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半年多以前,基金互换还是一个颇受市场关注的话题,因为基金互换,能使那些通过审核的境外和境内基金公司,分别可以到境内和境外发行投资产品,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相互开放的水平。因而,这是继“沪港通”之后沪深与香港两地市场在加强互联互通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各方对此也寄予了较大的希望。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基金互认尽管在当初很被叫好,但实施以后市场反应却一片平淡,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普遍遇冷。两地基金互认计划自去年7月正式接受申请,至今香港证监会受理批准了25只南下基金,但已在售的基金不足10只。首批各自3000亿元额度,被大量闲置。有的基金公司花费了很大努力通过了互认审核,但却迟迟没有发行产品。在市场上,有关基金互认的话题也在不断降温,以致悄无声息,这不能不说是很令人遗憾的,也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业内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推行基金互认时,正好遇到沪深股市持续数月的巨震行情,市况低迷导致各类基金收益直线下降,以至于各类基金公司都不太容易拿出很亮丽的近期收益来吸引投资者。不但沪深股市走势疲弱,同时汇市震荡也相当大,这就令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一时间不敢亲近那些主动投资的跨境基金产品。诚然,这的确是个问题,资金从来都是逐利的,哪个市场投资机会多,财富效应显著,资金就会奔涌而去。而当基金公司的专业投资能力表现突出,能够逆势为投资者创造收益时,其产品自然也是会大受欢迎。但问题就在于,现在不管是沪深股市还是香港股市,偏偏都不是处于上涨阶段,相反在一段时间还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对于那些专注趋势投资的机构来说,在这个阶段要能够盈利,难度也确实太大。这样一来,投资者此时对基金互认表现冷漠,参与积极性不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另外,笔者也认为,尽管基金互认存在受制于市场大势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关准备工作似乎并不充分,恐怕也是一大原因。 基金互认为香港投资者带来投资A股的新选择,但在购买方式上还难以实现沪深投资者熟悉的“网购”。例如,将于本月面世的国海潜力混合基金将通过银行、券商以及理财顾问这类传统渠道销售,而这也是南下基金普遍选择的销售渠道。一方面香港不流行网上销售,另一方面,基金互认下的产品还要求销售机构更新系统。 2014年11月“沪港通”刚开通的时候,市场行情也不好,但不管怎么说“沪港通”还是活跃了一阵。而现在作为“沪港通”“近亲产品”的基金互认则似乎从一开场就冷冷清清,没有受到过资金热捧,这也多少与相关的推介做得不够有关。事实上,即便是基金互认推出前后市场关注度还比较高的时候,市场相关评论与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无不落在此举会对境内外市场的资金格局产生什么影响上,显然这更多是从政策层面来考虑基金互换,而不是基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互换实现以后如何借助这一通道实现更加完整的资产配置。客观上,有关互认的市场推介,重点也没有集中在操作层面。其实,虽然都是证券投资基金,并且经过了互认审核,但两地基金公司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不仅表现在投资风格上,也体现在相关的交易制度上。由于投资者大都对此缺乏了解,又没有得到必要的知识普及,因此也难以很好地理解相关的基金产品,这也就使得能参与投资经互认的基金投资产品的基础变得比较狭隘,以至于产品发行困难,相关的产品也就做不大。由此,又形成了负循环。 基金互认从热到冷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便是符合改革大方向的金融创新,在推进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要看实施条件是否合适。同时,既然要推,就不能只是为推而推,而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光要有系统的推介,并且还要及时评估效果。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设计几个新项目出来,却没有赋予其实质性运行的内涵与条件,那只会流于形式,断不会有较好的市场效果。 ...
作为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自实行公司化管理以来,规模不断增长。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的一组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704.48亿元,是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基金公司”)成立之初的4.7倍。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作为行业风险救助基金,采取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模式运作。中保基金公司负责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自2011年开展委托投资业务以来,已通过市场化选聘,选取出多家外部投资管理人进行管理。 “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退出形式和方式是多样化的,使用保险保障基金对保险行业风险进行处置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一项基础工程。”据业内人士介绍,中保基金公司通过参与产险(中华联合)、寿险(新华)各一家问题保险公司的风险处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有公司特色的风险处置模式,为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处置行业风险,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保险保障基金安全退出中华联合,风险处置工作获阶段性成果。2009年,中保基金公司参与对中华联合的整顿工作;从2010年开始,又先后对中华联合采取了股份托管、股权重组、增资扩股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措施。一组行业数据显示,期间,中华联合经营状况明显好转,连续6年实现盈利,消化历史亏损包袱近120亿元。 鉴于中华联合有效化解了历史包袱,实现健康运行的风险处置目标已基本实现,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中华控股60亿股股份,先后于2015年底、2016年初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并最终以144.05亿元的总价格成交,较资产评估值溢价99.97%。保险保障基金的安全平稳退出,标志着中保基金公司对中华联合的风险处置任务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华寿险和电商子公司的相继成立,中华保险控股集团的架构初见雏形。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华联合下一步将加快上市步伐,初定拟于2016年实现集团香港上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保险业发展处于上升期,投资者对行业发展的预期较为正面,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保险保障基金选择一次性退出的战略决策和时机选择是比较正确的,符合保险保障基金的性质定位和风险处置的目标要求。 其实,在有效做好问题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的同时,作为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和保险市场退出政策的执行机构,中保基金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行业风险处置能力。据知情人士透露,一是积极推动风险处置顶层制度设计的优化,由其研究提出的相关意见内容已纳入《保险法》修订草案;二是努力构建风险处置操作层面的制度体系,包括正在积极推进《保险公司接管办法》的出台。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为适应保险业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改革,中保基金公司还提出了设立“保险行业并购基金”的构想,并草拟了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搭建并购融资平台和专业治理平台,吸引社会优质资本参与风险处置,在有效化解保险业风险的同时,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
有幸经历PE和天使投资,作为一名普通投资人,因工作原因,对股权众筹有所了解, 思虑许久,有些东西,不吐不快。很多人说 2015 是中国众筹元年,也有人说众筹是小私募, 但仔细分析,却觉得不是,更多感觉中国股权众筹行业太过浮躁,乱象丛生。 乱象一:股权众筹真的适合大众参与吗? 现在国内的多数众筹平台均以“领投+跟投”形式进行项目募资,众筹行业的“领跟投 模式”是从私募借来的,但私募基金的起投门槛是100万(全民私募和认缴制后,私募实际 起投金额也相当低),而国内多数股权众筹平台的平均投资金额不超过 10 万。规定投资额度 门槛的目的是确保“不向风险承受能力差”的客户提供高风险产品。而实际上,相对股权众 筹,私募基金的 LP 不仅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同时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相对小于股权众筹。 因为私募的投资标的大多数是已经盈利的企业(或者是产品已经市场验证处于扩张期的企 业,此类企业的盈利模式已经很清晰,只是短期内用盈利换市场份额而已)。私募主要获利 的手段是被投企业的IPO 溢价,但即算被投企业无法上市,一般情况下,私募投资本金亏损 的概率相比股权众筹小太多。 实际上中国现在的股权众筹更像是天使投资,但天使投资一般是具有专业经验和较为富 裕的个人。而相比较现在国内多数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者,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知识以对项目 进行分析,同时更不属于富裕个人阶层。而国内股权众筹之风越刮越猛,却未见行业自律。 乱象二:股权众筹平台存在的价值? 股权众筹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国内大部份股权众筹平台在进行项目募资时,基本不对项目作风险揭示,而同时各平台均以成交金额作为平台经营绩效的考核指标——就是谁募到的钱多,谁自然就是行业老大。这样的指标纯粹是扯蛋逻辑。投资的本质是赚钱,平台的价值在于你帮助客户赚到多少钱,而不在于你向大众忽悠了多少钱。 实际上国内有一些股权众筹平台是由专业的投资人在经营运作的,他们具有识别项目投资风险和价值的能力,但受制于行业整体浮躁氛围,却只是炒作原始股概念,而未明确告知大众我们推荐这个项目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是什么?这里所指的风险告知不是那种无用的教条式风险告知。 金融圈内有很多欺骗和愚弄散户的事情,专业投资人往往也觉得大众是愚昧的,无法教化和沟通,所以有很多项目本质上就是为了套取散户的。中国大众缺乏理财渠道,同时不具备识别相应金融产品风险的能力,大众更多只是盲目跟风投资。但中国股权众筹是否因为大众不具有分辨能力,就不需要告知项目的投资逻辑和风险呢?相反我认为股权众筹平台存在的价值应该是帮助大众“发现投资机会和揭示投资风险”,只是现今国内的多数股权众筹平台似乎从未想过“立身之本”是什么? 乱象三:领投+跟投 是美丽的谎言 2014 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等待退出资金总额约 6000 亿左右,后来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 公司准备筹建一家 P2P平台来帮助这 6000 亿中的部分资金进行流动性释放(滚动发标)。从项目设计的角度看,同样是债权项目,但有知名基金的背书,而且被投企业已经盈利(同时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应的抗风险能力),应该是个有前景的项目。但后来项目未进行,原因有二:1、已经盈利的企业,不需要通过P2P进行融资;2、基金不愿质押盈利性企业的股份,而能拿到的项目基本上是风险很大的项目。不曾想,这一操作逻辑转身来到了众筹平台,并且成为标准模式。股权投资是不可能有钢性兜底的,而知名基金的背书无疑则为项目进行了“公信力的宣传”。因此“基金领投+跟投”成为股权众筹行业的标准模式。 最近与国内一知名众筹平台谈起“领投跟投制度”。问及如何获取优质项目,对方坦言:大家都是通过关系拿项目,但拿到的项目质量其实无法保证,真正好的项目其实基金是不愿推送过来参与众筹的,因为首先这种项目不缺投资人,同时众筹只会让沟通更麻烦,企业本身也不愿意参与。但是行业如此,大众无法分辨,而曾经被投资的项目可能因为基金背书的原因还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股权众筹的发展,现在应该还属于初级阶段,但这些不能言的业内潜规则,众筹平台是 否应该让大众投资者知晓,并且每上一个项目,是否应该同步披露其《投资分析报告》?领投与跟投的谎言不戳破,股权众筹行业是否都是在杀鸡取卵? 乱象四:领投之名下 乱象丛生 如果说“领投+跟投”是行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原罪问题,那么领投名下的那些乱象丛生 则应当治罪。 领投乱象之1:鱼目混珠。领投的项目真的那么靠谱吗?中国创投圈之浮躁,在还未完全平息的O2O投资泡沫中体现无疑。在国内较大的几家知名平台上,笔者发现了一些在圈子内大家并不看好的投资项目。领投人用自己的公信力背书和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在孵化这些项目,简言之就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如果赢了,收回投资可能还赚些,如果输了,反正前期投资本来就已经没有了。这一类项目的频繁上线,无疑不仅是赌一把这么简单。与一知名基金投资总监的对话,使领投之名更加不副其实。 领投乱象之2:暗渡陈仓。大部分股权众筹都是以增资形式进行,少有股份转让的。但这其中有一些知名基金旗下的项目,表面是增资,但实际上是当初的领投人(投资经理)或企业创始人的股份转让。这套上市公司玩得最熟的关联交易手法被“专业人士”果断地用在了普通投资者身上。操作套路是:普通投资者的资金从合伙企业进入被投企业后,被投企业 将该笔资金用于向关联企业购买产品或服务,以此达到资金转移(股份套现)。增资变转股的关联交易玩法,相对较为复杂。不管是PE 投资还是银行借贷,最难审查的是关联交易。做关联交易的企业往往财务很规范,而且通常都会错开大家所熟知的“股东关联和高管关联”。中国上市企业玩关联交易已经成为常态,但是查证起来,相对很困难。对于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法识别关联交易。大众确实不专业,但领投不能仗着“专业”欺骗大众投资人。 领投乱象之3:估值泡沫。领投为什么愿意和平台一起唱好股权众筹这出戏?因为不仅是股份套现,确实可以赚钱。国内大部分股权众筹平台都不愿公布上轮估值及本轮估值的依据,理由是估值方法很多,而且很复杂,公布了大众也不一定听得懂,并且有很多非客观因素(如双方谈判等)。于是我们看到平台上随便上来一个项目,本轮融资 1000 万,稀释股份 比例为10%等等。现在很多领投的项目愿意上股权众筹平台,原因有二:1、增资变股份套现;2、增资有相当高的溢价。如果是面向专业机构进行增资,可能溢价会相当弱,并且会被一系列“投资条款”约束。众筹平台无疑成为那些“领投项目”的投资经理和创始人最容易骗钱的地方——因为普通投资人不专业,没有分辨能力。 乱象五:大众投资者的钱不是投资,是炮灰。 全球的私募基金的操作惯例中,基本上基金管理人承担的都是无限连带责任,虽然实际上基金管理人作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无法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法定意义上,出资人的权益保护是大于基金管理人的。私募基金的投资中,一般不会一次性将款项全部打入被投资企业,在首笔投资进入被投企业后,如果发现被投企业运营状况有问题,领投人就会反悔,则后续投资作废。而大众投资者是没有反悔权利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领投人承诺的投资款项不与大众投资者的款项共同进入一个合伙企业的原因。真相是大众投资者的全部资金与领投人出资总额中的首批资金一起对企业进行孵化,如果被投企业运营状况得很好,领投人将后续投资款项汇入被投企业,同时以很便宜的价格持有了创业企业的股份,而如果被投企业经营不如预期,则领投人反悔,但普通大众的投资资金则充当了炮灰,并且在承受更多风险的情况下,以更高溢价购买被投企业的股份。 乱象六:投后管理成为空谈。 国内大多数股权众筹项目的投后管理人都是领投人,在复杂的领投背景下,投后管理到 底执行的如何?和一些参与众筹的传统企业家沟通后,发现大多项目的投后管理,与私募基 金的运作是不一样的。一般对于特定项目发起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人会定期向出资人通报 被投企业经营情况。而在股权众筹行业,很多众筹投资人认为有知名基金领投,因此并不关 心投资后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认为所有的事情领投人都会处理。因此很多项目众筹完成后,领投人虽然收取了投后管理费用,但领投人并未向相关跟投人披露被投企业的经营情况。由于无人问津,因此投后管理亦成为空谈。由此纵容了项目前期的太多灰色内幕,而如果项目失败,由于过程已无从考证,被投企业解散时,只需要编一些理由,即可蒙混过关。 乱象七:大众投资到底该如何退出? 如果股权众筹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已经成为事实,而普通大众的资金不可能像私募基金动不动三五年的封闭期,那么股权众筹的投资必须要考虑“流动性”这个问题。 因此行业内创新者推出了“下轮退”和“远期定价”等模式。远期定价解决了投资前期 估值争议的问题,并且以第三期估值作为大众投资的估值计算依据(第二期是众筹资本), 然后根据第三期估值实现的时间来对众筹资本进行股权购买的价格进行定价。但以时间作为 估值切割点,首先并不客观,因为第三期投资的估值一旦实现,前期所有投资资本的价值即 全部得以展现,此时估值与实现时间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根据实现时间进行打折,没有逻辑,并且通过计算远期定价的估值计算方式,大众投资者无疑是吃亏的(以相关众筹平台公告案例为准:传统转股估值在990 万,而该平台的众筹资本估值为527 万)。同期该模式规定若项目在18个月内未能实现融资,则按首轮融资作估值,同时计算无风险利率5%作为众筹资本的报酬。5%的无风险利率显然是债权收益的计算方式,并不能反映股权投资的风险。而实际上针对中国创投圈的估值泡沫现象,我以为先忽略“估值争议”对大众未必是负责任的,因为前期估值里“狼狈为奸”共同哄抬估值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同期远期定价模式并未解决大众投资退出的问题。 而“下轮退”这样的退出制度直接规定众筹资本持有的股权退出时必须打折,但打折比例不低于8折。平台方称是想根据“业内惯例”来进行股份套现的价值计算,但本身业内对于“股份套现”并无8折惯例,实际上业内多是以一定溢价来进行前期资本的退出的,显然按照估值打8折的成交很少,由此众筹平台钢性规定8折极有可能让下轮投资方难以进入。因为业内估值计算的逻辑——根据估值乘以持股比例计算股权价值,前提条件是进入资本是增资,而非购买股份转让。因为“增资和股份转让”对于交易双方的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当资本是以增资进入时,双方共同承担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和共享收益,因此企业以估值作为企业股份价值的计算依据是合理的。但如果是股份转让,相当于你将一个可能会价值8000万的企业卖给我10%的股份,我给了你800万。但我的付出购买到的是可能,而你收到的是却是实实在在的800万现金——即交易双方的交易价值对等,但交易风险不对等。因此基于双方交易有失对等,我要求你的股份转让需要有一定的打折。这是老股转让需要打折的基本逻辑。而实际上业内对于老股转让该打多少折,并无明文规定,3折4折都很常见,同时按原始资本溢价2倍或3倍也很常见,因此我以为下轮退的8折,有失公允,同期对于下轮资本进入形成一定障碍,而如下轮资本很难进入,则下轮退成为空话。 股权众筹(按照官方定义)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员,虽然是处于发展初期,但如果行业 整体浮躁,没有行业自律,将普通投资者杀鸡取卵,可能对于行业发展并无益处。同时我认为国内较大的几家股权众筹平台应该引导行业自律,以己为范,真正成为对于普通大众投资 者有价值的股权投资平台。 股权众筹无疑是属于早期投资,相较于PE阶段,股权众筹不仅没有成熟的投资分析和 风控体系,同期项目失败的机率也更高,而业内对于早期项目的投资判断标准并无定式,也导致平台上线项目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我以为中国股权众筹的现状是残酷的。 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一句话。用在此处,以与像我一样的普通投资人共勉!(完) 众筹行者:网贷财经 wdcj.cn 专栏作者 ...
股权众筹在现阶段面临的法律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股份代持,二是非公开发行。众筹由于参与的小伙伴分布在天南海北,且参与者人数众多,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数上限为200人,这样为了解决管理的难题,也为了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大多数股权众筹都采用了股份代持的方式,我们现有的大多数众筹计划都是通过微信、微博或专门的众筹平台公开发布的,且参与的人数众多,可能逾越非公开发行的红线。下文就如何化解法律风险为大家解读:股份代持结构主要的法律风险及规避的策略和方法。 股份代持的问题之一: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信任的道德风险及规避方法 股份代持是基于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信任而设计的,如信任发生问题比如受托人未经委托人同意将委托人的股份转让给其他人或进行抵押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委托人完全不知情,还有受托人如果因个人的债务原因致使委托持有的股份被司法机关强制执行,如何防范其中的法律风险? 如果能将委托持股的情况写入公司章程,则能一定程度防范受托人擅自处分股份的行为,但很多股份代持就是为了规避公司法对有限公司人数的限制,所以一般不会将代持行为写入公司章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可以将该股份办理质押登记,提前约定高额的违约责任以保护委托人的利益。还可以将公司股份代持的情况作为代持协议的附件,把隐名股东持股及委托持股的情况进行公开,这样公司所有的其他股东都知情,受托人想轻易处置委托人的股权会受到其他股东的监督,发生争议了也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还有名义股东如果把隐名股东的股份转让给第三人了,只要第三人对代持的事情是不知情的,并支付了转让对价完成了股份的转让,则取得了股东的资格,隐名股东只能要求名义股东赔偿损失,而不能要求恢复自己的股权,所以需要事前在代持协议里把这种情况发生的违约责任约定清楚。 股份代持的问题之二:股份代持在国内上市前需进行清理 证监会对公司上市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公司的股权结构清晰,股份代持一般被认为是股权不够清晰要求在上市前进行清理,清理的方法一般是把股份转回给委托人或直接转给受托人、或由公司进行回购,在股权代持协议里应该把这种情况进行约定,并且约定清楚转让回购的估值,以免将来发生分歧。 股份代持的问题之三:如何构建隐名股东监督公司运营的机制? 很多人担心在众筹项目中,隐名股东把自己的股东权利都委托给了名义股东,那么隐名股东怎么去监督公司的运营,这种担心也可以在协议里约定,比如委托的范围究竟有哪些,有哪些重大事项事前必须征求隐名股东的书面同意等?事实上就我参与的众筹项目,隐名股东参与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在这些项目里隐名主要是一种法律身份,众筹项目的运作贯彻的是互联网思维,像我参与的众筹咖啡馆项目,从项目的选址就让大家参与、公司LOGO也让大家提建议、公司对外的宣传语也征求大家的建议,这种参与可以有线下的聚会,也可以有线上的问卷调查、微信群讨论、yy语音会议等方式。 股份代持协议存在的其他问题 由于股份代持时间较长,期间可能会发生法律、政策的变化,建议在协议里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还有分红的时间和分红的比例也建议约定清楚,有的项目发起人会根据小伙伴的参与度、贡献度调整分红的比例,就是说不完全按出资比例进行分红,还有的会留存一部分收益做慈善事业,这些问题都要仔细考虑有约在先,还有分红的方式,是由公司直接打入委托人账户还是打给受托人再由受托人打入委托人账户等。有的项目约定了股东可以随时退出,还有的项目为控制运营的风险,专门留存一部分的资金作为风险预备金,以保证股东退出时有资金进行回购,这些都是规避风险的很好的办法。 规避非公开发行的法律风险的原则和方法 无论是证券法还是刑法相关规范,都强调未经批准不能公开发行,这无疑是悬挂在股权众筹上空的一把利剑,因为大多数股权众筹企业都是小微企业根本达不到证监会规定的审批条件,众筹的互联网特征又决定了必然会通过微信、微博、或者专门的众筹平台发布众筹计划,这是否逾越了非公开的红线? 怎么做? 设置一个定向的沟通删选机制 所谓的公开发行一是指发行方式的公开,二是指发行对象的不特定,关于发行方式这一块众筹比较尴尬,我们知道众筹是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的产物,通过微博微信、众筹平台发布众筹计划是其主要的宣传方式,JOBS法案也改变了美国以前证劵法非公开发行不能通过网诺、电视媒体发布的规定,在JOBS法案中确定了面向合格投资者的众筹可以通过公开的媒体宣传和一般的劝诱。在现行法律尚未对非公开发行放开的情况下,我们在要约邀请、要约、承诺各个环节中建立定向的沟通机制,把一个通过公开发布的方式最后转变成为一个面向特定对象的募集的行为,把不特定变成特定。 是否对募集范围进行了事前的设定、事中的控制、事后的甄别 在募集前最好是对募集范围进行一个控制,比如罗辑思维招募会员就在特定爱智求真认同罗胖理念的粉丝中进行招募,在现阶段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不建议募集的资金太大,募集的人数太多,最好确定一个募集的期限,同时众筹计划中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在众筹计划发布前到发布后签订入股协议前,尚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发起人一般都会建一个微信群、QQ群或建立其他的交流渠道,大家交流的范围和频率还是比较多的,只要有心,对募集范围的特定是可以通过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甄别来解决的。 股权众筹中是否约定了固定的回报? 股权众筹是风险和利益共担的模式,而非法集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约定固定回报,股权众筹中也常有发起人为了增加项目的吸引力,在股权众筹计划中约定固定回报,我们不建议这么操作,一些众筹计划中规定股东可以享受一些特别的福利和待遇,建议将这种福利优惠调整为股东参与公司产品服务体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奖励等。 为什么要充分及时的信息公开? 及时充分的信息公开理由有两个,一是众筹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参与感,你不公开信息别人肿么参与呢?二是众筹公司有很强的资合性特征,资合性特征的公司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需要信息公开。 ...
一篇《深圳孵化器遭遇倒闭潮》的稿子,一石激起千层浪,竟然也有不少媒体跟着起哄说倒闭潮真的来了,种种现象正反映了如今看似创业繁荣表象下的人心惶惶。 深圳的孵化器到底情况如何?网贷财经进行了一轮摸底调查,对于深圳孵化器倒闭潮的说法,绝大多数业内人士持有保留意见。他们认为的确无论是众创空间尤其是孵化器承受着运营压力,其本质是因为盈利能力差造成的。但说倒闭潮来临了未免为时尚早,孵化器未来发展趋势仍就看好,即将来临的将是这个行业的整合与突围。 深圳孵化器生存现状 2015年,成为深圳孵化器爆发元年。根据《南方都市报》今日关于孵化器生存状况调查报道中一组数据显示,深圳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悦承曾表示,2015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接近3000家,面积超过80000平方米。就深圳而言,各种类型、不同主体的创业孵化载体也雨春笋般冒出。早在去年12月,深圳市常委、深圳常务副市长的发言中就表示,深圳目前孵化器面积已超过460万平方米。 不少业内人士反映,实际上深圳已经远远超过这个面积,正在运营的孵化载体已经超过千家,另外,不少地产企业也纷纷搭着"双创"之风,将原有传统产业园进行改造升级,星河、天安、华强北、赛格从不同领域切入,为创业孵化提供空间。 另外,深圳创业标识——深圳湾创业广场,已经成为华南区乃至中国创业者心目中的创业胜地。据了解,目前已经聚集了40多家孵化器以及联合办公空间入驻,得到了飞马旅、联想星云、京东JD+ 、3W、创展谷、南极圈等深圳重量级孵化器的青睐。对于该地段的未来前景,将无可厚非的成为深圳未来最为瞩目的中心之一,不少新涉足孵化器领域的人士表示,这也是考虑在这里做孵化器的重要因素。 对于传的疯的孵化器倒闭潮,闹客邦进行了走访发现,仅就深圳湾创业广场40多家孵化器而言,运营成两极化状态。江湖人称"圈主"的南极圈CEO潘国华告诉记者,南极圈目前的入住率不是100%的问题,可以高达百分之几百。了解南极圈创业服务运作方式的人们不难看出其整个服务链条中,空间的作用仅仅为承载服务的一个载体,其六个不同板块的业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链条,通过完整服务链条以及强大的腾讯资源作为支撑,项目自然不愁,空间运营也绝非难事。 记者走访发现,的确不少孵化器的工位还处于空窗期。新开门的孵化器得通过"热场子来吸引人流,之前"热场子"的方式无非就是举办何种类型的创业活动。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各种峰会层出不穷,拿到的都是孵化器免费提供场地的好处。随着热潮冷却,孵化器运营者也不乏新招,位于深圳玩创业广场的源泉汇就召集附近创业者去孵化器内聊天、下棋,为其引流。 用此方法引流并迅速建立口碑的并非仅有其一家,深圳湾创业广场圈里的人都知道"童姐姐"这个IP的存在,在她的孵化器里能够吃到好吃又便宜的午餐。据说,每天中午创业者们都会自觉的去源创力吃饭,顺便逗逗她家的两只猫。此种接地气的创业服务方式的确能够在创业者中形成蝴蝶效应的传播,为创业企业助推的"推手"式孵化,令其在众多加速器中独树一帜。 业内人士指出,孵化器的运营与地产运营有相似之处:热场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强大的资金、人脉以及资源支持,并非易事。不少孵化器选址偏远,加之周边环境以及创业氛围不浓,运营思路就需要转换。 深圳不少孵化器的确存在着入住率的问题,不少孵化器入住率不超过40%。其中选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举个例子孵化器开在繁华的商业区内,毕竟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场景的不经意转换还需要下一番功夫。另外,林林总总的孵化器,千篇一律的创业基础服务对于创业者来说已经并非刚需,能够真正为创业"加油"才是创业者选择入驻的原因。否则在纷繁复杂的办公空间中,又何必选择孵化器呢? 孵化器关键词:好团队、盈利模式 引起孵化器倒闭潮恐慌的是深圳一家名为"地库"的孵化器,春节期间被这家孵化器的转让信息刷了朋友圈。据业内人士反映,这家花了大价钱装修的孵化器在转让时却并没有受到同行的热捧,选址失败是导致无法高价转让的原因之一。其转让前的情况是,原本能够容纳20个团队的场地只有10个团队在办公,一年100万的运营费用加上没有盈利模式。 没有盈利模式的并不是只有地库。潘国华认为,目前孵化器主要困扰还是没有盈利模式。许多孵化器仍然是依靠股权变现的模式生存。对于资金并不足以支撑长期运作的空间,一定会面临运营维护的困境。南极圈的做法,除了依托自身资源、完善服务体系之外,不追求股权长期升值,快速变现也是能够保证现金流的一个法子。另外,不少空间也纷纷祭出别样空间运营模式,比如引入如南极圈这种运营能力强的合作伙伴共同运营分成、部分转为联合办公空间、不再为孵化企业提供免费工位等。 另外,创业团队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孵化器挠头的问题。优质的创业团队对于孵化器的需求并不强烈,同质化的创业服务让孵化器失去核心竞争力。 2016开年国家对于孵化器等众创空间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整个市场打了一针鸡血,鸡血之下做得不错的孵化器开始面向全市乃至全国扩张。孵化器如此联合办公空间也是一样,比如优客工场。其深圳负责人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跟许多同行一致,今年开始这个行业一定会迎来大规模洗牌,而并非倒闭潮。 寻求好的盈利模式,让资金快速流转、股权快速变现、空间多种运维模式并存等等,可以看出这个行业已经开始新的局面。业内不少人士表示,一家倒闭就说迎来倒闭潮未免危言耸听,但对于未来,他们都表示机遇和挑战并存,洗牌潮马上要来了。 ...
关系国家发展大局的两会即将开幕。“供给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金融改革”都成为两会开幕前备受代表提案关注的议题。而互联网金融尤其是股权众筹,作为供给侧改革、双创、金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两会舆情中占有怎么样的地位? 从提案到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互联网金融第一次进入全国两会代表提案之中。201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谢卫提交了《关于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几点建议的提案》。 2014年,全国两会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金融改革部分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015年,互联网金融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上一年不同的是,2015年的报告两度提及互联网金融,同时,股权众筹成为政府关注的互联网金融新宠。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盛赞:“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并在互联网+行动部分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另外,一个更引人瞩目的亮点是“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纳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而彼时距股权众筹正式进入中国仅短短一年时间不到。 从2013年至2015年,从两会代表的提案到政府工作报告给予的重视和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地位不断提高。 而2015年的股权众筹更只是互联网金融的新生业态,就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在2016年两会上必然将对其价值进行更多的判断和探讨。 两会前关于股权众筹的多个政策信号 2015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了“开展股权众筹试点”的工作计划。监管部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调研。 2015年年末,证监会宣布2016年年内将开展的全国股权众筹试点,积极的试点呼之欲出。一方面是回应社会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否可以理解为终于提交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布置的作业? 笔者猜想,即将迎来的2016年的全国两会必然将对去年的股权众筹试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提出更加明确和清晰的任务和工作要求。 这个结论一方面是考量到政策和政府工作一脉相承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各地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都有高度默契: 2016年来,北京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相继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北京的《意见》中在发展重点的首条就明确提出:“鼓励众筹业务发展,打造股权众筹中心。”上海则在专项行动部分则提到:“发展新兴金融模式,鼓励符合规范的股权众筹。” 而早在2015年下半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就发布了《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在重点行动部分涉及互联网金融,并称将构建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股权众筹平台体系。 但是,另外一种默契也在达成:在P2P平台大量跑路的情况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而2016年开始,北京、上海、深圳多地金融办先后出台政策,暂停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 业内认为这是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同时也是为试点工作的集中开展做好准备,减少风险。 但上述两类不同态度的政策释放出的信号,不难解读出看到了政策上对于股权众筹工作开展的思路。 今年两会的股权众筹议题或落脚“监管” 随着众筹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孪生姐妹,互联网金融作为双创的支撑平台等价值定位于2015年以来一步步清晰明确,且各地先后发布的“互联网+”行动战略的布局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互联网金融尤其是股权众筹将在两会中再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议话题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但从近期管理规则的相继落地,我们不难预测今年两会互联网金融的议题重点很可能落脚于“监管”。 2015年是P2P平台风险集中爆发的一年,互联网金融经历野蛮生长,风险逐渐显露。但是投鼠忌器必然不可为,互联网金融的价值不可能被风险掩盖。当下最需要的监管规则创新和具体监管操作方式的出台,而不是限制发展。 而股权众筹大规模于中国出现是在P2P之后,却得到了纲领性政策上的优先关注和最高领导层的重视。而目前股权众筹对于创新创业、供给侧改革、普惠金融、传统投融资模式创新都有着易于其他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巨大优势。而且风险没有爆发,仍在监管可控范围之内。如果模式创新、监督管理得当,完全可以避免重蹈P2P覆辙,而成为调结构,促民生、推动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去年两会上,政府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提出了“互联网 +”的重要战略,股权众筹得到了长足发展。而2016年将是股权众筹健康发展反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 +”战略的关键之年。监管的智慧将对此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
网上转账安全吗?朋友圈的红包可以抢吗?网上理财产品值不值得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互联网金融安全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请关注——互联网金融,如何把好安全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热门行业。然而与此同时,在原有金融安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互联网金融还叠加了通信系统安全的风险。全新的系统风险,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近日,在“2015首届互联网金融安全高级研讨会”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研究所携手有关专家,聚焦互联网金融安全威胁,探讨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如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安全与老百姓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如果企业不做好业务平台安全,不仅会使客户财产受损,也会失去自身信誉,从而影响到业务发展,甚至影响到相关行业。 网络安全落后于网络应用 “现今的信息技术使得系统之间的连接更为简便,但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安全结构却过于简单,操作系统更是存在天生的安全缺陷。”互联网金融安全专家林鹏指出,“目前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网络安全技术都还很落后,而黑客的攻击却更为主动。在攻防战争中,防御者正在逐渐落后。而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更是‘互联网行业风险’与‘金融业务风险’的集合。” 据安恒互联网金融行业总监张开介绍,在对全国互联网金融网站进行的100个抽样安全检测发现,其中存在高危漏洞的网站占53%,6%的网站可以getshell,47%的网站发现SQL注入漏洞,2%的网站发现Struts2命令执行漏洞,25%的网站发现跨站脚本漏洞,4%的网站发现逻辑漏洞,6%的网站发现高危敏感信息泄露漏洞。张开指出,互联网金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恶性黑客攻击行为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恶意冒充投资人进行恶意提现、大型DDOS攻击和CC攻击、以及来自黑客的恶意勒索。 “互联网金融不安全的原因概括而言表现为:自身缺陷、开放性和黑客攻击。”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朱建明认为,“从用户方面来看,现有的安全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网络安全远远落后于网络应用,并且在网络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网络安全建设。从黑客方面来看,攻击者技术层次不断提高,黑客趋于专业化,往往掌握了深层次网络技术和协议。由于诸多网站通信协议缺乏有效的安全机制,黑客的可攻击点越来越多。计算机性能大幅提高,为破译密码口令提供了先进技术,使得黑客攻击手段越来越先进。” 应对网络攻击要有的放矢 如何发现与对抗黑客的入侵呢?林鹏表示,可以通过访客日志分析、安全平台建立和用户行为建模来发现恶意登录行为。 “对手可能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因为他们认为P2P值得攻击。”张开认为,要想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安全防护,需要使得信息安全管控策略与商业目标统一,也就是企业要重视并成为企业战略。具体而言,要保护有价值的数据、建立应急响应策略、寻找多个靠谱的安全合作商,并向主动安全迈进。 网信理财信息安全部负责人孙晶认为,目前P2P平台安全防护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安全组织与人员、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通过这三张盾牌来抵御和避免来自外部的攻击与内部的风险。” 针对入侵者利用P2P的套利行为,孙晶认为,最主要的是从业务角度防套利,不能让入侵者“空手套白狼”。他指出,仅靠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邮箱证明身份是不够的,还要综合使用汇款、转账、免冠照片、线下验证、电话、IP验证、设备识别等多种方式;其次,要依靠大数据,识别批量注册、批量抢红包、批量提现的可疑行为;此外,应不断总结和完善防范规则。在举办市场活动前应提前考虑反套利措施,活动过程中可随时分析数据异动,活动后及时处理不合规用户。“另外,可以考虑与外部的大数据防欺诈公司合作,但提供数据要慎重。” 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 朱建明认为,安全是一个整体,千万不能盲人摸象般的防御。理想的防御是对所有的攻击进行防护,但从组织资源限制等实际情况考虑,需要做“适度”的安全,即互联网安全措施的级别要与商业价值相一致。互联网金融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不仅包括一般的安全问题,更包括业务安全问题。 “云计算在节省资源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云计算基础上,它的负载资源能力以及建立在虚拟化平台上的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网站,目前都不是很成熟。”朱建明建议,互联网金融公司在3年以后再将技术往云上转。他认为,大数据(公司业务核心数据)安全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公司的核心数据被黑客窃取,半年时间就可以复制一个同样的平台,公司便失去了价值。 “安全建设实际上是对抗入侵的过程,只有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力度,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才能使我们稳操胜券。”朱建明说。 北京中安国发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胜生表示,信息安全是一场持久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他透露,研究院将致力于整合金融和信息领域专家力量,组建金融信息安全专家智库;整合金融和信息领域安全解决方案,形成与业务紧密结合的安全最佳实践,为业界树立标杆;集合全行业力量,打造主动防御体系,防患于未然;开发智能专家工具库,为业界提供便捷的一键式安全解决方案。 ...
近年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到银行业的经营改革之中。互联网金融具有便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成本低、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的优点,为银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改变了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小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存贷利差缩小、同业竞争压力持续上升、风险管控难度不断加大等问题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城商行开始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色发展特色互联网金融,使现有的金融体系更加活跃,更加着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 3月3日,第31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来自包商银行、营口银行和兰州银行的负责人就各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特点作了介绍。 包商银行: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插件” 在此次发布会上,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介绍,2014年6月,包商银行启动了数字化战略转型项目,并确立转型策略和方向。2015年8月28日,该行数字银行业务平台——有氧金融上线,目标是在发挥银行牌照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一家全新的、纯线上的互联网银行,也将客户群定位为互联网业态中的小微企业用户和自助能力强、认可线上金融服务的个人用户。截至2015年末,该业务平台用户已超30万,资产总额逾8亿元。 “作为一家中小型商业银行,我们的客户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从一开始就摒弃了‘自建生态’、‘原地转化’的发展思路,而是选择积极地融入互联网场景和生态。”刘鑫表示,基于城商行自身的特点,包商银行选择不做“系统平台”做“插件”的特殊路线,为不同的互联网经济业态中的新经济体服务,进而为围绕各经济体的整个生态圈和生态链中的B端(商户)和C端(个人客户)用户服务,实现多元化的连接。 在组织架构上,2014年,包商银行率先建立了高效、扁平的,人、财、物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制,并逐步建立起一支市场化运作的产品、IT、风控和市场运营团队。数字银行事业部隶属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板块,是全行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匹配单独的财务资源、信贷资源,并实行单独的风险审批策略和人员薪酬考核政策。 刘鑫对互联网技术给银行带来的提升高度认可。他认为,大数据有助于对用户和用户行为的还原,进而提高客户获取和客户经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在风险防控方面,多维度、多广度的数据能有效防范欺诈的发生,进而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在用户体验方面,数据可以是让服务更贴心、更“聪明”,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提供客户所需的服务”,通过极致的服务体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用户黏性。 营口银行:构建互联网金融小微创新体系 “在互联网创新和电商化创新的大潮面前,营口银行把改革创新、网点转型的目标定位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更多的小微客户,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小微体系。”在发布会上,营口银行副行长林德安介绍,针对小微的特点,营口银行建立了小微体系的四个“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小客户’,让普惠金融变为现实。”林德安表示,营口银行将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智能营业厅、直销银行、VTM(远程柜员机)等资源加以整合,令客户可在线开通电子账户,并通过遍及城市的线下网点将电子账户升级为正常账户。 在小客户的基础上,该行还着力打造“互联网金融+小商圈”模式,助力智能社区,整合资源完善O2O(线上到线下)商圈,充分利用营口银行遍布全城的线下网点来满足社区生活的金融需求。 另外,营口银行还利用“互联网金融+小农业”与“互联网金融+小企业”的形式,走出惠农惠企的新路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据了解,截至2015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30亿,惠及3000余农户,两年来营口银行涉农贷款年均增长15%以上。近年来,营口银行累计信贷投放超过3000亿元,其中90%以上的信贷资源投向了中小微市场。 林德安强调,正是依托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小微融资系统,在经济下行的市场转型期,营口银行依然保持着稳健发展的势头。截至2015年末,营口银行资产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存款规模突破800亿元,拥有10家分行,超过100家网点。各主要经营指标在辽宁省城商行中名列前茅,存、贷款市场份额在营口地区始终保持第一。 兰州银行:搭建平台 植入技术 自成立以来,兰州银行就秉承着“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在发布会上,兰州银行行长助理何力指出,该行自2012年起就开始谋划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并全面布局向互联网金融转型。“我们结合互联网技术与自身传统优势,围绕‘用户、交易、信用’三大基础数据,采用‘全面布局,逐点突破,小步快跑,融合创新’的发展策略,着力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圈’。” 据了解,近几年,兰州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构建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何力介绍,2014年,兰州银行积极响应省市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号召,创建了与兰州“民情流水线”工程相结合,融合兰州市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三维商城”电子商务平台。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平台累计注册会员52万户,累计订单147.5万单,累计金额2.6亿元,商家入驻数量2100户,商品种类达11000多种,间接贡献税收3000余万,在运营过程中带动6000余人就业。 另外,该行依托甘肃省农业大省的特点,积极创新“三农”服务手段,推出“农村三权流转平台”、“网上供销社”等互联网“三农”业务模式。 其中,农村三权流转平台激活了农村“三权”流转,使“三权”成为融资抵押物,让农民能贷上款。而网上供销社则通过开设惠农政策、精准扶贫、“三农”服务、普惠金融、生活服务、慈善公益、教育卫生、供销商城等八大平台模块,进一步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互通,整合盘活了实体经营服务网点,形成了“互联网+供销+银行+消费者”的创新的现代供销流通模式。 在各个平台搭建的基础上,兰州银行继续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高度融合,实现各个平台的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
数据显示,2月份P2P新增问题平台74家,仍处高位。截至2016年2月底,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944家,而问题平台累计达1425家,占比超36%。另外,随着新政下监管政策的收紧,新上线平台数量显著减少,网贷行业进入存量发展阶段。 事实上,回顾过去几年网贷业的数据,元旦春节期间P2P行业问题爆发较为集中。爱钱进CEO杨帆认为,这一期间由于借款资产开发放缓、理财需求减弱和平台资金流出,不少网贷平台资金链容易吃紧或断裂,导致风险暴露。今年的情况更是如此,加之当前行业监管逐步紧缩、政策不确定等因素犹存,市场预期并不乐观。 “另外,互联网金融行业仍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各个P2P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都不一样,企业综合能力表现也良莠不齐,一些并不具备发展潜力的平台倒闭或者退出市场,都属于行业在当前发展形式下的‘常态’。”投哪网CMO郝歌告诉记者。 玖富集团高级副总裁林彦军则预测,随着政策监管和市场环境的明确,未来问题平台的比例还会上升,将来能够存活的平台要比现在少很多。杨帆也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行业很可能以每月淘汰百家左右平台的速度发展,最终九成存量平台或将在2至3年内消失或转型。此外,伴随着行业洗牌,会出现一波声势较大的并购潮。”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以来,由于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涉嫌非法集资或非法经营被公安机关查处,为防止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经济风险,一些地方政府收紧了新设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注册登记,使得行业新增网贷平台数量减少,行业进入存量发展阶段。金蛋理财CEO邓巍认为,随着监管明确和趋严,不断会有问题平台暴露,而在包括准入制度等在内的监管细则落地之后,P2P行业将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团贷网CEO唐军认为,监管明确和趋严标志着网贷行业进入到规范、优质的发展之路。从积极意义上来说,能力差、实力弱的平台会越来越少。消极面不多,只是可能会存在一刀切或半刀切的局面,让很多正规的平台在运营方式、市场角度、行政管辖等方面受到一些影响。 ...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自2013年来P2P平台数量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状态,但与此同时,问题平台频出也反应了不少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在目前国内征信市场不成熟的环境下,加上P2P管理办法尚未正式落地,行业中出现“跑偏”的平台为数不少,害苦了不少投资人。在“某宝事件”后,对于P2P这门新兴互联网金融的热捧和影响开始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风声鹤唳和群起而上的口诛笔伐,大有要将P2P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架势。 其实,适当的“打压”对于P2P这个野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对于一个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多一份冷静和清醒,才能将未来的道路看得更清。 P2P是金融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于投资人而言,其吸引之处主要在于投资低门槛、理财高收益和操作简易;而对于有融资需求的个人和企业而言,P2P能够满足其无法从银行获得足额融资的需求,为企业和个人周转和发展争取机会。因此,P2P自进入中国以来,一路上发展顺畅,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放养”环境下,养成了“刁蛮小公举”的个性,在不法分子的有意纵容下,逐渐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坏孩子”。 不过,坏孩子终于迎来了严监管。继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开,监管层相继发布P2P监管法规,P2P行业逐渐步入有法可依的时代。 各地监管层响应政策号召,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有效文件发展。 在力度渐严的监管环境下,P2P开始出现不适应的“阵痛”过程,一大批不符合规范的P2P平台正在被逐步淘汰出局。而一些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监管要求的P2P网贷平台,才能在严酷的环境中持续生存,获得发展。如广州知名平台礼德财富,早在成立之初便采取资金托管制度,秉承不自融、不提供自担保、不断挖掘优质资产的原则,发力供应链金融业务,为投资人提供最优质的借款项目,确保投资安全。 有业内人士预测,在2016年,P2P行业将“返璞归真”,一是重新回归到金融的本质,二是回归互联网的精神。尽管P2P完全走向正规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P2P正在涅槃重生,成为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流金融产品。 所以说,对于P2P这个曾经顽劣现在逐渐学乖学好的孩子,我们不妨多给一点耐心和信心,相信行业中如礼德财富一样坚持自律不断完善自身的P2P平台依然存在,相信度过寒冬后我们P2P将迎来温暖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