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央视报道,更有实际行动!各地政府强推P2P行业 如果说此前央视新闻联播对P2P的支持只是“嘴上功夫”的话,那么新年伊始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无疑给行业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如果说之前对P2P的扶持只是停留在国家层面的话,那么新的一年地方政府也应该行动起来了。 在北京 1月27日,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将“互联网+金融”列入了北京地区“互联网+”实施重点领域的第一条。P2P、股权众筹被列为重点。 北京市政府正在促进金融对周边产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便利的投融资、信贷、证券交易、商业保险和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将稳妥推进个人对个人(P2P)小额借贷交易。鼓励众筹业务发展,打造股权众筹中心。 在江西 江西省欢迎互联网金融企业入驻,以借力互联网+,实现在金融行业“弯道超车”。在江西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一次性获得500万奖励,挂牌新三板也可得50万。 在陕西 陕西省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赠送“新年大礼包”,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互联网金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房租补助、人才引进、专项奖励,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建设等。 看国外 哈佛学者Martin Chorzempa对中国P2P市场非常感兴趣,他认为中国P2P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P2P市场,比美国和欧洲都要大出数倍。 虽然行业完全走向正轨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他认为中国P2P的长期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万众瞩目下P2P的发展情况:2016年P2P历史累计成交量或超两万亿 根据网贷数据统计,2015年末全国P2P网贷贷款余额5582亿 比去年增长302%;2015年全年累计成交量达到了9823.04亿元,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截至2016年1月底,历史累计成交量达14956.15亿元。2016年实现第二个万亿元指日可待。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称P2P五年内贷款余额将达8万亿。这些成绩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引导,会是很强大的经济血脉,需要被巩固。 结语:中国P2P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2016年P2P行业将走向“回归”之路,一是回归金融的本质,二是回归互联网精神。 同时2016也是监管元年,风雨过后的P2P会让投资者更加放心地去投资,更好地助力中国5000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
地方互金协会先“出手” 全国性P2P网贷业信披细则出台已时不我待 沪粤苏三地的互金协会已相继出台P2P信披的相关指引 ■本报记者 刘 琪 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发布,P2P网贷行业逐步迈入监管时代。虽然监管细则的最终版本还未确定,但是多地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对P2P平台的监管已经行动起来,其中对P2P平台的信息披露要求也作出了地方性规则。 目前,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地都已先后发布了相关P2P平台信息披露指引。此外,据了解,深圳也将在春节后推出强制性监管细则,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做出细致规定。 对于地方加强P2P平台的信息披露管理,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2P平台的本质是信息中介,是以信息交流为核心的资金融通平台,P2P的本质决定了其信披的高要求,平台需及时、准确、充分地将经营信息、财务信息、风险信息向外界披露”。在他看来,多地互联网金融协会对P2P平台的信披都有严苛的要求,也有助于发挥市场外部监督作用,同时也避免监管层因信息缺失制定出不合适的监管措施。 三地已出台信披指引 地方性规则各有侧重 一直以来,信息不透明都是制约P2P网贷行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平台的运作情况不透明、资金运作不透明、资产端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也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网贷中介机构做好融资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并细化到中介机构需要向出借人披露包括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资项目信息、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 事实上,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多地的互联网金融协会都已经先动了起来,尤其对信披作出了地方性规则。去年8月份,上海、广东、江苏三地的互联网金融协会便相继出台了P2P信披的相关指引。 其中,去年8月初出台的《上海个体网络借贷行业(P2P)平台信息披露指引》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被称为“史上最严信披指引规定”。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明确指出,P2P企业应向平台投资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信息披露,并且鼓励P2P企业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涉及本企业的更多信息。 从内容上看,上海地区要求对外披露的信息至少包括五方面,即主体信息: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奖惩情况、主要股东情况、法人治理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以及员工情况;产品信息:主要包括主要产品(服务)种类、各类产品(服务)基本情况;业务信息:主要包括交易发生情况、交易余额情况、逾期交易情况;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会计报表、外部审计报告;其他信息:主要包括客户资金清结算(存、托管)情况、合作机构情况、信用评级情况(如有)、客户损失代偿备付金相关情况(如有)。 随后,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也联合多家P2P平台发布了《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络借贷(P2P)平台信息披露指引(草案)》。该指引指出,网贷企业应当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及时披露包括网贷企业主体信息、产品信息、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其他信息等五大项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内容中,业务信息方面的信息披露比例占比最高,要求网贷企业在每月前10日内披露交易发生情况及余额情,同时要求每个季度结束后30日内披露截至上季度末主要产品90天以上逾期金额、90天以上逾期率、90天以上累计逾期率。此外,该指引还明确表示,平台如有独立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主体信用等级信息,也需及时披露。 据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岷峰介绍,在制定《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络借贷(P2P)平台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的过程中,参考了上交所、深交所、商业银行,以及上海P2P的信息披露指引,制定了符合江苏P2P行业实际情况的信息披露标准。该指引最大亮点在于,P2P平台对逾期率、坏账率的计算方法首次被规范。指引规定“当项目出现逾期时,需立即在平台官网发布公告;应于每季度结束10日内,披露截至该季度末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总额,及其占贷款余额的比重”。 地方严格信披已成趋势 利于发挥场外监督作用 除了上述已出台的信披指引外,近日,江苏、上海、深圳、杭州、福州等十个省市的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在深圳发布了“行业自律公约32条”。该公约对信披方面也有所强调,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加强信披披露、完善信息披露标准,持续提升业务透明度。 此外,深圳地区也在跟进信披规则制定的步伐。据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内部人士表示,去年底,深圳监管部门暂停互联网金融企业注册,开始清存量、停增量的行业整顿,目前正在制定地方监管细则,预计春节后可推出信披方面的监管细则,对信息披露做出详细规定。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地各方出台的指引对平台的借款信息、逾期情况、资产端等方面提出详尽的披露要求,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利于平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对于地方的信披要求对P2P来说是否过于严苛,霍肖桦在接受则认为,这有助于发挥市场外部监督作用,同时也避免监管层因信息缺失制定出不合适的监管措施。“如今P2P平台跑路不罕见,网贷的高风险已成为社会大环境的一个认知,使得投资者在P2P平台的选择上越发小心谨慎,而平台进行充分清晰的信息披露是对自身实力的证明,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与青睐。对于行业来说,平台进行信息披露有利于提高网贷行业的透明度,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 ...
近日,新华社公布了e租宝事件调查结果,P2P行业监管问题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期,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公安部门配合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已于上周正式启动。除此外,行业自律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筹备许久的互联网金融协会,终于在近日浮出了水面。2016年1月29日,由央行牵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北京召开首次全体拟发展会员培训会。传说中的互联网金融协会成员单位,终于暴露了出来。 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期培训,超过400家单位参加 2016年1月29日,由央行牵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北京召开首次全体拟发展会员培训会。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主,涵盖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平台、第三方信息服务等互联网金融公司,共计410家单位和机构,参加了该会议。其中,半数左右为银行,其他包括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支付、网络借贷平台等。据悉,参会的网络借贷公司约40家,不到总企业数的10%,目前公开出席的P2P平台有搜易贷、合力贷、拍拍贷等。 为何成员单位半数是银行? 既然是互联网金融“盛会”,为何传统金融银行单位占据了“半壁金山”?这或与近年来银行业的变化有关。目前大量传统银行通过自营或参股等形式纷纷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是一直以来发展不温不火的城商行,更是将互联网金融视为赶超商业银行金融“大鳄”的机会,毕竟“船小好掉头“,四大行不能轻易尝试的领域,城商行可以搏一把。 互联网金融协会里P2P成员有哪些? 目前,首批明确加入成功的互联网金融协会P2P成员,乃为首批接入由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主导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13家P2P机构,包括翼龙贷、宜信、人人贷、红岭创投、拍拍贷、网信、开鑫贷、合力贷、积木盒子、财路通、玖富、信而富、有利网。 原来,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前身是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而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是隶属于央行支付清算协会的下级机构,在去年8月前,互联网金融协会一直由支付清算协会负责统筹与建设,8月后,则由中国人民银行旗下的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接手筹备。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层级已由原来的下属协会变成了一级协会。 最后,据媒体最新消息透露,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批会员成员单位共计70家,并预计于春节后正式挂牌。 ...
编者按:创业者们将满腔热情都投入自己的事业中,但只有热情而缺乏思路,注定会让梦想之田变为伤心地。想知道投资经理希望创业者思考哪些问题吗?今天一丁就来和大家推心置腹地聊聊,他认为 TMT 创业者应该在哪 5 个方面思考明白。作者熊猫资本投资经理 丁一丁(Eden) 长期关注汽车、电商、企业服务 (B2B) 等领域,邮箱 eden.ding@pandavcfund.com。 你想做什么?能做多大? 你想在北京做个最地道的智利烤肉 你想在深圳做个分析排汗量的智能袜子 我常常被创业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惊艳。想法是一个人对已知世界的反射,是人生存在的佐证,我对创业者的所想所做充满敬意,但是现实世界对这些奇思妙想的需求有多大呢? 有多少人会憧憬穿着智能袜子去吃智利烤肉?事实上,有很多故事其实并不需要资本来买单,有很多好的生意,好的公司不需要风险投资的助力和逐利。 如果你认为你的 idea 可以影响到数千万乃至数亿人,并让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那么风险投资应该 on the top of your list。当然之后你要寻找适合投资你的风险基金,比如你是做传统线下的生意,找 TMT 基金显然不是很明智。 互联网和你要做的事儿有什么关系? 你所在行业中的深度问题能不能通过互联网解决?是否可以由线下变为线上,或者需要深度完整的结合? 你在这个行业里的成功需要获取的核心资源是哪些?能否通过互联网来帮助你获取这些核心资源?还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改变行业内成功的核心资源? 所有的行业里都有得 xx 得天下的谚语。就像一般类快消品,得渠道者得天下,然而互联网并不能帮助快消品牌更多更好地获取渠道,互联网本身作为渠道的红利现在还有多大?还有多少品牌不会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呢? 再比如体育行业中的健身领域,我认为很难将非标准化的培训类服务完全以电商的模式放到线上来,而如果是单纯的导流,意义有多大?传统健身领域的核心资源是健身教练和健身场地,互联网如何获取这两个核心资源?现在市场上那么多健身,减肥的 app,它们的确大大降低了健身的门槛,但是有没有解决健身领域本质的问题?有多少人能一直持续用这类 app 产品坚持锻炼且付费?如何通过互联网做到传统健身教练教课和督促监督练习的效果呢?大部分这类 app 最终都会做电商,卖运动装备,代餐食品;健身只是他们的切入点,平台调性的基准和获取流量和用户的入口。 很多领域最本质的问题未必能通过互联网来解决,那这时候就需要仔细的考究互联网带来的价值了。 你的公司与现有解决方案或者 Player 的差异在哪儿? 同一个行业,同一批用户,也许有多个痛点,选择哪个痛点去切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切入? 我认为有几个核心点可用来参考切入点的选择(当然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用):用户决策程度(服务不可替代性)、用户转换成本、用户接受度(是否需要教育用户)、可延展性、频次。 举个例子,洗车在车后市场算是频次最高的服务,但是用户决策程度低(服务不可替代性弱),所以导致用户转换成本很低,谁更便宜我就去谁那儿洗车。同时洗车向重决策服务延伸的转换较为困难,用户可以在你这儿洗车,但不一定会在你这儿修车。然而同样都是洗车,可以通过上门众包洗车模式、往线下洗车店导流模式、自营线下洗车店模式等,切入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结果的大不相同,那么孰优孰劣就需要仔细推演了。 很多领域的核心痛点已经有人在解决了,剩下的痛点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公司的生存或者成长。因此当你不得不做市面上已经有人在做的事情时,请仔细审视自己团队的基因,深度剖析如何能比别人做的更好,虚心调研该市场上玩家走过的路径,摸清他们之前走过的弯路,躲过前辈们掉过的坑。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儿的爬行,等待弯道超车的那一刻。 同时你也需要区分痛点和痒点的区别,痛点是核心,痒点是辅助;没有解决痛点的公司是没有未来的,但没有创造痒点的公司则是冰冷,生硬的。这些痒点可以是公司调性,可以是美工,总之是可以让用户觉得痒痒愿意付钱挠一下的东西。当然,别本末倒置,先解决疼的问题,再研究怎么让用户痒。 你的公司创造的价值是什么?如何保证创造的价值留在你的公司?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 PC 流量为王的逻辑逐渐弱化,服务 / 产品才是入口,产品或服务质量本身才是核心。所以创业公司创造的价值应该很直接地体现在服务和产品的优越性上,如何优化,改变原先的成本结构,服务流程,并且提高服务质量、用户体验。 之前看到了罗辑思维年会里说做平台都得死的言论,背后的逻辑实在不敢苟同。做平台确实很难,难的是在竞争中获取定价权从而最终垄断,有太多平台甚至不能获取平台本身创造的价值。 很多平台都会遇到创造的价值流失的问题,比如众多 C2C 模式的平台,线上用户进行检索,线下用户进行选择并交易,平台最终只负责匹配撮合,控制不了交易(即便第一次服务通过平台支付,再次的服务完全可以双方私下进行交易),所以无法获得自己撮合产生的价值。 当然,选择什么类型的服务是能否控制交易的关键,服务标准化程度较高、服务提供者可替代性较强类的平台理论上才能控制交易。 你的公司如何盈利?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好的商业模式几乎一定可以演化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现实的确比理论上要困难太多),反之却未必。我更愿意把它们看成不同时期可相互转化的条件: 伟大的公司一定是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具有创新性、颠覆性、延伸性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一套完整的商业哲学体系,而盈利模式则更像是基于这套逻辑衍生出的具体表象或者是实现措施。 很多公司都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但是却罕有创新且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这类公司的想象空间就没有那么大;即便现在盈利性很好,然而市场瞬息万变,未来怎么样就很难判断。而很多具有颠覆性商业模式的公司即便现在很难盈利,还是有很多优秀的金主愿意把资金双手奉上,因为未来的想象空间一望无际。 所以个人认为,如果你的公司已经有了很清晰的盈利模式,这是极好的,但是你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否比行业内现有的商业模式更贴近人性,更高级,与该行业最理想的终极状态更近。 ...
一年一度的江苏籍互联网老乡会上,我奉好贷网 CEO 李明顺之命主持了一个 Pannel 环节。 参加 Pannel 这个环节的 CEO,一个已经融到了 D 轮成为独角兽,一个已经完成新三板挂牌,一个到 B 轮,一个 A 轮,还有三个都拿了至少一两轮著名投资机构的投资。 Pannel 环节的题目本来是 “2015年 的收获和感恩”,聊着聊着内容变成了 “如何在创业的同时做一只天使基金”。台上本来以投资为主业的只有我一个,但几乎所有的公司 CEO,所有的创业者,都打算在 2016年 打理创业公司的同时再做一只基金。 无论公司阶段如何,他们为什么都想做一只天使投资的基金呢?或者说他们的第一选择不是来找我,做我们真顺基金的 LP 呢?而是一定要自己干呢?我很容易的无耻的这么想。不过一想到连凤姐都宣布进入这个行业了,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天使投资的主营业务是给人家送钱啊,你追着给没有资本创业的年轻人一笔几百万,哭着喊着做 PR 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送钱,送钱给人有什么难的?天使投资这个行业,门槛真的特别的低,低到所有的下岗失业人员,特指像我这样的,都可以在名片上号称自己是天使投资人。 当然作为一个创业者,另外一个难言之隐是,创业其实不容易赚钱,很多账面融资好多轮的公司 CEO,表面上 CEO 都顶着成功者的光环。但资本结构上多轮融资之后,创业团队其实已经变回了小股东了。公司账上是堆了不少钱,但股份没有 IPO 或并购变现之前要想个人致富,总不能贪污吧?就算是公司老大,其实也只能过着苦哈哈的过着清贫日子 (有同感的 CEO 们请务必转发此文哈)。 更不用说那些虽然一路拿到 B,C 轮,但公司还在找新方向的公司 CEO 们了。 有个连续创业者,一路都拿着著名基金给的钱到 C 轮,公司最终找了个不温不火的方向维持业务可以挂新三板。CEO 对资方有所交代之后,主营业务就不上心了,开始批量做起种子投资孵化器。CEO 在和资本长期博弈中拥有了媲美 FA 的人脉,加之比一般 VC 更懂业务,不少公司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估值很低进去的。你还别说,真比主业赚钱来的快。 最近还见了好友麦刚,除了叙旧,麦总告诉我他大概有 6,7 个月没有投天使阶段的项目了。 我摊了摊手,我们大概也有 4 个月没好好投了,大部分时间用来做投后。 最近这四个月我们真的只出手了 2 次。作为一个创业期的早期天使基金,其实我们还是很勤奋的在市场上看项目的,出现这个情况,要么是我们的标准提高了,要么是市场里项目质量下降了? 我请教麦总分享了理由,麦总说了句经典的,“我在国外休息的时候,别人以为我躲过了很多机会,但我错过的可能只是风险。” 在天使投资这个赌桌上,投还是暂时不投,其实都是为了各自对结果负责。麦总是著名的天使投资圈的活化石,成功秘诀是一直有投的公司做的不错,天使投的钱可以溢价退出,只有这样投资人才拥有继续赌博下注的资格。在天使投资这个门槛貌似很低的行业里,很多人意识不到,能活下来,其实真的是不容易的。 而我们这些老兵,越投越有敬畏之心。我们其实共同意识到的是,在这个过热的天使投资市场里,风险已经在大于机会。越来越多的 PE,VC 向前走自己投天使,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成功者跨界进入天使投资,互联网创业成长起来的创业者们,更多开始一边创业一边投天使,甚至自己做天使基金的时候,天使投资的红利期可能已经过去了 。 2015年 全民天使的热潮,至少让获得天使投资的公司,从数量上翻了 10 倍以上。市场里能够投 A,B 轮次的基金,应该在资金供给上虽然也在增加,但没有数量级的变化。供求关系变了,那么接下去的事情,无疑是很容易推测的:天使轮的公司获取后续融资的难度增加了 10 倍以上,2016年 他们会因为没有融到钱批量遇到麻烦,甚至于批量关门。而对于大部分天使投资基金来说,Portfolio 公司融资困难,投资无方,管理压力,退出吃力,可能是 2016年 的常态。 那么后续带来的,会是天使投资基金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即使是早期成功的天使基金,也会有很大的比例不能够复制自己过去的成功。过去令大家成功的市场环境过去了,自我调整成为必然。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真正聪明的早期天使机构同行们,都在迅速扩大资金规模,令得他们看起来其实更像 VC。著名的阿米巴基金,2011年 底进入的市场,(看看这个时间点,嘿嘿)一期 1.5 亿人民币的规模,回报据说 4年 帐目超过 15 倍,现金回报迄今也已经超过 2 倍。但二期选择直接跳转 8 亿人民币基金规模,开始投 BC 轮,我想这是天使行业的一个缩影。 天使基金到了 1 亿美金以上,总不能还只投天使了吧?至少在后续轮次里的竞争,还没有像天使阶段那样供需发生过急剧变化。 很多天使投资,和天使基金的成功一方面源自各自的积累和理解,一方面其实是进入市场时间点的成功。包括偶们真顺基金,我们是在 2014年7月 进入市场的,正好赶上了一个大牛市的尾巴,我们上半期天使投的很多公司,都借助 2015年 之前的一级市场大牛市,迅速完成了 A,B 轮的融资,下半期很多基本面其实不差的公司,仅仅在融资上面临的挑战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所以坦诚的讲,在短时间内做到基金账面高倍数的回报(哪怕暂时只是账面),未来能否复制,是一定离不开天时的配合的。 中国的天使投资行业太短,我们只能引用美国VC 行业数据为例。95-97年VC 行业帐目回报也放了卫星,后面有 2000年 前的大量 IPO 和科技股泡沫。但即使这样百年不遇的情况,只有 95 和 96年 成立的基金,最好的 5%大概一共只有 4 个基金,最终获得了 10 倍以上的回报,排名前十的 25%的基金只有 3-4 倍回报,赶在泡沫期前下注的普通基金的只有 2 倍回报。如果你是 2004年 进入市场的,那么更惨,最好的基金也只是在 3-4 倍回报,大部分基金在 10年 之后,大概只能给 LP 们还本,并且基本不带利息的。如果这个推断在天使基金市场也成立的话,那么进入市场的时间点对于大家获取的最终汇报,也同样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 好吧,说了这么多沉重的之后,我们依然相信一个词叫做"积累",有足够的积累的机构,是一定会战胜大部分同行的。其实啥事情都离不开 “一万小时法则”,刚进来天使投资这个领域的兄弟姐妹们,千万别相信速成,千万别看到别人速成了,就误以为自己也会速成。我们看到 2015年 那几家迅速推到 10 亿美金最明星创业公司,其实是在最核心圈投资人的资本游戏,也离不开他们背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积累。和前面提的哥们麦刚一样,这个市场只要能一直活着,一直在积累中反思和复盘,学习和成长并耐心的积累,一直在赌桌边上有继续赌下去的资格,我们就有机会继续创造奇迹。好吧,在这个日间拥挤的天使投资行业里,我们,先争取当一名合格的 “老兵”。 回首 2015年 的天使投资,我们发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联动超过我们预期,但本质其实就几个关键词:公司核心价值,供需关系,及市场情绪。牛市来了什么都会涨,资金和市场情绪会推动所有公司大幅上涨,不管你是好公司甚至是坏公司。在这个阶段你投的多,筹码就多,涨的就多。 熊市来了,大家都吓破胆了,越跌敢买的机构就越少,非常多的公司会从哪来跌回到哪里去,被打回原型。 在这个阶段,过去投的公司越多多,潜在麻烦就越多。 只有非常少的基本面优异的公司,可以最终穿越牛熊成为长期牛股。 不论市场环境如何,真正好的创业者依旧会出发去创业的。好吧,我们所要做的事,只能是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准备再出手。 ...
网贷融资加速 剑指上市仍有阻碍 当下,P2P网贷与资本“联姻”已然开启了“高烧”模式。2016年的第一个月,就有多家网贷平台公开宣布获得资本的新一轮青睐,并刷新融资纪录。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平台晒出了今年自己与资本的最新“结亲”剧本。由此不难看出,融资必将成网贷行业2016年的热度词之一。 然而,2016年对于网贷行业来说,却是迎来监管的开局之年,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而有不少人担心,2016年网贷行业的融资之路能否一路顺畅。笔者认为,2016年对于网贷行业来说,资本将加速袭来,网贷融资亦加速,而融资最终剑指的上市仍有不少阻碍。 资本加速袭来网贷融资亦加速 由于网贷行业在这几年的爆发式增长,资本已经以迅猛之势涌入。 据网贷财经wdcj.cn数据显示,相比于2014年全年35次的风投注资,2015年上半年就达到34次,超越2014年全年,而下半年虽然仅有20次,但是却有诸多突破,如2.07亿美元的业内最大单笔融资、2亿元的业内最大规模天使轮融资,2015年有多达四个平台正式宣布完成了C轮融资等等。 然而,对于行业的大多数普通平台而言,包括一些潜藏的后起之秀,由于此前监管缺失,行业潜藏着种种风险,对风险天生敏感的资本,即使是看好网贷行业也会在选择对象上表现得异常谨慎。一些占据着行业优势的平台当然就是首获资本青睐的对象,而即使是如今后发赶超的平台也会成为资本甄选当中的“漏网之鱼”。当然,一些对于风险更为敏感的资本也会因为网贷行业监管不明晰而“悬崖勒马”,只能“作壁上观”而心痒痒罢了。 2016年,网贷行业将迎来监管,资本进入网贷布局的步伐将得到最大的释放,一些观望已久的资本,也会趁此时入场。而当下我国经济也面临继续下行挑战,不少传统行业也纷纷开始寻找转型突破,而作为万众创新前沿的互联网金融此时正迅猛发展,网贷行业就是排头兵。眼下就有不少传统企业进入网贷行业,而银行与国资就是代表之一。当然,一些在特定行业的核心企业也对其起了“歹心”,也想分得一杯羹,以资金为媒与盈利能力强却也亟需拓展版图的网贷平台合作,想必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时,受制于国内金融抑制大环境而亟需融资的中小网贷平台开始被更广泛关注,潜力股将被大大开发挖掘。随着网贷行业监管逐步明晰,这个趋势会更明显。如此,在连锁反应带动之下资本与网贷行业的联姻也将加速,相较之下,资本有以狂潮之势袭来。 当然,随着融资深入,单单与资本结亲,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网贷平台力求实现更大发展赚取更大利润的需求,那么上市这张融资底牌与“野心”就“露馅”了。 融资剑指上市仍有阻碍 相比之前,网贷企业上市的监管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早在去年《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下面简称“指导意见”)下发之时,国家就释放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利好消息: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从业机构在主板、创业板等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然而因为监管尚未明晰,网贷行业对此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即。 事实上,这是由我国国内上市体制设置的高门槛所决定的。目前境内真正意义上的上市网贷“第一股”也尚未出现。那些打着自己是境内第一股之类的平台,其实充其量也就是被一些上市公司并购或者控股了。 这是因为,中国内地股票发行制度“审批”的本质至今没有变化。政府部门的“有形之手”,一直高悬在企业上市之前、之后的各个监管环节。也就是说,一家企业能不能上市,是否符合上市条件,每股卖多少钱,发行规模多大,什么时候发行,基本上都由监管部门确定。监管部门不仅要看拟上市公司是不是符合产业政策,还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对于之前一直处于蛮长的网贷行业,单是监管政策缺失就足已被“毙”了,更遑论网贷行业的信息披露等其他一系列指标也不能标了。 即使如今IPO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下月起施行,网贷监管政策也有了实质性进展。然而在注册制实施前,证监会仍将正常进行新股发行的受理和审核,实施后,现有企业排队顺序不变。同时,实施注册制过程中新股发行节奏、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管制之束缚依旧存在。 退一步,即使IPO注册制改革试验反应良好,平台存续期和盈利能力也是目前P2P网贷国内上市难以跨越的一大难题。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正常运营的平台接近3000家,而各平台为争夺投资人,基本处于“烧钱式”营销状况,有些甚至超亿元。而这种白热化的竞争,也使大多数平台处于亏损状态,有一些平台的运营报告甚至已经预言2016年仍将是亏损年,因此P2P网贷平台欲借对于盈利作为硬性要求的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机会就很是渺茫的了。 而新三板虽然对于互联网企业没有利润限制,但是由于投资者进入门槛过高,融资功能十分有限,另外对于平台增信也远非登录主板和创业板来的更有效力,所以选择在新三板上市,也并非是有着“大野心”的网贷平台的初衷,只能算是与资本结亲的一种权宜之计,所以问津的平台也就寥寥无几了。 于是,网贷平台纷纷开始把眼光聚焦在了海外资本与香港资本。走曲线之路实现境外上市成为了网贷平台2016年的开年大戏。2016年伊始,一些网贷平台就纷纷宣布获得海外资本或香港上市公司的融资,为下一步借壳在境外上市奠定基础。这是因为,通过借壳上市周期比较短,其市场规则比国内完善,做资本运作也相对简单。当然境外上市还可以引入国外低成本资金,支持和推动网贷平台打造互联网金融控股集团的大野心。 不过,海外资本与香港上市公司对于网贷平台的选择,也并非没有要求。一方面资本都是逐利的,所以对特定平台的前景与盈利能力肯定是有着长远的考虑的,严格的甄选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投资方很可能是出于促进自身产业布局的双重考虑,对于网贷平台所涉及的产业、盈利模式与持续能力也会有偏好。由此看来,境外资本对于网贷平台的青睐,也是“百里挑一”的了! 可喜的是,随着网贷行业监管细则落地渐近,看好网贷行业未来发展也越来越成为主流之音,资本进入网贷行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正步入深水期,可以看到,网贷行业的融资渠道也将越来越宽,网贷平台可以通过海外或香港资本现实曲线上市之外,在国内上市的可能性也将不断增大。 就2016年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以及网贷行业能否很好地拥抱监管、其彻底性几何,都为网贷行业2016年上市之路顺畅与否埋下了伏笔。笔者认为,这是网贷平台今年要实现上市需要跨越的几座大山。如果国内资本市场改革能更进一步,又或者网贷行业能很好很快地拥抱监管,网贷平台的融资底牌——上市估计将打的更加顺畅。届时网贷平台海外上市更加顺畅之外,更有望在国内登录资本市场,圆上市之梦。 ...
P2P公司发跑路公告 【环球科技报道】近日,山东网贷平台鑫利源在其网站首页发布奇葩跑路公告称:鑫利源正式跑路,老子就是来骗钱的,骗了你们又咋地? 公告中,不仅自称刘永欣,还表示“老子就是来骗钱的,有本事你们来抓我啊”,并称将“挑战所有投资人,挑战新闻界、金融界河公安系统”。 而在去年11月23日,鑫利源发布了一封名为“跑路公告”的跑路公告,说自己要跑路了,并且附上了人去楼空的办公室照片。 随后,鑫利源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告发布者确实为公司原员工,由于公司停业整顿期间,原员工及现员工网站后台权限未收回。发布原跑路公告者为公司已离职员工,由于劳资纠纷而做出的报复行为,虽可理解,但并不可取。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显示,鑫利源全称为山东日照鑫利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14年12月26号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投资咨询(不含金融、证券、期货、理财等国家专项许可项目)。 ...
线上成功融资可获千万大奖 10月初,“智造中国”高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大赛正式启动。与以往的创新创业大赛不同,本次大赛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私募股权投资”优势,借助首科众筹融资平台(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为高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与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搭建了对接桥梁,以资本市场是否认可、募资是否成功作为评审主要依据。 大赛期间,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可通过登录首科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平台浏览参赛项目,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可以通过认证,参与项目投资。通过大赛平台融资成功的参赛项目,则可以得到大赛组委会2500万元-5000万元的投资奖励。 自报名通道开启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大赛已吸引海内外参赛项目超过100个。作为官方平台,首科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平台已新增注册用户超过数千人,目前已经完成募资预约的项目,累计金额超过1亿2千万元。 高科创项目与资本深度碰撞 据悉,韩投伙伴、维思资本、欧源资本、成为资本、洪泰基金这些活跃于国内投资界的资本“大腕”汇聚于大赛中,知名职业投资人坐镇,促使高科创项目有更多机会获得资本的垂青。 浏览首科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平台的大赛项目展示,可以清晰地发现:大赛的激烈程度正不断提高,创业团队有海外留学深造背景;创业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较好;创新创业开始颠覆人们生活方式的产业和技术革新。 据主办方透露,泰科天润、艾赛博生物技术、频泰光电、黑马票务等带来的一批高科技创业项目已经受到了投资机构的青睐与追捧。互联网众筹有望让创新项目落地生根。在陆续举办的洽谈交流中,资本与项目加速对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股权投融资下的机遇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模式悄悄兴起,成为资本市场的一种创新型融资工具。在互联网投融资沙龙北京站,有嘉宾做主题演讲,纵论己见。北京金融与产业中心秘书长黄嵩先生带来了“互联网+私募股权投资模式”的演讲;欧源资本合伙人张振远先生对“互联网金融与在线股权投资平台”发展了见解。 在圆桌会议中,各家观点相互碰撞,以“互联网股权融资能否成为传统行业高科技升级的关键助推剂”展开了讨论,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新模式在这场探讨中逐渐明朗。 在沙龙会现场,泰科天润、乐驾科技、阅客网络、宜生健康等多个优质项目带来了精彩路演,与投资人做了深度分享,让创新创业项目迅速对接资金与资源。 据悉,这场投融资大赛将组织筛选出30强企业或其他优秀项目在北京、上海、宁波或项目所在地进行线下路演,届时主办机构、知名创投将携数千万投资基金遴选好项目。 ...
2月17日,记者从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获悉,2016年1月份石家庄市金融机构贷款的增幅高于存款数倍,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42亿元,贷款却增加了216亿元,显示出市民理财热情的高涨。 数据显示,2016年1月末,石家庄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841亿元,同比增长5.8%,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4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2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4亿元。 贷款方面,2016年1月末,石家庄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337亿元,同比增长19.7%。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8亿元。 一位银行界人士分析认为,存款增速持续低迷主要源于利率偏低,影响了储户的存款热情。虽然央行已基本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上限,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比基准利率有所上浮,但总体仍然偏低,因此更多的储户愿意把钱拿出来投资理财,而不是长期存在银行,这一点从银行活期存款占比的持续增多即可看出。 另一方面,贷款利率的多次下调又推动了居民的贷款热情,最近央行又宣布在不限购的城市,购买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最低可降至20%,这也将进一步刺激房贷的增长。 ...
(注:本文系一位在深圳某P2P平台工作的朋友所作,由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马平代发,本文中一切P2P产品名称没有具体指向,仅做提醒读者之用) 我刚刚从一家搞“扶贫P2P”的公司辞职,实在不忍心再帮公司赚农民的养老钱。这家公司宣称自己是上市公司,融资额已经以十亿计算,全公司1000多人,但是当我走进公司的第一感觉是——时光倒流,喧嚷的办公室铺着劣质地毯,简陋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台台电脑,如果再加上几十个耳机和烟灰缸,我一定以为走进回到了5年乃至10年前的县城网吧。 赋闲之余,我想借着e租宝500亿骗局崩盘的风潮,谈谈我在P2P公司的一点见闻。 如果明天您还没有离开家乡,请在清醒的时候问问乡亲是否听说过“扶贫P2P”、“扶贫宝”一类的投资产品,如果有的话,千万要劝他们握紧自己的养老钱。 上市公司?感觉像五年前的县城网吧 去年春天,由于工资增加两成的诱惑力,我加入了一家深圳互联网公司,号称是做P2P平台兼顾一些互联网项目。走进公司的给我的第一观感是——时光倒流。喧嚷的办公室大开间里面铺着劣质不整齐的办公地毯,最简陋的办公桌椅上面放着一台台电脑,供100多人挤在一起上班,如果再加上几十个耳机和烟灰缸,我一定会以为自己回到了5年乃至10年之前的县城网吧。 然而,这是一家融资额已经以十亿计算的P2P平台公司,如果你相信公司宣传册的话,那它也同时是一家上市公司。全公司有1000多人,换句话说类似的大办公室还有差不多10个。公司办公地点一共4处,每个办公地点都包括几个类似的办公室。机器人、物联网等“高新”项目放在高新区。只有核心的财务部门设在3公里之外的一个大厦里面,算是“正经”写字楼。 “上市公司”的老板当然不会在这样低级的办公室工作,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常设办公室。正如前面所说,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楼(也没有买车,总之没有固定资产),所有类似的办公室都租在深圳的几一家工业园区酒店里,而老板经常坐在某个酒店的大堂,管理层可以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找到他。当然,普通员工也不会随便去酒店大堂找老板。我们听到老板的声音,往往就是在会场上听老板讲话或是喊口号。 借款人是老板自己 多数项目只活在PPT上 这1000多人都做些什么呢?有一半人负责“做市场”,即许诺高额利息,劝说别人把钱投给公司。除了深圳本地,北京、上海、烟台、贵州等地都有分公司,据说香港、泰国、美国也有负责“市场”的分公司(待查,因为从未见过后面几家分公司的同事办公图片)。总之,这些人为公司创造现金流,也向客户许诺了未来更高的现金返还。 另外一半同事分属几十个事业部,仅公司网站上就能看到四十个项目,这些事业部负责“投资”,给出许多“高科技”项目,向掏出养老金的客户解释钱的流向。注意,这三四十个事业部都是自营的,换句话说公司名义上是个P2P贷款平台,要为客户的资金寻找高回报企业,实际上最终的借款人都是老板自己。 从公司网站上看,业务非常丰富,有O2O、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能机器人、在线教育、社交招聘、餐饮实体、信息平台等。最近还盯上了农村地区,要做农村地区的产业园和创业基地,还有要开办武术学校……以中国之大,产业部门之多,我竟然找不到这家公司不投资的行业。如果你相信这些项目都是真的,那这家公司的融资额就不是十亿级,而是起码百亿级。 还……好,这些项目统统都是假的,有的项目会装模作样运行几天,大多数项目根本只活在PPT上。比如说最近力推的“装小宝”(互联网装修)项目,从设立到遣散骨干人员只有短短几个月,APP和网站做好之后就解散团队去做其他项目了。整个项目根本没有实际运营。但项目不运营、不赚钱,公司也不关闭它,而是依然对外展示,作为吸引资金的由头。 所以,老板对“骨干员工”的定义就是负责项目策划、UI(界面)设计、包装和宣传的职员,很多事业部只有一个装模作样的技术小组和UI设计组,主要工作是做一个可以展示的模型,后续运营人员为0,反正多做多亏,不做反而不亏。在这个“简便”流程下,平均15-20天公司就会推出一个新项目,大概2-3个月后,这个项目就会上线运营(吸收投资)。 总而言之,公司有一半人根本就不负责创造社会财富,只为吸取资金提供一个理由。至于另外一半负责“市场”的人员,只做高息吸储一件事,而且高度同质化,除了推广部负责在网上渲染公司光辉形象外,其他无论是推销脱贫宝。X卡宝,创业宝,农村宝理财……哪一个营业部的人员都是早晨起来喊口号,然后线上线下许诺高回报去拉客户。 通过对上面那些“项目”的排列组合,公司一共有十多种金融产品,收益从年息12%到年息28%不等,平均都在20%以上,公司对外宣传是一万块钱每天返还8元,相当有诱惑力。为何12%的收益率也能做出20%以上的年息呢?因为公司会频繁地发动“双倍收益”。去年10-11月的双倍收益刚结束,今年1-3月又发动一次,简直成了固定化的双倍利率了。今年老板又推出一项100%全额返还售价的网上商城,和几年前流行的“分天返利”差不多,无论你买什么东西,都承诺数年内把你给出的钱全额返还。全体员工都奉命去为这个新项目刷流量制造气氛。(支付宝实在看不下去,已经封掉了返利项目的支付入口) 谁在操盘“扶贫”P2P? 老板在传销行业多次“创业”经验丰富 说实话,虽然公司的现金流不小,员工收入却只能说一般。事业部这边为了维持一个高科技项目的面子,多少还要按照市场行情招点人,市场部基层人员工资普遍不高,流动性也很大。为了维持队伍,公司打造了一套很强大的洗脑文化,每天早上都要集体念口号,唱惠卡之歌。内部在事业部和市场部之外,还有一套独立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内部培训讲师比赛。实际上,从老板到各个事业部的负责人,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洗脑。培训师天天把祖国政策挂在嘴边上,宣称要打造全世界一百强的企业。 为了控制庞大的基层低薪员工,一个“忠诚”的骨干员工集团必不可少。据我观察,骨干主要是老板的亲戚,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姓,而且跟着老板做过许多类似的“事业”。几乎每个事业部的负责人都是这种亲信,收入比其他公司的同类职务要高一些。 至于老板自己,更是这一行的老手,听同事说老板几年前在上海就是搞集资传销的。叫“XX心联盟”,公司名字叫XX环球贸易。主要业务就是充值返利,集资揽储。后来项目应该是挂掉了,在网上还能隐约的搜索到被骗信息,甚至可能还有案底。现在这家公司据说是2013年建立的,但我知道的最老的同事也是2014年中旬才加入。公司做类P2P的第一桶金发生在2014年5月,产品名字叫X卡贷。 再往前,老板在山东搞过一个名为房产公司的传销机构。年头太久很多东西都查不到了,但是这些项目很明显给老板“锻炼了队伍”,也积攒了人脉。除了前面提到的骨干员工队伍外,现在公司有很多高层都是来自于老板之前的“创业项目”,而且许多分公司也设在老板“战斗”过的地方。 借助这些人脉和骨干队伍,老板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募集来的资金全部由公司自行控制,公司资金池就是老板的个人账户——公司账户上根本没钱,员工申请提现,只会从老板个人账户得到汇款。 最后的疯狂 万元每天付息8元 有正常思考能力的读者都应该意识到,这个模式绝对不可持续。起码20%的回报率再加上公司运营成本,公司拿了客户的钱,赚不出30%的年收益率就必然会破产。实际上,从去年9月开始,我已经逐渐感受到了泡沫破裂的前兆。我工作的前三个月,工资都是在自己的卡上收到现金,之后工资一律存入公司的理财账户,15天内提现的话一律扣1%手续费,不提现就能和其他投资人一样,享受理论上20%以上年息的收益。到了年底,老板跟大家“坦率”地说,12月、1月、2月只能发50%的工资,其余的工资4-5月尽量补上。我是不太相信这个“尽量”了。 对于一个靠虚假项目集资的企业来说,一旦雪球般滚动的付息压力超过现金流入,它对老板而言就再也无利可图。这时候你会看到企业的核心层抛出完全离谱的回报率,企图捞上最后一笔投资,同时随时准备出逃,而这正是我看到的现实。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公司的年底敛财行动堪称“疯狂”,已经把触角伸进之前不愿“开发”的贫困乡村,针对农民推出了农村宝理财、零钱包等几款新的理财产品。这些新产品都承诺过年期间投资双倍,之前的投资如果在过年期间不提现也享受双倍待遇,过年还加送1.3%+的理财红包。年底的时候老板大量投放广告,公交车地铁站都是。 尤其是10月份之后,老板把分支机构开到了自己的家乡——贵州,借着一个创业创新产业园“项目”推出了匪夷所思的P2P项目——脱贫宝,完全不对农民解释资金去向,只是简单地用高息集资。前面说的万元每天付息8元,主要宣传对象就是这些拿着养老钱来“投资”的农民。作为一个农村子弟,我做到这一步实在没法面对自己的良心,只能辞职再来介绍一下P2P的现实。如果各位回家听到扶贫P2P之类的概念,一定要提醒自己的父老乡亲攥紧自己的养老钱。如果已经不幸中招,能要回多少就要多少吧……我很担心公司老板会在春节假期后出国逃亡。 真假P2P 投资需谨记四大要点 再次提醒各位读者,违规的P2P或是互联网金融项目不止我公司一家,在经济总体衰退的年份,必然会有更多的违规P2P公司盯上农民的养老钱。在此我介绍一点我对P2P的基本认识,希望能对父老乡亲有所助益。 首先P2P的本质是私人投资者把钱拿出来,借给某些风险高利润也高的项目。银行因为风险高、掌握信息不足而不肯给这些项目贷款,但总的来说,的确有一些项目的利润足以抵偿风险,所以私人投资者在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后,可以尝试个人对个人的准高息贷款——注意“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这个前提。私人投资者和贷款方素不相识,本来不可能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所以需要有P2P平台给双方做沟通,把项目拿出来公开展示,供投资者选择。换句话说,P2P平台本质上是高风险投资项目的中介。鉴于项目本身的高风险性,除非把投资分散在多个平台多个项目,否则完全不适合于养老储蓄的投资。 如果一定要投资P2P,必须记得P2P公司本身只是一个平台,一个中介中介中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任何自己控制、使用投资的P2P平台都不再是平台,而是一颗资金炸弹,有几乎100%的概率会出事。如果你发现公司宣布要把募集的资金投入自身旗下的事业部或项目,赶快把投资抽出来吧,这个平台最多只能再付息半年了。看了我的经历你就知道,虽然e租宝只有5%的真项目,但这个比例在行业内实在不算最低…… 其次,要牢牢记住P2P是风险投资,任何承诺保本付息的投资都不靠谱,都必然是骗子。而且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15%、20%甚至30%的年化收益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结局,或者根本就是虚假项目,为骗钱而骗钱。只有略高于四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才比较可信,才能作为养老投资的备选。 第三,P2P平台归根结底只是个商业项目,政府没有资格也没有义务为它作保。如果你发现P2P企业虚构自己的背景,喜欢报道自己的公益投资,经常拿央视的采访说事,乃至把投资和国家、民族利益挂钩,那这个企业一定有问题,一定在利用政府的信誉为自己的诈骗铺路。 最后,P2P投资必须是针对具体项目。如果企业在资金去向、项目使用上语焉不详,只有美好的收益前景,那一定不要打开你的钱包。至于其他的一些判别标准,比如第三方资金托管、风险控制能力、抗风险背景……这些问题判断起来比较复杂,这里就暂且不提了。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期间,各大网站上出现了许多农民因盲目投资返贫的新闻,所以我很抱歉这篇文章来的这么晚,希望还能赶在各位读者年假期间发出来,新闻还能对各位的父老乡亲有一点助益。 相关阅读: 此前,广州平台通融易贷出现提现困难后,平台负责人赖宗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P2P是个泥潭,未来90%的民营平台会活不下去。 和很多P2P负责人的经历类似,赖宗琰初涉职场,供职于稳定的传统大型银行,随后在2005年投身彼时风生水起的民间借贷,任职过担保公司、从事过投资业务,在2012年开始涉足方兴未艾的P2P行业。一度信心满满,但如今在采访中,他不断提到“P2P是个泥潭,踩进去很难拔出来”。对于通融易贷,他觉得,有些事情如果避免了或者提早做了,平台也许不会那么快出事,而有些问题属于行业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