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争先恐后要打新的买房人,都去哪里了?2021年即将收官,但新楼盘的销售KPI似乎还远未达成,以至于素来以“打新难”著称的深圳楼市,竟也出现了新房遍地打折的促销景象。据央视新闻报道,临近年底,深圳楼市打折的新盘遍地开花,打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直接打折,有的直接推出特价房,还有的楼盘甚至打出“购买大户型赠送一套小户型”的诱人折扣。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2021年深圳住建局一共发出了143张预售证,其中住宅预售证104个,共计55230套。这意味着今年住宅供应量已超过去年,创5年新高,也是自2015年以来的供应第二高峰。海量房源加大了开发商的内卷,直接表现在新房花样打折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国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未来将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魔幻,深圳新房掀起打折潮近期,位于深圳罗湖区的一个住宅项目开盘,每平方米均价在备案价基础上打了92折,最低价格在6.3万元/平方米左右。而周边在售的新房单价普遍在每平米8-9万之间,吸引了不少人看房。“可能是开发商看到周边几个新盘开盘后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公司也想快速回笼资金,所以刚开盘就打折。”深圳罗湖区一位房产中介经理表示,“此前周边的新盘价格远远高于同片区二手房,因此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他说,现在深圳的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与二手房相比存在明显价差的项目才会得到热捧。事实上,临近2021年年末,新房打折现象在深圳遍地开花。在此前“日光盘”频出的光明区,也有新盘开始打折,一处正在销售的楼盘传出开盘92折、100套名额,三天之内付首付款的消息。在福田八卦岭、龙岗吉祥等众多片区,有新盘也不断推出特价房单位。在坂田片区,有新房项目宣称在“i深圳”登记且开盘当天成功认购的客户,可获总价减2万元的优惠。而在罗湖笋岗片区,一处央企开发的商务公寓项目也推出折扣活动,以及赠送大额购物卡的活动。“打折后销售还是有所起色,据说打折后一周内卖出了近50套公寓。”一房产中介经理如是说。深圳某房产中介经纪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之前很多开发商,折扣都很难谈,包括付款周期,如今付款周期、折扣都可以沟通。折扣普遍比之前增加了5个点左右,很多项目在9折或者92折左右,特别是一些公寓项目可能达到85折。同时,开发商也在积极寻找中介合作售楼,佣金也有所提高。可尽管如此,大部分楼盘的去化率普遍不理想。不久前,网红楼盘华润城润玺二期正式选房,1486批客户抢1024套房,中签率约为69%,开盘当天甚至未能实现“日光”。而在去年,华润一期开盘共计收到诚意登记申请15036批,确定入围客户数量11727批,最低社保/个税入围月数高达51个月,开盘当晚1171套房源数小时内全部清盘。短短一年时间,从打新一房难求,到新盘百般促销,深圳楼市真的降温了。加速,新房供应创5年新高目前,市场观点普遍认为,深圳楼市降温主要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当下深圳楼市处于最严调控期,投资溢价空间缩小,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二是房企加快销售节奏跑步入市,分散了客流。事实上,深圳新房的供应量确实在快速增加。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深圳楼市新盘的推盘数量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峰。据深圳住建局公布的信息,第四季度深圳共计划推出55个新盘,累计30726套房源。贝壳研究院统计,截至12月8日,深圳住建局一共发出了143张预售证,其中住宅预售证104个,共计55230套。相比于2020年的54426套,2021年住宅供应量已创下近5年新高,是自2015年以来的供应第二高峰。从新房成交总价分布上来看,2020年成交总价在300-500万的房源占比接近5成;到了2021年,却下滑至43%,占比同时下滑的还有300万内和500-800万的房源。但800万起步的房源占比逐步加大,达到23.9%。这或许与近年来深圳住宅供应瞄准换房市场有关,2房产品已并不多见,3-4房才是主流,面积的增加也变相抬高了总价门槛。而按照最低起步价300万来算,在深圳买房上车的入门首付约90万,月供约1.1万元。海量的房源也加大了开发商的内卷。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1月深圳共19个住宅项目入市,2个住宅项目开盘售罄,整体开盘去化不足5成。12月6日-12日,深圳两个住宅项目入市,整体去化不足2成,无项目开盘售罄,开盘去化率降至低位。鼓励,多地出台购房支持政策深圳并不是唯一遭遇住宅去化压力的城市。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0万平方米,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创下5年来的新高。该报告认为,库存风险若不消除,那么对于房企的经营目标完成和债务风险化解都会形成障碍。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更大,更是需要给予关注。针对明年重点工作和房地产行业形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日前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住建部将采取以下主要举措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一是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强化省级政府监督指导责任,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努力做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二是增强调控政策协调性精准性。加强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调控政策的协同。加强部省市县调控联动,加强对城市调控工作“一对一”的指导监督。三是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按照省市统筹的工作要求,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四是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城市近期也各自出台了鼓励性购房政策。例如宁波市住建局就宣布,2022年1月1日起,宁波市按照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满2年,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户提高至80万元/户。11月8日,河南新乡发布消息称,凡在2021年11月8日至2021年12月20日缴纳商品房契税,且符合补贴范围的,按照缴纳契税总额的20%给予补贴。次日,江西南宁拟出台人才购房补贴新规,按照高层次人才认定的类别分类实施首次购房补贴。具体来看,A类人才给予200万元购房补贴,B类人才给予120万元购房补贴,D类、E类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最高40万元、20万元购房补贴。而湖北荆州近期的补贴政策则主要聚焦大学毕业生,对毕业5年内且符合相关政策的大学生,在完成相关流程后,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成交额的1.5%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部分IPO项目“带病闯关”此前已被罚。科创板IPO“一日游”,未勤勉尽责的保荐机构已被监管谈话,保荐对象涉嫌更严重大的财务造假,中介机构更是不能幸免。12月29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公布了9条行政处罚信息,因在相关保荐项目中未勤勉尽责,中金公司、万联证券、国金证券3家券商,以及来自国金、中信建投等的16名保代或相关责任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或监管谈话的措施,事发日兴生物、绿巨人等IPO项目。被采取监管谈话的是:中金公司及5名责任人;万联证券及保代罗钦城。被出具警示函的是:国金证券及保代邹丽萍、王俊;东方投行李仅、张正平;中信建投吴书振、吴雨翘;国元证券魏韫新、王钢;东吴证券冯颂、李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被“点名”的部分IPO项目此前已接警示函,如今,一纸罚单又落到了保荐机构和保代面前。证监会行政处罚信息(资料来源:证监会)三券商、16名保代被追责保荐项目“带病闯关”“一查就撤”,或对“带病”IPO企业核查不充分,券商投行将被追责。今年9月28日,联想科创板IPO申请材料获上交所受理,但仅一个工作日后,10月8日公司及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即递交相关撤回申请。联想是否符合“科创”属性、研发经费投入偏低等问题,一度被热议。此番,因在联想集团科创板IPO项目中未勤勉尽责,中金公司及5名相关责任人遭监管谈话。据证监会29日晚间披露,中金公司以及王晟、孙雷、赵沛霖、幸科、谢晶五人,在保荐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科创板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科创属性认定履行充分核查程序,主要依赖发行人提供的说明性文件得出结论性意见,相关程序及获取证据不足以支持披露内容,未能完整、准确评价发行人科创属性。证监会表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70号)第五条规定,决定对中金公司及上述五名责任人,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督管理措施。国金证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起因是在日兴生物IPO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销售回款、内部控制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国金证券负责该项目的两名保代邹丽萍、王俊也被出具警示函。国元证券魏韫新、王钢被出具警示函,因在扬子地板IPO保荐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内部控制、工程收入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被出具警示函的券商保代还有:中信建投吴书振、吴雨翘,在雅迅网络IPO保荐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销售回款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东吴证券冯颂、李强,在剑牌农化IPO保荐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应收票据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东方投行李仅、张正平,在华冠新材IPO保荐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客户类型、期间费用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部分IPO项目涉财务造假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保代被采取监管措施,涉及的部分项目先前已接罚单。因IPO财务造假,江西绿巨人及公司董事长等5人被罚,公司三年内不得申报IPO。如今,保荐机构万联证券及项目保荐遭监管谈话。证监会称,作为绿巨人IPO保荐机构,万联证券因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货币资金、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未能发现发行人大量更改银行流水等问题,证监会要求公司合规负责人、保荐业务负责人接受监管谈话。该项目时任保荐业务负责人罗钦城也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江西绿巨人原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2017年8月与万联证券签订辅导协议,当月于江西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2019年6月,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而在证监会首发企业现场检查中,绿巨人被发现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证监会对其展开立案调查。去年4月和今年9月,江西绿巨人先后收到证监会、江西证监局行政处罚。因存在IPO招股书(申报稿)未完整披露关联交易且存在虚假记载的违法事实,证监对公司采取36个月内不受理股票发行申请的监管措施。江西证监局责令绿巨人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公司5名相关负责人或股东被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依法”带娃、“天价药”降价、法拍房全面限购……2022年即将到来,一大批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规也即将施行。据悉,新规涉及方面广泛,不仅包括医疗、教育等大的领域,也涵盖了住房、买车等具体的“细节”,随着新规的施行,居民生活也将在这些领域发生改变。父母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过去,我国由于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少社会问题涌现。为此,将于2022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事”上升为“国事”,让父母“依法”带娃。该法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得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或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进一步明晰家长监护责任,同时,“依法带娃”也要求家长对待孩子成长需更理性。具体而言,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积极参加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有更理性的期待,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熊丙奇表示。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启用不久前,“70万一针”的天价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历过医保谈判“灵魂砍价”后,大幅降价纳入医保,赢得一片叫好。2022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在全国范围正式启用,“天价药”也将正式降价。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中药饮片仍为892种,共有74种新增药品进入目录,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7种非独家药品,其中谈判成功的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此次调整,医保目录除新增7种治疗罕见病的药品,也纳入了一些新型靶向药物。“比如维迪西妥单抗是我国第一个原创的HER2抗体偶联药物,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石远凯表示,尽管该药疗效确定,但此前昂贵的价格让很多患者望尘莫及,这次顺利降价进入医保,惠及了更多的肿瘤患者。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以极大力度减轻了居民的医疗压力。据悉,本次调整为了能够使有限的医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率,除了严格目录外药品准入,也根据规则对目录内超过准入协议预算等情况的部分药品进行了再次降价。对于这部分药品,通过谈判节省下来资金,可以进一步用来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从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保基本”。炒房客将无机可乘住房方面,过去,法拍房一直是个楼市热词,不仅因为其存在“捡漏”可能性,也因为有不限购的“后门”。当不限购的法拍房成为炒房机会,政策的善意就被人钻了空子。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司法拍卖房产竞买人资格若干问题的规定》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人民法院组织的司法拍卖房产活动,受房产所在地限购政策约束的竞买人申请参与竞拍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这也意味着,明年起竞拍法拍房需要购房资格。并且,买受人虚构购房资格导致拍卖行为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随着“法拍房”全面限购,炒房客也将无机可乘。除购房外,明年起,汽车退换方面的门槛也将进一步降低。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对经营者提出更加严格的责任要求,扩大了家用汽车三包范围,降低了退换车条件的“门槛”,对车辆售前售后、使用、退换等相关规定也更加细化。比如,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等专用部件质量问题纳入三包退换车条款,对家用皮卡车实施三包,将家用汽车污染控制装置的主要零部件纳入重大质量问题退换车条款。此外,“新三包”还增加了7日免费退换期。家用汽车产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内,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主要零部件的,消费者可以凭购车发票、三包凭证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者退货,销售者应当免费更换或者退货。军人配偶享免费医疗2022年1月1日,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简称《规定》)也将施行。《规定》明确了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待遇,打通远离军队医疗机构单位军人及其家属就近就便到驻地医疗机构就医渠道,实现军人配偶免费医疗、军官军士父母和配偶父母优惠医疗,继续实行军人、军人未成年子女免费医疗。对此,军属徐女士感到十分欣慰。她在江苏连云港工作、生活,而丈夫长期驻在北京军队。徐女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名军属,国家颁布和实施的这项规定对其而言是一项减免费用的利好政策。但目前驻地医院或者军队医院在一二线城市比较多,对于驻地或者所居住地,少有或没有军队医院或军队医疗机构的城市,希望后期可以继续落实到地方医院。在徐女士加入的军属群中,也有人表示,“目前为止已经体验到了军属利好政策中的配偶荣誉金和分居费。我们也很期待,有朝一日能在医院看到‘军属产检优先’的字样。”此外,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人社部制定出台《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2022年1月1日起,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或将进入失信“黑名单”。...
从业十余年的地产员工杨奇很少为理财的事情操心。这些年除了买房,他的资金全部投到了其所在的地产公司,从一开始的跟投机制,到这几年的固收理财,动辄10%以上的利息,让他能轻松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但近期行业的风波让这一切归零。今年下半年以来,包括恒大、佳兆业、宝能、阳光城、奥园等在内的地产系财富管理平台陆续出现兑付危机,待偿规模近千亿元,引发行业巨震。杨奇所在的当代置业也未能幸免,原本公司高管向他们承诺的12月15日兑付第8期职员债,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杨奇有近百万元的理财深陷其中。吸引甚至摊派员工购买自家理财产品,是地产行业通用的法则之一,在行业上升期的时候甚至被当做一项员工福利。然而,一旦发生兑付危机,员工将面临的是失业和财产损失双重风险,以及如何向自己公司维权的尴尬处境。作为第三方财富管理的重要分支,地产系财富平台兴起于2015年前后,在地产行业光景大好的年代,它资产端连着房地产,资金端连着有房一族的中产阶级,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以至于在前几年整个第三方财富管理受资管新规冲击开始式微的大趋势下,地产系财富平台仍然能够坚挺。然而, 随着地产行业风向发生变化,房住不炒、三道红线、信贷收缩,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大大受限,接连出现流动性危机,行业蒙眼狂奔的时代结束。而依附于地产行业的这些财富管理平台,也终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超900亿理财产品爆雷今年9月份以来,受地产公司流动性危机的影响,地产系财富管理平台纷纷出现兑付危机。据作者不完全统计,这些地产公司包括恒大、佳兆业、宝能、奥园、当代置业、阳光城等。除了当代置业未公布数据之外,上述几家地产公司的理财规模累计近900亿元。理财规模相对较小的奥园集团甚至在公告中还“拉踩”了一下同业:奥园理财总额和投资客户远低于阳光城、佳兆业、花样年等企业,公司相关的基金和定融产品总额约60亿元,第三方公司管理的定融产品约24亿元,涉及全部投资人大概1500人。在9月10日的恒大财富专题会上,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目前恒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接下来恒大要全力保交楼,恢复正常经营,这也是恒大财富产品兑付的最大保证。恒大给出了现金分期兑付、实物资产兑付、冲抵购房尾款兑付3种方案,其中现金分期兑付的具体方案为:到期当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支付产品本息的10%,以后每三个月支付10%。这也意味着,全部兑付完毕至少需要2年多的时间。其他地产公司给出的现金分期兑付方案基本上大同小异。除了现金回款计划之外,上述房企几乎都拿出实物资产抵债的计划。这些实物资产以住宅、公寓、商铺和车位为主。例如,宝能集团公告称,将组织提供总价值不少于50亿元、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可过户或变现的优质房产和权益供投资者自由选择。房产资产主要位于天津、韶关、太原、贵阳、腾冲等地,包括住宅、商铺、公寓、别墅、合院、洋房等多种类型,都属于一手新房。置换资产享受比市场价更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享受为期2年的代租、代售房产管理服务。花60万“买下”中层职位一直以来,员工及其亲友是地产财富平台的主要投资群体。比如,阳光金服涉及投资人约1万人,其中员工约3千人;中国奥园投资产品涉及投资人大概1500人,员工及家属占了一半以上。一位熟悉恒大理财的广州本地金融人士告诉作者,恒大连普通员工都有财富任务,有时甚至直接从员工的工资或者奖金里扣。“一些地方分公司如果完不成任务,扣的钱和要求你买的理财差不多,那你还不如买个理财。”据作者了解,以某地产财富平台为例,对外的理财收益率大概在8%-9%,对内则会增加0.5%-1%的收益,来吸引员工购买。李振平是某房企华东区域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这一年来随着公司账面资金越来越紧张,买理财逐渐变成了一项强制任务。作为中层,他不得不跟投了30万,并且买了30万理财。“我把它称之为买官钱。” 李振平笑称自己是花60万买下了如今这个职位。杨奇则用“威逼利诱”来形容所在的地产公司发动员工购买理财这一现象:一方面将购买理财与员工的绩效、评优、年终奖挂钩;另一方面许以高额收益率。双管齐下,导致大部分员工都会购买自家的理财产品,并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起买,他身边甚至还有员工从银行贷款来投资,以赚取其中的利差。他向作者介绍,当代置业针对员工的理财产品“职员宝”一共发行了8期,第8期于今年7月底募集,除了普通员工没有硬性规定之外,给经理、总监、副总这些职级设置了对应的购买额度,因此参与的人数较多。据他们内部员工自己的统计,目前还未兑付的“职员宝”的规模可能在数亿元。10月份,公司高层第一次和他们沟通,承诺第8期“职员宝”在12月15日兑付。12月10日第二次沟通的结果又变成了“到期当月兑付10%,此后9个月内每3个月兑付10%,再后每满3个月兑付20%”的方案,并在近期兑付了第一个10%。但长达一年半的兑付周期,仍引发员工不满。某国资背景房企的一位员工家属告诉作者,该房企前几年在内部力推其金服平台,作为家属他们都买过,收益在9%左右。从去年开始,也出现了强制购买的苗头,老员工基本要求10万起,新员工一般几个人凑一个10万,“感觉内部的资金压力不小”。《棱镜》作者获得的该房企一份内部通知显示,2020年该公司启动“安家宝”计划,员工先缴纳10万元认购金并签订《商品房认购协议》,自认购之日起3个月内,如果员工放弃自购,可享受已支付“权易宝”认购金,按年化利率8%的资金收益,本息原路返还,称为“保底收益”。实际上就是一款以购房为名义的理财产品。“理财理成房东”如今,尽管各家房企都推出了实物资产兑付方案,用房子来抵债,但一部分投资人并不买账。他们有自己的理由:拿出来抵债的房子非优质资产,要么没法办房产证,要么根本卖不出去;抵债的房子定价过高,未来房价走势不明朗等等。甚至有投资人在集体请愿书上写道,考虑到未来房价持续下跌,建议房企在网签最低价基础上再打8折。当代置业同样推出了以房抵债的方案,但在杨奇看来,公司拿来抵债的房产太差了,都是在市场上很难卖出去的资产,比如合肥的公寓产品、惠州的文旅项目等等,即便打折抵给员工,要么烂在手里,要么大折扣卖出去。由于所投入上百万资金中有一部分是亲戚的钱,杨奇还是想等现金兑付方案。但他也很纠结,因为兑付周期太长,接下来公司的运行和资产处置速度都具有不确定性。他甚至不敢告诉家人理财产品暴雷的事。与杨奇的犹豫相反,李振平是坚定地选“以房抵债”的那一派。他总共投了100来万买了自家理财产品,10月份暴雷之后,他迅速签了一份以房抵债的协议,房子是位于华东某省会城市的一套公寓,公司按照销售价稍微打了一点折,他不用再补价差,只是在办房产证时又掏了3万元。虽然房价名义上打折了,但在李振平看来,公司的销售价没有任何意义,毕竟按照这个价格公司卖了三四年也没卖出去。“公司认为我对外卖2万,卖给你1.6万是便宜给你的,但实际上市场成交价可能是1.3万。”他注意观察了一下,身边选择“以房抵债”方案的人并不多,他们整个华东地区也就30来个人签了协议。“究竟选哪种方案大家心里都有杆秤,那就是不选房子的话,公司能兑付现金的可能性有多少?我的答案是0。”他有点庆幸自己当时的果断,身边有同事因为不甘心或者对房子不太满意而犹豫,迟疑几天之后再去办证,结果房子已经被法院查封了,想选也没选上。但另一方面,他选的房子虽然已经拿到了房产证,但这套公寓性质的房子,还没有通上下水和燃气,施工改造还没到位,另外项目还欠着施工单位尾款,总之,“风险还是很大”。如今,他让中介将这套公寓原价挂出来卖,但中介告诉他,真想卖出去的话得降价20%-30%。从盆满钵满到亏损爆雷在地产行业十余年,杨奇见证了地产财富平台的兴起。据他介绍,2013-2014年前后,地产行业开始推出员工跟投机制,当代置业也在2015年推出这项机制。当时房地产市场行情很好,有的项目跟投下来,三年利率能高达300%,即使偶尔遇到亏损的项目,公司也会将本金退还给你,“比较人性化。”杨奇称。而到了2017-2018年,房企开始向员工推一些固定收益的产品,例如“职员宝”的一年期收益率在10%-15%,其他房企的利率各有高低。让杨奇始料未及的是,原本以为稳健的理财产品,最终却以暴雷收场。李振平2017年从体制内跳到民营房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吃肉的时候没赶上,挨打的时候一个也没落。在上一家房企,作为项目总的他被强制跟投了一个项目,两年下来倒亏了10%。他也向作者感慨,2016-2017年跟投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到2018年全国棚改政策暂停之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开始下行,此后再跟投项目基本都是负面效应了。房企财富管理平台的发展脉络,是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一个缩影。在一家头部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做到副总裁之后,郑俊前几年辞职创业做财富科技,给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数字化服务。从甲方到乙方,他亲历了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从辉煌到落寞的全过程。他向作者介绍,第三方财富管理诞生之初,主要卖一些能够刚性兑付的固收类产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底层资产也是房地产。到2015年前后,这个行业开始变得火热起来。当时注册一家财富管理公司的门槛也不高,只要经营范围里有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这一类即可。企查查向《棱镜》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现存含“财富管理”的相关企业有8512家。其中2014-2016年新增企业最多,累计达55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涉足金融或者成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房地产企业总数超过50家。从2017年开始,新增数量骤降,当年仅增317家,随后每年新增数量进一步下降至200家左右。数据来源:企查查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在于,2016年4月国家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整治期内,全国各省市将暂停登记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投资、资产管理、基金等相关字样的企业。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开始结束无序的扩张期。此后,金融监管越来越严格,资管业务要求持牌经营,导致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慢慢走向凋敝。郑俊向作者介绍,在他创业之初,这类型公司还是他们最主要的客户,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客户萎缩了30%,2020年继续萎缩了40%-50%,到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在他看来,第三方财富管理在几年之内就会消失掉,而他们也早在几年之前就开始转型服务持牌金融机构。郑俊提及,如今很多地产财富平台也欠他们的钱,合同金额写得很清楚,但就是付不了款。“人家说要不我给你套房行不行?实在不行只能拿房子当我们的办公场所了,可能也只能这样了。”他向作者抱怨道。“无证驾驶”原罪在郑俊看来,很多平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只是打着第三方财富管理去卖一些固收资管机构的产品。据他介绍,绝大部分第三方财富公司卖的产品中,60%-70%以上都是自己公司的固收类产品,还有一些可能会涉及到自融,另外少部分会卖一些二级市场的私募或者其它产品,来丰富一下货架,这个比例甚至可以高达9:1。房企的理财产品一般是地产公司的上下游供应商作为发起方,地产公司提供增信担保,在各地的金融交易所挂牌,并由地产财富管理平台销售给员工或者投资人。表面上,融资方、受托管理方、担保方、备案方各要素齐全,但实际上,如果穿透融资方,会发现要么是无实际业务的壳公司,要么与地产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小地产公司甚至毫不避讳与融资方的股权关系,涉嫌“自融”。此前,互金平台一度通过金交所作为产品通道,2017年互金整治办要求互联网平台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违规业务,金交所模式被叫停,互金平台也陆续下架了金交所产品。不过,据证券时报报道,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仍有70多家登记备案公司打着“金交所”的旗号,搭建了一条为地产、第三方财富等行业违规发行“理财产品”的地下新融资通道,募集的资金可能高达千亿规模。在“2020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提到,资管新规明确了资管业务是持牌业务,无牌照不得经营,但在实践中仍有部分机构“无证驾驶”。“以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为例,据统计,我国有超过5000家财富管理公司,主营业务是代销基金等金融产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存在无牌销售保险、公募基金及设立资金池等问题,给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威胁。”事实上,早在2018年,互金整治办就下发通知,包括“定向委托计划”、“定向融资计划”、“理财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转让”等依托互联网发行销售资管产品的公开募集资金行为,应当明确为非法金融活动,具体可能构成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等。前述金融人士提到,地产财富平台的资金基本上都进了地产,从P2P到到第三方财富管理,再到私募,本质都是募资。“就目前的环境来说,能刚兑就啥事也没有,刚兑不了就是非法集资。”签了房抵债协议的李振平,没有加任何一个公司的维权群,他对自己提了一个要求:抛弃过往,重新生活。(文中杨奇、李振平、郑俊均为化名)...
千亿规模私募量化巨头——幻方量化一名陆姓高管在朋友圈致歉投资人,及其后续发布的业绩说明,引发投资圈震动。12月27日,一位幻方高管在朋友圈表示:请投资者“莫动手,别打脸,消消气,手下留情,等我们重振旗鼓”。12月28日晚间,幻方量化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幻方量化近期业绩的说明》,表示“最近幻方量化业绩的回撤达到了历史最大值,我们对此深感愧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8月底至今,幻方创出了10.66%的历史最大回撤。不过,近期量化基金回撤并非个别现象,12月以来,量化基金普遍出现回撤,甚至有部分产品因此超额收益归零,低于跟踪指数收益。除了幻方量化之外,近期鸣石投资、因诺投资等多家百亿量化私募也发布了回撤说明。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的量化基金回撤时,让投资人不满的矛盾焦点在于,量化产品收益下降时仍需按合同覆约交纳较高的管理费和收益提成。有投资人士表示,“幻方相关收费本来就比友商多”。“量化基金跑输了指数,收益已经很低了。收费后,收益就更低了。”上述投资人士表示。面对近期量化产品回撤,业绩大跌的窘况,私募量化巨头们接下来又将如何应对?幻方道歉12月27日,幻方量化一位高管在朋友圈发文:“想和投资者说,最近几个月跑得不好,十分抱歉。我们正在全力加班加点做研发,但的确需要一点时间。这种时候,投资者不难受是不可能的,所以骂我骂我们完全接受。就是千万莫动手哈,就算动手也别打脸,消消气,手下留情,等我们重振旗鼓哈。”记者查询Wind数据显示,幻方跟踪的指数量化产品主要集中在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作为私募产品并不需要每日更新数据,不少是一周公布一次净值,甚至一月公布一次,目前幻方量化最新更新的数据截至12月24日。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收盘,今年以来,中证500指数上涨14.32%、中证1000指数上涨17.00%。来自私募排排网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幻方的中证500指数产品的——九章幻方中证500量化多策略1号,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5.12%,此前最高一度超过36%;而Wind显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以来,还有多只中证500指数产品低于同期中证500指数的收益率14.32%。比如,九章幻方中证500量化进取1号为11.99%,九章幻方中证500量化多策略4号为12.61%,九章幻方中证500量化多策略3号为12.78%,九章幻方中证500量化进取2号为12.87%。此外,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数据还显示,截至12月24日,中证1000指数产品——幻方中证1000量化多策略2号,今年收益率为16.65%,今年以来最高收益率达到39.31%。这意味着,近期幻方有部分产品的超额收益由正转负。值得一提的是,私募排排网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幻方年一共备案了198只量化基金,目前运行中的基金总数量高达497只。私募排排网的数据还显示,截至12月27日,幻方今年来整体收益为10.76%。这一收益在今年极度分化的行情下,并不算差。但是,8月底至今,幻方却创出了10.66%的历史最大回撤。与其他量化私募的成绩相比,显然有些逊色。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百亿级量化私募有26家,26家百亿级量化私募不但今年以来全部取得正收益,而且今年以来平均收益高达21%。而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业绩榜单排名前十中,有6家都是量化私募。从数据来看,百亿级量化私募的第一名是鸣石投资。今年以来截至11月底(下同),鸣石投资以41%的收益再度蝉联量化私募冠军;聚宽投资以收益38.21%在百亿级量化私募榜单中排名第二;佳期投资以年内收益37.26%的收益位居第三。对于近期不理想的投资业绩,12月28日晚间,幻方量化发布了关于近期业绩的说明。幻方表示:最近幻方业绩的回撤达到了历史最大值,对此深感愧疚。幻方量化认为,近期业绩波动有两个原因。一部分是来源于长周期上的持股波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人工反复检视了AI的投资決策,我们认为AI选出来的股票从长期价值来说基本上是没问题的,但在买卖时点上确实没做好。市场风格剧烈切换的时候,AI会倾向于冒更大的风险来博取更多收益,这进一步加大了回撤。我们正在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同时降低持仓集中度,减少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幻方量化表示。另一个原因,是量化资管行业规模扩展快,策略同质化严重,加大了整体操作的难度。对此幻方量化表示,ー方面着手控制总的管理规模,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略究的投入,务求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取得领先。收费争议幻方量化让投资人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量化产品的超额收益归零,甚至基金收益低于跟踪指数收益时,根据投资人仍需按合同规定,交纳管理费和收益提成,而幻方量化作为千亿量化顶流公司,其费用比不少同行高。据业内人士介绍,幻方的收费一般按策略计费,稀缺的策略最贵,具体如下:1、高频。规模小,收费最高:2%管理费+30%盈利提成;2、中性策略。(1%-2%)管理费+25%盈利提成;3、指数增强。2%管理费+(20%-25%)盈利提成;此外,幻方产品销售如果走的是渠道,如银行、券商和第三方平台等,还要加1%认购费,也是由投资人承担。而与之相对,一些中小规模的私募量化,一方面目前收益高于幻方,另一方面收费低于幻方,比如一家中小型私募量化的产品收益目前还有部分超额收益,其收费为:管理费1%+盈利提成15%。两相对照,在量化基金收益下跌后,投资人不满情绪更加凸显。“幻方近期基金产品出现回撤,收益降低,同时收费高于‘友商’,在超额收益归零,甚至低于跟踪指数收益时,不退管理费,也不退收益提成。”一位投资界人士说。“按契约合同履行,投资人亏啊,公司只是来个无成本的道歉。”一位投资界人士对此感慨。一位私募人士指出,这种基金业内一贯的收费方式——没有为投资人赚钱,还要收取高昂费用——其实不太合理。“按照巴菲特的理念,没赚钱,别收费。甚至6%以内,应该都不收费。”上述私募人士说。而私募的主动权益产品,一般采取绝对收益模式,不收管理费,赚钱之后才收取盈利部分的20%。这也是私募与公募在收费和投资策略上不同的根源。总体来看,私募对量化和主动权益产品设置了不同的收费模式,各家公司的收费标准也各有不同。而今年量化基金规模突飞猛进,吸引大量的投资人,主要是因为今年量化基金收益高——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百亿量化基金的平均收益达21%,同时量化基金回撤和波动远小于主动权益基金。但在近期量化基金出现回撤、盈利降低时,费用可能成为压倒部分量化产品的最后一根稻草。回撤潮之因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私募量化经历了一波大回撤,几乎是所有量化机构的都受到重创,大量的量化产品,尤其是中性产品被赎回或清盘。到了12月,截至12月27日,12月以来中证1000指数下跌了3.45%。业内人士指出,指数与私募量化收益是正相关,也即是指数上涨,量化收益上涨;反之亦然。这意味着,12月中证1000指数下跌超3%,对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的绝对收益形成压力,如果超额收益不够3%,产品将月度亏损。市场不平静之时,不仅幻方,近期不少量化私募都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今年业绩最好的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近期也发布回撤说明表示:“12月以来,整体市场环境不利于量化策略运行,选股难度增加,alpha策略表现一般,量化行业普遍回撤。”其中,高频量化选股模型长期偏好的技术面因子如动量、波动率、流动性因子同时发生回撤。鸣石分析回撤有四个原因:一是本月市场无法形成稳定而连续的风格,各板块间轮动频繁,“一日游”行情频繁出现,使得量化投研方法难以通过历史数据捕捉市场热点,选股难度上升,中期动量因子发生回撤。二是中证500成分股日内截面波动率偏低,振幅相对较窄,波动率因子难以创造超额收益;三是四季度以来市场交易量相对萎缩,是的流动性因子表现不佳。四是板块方面,前期涨幅较大的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出现回调,导致策略在行业布局发生回撤。不过,展望未来,鸣石投资表示,根据往年经验,量化超额存在周期现象,一般第四季度最难创造超额,一二季度表现最优。目前鸣石在原有的模型基础上升级策略信号,来适应最近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未来超额有望在底部得到回升。另一家百亿私募因诺投资也在近期对今年最差月度表示进行了情况说明。因诺投资表示:“上周,策略超额再次出现了大幅回撤,回撤主要集中在周五,这已是12月以来第三周超额回撤。策略在经历了二季度以来的大涨,9月、10月的回撤,11月的反弹之后,12月,策略超额出现了今年的最差月度表现。”因诺投资分析:一是模型预测准确率仍然正常,但近期预测准确率有所下降。二是多空分布极不均衡,尤其以12月为最虽然多空收益在正常区间,但多空分布在短期出现了极端不均衡的情况。公司认为是模型12月出现了偶然情况,多空收益应不会长期失衡。三是量化共同回撤,彼此有影响。9月以来的这波回撤,几乎是所有量化机构的共殇,也应造成了大量的量化产品(尤其是中性产品)赎回或清盘。四是中国市场持续机构化,超额变低,波动变大随着中国市场机构化的持续进行,无效波动将越来越小,因此超额收益将出现不可避免的衰减。五是持续改进模型,静待时机应对回撤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加努力的改进模型,提升模型效果。策略优化竞赛据私募量化人士介绍,影响量化基金收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上量化交易策略趋同,所以优化策略和模型成为未来量化产品的竞争焦点。“哪家能率先跑出足够差异化,也就能进一步突围。头部的研发力量是足够的,加班加点机会还是比较大。”一位私募量化人士说。而百亿量化私募也在优化策略和模型的道路上竞赛。12月28日晚,幻方量化表示,将继续加大对策略研究的投入,务求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取得领先。鸣石投资表示,目前鸣石在原有的模型基础上升级策略信号,来适应最近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未来超额有望在底部得到回升。因诺投资也表示,“公司近期更新了一版模型,预计可以提升超额3-5%的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中国市场有效性的提升。”“但是,新模型的收益特点与老模型仍是相似的,并不能把亏损变为盈利,只是在盈利时多赚一些,亏损时少亏一些。模型的效果,仍然需要静待有利时机的到来。量化模型的效果,仍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所体现。我司仍在持续不断的优化策略和模型,力争保持市场有竞争力的水平。”因诺投资指出。...
九价HPV“一苗难求”,催生了黄牛的盛宴, 背后是因为供不应求,还是因为厂家搞饥饿营销?黄牛无处不在,“嗅觉灵敏”,最近黄牛们盯上了一个新目标:九价HPV疫苗。1、九价HPV“一苗难求”催生黄牛盛宴近日,据澎湃新闻暗访发现,九价HPV疫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一苗难求”催生了猖獗的黄牛。通过正规渠道预约,一针九价HPV疫苗一般在1300元左右,三针打下来4000元左右。如果选择黄牛,一般来讲,三针九价HPV疫苗的黄牛费在1500-1700元,很少有上2000元的,现苗黄牛费要2600元左右。黄牛不仅是个人,还有专业技术和业务团队,业务范围涉及代抢、现苗、走私港苗等,黄牛团队还号称“是技术的力量”。报道称,需预约者先在微信“知苗易约”小程序上绑定自己的身份信息,开抢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通过微信扫码在黄牛电脑端登录,黄牛通过电脑程序帮忙抢号,不放心的话可以申请微信小号操作。抢号成功后顾客进入“知苗易约”小程序查验,确认预约成功后转账。报道中的黄牛自称可以月赚数万元,还在全国各地招业务员,每单业务员能提成300元至400元,代理还能自己定价。很显然,九价HPV疫苗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黄牛产业链和利益链,还有“上门”在车上接种,甚至还催生了跨省代购。2、九价HPV疫苗有多“抢手”?九价HPV疫苗是用于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可以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疫苗于2014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8年4月有条件批准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九价HPV疫苗在国内上市。中国批准上市的九价HPV疫苗产自美国制药商默沙东,国内由智飞生物独家代理,每年批签发量仅有数百万只,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量。根据智飞生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默沙东九价HPV疫苗的全年批签发量为332.4万支,2020年为506.6万支,同比增长52.41%,尽管增幅较大,但仍不能满足国内接种需求。九价HPV疫苗的接种适龄人群为16岁~26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适龄接种九价HPV疫苗的人数约为1.2亿人。若按智飞生物2020年的批签发量计算,能够接种到该疫苗的人数还不足总数的1.5%。自上市以来,九价HPV疫苗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接种需通过网上预约,往往要排队一年,预约系统也是“秒光”。比如在深圳,市民要接种九价HPV疫苗要靠摇号,每一期的中签率都不足3%,中签率如同摇车牌一样。3、九价HPV“一苗难求”的背后是因为饥饿营销?正如上述,每年默沙东向中国供应的九价HPV疫苗仅有数百万支,但国内上亿人需要接种,严重供不应求。算起来九价HPV疫苗在国内已经上市三年了,为什么现在还是供不应求?NBS新品略关注到,自上市开始,九价HPV疫苗就出现了“一苗难求”的局面,甚至有网友和媒体曾质疑,默沙东公司是不是在中国市场搞饥饿营销。实际上造成九价HPV疫苗“一苗难求”局面的背后有多个原因。首先,九价HPV疫苗生产周期长。九价HPV疫苗的生产需要经过生产、品控、原产国检测放行,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也要经过相关机构的检测通过,每只九价HPV疫苗的生产周期在3个月以上。疫苗上市周期较长,从生产出来到最终在国内上市,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其次,九价HPV疫苗生产厂家唯一。截至目前,全球九价HPV疫苗厂家只有默沙东一家,包括葛兰素史克在内的其他制药厂只能生产四价HPV疫苗。默沙东一家生产九价HPV疫苗,而且面向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供应,所以不只是中国市场九价HPV疫苗紧缺。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数据,2018年默沙东的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在国内上市即占据70%的市场,2019年更是超过80%。第三,现在没有国产九价HPV疫苗。如上述,目前全球只有默沙东一家能生产九价HPV疫苗,没有国产九价HPV疫苗能进行代替,国内的万泰生物也只是生产二价HPV疫苗。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制药厂商正在加速推进九价HPV疫苗的研发,博维生物和厦门万泰两家厂商的九价HPV疫苗在今年进入III期临床,接种对象为18岁至45岁。按照目前的进度,国产九价HPV疫苗可能会在2024年上市接种。也有媒体报道称,国产九价HPV疫苗最早预计在2025年左右投入市场。第四,健康预防意识提升,特别是适龄段女生接种需求明显。宫颈癌一直位列是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发病率为13/10万,多数人的年龄在40-50岁之间,被称为是女性健康的“杀手”。研究数据显示,99.7%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而且近年来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中国女性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健康预防重视度提升,九价HPV疫苗的接种意愿越来越高,因为九价HPV疫苗有着适用年龄段要求,特别是临界适龄段的女性有着急切的接种需求。4、看透黄牛猖獗背后的乱象其实九价HPV疫苗紧缺现象一直存在,只是最近黄牛猖獗,特别是“技术黄牛”的出现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九价HPV疫苗供不应求的关注。九价HPV疫苗有大量的接种需求,但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这让逐利的黄牛们看到了机会,“各显神通”,甚至动用了技术手段来代抢疫苗。黄牛九价HPV疫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尽管有一些人通过黄牛渠道抢到了九价HPV疫苗,但市场背后也暗藏诸多风险。一位来自宁波慈溪的肖女士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就表示,自己被黄牛骗了4800元,甚至还有女生被骗了上万元。据媒体报道,海南博鳌银丰康养国际医院在2018年1月就涉嫌非法给38人接种HPV疫苗,而这些可能来自非法走私,甚至还有可能来自吉林四平的某个制药点。2019年,香港也曝出了九价HPV假疫苗事件,有人单程飞千里,交1050元定金,付给诊所6300元港币,极有可能只是接种了一针管“生理盐水”或纯水。九价HPV疫苗供需失衡的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对需要接种九价HPV疫苗的女生来说,NBS新品略建议通过正规渠道预约接种,才有安全保障。...
2021年以来,信托违约事件共发生277起,涉及金额超1435亿元。风险高发领域由2020年的工商企业转移至了2021年的房地产行业。长沟流月去无声。对于信托业,最深刻的记忆还停留在2020年6月份的川信大厦现场,一位投资人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朝四川信托工作人员掷去。将画面定格往后拉,水瓶的抛物线与2021年初华信信托董事长董永成持械击打总裁王瑾的路径已然形成某种戏剧化衔接,草蛇灰线之间,拉开了信托业的2021大门,勾勒出“风险化解”这四字主题。2020年和2021年是信托领域风险事件高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用益金融研究院处拿到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年,信托行业共发生了332起违约事件,涉及金额超1616亿元;2021年以来,截至12月29日,违约事件共发生277起,涉及金额超1435亿元。风险高发领域由2020年的工商企业转移至了2021年的房地产行业。与此同时,部分两三年前成立到如今才暴露风险的项目,甚至于更久远年代成立的滚动发行风险项目,其背后暗藏的“灰色”交易随之显现。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从各渠道披露的涉及信托从业背景人员的刑事案件多达12起。关键词一:以惩治化解风险2021年,金融反腐已深化至信托领域,叠加行业风险事件暴露出来的相关人员职责缺失问题,涉及信托从业背景人员的刑事案件加速暴露。1月份,因持械击打总经理事件出圈上微博热搜的董永成事发当晚便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已被依法批捕,随后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公安机关从各种渠道进一步获得董永成及其他相关人员涉嫌经济犯罪线索。而董永成所主导的华信信托,于2020年便出现二十余款信托计划逾期的情况,目前因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违法违规经营,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突出,正在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指导下开展风险处置工作。同样是风险事件暴露而被公安机关逮捕的还有四川信托实控人刘沧龙及相关高管人员,刘沧龙涉嫌的刑事案由为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目前,四川信托正在加大重组推进力度,进一步与省内外有意愿、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沟通接洽,为适格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创造条件;抽调专人、组建专班,结合三所清产核资工作摸底风险项目,测算重组成本,研究重组方案。此外,更多的刑事案件则是通过纪委监委自上而下调查披露,2021年涉嫌受贿罪被开除公职并移送检察机关的人员总计有7人,包括:中信信托原资本运营二部总经理(2016年9月-2019年6月)李革、光大信托原纪委书记(2014年8月至2019年1月)黄智洋;五矿信托原党委书记(2008年2月至2013年11月)曹大岭;华宸信托原董事长、党委书记(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刘玉瀛;吉林信托原党委书记、董事长(2018年6月-2020年11月)邰戈;外贸信托原党委书记、总经理(2021年1月-2021年10月)刘剑;东莞信托原董事长(2016年5月-2021年1月)黄晓雯。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涉嫌受贿的部分人员,并未明确其违法违规事项是在信托公司任职期间所犯。另外,还有3位信托从业人员均是明确因信托展业期间违规被判刑或被通缉。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派驻机构改革推动金融领域反腐不断深入,从涉及的问题来看,金融领域腐败案件既有权钱交易的老套路,也有一些具有特点的新情况,比如利用信托受益权转让、融资财务顾问等金融交易大肆敛财。随着金融机构风险事件暴露,相应责任人的责任承担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银行保险机构应根据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健全劳动合同,约定双方关于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权利义务以及争议的处置途径。”银保监会官网2021年2月5日披露的《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关键词二:以压降和转型防范风险在2021年,“压降”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9年、2020年这两年,监管开始针对性地对多家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陆续下发了规范具体业务的通知函,先是督导信托公司制定房地产信托和通道业务压降计划,明确相应时间安排和压降任务,进行余额管控,此后加码对融资类业务进行了指标化管理,并要求信托公司加大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和化解工作。上述监管要求在2021年得到更为系统的归纳,形成了常态化管理。在2021年2月7日召开的2021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上,监管明确表示,2021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86万亿元,较2020年底已压降了1万亿元;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8.55万亿元,已压降0.64万亿元;投向房地产业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95万亿元,2020年末该项数据为2.28万亿元。“非标不死,标品不兴。”证券市场如今成了资金信托五大投向领域中唯一实现规模正增长的,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3.06万亿元,同比增长38.12%,环比增长9.22%,规模仅次于工商企业领域。细化来看,证券市场信托的增长主要源自投向股票和债券资金信托产品,尤其是投向债券的资金信托产品同比大幅增长。3.06万亿元中,投向股票、债券和基金的规模分别为0.65万亿元、2.13万亿元和0.28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54%、57.36%和10.75%。“标品信托是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点领域。在政策的引导下,预计证券市场信托的规模和占比将持续提升。”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萍认为,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环境为信托公司带来了标准化资产投资机会,信托公司应充分发挥信托资产的本源属性,发展直接融资业务,促使金融市场投融资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结构相匹配,形成良性互动且高效运转的金融与实体经济资金融通格局。展望2022,信托业需要关注两套新规的落地。一是信托业的资管新规配套细则,银保监会于2020年5月公布了《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直至2021年12月底,资金信托新规正式文件尚未出台,但信托业内已在这一年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按新规要求进行了自审和改进。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新规迟迟未落地,限制了其公司在公开市场上开展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回购等标品业务。二是信托公司异地部门整顿文件,银保监会于2021年10月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整顿信托公司异地部门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到,信托公司应于通知印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异地管理总部整改工作,其中中后台部门应迁回注册地或与注册地部门合并,前台部门应进行整改;董事长(含副董事长)、经营管理层、监事长(监事会主席)应常驻注册地办公,不得在异地设有办公场所;所有异地部门的员工总数应占信托公司员工总数的35%以内。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若该文件落地,对注册地不在一线城市的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层和中后台人员的影响很大,亦不利于今后的人才引进。整体来看,信托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压力,组织机构、工作机制、业务方向上都需要加速调整以适应转型需求。同时,TOF/FOF等权益类产品成为新增长点,养老信托、涉众性资金信托、家族信托等创新业务,政策空间有望打开,业务品种和规模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
这是2021年12月27日的下午,北京冬天似乎比往常要冷那么一些。53岁的李彦宏站在这片名为“希壤”的土地中心,不知心里是怎样的滋味。再过几天,百度就将走过它的第22个年头。这家全中国都家喻户晓的公司,似乎不如它的名气一般,拥有着与之相应的业绩。相反,百度在这十年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渐渐迷失了自我。没能在这十年中挖到金子的百度,决定将自己的未来押在下一个十年上,但这个“十年计划”的起点,似乎不尽如人意。01 游戏裁直播,百度究竟想要做什么?就在“百度Create大会”启动前几天,百度被曝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游戏部门300多人几乎全部被裁,直播业务也有一定规模的裁员。作为曾经的“御三家”,百度也曾无限风光,数年前就早早地开始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这也让不少人称赞当年的百度“有远见”、“有眼光”。百度这些年也不只埋着头搞AI,和他的两位“同僚”一样,做投资、做游戏、搞直播、搞社交……好像什么都做了,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观隔壁的小企鹅,背靠着社交和游戏两棵大树,在全球范围内缔造了自己的游戏帝国。从东边来的阿里巴巴也没闲着,把自己的商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而百度,可谓是照葫芦画瓢,但不知道自己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手里拿着人工智能这一张好牌就是打不出去,喊了好多年的无人驾驶迟迟无法落地。或许是为资本市场讲个新故事,做技术服务商的百度干脆入局亲自下场造车。从游戏直播到电商直播,百度总是慢半拍。今年收购YY后,还曾遭遇浑水做空。历经多次挫折后,百度决心壮士断腕,抛下一切全心投入AI与元宇宙。不过看起来,“希壤”更像是半成品,作为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小白鼠”。02 重技术轻场景,“希壤”沦为试验田号称国内第一款元宇宙应用的“希壤”,这一次亮相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元宇宙”。尤其是没有VR设备加持,在手机体验希壤,就像是玩游戏半成品一样,许多用户都卡在了更新与登录环节,无法进入“希壤”。游戏向来被视为元宇宙的雏形,如果元宇宙应用连最基础的雏形标准都达不到,那好像很难有说服力。可比起形态,百度似乎更在乎背后的底层技术。竞核了解到,“希壤”团队原在百度内部主攻云计算、云渲染方向。也有爆料称这是百度安全部门主导的产品。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能看得出百度更注重云技术在产品端的应用。如何保证多人同屏在线的流畅程度?如何实现云端数据的快速传输?这是百度想要在“希壤”中验验真伪的。如果力量不够,那就人数来凑。这次百度搞元宇宙拉上了英伟达。在百度create大会开幕当天,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暨亚太区总裁Raymond Teh受邀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Raymond Teh表示,英伟达与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有紧密合作。百度推出的AI开发者平台“飞桨”也和英伟达的软、硬件进行了深度的集成和优化,英伟达将继续携手百度打造AI元宇宙。而英伟达最引以为傲的图形技术却没有在和百度的合作中被提及,百度对元宇宙场景搭建似乎也不是很上心。结合近日裁员游戏部门的消息来看,百度未来更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底层技术供应商与方案解决者的角色。03 入局早布局晚,百度游戏很难再出发在应用侧,百度是不上心还是有心无力?大家可能各有自己的判断。比起腾讯、网易这类游戏巨头亦或是新入局的阿里与字节跳动,百度游戏至今都难有佳作问世,产品矩阵也倾向轻度休闲手游,中重度游戏多为IP改编手游,例如《北行客》《忘川》等。重点投入的大IP产品《数码宝贝:源码》、《武庚纪》受政策限制,至今未能获得版号;海外发行的休闲手游《今晚来点貂蝉》、《Pocket Dungeon》等均表现不佳。自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游戏版号以来,近段时间未有新的版号信息公示。据竞核统计,截至发稿日,2021年共计下发755款游戏版号。其中国产游戏版号679款,进口游戏版号76款。2021年已经有五个月没发版号了。从当前政策动向来看,无版号况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对许多中小游戏厂商来说是不小的打击。百度游戏也是一样,政策限制下难以通过充足的产品存量与差异化策略入局游戏市场,产品上线与运营压力山大。从休闲游戏等轻度手游入场、逐步积累自研技术,确实是打开游戏市场的良性策略。可想要搭建元宇宙平台,这些远远不够。其实百度染指游戏不可谓不早,往前可追溯到2007年,当时主要为玩家提供游戏资讯。2013年,百度斥资19亿美金,高调涉足游戏商店,意欲成为分发平台。可惜事与愿违,百度未能登上移动流量分发快餐车。时隔八年后,也就是在今年7月ChinaJoy上,百度宣布重组游戏业务,想要再探游戏市场。当前游戏政策环境变了,市场主体变了,百度很难再从中分得一羹半匙,年底大裁员印证了百度游戏“再出发”的艰难程度。未来,百度或许会携手一些拥有一定技术积累的游戏公司,共同搭建“希壤”场景。百度自身则退居幕后,让AI和云端技术在元宇宙这棵参天大树下生根发芽。这也很符合百度“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理念。下一个十年,可能真的要“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了。...
“有病没有药是天灾,有药买不起是人祸。”——《我不是药神》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披露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新发癌症人数、癌症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然而,更残酷的现实是,由于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滞后,国内制药企业大多以仿制药或Me-too类药物(派生药)为主,真正的国产自研创新药物极其稀缺。实际上,为了消除“天灾人祸”,早在1993年,中国医药审批、社保支付这两只“有形的手”就大胆解放思想,掀起了第一轮产业变革风暴。公开资料显示,此后,从孙飘扬改制恒瑞医药,到丁列明回国创建贝达药业,再到王晓东、欧雷强成立百济神州,无数创业者与医药企业都加入到了这一场拯救中国癌症患者生命的时速竞赛。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伴随着资本热钱的躁动,恒瑞医药市值最高曾突破6000亿元,百济神州也已顺利成为了同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科创板上市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但进入2021年,火爆的投资情绪迅速消退,医药板块遭遇估值回调。截至12月28日A股收盘,恒瑞医药股价较最高点已下跌57.07%,百济神州科创板股价仍在发行价下方。有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不仅是中国数百万癌症患者,如今,医药企业们也急需一轮以基础科研与源头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新革命。具体的变革仍是从上层建筑开始。据报道,今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在相关指导文件中明确要求:创新药企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显示,共有58类抗肿瘤药物进入了初审名单,但最终仅有18款抗肿瘤药物成功入围。对此,平安证券、兴业证券等券商在研报中认为,未来,创新药行业将迎来出清,Me-too模式的药企将面临洗牌出局,而以差异化靶点研发、临床试验能力为壁垒,拥有“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与国际化能力的药企将具有发展潜力。中国创新药三十年激荡,但现在,荒芜的时代已经终结。在新的政策与产业环境下,不论是曾经的传统医药巨头,还是新的生物科技、生物制药公司,赛道中的每一个玩家都需要去思考、探索新的出路。中国药企的觉醒时刻2020年1月16日晚,A股“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孙飘扬将卸任董事长一职,总经理周云曙将接棒走向台前。公开资料显示,此时距离孙飘扬正式掌舵恒瑞医药,刚好过去了三十年。1990年,帮医药企业加工原材料的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濒临破产。为了脱离困境,懂技术的孙飘扬被任命为厂长。他在改革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将开发新药作为公司的突破口,“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我们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而那一年,抗癌针剂VP16成为了市场上的爆款产品。孙飘扬洞察国内患者的需求,决定从美国医药公司手里买下专利,并改成胶囊出售。结果,连云港制药厂当年的营业额就增长了34%,盈利接近百万元。这更坚定了孙飘扬转型抗肿瘤创新药领域的决心。不过,由于连云港制药厂几乎没有新药研发能力、资金量也不足,因此初期仍以仿制药战略为主。直到2000年,改制后的恒瑞医药顺利完成了IPO募资,“弹药充足”的孙飘扬也随即上马了创新药项目,并斥巨资相继在连云港、上海两地建立研发中心。2003年,恒瑞医药提交了首个用于缓解骨关节的1.1类创新药艾瑞昔布,进入到仿创结合阶段。这一年,在大洋彼岸,丁列明、王印祥、张晓东三人亲眼目睹了美国生物科技产业的兴起与泡沫破裂,他们决定带着项目回到中国,创立贝达药业。据报道,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第一个肺癌领域的分子靶向药物——埃克替尼。然而,恒瑞医药、贝达药业的创新并未改变国内医药研发、临床领域的乱象,甚至都未能引起创投机构的重视,贝达药业后来就差点因为资金断裂而夭折。不过,产业风向在2008年有了重大转变,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针对肿瘤等十类重大疾病攻关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已经启动。时任专项实施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提出,“十一五”期间将研制30个创新药物,同时改造10个大品种。“上层建筑”的变革直接为创新药赛道注入了强心针。2010年,郭广昌麾下的复星医药创建子公司复宏汉霖,正式进军肿瘤创新药领域。次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携手欧雷强在北京成立百济神州,并为公司赋予了“百创新药 济世惠民”的期望。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医药创新革命,正式在中国拉开了帷幕。创新药井喷与资本热潮十年10亿美元,是新药研发过程中公认的行业定律,同时也是创新药企的致命弱点之一。对于他们来说,亏损常态下,必须依靠融资来维持生存与发展。但2010年前后,国内一、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大多把目光放在了“互联网+”领域,医药行业,尤其是长研发周期的创新药领域鲜有人问津。迷局之中,高瓴资本成为了少数先吃到“螃蟹”的投资机构之一。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11月,高瓴资本携手CPE源峰向百济神州投下了7800万美元。短短7个月之后,高瓴资本再次成为百济神州的投资者,并于2016年参与了美股IPO。值得注意的是,期间,监管层正式发布了《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该文件要求提高药品审批标准,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试点药品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制度等。有行业人士后来评价道:“政策的支持力度超乎想象......这份文件可以称为中国创新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明星机构的动向加上国家层面的鼓励,促使投资人们纷纷涌入创新药赛道。IT橘子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生物制药赛道的投融资数量仅为81起,投融资金额仅为82.31亿元。但到了2015、2016年,投资融数量便迅速飙升,分别为155起、206起。到了2019年,投融资金额更是高达1256.11亿元,较五年前翻了15.26倍。在资本与热钱悉心培育之下,国产创新药物在研发、临床试验以及商业化等方面持续取得重大进展。据报道,截至目前,恒瑞医药旗下已有阿帕替尼、PD-1单抗卡瑞利珠、马来酸吡咯替尼等抗肿瘤产品上市;贝达药业旗下第二款小分子靶向药物恩沙替尼已于去年11月获批上市;百济神州旗下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帕米帕利等自研产品已成功上市,部分产品的适应症已纳入医保;复星医药旗下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多款产品均已进入市场。而在产品之外,懂财帝详细拆解了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贝达药业、复星医药四家医药企业发现,他们对于资本的态度与玩法各有差异,形成了三种特色发展模式。其中,百济神州、贝达药业这一类创新药企的玩法最为直接,即以“研产销”三大能力为核心,运用股权融资、IPO融资或将创新产品的部分权利卖出等手段来募集资金。恒瑞医药这一类传统医药巨头本身已拥有稳健的商业基本盘与规模化的生产、商业化团队,所以,其最需要解决的是产品创新问题。对此,恒瑞医药的方法是一方面自研,另一方面则直接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用于向Biotech公司购买引进相关创新药管线。如今年11月21日,恒瑞医药引进了基石药业的抗CTLA-4单克隆抗体CS1002。复星医药的玩法最为复杂,郭广昌似乎更想打造一个大健康商业帝国。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复星医药虽然不断加码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临床试验,但其更热衷于收购医疗大健康领域的相关企业。如2010-2013年,复星医药先后收购了浙江迪安诊断、岳阳广济医院、睦家医院、南阳肿瘤医院等机构。此外,复星医药还于2016年斥资12.6亿美元收购了印度领先注射剂药企Gland Pharma约86.08%的股权,这是当时交易金额最大的中国制药企业海外并购案。总的来看,过去十年间,这三种模式都为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头部医药企业。截至12月28日收盘,恒瑞医药总市值为3208.88亿元、贝达药业为330.96亿元,百济神州科创板市值为1760.1亿元,复星医药为1153.87亿元。源头创新之殇63岁的孙飘扬或许怎么也没想到,在他宣布退休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恒瑞医药总市值就在药品集采政策的冲击下跌去了三分之一。迫于无奈,孙飘扬选择再次出山。今年7月9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周云曙先生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公司创始人、63岁的孙飘扬将代任董事长一职,直至董事会选出新一任董事长。实际上,不仅仅是恒瑞医药。从整个资本市场的走势来看,2021年以来,医药板块的估值都处于承压状态,新上市的创新药公司几乎都遭遇了破发。据懂财帝统计,11月5日在港股上市的三叶草生物首日即收跌近3%,次日则大跌29%,12月10日在科创板上市的迪哲医药首日更是大跌21.83%。截至目前,两家公司的股价仍在发行价下方。对于资本寒潮,多位药企负责人在接受《财新周刊》采访时表示,“Me-too”药物赛道已明显不受资本重视,资本的兴趣主要在源头创新药上。公开资料显示,创新药的源头创新包括新的作用机制、靶点,以及针对作用机制或者靶点的新化合物、大分子,或者其他原创技术平台。麦肯锡则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一般来说,药品上市顺序对市占率大小起关键作用,FIC(First-in-class)类药品平均获得45%左右的市占率。尽管源头创新的FIC类药物收益巨大,但由于Me-too模式在开发成本、成功率方面更有优势,所以中国创新药企长期以来都习惯于聚焦Me-too类靶点。如此前,贝达药业带回国的埃克替尼就是一款Me-too类药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研发的PD-1单抗,复兴医药研发的曲妥珠单抗也都是Me-too类药物。而即便在资本热潮期间,创新药企们也仍然选择了最便捷、最快速的成长途径。CDE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监管部门批准的700多项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申请项目覆盖了150个靶点。其中,PD-1/PD-L1就达到了133项。从结果来看,靶点扎堆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导致本就不宽阔的赛道雪上加霜,部分已上市医药公司的业绩也难以达到投资者预期。恒瑞医药2021Q3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69.01亿元,同比下滑14.84%,归属净利润为15.4亿元,同比下滑3.57%,而这已经是该指标的增速连续第二个季度为负数。营收结构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恒瑞医药创新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52.07亿元,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9.15%。这也意味着,恒瑞医药仍处于转型创新药企的阵痛期。贝达药业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5.69亿元,仅同比增长2.42%,归属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滑64.39%。同时期,百济神州营收为13.36亿元,归属净利润为亏损30.07亿元。相比之下,复星医药的业绩似乎好看许多,其三季度营收为101亿元,同比增长25.03%,归属净利润为10.82亿元,同比增长41.63%。但在资本市场,由于投资者担忧在集采政策下复星医药的仿制药红利将逐渐衰退,财报发布次日,复星医药A股下跌2.32%,港股下跌4.55%。此外,另一部分投资者担忧复星医药的投资收益与过高的商誉。其财报显示,2018-2020年,复星医药依靠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分别为18.15、36.65、22.84亿元,该指标在净利润中的占比分别为60%、95.21%、57.95%。截至上半年末,复星医药的商誉仍高达86.22亿元。结语回到行业视角。其实,不论是药企走研发捷径或是资本机构着急变现,都只是国内源头创新能力缺失的因素之一。在懂财帝看来,这一现象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国内基础科学研究水平较低。据《财新周刊》报道,中国论文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三大顶级期刊的占比仅为0.17%,欧美国家普遍在0.6%以上。在优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占比方面,中国为1.5%,仅为欧美国家的一半。麦肯锡咨询发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资本市场,拥有领先技术的新兴生物科技公司的表现远优于一般企业。而参考欧美国家的科技进步史来看,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差距往往需要数十年与几代人的努力去弥补。除此之外,创新药企不愿意研发FIC类药物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药品集采政策。据医保局发布的数据,今年新纳入医保目录的抗肿瘤产品价格的平均降幅高达60%左右。这意味着,入围药企的利润空间会被压缩至最低。对此,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集采政策不可能实现创新药物的全覆盖。要想既为患者带来实惠,又不挫伤药企创新的积极性,发展商业健康险或许是推动行业变革的一种思路。再次回顾行业发展史,三十年前,恒瑞医药凭借买进的抗癌针剂VP16的专利,敲开了中国创新药产业封闭的大门。二十年前,恒瑞医药与贝达药业依靠Me-too类药物率先进击创新药领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十年前,政策红利推动下,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新兴药企的诞生在中国掀起了创新药风暴,为数百万癌症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如今,站在新的时代与产业变革节点,有行业人士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有望出现全球性的产品与药企。”据此参考全球医药巨头辉瑞、诺华的成长路径,万亿市值的梦想在前,中国创新药的钟摆仍将继续摆动。...
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尾声,券商资管转型迎来“最后一米”。转型期间,各家券商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调整自身业务结构,积极推进转型,但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多家券商因资管业务不规范受到监管处罚的现象也触目惊心。券商资管业务,通俗的说就是“帮人管钱”。自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券商资管过去依赖通道业务“躺赢”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据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8.64万亿元,远远低于2017年峰值时的18.77万亿元,呈现“雪崩”式下滑。新规背景就是防范金融风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至2012年大资管概念的提出,资管行业总规模一度突破100万亿。伴随而来的也出现了种种严重问题。债务泡沫快速膨胀,整个社会的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250%。在金融领域也多次出现大幅波动现象,如2013年的“钱荒”、2015年的“股灾”和“汇灾”、2016年底的“债灾”以及2018年的“股崩”等现象。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资管新规》),《资管新规》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全局考量,瞄准多年来的资管乱象精准出击,对资管业务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规范。可见,防范金融风险是《资管新规》出台的最直接的原因。资管新规过渡期本将在2020年底结束。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范转型面临较大压力。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券商日子不好过选择主动转型资管新规导致券商通道业务压缩,资管规模被进一步收缩。券商日子不好过也得过,于是纷纷开始主动转型。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发力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加速FOF产品布局等方式推进转型。其中中金公司、财通资管、五矿证券、广发资管等4家券商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升迅速,主动管理规模占总规模比例均已超90%。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东兴证券、华创证券、国金证券等6家券商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发力资产管理业务,加速布局公募市场。随着券商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接近尾声,目前券商已完成134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截至12月13日,新增2333起券商资管产品备案,较去年同期增加178起,同比增长8.26%,备案数量超去年全年总量。由于券商具有天然的投研和通道优势,其资管产品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数据可查的4046只券商集合资管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83%,40只产品收益率超100%。其中,有3523只产品保持正收益,占比87.07%。过渡期内还有多家券商“顶风作案”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重点要求证券公司强化风险控制,对其风控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在这样的严格监管下,还是有不少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时,暴露出产品运作不规范、风险管理机制漏洞大等等问题。今年7月,华泰证券资管业务被证监局责令改正。经查,华泰证券在开展固定收益业务过程中,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不足,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对信用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和全程管理,部分产品出现流动性风险。11月初,中金公司因在私募资管产品中采取了错误的估值方法,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并要求限期2个月整改。因同样的原因,12月7日,浙商资管更是被暂停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公司被责令改正、处分有关人员。11月12日,华安证券因为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合规被安徽证监局责令改正,主要包括三方面问题:不同资产管理计划账户间存在违规交易,债券投资风险管控不完善,未针对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业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建立收入递延支付机制。另外,还对招商资管、长江资管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对国元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决定。申万宏源、华泰资管、中航证券等券商也均收到资管业务罚单。处罚原因涉及资产管理产品运作不规范,投资决策不审慎,投资对象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不到位等问题。从以上案例来看,券商资管业务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估值方法使用不当、合规风控存薄弱环节等。结语目前,我国境内共有140家证券公司,大多把资管业务看做是利润来源的重要一环。其中更有数十家券商喊出“大投行、大财富、大资管”口号,把三块业务看得一样重。随着新规的正式实施,变窄的赛道上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过去大家都“躺赢”的好日子再也不会有了。可以预见的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层面的管理措施将会越来越严格和细致。2022年后,想要在变窄的合规赛道上“领先一步”,各家券商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转型,拥有清晰定位自身角色和建立核心竞争力才是未来成为“赢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