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生育率和疫情怯魅后,人口的机械增长将成为核心驱动力。”最近几天,全国各省市常住人口数据陆续发布了,除了黑龙江迟迟未公布,我们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截至2023年末,全国人口同比减少208万人,连续两年负增长。通过这个“不太好看”的数字,我们还是有三个观察点可以和大家分享和探讨一下。观察一:“自然增长”落幕,马太效应加速小巴拿到数据表的第一感受是:各省人口怎么都是负增长了?据统计,在已公布的30个省市中,19个省市的常住人口减少,如果算上黑龙江(大概率负增长),那就有20个。河北、湖南、辽宁、吉林,人口连续三年减少;四川、安徽、广西、福建等7个省市1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减少。回顾往年发现,2021年,16个省市常住人口减少;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有15个省市的人口减少;而在前一年的2019年,只有4个省市的人口是负增长的。这意味着,从2019年到2023年,人口减少的省市数量不断扩大。需要说明的是,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的省市只有13个,这和防疫期间长三角和珠三角劳动力人口被迫回流有关。而从2022年开始,中国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总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难以再复制2019年之前各地人口普增的“盛况”。我们或许能以2022年为界,在“自然人口负增长”时代,将人口的流入和流出作为中国各地人口变化的重要观察点。2023年,人口减少最多的两个省是河南省和山东省,分别减少了57万和39.8万。两个省都有共性:河南新增常住人口从2021年开始呈悬崖式下滑(此时自然增长率仍为正),主要是人口外流。第二年后,河南自然增长率转负。2023年,河南常住自然人口减少9.2万人,这意味着有47.8万人口净流出。山东的情况也类似,2021年前平均每年增加57万人,2022年后直接进入负增长。有不生娃的因素,也有外流的因素——2023年,山东省人口净流出17.7万。显然,并不是每个山东人都想留在家乡考编。中部和北方的省市基本都出现了这个现象,我们或许能得出一个简单观察:2023年,被低生育率和疫情“祛魅”后,各地没法用自然增长支撑的时候,人口会越来越向经济大省和有政策扶持的地区集中。去年人口增长最多的两个省是浙江和广东,江苏、上海也有十多万的增长,说明在中部大省人口增长全部转负的情况下,虹吸效应明显。这种“分化”还出现在各省内部。比如湖南人口相较峰值锐减76万,直接一个大县的人口没了,但“网传”长沙市在2023年增加了50万。山东亦是如此。2022年,两大中心城市青岛、济南分别增加8.54万和7.86万,而包括热门城市淄博在内有12个地级市人口在减少。观察二:地方大兴网红文旅,人却在逃离?当小巴在给表格排序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若按常住人口减少的省市从多到少排序,前四个种子选手分别河南、山东、湖南、甘肃。这四个省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两年来都诞生过网红文旅城市。以“王婆说媒”而爆火的开封,其所在的河南省常住人口减少57万人,位列第一;以“烧烤”而走红一整年的重工业城市淄博,其所在的山东省常住人口减少39.8万;新晋新一线、近两年以超低房价被热议的“宜居之城”长沙,网红效应并未辐射至整个湖南省,人口减少36万;凭借“天水麻辣烫”而变得不再透明的甘肃省,人口减少了26.5万;还有一个隐藏的选手——尚未公布人口数据的黑龙江。不知2024年初的“尔滨火了”能否为其添许人丁,但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常住人口数据便一路下滑,2022年比上一年减少26万,若照此规律,黑龙江大概率挤进常住人口下滑省市的前五。这似乎正在告诉我们一个现象:一个地区越盛产网红城市和现象级的文旅事件,越是阻挡不了人口下滑。有可能纯属巧合,也有可能是分化带来的人口焦虑:各地拼命宣传、大兴网红文旅,要么拼命虹吸,壮大自己;要么自求出路,应对“人口下滑”这个已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特别是对于一些依赖传统工业的城市,文旅能带来的经济增量只是杯水车薪,本质上还是想博一波眼球,让“流动人口”多看一眼。补足消费是小赚,促使普通人定居、就业是中赚,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就是大赚。一般而言,只要不瞎折腾,各地的“行为艺术”,或多或少能产生溢出效应,但促进人口增长的效果如何,可能还要未来2—3年的时间来浇灌。观察三:机械增长VS自然增长当自然增长、人口流出等词叠加在一起,去年人口增长最显著的两个省份——浙江和广东,就很值得拿来说一说。广东省新添人丁49万,并不算意外。广东本就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1982年至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保持正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广东人太能生了,像潮汕等地“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广东省基本上每年出生人口都超过100万,全国独树一帜。二是相对自然增长的“机械增长”(外地人口流入)影响巨大。由于广东制造业发达、城镇化率高,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去年广东的49万新增人口,14万为净流入。而在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意外”减少了27.2万,主要是疫情导致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原本在广东务工的外省流动人口返乡就业。浙江省去年的新增人口比广东还多1万,但浙江人口增长纯靠“机械增长”。分析可知,浙江省自然增长率相较于2022年的0.04%,进一步下滑,达到-0.86%,硬生生减少了5.7万人,这意味着外来人口流入所贡献的机械增长达到55.7万人。回顾近三年来,浙江的人口吸引能力一直处于全国第一。2022年,情况特殊,在人口回流、本地人几乎不生孩子的情况下增长了37万人,2021年,达到恐怖的72万人,遥遥领先。浙江和广东,两个经济大省,有着相似的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人口获取路径却大不相同。如果分析路径优劣,广东省的人口优势是“双轮驱动”,特别是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依然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人口潜力是要大于浙江的。今年春节开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了一个重磅数据: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这是广东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成果。不过,浙江省虽然在人口基数和人口潜力上比不过广东,但仍具独特优势。首先,这几年来,浙江省中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为全国第一,连三线城市如金华、湖州都有各自独到的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带给浙江的,有可能是技术,有可能是企业,甚至是产业。正所谓“人跟产业走,人随产业来”。其次,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省”,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较为均衡。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常住人口,已连续两年正增长了。“人往高处走”,反映在人口流动上,便是往人均GDP高的地方走,浙江省人口流入较为平衡,说明地域上的产业经济、收入没有明显差距。也难怪最近有人喊出“不能移民到发达国家,那就到浙江去”。广东各地的地域发展差距就比较大了,这也能很好地反映在人口流动上。比如在2021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这8个城市的人口是净流入,全部在珠三角,剩下13个城市全是净流出,多数流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五大重要制造业城市,实现了劳动力的“内部消化”。结语照此趋势,机械增长将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以至于出现了很多“是否要引入外籍人口”的讨论与争议。当然了,机械增长的压力对于每一个省市而言也将越来越大。比如地方执政者要如何掏空心思去吸引人口,未来的行为艺术和网红事件可能会愈发频繁,“花期”也会越来越短;再比如,有人退休后选择回老家养老,在老家消费,却领着大城市的养老金。财政压力还是挺大的……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人口数字又过于宏大,我们期待的或许只是一种“有机增长”:那便是把“口”字去掉,真正地尊重每一个个体。...
随着老龄化加剧,陪诊师这个职业在一些大城市变得火热。陪同挂号、引导就医、代配药、拿报告……陪诊师化身老人的“临时子女”,帮他们解决就医中的头疼问题。助力陪诊师这个新兴职业发展,去年,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开展了面向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公益培训,火爆异常。半年来,全市已有575位学员经培训考核后拿到“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证书。连日来,记者跟随首批持证陪诊师走进医院发现,这个火爆的新职业背后,“持证”仅是第一步。化身“临时子女”,除了脚力更要懂沟通家住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李奶奶,头晕的老毛病又犯了。“凌晨4点多醒来,感觉天旋地转。”79岁的李奶奶是独居老人,老伴前年病逝,女儿长年在国外,儿子虽离得不远,但平时上班较忙。忍到早上7点多,李奶奶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很快联系上了李奶奶所在居委的养老顾问,约定由社区的持证陪诊师当日下午带老人去第九人民医院。“医生建议她做核磁共振排除脑出血可能,可九院的核磁共振最快只能约到三四天后。”陪诊师狄雅美建议,可以帮她去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试试。得到老人的同意后,狄雅美带着李奶奶的医保卡赶到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约到了次日下午的核磁共振检查。第二天下午,两人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碰头,从走进医院到完成检查,不到一小时。狄雅美还悉心叮嘱:“一般手机上两天后就能查到了,如果没啥问题,后续我定期帮你去医院配药就好。”李奶奶很感谢:“还好街道为我们老人提供了陪诊这个福利,能有像女儿一样陪着我的陪诊师。”李奶奶口中的“福利”,源自五里桥街道推出的“知心助医”服务。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街道每月为辖区老人提供免费陪诊时长。作为服务提供方,上海全程玖玖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在社区的日间照护中心设置了固定点位,方便老人找到陪诊师。“现在社区陪诊需求量大,但很多老年人不精通智能手机,也不相信网上形形色色的广告,他们还是比较相信社区和居委推荐的。”项目区域运营经理王维说。在五里桥街道,王维和同事们已开展了三年多的陪诊工作。去年得知上海开设了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他们第一时间组团报了名。一系列课程中,让王维印象最深的是老年人心理学、人际沟通等内容。“最初感觉做陪诊只要脚力好、熟悉各医院的就医流程就行,随着工作深入会发现,陪诊师不仅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也要懂些沟通技巧。如何当好‘临时家人’这个角色,是一门学问。”王维说。起草标准,助力大城养老高质量发展除了社区陪诊师,各大网络平台上的陪诊师业务近年也如雨后春笋般展开。在上海市养老协会会长徐启华看来,陪诊这一新兴职业目前有市场、有供给,但还缺乏相应的监督指导和标准规范,在“陪诊师能做什么”“如何做好”等具体问题上比较模糊。对此,上海开放大学在去年首轮陪诊师培训基础上又升级了课程,将很快推出。“比如我们增加了急救基础技能培训,以及生命体征观察、抱扶和搬移等技能实操。”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部长王松华介绍。此外,学校也在联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起草《陪诊师从业技能标准》和《陪诊服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将对陪诊师的准入条件、基本素养、服务项目等提出细化要求。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楼军江表示,自2021年起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后,深刻感受到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校正逐步构建一套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新体系,从评估、照护、陪诊、临终关怀等方面进行全周期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规范陪诊队伍,助力大城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生男生女你自己定,不想自己生,也行。”近日,在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以下简称中信湘雅)一侧的马路上,一位衣着时髦、自称“张姐”的中年女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热情搭讪。她并非在医院工作,而是在附近经营家庭旅馆,顺便“揽点私活”:为非法辅助生殖服务“带客”。不远处的中信湘雅,是全球最大的辅助生殖中心,已诞育超过22万个由试管婴儿技术助孕的宝宝。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教授卢光琇,是中信湘雅终身荣誉院长、遗传学与生殖医学专家。每年大约有44%的外省病友,都是冲着她这块“金字招牌”慕名而来。卢光琇知道这些在医院外面“揽客”的老板娘。2022年时,中信湘雅流失的病友里,有一部分就是因地下机构唆使,选择了其他渠道就诊。对于去非法辅助生殖服务机构的女性来说,那里每一步都可能是坑,甚至还会威胁生命安全。“这些女性花大价钱、冒了那么大的风险去地下机构,我相信他们也是没办法了。但是地下的人就(觉得)更好,反正你们不能做,我们这里能做。”卢光琇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说,非法辅助生殖的乱象非常多,对女性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都没有任何保障,希望加大力度打击整治非法辅助生殖服务。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教授卢光琇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一、医院周围的“掮客”和灰色产业“张姐”并不懂试管婴儿技术的原理,但她清楚来中信湘雅的人只有一个目的——求子。在医院附近经营旅店四五年,她已经练就了一手“搭讪套路”。一开始只会问对方要不要住宿,聊上几句再试探有没有其他“特殊要求”。那些希望选性别、怀双胞胎或者希望“借腹生子”的,就是他们需要招揽的“重点客户”。“在医院拿100万元也不敢给你做⋯⋯我们也就是打个擦边球,你有需求我们帮到你,就是这样一种关系。”张姐边指着手中的小卡片,再次强调,她这个是包成功的,没有什么风险。接着,她继续吹嘘:“我们一年不知道要接多少,你不用明说,我都懂,去我那边吃饭边聊。”交谈中,张女士一直在鼓吹“成功”客户的案例,甚至还称,如果自己不想生,还可以找人代孕。“用你的卵子、老公的精子,我们就是找块土地,借她的肚子养出来,想要儿子、女儿随便你选,都可以选,双胞胎也可以。但代孕价格就贵多了。”卢光琇知道这些“掮客”。很多外地来看病的人不住院,就住在附近的家庭旅馆。现在中信湘雅周围大约有500多家家庭旅馆,有的还挺好,但有些就很难讲,会跟非法辅助生殖机构掺和到一起。据介绍,有几十家流窜的非法辅助生殖机构环伺中信湘雅,它们与医院周围、马路两侧张贴着的代孕、包生男孩小卡片一起,交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灰色产业网。中信湘雅也找过一些部门反馈情况。去年11月,长沙市麓谷街道召开中信湘雅医院周边非法行医集中整治工作会商会,专门商讨医院周边非法行医集中整治工作。会上,中信湘雅党委书记、院长林戈针对“湘江新区非法辅助生殖服务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对整治工作提出建议。与会相关部门就整治工作方案和计划进行了商讨。今年1月,湖南省两会召开之际,作为湖南省政协委员的林戈建议,组建专项工作组加大非法辅助生殖服务打击处罚力度。这不是林戈第一次“炮轰”非法辅助生殖服务。去年他作为新任委员首次参会,就围绕“严厉打击非法助孕机构,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权益”建言献策。据中信湘雅了解到的情况,仅医院周边就隐藏了多家地下非法辅助生殖机构。他们对外以保胎、孕期门诊为招牌,诱骗病友非法助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时看到,在中信湘雅外部两侧人行道地面、树木和路边的围墙上,张贴着“包男宝”“生男生女均可”“可选双胞胎”等非法广告的小卡片。在这些“看不见”的非法机构包围下,中信湘雅在声誉和经营上都受到影响。原本来中信湘雅的病友,有的就因为“特殊要求”转去了地下机构。绿化带上的“牛皮癣”小广告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金喆 摄二、非法辅助生殖服务,对女性健康没有任何保障试管婴儿技术作为现有的最佳解药,是很多不孕不育家庭的希望灯塔,但同时被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当成赚钱工具。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种现象在其他省份也时有发生。卢光琇从事辅助生殖行业40多年来,在诊疗室中目睹过许多不孕不育患者流下痛苦的眼泪,在看不见的非法辅助生殖地带,只会让女性更加受伤。对于去这些机构的女性来说,那里每一步都可能是坑,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辅助生殖)你要做可以,但一定要合理合法,而且要符合国家的规范。”卢光琇说,人们都希望生一个好宝宝,但地下辅助生殖机构的技术得不到规范,打乱了正常机构的秩序。国家对辅助生殖的每个项目都有严格要求,她介绍说,比如供精者应该是多少岁,要做梅毒、艾滋病等疾病检查。地下机构打乱了正常的秩序,妇女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任人宰割,失败的案例多,而且被欺诈、骗钱的情况也有。另外,非法机构的场地和人员甚至没有达到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的要求,容易引发医疗事故,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安全。“这种乱象一定要管住,现在是一个灰色地带⋯⋯这些人有的不敢投诉,怕人家搞事情。”卢光琇反复提到,非法辅助生殖的所有环节都不是很规范,患者的权利得不到法律保护、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所以必须严厉打击这类非法机构。有被骗的病友还给卢光琇看过偷拍的照片,或是说一些上当的经历。有次门诊来了位怀了畸胎的病人,卢光琇听说她曾去地下机构做人工授精,便明白了大概。因为地下机构通常不会冷冻精子,而是直接花钱在外面找人来取精。对供精者的情况、遗传背景和疾病调查,一概没有,这就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她还听说患者是被蒙着眼睛去取卵的,上当以后担心遭到报复就不敢投诉。而且这些机构往往选择非常隐蔽的地方,流窜运作,打一枪就跑,执法部门也没办法。2023年1月,知名电视节目“帮女郎”报道,一女子受非法机构“100%包成功”诱导,花费10余万元在某非法机构进行辅助生殖,全程被蒙眼,连续两次试管失败,事后非法机构人去楼空,电话无法联系,该女子人财两空。说起这些,卢光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些在地下机构工作的人通常是从各个生殖中心出去的。中信湘雅在行业做了40多年,也是通过碰到这些问题积累了经验,才把一个个窟窿补齐。以前有带别人来取精、取卵的,现在都必须核验身份证。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金喆 摄三、希望通过呼吁唤起更多重视最近两三年,一些此前在海外进行的地下代孕业务,因出入境原因转移到了国内流窜,哪里打击严厉了,马上就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为什么国家这么严厉管理辅助生殖,因为涉及三代人的健康问题。它不像一般的手术,不是只影响你个人的问题,还影响你的孩子。”卢光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地下代孕根本不可能达到优生优育的标准,比如供精者是谁、供卵者有没有病这些都不清楚,代孕的人怎么样都没有办法知道。而且如前文所述,这些机构四处流窜,出事后很难找到他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所谓“代孕妈妈”的招聘,目前依然存在。近日记者在某家政群里看到一则招聘信息,要求是18—42岁的女性,报酬号称月入两万元,并附上“工作环境好,上班还可以玩手机,不做家务不做饭,干好了还有奖金补贴”等非常有吸引力的条件。记者以求职身份联系对方时,该人士一开始就很有自知之明地说:这份工作“怕吓着你了,担心你没有听说过”。随后,该人士发来一份详细的工作内容清单,美其名曰“代孕爱心志愿者”。该清单称:如果怀单胎可赚25万元,双胎可赚30万元,去大医院生产,不会有风险,也不会泄露个人信息。说起这些,卢光琇感慨道,她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把钱看得那么重,甚至不惜以牺牲他人的生命为代价去赚这点黑钱。这些年中信湘雅也做了很多努力,对病人进行教育,但有的孩子已经被那些“旅店老板娘”们骗走了。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在2001年就出台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确禁止辅助生殖技术机构以任何形式买卖卵子、胚胎、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及性别选择。卢光琇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吁,有关部门会更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她建议,可以多部门联合依法整治非法助孕机构,打击卖卵和代孕等不法行为,保障妇女生育健康权益。“为什么要冒那么大风险去找地下机构生孩子,这个原因得先搞清楚。”她建议,可以由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牵头组织生育意愿调研摸底,向国家提出更有包容性的生育政策,率先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针对当前生育观的变化,就人民群众关心的家庭性别平衡、单身女性生育等内容进行调研,提出适应新形势下群众生育需求的合理建议。...
一、死亡“奶奶家有带电梯的房子吗?”清明回家扫墓,开车到距离老家还有几分钟的路上,儿子突然发问。我的老家在河北省唐山市下属的一座小镇——名曰赵各庄。这里的赵各庄矿,19世纪初就开始产煤,是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下令创办的最早期的煤矿之一。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还没有打响,赵各庄人已经扛着锄头下井挖煤了。很多外地人也来谋生,我的姥爷就是追随父辈,从江苏迁徙至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煤矿工人。此乃背景。赵各庄的城镇化开始得很早——就像很多东北老工业区一样。煤矿发展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推动因素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大部分房子都倒了,震后重建时,我们建起了大片4层楼的住宅。虽然没有电梯,但借着煤矿的光,早早就通了瓦斯气,类似于今天的天然气。“两气房(同时有暖气和瓦斯气入户的住宅)”是当时流行的豪华配置。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赵各庄人一起见证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只是房子老了,人也少了。天一黑,大片大片的楼房就像被夜色吞没,有些楼亮灯的房间已经不到一半。作者供图另一个变化是楼层的受欢迎程度。我爸妈年轻时,这里最受欢迎的是2~3层,其次是顶楼4层。1层是最少人选的,因为“终于住上了楼房,谁还住‘底起儿’(方言,意为1层)”。40多年后,1层倒成了香饽饽,价格比4层贵上三四倍,还很难买到。通常,听说谁家有一楼要卖,买家就会主动去看房,只要价格合理,成交很快。因为老年人已经成为这里生活的主体,楼梯渐渐成为他们最大的门槛。1层的老人随时可以出门晒晒太阳,而楼上的老人们,一旦下楼吃力,他们的世界将很快缩小到一张床,或者最多还有一个阳台。我姥姥人生的最后几年,就是这样的过程。先是从4层搬到1层,再从楼前晒太阳到床上活动,到最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在一个冬天的半夜停止了呼吸。家附近的墓地,成为她最终的归宿。相比住宅区的日益冷清,赵各庄的墓地生意是兴隆的——可能是除掉买房之后,老家人最大头的消费项目了。在这里,几万块钱可以买到一间老工房的一居室,同样也可以买到一块儿看起来不错的墓地,当然使用期限只有20年。墓地价格是持续攀升涨上来的。我姥爷十几年前迁到这块墓地时,价格是7000多。我太奶奶十年前移坟迁入,价格是15000。等到我奶奶一年前去世,同样面积的价格,已经是3万多。显然,还是供不应求,原来陵园的停车场改成了墓地,原来的纪念堂改成了墓地,上次我去给奶奶扫墓时,发现道路的两边、花坛周围,全挖好墓穴。我不禁暗暗感叹,至少在墓地建设上,我们是跟上了中国速度。死亡,在这里已经不算是一个犯忌讳的话题,特别是历经众多亲友去世的老人,“早就看开了”。从奶奶去世之后,爷爷就开始分配他和奶奶的财产,从现金首饰到钢笔本子,一一交到晚辈的手上。对于还没有分配的部分,他也和大家做了交代。这次假期,爷爷提出让我给他用手机拍一张照片,“将来办事的时候用”,还选好了和奶奶合葬时,用在墓碑上的照片,交代我帮他完成这个心愿。他习惯体面,不愿意自己哪天突然离世,只能匆匆翻出一张凑合用的照片。我们在交谈这些事情的时候,气氛自然得就好像在讨论中午要吃点什么。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和这座百年小镇一样,已经习惯了衰老与死亡。我相信这也是很多老龄化社区的缩影,也是很多城市、很多人未来要面对的境遇。二、开销赵各庄的生活成本很低,早餐路边摊的油条1块钱一根,豆腐脑2块钱一碗,5毛钱能喝上一小碗豆浆,甚至比北京地铁口3元钱的豆浆还对味儿。假期我们全家在附近一个三层小饭馆吃饭,人均只要30多,有鱼有肉,最后还打包了菜带走。吃饭的确花不了多少钱,老人日常消费的大头,是保姆和医药费。我的爷爷今年已经89岁,从我的太爷爷开始,已经是矿上的工人。在赵各庄,我爷爷这一辈的老人大部分都是老的国企退休工人,包括我的奶奶、姥姥生前也都多少上过几年班。所以赵各庄的老人大多有退休金,很多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有10000多,比很多上班的人工资都高。但如果生活不能自理,靠家人照顾有难度,退休金的大头,就要流到保姆口袋里。在赵各庄,24小时照顾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保姆工资在3000多。8小时日间照顾基本能自理老人的保姆工资在1500~1800之间。干保姆的,一般也都是附近人,很多人年过花甲。“年轻人没人干这个,基本都是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或者自己有退休金,但子女过得不太好,想多挣点接济接济的。”一位中介大哥告诉我。我爷爷最近就在找保姆。他今年89岁,身体硬朗,生活能自理,但奶奶前年去世后,他一直觉得孤独。加上年纪太大,家人也不放心他独居,终于在今年说服他,找个白班保姆,干些做饭、打扫卫生的家务活。奶奶生前习惯在床边吃水果,爷爷至今坚持让这个小盘里有新鲜水果 作者供图隔壁楼一位70岁老太太得知消息后,马上主动请缨,表示她可以负责每天的买菜、做饭,一个月只要1000多。但这个人选被爷爷刷掉了。理由是:她有高血压,身体还没有我好。当然,恐怕另一个原因也很关键。老太太不想做每天8小时的工,希望做完饭、收拾完家务就走。丰厚的退休金,让我爷爷这样的90岁老人,也可以完全不靠子女的接济,生活得很好,甚至,逢年过节他还总会给我们这些晚辈发钱,但孤独,是他们在进入高龄后更大的难题。同龄的朋友要么去世了,要么出不来门,甚至是久病卧床,晚辈们又有各自要忙的事情——何况,儿子辈年纪也大了,比如我爸快70岁了,最近两年身体也经常有些小毛病,爷爷每天还保持8000步的运动量,我爸都比不过。其实,我也比不过。医药作为大头开销,也是老龄化社区的普遍现象。赵各庄现在药店比饭店还多,过节想找个吃饭的地方很费劲,但吃撑了想买个大山楂丸解解腻,那就是出门左转的事儿。最近这些年新开的店,基本全是药店,很多装修还不错,灯光明亮,橱窗上的海报时有更新——“中药安眠药15分起效已到货”,跟大街上动辄二三十年的老店形成鲜明对比。一处叫“三角地”的交通枢纽,算是我们这里商业比较繁华的地带,路口竟然挤了四五家药店。菜市场也是,站在出口望出去,离得不远就有三家药店。作者供图药店基本都能刷医保卡,所以大家都愿意去消费。销售们还会热心推荐各种养生食品,比如帮助消化的、安眠的。它们往往被摆放在进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大概也是利润更高的产品吧。三、年轻人我现在每次回老家,就是怀旧之旅,喝了三十多年的羊汤,还是那个味儿。虽然距离北京只有200多公里,但感觉就像回到二三十年前。从街面的门店来看,年轻人显然不是这里的消费主体。咖啡馆、装修稍微时髦一点的餐厅、电影院,这里一概没有。以前大街上还有过一家奶茶店,卖8块钱一杯的美式——这是我在老家唯一能买到的咖啡。我在返程时,会买上一杯提神。我会嘱咐店员:“不要加糖、也不要加奶”。但是固执的店员一定会加上一勺神秘的调料,她也不知道是啥,但是“不加不好喝”。后来,店铺也关了,挂上了醒目的“转让”字样。我心有怅然,虽然加过料的咖啡也不好喝,但我终究是没搞明白那个神秘调料是什么。只怪我没好意思刨根问底,也许那个胖胖的小姐姐,也真的答不上来。作者供图没过太久,附近没多远的地方倒是新开了一家奶茶店,但是没有了咖啡,也没有了神秘调料,更没有了胖胖的小姐姐。没人知道它能存活多久。电影院倒是有过,准确地说,叫工人俱乐部,能容纳一千多人一起看电影,那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但现在已经凋零,只剩个“工人俱乐部”的牌子,与赵各庄矿的大门隔路相望,成为历史照片的主角。这几年,下沉市场成为消费生意的想象力所在,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研究下沉。比如我媳妇老家,一个湖南的18线小县城,有沃尔玛超市、3家瑞幸咖啡,还有肯德基、必胜客,各种消费都向大城市看齐。但显然,赵各庄不是它们喜欢的那类下沉市场。它太老了。就像很多如今只能站在窗前晒太阳的老人,可能都有过意气风发的黄金时代,赵各庄也有过。以前矿上效益好,很多外地人都会跑来打工,安徽板鸭、陕西凉皮、美式炸鸡等等,操着各地口音的人就在菜市场支摊,卖些他们当地的美食。热情开放的赵各庄人没有让他们成为“赵漂”,而是让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我很喜欢的一家板鸭店,开了已经30多年了。大街上那几家开了二三十年的蛋糕店、点心铺子,也都是安徽人开的,她们的孩子操着和我们一样的口音:“好吃着捏”。作者供图甚至,在90年代初,物流不太发达的年代,这座北方小镇居然也有荔枝卖,10元一斤。10块钱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我们本地卖的最贵的雪糕,零售0.4元。一斤荔枝,够买25根雪糕。这个天价荔枝卖相也很不好,外壳发黑,完全没有鲜嫩感,但当时我们都没见过新鲜的荔枝,我一度以为荔枝就是这个样子。回到现在。赵各庄的消费全面围绕老年人展开了。街面上不少保健品店,爷爷以前买过保健酒,100多一斤。当然,很多人也就是去听课,换免费鸡蛋。另一种流行的路边摊,是盒饭,5~10元一份,以炖得软烂的菜为主,显然也是主要卖给老年人吃的。还有一种老年食堂,每个月1200元,管三顿饭,据说也很受独居老人欢迎。赵各庄有个大菜市场,但当地人更喜欢买路边小摊的菜,大部分是附近农村里自家种的——我爸妈就经常抱怨北京的蔬菜不好吃,每次回家,都要买上一堆西红柿、黄瓜、大葱,夏天的时候,还会加上老家山上种的桃,个子小,但特别甜,我一口气能吃七八个。作者供图路边卖菜的,也大多是老人。每个摊位就几样菜,卖完就回去。假期在家第二天,我们在楼下路过一位老太太的韭菜摊,一捆半斤,2块钱。媳妇说看着不错,我们就挑了两捆。期间,几个老人也来过,但一问价就走了,后来听我爸说,韭菜在我们那也就3块钱一斤。当然,后来我妈做韭菜盒子的时候,一直夸这韭菜不错,嫩,香,是正经的山地韭菜,比我爸买得好。作者供图菜市场里的明星摊位,现在属于一家卖卤制驴肉的,价格不低,但每天基本到中午就卖完了。驴肉炖得软烂入味,很适合下酒吃。说到酒,这次回家,我在交通枢纽三角地的超市里买了瓶白酒,河北本地的牌子,我看上的那款,老板喊价180块。“是老酒了。”“酒越陈越香。”老板很急切,还说这瓶酒以前都卖230块,只剩一瓶,便宜卖给我。我对比过,确实比京东要便宜。果然小地方能捡漏,我开开心心抱着酒,带着媳妇直奔马路对面的烧烤店,结果,一打开就傻眼了:瓶盖已经开胶,可能因为年头太久,封胶老化了。再摇一摇,酒还剩下多半瓶。这时候我才仔细看了酒盒上的生产日期:2011年。妥妥的“十三年陈酿”。好在老板爽快给我换了,虽然满脸都是“这瓶酒砸手里”的痛苦。新换的那款酒价格是135块,生产日期是2013年,也有11年了,好在没漏酒。作者供图价格超过100块钱的酒,在赵各庄不太好卖。与此同时,高度白酒也逐渐在赵各庄的家庭饭局上失宠。老头们岁数越大,越喝不动。假期我妈这边的亲戚聚会,4位60岁以上的男性,都已经不喝酒了。只剩下我老舅,今年50多,还能喝几口低度白酒。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次家族聚会,都是男人们热闹喝酒。酒足饭饱后,再开几局麻将,玩到半夜才散。赶上过年,那更是要通宵的。现在呢,聚会越来越像养生局了。家里操持太麻烦,大家都是去饭店,吃吃饭,聊聊天,接着就各回各家,也没有精力再安排第二场活动。我妈曾经感慨:他们那一波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多,算是最后一波“婴儿潮”。等他们都没了,赵各庄也就更冷清了。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今是真的理解了,没有年轻人的地方,未来是不可描述的。赵各庄应该也在努力吸引年轻人。返京路上,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看到了一座农产品直播基地,就在山脚下,占地面积得有上千平米,硕大的招牌,远远就能看到,但人迹寥寥。我又想起了上一次在羊汤馆遇到的那位年轻人。赵各庄有个特产是羊汤,用羊骨头熬成浓汤,配上各种羊杂,泡上饼丝,浇上韭菜花、蒜汁、白胡椒粉和辣椒油,吃完热乎乎的。价格5元起步,丰俭由人。三年前的一次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我正常在小馆喝羊汤,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点完餐后跟老板商量赊账,等下午领到工资就送来。老板爽快答应,没有一丝迟疑。那位年轻人的消费是7块钱。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年轻人,希望他已经过上了羊汤自由的生活。...
4月11日消息,越南房地产商、女首富张美兰被越南胡志明市一家法院判处死刑。此前,据越通社等媒体报道,关于越南房地产商、女首富张美兰涉欺诈、贪腐案,检察官要求判处其死刑。 张美兰因涉嫌侵吞逾120亿美元财产,于3月5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受审,此外还有近90名被告一同出庭。越通社报道称,在19日下午的庭审上,检察官表示,被告具备法律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告人的行为造成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舆论,“需要严肃处理”。相关阅读:越南女首富张美兰受审!被控参与侵吞863亿元财产,涉案文件6吨重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越南通讯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5日,越南最大金融诈骗案在胡志明市开庭审理,越南女首富、房地产商万盛发集团创始人张美兰及85名被告被控参与侵吞120亿美元(约合863.88亿元人民币)资产。据路透社称,如果事实得到确认,这可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金融欺诈案之一”。张美兰曾一直是越南金融界的核心人物,于1992年创立万盛发集团,从事房地产、金融、餐饮、酒店等业务。2022年10月,张美兰被越南警方逮捕,随后,随后被控涉嫌贪污财产、行贿和违反信用机构贷款规定。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多项罪名对85名被告人提起了诉讼。案件公诉书指称,张美兰创立的万盛发集团由1000家子公司和合资公司组成,由其家人和亲属管理,尽管她没有在西贡商业股份银行担任职务,但作为该银行的主要股东,持有85%至91.5%的股份。据报道,67岁的张美兰涉嫌通过幽灵公司、贿赂政府官员以及她非法控制的越南第五大银行西贡商业银行(SCB),诈取了相当于越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3%的资金。据报道,张美兰被指同西贡商业银行高层合谋,在2012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欺诈手段在西贡商业股份银行安排了2500多笔贷款,向万盛发集团及相关公司提供超过1000万亿越南盾的贷款,占到西贡商业股份银行在此期间发放贷款总额的93%。调查人员认定,张美兰对西贡商业股份银行造成超过498万亿越南盾的损失。其中,在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张美兰张美兰和同案犯为满足个人需要,伪造916份贷款资料,累计骗取了西贡商业股份银行约304万亿越南盾(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3亿元)。该银行至今未能支付该笔款项,还产生超过129万亿越南盾的利息。越南《青年报》引述一份警察报告报道,调查显示,张美兰的司机在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期间,从胡志明市的西贡商业银行总部运送总值逾44亿美元的现金,到她的住家和万盛发集团总部。此外,张美兰还被控向国家银行督察组行贿,以期望获得对她及西贡商业股份银行的庇护。警方已经确认,此案受害者多达4.2万人。这起大规模诈骗案震惊全国,引发数百人在河内和胡志明市举行抗议活动。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2022年的一篇报道,2022年8月,越南副总理黎文成明确表态,将加强对房企债券销售的监督,以避免投机和价格操纵;2022年9月,越南央行副行长陶明秀警告称,央行将加强对银行贷款的审查,特别是在房地产项目等风险领域。更明确的监管信号是,越南房地产大亨——张美兰被捕。2022年10月8日,张美兰被越南警方抓捕,随后被指控贪污财产、行贿和违反信用机构贷款规定。据警方通报,张美兰涉嫌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非法发行债券,筹集了数万亿越南盾。彼时,越南房价正在飙升:2022年1-6月期间,胡志明市房价涨幅超过20%,均价超过3.5万元人民币;越南首都河内的住宅价格平均上涨了20%-25%,部分地区涨幅甚至高达35%-74%。张美兰在越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极大,其创办的万盛发集团是越南最大的私营房地产企业。由于万盛发集团未上市,张美兰的具体身家不详,但越南圈内人士普遍称其为“越南华裔女首富”,是越南第四代华人,祖籍广东省汕头。被捕消息披露后,一度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导致西贡商业银行发生挤兑事件,同时还引发了越南房地产业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危机。最后,在越南政府一系列举措之下,西贡商业银行的挤兑风波才得以平息。据悉,胡志明市人民法院以贪污财产、行贿和违反信用机构贷款规定三项罪名起诉第一被告张美兰。若罪名成立,她最高将可能面临死刑。《日经亚洲》指出,根据越南法律,严重贪污罪可判处死刑,若能归还至少四分之三的金额,则刑期可减至无期徒刑。此外,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执行公务中滥用职权、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违反信用机构和国家银行运营规定及与银行有关规定、滥用信任侵占财产等多项罪名,起诉其他85名被告,包括张美兰的丈夫、香港房地产发展商朱立基,以及西贡商业银行、原中央银行、原政府检查总署、原国家审计署的领导干部。3月5日出庭的被告共有78人,有8名被告潜逃在外,包括两名中国人,警方已对逃犯发出国际逮捕令。据《胡志明市法律报》报道,多达10名主控官和近200名律师将参与审讯。警方共计整理了6公吨的文件,分别装在104个箱子里,有近2500份文件和100万张纸条。预计诉讼将持续到4月29日,这会是越南历来耗时最久的审讯。路透社称,对张美兰案件的审判是“规模空前的”,预计将有数千人被传唤,200多名律师参与诉讼。这是越南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起金融欺诈案。...
“我的滴滴账号被盗号了!我人在云南,账号上竟然出现多笔远在安徽、黑龙江、北京的订单?这太可怕了。”谈及此事用户小李深感惶恐和震惊。人在家中坐,单从天上来。随着网约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漏洞做起了盗号代打车的生意,这些订单的背后,正是一条庞大且难以根除的黑色产业链。滴滴用户被盗号:订单来自全国各地,单笔费用最高超千元连日来,全国各地的多位用户向蓝鲸记者透露,自己的滴滴出行账号被盗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出现多笔打车费用,少的几十元,最高的单笔超过1000元。一位来自重庆的滴滴用户刘女士对蓝鲸记者说到:“我的这笔异地订单是4月6日出现的,打车地点位于福建省。当天晚上突然就收到一则电话,叫我系好安全带。离奇的是这笔订单并非我本人操作的,当时我尝试联系司机,司机也不理我。行程结束时显示需要支付315元费用。”“由于没有设置免密支付,才有幸逃过一劫。”刘女士表示,事后就联系了滴滴客服,官方给解决了问题,目前点进页面里显示已支付状态,滴滴方面应该是对这笔订单进行垫付了。近期出现类似情况的用户并不在少数,3月底,来自四川的张女士也发现自己滴滴莫名出现了两笔订单,且分别来自不同地方,一笔来自北京一笔来自上海,金额均在100元左右。随后李女士联系了滴滴客服,在客服的指导下关闭了app上的其他登录设备,最终解决了问题。目前已有多位用户向蓝鲸记者反馈了这一情况,他们来自江苏、河南、广东、云南等全国不同省份,每个案例也是大同小异。总结来看,这些异地不知名订单多为几百元的大额费用,且有不少是跨城出行的。如果用户设置的免密支付,那么订单结束后平台会自动扣取。反之,平台会提醒用户支付打车费用。目前,只要联系滴滴官方的用户,基本都得已解决问题,没有造成过多的损失。揭秘代打黑色产业链,五折叫车背后暗藏怎样的骗局?谁在利用他人账号远程打车?账号如何被盗?订单究竟来自于哪里?蓝鲸记者发现,盗号打车非近期才有,多年来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其背后是一条庞大且屡禁不止的黑色产业链。1、瞄准平台漏洞,盗号代叫、低价揽客据一位被盗号的用户透露,他曾在异地订单进行时致电过司机,让司机将电话转交给乘客,乘客则表示自己是在第三方平台找人订的车。该用户表示,这种案例中很多乘客并非盗号者,真正的盗号者会在网上发布低价打车的信源,以此吸引那些贪图小便宜的乘客。对此,蓝鲸记者在闲鱼上查询发现,以滴滴代打为关键词搜索出大量低价打车的帖子,这些卖家通常会打出“5折用车、出门必备、省钱神器”的宣传语。乘客只需提供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的截图,卖家便能够帮用户叫车,等到上车后乘客把半价的车费发给卖家,这单交易就算完成了。当被问到为什么车费这么便宜时,卖家只是称:“卡平台bug,需要设备操作的。”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对方并未回复。一位有着多年跑单经验的滴滴司机对蓝鲸记者表示,他曾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乘客都不会说是低价找人订的车,只会说是朋友帮忙定的。一般这种订单都是长途单、专车豪车单,单价高的能达到1000元,司机可能会收不到车费,有些订单平台会垫付。2、288元教学盗号技术,生意好能月入过万顺着上述线索,蓝鲸记者联系到一位提供网约车代打教学的卖家,对方表示,通过自己的技术可以骗来其他用户的验证码,用别人的滴滴号打车,打完即丢。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盗号打车外商家还透露了另一套方案“买号代打车”,这种方法需要做好两样准备,一是安卓手机一部,二是买滴滴号的成本,滴滴号的成本在6~10元之间,一个号只能使一次,代叫完就不要了,需要时再买即可。该商家称:“两种技术的学费都是288元,包后期技术更新,代叫车生意好的时候能月入过万。自从用了这个后,我出门都不开车,还是打车舒服。”当被问到是否有法律风险时,对方表示,这是擦边技术,用多用少全看自己。综上所述,不法分子通过盗号、买号的方式获取滴滴账号,随后打出“五折叫车”的噱头在第三方平台揽客,等乘客下车后,谁将为这笔打车费买单呢?1.如果设置了免密支付,被盗号用户的钱会直接被划走,被盗用户成了受害者;2.如果没有设置免密支付,那么司机则无法第一时间收到车费,司机成了受害者;3.如果被盗号者致电滴滴投诉,那么平台会先行为司机垫付车费,平台成了受害者。总而言之,订单结束后盗号者不可能支付车费,在这一系列环节中,平台、司机、被盗号用户均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实施盗号的人是唯一的获利者。背靠3000亿网约车市场律师:低价代叫服务涉嫌诈骗罪近年来,中国网约车市场发展迅速。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72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49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3.8%,成为用户规模增长较快的应用。此外,中国网约车市场也超过了3000亿元。平台方面,据滴滴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923.8亿元,同比增长36.6%,净利润5.35亿元,实现年度净利润转正。业绩的增长得益于订单数量的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核心平台交易量达到134.69亿单,同比增长39.1%。中国出行2023年全年的交易量达到108.09亿单,比2022年全年增长39.8%。按此数据计算,滴滴在中国的日均单量将近3000万,用户对于网约车的需求日益旺盛。另据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滴滴为平台上接单的司机支付4.4亿元补偿,其中乘客未支付的车费高达1.3亿元,滴滴也全额垫付给了司机。如此庞大的市场和平台补偿力度让不少人嗅到了“商机”,瞄准平台的漏洞,一条网约车代打黑色的产业链由此而生。对此,功承瀛泰律师事务所唐潮律师告诉蓝鲸记者,所谓的盗号者,实际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在滴滴平台打车。盗号者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不会去支付车费,所以具有很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毋庸置疑是违法行为。而不论盗号者是自用,还是通过“低价打车”揽客获利,盗号者都涉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唐潮表示,如果盗号者所使用的他人身份信息,系其购买或通过其他非法手段获取,甚至存在向其他盗号者销售的情况,则盗号者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此事件中,用户被盗号,滴滴平台是否应存在监管不力的责任?那些“薅羊毛”的乘客又是否违法?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金库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网约车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不受损害,在用户信息被盗的情况下,如果平台存在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唐潮认为,“薅羊毛”的乘客如果明知盗号者的非法行为,依然通过盗号者打车,甚至多次使用,以达到自己非法获利的目的,同样涉嫌诈骗罪。盗号者实施违法行为,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他人的身份信息,或是身份信息绑定的支付软件账号,获取的途径并非是通过滴滴平台本身的漏洞。相关情况也表明,在发生类似事件后,被盗号的消费者一般只要向滴滴平台投诉,平台都会先行垫付这笔车费,所以对于滴滴平台来说,也是受害者。...
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周一对记者表示,西班牙将取消所谓的“黄金签证”计划,该计划向在该国进行大量房地产投资的外国人授予居留权。桑切斯说,结束该计划将有助于使获得经济适用房“成为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投机行为”。该计划向在西班牙房地产投资至少 500,000 欧元(541,250 美元)的非欧盟公民(无需抵押)授予特别许可证,允许他们在该国生活和工作三年。“如今,每 100 个此类签证中有 94 个与房地产投资有关……在面临高度压力的市场的大城市,那些已经在那里生活、工作和纳税的人几乎不可能找到像样的住房,”桑切斯说。他补充说,政府将在研究住房部提交的报告后,在周二的每周内阁会议上启动取消该计划的程序。政府数据显示,从 2013 年黄金签证计划启动到 2022 年 11 月,西班牙发放了近 5,000 个许可证。根据透明国际 2023 年的一份报告,中国投资者位居榜首,其次是俄罗斯投资者,投资额超过 34 亿欧元。该报告质疑当局是否调查了资金来源。据房地产网站 Idealista 称,该措施不太可能影响房地产市场,因为在此期间售出的 450 万套房屋中,只有不到 0.1% 是根据该计划购买的。Idealista发言人弗朗西斯科·伊纳雷塔(Francisco Inareta)表示,西班牙的住房问题不是由黄金签证计划造成的,而是由供应不足和需求激增造成的。伊纳雷塔说:“今天宣布的措施侧重于国际买家,而不是鼓励新房进入市场,这是又一次误诊。”邻国葡萄牙最近修改了自己的“黄金签证”计划,并排除了房地产投资,以应对住房危机。想要获得居留权的外国人仍然可以将资金投入投资基金。欧盟委员会长期以来一直以安全风险为由呼吁终止此类计划。...
4月7日,一篇名为《第一批去埃及旅行的人,已经被骗到快裸奔了》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不少去过埃及旅游的网友的共鸣,相关话题也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文中称,“网上有一个段子:在埃及,我只允许自己被骗3次。我本以为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文章里还详细列举了多种埃及当地人对游客的骗术,并提到尤其是中国游客在他们眼中是“最肥嫩的韭菜”。▲网友讲述被骗经历对此,在埃及当地做了15年旅游地接的黎曦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文中提到的这些骗术是存在的,但现在一些短视频所拍摄的在埃及旅游被骗的内容,也有博眼球吸引流量的嫌疑,“当地人的诈骗套路都很低级,非常容易分辨。”同时,针对文中提到当地人尤其爱骗中国人的问题,黎曦表示,“其实他们针对欧美游客骗得更狠,在我看来,如果要去埃及旅游,出发之前多看看攻略,做一些相关的了解,不至于被骗得像网上说的那么惨。”当地资深旅游从业者:骗术确实存在,但可避免除了在上述文章中提到的各种诈骗套路之外,红星新闻记者在网络平台上也搜集到不少网友发的自己在埃及遭遇的诈骗套路经历。其中,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关于“one dollar”(1美元)的套路。很多网友都提到,在埃及如果把手机、相机镜头对准当地小孩拍摄,就会被一群小孩索要“one dollar”,而如果去景点附近购买旅游纪念品,问好价格是“one dollar”,但实际会遭遇卖家的强买强卖,硬往游客手中塞多个商品,索要更高的价格。其次,网友们还提到,在当地打车也是诈骗套路的“高发区”,比如司机会在中途索要高昂的小费等。在金字塔周边,更是有各种“坑”,比如在游客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帮游客拍照,之后收取高昂的小费,或是以低价热情邀请游客骑骆驼拍照,但等游客坐上骆驼后,便索要高价,让游客“骑骆驼难下”。甚至还有网友在路边超市给出大额现金购买商品后,店家不找零等等。▲网友讲述被骗经历对于网友们的吐槽,黎曦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这些骗术确实是存在的,但其实也是可以避免的。“全球很多著名景点都有骗术套路,但埃及贫富差距太大,很多穷人都靠这条旅游链为生,因此这一现象在埃及就不断发展。”但近几年所谓“埃及诈骗”在网络上愈演愈烈,黎曦认为与部分短视频博主用博人眼球的话题吸引流量也有关系,“我有时候也刷到过一些短视频,比如有博主在商店购买东西,但第二天嫌贵了,又去找店主理论,并且把内容拍摄成短视频。如果当时觉得贵,可以不买的,第二天又专门去找店主理论还拍视频,这就有故意拍视频、博流量的嫌疑。”“埃及旅游防骗指南”:衣食住行都应找正规公司据黎曦介绍,在埃及旅游想要避免“被套路”,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出发前一定要在网上做功课,让自己心里有个数;其次,跟团旅行的游客一定要找正规的旅行团,自由行的游客也要找正规的地接公司,它们会让游客避免很多‘坑’;此外,游客千万不要为了图便宜,去找低于市价的住宿、包车服务,这样很容易被骗。”▲黎曦(右)同时,黎曦还整理了一份“埃及旅游防骗指南”,每次出行前,她都会将这份指南发给游客,以防止他们被骗。关于出行和消费方面,指南中写道:请慎重选择出行方式,找正规的地接公司,尽量避免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自己去租车;在埃及游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给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小费,但除导游外具体金额没有标准,看客人意愿;景区内有各类小商贩兜售纪念品,如果您没有兴趣就请无视掉他们的一切活动,各类景区兜售风格不一,请及时咨询陪同地接人员。遇到一些强行兜售的小贩,让导游出面拒绝。同时,指南中还提醒:在景区内,尤其金字塔景区,如果遇到一些埃及人要和你拍照,千万别上当,应询问导游,否则很有可能会在拍照后被索要小费。另外,注意骑骆驼,上去之前说好的价格,很有可能中途就会被加价,否则就不让你下来,所以在景区内的活动,一定事前咨询导游。还有一些挂着貌似工作证件的人,说自己是景区工作人员,要带你参观景区,千万不要理睬,遇到任何麻烦第一时间找导游出面解决。...
4月7日,北京一楼盘“买一送一”的消息刷屏地产圈。消息显示,北京通州招商璀璨公元项目清明假期开启购房买一送一活动,买77平方米两居免费送一套烟台108平方米海景现房。中国证券报消息,对此,该楼盘销售人员表示,消息属实。但是仅限于部分房源,且需要全款支付。目前,该楼盘在房地产网站上的指导价为62000元/平方米。一套77平米两居的房子总价为477.4万元。...
上海一家商店内的自动电梯发生故障,一名30多岁女性半截身体被“卷入”。(上海“奉贤消防”公号)中国上海一家商店内的自动电梯发生故障,一名30多岁女性半截身体被“卷入”。上海奉贤区星期一(4月8日)通报,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并已责令各单位加强隐患排查。据“上海奉贤”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通报,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已牵头成立事故调查组,对相关涉事单位立案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事发后,已马上对全区商业公共场所在用特种设备开展专项检查。通报还说,事故调查组已责令各经营单位、维保单位对正在使用的各类设施设备,尤其是特种设备加强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好维护保养,确保使用安全。上海奉贤区万家福生活广场一台自动人行道扶梯4月4日下午4时30分许发生故障,导致一名正在电梯上的女性腰部以下被扶梯“卷入”。事发后,消防救援支队、公安奉贤分局、市场监管局、奉浦街道等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傍晚5时35分许,伤者被救出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目前无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