科室仅有1133个(美国3亿多人口约有1.2万个),我国约65%的三级医院、99%的二级医院无核医学科。再从设备数量来讲,李思进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核医学PET显像设备中,PET、PET/CT及PET/MR为466台,SPECT或SPECT/CT为1000台;以每百万人拥有设备的数量来计算,美国、日本、韩国都是我国的十倍或数十倍。“如果按照4000个核医学科室(一县一科)的目标来算,每个科室还需配备1~2台核医学PET影像设备,那么该设备的市场规模将会在4000~8000台。而从每个科室配备约10人员来算,核医学科的医务人才缺口还有约3万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主席赵晋华告诉记者。核医学PET影像领域的进口替代趋势如何?根据第三方公司IPSOS统计,以国内PET/CT的市场规模为例,5家国产设备方联影、东软、明峰、赛诺联合、锐视康合计占有率为43.5%为此,赵晋华表示,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的核医学影像设备起步晚,市场使用时间短,医院存在接受度和认可度方面态度犹豫的问题。因此,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公司必须与进口设备公司在产品定位上相等或更高,让用户不认为国产是低端的代名词。“目前,在核医学影像设备中,PET/CT发展速度较快,国产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研发也逐渐开展了起来,比如,永新医疗已经可以生产可变角双探头SPECT。”赵晋华说。值得一提的是,将技术研究较好地结合临床医疗,也是推进国产PET影像设备更迭的关键环节。记者了解到,赵晋华的团队前不久刚与联影医疗完成了一项AI深度渐进学习PET迭代重建算法——DPR算法的临床验证,以期在未来运用到联影的PET显像设备中,该算法也已获美国FDA认证。赵晋华称:“我们在回顾式研究中发现,在扫描时间降低至常规1/3时,采用DPR算法重建得到的图像质量达到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在后续的前瞻性研究中,我们还将尝试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可能性。”“下阶段,我们还将根据临床验证的结果对DPR算法进行第二轮的微调。而这项AI算法最终可以在不升级硬件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诊断方法。”联影医疗分子影像事业部物理算法团队负责人董筠告诉记者。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距离5月6日新华社发出《网约车平台:请给公众一个解释》不足两个月后的6月28日,多项数据证明其对网约车市场具有绝对支配地位的滴滴,传来了好消息——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提前完成原计划40亿美金筹资目标的好成绩,展现了这家出行独角兽的“形势一片大好”,也再次验证了老板程维是个狠人。此刻,网络上对于滴滴大数据杀熟、垄断、平台规则不透明、司机困在系统里等一系列问题的口诛笔伐, 与上市狂欢消息搅在一起,其景光怪陆离,令人嗟叹。眼下,成立近10年的滴滴,已经从创始人程维在车站“蹲点”求着司机安装的手机APP,生长为身价超过6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据证券时报报道,6月25日凌晨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滴滴IPO发行价区间为13-14美元,上市后滴滴市值将达到623-671亿美元。《华尔街日报》则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滴滴完全稀释后的估值(通常包括限制性股票单位)可能超过700亿美元。在招股书中,滴滴把自己定位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技术平台”。全球4.93亿的活跃用户中,有3.77亿用户分布在中国市场。全球1500万的活跃司机,也有1300万来自中国。可以说,正是中国市场的人口红利才成就了滴滴,但资本对司机和乘客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始终耐人寻味。说到这里,我要讲个自己的亲身经历。6月29日,准备从A地打车去B地。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同样的距离和行驶时间,都是13.8公里行驶46分钟,苹果手机上滴滴APP快车的预估价格为47.73元,而安卓手机上快车的预估价格为39.73元。专车一口价,苹果手机的价格也高出安卓手机7元多。为何同为普通账户的两款手机,却有不一样的优惠价待遇。莫非这就是流传已久的“苹果税”?滴滴打车的这个价格,确实让人看不懂。不知道滴滴在大家不知情、不注意的情况下,在价格上有多少猫腻。狠人程维曾说一些温柔的话。比如,滴滴的使命是让出行更美好。还比如,滴滴的价值本质上是帮助大家出行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服务的增值。可是,说归说,那些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无一不昭示着,巨大资本推动下的巨头滴滴,其光鲜外表下有太多值得深究的问题。它们不一定致命,可一旦爆发,很要命。1、旧案里的魅影首先,让我们耐心看完下面这起发生在5年前的案件。对着乘客董某挥出致命的老拳前,司机张某刚接下滴滴平台指派的另一单活——事后,这被法院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命案发生在2016年8月9日,董某是北京一家环保公司的董事长。当天,他的朋友用滴滴叫车,张某接单后,董某与朋友上了车。董某的目的地为一家酒店,但张某在距离酒店100多米处就停下了车。当天晚上9点左右,张某与董某在停车地点附近发生冲突,遭到张某殴打的董某不治身亡。关于二人拳脚相向的原因,案件庭审中一系列针对张某的讯问,或许能提供部分线索。问:对方要求去酒店,在乘客醉酒的情况下你为何不停到门口?张某:因为就隔了一条马路,我还要接下一单活。问:这个单子是在被害人下车之后接的,还是被害人没下车之前接的?张某:没下车之前。问:下一单活是你接的还是滴滴平台指派的?张某:是滴滴平台指派的,在被害人没下车之前指派的。问:你接单是否可以选择不接单?张某:可以选择。问:你和被害人什么时间殴打的。张某:我让他下车,我去帮他开门,他下车就一把抓住我的脖子让我被动,我就开始跟他殴打,然后从车后座打到车前面大概十米左右,我开始动手打他,这个过程大概有一分钟左右。问:你俩发生口角是否和你停在马路对面有关。张某:没关系,他上来就问我其他几个人呢,说一个人也能弄死我。问:你下车给被害人开门是什么原因?张某:是滴滴服务要做的。(以上摘自《许咏梅等与张国利等一审民事判决书》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最终法院判定,滴滴公司作为承运人,应对其指派的驾驶人在行程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关于责任比例,考虑到董某酒后乘车,对张某存在言语纠缠、揪扯等行为,由董某自负20%的责任,由滴滴公司承担80%的赔偿责任,供给赔偿95万多元。一个别有意味的细节是:根据法院公开的裁判文书,问张某“是否可以选择不接单”的,正是滴滴公司。言下之意很明显:不是我逼着你接单,而是你自己要拉活儿。滴滴的理由,在很多网约车司机看来并不成立。“我们一般不太敢拒绝指派的订单,因为谁也不知道拒绝之后,对于后面跑滴滴有什么影响。而且,我们不就是靠拉乘客吃饭的吗?多一单就是一单的收入啊。”一名司机说,“说实话,自从跑了滴滴,虽然开的是车,但我感觉自己更像车轮,被滴滴拉着,停不下来……”一起陈年案底,或许只是个案。但是,如今回头再看,那个时候还没有“困在系统里”的说法,否则,平台经济算法冷酷的这顶帽子,就要扣在滴滴的头上了。并且时隔5年后,“被滴滴拉着,停不下来”的情景,并未消失。2021年5月27日,东方卫视《今晚》“焦点对话”节目,针对网约车平台抽成过高,造成乘客打车贵,司机挣钱难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节目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一语中的:平台对于从业者和用户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也要承担对等的责任。平台要心存敬畏,坚持科技向善,而不能监守自盗,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诤诤之言,不知滴滴是否领会?可就在前不久,杭州滴滴司机屠师傅遭遇软件故障,被平台判定为作弊单。其多次申诉无效后,还被扣除信用金加车费275.59元。事情闹大后,滴滴后续进行了查证,确实是系统问题,跟司机师傅无关。滴滴公开道歉,退还屠师傅的罚款。遥想2013年春,马化腾亲赴北京,和程维约饭,敲定B轮领投滴滴事宜。现如今,小马哥倡导的科技向善,演化成督促平台完善治理的舆论之刀,指向自己投资的滴滴身上。两人再见面,尴尬了谁?2、谁的砒霜,谁的甘饴如果说, 平台向善还能从长计议的话。迎来上市高光时刻的滴滴,眼下最着急的事情,莫过于赚钱。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滴滴自己在前不久《滴滴网约车关于“抽成”的说明》中,也一副认真反省的样子: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厚道赚钱,取之有度,才能让生态健康可持续。但是,重压之下,滴滴厚道了吗?被广泛引用的一个关于滴滴网约车司机的案例是这样的:今天接了一个特惠订单,乘客实付款25元,司机端只收到了12.8元。也就是说,平台在这一单中抽走了12.2元。如此高的抽佣比例,司机迫于在平台上讨饭吃,有苦说不出。这算不算厚道呢?对此,滴滴的回应是,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高比例抽成订单,只是特殊情况所产生的个例。好一个特殊情况产生的个例!随意搜索一下,诸如高抽佣之类的讨论,早已经存在了数年。要知道,滴滴走到今天这一步,得益于无数司机的支持和加入。当年那个被认为是利用技术手段,打破出租车租子制度的新势力,眼下面对高抽佣的指控,怎么会如此搪塞?我们再看一下,滴滴面临着哪些重压。财经自媒体“市值研究室”最新整理的wind数据显示:2018-2021年1季度滴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5%、9.77%、11.23%和10.83%,销售净利润是-11.07%、-6.29%、-7.48%和13%。“市值研究室”认为,今年1季度,滴滴实现盈利54.9亿元,实现盈利主要来自于滴滴“财技”。招股书显示,滴滴投资收益为124亿元,主要是从事社区团购业务的分拆,确认未实现收益91亿元。而实际上,滴滴1季度运营亏损为66.54亿元,所以业务层面并没有明显好转。在滴滴招股书中,列着三大业务:中国移动出行、国际业务和其他探索业务。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三大业务中,中国移动出行业务一家独大。2020年,滴滴出行收入为1417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收入为1336亿元。换句话说,在另外两大业务局面无重大突破的当下,滴滴不靠国内出行业务赚钱,它又能靠谁呢?我们无法揣测,这份重压之下,滴滴的“厚道赚钱,取之有度”在走样变形。但是,面对滴滴出行业务高抽佣、大数据杀熟等问题的指控,早已甚嚣尘上,连篇累幅。这其中,最犀利的莫过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金云团队通过数据调研,拿出的那份 “2020打车报告”。报告指出,滴滴和首汽都存在明显的价格低估现象,其中滴滴平台的实付价格比预估价格平均高了6.7%。通俗来说,坐滴滴出行,打车时的页面价格,会低于实际支付的价格。而孙金云团队的研究报告中,最让人啼笑皆非甚至愤怒的,莫过于“苹果税”的存在。数据表明,与非苹果手机用户相比,苹果手机用户更容易被舒适型车辆(比如专车、优享等)司机接单,这一比例是非苹果手机用户的3倍。如果乘客不是用苹果手机,那么就要看其手机价位,手机价位越高则越有可能被舒适型车辆接走。难道我的遭遇,就是这个报告的现实版?如果说,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恶性案件,是对平台、用户等各方面都难以承受的痛楚。那么,被不断指控的高抽佣、大数据杀熟,还会是平台、用户,乃至社会治理共同的敌人吗?这些打着科技旗号的蝇营狗苟,是谁的砒霜?又是谁的甘饴?答案不言自明。否则就不会有国家的反垄断之举,也就不会纷至沓来的舆论监督。这背后,都是消费者的声音,都是司机用户的声音。平台如滴滴者,不能不听。3、别让情怀误了大事同滴滴招股书一起发布的,是创始人程维和总裁柳青的公开信。程维在信中说,“我仍然记得2012年北京的那个冬夜。雪下得很大,我的夹克经不起风,但我并不是孤单的。因为我的前前后后都排着长长的冰冷的队伍,所有人都越来越沮丧地等着出租车送他们回家……这个夜晚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有一个计划。就在那一年,我们推出了滴滴,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人们更容易叫到出租车。到那年年底,滴滴每天已经帮助了包括我在内的10万人更方便地回家和摆脱寒冷。”柳青在公开信中表示,“我们创办滴滴是因为我们相信,如果我们都能随时随地找到方便、舒适且负担得起的乘车服务,生活会变得更好。虽然一开始我们只关注更好的叫车方式,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2018年夏天,我们的顺风车平台发生了两起悲惨的安全事故。这些震撼了我们的内心。我们感到一种巨大的悲伤和责任感,并开始了一段深刻的自我反思。从那以后,我们很明显的知道,我们不得不做出艰难但必要且正确的决定,将我们的注意力完全从增长转移到依赖我们的消费者和司机的安全和福利上。”和所有成功者一样,滴滴已经开始讲情怀了。但是,依赖着千万司机、亿万用户,成长为600亿美元、4000亿人民币级企业的滴滴,更应该看见那些司机的申诉、那些用户的吐槽。滴滴,请你厚道。这不是谩骂,这是每一个用户的厚望。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当地时间周二,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发表主旨演讲,披露了有关“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计划的更多细节。马斯克表示,星链互联网的测试用户最近达到了7万人,预计未来一年将出现快速增长。他说:“我们的用户数量即将达到数十万,12个月内有望超过50万。”星链是SpaceX的资本密集型项目,旨在建立拥有数万颗卫星的空基互联网,以便向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消费者提供高速、低延迟互联网服务。SpaceX已经针对部分消费者首先推出了这项服务的测试版,每月收费99美元。在过去一年里,SpaceX已经寻求监管部门的批准,以测试在飞机上使用该网络,并将其扩展到大型移动交通工具上,如轮船和卡车。星链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卫星互联网项目,SpaceX已经将1500多颗卫星发射到轨道上,而且每月都会增加更多的卫星。从今年8月份开始,这项服务将提供“除两极以外的所有地方”的互联网接入服务。SpaceX上个月声称,到目前为止,星链已经收到了超过50万份订单和押金,尽管这些人可能不会都变成用户。星链用户的数量增长迅速,从2月份的约1万人增长到近7万人,马斯克称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数字”。与传统卫星服务相比,星链卫星部署在低地轨道上,这减少了其服务的延迟,马斯克重点强调了这一点。延迟时间和下载速度是衡量互联网服务的关键指标。马斯克说:“星链系统的延迟时间与地面光纤和5G相似,但我们希望将延迟降低到20毫秒以下。”马斯克透露,尽管人们对星链服务的需求强劲,并承诺进行早期评估,但该项目在财务上并未走出困境。他表示,SpaceX在提供给客户的卫星天线上处于“亏损”状态,因为每套硬件成本接近1300美元,但SpaceX只向用户收取499美元的费用。马斯克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卫星天线的成本将从1000美元以上降至300到500美元。他称:“我们正在研发下一代卫星天线,它将提供大致相同的功能,但成本要低得多。”早在SpaceX开始构建其星链互联网、并允许测试者开始使用这项服务之前,业内专家就曾警告称,开发负担得起的用户终端将是SpaceX必须跨越的、最艰巨的技术障碍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几家资金雄厚的企业试图建造类似星链的卫星网络。在意识到目标难以实现或成本过于高昂后,所有这些公司要么改变了计划,要么破产或清算。正如SpaceX领导层此前所说,马斯克估计,建设星链网可能会花费该公司50亿至10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投资将高达200亿至300亿美元。但SpaceX相信其可以开发一个更大的市场,估计星链每年可以带来高达300亿美元的收入,大约是其火箭发射业务年收入的10倍。马斯克周二表示,SpaceX当前的目标是确保其不会破产。SpaceX从2019年开始为星链网络发射卫星,并在快速卫星部署步伐,仅在过去六个月就发射了780多颗卫星。马斯克指出,星链互联网“目前已在大约12个国家投入运营,而且每个月都会有更多国家加入”。他还披露,SpaceX正在与可能的合作伙伴谈判,因为某些国家要求运营商提供农村覆盖,作为其获取5G牌照的条件。他还说,如果电信运营商在偏远地区有蜂窝站,他们可以使用星链服务连接到核心网络上。他说:“我们现在有两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我想现在就宣布相关消息,但显然我们会听从合作伙伴的意愿。与此同时,我们正在与其他电信公司商谈提供星链接入事宜。”马斯克还表示,SpaceX即将发射下一代版本的星链卫星。他说:“我们即将发射具有卫星间激光链路的新卫星,这将适用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持续连通。明年我们将开始发射我们的第二版卫星,它们的能力将大大增强。”但有些分析师质疑卫星互联网能否成为可行的商业模式,因为其主要针对偏远地区,那里可能没有足够多的人能够支付得起高昂的服务费和电费等支出。TMF Associates总裁、分析师蒂姆·法勒(Tim Farrar)表示,星链需要数百万订户每月支付约99美元才能在1年内收回50亿美元的投资。他说,在十年内投资300亿美元建设卫星互联网可能不需要大幅增加订户,但要实现马斯克2020年预计的每年约300亿美元收入,将需要数千万订户支持。法勒补充说:“星链服务吸引数千万订户并维持业务运营并非是不可能的事,但这还不足以证明SpaceX的估值是合理的。马斯克越是大肆宣扬他将投资数百亿美元,其他人的处境就越艰难。显然,这是马斯克的目的之一,即限制竞争。”星链项目正面临着来自亚马逊子公司Kuiper、OneWeb、Telesat和其他公司的竞争。 PP Foresight分析师保罗·佩斯卡托雷(Paolo Pescatore)表示,星链需要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因此其需要与电信公司合作。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门前冷落鞍马稀,说的就是最近的深圳楼市! “市场冰冻、成交低迷、降价频现、中介难支”。 自208新政后,深圳市场如一片死水,别说石头,放炸弹都不见有水花。 中介纷纷痛声大呼「几个月开不了一单,快坚持不下去了」! 根据小编近段时间的观察和身边同行的透露,目前深圳正在掀起一阵中介倒闭潮…… 以下是猩猩在上周空隙之余随手拍的部分贝壳系(糯家/德佑)关店的照片。 龙华水榭春天6期糯家店 (连续一周未营业,人去店空) 新政后二手房无人问津 没有收入,谈何经营 龙华中央原著的糯家 堆在门口的一堆黄土, 说不出店主背后的故事 龙华中航阳光新苑的两家德佑关门了! 没人买房,钱难赚, 只能忍痛撤出,关店越早,亏得越少。 中航阳光新苑又一家贝壳系门店关店大吉 把房价租金炒的这么贵的后果就是 自己也租不起了…… 龙光玖钻楼下的糯家 招聘的牌子还没来得及挂出来, “旺铺招租”已经挂上了。 福田下梅林通业花园店关门大吉 房价涨得再厉害,已经不再重要了, 反正店都没了。 福田-福民家园店 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德字,确定是德佑了。 昔日核心地段的C位商铺, 如今被撤下招牌,无人问津。 福田石厦-恒冠豪园 德佑?糯家?反正招牌都拆了! 货已拉走,房已清空。 只要你愿意接手,立刻转给你。 福田新洲-绿景新苑中原店 终于不是贝壳系的了, 目前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去拉新客户。 而是赶紧把店铺转租出去,减少损失。 福田新洲-嘉葆润德佑店 里面在装修,应该是转租成功了…… 调控大锤下,深圳房地产行业正遭受重击 中介纷纷选择离职转行, 创业者选择了关店保命。 紧急止损,先活下来。 我只是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随手一拍,真没想到竟然撞见12家中介店倒闭关门。 以上这仅仅是龙华和福田的部分片区的情况,要是细数全市的情况,数据只怕惨不忍睹,惨绝人寰。 更让我惊讶的是,在我的随手一拍里,倒闭的几乎全部都是贝壳旗下的中介店,主要是德佑和糯家为主。 仅有一家「福田新洲-绿景新苑中原店」是非贝系的。 同一个深圳,同一个二手房限价政策,为什么其他中介店就不曾出现倒闭潮呢? 注:世华为Q房网、中毅联房为德佑 深圳有四大中介,乐有家、q房网、中原和链家,这四大中介店基本上占了市场大部分的份额。 但是这两年来开店数量最多和速度最快的是哪几家店呢,大家内心大胆地猜! 贝壳旗下的德佑和糯家。 传统的四大中介店都是属于公司直营店,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 虽然德佑、糯家和链家都属于贝壳,但是链家是官方直营店,而德佑、糯家则是加盟店。 加盟,这东西,你懂的。 就像奶茶店、面包店、火锅店一样,只要你想开就能开。 德佑、糯家是有加盟条件,据贝壳深圳对外加盟机制显示,加盟德佑只需要3万元加盟保证金,1万品牌使用费,糯家则是2万加盟费,1万品牌费。 另外贝壳对加盟店要求工作人员不得少于5人(具体根据市场来调节)。 但这些条件基本上都不难,只要你有门面,想做中介,都能加盟贝壳系,用他们的平台。 也正是因为如此,贝壳这一两年的加盟店铺越来越多。 每条大街小巷,少不了红色的德佑、蓝色的糯家…… 就小编所在的小区,楼下就有5家德佑,当然现在倒闭了一家。 可是深圳的市场就那么大,去年成交95273套二手房,已经算是佳绩了,而深圳的中介呢? 根据深房中协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4 月 1 日,深圳在职的中介人数在66151 人,另外还有3万多的是打酱油的。 两者相加,深圳有十万中介大军应该是妥妥的。 人均成交0.9套。 而今年呢? 根据目前的行情来看,去年一半的成交量都达不到。 再比如,去年行情好的时候深圳贝壳店一个月可以成交平均5-8单左右,以龙华贝壳系德佑加盟店为例,业绩好的每月都能突破100万。 如今维持维持1-2单都很吃力,甚至一个月不开张的都有,业绩断崖式下跌80%。 照这样下去,十万中介大军大部分都会因为没收入选择纷纷转行,而中介店也会因为顶不住深圳昂贵的租金成本选择关门大吉。 率先倒闭的就是没有大公司大资本撑腰的加盟店,也就是贝壳旗下的德佑和糯家。 毕竟加盟者要承担店铺运营风险,在行情不好的前提下,只能「走」为上策。 小编从一些贝壳加盟店的人那里打听到,深圳贝壳4月至今关闭加盟店累计超过100家,接下来数据还会递增! 现在深圳贝壳每个片区基本上都有关店,平均在3-5家以上。 虽然猩猩主要写房地产新闻,但这里猩猩不得不提一嘴贝壳的股价。 过去五个月,贝壳的股价自年内高点下跌了近40%,下跌这么多,不少人都想抄底? 但小编劝君谨慎,因为中国下半年的楼市热度会不断放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房产交易量。 最终影响贝壳的整体业绩,所以抄底贝壳,请慎重! 说回正题,现在的大环境对于中介来说,他们的苦日子,最难熬的日子真的要来了! 「遥想去年有多风光,今天就有多折堕!」 就在春节前,不少深圳的中介开开心心地拿到大笔年终奖,正在准备回家过年,盘算年后如何努力工作,憧憬来年赚更多的钱。 是的,那段时间,深圳楼市近乎失控。 “万人抢房”、“众筹打新”、“房东看心情每天改价”、“外地投资客跑步进场”等等现象,屡见不鲜。 而中介对这种现象更是喜闻乐见,接待客户还得看看客户是不是能交齐全款、购房资格是不是完全具备,不然绝不费口舌。 即便715限购,堵住了「假离婚」等各种漏洞,但依旧无法撼动深圳房价,一直到208新政…… 业内对房产后续调控有过100种以上的推演,但是就是没有推演过这一条。 得到这个消息所有的二手房中介都懵了。 去年的高光时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阴霾…… 上周一位从事中介行业多年的朋友和我聊天,他在208政策出台不久后,他采取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自救。 转卖小产权房、代理惠州中山南沙的新盘、让手下的员工加班加点打电话获客…… 随着市场成交越来越冷,这位资深中介的内心也越来越寒,看来这下真的要「过冬」了。 他给我展示了他的朋友圈,他的朋友们都在想办法把中介店转租出去,关店越早,亏得越少。 他也知道,与其苟延残喘,不如趁早关店止损。 本来朋友在福田一共有三家贝壳中介店,如今重新整合成一家,其他全部退租,员工可以留下来,也可以选择离职。 作为一个见证过深圳房地产市场变幻的资深中介,金融危机都走过来了。 但是对于这次的二手房限价,他却十分悲观,认为深圳楼市至少深度调整两三年。 「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朋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说来讽刺,中介最爱喊涨,现在房价的确涨了,但中介却被迫下岗,中介店也因为没法开单,撑不下倒闭了......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蜜雪冰城的魔性广告曲风靡互联网,而奈雪的茶终于登陆港交所,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虽然噱头不小,但奈雪的茶不够漂亮的业绩表现使得港股打新市场表现相对平淡。截至最后认购期,奈雪的茶最终认购额超过2200亿元,超额认购超430倍,认购申请超过64万份。这样的认购表现在新股中虽说热度不错,但是从情绪上来讲,远远不及一些市场热门股,如时代天使认购超2079倍、快手达到1204倍。6月29日下午,奈雪的茶登陆暗盘,盘初虽一度涨超11%,但涨势未能延续,交易期间一度破发,最终老虎证券暗盘收跌1.31%,富途证券暗盘收涨1.77%。6月30日上午,奈雪的茶开盘即破发,截至发稿股价为17.66港元,跌10.81%。位处万众瞩目的新消费赛道,奈雪的茶在资本市场却并未做到“一呼百应”,这和公司“不赚钱赚吆喝”的业绩表现息息相关,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仔细拆解公司招股书,发现奈雪的茶目前依赖开店扩张增加收入,但公司致力于做“空间生意”,人力、租金等开店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利润率持续下滑。为解此困,奈雪计划开设更多新店型奈雪Pro,还盯上了咖啡生意。2020年赚1664万仍难摆脱亏损阴影 增收只能靠开店一杯奶茶动辄卖到20、30元,在许多人心中,喜茶、奈雪的茶几乎与暴利联系在了一起。但在奈雪的茶披露了招股书之后,许多人突然意识到,新式茶饮,似乎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赚钱。从招股书来看,奈雪的茶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10.87亿元、25.02亿元、30.57亿元,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0.66亿元、0.39亿元、2.02亿元。若除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奈雪的茶2018年和2019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5658万元、1174万元,2020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664万元。经调整利润率分别为-5.2%、-0.5%、0.5%。从经营数据来看,奈雪的茶目前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单店的销售额、平均日订单量一定程度上受到门店数量增加的影响,但奈雪的这些数据下降幅度之大,还是不免令人心生担忧。2018年~2020年,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分别为3.07万元、2.77万元、2.02万元,每间茶饮店的平均每日订单量则由2018年的716单降至2019年的642单,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470单。单笔订单的销售额,除了一线城市在三年内保持持续增长,由41.7元增至44.2元之外,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城市的单笔订单销售额均有显著下滑,可以说,奈雪整体单笔订单平均销售额全靠一线城市支撑,倘若一线城市的提价也已到天花板,公司的经营状况或许将会更糟。新式茶饮不好卖,这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所谓的新式茶饮,近年来实在没什么特别的新花样。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伏见桃山各种商品同质化严重,产品没有明显的护城河,消费者也很难分辨出各家名字不同、原料类似的茶饮之间,口味究竟有多大差异,因此几乎没有特别高的品牌忠诚度。另一方面,由于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中国大陆现制茶饮的消费空间被资本所发现——2015年~2020年,现制茶饮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1.9%,且仍处于发展初期,年人均消费量(2019年6杯)远低于成熟市场(中国台湾2015年44杯)的水平。而随着新式茶饮走上风口,资本对各品牌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直接导致市场竞争格外激烈。(来源:中信证券研报)奈雪的茶定位高端茶饮,直接竞争对手为喜茶。而最新资料显示,喜茶的估值已经达到600亿元,背后有IDG资本、腾讯、高瓴等多个大机构背书。奈雪的茶在上市之前经历了6轮融资,其中,天图投资参与天使轮、A轮和A+轮三轮融资,上市的基石投资者则包括瑞银集团、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建银国际等,此外,在B轮融资中还有深创投的身影。奶茶卖不动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奈雪做出的应对是——加快开店,靠新开的店面维持生计。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奈雪新开店面分别为111家、173家、172家。其中,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前四个月基本无新开店面,2021年1月1日起至今,奈雪已新开74家奈雪的茶茶饮店,至最后可行日期奈雪总共拥有562家茶饮店,可以说,开店速度仍然较快,公司处于大肆扩张的阶段。开店的确能提高收入,扩大公司规模,这是一条已经经过多家企业验证的可行路径。但是开店也意味着,公司各项的成本持续攀升,很容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奈雪的茶以直营店为主,租金、人力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疯狂扩张固然有效,也要警惕变成饮鸩止渴。第三空间的生意不好做 人力成本贴近海底捞却没讨得好和喜茶、蜜雪冰城不一样的是,奈雪开店的成本更高,这或许与公司创始人对标星巴克的定位有关。奈雪创始人彭心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国内顾客去星巴克消费,其实并不一定是喜欢星巴克的产品,而觉得这是一种品味,如果顾客进入奈雪的茶,觉得产品很好,比星巴克更有品味,那么以后也就多了个选择。她还曾提及,奈雪的空间产品都是非常强调场景和体验的。从创始人的言语和奈雪的做法来看,奈雪想做的是场景生意,而非简单的售卖茶饮。据招股书,典型的奈雪的茶茶饮店规模在180平至350平之间,一般可容纳50至120位顾客,每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均经过精心设计,以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公司认为,这有助于营造独特的店内氛围、提升客户体验。除了常规的卖奶茶、果茶之外,奈雪另一大王牌卖点是软欧包。每家奈雪配备完备的烘焙产品线,这意味着除了茶饮的员工之外,公司将另外招聘一部分员工来制作欧包,并且还得为烘焙线配备相应的材料和机器。和喜茶、蜜雪冰城等相比,这是一部分多出的人力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奈雪在开店之初就打出的“一杯茶+一个软欧包”的模式,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记忆点,导致这是一部分必要开支,无法裁撤。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员工成本分别为3.4亿元、7.5亿元、9.2亿元,员工成本占比分别为31.3%、30%、30.1%,为除了材料成本外最大的开支。要知道,这个比例几乎已经超过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海底捞的人力成本占比分别为29.56%、30.1%、33.8%,海底捞花出去真金白银,至少还换得一个服务贴心的标签,不少食客因此成为回头客,带动二次消费。但奈雪这么大比例的人力成本砸了进去,却好似没听到一声响。在消费者眼中,奈雪的服务尚可,但也没有值得特别称道的地方,而喜茶、奈雪由于门店常常排队,一杯奶茶往往要耗费数十分钟的等待,这无疑都是消费者体验的扣分项。一方面要靠不断开店来提升收入,但另一方面,奈雪对标星巴克的定位和开大店的做法,却使得公司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将收入转化成利润。这无疑是不利于长久发展的。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门店经营利润率连续下滑,分别为18.9%、16.3%、12.2%。虽然彭心在采访中坚持,公司希望做的是一个有温度,能够和顾客交流茶和茶文化的品牌,而不是一个只追求最高品效或者是最高利润的品牌,但柴米油盐很难长久的容忍风花雪月,理想也不免要向资本妥协。掉头转向奈雪Pro 是两全还是新冒险?2020年11月,奈雪的茶推出了全新的茶饮店型奈雪Pro。2021年和2022年,奈雪计划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300间和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和标准的奈雪的茶茶饮店相比,奈雪pro需要的前期投资成本更低,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家奈雪Pro茶饮店的平均投资成本为人民币100万元,而奈雪的茶标准茶饮店的平均投资成本为人民币180万元。除此之外,奈雪Pro的人力投入也更低,平均每家店配备员工13名,低于标准店的21名。(来源:中信证券研报)这一举措和转型无疑说明了奈雪意识到越来越低的经营利润率难致可持续发展,若要平衡收入和成本,适当舍弃空间感的追求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奈雪Pro还打上了咖啡的主意。相较于奶茶来说,中国人对咖啡的消费更是处于初级阶段。瑞幸咖啡的招股书曾提及,2018年中国大陆现磨咖啡人均消费杯数仅1.6杯,远低于美国(313.4)、日本(176)、中国台湾(174.4)。奈雪Pro对空间面积追求降低,未来可以更多的走入写字楼和办公区,如果能将咖啡卖给白领,不仅能带来新的增长曲线,还能在资本市场讲出新故事。只是,人人都想要寻找下一个星巴克,但未必能做好。上一个想要做星巴克生意的,还是已在资本市场上一地鸡毛的瑞幸。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天府银行去年业绩下滑资产质量不佳,成为今年首家被调为负面的城商行。 近日,中诚信国际发布对四川天府银行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维持对该行主体信用评级为AA+,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这将对天府银行的融资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评级报告显示,中诚信国际此次将天府银行评级展望调整主要是该行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区域信用环境变化对银行运营和资产质量带来的压力、信贷资产和非标投资风险不断暴露、 盈利能力明显弱化、存款稳定性较弱、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大、非标投资占比较高以及跨区域经营带来的风险和人才队伍建设压力等。 天府银行是今年首家被中诚信国际下调评级的城商行,此前仅有广州农商行一家银行在今年被中诚信国际下调评级。 净利润下滑近五成,多方原因导致评级下调 6月18日,中诚信国际发布对四川天府银行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维持对该行主体信用评级为AA+,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这意味着,天府银行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可能下降。 《每日财报》注意到,导致中诚信国际对天府银行评级下调的原因与其业绩下滑与资产质量下降有关。 业绩方面,2020年受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以及金融市场业务结构调整影响,天府银行息差收窄、营收下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净利润8.5亿元,分别同比下滑9.5%、42.1%。 营收下滑方面,中诚信国际认为是天府银行对公存款大幅下滑,整体存款稳定性较差导致的。截至去年末,天府银行个人存款占比约50%,定期存款占比约61%,全年个人存款增加约200亿元,公司类存款则减少约200亿元。 此外,中诚信国际还表示,至2020年末,该行一年内到期的资产、负债占比分别为40%、61%,年末2至7日内到期期限缺口为62.7亿元,面临较大的流动性管理压力。 具体而言,资产质量方面,去年天府银行的不良率和不良贷款双升,资产质量承压。截至2020年末,天府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2%,较年初增长了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26.13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5.06%。 此外,该行为企业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业务,年末展期贷款同比提升39%至151.8亿元,其中划入关注类15.1亿元,划入不良7.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天府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降至157.92%,而这一指标该行在2019年年报中并未披露。 天府银行的非标投资余额在总资产中占比也较高,截至去年末,该行的非标投资余额约260亿元,占全行总资产的11.5%。中诚信国际认为,天府银行非标投资占比较大,且已出现较大减值迹象,此类投资的信息透明度较低,面临较大的减值准备计提压力,相关风险需保持密切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天府银行并不是今年第一家评级展望被调整为负面的银行,在今年的4月中旬,广州农商行同样被中诚信国际调整评级展望。截至2020年末,广州农商行实现净利润50.81亿元,同比下滑32.43%。 股权较为分散,资本市场不受欢迎 天府银行成立于2002年6月19日,原为南充市商业银行,后与原南充市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南充市城市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上组建起来,2017年1月23日正式更为现名。2005年,该行成功引进德国战略投资者,成为中国第一家二级城市引进外资的银行。 成立近二十年来,天府银行已在成都、贵阳、巴中、凉山、攀枝花、德阳等地设立分行8家,在上海、贵州、四川仪陇和雅安设立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贵州织金惠民村镇银行、上海金山惠民村镇银行和雅安雨城惠民村镇银行4家村镇银行,1家金融租赁公司,全行金融服务机构总数达114家。 值得注意的是,天府银行的股权较为分散,截止到去年末,该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四川明宇集团有限公司(9.98%)、南充联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9.98%)、成都云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9.93%)、成都枫之林贸易有限公司(9.89%)、南充金南实业有限公司(4.99%)。 《每日财报》注意到,天府银行的股权在资本市场并不受欢迎。 阿里拍卖网显示,5月23日至-5月24日,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四川省南充市富能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天府银行720万股进行拍卖,起拍价4608万元,每股起拍价折合6.40元。 这并不是该行股权首次流拍了,今年3月29日到3月30日,天府银行720万股份曾在阿里司法网拍卖,起拍价5760万元,每股起拍价8元,但终于流拍。第二次拍卖价便较第一次大打折扣。 此外,四川天府银行近期还曾多次受到监管处罚。 6月初,天府银行的手机应用软件因违规收集个人用户信息,被工信部进行通报;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南充市中心支行公布行政处罚信息还显示,四川天府银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遭罚7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评级是投资者给公司及相关资产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或许对未来天府银行融资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该行本就在资本市场上坐冷板凳,这或许给该行未来的发展加以更大的压力,《每日财报》也将持续关注。...
6月28日,农夫山泉股价开盘直线跳水,一度跌逾6%,现跌幅收窄至4%左右,总市值4544亿元。自2020年9月8日上市后,农夫山泉今年股价一路下跌,一度跌破40港元的关口,跌幅超40%。最新股价为40.4港元/股,市值已蒸发超2800亿港元至4617亿港元。农夫山泉还能续写“神话”吗?水能载“钟”,亦能覆“钟”6月27日,农夫山泉针对旗下的拂晓白桃风味气泡水产品“拂晓白桃产自日本福岛县”的宣传做出回应称:“农夫山泉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产品是一款风味饮料,农夫山泉在产品标签配料表中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范要求标明了产品配料。该产品的配料中没有从日本福岛进口的成分。农夫山泉产品的标签标示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无任何错误或误导。”然而,资本市场对这种回应似乎并不买单。6月28日港股开市后,农夫山泉股价盘中直线跳水,一度跌逾6%。相较今年1月8日创下的最高点67.75港元/股,已经跌去超过四成,市值蒸发超过3200亿港元(约合2661亿元人民币)。在2020年9月8日,农夫山泉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首日高开85.12%,总市值超4400亿港元成港股食品饮料第一。上市当日,农夫山泉的掌舵人钟睒睒顺利坐上中国首富宝座,此后还一举登上亚洲首富之位,身价曾一度超越马化腾、马云。这一表现让农夫山泉一跃成为“造富神话”,被冠为“水中茅台”。此次农夫山泉市值腰斩令钟睒睒的身价大幅缩水。公开资料显示,钟睒睒直接和间接持有农夫山泉共84.41%股权。按该持股比例计算,5个半月,钟睒睒身价蒸发约2700亿港元(约合2246亿元人民币)。截至发稿,钟睒睒在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上以626亿美元的身价位列18名,与年初以840亿美元位列第8位相比,钟睒睒已下滑10名。“农夫山泉去年上市时股价估值过高,出现这种快速的下跌是正常的。”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次事件在于原料白桃涉福岛产地问题,一方面令人质疑其食品安全,一方面伤害了消费者感情。“这已经触及到了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压线。”资本市场频频遇冷,快消龙头品牌应如何翻身进入2021年以来,资本市场股价腰斩的企业不止农夫山泉一家。受营销、政策、赛道变化、企业变动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快消大品牌已经“走下神坛”。据了解,三全食品的股价自去年8月28日高点40.38元/股一路下跌,最新收盘价16.78元/股,跌幅超55%,股价已经腰斩。此前经过2020年疫情,宅经济快速发展,速冻消费终端曾呈现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外卖行业对速冻食品市场的挤占、速冻米面品类在我国步入发展成熟期,增速已经放缓,在资本市场难掩颓势。此外,由于老牌食品餐饮巨头进入复合调味料领域、资本减持,复合调味料公司天味食品股价也连续下挫,市值从518亿元跌至目前的216亿元,蒸发约302亿元;肉制品龙头双汇发展受企业接班人重大变动影响,股价下跌,目前总市值为1068.5亿元,与2020年8月相比已经腰斩;电子烟品牌思摩尔国际股价持续低位运行,今年受到电子烟行业监管新政的影响,年内跌幅超过47%,市值蒸发超过2500亿港元。2021年,快消行业资本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其实从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一、二季度,全世界的资本都在中国的快消品领域发力,这会造成整个行业的估值存在很大的泡沫与水分,一旦有大的资金抽走,泡沫马上凸显,市值都会跌落,这是许多品牌都存在的问题。”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此分析道。朱丹蓬认为,快消品行业还是要回归到本质,品质、品牌、食品安全、供应链、服务体系、客户联系等几点都要做好,市场估值才会真正上升。徐雄俊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整体行业已趋于成熟饱和。快消行业要想在资本市场讲好“神话”故事,还要看整体核心能力与行业发展前景。虽然目前股价受负面影响较深,但气泡水毕竟不是农夫山泉的主业,相较于整个食品饮料行业,农夫山泉的品牌势能还在,有市场增长空间,未来其股价市值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还是令人看好的。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