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六个月前,高盛还卖力地帮助全球第一大P2P网贷公司Lending Club上市。如今,这家华尔街老牌投行自己也挤进了这一行业,将面向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网络贷款。 据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在上个月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公司从金融服务公司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招募了一位高管Harit Talwar,以领导公司的新业务——“数字银行服务。该业务没有员工福利成本,也没有固定资产开支。” 与当下火热的P2P模式不同,高盛不会将贷款者和借款者的资金供需进行匹配,而是寻求直接从其纽约州特许经营的分支银行发放贷款资金给借款人。截止3月底,该分支银行资产规模为1280亿美元,主要为私人客户和机构提供贷款。 《纽约时报》周一援引一名高盛该项目负责人报道称,高盛希望新的在线贷款业务将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来进行,最快将于明年启动。高盛希望到明年底最多投入100名人力来支持这一新业务的运营。 高盛仍在考虑这一新业务的细节。一位参与该项目的匿名人士对《纽约时报》表示,在近期的讨论中,公司在商议发放1.5万-2万美元之间的贷款。公司还考虑发行一种预付卡来发放贷款。这种卡可以记下借款人每一笔的详细消费。 事实上,随着数据处理软件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激增,网络贷款运营商近几年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位于旧金山的Lending Club每季度的资产规模逼近2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对手Prosper公司资产增量也将近10亿美元。 就在今年3月,高盛还发布了一篇被广为传阅的研报,详细阐述了金融业的未来前景和技术的影响力。该行还预计,通过网络贷款运营商,将有高达1.7万亿美元资金更有效地提供给消费者和小企业。 这也不是高盛第一次触及互联网金融了。华尔街见闻曾介绍,高盛近年频频试水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金融。比如,高盛押注亚洲大数据业务将迅速增长,领衔对新加坡大数据公司Antuit Holdings Pte投资5600万美元;高盛还考虑投资新兴的P2P融资平台Aztec Money;高盛和IDG资本领投了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Circle的创始人希望利用比特币的技术实现P2P支付服务的国际化。 ...
沃尔玛旗下的会员制超市山姆会员商店最近推出了多项增值服务,其中就包括与LendingClub合作推出的网贷平台。 山姆会员商店( Sam's Club)是沃尔玛旗下的高端品牌。它的顾客包括上百万的零售商、批发商、承包商等小微企业主。最近山姆商店在美国推出了全新的会员福利:通过自有品牌的网贷平台,为会员提供小微贷款——当然贷款并不是由沃尔玛出资,而是通过合作的P2P网贷平台支持。 山姆俱乐部商业贷款中心(Sam's Club Business Lending Center )目前已经正式开张。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为山姆商业会员提供快速便捷、可负担得起的短期信用贷款。平台所发放的贷款额度在5000-350000美元之间。最低年化利率6.95%起。此项贷款可被用于补充企业运营资金、购买库存、扩张业务、采购设备、重组债务或者兼并收购等。 山姆俱乐部商业贷款中心由著名的网络贷款公司Lending Club和SmartBiz合作建设维护。有贷款意向的会员可以在平台上自主选择想要申请的贷款额度,提供基本信息后,页面会跳转到Lending Club或者SmartBiz上的对应产品。作为独享福利,山姆会员通过上述平台贷款,将可以节省20%的手续费。 对于小微企业主来说,传统的贷款申请流程复杂而漫长,无法满足日常经营的需求。山姆商业贷款中心通过网络技术节省下了大量时间。它最快可以在数分钟或者数天内发放贷款,而不是传统的几周到几个月。对于重视周转率的批发零售商来说,获得资金的速度至关重要,因为他们需要把钱快速投入到运营中去。 银行不做10万或者20万的贷款,一方面是因为耗费时间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风险溢价的问题。特别是面对那些没有信用档案,或者有负面信用记录的客户,银行必须提高利率来覆盖额外的风险。结果就是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传统金融机构也越来越不待见小企业。然而,市场上只要有需求,就会有愿意满足需求的供给方。新兴的网贷平台接手了这块银行主动放弃的市场。网贷平台没有实体网点,他们通过网络连接借贷双方,运用信息技术审核风险。他们的运营效率更高,风险定价更科学,所以能向小企业提供平价的贷款。 通过这次创造性的合作,沃尔玛将能吸引到更多的商业会员,把线下客户纳入到数字化的生态系统中;沃尔玛的客户能够得到更便捷的贷款,并且享受优惠的价格;网贷平台则是获得了优质的客户接入渠道,同时还附带辅助性的用户信息,有助于评估贷款风险。三赢的局面。(网贷之家 金鲵/译) ...
当P2P网络贷款在中国野蛮生长的时候,这种商业模式在美国也获得了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管者的高度关注。而这场商业革命的对象,华尔街银行家们,虽然反应迟钝,但已经开始警觉,并试图顺势而为参与到这场盛宴中来。他们再次带来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 从数据来看,2004年左右才出现的P2P贷款行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至2015年初,全美国发放的贷款已经达到了770亿美元,这是三年前的15倍。分析师预测,该行业在全球的发展速度应该是每个季度环比增加20%。很多风险投资经理形容,感觉就像回到了2000年的泡沫时代,钱就像水一样被泼入这个行业。 快速的发展机会来源于金融市场的传导失灵。一方面美联储把基础利率长期压低在0-0.25%,让投资者无钱可赚;另外一方面,大量借款人却得不到银行的贷款,信用卡用户忍受着20%以上的利率。目前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只有可怜的0.6%,而网贷平台的平均收益率大约是7.6%。巨大的差异刺激着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难怪借贷双方要撇开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自己玩了。 网络贷款行业也获得了来自传统金融业的广泛认同。作为行业领头羊的Lending Club,请到了克林顿政府期间白宫经济顾问、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和前摩根斯坦利首席执行官John Mack作为他们的董事会成员。另一家龙头公司Prosper的CEO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现在每天都有大量投资机构找他们谈合作,看是否能够通过他们的平台发放贷款,获得远高于债券产品的投资收益。 如果说P2P网络贷款只是想要在个人消费贷款领域有所作为,那对华尔街银行来说还是不痛不痒的。但是如果他们盯上了公司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那对华尔街就构成了实质性威胁。因为这是一个96万亿美元的广阔市场,而目前的网络贷款余额还只是市场容量的百分之0.08。 为了应对挑战,华尔街开始考虑把资产证券化引入P2P贷款行业,他们从贷款平台那里购买了贷款,通过他们最擅长的证券化机器,分拆打包卖给机构投资者。去年11月,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就联合承销了3.03亿美元通过一家名叫社交金融(Social Finance)的网贷平台销售出去的学生贷款。虽然这个数额很小,但是代表的方向却很明确,因为这么高的收益率正是大量机构投资者所期待的。 很多投资者也向华尔街投行表达了希望他们发行P2P金融衍生品的愿望,他们希望投行能够开发出一种产品来跟踪网贷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关注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提供便利。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对这种产品感兴趣的投资者却更多看空网贷行业的人。他们认为网贷这种高票息的投资产品在短期内是可以产生不错回报的。可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坏账会很快压垮很多网贷平台,而他们希望从自己的投资判断中获益。 华尔街还提出了当年资产证券化加金融衍生品的解决方案。即把网贷资产打包证券化,使用信用违约互换(CDS)为其提供增信,并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分拆卖出。这种方式就和当年次级贷款的处理方式完全一样了。但和当年不同的是,住房抵押贷款是存在抵押品的。而当前的网贷却几乎全部是无抵押贷款。如果遇到风险,投资者的损失会更大。 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监管当局和普通民众的高度警觉。就像当年很多次级贷款公司为了做大业务量,帮助大量不合格的房屋购买者以零首付买房,人们开始质疑Lending Club和Prosper是否有嫌疑同样为了快速发展而放松贷款发放流程。因为一旦网络贷款被通过资产证券化销售出去,网贷平台就几乎脱钩了。 他们会安心的把1%的服务费放入怀中,而不再关心坏账的审核。Prosper公司CEO在面对电视主持人咄咄逼人的发问时坦言,平台发出的都是高质量的贷款。85%的借款需求是被会拒绝的,而且只有信用评分在710分以上的客户,才有可能获得贷款。 为了解决长期资金需求和短期资金供给之间的期限错配,规避历史上数次金融危机产生的银行挤兑问题,华尔街发明了资产证券化。由此也带来了贷款责任主体不明确的弊端。贷款由贷款平台发出,但其本身却不承担由坏账产生的风险。这是08金融海啸发生的核心原因。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错,错在缺乏监管。而危机后,美国证监会也对此进行了严格监管和立法。现在是时候让我们看看,华尔街是否会在同一块石头上摔倒两次。 (本文作者介绍:现在为高盛集团工作,此前曾在美国供职于大型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
网络借贷平台SoFi正在准备出售一批4.1亿美元的债权组合。这项资产由高质量的学生贷款组成,获得了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高达Aa2的长期债务投资评级。在穆迪共计21阶的评级体系中,Aa2排名第四,属于信用风险较低的类别,常见于顶级大公司发行的信用债券或者银行发行的金融债。 SoFi资本市场负责人保罗·菲尔丁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此评级是同类贷款资产获得过的最高评级。 穆迪表示,此项资产组合中的贷款拥有强健的信用质量保证。资产池中超过85%的贷款人是研究生毕业,目前已经参加工作。大部分的贷款人来自排名前100的顶级大学,还有很大比例是来自顶尖的20所大学。相当比例的借款人获得了医药、法律或者商业领域的高级学位——这一切都代表着良好的还款能力。 具体来看,这项资产为结构性金融产品,其中包括1.46亿美元的A1档资产(Aa3级),2.35亿美元的A2档资产(Aa2级)和0.29亿美元的B档资产(Baa3级),不同分级之间存在结构性的利率分配规则。由于加入了部分还款周期长达20年的贷款(SoFi从今年1月开始提供这类贷款),整个资产组合的平均期限修正为130个月。 这次交易是SoFi公司今年推出的第二笔该类债权组合产品。SoFi在今年1月卖出的另一债权组合获得了穆迪A2评级。根据彭博采集的数据,该资产包主要由5843位学生的教育贷款重组打包而成。 相关文件显示,SoFi雇佣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作为此次交易的牵头经办人。两家投行的发言人对此都不予置评。 在上个月,穆迪曾表示网络贷款的证券化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但同时也提示了若干行业风险。穆迪所关注的风险焦点在于网贷平台只有很短的历史表现记录,而且贷款表现和贷款发行人之间只有一些“隐性”的关联性,像SoFi这样的发行人一般不会在续存期内持有部分债券,换言之也不会保留风险。 穆迪将SoFi的业务模式描述为“新的并且未验证的”;但鉴于公司快速成长的贷款总额,以及2014年就已经盈利的现实,穆迪同时也认为SoFi的财务状况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最近几个月,有报道称SoFi正在准备IPO上市,同时也在开发新的贷款产品,以丰富平台标的种类。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依然是连接学生和投资者,帮助学生以低利率重组贷款。 2015年第一季度,SoFi发行了超过6亿美元的贷款。首席执行官麦克·卡格奈称,SoFi今年的发行目标是超过40亿美元,并将以这一指标确定公开上市的时间。 除了SoFi之外,市场上还有另一些网贷平台也在尝试做类似业务。比如纽约的CommonBond公司就已在讨论发行价值1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债权组合,并且拟邀请摩根士丹利作为承销商。(网贷之家金鲵/译) ...
中国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就是互联网金融了。破局者BAT早已开始排兵布阵占山为王,搅局者P2P平台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地,而变局者传统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被泼了一脸冷水后大梦初醒,发现自己的地盘早已千疮百孔。 这场持久战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已经远远超过此前其它互联网领域烧钱大战的投入。 大洋彼岸的美国,可以为这场战争带来哪些“风向标”? 中国为什么没有Lending Club? 当国人还在嘲笑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时候,美国的P2P公司Lending Club(以下简称LC)已经上市了。成立于2006年10月的LC最早只是Facebook上的应用,后来独立发展成个人对个人的小额借贷平台。2014年12月,LC成功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市值一度超过90亿美元。 很多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复制了美国的模式,但是LC却并不一定适合“Copy to China”,它的做法与中国当下的P2P平台有诸多不同。 除了公司成立时间、人口数量多少、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截然不同以外,LC与中国P2P平台所面对的需求也很不一样。宜信宜人贷CEO方以涵告诉腾讯科技,LC平台上的借款人在美国其他的信用机构同样能借到钱,借款人选择LC是为了省钱。而在中国的P2P平台,能不能借到钱才是借款人最关心的问题。LC的品牌口号是“更好的利率”,而国内多家P2P平台的品牌口号中都有“借得到”三个字。 此外,美国有十分强大的FICO(费埃哲)信用评分系统,收录了完整有效的个人信用信息,不仅美国的三大信用局都会采用其报告,连各大银行也都以此为是否为个人借款以及借款多少的依据。 在美国你只要有一个SSN(社会安全号),你从小到大的个人信用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它不仅可用于报税,连申请驾照、开银行帐户、公寓租住都可能用到。因此,LC也以此作为个人借贷的基础,借贷双方完全可以在线上完成,无需再到线下进行验证。 而在中国,由于没有类似的信用评分系统,在线上无法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身份真伪以及还款能力,绝大多数平台只能到线下获取借款人。 有利网早在2013年初就与FICO达成合作,采用后者的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拍拍贷也学习了LC的模式,只做线上个人对个人的借贷。 拍拍贷CEO张俊告诉腾讯科技,拍拍贷在今年3月发布了自己的风控系统“魔镜”,该系统会参考借款人的多项信息,甚至包括个人微博和QQ空间等,针对每一笔借款给出一个相应的风险评级。 然而,即便如此,由于数据的缺失,对有利网和拍拍贷而言,信用评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还会是一大待解的难题。 美国真没有“互联网金融”? 就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激战正酣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大洋彼岸的美国并不存在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于是,很快就有人妄下断言:中国互联网金融已技高一筹。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将中国与海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对比。 据腾讯科技统计,美国在互联网金融的各个领域起步都早于中国,而且绝大多数领域都领先5年以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模式,也都能在美国找到原型。 以美版“余额宝”Paypal货币市场基金为例,早在1999年该产品就已诞生,一路跌跌撞撞。到2007年,该基金收益率已攀升至5.1%,资金累积也达到峰值。不过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施行零利率政策,所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都极低,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一路“飘绿”,规模也逐步缩水。最终在2011年,Paypal选择将其关闭。而它寿终正寝时,大洋对岸的余额宝还尚未问世。 在众筹领域,Kickstarter早在2010年就实现了盈利,并成功为Instagram和WhatsApp等知名初创企业提供了大量原始资金。2014年3月,Kickstarter的累计众筹额已突破10亿美元。而这时,京东众筹还没有上线。类似的对比不胜枚举,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现如今,美国之所以没有公司蜂拥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在于其线下的金融体系已比较发达,各项金融服务也已趋于成熟,再做创新也比较难。今天的美国跟十年前的美国相比,很多金融服务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中国的金融服务极度不发达,一线城市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银行网点遍布街头巷尾,信用卡也可以人手几张。但一线城市以外却不容乐观,尤其在三四线城市,人们眼中的“金融”还只是去银行存款或取钱。中国还有大量的人群在财富管理上没有被服务到,传统金融本身就没发展好,所以才有了跟互联网结合的机会。 当然,中国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领域虽然比美国起步晚,却做到了后来居上。余额宝也完全有可能比Paypal货币市场基金做得好。同样在互联网保险、众筹、网络银行、P2P等领域,我们也都有赶超美国的趋势。不过,现在就下结论评判孰优孰劣,还为时过早。 美国为什么没有"跑路"? 过去两年,国内每天都有数家新公司进军互联网金融,而这些公司大多数都选择了P2P领域。但同时,还有另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是,平均不到两天就会有一家P2P平台跑路。人们的反应也已经从最初的不相信、质疑、震惊、愤怒、维权,到现在的司空见惯和自认倒霉。然而在美国,却并没有类似“跑路”的说法。 一方面,美国做互联网金融的公司本身就比中国要少很多,加之监管十分严苛,能够通过监管的公司本身就更有资质,跑路自然也就少之又少。此外,由于信用全国联网,随时可以调取,美国人都很重视自己的信用。同时,违约成本也非常高,平台不敢轻易跑路。受惠于美国良好的社会征信系统,借贷双方也基本可以接受平台上的违约率,我在你这儿投资赔了就赔了。 而在中国,有些平台本身就是为欺诈而来,从一开始便已做好了跑路的准备。在跑路之后,甚至又改头换面上线新网站,继续欺诈,接着跑路。除了上述情况,还有平台为拉拢客户,夸大其实,一开始就宣称保底,更以打擦边球的形式给用户过高的承诺,最后无法兑现,不得不跑路。 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对腾讯科技表示,在美国因为有现成的FICO信用评分系统可用,P2P平台可以清楚判断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然后将借款人的信用信息披露给出借人。比如LC这家公司,它本身只作为中介收取中介费,不承担风险。而在国内,由于没有强大的信用数据可供参考,所以P2P平台不得不为借款人承担起信用背书,这就意味着平台要对用户的资金负责。而一旦出现无法担负的责,就只有选择跑路。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制度不完善,惩罚力度也不够,绝大多数跑路者都可以逍遥法外。与出行领域的创业公司希望政府放开监管不同,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主流公司都呼吁加强监管,尤其是在准入门槛方面,主流公司都呼吁不要让没有专业能力的公司有从业资质。如果大量没有业务能力的公司都进入这一领域,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就很可能会出现大批量的倒闭或跑路。而这一大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真正有业务能力的公司,甚至不论好坏优劣被监管部门全体叫停也并非没有可能,这就很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
网络借贷行业,已然成为诈骗和非法集资的重灾区。已经到来的2015年被业内认为是P2P网贷行业的监管元年,待监管靴子落地之后行业格局也将重塑。 国外不少国家也存在P2P网贷平台,虽然都是近年才兴起,但是却发展得相对规范,其中经验值得国内业界深思。 南非:缩紧放贷标准避免教训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川石发自约翰内斯堡 南非最早的P2P网贷服务商Rainfin去年12月宣布,2015年将在其平台上投入超过10亿兰特(约合5.1408亿元人民币)资金,同时丰富借款形式,使得更多需要信用贷款的中小型企业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借款。 Rainfin宣布这一重大决定之时,曾经的非洲经济增长极、金砖国家南非已经陷入经济增长2%低位、失业率久居25%的高位并日益高企的窘境。当地舆论认为,Rainfin这一举动,将使南非包括创业型企业在内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大量被大银行拒之门外的企业得到发展,对低位徘徊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率将双双起到缓解作用。 这个举动,只是P2P这种形式在南非诞生两年多来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2年8月,由南非四大银行之一Absa作为最大股东的社交借贷平台Rainfin成立,并在首月就批准了超过54万兰特的贷款申请。 作为独立借款人,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信用审查后,可向Rainfin申请1000~75000兰特不等的贷款数额,并将最长获得一年的还款期。而作为个人投资者,可向该平台投资100~50万兰特不等的数额用于贷款发放。 2014年,始于德国的Lendico和始于英国的Wonga相继进入南非市场,形成了如今南非社交借贷领域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Rainfin的平台上,信用测评评分越高的借款人会获得更低的利息,而对贷款人来说,Rainfin允许他们设定比传统银行储蓄更高的收益目标,每名贷款人的利率在平台上都是公开的,供借款人自行参考选择。 此外,该平台还会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评分,向不同贷款者进行牵线,并协助贷款人在合理范围内制定利益最大化的利率;Rainfin会为借款人进行担保。 作为回报,Rainfin将向贷款和借款双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根据平台在贷款执行中发挥的作用,佣金的比例约为1%~3%。 经过短短两年多的发展,根据Rainfin公布的数字,在个人贷款领域,每日通过平台发放的贷款已从最初的3~4笔,达到约20笔,超过40万兰特。 催化着南非社交借贷逐渐兴旺的因素,还包括传统银行业在个人借贷领域的衰落。2014年8月,曾经显赫一时、在无抵押贷款领域占据最高份额的南非非洲银行,一度走到了倒闭的边缘,幸而得到南非储备银行的出手挽救,但是仍然无法挽回该银行大量的贷款纷纷沦为坏账的现实。非洲银行的“惨剧”诚然给民间借贷平台带来更多的客户资源,但前车之鉴,各借贷平台也纷纷缩紧了各自的放贷标准。 而就在非洲银行被救市的一个月前,南非国家信贷管理局对P2P领域的后起之秀Wonga提出警告,称其放贷标准不够严格,对借款者缺少必要的收入审查等项目。Wonga则回应将按照管理局的标准解决问题。 伴随着贷款需求的增加,Rainfin称其正致力于吸引资产管理公司等大型机构类投资者加入平台,扮演贷款人的角色。去年3月,南非巴克莱银行收购了Rainfin4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一方面,Rainfin平台上的资金来源获得充足的保障;另一方面,对于借款人信用资质的审核因为银行的介入而在无形中变得更为严苛。 巴克莱总裁斯蒂芬·范·科勒表示,传统投资银行和新兴网贷平台的合作将会碰撞出新的火花,通过平台,银行可以扮演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双重角色,“这将对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 美国:网贷债券化提高行业规范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青帝发自芝加哥 每个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了解,美国熟人间少见借钱。 首先,美国人对“经济责任”的定义为:每个成年人都需要自己计划收支平衡,不能让别人来承担你的经济风险。某种程度上,美国人把向熟人借钱视为承认自己不能掌控经济,因此宁愿向银行借款也不愿向熟人借。其次,美国成年人普遍都有信用卡,可以借支现金。此外,还有其他途径借钱,避免因向熟人借贷而引起尴尬。不过,银行、信用卡、甚至短期高利贷毕竟利率太高。互联网流行后,美国出现了新的依赖网络的借贷方式:P2P。 早期美国的P2P网贷平台依靠社交网络实现熟人间借款,原则就是人们碍于脸面,更易还款。2006年2月,让陌生人之间可以借款的平台Prosper开张,之后又出现了Lending Club。如今这两个网站仍然是美国最大的P2P网贷平台。 美国P2P网贷平台最初对贷款人没有太多限制,因此赖账者不少。而且贷款期要求至少三年,放贷人认为期限太长,不如股票市场那样灵活,因此多有保留。很快P2P网贷平台就发现,他们可以和传统的金融机构那样使用信用分数作为衡量贷款人的标准。美国凡是有借贷历史的人都有信用分数,许多金融机构都可以查阅,简单、直接、准确率和透明度高。 2008年,美国证券交易所要求P2P网贷平台将他们的贷款债券化,达到交易的灵活性。在这一过程中,贷款转成证券的复杂登记过程迫使一些小公司完全退出市场。债券化后,美国贷款过程更加安全透明:投资人和贷款人在使用这些平台前都需要登记,投资人可以了解每项贷款申请的细节后再决定是否贷款,同时又并不涉及贷款人隐私。 如今,美国的P2P发展被业界视为典范,一是其证券化模式;二是成长过程中,监管机构重视并及早介入,为行业立下规范。正因为这两点,美国P2P借贷行业保持很高的活跃度却没有出现乱象丛生的状况。 以Lending Club为例,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网贷平台,对借款人的资质审查非常严格,信用分数必须大于660分,且债务收入比不高于35%,信用记录时长大于36个月,过去6个月信用核查次数不能超过6次。Lending Club在注册后需要每年向证监会进行报告,每年在网站上都有年报,方便人们对其监督。 P2P网贷平台的贷款利率在5.6%~35.8%之间,跟随贷款期和贷款人信用浮动,比美国满大街的短期贷款公司便宜很多,相对信用卡动辄超过10%的贷款利率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即使是信用分数较低的高风险贷款人,他们的赖账率也只是在1.5%~10%之间。尤其金融危机后,银行收紧贷款,许多人都转向P2P网贷平台寻求短期贷款。 即使手里没有大量现金,在P2P网贷平台,投资人也可以参与投资,因为投资额可以少至25美元(1美元约合6.12元人民币)一笔。网络平台简单易用,不需要太多的金融知识。而且,投资人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投资,避免让银行“雁过拔毛”。从投资回报来说,Lending Club声称回报率在5.06%到8.74%之间,虽然并非高得出奇,更比不上股市的牛市,但是每个月都可获得稳定的还款,比存在银行里回报更大。 随着P2P网贷平台的成熟,传统的金融机构和华尔街也显示出强大的兴趣,纷纷加入这些公司的董事会。P2P网贷平台对贷款人的信用要求也更加严格,贷款人如果无法从银行贷款,P2P网贷平台也会拒绝他们。因此一些金融分析家感叹,真正的个人之间的贷款已经日渐消亡,P2P网贷平台已经成了传统金融机构深挖贷款市场的高科技、高效率途径。 澳大利亚:传统金融监管打下良好基础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匡林发自悉尼 P2P行业在澳大利亚属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澳大利亚P2P产业在无担保个人贷款、信用卡欠款以及小型企业贷款方面的累计需求巨大,澳大利亚的几个P2P企业也因此将目光放在小型企业和个人借贷上。 与此同时,一些重要的投资者也开始涉足这一产业,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Kerry Stokes和James Packer控股的公司,连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之一的西太银行也参与控制了SocietyOne的一部分,因此,SocietyOne成为第一家取得大型银行直接出资的网贷企业。 目前澳大利亚主要两大P2P企业是SocietyOne和RateSetter,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市场参与者,如MoneyPlace、Marketland和ThinCats等。澳大利亚其他银行也在密切关注着P2P网贷,几家银行据悉正在考虑同这些小的竞争对手合作。 有人将P2P网贷比喻为金融领域的沃尔玛,给客户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因为它没有银行网点那样的分支机构,节省了运营成本。P2P贷款方允许人们绕过银行直接经由网上平台直接向投资者借款。他们能够给借贷者提供更低的利率,给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回报,因为P2P网贷方式能避免银行产生的许多成本。 不过,有人认为P2P贷款方式会对传统银行业构成破坏性的威胁。低利率虽然使P2P平台深具吸引力,但当经济衰退时,银行要应对高违约率的出现,这样的考验P2P产业还未经历过,所以它们将作何表现也无从而知。 专家说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监管在全世界都面临挑战。国际上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信息化的产物,重在渠道的升级,而非产品与内涵的创新,因此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从功能看仍脱离不了支付、金融产品销售、融资、投资的范畴。 既然作为金融业务,那么就理应接受监管。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成熟市场,对各类金融业务的监管体制较为健全和完善,体系内各种法律法规之间互相配合协调,能大体涵盖接纳互联网金融新形式,不存在明显的监管空白。因此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监管框架,不改变基本的监管原则。 业界人士说,对P2P网贷来说,澳大利亚市场是理想的目标市场,因为人们希望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回报,而借款人有信用度,加之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分解条件成熟,所以稳步发展。 ...
全球首家P2P平台Zopa最近宣布与交通网络公司优步(Uber)达成战略合作,为Uber司机发放专门的购车贷款,帮助他们尽快拥有自己的车辆。 Zopa表示,贷款将以新购车辆作为抵押物,年化利率6.9%起(根据驾驶员的信用水平调整)最高额度22000英镑,期限3-4年。 申请这笔贷款只须满足三个条件:1.年龄20岁以上。2.三个月以上的Uber司机经验。3.英国居民。通过预审的贷款者可以从Uber的合作伙伴,英国经销商Toyota Jemca那里挑选一辆新车。获得车辆的使用权之后,贷款者就能上路成为一名Uber的司机,用工作收入还贷。贷款还清前,司机都是所购车辆的“保有人”和使用者;贷款还清后,车辆的所有权会移交给他们。客户也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提前还款。 Zopa宣称,相比租用车辆营业,贷款买车模式降低了司机每月的成本。 项目推出初期,贷款资金将由Zopa的机构合作伙伴提供,随后也可能向零售市场开放,让个人投资者也能参与。 “去中心化”巨头强强联手 Zopa与Uber是过去十年内代表“去中心化”思维的典型公司。两家技术公司都经历了短时间内的快速成长。这次合作意味着P2P金融和P2P汽车共享服务联手一起创造出了全新的市场平台。 对于Zopa来说,与Uber的合作让这家网贷平台获得了优质的市场渠道,进入了车辆抵押贷款行业。 “本项目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两家技术颠覆型公司携手合作,为司机提供额外的财富价值。选择我们的财务方案让Uber司机能获得简单快捷、利率优惠的贷款,帮助他们购入合适的辆车。”Zopa的联合创始人、CEO贾尔斯·安德鲁斯评论这次独特的合作。 对于Uber来说,维护好驾驶员队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Uber原先就有自己的忠诚度奖励计划“Monentum”。据说这次Zopa合作贷款项目“每个月可以帮助数千Uber的驾驶员降低成本”,更低的成本可以吸引到新司机加入Uber驾驶员的大军中来,壮大P2P共享汽车的队伍。 “我们的业务基于司机。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司机利用Uber平台建立起自己的生意。正因为如此,我们想要帮助他们扫除一切障碍。与Zopa的合作将会为我们的司机省钱,让司机尽快拿到自己的车,轻松上路开起来。”Uber的代表人弗雷泽·罗宾逊说。 跨界合作影响深远 Zopa与Uber合作贷款的风险与普通业务有很大区别。一旦本项计划的贷款人违约了,他们不仅会损失他们的汽车,还会损失他们赖以为生工作——所以贷款人按时还款的意愿会很强烈。同时,Uber的服务网络也能提供高度透明的信息反馈。司机的位置、工作时间、收入情况对于贷款公司来说都是一目了然。 与创新型公司合作是Zopa可持续发展的基石。2014年,它曾经和能源科技公司Flowgroup合作提供信贷,鼓励人们购买更低碳环保的锅炉。Uber作为P2P租车市场的领导者,很可能会为Zopa引来一批全新的客户。最终这项计划会带来多大的贷款规模增长十分令人期待。 在国内,Uber的战略合作伙伴是百度钱包;滴滴快的背后也有着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看到国内版本的网贷支持“微创业”计划。(网贷之家 金鲵/编译) ...
5月初,Lending Club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 2015年第一季度Lending Club平台共撮合贷款16.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91亿美大增了107%。公司营业收入8100万美元,比去年的3870万美元增长了109%。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前利润(EBITDA)从190万美元增长到1060万美元。 报告发布后,Lending Club公司股票价格一度上涨超过5%。 “去年四季度的强大驱动因素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我们将坚持执行快速有序的成长策略。”首席财务官嘉莉·杜兰表示,“根据经验,我们改进了销售和营销工作细节,使得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我们在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建设和技术系统研发等方面保持了高投入;因而我们对公司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成长机会都充满信心。” 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公司2015第一季度净亏损640万美元,亏损数字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计入了由于股权激励而产生的1160万美元股票补偿支出(Stock-based Compensation Expense)。去年同期Lending Club净亏损730万元。 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Lending Club创始人兼CEO雷诺·拉普朗许随后评论了本季度经营结果,宣布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受益于强大的网络效应所带来的机会,本季度中,我们发展得比预想的更快。”拉普朗许说,“我们的多元化获客渠道降低了运营成本;我们的庞大用户群体保证了各类借贷需求都能获得满足;我们的市场领先地位促成了与许多顶尖合作伙伴的稳固关系;我们的消费者满意度始终表现良好,这也是我们持续增长的源动力——上述各方面的优势给了我们信心,公司将调升本年度的业绩目标。” 根据报告,Lending Club 2015年第二季度运营收入目标范围调升至9000-9200万美元,同期的息税折旧前利润调升至850-1050万美元。2015全财年的预期收入调升为3.85-3.92亿美元,年度利润4000-4600万美元。 在财报电话会议期间,公司还对一些市场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专门解答。 合作将会是接下来的主题 很显然,Lending Club这个季度表现良好,随着贷款业务范围扩张,合作将会是公司接下来的主题。 Lending Club认为合作可以解决客户获取和风险审核两方面的问题。通过与大公司的合作,Lending Club能利用既有的品牌忠诚度和既有的信任关系,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客户。这一点可以通过与谷歌还有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商店)的合作来证明。合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起到风险审核的作用,特别是当某些借款人没有太多的信用记录。平台如果能通过合作伙伴的财务或者相关数据来评定客户风险等级,就等同于获得了更优秀的“风险收益定价”。这些合作让Lending Club在市场上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Lending Club也提到了与花旗银行的合作。虽然它并不是一个大金额的项目,但这是首次有排名前五的银行依靠网络借贷平台来发放贷款。这个项目主要服务中低收入的客户,他们生活在银行分支网点服务不到的地方。通过一个全美范围内都能访问的平台,这部分顾客的需求将获得满足,银行也将获得更多的业务和利润。 品牌营销秘诀:客户净推荐值 在最近几个季度,Lending Club的客户净推荐值(NPS)一直保持在78%左右,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净推荐值又称净促进者得分,是一种计量某个客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个企业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数。它是最流行的顾客忠诚度分析指标。满意度良好的消费者就是一名潜在的宣传志愿者,他会向身边的朋友介绍推荐平台的服务。随着投资者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和信心,网贷平台的品牌运营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随着时间推移,Lending Club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起了品牌。未来公司将推出更多的产品,涵盖更多的应用场景。同时它也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品牌认知度,试水广播电台广告和电视广告等多种渠道。 网贷行业正在迈向主流 发布财务报告的同时,Lending Club还做了一些补充说明。2009年,公司超过一半的借款人年龄在35岁以下;到2014年,超过75%的借款人年龄超过了35岁。这很明显地说明网贷投资者已经不仅限于年轻一代,而是扩展到了更为主流的人群中。 Lending Club2015 第一季度借款人分类图 CEO拉普朗许对媒体表示,“我们正在快速成长,但同整个银行业比依然非常小。”他指出,目前美国仅信用卡贷款的规模就达9000亿美元,给了网贷平台巨大的成长空间。(网贷之家 金鲵/编译) ...
互联网金融、网络P2P借贷,已经成为互联网热门领域,而美国硅谷诞生的LendingClub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最成功的P2P公司,拥有65亿美元的市值。去年LendingClub的IPO规模,也在美国科技行业名列前茅。 不过LendingClub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普兰(RenaudLaplanche),却是一个相当谦逊、低调的人。他把公司的成就,称之为一种荣誉,在上市的荣耀过去之后,公司业务一切恢复正常。 最近,拉普兰接受了美国主流网络媒体BusinessInsider的采访。期间,低调的拉普兰对于公司在当年曾经遭遇的最艰难时期记忆犹新。尤其是在2008年(公司诞生的第二年),正值金融危机期间,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注册要求,LendingClub被迫中断营业半年,公司差一点夭折。 拉普兰回忆说:“那是一个压力巨大、前途未卜的时期。” 时间回溯到2008年,LendingClub还是一个稚嫩的新创科技公司,怀揣着破坏性颠覆的创意。LendingClub的在线应用软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对借贷者进行过滤、以及撮合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成本。其互联网服务,相当于创造了一种新的可以取代传统银行的互联网银行,可以大大提高信贷业务的效率。 不过,好的创意不见得公司有好的发展。在当时,通过互联网向完全陌生的贷款人提供贷款,这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更不要说LendingClub在行业内名不见经传,没有商业运营资历。 按照规定,LendingClub必须获得SEC的注册,才能够进行互联网贷款业务。 和当时出现的一些互联网借贷市场相比,拉普兰的公司在商业模式上略有不同。他的模式,可以将一笔贷款进行大规模拆分(直到某个借款人25美元为单位),这样,借款人的还贷风险,将会摊薄到大量的出借人(信贷业务的投资人)身上。 当时,SEC对于这种类型的贷款,还没有一个注册备案的框架。他们要求LendingClub公司,将新型借贷注册为一种新的证券品种。 拉普兰回忆说:“对于我们要进行的业务注册,SEC还没有过先例。” 这样,在公司成立一年之际,LendingClub被迫停止了所有投资人的注册,业务停止增长长达半年,公司也不知道是否会获得SEC的注册通过。在这半年时间里,LendingClub仍可以运营借贷业务,但是已经没有新的投资人资本注入。 更糟糕的是,LendingClub的现金快要烧完。而当时,美国经济正在探底,包括雷曼兄弟等大型金融机构,关门大吉。 “每一天,报纸上都有金融机构违约的新闻标题。”拉普兰回忆说。 对于LendingClub来说,当时的状况已经不能再糟糕。不过拉普兰没有乱掉阵脚,他相信公司的业务仍然会反转,“我相信我们会获得注册通过,不过当时围绕LendingClub,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幸运的是,LendingClub公司的早期风投支持者“西北风投”和“Canaan风投”看到了拉普兰的信心,他们坚定支持LendingClub公司。 在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之下,这两家风投公司,仍然按照A轮投资的条件,做了跟进投资。 西北风投的管理合伙人克洛维(JeffCrowe)曾经在白领社交网站LinkedIn上写道:“当时的美国已经陷入了一场经济危机中,LendingClub在公司存活的问题上和政府部门进行协商,而且陷入了僵局,谁会投资于这样一家公司?” 克洛维表示,西北风投仍然看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借贷模式,而且对拉普兰抱有信心。 终于,在2008年10月,LendingClub获得了SEC的注册批准,恢复了正常的业务。 此后,LendingClub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几个月后,投资人通过邮件的方式寄来了5万美元的支票,而在几年之后,LendingClub的平台上出现了第一批500万美元的机构借贷投资。 从2012年开始,LendingClub的借贷业务开始出现火箭式的增长,到今天一共完成了90亿美元的P2P互联网借贷业务。去年12月,LendingClub成功上市,融资到9亿美元。 拉普兰表示,现在回望过去,为期半年的“业务冰冻期”,对于LendingClub来说时机非常好。在金融危机之后,许多美国金融机构从信贷市场上收缩,企业和个人申请贷款难度巨大,这推动了LendingClub互联网借贷业务的高速增长。 拉普兰说:“事后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他表示,历史上,从来没有人从技术的视角来观察银行信贷业务。他相信LendingClub可以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传统提供贷款的银行,也将成为这个平台的参与者。这样的一个转型过程,其实上已经开始。 ...
网贷之家译 大型投资银行对蓬勃发展的网贷行业越来越感兴趣了。它们或许会成为一股新的力量,加入“网络借贷”大军,为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服务。 一般来说,普通人很难获得高盛的贷款,除非你是专业的投资机构、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公司、或者是非常有钱的超级富豪。现在,高盛“高不可攀”的风格眼看就要转型:这家投行最近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披露,公司将雇佣Discover前任执行官哈瑞特·塔瓦尔(Harit Talwar)入伙,负责分管高盛旗下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信贷部门。 “公司已经认定,针对消费者和小企业的数字化银行借贷服务将会是高盛银行的发展机会。”这份来公司高层的自备忘录提到。 “为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传统金融方法已经发生了更本性的改变。技术发展、数字渠道的成熟、大数据分析的应用,还有对客户体验的关注推动了这次‘重塑革命’的发生。” 公司CEO贝兰克梵和总裁盖瑞·柯恩在备忘录中表示。 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创业公司(像是Prosper OnDeck LendingClub等)已经促成了上亿美元网络借贷,很好地服务了私人和公共投资者。与平台型公司不同,高盛集团将通过子公司高盛美国银行直接发放贷款,而不是借由别的银行提供资金,再将贷款转售给投资者。 高盛拥有一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承保的银行——高盛美国银行。这家银行的大部分业务都是与法人客户或者私人财富管理客户打交道。它管理着730亿美元存款,却不需要实体的分支网点。高盛的银行并不像其他银行一样有太多的历史遗留成本——像是固定资产或者支行网点的员工配置等等。 “我们看到一个好机会,能够将我们在技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发扬光大,获取更多的价值增长,并且也不需要背负额外的历史成本和基础设施投入。”柯恩和贝兰克梵在备忘录中说。 高盛股权研究部门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银行系统每年将会有110亿左右利润因为网络借贷的兴起而受到威胁。无担保个人信用贷款是银行利润池中最容易被侵蚀的一块,预计有46亿美元的利润将会处在网贷竞争风险下。银行从小企业贷款中获取的利润有16亿美元将受到网贷平台威胁。 塔尔瓦的人事任命只是高盛新业务开展的第一步。熟悉这项计划的一位人士透露,公众短期内不会看到相关的具体动作实施。 进军网络借贷的同时,高盛正在收缩另一些业务的规模,包括它的金属仓储业务和大部分的再保险业务。 本次人事任命和新业务计划由彭博首先报道。(网贷之家 金鲵/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