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却在用“老套路”。将近年关,小鹏汽车的糟心事有点多。近日,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上海小鹏汽车”)向第三方数据采集公司购买人脸识别摄像设备,并在旗下7家门店中安装这些人脸识别设备。由于未经消费者同意,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处以罚款10万元。上海小鹏汽车被处罚公告,截图自公告对此事件,小鹏方面很快作出回应,表示已拆除这些门店的人脸识别设备,上传的照片已删除。而在前两天,小鹏也被卷入“阴阳合同”和“加价购车”的风波之中。据相关媒体报道,当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小鹏旗下的车型时,选择的车型加上选配配置,在小鹏官网上显示超过30万元,但当他们准备付款提车时却被告知可以用低于30万元的价格买到手,但需要在购车合同之外支付额外的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支付这些额外费用,那么这些消费者就无法实现提车。由此,此消息一经曝出后,一度被外界诟病为用“阴阳合同”来卖车。此事经一些媒体报道后,小鹏方面同样很快做出回应,表示“没有将相关政策对销售人员说清楚,是公司管理失误,后续将履行合同的承诺。”虽然当负面舆论出现后,小鹏很快就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和解释,但就消费者而言,对于这样的回应并不买账。因为在他们看来,小鹏并没有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消费者受到的权益侵害,没有任何补偿动作。先用“阴阳合同”来卖车、后用识别设备来采集,小鹏使出的这些骚操作,也被业内视为“坏了规矩”,甚至是“新能源车企,走起老路了”。众所周知,小鹏作为“蔚小理”三兄弟之一,创立之初在销售方面就与传统4S店拉开了距离,放弃传统经销商加盟模式,改走自营销售模式,统一车辆售价和客户服务。但近期小鹏在销售端被曝出的这些动作,却是在部分4S店中才会出现的“花招”。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小鹏为何要做出这些行为?这些事件被曝出后,会对小鹏有什么影响?1、一进店,脸就被“偷走”了人脸识别技术,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通过媒体报道,可以知道这项技术一般会出现在售楼处这样的传统销售场景中,用来对来访的消费者进行人脸扫描,以便之后用来做客户分析。未曾想到,作为新能源车企的小鹏,在自己的门店中也用起了这项技术。登录上海市市场监督局网站,可以看到在本月3日一则有关小鹏汽车的行政处罚信息被公示出来。被行政处罚的当事公司为上海小鹏汽车,法定代表人为朱艳华。股权穿透后,可以看到这家公司隶属于小鹏汽车。按照公告显示,上海小鹏汽车的违法原因为“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由此上海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其处以10万元的处罚,并责令改正。上海小鹏汽车被行政处罚细则,截图自公告而这份公示,也还原了上海小鹏汽车的违法经过。2019年3月1日,上海小鹏汽车与某公司签订了《小鹏汽车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框架合同》,并购买相应的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服务。为了购买这些软、硬件,小鹏总共花费了173822.77元。按照合同协议,小鹏购买的硬件将被安装在旗下的门店中用于采集消费者面部数据,数据随后会上传至这个第三方公司的后台系统,通过相关的软件来进行识别计算,以此得出相应门店的客流统计和客流分析,其中包括人数统计、男女比例、年龄分析等信息。小鹏则可以通过购买的软件服务,登陆相应软件来解锁这些分析报告,以便在之后的运营中作为参考。据公示显示,今年1-6月,上海小鹏汽车旗下7个门店中的设备总共采集上传了431612张人脸信息照片,但这个过程,是小鹏未经消费者同意,也并未向消费者明示、告知采集人脸信息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虽然目前,小鹏已经拆除了涉事门店内的人脸识别摄像设备,上传的人脸照片信息也已经由第三方公司删除。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小鹏购买软硬件时间来看,距今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也意味着除了今年上半年之外,小鹏在去年或许就已经开始使用这套系统了。对于这个猜测,连线出行向小鹏方面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前,小鹏方面都未作出任何回应。另外,虽然上海市徐汇区监督管理局的文件显示小鹏汽车并无违法所得,但就处罚金额来看,仅有10万元,甚至比小鹏购买人脸识别软硬件的费用都少,以至于一些网友表示“这样的处罚太轻了”。公众会有这样的反应,也不意外。在整个事件中,对于消费者人脸信息采集和上传的7家门店中,有5家是直营店,剩下2家为加盟店。换句话说,此次事件不是小鹏旗下单个门店或者加盟商所为,而是小鹏官方主导的行为。涉事门店情况介绍,截图自公告小鹏方面对连线出行表示,“此次事件,事出上海区域的门店,这些门店希望通过对客流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改善接待流程,更好的服务于到店客户,但由于对相关法律条款的不熟悉,误采购并使用了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款的第三方供应商的产品。”但消费者对这一回应并不买账。“这样的回应,小鹏只是在一味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但没有说明对受到侵害的消费者会如何补偿。”近期正在看车的周璐对连线出行说道。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明显是获利的一方,而消费者就是受到侵害的一方。据软件工程师方硕对连线出行介绍,通过采集消费者脸部信息,算法会对消费者的进店频次、年龄、衣着打扮、离店后去往何处等信息作出评估判断,以分析消费者的潜在购物可能,甚至可以进行人脸情绪分析,得知某种情绪对应的行为,并最终实现对人物情绪的预测及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小鹏官方的回应,可得知他们是从一家名为悠洛客的第三方公司买到相关的软硬件设备。而这家公司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就已被曝光,其违法向商家供应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违法现象。宝马汽车某4S店内部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图源央视新闻按照当时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介绍,“这种摄像头已经安装了几十上百万个了。”而他们的客户基本是别克汽车、通用汽车、广汽集团和凯迪拉克等传统车企。据这位经理所述,这些传统车企,基本都在他们的线下4S店中安装了悠络客提供的人脸识别系统,并且违规采集到店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其中就包括消费者的人脸信息、性别、年龄、到店次数和到店时间等隐私信息。“只要消费者进过安装这样识别系统的店,其个人信息就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个人去过哪家店、去了几次,这些品牌都会知道。”方硕这样解释道。这或许也意味着,小鹏是知道这家企业被点名过、也知道这个行为是违法的,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对于小鹏而言,虽然打着新势力的幌子、却出现了部分4S店才会玩的“花招”。而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3、“阴阳合同”购车风波“真没想到,加价提车也会出现在小鹏身上。”小鹏P7车主王啸对连线出行这样说道。按他说述,上周在看到小鹏被曝出“阴阳合同”事件后,还是很惊讶的,“像小鹏这样的新能源品牌,主打直营销售,本不该出现这种事情。”据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栏目报道,本月初有消费者来到小鹏门店中购买车辆,选中的车型是小鹏P7 670E版本,在看中车辆后交了5000元的定金并签好了购车合同。当这位消费者再次来到门店中准备提车时,却被告知需要在购车合同之外,再购买一份价值7000元的“特殊折扣”项目,不然无法进行提车。据曝光的购车合同显示,该消费者除了购买车辆本身之外,在车型配置上还包括了智能音乐座舱,19英寸双色运动轮毂,内饰为运动红等选配配置。从落地价格来看,购车总价格为279650元(包括定金5000元,以及整车尾款为274650元),而这个价格并不包含“特殊折扣”的7000元。连线出行通过在小鹏官网上选择报道中消费者所选的车型后,发现该车型的全国建议零售价为276900元,如果再加上合同中显示的那些选配配置后,最后的成交价显示为322400元。高配版小鹏P7 670E版本官网落地价,截图自小鹏汽车官网一边是官网显示的322400元,另一边是销售给出的279650元,两者价格相差较大,这便是网络上疯传小鹏“阴阳合同”的由来。对于这一价格差别和之后的加价提车,小鹏汽车门店销售主管曾解释为,只有将原本官网上显示的30万元以上车型的售价做低,消费者才能享受到国家补贴,对于合同中的279650元,已是享受国家补贴后的最后价格;而等到车辆交付时消费者则需要补上做低的那笔费用,而这里的费用就是合同外的那笔“特殊折扣”。虽然这个过程看似是利好消费者,但由于该车主在签订购车合同之前并不知道要在提车时还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以至于让这个事件演变成纠纷案件,并在网络上逐渐发酵。为了平息整体的负面舆论,小鹏方面也很快做出解释,表示这是有关人员对相关政策没有讲清楚,是公司管理失误,后续小鹏将履行合同的承诺。这样的情况,自今年开始在丰田、宝马等传统车企的4S店中就曾出现过。自丰田赛纳上月上市后,就频频传出“赛那加价”的消息。连线出行通过了解,广汽丰田对于这一车型给出的建议零售价为30.98万元-40.58万元,但在消费者提车时,一些4S店的销售则表示需要在合同之外加价7-10万元,才能完成提车。与小鹏不同的是,额外加的这些费用,都被一些配置和装饰所抵消,就比如前后挡防爆膜、高级地毯、1080P高清夜视流媒体和电动侧踏板等。但与小鹏相同的是,这些费用同样不在最初的那张购车合同中显示。这样的“阴阳合同”购车,其实不只有丰田汽车。上月,任职于科技公司人事岗位的方宁受领导派遣,去奔驰4S店购车,当她选择了奔驰V系列的一款车型后,在签订合同后准备提车时,却被告知需要选配一些功能配置,可以提前提车,不然就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按照方宁所述,当时合同上显示的成交价为60万元左右,但在选配推荐的一些配置后,虽然可以早点提车,但整体的成交价也增长至64万元左右,比之前的价格整整多花了3万多,而这笔费用并未出现在购车合同中。购车发票,图源受访者连线出行曾在《加价卖车,是不是“割韭菜”》一文中对此事件进行过详细的描述。无独有偶。今年10月初,全新一代宝马4系正式上市,官方给出的售价为36.38万元-54.78万元,包括双门Coupe版和敞篷版。由于外形酷炫、性能优越,上市之初就成为了热门车型。但就在消费者准备入手这款车时,却发现要提车需要加装5万元的套餐,在上海、北京等地区这一套餐的价格甚至涨到了8万元左右。同为豪华车品牌阵营中的奥迪,也在今年9月被曝出“阴阳合同”。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当月有一些消费者去位于武汉的奥迪4S店购买汽车,消费者与销售定好包括保险及购置税等费用的落地价,也签订了购车合同,并告知一个月后提车。但就在消费者一个月后准备提车时,却被店内销售以“汽车芯片紧张、汽车价格全面上涨”为由,告诉他要在合同价的基础上多加3万元才能提车。BBA中的奔驰,其4S店经销商同样也玩着“阴阳合同”的把戏。今年7月,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购买奔驰G63光之行者车型需要在原本的购车合同之外加价117.8万元,而其车型的合同落地价为222.88万元,相比之下加价幅度几乎超过了建议零售价的一半。“一般而言,‘阴阳合同’和加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加价购车的这笔费用,基本是不会出现在购车合同中,也就是说,加价经常发生在已经敲定好购车合同后才会发生。”某车企4S店总经理刘凯对连线出行表示。现在来看,无论是“阴阳合同”、还是人脸识别,都是传统车企4S店一直玩的骚操作,而到了现在,甚至就连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也开始使出了这样的操作。而这样做的背后,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小算盘”。3、花招频出,为了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来看传统车企4S店为何要做这样的操作。首先对于使用人脸识别设备采集人脸信息方面,4S店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获客。“4S店通过安装这些设备,就可以针对到店客户进行分析、并且实现客户群体画像的建立,以便帮助门店及品牌方对潜在用户推送精准广告,以便促成之后的交易。”刘凯对连线出行这样表示。在刘凯看来,4S店用“阴阳合同”搞出的加价提车,本质上也是为了达成同样的目的。方宁曾对连线出行提到,在她购车时,店内的销售一直向她说一句话——由于供应链影响,要提车就需要等待。而加价,就可以尽早提车。这样的一句话,其实就让消费者产生了急迫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就可以让消费者做出加价提车的决定。“这样的手段,在4S店内很常见,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心理,来达到促成交易和快速出单的目的。”刘凯这样表示。简单说,无论是采集人脸、还是“阴阳合同”,4S店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收入。而对于同样使出这些手段的小鹏而言,或许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前段时间,小鹏官方公布了上月的销量数据,当月其实现了15613辆的销量表现,成为“蔚小理”三兄弟之首。虽然销量可观,但小鹏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表现并不可观。2021年11月“蔚小理”销量情况,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连线出行制图今年第三季度,小鹏实现营收为57.20亿元,同比增长187.4%,而净利润方面,小鹏第三季度依然处于亏损之中为-15.95亿元,同比去年第三季度甚至扩大了38.83%。小鹏虽然车卖得不错,但在财报上反映出来的依旧是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在业内看来,小鹏想要改善这一颓势,除了控制成本和整车毛利率之外,还需要卖更多的车。对于这点,小鹏或许也明白,以至于用采集人脸信息和“阴阳合同”等特殊手段来提升销量。就在“阴阳合同”事件被曝出后,小鹏汽车在对江苏城市频道解释为:“店内的销售主要是为了促成订单,在未经客户确认购买精品套餐的情况下,提前将相关权益内容体现在客户签署的整车销售合同中。”按照前文所述,通过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可以做到精准推送广告,可以实现促成订单的最终目的。而对于小鹏而言,在提高销量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国家的政策补贴。根据我国2021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补贴前售价不超过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享受补贴,车市物语向知情人士了解到,小鹏销售卖车时提到的“特殊折扣”,主要作用是将车型价格划走一小块,把售价原本超过30万元价格的车型调节至30万元以下,从而让公司拿到国家给予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按照国家补贴方案显示,其中续航里程大于等于300公里且小于400公里的车型补贴1.3万元;续航里程大于等于400公里的车型补贴1.8万元。2021年新能源补贴部分方案,截图自方案小鹏目前旗下的G3、P5和P7在售车型,续航都已超过400公里,这等于说小鹏现在每卖出一辆车,就能拿到1.8万元的政策补贴。而这部分的收入,据财报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总计为2.599亿元。通过卖车,小鹏就可以同时得到两笔收入,对于这样的诱惑,小鹏自然不会放弃。这样来看,小鹏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或是“阴阳合同”,就并不令人意外了。但就在小鹏得利的同时,也让很多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不再信任。“虽然我已经是小鹏的车主,但最近真的很丢人,每次和别人聊起小鹏,都会提起人脸采集这些丑闻,我真的无言以对,毕竟是这个品牌做错事情了。”王啸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连线出行也向几位准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询问“是否会考虑小鹏?”,得到的答复基本是会再考虑考虑,甚至有位消费者表示:“现在我都不敢踏进小鹏的门店,怕被人脸采集,买车本身就是消费者的选择,现在这样一搞就感觉有人驱使一样,让人很难受。”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连线出行表示,小鹏在人脸采集等事件的影响下,势必会对这个品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采集人脸数据既不道德、也属于违法行为。在张翔看来,小鹏这样的事件出现后,对于整个行业也算是敲响了一次警钟,相关部门之后对于汽车行业的信息安全和保护会更加重视,以便杜绝这样非法采集人脸事件的发生。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车企,玩“花招”破坏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可。而这点,对于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至关重要。假若小鹏之后为了销量而忽视这一点的话,等待它的或许就不仅是质疑和投诉,而是消费者的远离。(本文头图来源于小鹏汽车官微,文中周璐、王啸、刘凯和方硕为化名。)...
据《财新》报道,私募市场知名大佬级人物汪潮涌(原名汪超涌)已经失联两周。汪潮涌控制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信中利(833858.OC)尚未就此发布过公告。就在7月份,汪潮涌刚刚辞去惠程科技(002168.SZ)董事长一职。现年56岁的汪潮涌,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19岁进入清华大学成为经管学院第一批研究生,20岁公派美国留学,22岁MBA毕业。1987-1998年曾先后任职于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美国标准普尔、摩根士丹利,并担任美国摩根士丹利中国区负责人,素有“华尔街中国神童”之称。1998-1999年,汪潮涌受国家开发银行邀请,担任全职高级顾问,参与筹备和组建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汪潮涌1999年创办信中利资本集团,主要从事新产业投资业务、控股实业经营业务、投资增值服务业务,是中国最早成立的VC/PE机构之一。先后投资了百度、搜狐、华谊兄弟、阿斯顿马丁、亚信科技、居然之家、1药网、郎进科技、美年大健康等国内外上市公司。但是2016年,汪潮涌举债高溢价控股惠程科技后,未能将私募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汪潮涌自此开始走向滑铁卢。01 信中利业绩暴跌 终止挂牌申请被否决2015年,汪潮涌创办的信中利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海归创投第一股”。截至2020年末,信中利在管基金36只,累计认缴规模161.25亿元,在管实缴规模112.01亿元。2018年,是信中利营收高点,当年其收入27.22亿,增长172.34%,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37亿。但是2019年,收入和净利润就双双下滑。2020年,信中利业绩全年营业收入8.79亿,下降32.26%,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6.27亿,下降23,751.03%。总资产从年初的81.36亿下降到55.13亿,降幅高达32.23%。今年上半年,信中利收入2.21亿,下降63.56%,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12亿,下降387.36%。而且上半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1.39亿,较去年同期下降201.47%,信中利解释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自有资金投资项目公允价值较去年年底大幅下降所致。针对信中利业绩暴跌,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下发问询函,要求解释业绩大幅度下降的愿意。信中利回复称,由于行业政策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惠程科技的游戏收入和电气收入大幅下滑,使得营业收入和毛利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69.93%和76.53%。另外,由于基金管理的基金陆续进入清算期,在本期内公司也未完成新基金的成立,导致公司其他实体收取的基金管理费和毛利下降了28.16%和26.32%。根据信中利披露,其目前有息负债余额为1.48亿,6个月内到期的金额为2351万元,3年内到期的金额为1.24亿,而其货币资金余额仅为2241万元。信中利承认公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敞口。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信中利称目前正在采取借款、引入战略投资者、转让部分资产、处置呆滞资产、设立新基金等方式缓解压力。业绩不景气的信中利在2018年12月曾召开股东大会,提出终止在新三板挂牌的方案。今年9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答复称,由于信中利仍未完善异议股东保护措施,不符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三)项规定的条件。经多次沟通反馈和监管提示,相关问题未能解决,因此其申请股票终止挂牌事项已无法推进。根据《终止挂牌细则》第十五条规定,不同意信中利的终止挂牌申请。02 高杠杆并购埋隐患 折戟惠程科技对于汪潮涌来说,最大的滑铁卢就是惠程科技。一心想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汪潮涌,拟效仿九鼎,将私募平台注入上市公司。2016年5月,汪潮涌以16.5亿元现金并购惠程科技11.1%的股份,相对于惠程科技当时8.89元的股价,溢价幅度高达113.7%。而汪潮涌的收购资金基本都是举债而来。其中12亿为信中利通过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资管计划融资而来,3.15亿元由信中利向北京恒宇天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12%的利率借贷,其仅用1亿元左右的资金便撬动了超过16亿元的杠杆。但是在九鼎借壳上市之后,为了堵塞私募公司上市路径,2016年9月,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的细则,增加“借壳上市”的触发条件,其中财务条件在资产总额的基础上,补充规定了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净额、发行股份、主营业务等多项条件,触发上述任一条件,即视为触发“借壳上市”的财务条件。信中利效仿九鼎借壳上市的模式,已经行不通。而自入主之后,信中利开始大力整顿惠程科技业务,通过收购哆可梦、战略投资真机智能等方式,形成了“互联网游戏”、“高端智能制造”并参与“投资”的多业务板块支撑格局。汪潮涌通过收购“拼凑”来的业绩并没有维持长久,2020年惠程科技收入7.85亿,下降28.13%,对比2018年的18.98亿,更是下降58.64%。2020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亏损9.6亿,下降811.43%。今年上半年,惠程科技收入仅有1.54亿,下降了69.93%,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亏损0.74亿,下降325.6%。不仅仅业绩惨不忍睹,惠程科技股价更是连年下跌。最新收盘价为4.34元,对比当初汪潮涌收购价,已经腰斩。股价下跌,导致汪潮涌抵押的股权频频爆仓。2020年12月3日,北京信中利普信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69万股被江海证券平仓。今年1月28日,因触及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中约定的维持担保比例的最低标准,中驰惠程持有的1422万股被首创证券平仓,占公司总股份比例1.77%。此外,惠程科技还多次发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减持的公告。2020年12月9日至12月11日,日照汇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1.10%股份。2020年12月14日,惠程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3日收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通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控制权转让事宜,拟转让的股份数量共计1.2亿股,预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5%,该交易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虽然到了当年12月30日,惠程科技又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终止筹划公司本次控制权变更。但此时,汪潮涌已经无心继续“玩”下去了。今年5月份,惠程科技再次发布公司控制权拟变更的公告,称重庆绿发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重庆绿发”)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汪潮涌、李亦非夫妇被称为投资界的金童玉女原来今年2月,惠程科技间接控股股东重庆信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向重庆绿发申请借款人民币5.41亿元,由信中利股东李亦非(汪潮涌妻子)以其持有的1.5亿股信中利股票、公司控股股东中驰惠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和中驰惠程持有的公司全部股票为该笔借款提供担保。但是由于重庆信发未归还借款,不得不用惠程科技股权“抵账”。今年7月,惠程科技公告,重庆绿发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7月14日,汪潮涌辞去惠程科技董事长职务。8月2日,信中利发布公告称,中驰惠程所持惠程科技比例降已至5.77%,为惠程科技第二大股东。汪潮涌的微博有500多万粉丝,其最后一条微博发布时间为10月19日。在其微博简介里,他这样写到:心如大海,可以平静深邃,亦可以汹涌澎湃。...
短短一个月时间,整个基金投顾行业面临巨震。11月初,多地区证监局向辖区内基金公司和基金销售机构下发了《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下称“通知”),直指基金投顾业务不合规的各类现象。一时间,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基金组合被下架。先是基金大V组合整体停滞,近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持牌机构的智能投顾也暂停申购。这场由监管主导的变革,逐步扩展到了基金投顾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当中。但对于体量大的机构而言,基金投顾业务占整体规模比例微乎其微,受影响更大的则是有“草根版”投顾之称的基金大V。01、大V基金组合终结在基金投顾行当里,曾经有一群人,看着大盘,打着字,就把钱给赚了。这些人统称为基金大V,投资者则更直观地称其为“草根版”投顾。在互联网平台上,他们通过运营自己的账号,传播证券分析与知识,收获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粉丝。粉丝带来流量,流量需要变现,大V逐渐衍生成基金组合主理人,他们凭借经验挑选基金,并在平台上和销售机构合作拟建基金组合,粉丝跟随买入后,与销售机构按比例分报酬。一名百万粉丝级别的内容创作者,基金组合的跟投资金将以亿元为单位进行计算,而且由于组合保有量一目了然,基金销售机构可以精确地将费用结算给组合主理人,按照千一的费用进行计算,10亿元的保有量就将为组合主理人带来上百万的收入。现在,此类人群成为监管剑锋所指。证监会下发的《通知》中对基金组合主理人影响最大的一条是:明确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机构不得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投资建议,不得提供基金组合中具体基金构成比例建议,不得展示基金组合的业绩,不得提供调仓建议。与非持牌银行类似,基金大V提供的基金组合明显也不符合监管要求,而且由于大V组合完全不受监管,成为了本次行动中最先被处理的一批产品。在下发通知的当天,各大平台第一时间下架了全部基金组合,仅保留了赎回功能。随后,部分主理人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关于组合在部分平台暂停申购的说明。“大V组合很快就要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我们只是一粒不起眼的尘埃。”11月14日,基金组合主理人“揭幕者”在微博写道。02、寻求合作基金大V们发现,摆在面前只有一条路——合规。与持牌机构合作成为基金大V不二选择,同时,持牌机构也对他们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基金投顾重在顾问,在这一点上,基金组合主理人完美契合。如果将这些人收入囊中,机构可以借此机会完成一次对于投顾的升级,以解目前产品重投不重顾的难题。”一名持牌销售机构的人士指出。但是,基金大V向持牌机构靠拢真的容易吗?合规是传统机构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主理人们则习惯了放飞自我,投资者能否为经过合规的内容买账成为未知数。11月末,财经大V“刘备教授”在公众号发文告知粉丝,自己的两个组合已经移交给基金销售平台,不再有管理和调整组合的权限,以后不可能高喊“发车”(买入信号),自己将会从组合管理者变成和客户的沟通桥梁。但粉丝并不买账,直接留言表示:“你一不管理,二不能喊发车,那我们给予对你的信任才投这个产品,结果现在由平台管理,他们到底谁管理我们也不知道呀。”其实,粉丝量大、基金组合保有量大的大V们并不希望将组合交由持牌机构打理,这意味着与组合的完全切割。大V的角色变成了销售,这将大大降低他们的收入水平,“刘备教授”所经历的事情将会在这些人身上再次上演。就目前来看,基金大V对自身利益毫不松口,持牌机构又考虑成本与风险,双方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与持牌机构合作才是他们想要达成的目标。首先他们要求较高比例的管理费分成;其次,主理人还要保障对基金组合的话语权。即,合作之后基金组合还要由他们来制定。上海某券商负责人却表示很为难:“如果主理人的投研能力很强,基金组合的持仓交由他们来做也未尝不可。但很多主理人的基金组合历史业绩并不好,且筛选基金主观性强,角度不够全面。”而且,即便是两者合作后,基金大V如果想从投研到顾问对粉丝进行服务,就必须具备投顾从业资格。否则,基金组合必需交由机构专业人员操作。这名负责人表示,在与主理人合作的时候,机构也要考虑成本与风险。“主理人合规化后,也将陷入内容无趣的尴尬境地,此时基金组合的保有量能否得到保证?一旦增量不及预期时,我们则要面临窘境。”相比之下,基金组合主理人更愿意达成协议,毕竟监管部门几乎封死了变现道路,如果持续僵持,他们将面对粉丝量和组合保有量的双重考验。拖的时间越长,议价能力就越低。现在,距离监管部门通知下发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大部分主理人的基金组合去留仍未有定论。03、让基金投顾飞一会儿“投资是反人性的,投顾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客户提高对投资的认知,从而去改变他们投资中的非理性行为,这个过程没有诀窍,对投顾机构来讲就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投教,或者说‘布道’。 ”盈米基金CEO肖雯在一年前曾谈及对投顾的理解。基金投顾试点两年以来,54家机构发行上百款产品,但很少有机构做到投与顾兼得。现实中的产品往往朝着重投不重顾的方向发展。基金业协会今年披露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公募基金自然人投资账户已经超过6.06亿个。且截至10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数量已经达到9000只。面对近万只基金,基金投资者纷纷表示“脑壳疼”。如何能够增加投资知识,学会购买适合自己的基金成为个人投资者必须面对的难题。监管开放基金投顾试点的初衷便是帮助投资者解决此类难题。在过程中,基金公司和券商等基金代销平台为了进行投资者教育,纷纷建立财富号,用于传播投资理念。但传统机构传播知识过程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增加了投资者的阅读门槛;另外,机构在对投资理念和规划进行传播时必须经过合规部门,时效性也大大降低。而且,机构们也无法摆脱卖方销售的模式。“目前的基金投顾牌照都发给销售机构和基金公司,而销售机构,无论是银行、券商还是互联网,它们的目标就是销售量,就是收入利润。”基金大V“北落de师门”发文指出。同时,基金大V主理的基金组合乱象丛生。通常情况下,销售公司以存量规模的管理费作为结算方式分成给主理人。但部分第三方机构以交易量结算佣金,这强化了主理人频繁交易、追涨杀跌的行为;有的主理人在组合中植入基金公司的“广告”,令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单。随着行业内部的竞争,规模做大愈发困难,频繁交易的基金组合主理人也逐渐增多。有些主理人几天内就要进行一次调仓,调仓就会产生交易量,投资者在了解不深的情况下会盲目选择跟投,从而带来大量佣金。如果不加以规范,行业风气向“割韭菜”方向发展,将可能损害投资人利益。当监管利剑挥下,持牌机构真正发挥“买方投顾”的作用,解决重投不重顾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面对越来越多的基金投顾产品被下架,行业内也迎来一次反思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购买基金组合不重要,真正享受到投顾服务很重要。...
2021年以来,上市新股频现首日破发的情形,闭眼打新的时代已过去。对于打新的投资者来说,也是有人哭有人笑。据Wind数据,截至12月15日,年内注册制下共有341股实现上市。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统计数据发现,极米科技成新股中最“肉签”,中一签极米科技最多赚超23万元。相应的,中签百济神州、成大生物个股则浮亏,中一签百济神州最多浮亏逾1.8万元。极米科技成最“肉签”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注册制下今年上市的新股中,极米科技无疑是最“肉签”。据Wind数据显示,注册制下,今年共有341只个股成功在A股挂牌,若中签的投资者在上市首日选择卖出所持有股票的话,整体来看赚钱效应还是不错的。根据Wind披露的数据计算,这341只个股中,若中签的投资者选择在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位置卖出,有329股获利,占年内注册制下上市新股数量的比例约96.48%。若中签的投资者选择在首日最高价位置卖出,则有332股获利。若是在新股上市首日的最低价卖出,则有326股浮盈。若按照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为统计口径,341股中有222股中一签获利金额在万元以上,占比约65.1%。这222股中,利元亨、倍轻松、恒而达等21股中一签可获利金额超5万元。若投资者中了义翘神州、雷电微力、力量钻石、皓元医药、中望软件、普冉股份、极米科技7股中的任何一股,获利金额则超10万元。极米科技是最“肉签”。据了解,极米科技主营业务是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今年3月3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极米科技收涨296.33%,当日收530.01元/股。极米科技的首发价格为133.73元/股,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中一签极米科技可获利约19.81万元。上市首日,极米科技盘中最高价达611.15元/股,若中签投资者选择在该位置卖出,则中一签获利金额超23万元。即便是极米科技上市首日最低点510元/股处卖出,中一签极米科技获利金额也超18.81万元。北京商报记者经过统计数据发现,无论是在极米科技上市首日高点卖或者低点卖,极米科技均是中签获利金额最高的个股。另外,中签义翘神州、雷电微力、力量钻石、皓元医药、中望软件、普冉股份任何一股,投资者也获利颇丰。同样以前述6股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这6股中1签分别对应的获利金额约10.02万元、11.07万元、11.47万元、12.42万元、12.93万元、16.81万元。若在普冉股份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位置卖出,则中一签获利金额高达约17.46万元。经Wind数据统计,前述获利超5万元的21股中,科创板个股有13只,创业板个股有8只。这21股中,按Wind所属行业进行划分,其中信息技术企业数量有8家,工业、医疗保健领域的企业各有5家,材料类企业有2家,贝泰妮系唯一一只日常消费企业。百济神州打新亏损数额最多今年以来,A股频频上演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剧情,打新也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了。以12月15日刚刚上市的百济神州为例,交易行情显示,12月15日百济神州早盘低开8.12%,开盘价为176.96元/股。开盘后百济神州维持低位运行,当日上午10点40分左右百济神州快速拉升,跌幅一度收窄。下午2点左右,百济神州股价再度震荡下行。截至当日收盘,百济神州收160.98元/股,当日股价跌幅为16.42%。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业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百济神州系首家在美股、港股以及A股三地上市的企业。截至12月15日收盘,百济神州A股总市值为2149亿元。百济神州的首发价格为192.6元/股,上市前,百济神州曾一度认为是“大肉签”,却在上市首日遇破发的尴尬。若中签投资者在百济神州12月15日收盘价附近卖出,则中一签百济神州亏损15810元。若在当日盘中最低点155.02元/股卖出,则中一签百济神州浮亏约18790元。百济神州也是年内注册制下上市新股中,打新亏损数额最多的个股。针对公司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致电百济神州进行采访,但对方电话一直未有人接听。打新浮亏,百济神州也并非孤例。注册制下,今年上市的新股以上市首日收盘价粗略计算,中签成大生物、迪哲医药、中科微至等个股的投资者,也均出现亏损。除了百济神州外,中签成大生物亏损金额也在万元以上。成大生物于今年10月28日上市,每股发行价为110元,当日成大生物收跌27.27%,对应的收盘价为80元/股。若以成大生物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计算,中一签成大生物则亏损15000元。上市首日“损失”最少的是争光股份,按该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计算,争光股份浮亏110元。“蒙眼”打新的时代已过去,那么投资者如何打新?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下新股的稀缺性有所下降。对于打新者而言,精选优选个股尤为重要。要关注公司尤其是高市盈率发行的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成长能力,可以从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在行业中所占的地位、拥有的核心技术、经营模式等多角度分析。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则认为,打新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除非不参与新股市场。建议打新投资者除了股票基本面,还需考虑一下自身接受风险的承受力。...
(原标题:“种植一口牙相当于买套房”该怎么破?)“近万元一颗的进口种植体,将近一半费用用于‘铺市场’”,就连厂商人士都认为“牙耗材价格背离真实价值”。巨额的“推广费用”甚至“灰色公关”要由患者买单,这么大的“水分”实在应该挤一挤。上万元的心脏支架已降至700多元,虚高的种植牙价格不该成为“啃不动的硬骨头”。01“不看牙,牙疼;看完牙,心疼。”“如果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提起种植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贵。种植一颗牙动辄一两万元,且不纳入医保报销,令不少患者感觉压力很大。所谓种植牙,就是将纯钛金属制成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内,当骨结合完成后,于其上方安放相匹配的人工牙冠。由于可以获得与天然牙功能、结构及外形十分相似的修复效果,受到患者青睐。人们不禁要问:种植牙虽好,但为何那么贵?有没有降价空间?02据专业机构分析,种植牙最大的支出就是种植体——单个人工牙根价格在3500元-12000元之间,占整体费用的50%。在高昂价格的背后,某些“玄机”耐人寻味。据说,“近万元一颗的进口种植体,将近一半费用用于‘铺市场’”,就连厂商人士都认为“牙耗材价格背离真实价值”。这之中,难掩巨额的“推广费用”甚至“灰色公关”。如此高的“隐性成本”却要实实在在地由患者买单,这么大的“水分”实在应该挤一挤。此外,种植牙属于医疗服务,流程复杂,技术要求高,要由富有经验的专业医生操作,患者要多次就诊,医生的人力成本不低。简言之,这部分收费的标准需要有关部门科学严格规范。03面对高昂的种植牙支出,有人呼呼将其纳入医保,通过集中带量采购的方式挤压价格水分、减轻患者负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也提出相关建议,引发网友热议。上述愿望当然是好的,但现实也要考量。一方面,医保的功能定位是“保基本”,医保基金必须考虑承受力以及支付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费用较高的种植牙并非缺牙修复的唯一方式。所以,国家医保局在回应人大代表的相关建议时表示,目前各地对眼镜、义齿、义眼等器具均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同时,有关部门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支付标准。应当说,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灵活性。04事实上,面对广大群众渴望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越来越多人选择种植牙,有的地区已在探索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种植牙开销。此举虽然不涉及医保社会统筹基金“报销”,但活用个人账户资金,对引导种植牙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仍具有导向意义。办法总比困难多,种植牙耗材的降价空间明摆着,“降价是必然趋势”。充分的市场竞争不应存在价格垄断,广阔的市场需求是“以量换价”的基础。“进口品牌种植体价格是国产品牌的3倍”,更是对国产品牌迎头追赶的有力鞭策。上万元的心脏支架已降至700多元,虚高的种植牙价格不该成为“啃不动的硬骨头”。...
不平静的夜!12月15日晚间,饱受冲击的华夏幸福再度发布让人揪心的消息。该公司公告,就委托理财服务相关方China Create Capital Limited(“中科创资本有限公司”,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以下简称“中科创资本”)相关对接人失联事项向廊坊市公安机关报案,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收到廊坊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出具的《受案回执》。公告称,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公司向理财委托服务公司Wingskengo Limited指定主体中科创资本支付理财资金合计3.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地产公司依然有爆雷事件发生,而且这次是“预告”。12月15日下午,富力地产(02777.HK)发布一则全英文公告。该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要约收购和同意征求以改善集团的整体财务情况与现金流管理,并延长债务期限。若要约收购和同意征求未能成功完成,公司可能无法在2022年1月13日(到期日)全额赎回票据。资料显示,票据本金总额为7.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6亿元)。另一则令人关注的消息则是来自市值超2000亿的养猪龙头——牧原股份。据牧原股份公告,中诚信国际晚间发布消息称,将牧原股份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维持其AA+的主体信用等级。华夏幸福又出事12月15日晚间,饱受冲击的华夏幸福发布公告,就委托理财服务相关方China Create Capital Limited(“中科创资本有限公司”,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以下简称“中科创资本”)相关对接人失联事项向廊坊市公安机关报案,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收到廊坊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出具的《受案回执》。2018年8月,公司境外子公司环球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公司”)与Wingskengo Limited签署《境外理财委托框架协议》,委托Wingskengo Limited为环球公司提供理财委托服务,委托理财资金用于购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每年7%-10%,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公司向Wingskengo Limited指定主体中科创资本支付理财资金合计3.13亿美元,该笔委托理财计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截至目前未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上述委托理财事项已根据《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的规定,经公司管理层审批通过。近期,因公司无法联络到中科创资本,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已于近日向廊坊市公安机关报案,并于2021年12月14日收到廊坊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出具的《受案回执》。Wingskengo Limited、中科创资本与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告称,因上述案件尚未经公安机关正式立案,公司目前无法判断上述案件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后续公司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依法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并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就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12月10日,华夏幸福发布债务重组的进展公告。公告称《债务重组计划》获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表决通过,其中,表决额达80.75%。《债务重组计划》显示,华夏幸福计划:第一,卖出资产回笼资金约750亿元,这其中的570亿元用于兑付金融债务。第二,出售资产带走金融债务约500亿元。第三,优先类金融债务展期或清偿约352亿元。第四,以持有型物业等约220亿元资产设立的信托受益权份额抵偿相关金融债。通过上述这些方式预计回款1642亿元,而华夏幸福的金融债券总额为2192亿元,大约还有550亿元缺口,这些金融债务由(华夏幸福)公司承接,展期、降息,通过后续经营发展逐步清偿。富力地产预告式“爆雷”12月15日下午,富力地产(02777.HK)发布一则全英文公告。该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要约收购和同意征求以改善集团的整体财务情况与现金流管理,并延长债务期限。富力地产表示,若要约收购和同意征求未能成功完成,公司可能无法在2022年1月13日(到期日)全额赎回票据。富力在公告中提出的建议,美元债持有人可选择以原定价格卖出变现,但只可出售所持票据的50%;或是选择全部卖出,但价格相当于原价的83%。此外,还提到两票据展期半年至2022年7月13日偿还的选项。资料显示,富力的这两笔美元债于2017年1月发行,票据本金总额为7.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6亿元),年利率5.75%,半年付息,将于2022年1月13日到期。9月20日,富力地产公告称,该公司董事长李思廉及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将提供约80亿港元的股东资金。这80亿港元资金,来源于李思廉与张力出售富力物业变现所得。标普公告称,将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Guangzhou R&F Properties Co.,Ltd.)及其子公司富力地产(香港)有限公司(R&F Properties (HK) Co.,Ltd.)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CC”,评级展望“负面”。最新的消息显示,富力将于16日上午10点举行投资者电话会议,说明票据要约回购及展期细则。猪茅评级展望下调不影响经营夜间还有一则投资者十分关心的消息。据牧原股份披露,中诚信国际发布评级公告称,将牧原股份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但是,中诚信国际维持了牧原股份AA+的主体信用等级,维持“19牧原01”、“20牧原MTN001”、“20牧原MTN002”和“牧原转债”AA+的债项信用等级。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评级展望系可逆事项,随着猪价企稳及后续融资到位,牧原股份评级展望将恢复为“稳定”。事实上,中诚信国际也表示,将持续关注并评估公司后续经营业绩、内控管理、商票逾期事件对外部融资环境的影响、债务偿还安排、定增的后续进展等情况对公司整体信用水平产生的影响,并适时采取相应的评级行动。目前,牧原股份拟对控股股东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0亿元的股票,有利于增强公司资本实力,该事项尚需证监会批准,未来外部融资及股东借款的资金落实情况有待持续关注。牧原股份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此次评级展望调整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环境、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公司将加强商票管理,保障存续债券兑付,根据外部环境及生产经营情况做好现金流管理,在保障生产经营和债务偿付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发展速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条不起眼的赛道,因为一则新规,突然火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规定,要求2022年1月1日出厂的新车都要安装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或配备符合规定的DVR(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并不陌生,但EDR相关概念,确实令不少人挠头。EDR系统又叫汽车“黑匣子”,可以记录发生事故前后车辆运行关键数据,为后期调查取证提供更真实详尽的原始数据。事实上,早在1974年,通用汽车就曾在选定的车型中装配过EDR,但当时EDR主要用于控制和记录安全气囊的展开。而当下,车辆的EDR被赋予更多功能。按照工信部的说法,EDR功能要求分为AB两个阶段,即将推行的第一阶段,新生产车辆所搭载的EDR需满足可读取纵向加速度、ABS状态、发动机转速、安全带状态、踏板位置等23项数据,而下一阶段可读取数据或将增至50项。这就意味着,EDR设备能完整、准确地记录汽车的行驶轨迹和行驶状态。所以,汽车“黑匣子”的到来,是否就代表用数据还原事故真相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赛道又会带动哪些新增市场?EDR会促进数据开放吗?“黑匣子“是还原事故真相最有力的“证据”,起码在航空领域是公认的。但对于汽车“黑匣子”来说,数据信息就等同于真相吗?河南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或许可以做参考。今年4月,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厅内,特斯拉女车主公开控诉特斯拉车辆存在刹车失灵问题。一时间,车辆突然加速原因,成为舆论焦点。而车内EDR所记录的数据信息,就曾发挥重要作用。在事件发酵过程中,应监管部门的要求,特斯拉向当事车主提交了EDR中存储的事故前30分钟行车数据,同时在媒体上公布了事故发生前1分钟的行车数据。但这场纠纷并没有画上句号。在维权车主看来,特斯拉所提供的数据,可能被“动”过手脚,缺少很多参数,并不完整。而特斯拉则坚持,存储后的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删除相关数据。所以即便车辆装配有EDR,且可以调出相关数据,事故原因有时候还是很难说清楚。毕竟数据来源于车企,消费者更愿意相信,车企所提供的数据会更偏向车企一方,难免会产生不信任感。这就出现了事件的核心矛盾点,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回顾新规实施方案,强制安装EDR可以解决的是车辆拥有记录相关数据的能力,但并没有对谁掌握着数据的管理权和最终解释权做出详细说明。还是以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做参照。车主能够调取EDR存储数据的前提是,需要有监管机构介入。比如这次事件中,就是在郑州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下,特斯拉才向车主提供相关数据。而这种取证流程,基本适用于所有装配EDR的乘用车车企。据汽车产经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乘用车所装备的EDR,相关数据是本地生成,会储存在汽车的车载电脑中,并且不支持消费者以个人身份读取数据。但也有特殊的。比如特斯拉的EDR数据就是经过加密处理的,而解密EDR数据功能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特斯拉官网上传车内EDR数据,再由特斯拉官网端返回一个解密后的EDR数据文档。目前,在相关数据读取、存储等方面,车企在等政策,消费者则是一头雾水。汽车产经随机采访的车主中,将近九成的车主不清楚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的存在,更不清楚如何提取数据,还有车主对“黑匣子”是否泄露车内隐私提出质疑。均胜电子副总裁、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继舜告诉汽车产经,EDR仅仅会对汽车参数进行记录,不会记录隐私。并且数据是作为相关责任事故认定的工具,车主无法直接查看。某合资车企工程师也认为,这项法规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数据开放,方便事故鉴定。其实相关的数据车企之前也有,但用户和第三方无法提取,现在要求强制配备EDR,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可以有据可依。而随着这项法规的落地,车企方面对数据提取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否生变,某新造车品牌高管给出了自己看法。他表示,数据读取流程还是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来,具体实施方案还要看后续出台的政策。回顾今年5月,特斯拉宣布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所以,强制安装EDR之后,复杂的数据管理以及未知的数据权限、数据提取与解读,反而比新规本身更值得关注。EDR系统就像是一个揭开谜底的钥匙,但不够万能。汽车“黑匣子”的百亿市场强制安装汽车“黑匣子”只是第一步,这背后连带着上百亿甚至千亿的潜在市场。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车前装标配搭载行车记录仪上险量为135.71万辆,搭载率仅为7.12%。对于成本相对更高的EDR系统而言,国内销售的汽车中,装配比例更少。而市场空缺有多大,就代表着空白领域的财富有多大。方正证券曾做出预测,如果2022年乘用车销量可达到2300万辆,按照增量EDR设备为80%左右测算,估计中国的EDR增量市场明年将达到55亿至74亿元(不包括EDR数据提取工具价值)。业内人士认为,EDR作为新车标配,未来还将带动存储、备用电源、传感器、MCU需求提升,尤其是车规级存储、备用电源等新增市场。需要补充的是,拥有EDR系统并不代表车主可以直接免费获取数据,如果参照特斯拉在北美市的操作,提取数据还需要一大笔资金。今年4月份,特斯拉美国官网曾公布官方读取并恢复特斯拉车型EDR数据的方法。但获取数据的前提是,用户需要先购买EDR数据提取套件,官方售价高达1200美元(仅面向北美用户出售)。再回到EDR系统本身,汽车产经了解到,目前该系统市场价大概在几百元,而对于年销量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辆的车企来说,强制装配EDR就意味着,每年将要面对高达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额外支出。消费者由此提出疑问,汽车强制安装EDR系统,是否会影响新车终端价格?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何文表示:“这个系统现在行情一般几百元,强制安装肯定会上涨成本。但终端价格是否上调还不确定,最终要看整车厂的策略。”但也有车企高管直言,从目前情况看,新车应该不会加价。写在最后在智能汽车时代,尤其是新能源远程监控与数据服务系统的广泛应用,汽车变得更加复杂。车辆一旦出现事故,特别是因电控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而导致行车事故,需要依赖EDR系统提供事故车辆各项详细数据。但对于消费者而言,EDR系统只是大数据时代下,保护自身权益的一个保障,也是车企自证清白的关键依据。而EDR系统所带动的周边规则定义,同样需要加速完善。监管部门已经有所行动。今年以来,网信办、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及《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等规章,都意在保护数据安全,减少数据的无序收集和违规滥用,维护车主与企业的正当权利,也让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某智能汽车技术研发高管表示:EDR不是最终形态,未来“黑匣子”还会被赋予更多功能。至于下一代汽车“黑匣子”会如何呈现,我们不妨等等看。...
会议指出,完善金融机构发放中小微贷款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规定。扩大面向小微企业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会议指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当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很大,要围绕保市场主体、应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运用市场化办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会议决定,一是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二是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可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优惠资金支持。三是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依法依规、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推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处罚以及纳税等信息共享,助力银行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四是完善金融机构发放中小微贷款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规定。扩大面向小微企业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会议指出,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要加大对制造业助企纾困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扎实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一是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要向制造业倾斜,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二是深化制造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更大激发制造业企业活力。三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四是鼓励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支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五是深化和拓展国际合作,支持外资企业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中心等投资。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不法分子用针孔摄像头违法偷拍的事儿,可以说是过段时间就上个新闻。导致现在不少人出门住个酒店都要先用网上学来的方法查个遍,才能安心躺下。然而像什么手机摄像头检测法、某宝上的检测仪等费时费力,主要效果还不一定好……现在,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员们又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一部手机加一个智能应用程序,就能实现近90%的精准检测率。真的吗?来看。一部手机+机器学习APP揪出针孔摄像头首先,手机不是普通的手机,是带有ToF(Time of light,飞行时间)传感器的手机。△论文来自ACM Sensys 2021 智能传感系统大会所谓ToF传感器,就是传感器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遇物体后反射,然后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获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产生深度信息。其测量范围可达数米、精度小于2cm,每秒更新频率可达30~60 fps。可在手机上用于人脸识别、金融支付、摄像时精准抠像/探测景深、AR建模与体感游戏等。现在有部分手机已经配有ToF传感器,比如iPhone 13、iPhone 12 Pro、Samsung S20+/Ultra、华为P30 Pro、OPPO RX17 Pro等。没有的也别着急,未来会渐渐成为一种趋势。进入正题。我们都知道,相比普通物体的“散射”,光线打在镜头这类物体上会形成强烈的逆反射,就像这样:一个更形象的比喻:而ToF传感器正好不仅能告诉你物体离摄像头有多远,还能反映图像中每个像素有多亮。那就好办了,就比如下图最右,通过适当距离的ToF传感器反射,我们可以发现四个高亮点,而其中一个就是针孔摄像头藏身之处。但是,问题也来了,四个亮点长得差不多,凭什么说中间那个就是呢?另外,如果传感器和嫌疑物的距离太近或太远,给出的成像会“糊”就会造成误报,那又不知道嫌疑物到底在哪,怎么选择一个理想位置进行检测呢?以及目前的ToF传感器空间分辨率都非常低,只有240x320,这就导致一个针孔摄像头的图像可能就占1-2个像素;位深(bit-depth)也低,只能代表8种颜色,检测难度直线上升,误报率居高不下。最后,嫌疑摄像头反射的光只能在20°的视场角(FoV)范围内可见,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漏报。好家伙,问题这么多,怎么解决?这就得靠搭载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的应用程序来帮忙了。首先,使用手机摄像头对准一些你嫌疑的对象,然后APP通过计算引导你和嫌疑对象保持合适的检测距离(一般是20厘米)。计算依据假定针孔摄像头的直径为1-2mm。在扫描过程中,ToF传感器的每一帧都给我们提供了激光强度图像和深度图像,程序将两者结合,提取候选区域,然后根据物理知识和机器学习过滤掉形状和距离基本不可能的选项。接着将过筛的图像通过坐标转换从2D转为3D,再通过FoV过滤器进行视场角过滤。最终给出是否有针孔摄像头的结论。说了这么多,看看它的真本事吧。88.9%的检测率研究人员一共提供了21件不含和9件含针孔摄像头的物品进行测试。每件物品用三种检测方法:ToF手机/LAPD APP(也就是他们的方法)+一种叫做K18的市面检测仪+裸眼。后两者需人为进行可疑摄像头的标注,一共379名志愿者参与。最终,他们的方法最高获得了88.9%的准确率,以及最低16.7%的误报率。比K18检测仪高了近30%。并且,APP在实验用的Samsung S20+可以连续运行2个半小时。看到这儿,网友都坐不住了,纷纷喊话:什么时候上线应用程序,戳我啊!好消息是,作者回应了:代码正在开源。那么,你觉得这个方法如何?到时发布了你会试试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作为好几个 500 人大群的群主,李波最近挺忙。他的群里聚集了上千位像他一样每天往返于北京和天津之间跨城通勤的人,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一条进京路,他们尝试多种不同的交通方式,每天平均通勤时间在 3-4 个小时左右。群里最多的是如同李波一样的高铁通勤“钟摆人”——他们每天早晨从天津武清坐上高铁到达北京南站,到了下班时分,又如同倦鸟归巢一般从北京的各个区域去往北京南站,等候回家的高铁。超大城市购房的压力、一线城市周边交通圈的建设、以及进入人生新阶段后陪伴家庭的需要,让越来越多人如李波一样,踏上了跨城通勤之路。京漂“钟摆人”:四种交通工具排列组合,每一分一秒都要精准卡点奥运会前一年,李波毕业来到北京工作,一转眼,人生的三分之一都在北京度过。“我也想过咬咬牙在北京买房,但是北京的房太贵了。”2014 年前后,李波太太的同事去武清看房,邀请他们一起。“从北京往天津开,下了高速看那个地方(武清)不错,就定了一个。”李波买下了这套总房价不到 50万元、离北京最近的天津住所。而在同时期,如果要在北京买房,可能就要翻个五倍甚至更多。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京津走廊中段的“房产价值洼地”的天津武清,是京津双城生活的重要节点。随着武清的房子装修完毕、孩子出生满一岁后,在北京上班的李波夫妻二人,开始了双双跨城通勤的生活。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李波一家人就开始起床洗漱。通常情况下,只要不遇上极端天气影响高铁车次,从天津武清家里出发,中间通过自驾、高铁、换乘两次地铁、步行等四种交通方式排列组合,历经近 2 小时,李波就可以如愿抵达公司。返程的时间,则相对更长一些。李波的太太会赶在下午幼儿园放学之前回到武清,李波则一般五点半准时下班,花四十分钟赶到南站,坐 18:00 点区间的高铁,到家差不多是七点半到八点之间。最近,京津城际高铁调整了时刻表,晚上停靠武清的车次变少,李波到家的时间就不固定了。“夜晚的武清站,常常跟北京 5 号线天通苑站差不多拥挤。”其中,最幸运的视情况就是,李波到达每个换乘环节时,时间都“踩着点”,比如刚好高铁到达、地铁有座。但这毕竟只是理想状况。更多时候,李波还是望着呼啸而去的列车,深深叹一口气,“哎,就差一分钟,上一趟车刚走。”“但只要时间掌握得好,每一分一秒都精确计算下,基本上没啥问题。”作为京津跨城钟摆人,四年来日复一日的通勤训练,李波把每次往返换乘的时间表,深深刻进了自己的生物钟。但,也有“失算”的时候。比如,李波太太如果有事,那当天接孩子的重任只能落在他身上,他需要提前 1 个多小时在 15:20 左右下班,在重复走一遍早上上班时的路线,赶着去接孩子。毕竟每天乘两次高铁,有时候也会忙中出错。“比如买反车票啊,高峰日忘记提前订票啊,就只能在南站多等一会儿,有时候没票了,等两个小时也有。”不过,惦记着家里的一口热饭热菜,没有特殊情况,他都能赶回家和妻子、孩子一起吃晚饭。「遇到雨雪或雾天,高铁可能取消,上班就可能迟到」“好多人问我,天天这么上下班跨城跑累吗?我现在没有资格说累,身体很累的时候睡一觉就会好一点,心理上目前也扛得住。”李波说,要享受北京的工作便利,但是又不愿意离开北京,那就只能往北京周边辐射。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进京政策时有变化,热心的李波就做了各公众号发布京津通勤相关资讯。短短一段时间里,他就遇到了近 1000 位和他一样的跨城通勤“钟摆人”。“昨天晚上回家全程三个小时,有一个半小时是排队过检查站。”“核酸检测哪里出结果最快?”深夜,李波创建的京津通勤群里,消息还在冒个不停……有人发了一张短视频截图,感慨在杭州天津之间坐飞机通勤的小伙太拼。有人跟着评论:“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刚刚还热闹的群沉寂了一阵,似乎是被这几句唱词破了防。诚如李波的口头禅:“在北京混,迟早都是天津、河北人。”广佛“钟摆人”:每天有超 176 万人次跨城出行,“甚至比广州市内通勤还方便”相较北漂“钟摆人”李波,每天穿梭在广州、佛山两座城市之间的爱文,则显得幸福很多。2016 年,她跳槽到广州的一家媒体工作。媒体的优势就是工作空间和时间相对自由,爱文没考虑搬家,就成为了一名靠地铁通勤的“广佛候鸟”。大多数时候,爱文从佛山市的桂城站上地铁,在广州市的沙园站转乘 8 号线,再坐 7站地铁到客村站,就到达了办公室。算起来,这位广佛“钟摆人”全程通勤只需要 18 站地铁、40-50 分钟就能到达。“其实比许多在广州市内通勤的人,还要方便。”爱问说。她这样说不是没有依据的。再后来,爱文换了份工作,每天去广州的五羊邨上班,从佛山到新公司单程要一个小时出头。“因为每天高峰期的广州三号线非常拥堵,可能要等三四班才能挤得上,就不是原来几十分钟能搞定的了。”爱文的通勤选择,很大程度得益于广佛同城化。上月,广佛地铁迎来通车 11 周年。过去 11 年间,这条地铁推构建出以禅城、桂城以及佛山新城三部分组成的佛山中心城区格局,逐渐打破了两座城市工作、生活的边界。「爱文从桂城站出发」当然,除了像爱文这样的佛山-广州“钟摆人”,反向通勤的上班族也不在少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的《2020 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数据显示,珠三角城市群内的交互热度在全国城市群中位列前茅。广佛之间每日之间每天有 176.3 万人次出行,高居广东各城市城际间出行需求的第一位。这份年报还揭示出广佛同城的另一大特点——虽然有很多人在广州工作、住在佛山,但广佛之间的跨城通勤是“双向对等的”。住广州就业佛山约占 40%,住佛山就业广州占 60%,双向通勤特征明显。“工作在广州,生活在佛山,分野并不那么明显。”最近,爱文干脆将工作从广州换回了佛山。但唯一让爱文担忧的,是两地医保的衔接。前段时间,爱文做了个小手术,她第一反应不是在佛山就医,而是搭了四五十分钟地铁去广州看病,毕竟自己医保关系在广州,广州的医疗资源也相对成熟。“但我们现在也到了要小孩的年纪,以后不可能都快生了,还要拖 40 分钟才赶到医院。”爱问说,未来广佛两座城市如果能在交通同城化的基础上,继续在医疗、教育上迈出一大步,就更好了。沪漂“钟摆人”:尴尬的“最后一公里”,打车不划算,走路有点远十几年前从法国留学回国工作时,犀牛从未想过会成为沪漂“钟摆人”。考虑到职业方向,家住苏州的犀牛,逃离了自己原有的舒适区,在 2020 年申请将工作地点换到上海,正式成为一名沪漂跨城通勤族。“去上海上班的话,我要 5:30 起床,因为我要先起来给自己做个早饭,不然吃饱早饭会觉得心里很慌,这样就能保证 6:40 之前可以出门。”接着,她再搭上从苏州到上海虹桥的高铁,最后再打车,路上耗时近三小时,约摸 9 点半到公司。“整体来看通勤时间还是漫长的,但是毕竟每周只是通勤几次,虽然有时候也会比较累,但也算是另外一种接触外界的方式,看看人间百态。”对于新的“钟摆人”身份,犀牛的心态很是乐观。让她没想到的是,难住她的却是下高铁到公司的这“最后一公里”。自从在上海的办公地点从浦东外高桥换到了虹桥枢纽附近,她在高铁虹桥站打车时总觉得有些心虚。“因为真的太近了,出租车师傅可能排了好几个小时,就挣个起步价多一点。”遇到绕路的司机是常有的事。“因为这个距离很尴尬,很多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带,本来应该 30 块钱的路,给我绕到 250 块钱的。后来我就投诉。再后来我说那我就换滴滴,结果换了滴滴又碰到一个司机,我跟他聊起来,他知道我被绕过路,他就继续绕路,然后我也继续投诉。”糟心的情况遇见得多了,犀牛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从高铁出站口步行十分钟到达最近的商圈虹桥天地,在那里打车或者叫网约车都方便,“还不用排队”。如果上海的同事顺路,会到高铁站的停车场捎上她,为此她努力记住了虹桥枢纽停车场的蔬菜层、水果层。「出门之前,犀牛要把自己喂饱」像犀牛这样在上海虹桥商务区的跨城通勤群体,近几年来开始越来越多,同济大学近日发布的《2021 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本年度上海市域与周边的苏州、嘉兴、无锡、南通等地级市的跨城通勤者共 15311 人,折算实际人数达 7.66 万人以上,这相当于一个镇的人口在流动。其中,苏州城区的跨城通勤人群主要以高铁通勤为主,昆山花桥地区的跨城通勤人群以地铁为主,而太仓地区以私家车通勤为主。此外,上海地区也有人群到周边城市上班,其主要工作地为昆山市、太仓市和嘉善市。「来源:同济大学《2021 长三角跨城通勤年度报告》」事实上,像李波、爱文、犀牛这样居住在一线城市周边的跨城上班族,只是全国数以千万“钟摆人”的缩影。研究显示,在全国 36 个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 1000 万人正在承受 60 分钟以上的跨城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 13%。更多我们不知道的是,在全国一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跨城通勤的队伍逐年扩大、不见减少。他们当中,有如李波一样因为高房价而被迫选择跨城通勤的“钟摆人”,也有像犀牛一样因为职业发展自愿当的“钟摆人”,还有如爱文一样享受城市一体化红利的“钟摆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他们从小镇走出来,为了在大城市成长、扎根,选择不“躺平”的通勤生活。多少个随着人流挤上地铁的早晚高峰多少个顶着风雪踩下油门的清晨多少个披着星光走下站台的夜晚还不是为了梦想、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为了那个不愿意轻言放弃的自己。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爱文、犀牛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