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刘庆华表示,伊宁市群众反映的就医难问题确实存在,这反映出当地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和不足,干部作风还存在不实不细的问题,伊犁州党委、政府对由此给各族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针对群众关心的就医问题,当地将立刻进行整改,统筹各类医疗资源,畅通医疗服务渠道,州直和伊宁市所有医疗机构正常诊疗,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就医需求。(央视)...
成都封城已经从9月1号-9月4号延期到直到社会面全面清零了。我在上一次记录了我为什么要在封城期间送外卖(在成都封城的两天送了两天外卖),这几天我也在陆续的送外卖,记录一下我在那之后的外卖生活。为什么物资充足你却收不到?成都每天的官方都说日常生活物资保障充足,为什么大家却买不到菜了或者说菜很贵了呢?a、这两天我在街道上发现之前可以买到的蔬菜店、粮油店和水果店都关门了。因为他们不在保供的白名单内。毛细血管一般的日常商户减少,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在一个商户群里,群里的商户每天都在问是否可以开门?但是都是得到的否定的回答。所以保供单位的确定已经超过了我能理解的范围,有人知道吗?(不在白名单的商户门口都贴着这个)(政府发的保供白名单)所以,市场上可以供货的商户在减少。很多订单会集中到一些大的平台。b、商户处理不过来大量的订单当订单集中到大的商户的时候,就会形成爆单。大家之前在美团优选、淘菜菜、多多买菜的时候会选择就近的自提点。但是这些自提点不符合保供需求,所以就会被关掉。这样子只有极少数的自提点会符合要求。这样子会超过自提点的接单能力,这两天很多自提点有点双十一的感觉。门口全是菜。因为平台是统一送货的,自提点要分装。所以就会造成积压。外卖订单也是,之前很多小商户也会上平台。现在他们不准开门,所以外卖订单就会集中到少数商户那里。就行形成爆单,根本做不过来。排队等着商家出餐的外卖员一般我是不想接这种外卖单的,很多小哥也不想接。因为等餐超时会扣款。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运力?1、外卖员非为两类,一类是全职外卖员有工作时间要求和送单要求的(可以看第一篇记录的外卖招聘要求)一类是众包外卖员。这两种都有不少的人。全职外卖员是有通行证的,但是现在很多人出不来,所以没法增加新的人力补充。兼职外卖员或者说众包外卖员不一定能够拿到通行证(当然前提是你也要可以出得来,又会少去很多人),所以送的也是人心惶惶。我就休息了一天,很恐惧,担心被查被扣车。所以,运力就会变得很紧张。成都市就业局发了一个盒马的招聘,我并不看好。因为就算想参与,也出不了小区,除非政府招募外卖志愿者,有可能会缓解运力问题。共享单车的多样用途共享单车真的是被用的淋漓尽致,很多小区或者路口都是用共享单车组成的隔离带。出门买菜和街边小店的关闭买菜已经从一天两小时到两天两小时了,但街边的小店都关了。所以,想要买菜的人只有去到更远的地方买菜了,这也迫使更多的人必将会在街面流动。如果偏僻一点的小店会给们留一个小缝,做基本的运营。但如果是在路边的小店,就只有全关了。昨天路过一个水果店,门口的阿姨突然拦住我说:里面还有一些新鲜的水果,全部打折了,要不要?明天不让开了。原谅我,我那个时候真的笑了。可能我思想不正,我脑子里第一想到的是之前街边的妹子拦住我的时候那种悄悄咪咪的样子:帅哥,耍不耍?里面有漂亮妹儿。封控的小区和路面越来越多昨天在棕苑和玉林发现的封控小区和路面越来越多,很多都还在打围。蓓蕾社区一带也全部封起来了,说是要阻断武侯区和高新区(我才晃神过来原来这里是高新区的管辖)。送外卖的时候经常要跑冤枉路,耽误送餐时间,进一步造成超时。这也是不想送外卖的原因之一,要扣钱的。这些地方往往还会有城管和志愿者,要查通信证核酸之类的。还是要慎重点外卖因为取餐去到了很多我想都不敢想象的外卖聚集地。有的外卖就是一栋楼,里面就像那种隔离房,一件挨着一间,一个窗户口去外卖。这种还算好的。在火车南站附近有一个以XXX桐梓林店聚集的外卖小镇,那边才是真的疯狂。老庞大的一个小区了,里面真的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等疫情结束后和大家一起去逛逛)这两天点外卖需要更加注意,如果需要就医吃药会很麻烦。外卖就是一个体力活,靠体力挣钱我本是做游学和桌游的,所以送外卖是生活所逼。在一开始做这个的时候,我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为了挣钱以及可以出门。但是后来发现,即使在疫情期间(外卖可以不上楼),送外卖还是很难挣钱的。我这几天,下午和晚上送外卖,第二天上午休息看书(我真是佩服我自己,这种压力下我居然看完了《曾国藩传),还看了不少的《李鸿章传》)。一共跑了70多单,收入400元左右。当我不看微信聊天的时候,我觉得什么保供啥的都是虚的。我接触到的外卖员无非就是工作和生活而已,大家跑起来的时候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些。就是接单、送单。大家讨论的话题也是和配送有关的,只有闲下来抽烟的时候才会叨两句。聊到这种保供单位的时候,注意力也是在如何影响自己接单。我挺佩服那群要搞非商业化配送的朋友的前面也说过,大部分配送员都是饿了吗和美团的单子。那有一些小众的需求肯定就难满足了。自从我送外卖过后,身边不少人都开始做这个事情了。我觉得还挺佩服的,比如说帮买药这种单子在平台上一是有接单限制,二是大家也不愿意接。配送费低,还要耗费很多时间。但有一些朋友打算做这个事儿,希望他们顺利吧。送外卖是一个需要勇气和克服恐惧的事情,因为你会路过高中低风险区,甚至说你就会送到这里去。如果真的核酸查出来了,疫情没啥,但是我觉得我肯定会被骂以及小区估计也会暴力我。那个时候你不是保供的人,会变成一个携带病毒到处跑的人,这种压力很大。今天可以去问问其余的外卖员,他们是如何回小区的?晚上又在哪里休息?...
9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又有地方因疫情防控层层加码被通报曝光,涉及5省8地,分别是河南省商丘市、三门峡市、开封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台州市、湖州市德清县,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2个多月前,3省6市也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即河北省保定市、邯郸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辽宁省朝阳市、锦州市高铁站以及青海省的过度防疫、违反防疫“九不准”典型案例被曝光。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层层加码现象,实现更精准更科学的疫情防控是一件民生大事。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教育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组成的整治“层层加码”问题的专班,并开通了公众留言板以供人们反馈、投诉或举报问题。有关部门将汇总整理线索,督促地方尽快整改,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此前,首次有地方因过度防疫被警示通报,发生在货运物流领域,6月初河北省张家口市,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陕西省商洛市3省4市的部分高速口防疫检查点存在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被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警示通报。一段时间以来,有观点认为,要处理好疫情防控、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多重关系,是难以实现的三角。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指出,“既要又要还要”不是对地方政府的苛求,而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反映地方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地方治理就是一个多任务管理的复杂工作。真正做得好的地方政府,一定是“既能又能还能”,从而实现各方面的多赢。整理/制图:南都记者 陈秋圆将继续收集线索、跟踪督办、通报曝光层层加码问题在9月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9月以来,全国29个省份报告了新增本土感染者,部分地区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仍未完全阻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他表示,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按照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力求科学精准,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控制疫情。而对于违反“九不准”、擅自层层加码的典型案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予以曝光。而实际上,近期有不少网友反映所在地方在疫情防控中仍然出现了层层加码的现象。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监督局二级巡视员妥佳通报,核查发现,河南省商丘市、三门峡市、江苏省苏州市,存在对低风险来(返)人员社区报备不批准、不回应,对出行群众进行阻拦和劝返的情况。河南省开封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存在要求外来(返)人员提供不切实际的社区报备材料情况。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浙江省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存在对外来(返)人员进行社区报备后,仍然采取集中隔离等强制手段限制出行的情况。妥佳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整治“层层加码”专班的工作机制,继续做好线索收集、转办核实、跟踪督办、通报曝光等工作,做到全面收集、及时转办、全力核查、坚决整改,妥善解决“九不准”相关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九不准”中,除了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还有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以及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等。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也针对疫情下货运物流的保通保畅措施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加强督办转办,着力保障交通运输网络畅通。持续加强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行监测,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地实施通行管控措施,坚决杜绝擅自关闭关停交通基础设施,坚决杜绝擅自限制运输服务,坚决杜绝擅自设置防疫检查点,落实督办转办要求,一事一协调解决物流不通不畅问题,严防层层加码、“一刀切”等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弹。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开通的“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公众可留言投诉举报违反“九不准”线索这并不是第一次有地方因层层加码被通报曝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6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表示,6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疫情防控“九不准”,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过度防疫做法。发布会后,各地按照要求开展自查核查,主动纠偏,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但是部分地区在疫情防控中仍然存在掌握政策不准确、执行落实不精准、管控措施简单化等问题。他通报了几个典型案例情况:一是河北省保定市、邯郸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等4个地市,存在过度防疫、一刀切等情况,对来冀返冀人员、特别是对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人员盲目采取管控措施,扩大人群管理范围。二是青海省对低风险地区返青人员要求提前24小时填报信息,抵青后进行落地核酸检测,返回居住社区后,工作人员上门贴封条,完成三天两检且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允许出门。三是辽宁省朝阳市、锦州市高铁站对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的乘客,仍要求再做核酸检测,并收取乘客19元费用。过度防疫、违反“九不准”的现象,群众一直反映强烈。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会同相关成员单位,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问题的专班。该专班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民航局、国铁集团12个单位组成。同时,为高效地解决各地群众反映的地方“层层加码”问题,也要求各省一级的联防联控机制比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班的架构,成立省一级的整治“层层加码”问题的专班。此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开通了公众留言板,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其他部门也都通过本部门门户网站或者是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等方式建立了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对于违反“九不准”的问题线索,有关部门将认真汇总整理,督促地方尽快整改,对典型案例将进行曝光。南都记者此前报道,留言板6月28日下午上线,就收到了2480条留言,29日4850条达到高峰,30日2495条,7月1日降至1406条,此后留言数量降至百条并逐步减少。而反馈的问题集中在低风险地区人员出行方面。9月6日,参与海医一附院江东新院区项目建设的工人在进行核酸采样。新华社发专家:精准防疫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现实要求此前,过度防疫、层层加码问题首次被警示曝光,是在物流通行领域。6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警示通报,即河北省张家口市,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陕西省商洛市这3省份4市的部分高速口防疫检查点存在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当天,这3省通报确认整改到位。“通报警示有很强的里程碑意义,对于强化防疫过当行为的问责有示范意义和信号价值。问责的强度虽然不高,但是它所释放的政策信号却是明确而有力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指出,这对于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防疫观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可以通过这些问责举措,真正使中央防疫政策“长牙”,能够得到各地各级政府贯彻落实,避免中央政策要求被当成“耳旁风”。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乱作为乃至“硬核”抗疫、“层层加码”,导致防疫政策过当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马亮向南都记者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如果防疫不当而导致疫情传播的话,地方政府要被问责,领导干部的“乌纱帽”不保。但是,防疫过当则不受问责,也影响不到地方政绩和官员职位。所以,两相比较,地方政府会选择层层加码,确保防疫万无一失,而其直接后果就是防疫过当及由此造成的次生灾害。马亮指出,精准防控首先是一个意识和观念问题,也和能力有关,这涉及地方政府能否利用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来武装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基层组织的具体政策贯彻落实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并做到令行禁止,避免好政策因为得不到有效实施而功亏一篑。而一段时间以来,有观点认为,要处理好疫情防控、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多重关系,是难以实现的三角。“既要又要还要”的防疫治理对基层压力很大。马亮认为,“既要又要还要”不是对地方政府的苛求,而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反映地方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地方治理就是一个多任务管理的复杂工作,没有说只负责一件事的道理。真正做得好的地方政府,一定是“既能又能还能”,综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多重关系,从而实现各方面的多赢。在基层治理面临压力时,要考虑如何使基层赋能增效,通过下放权限、下沉干部、下沉资源,使基层组织有更强的战斗力来应对各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9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告示称,为避免其发布的 多晶硅价格被过度解读、造成误解,决定自本周起,暂停该采集价格的发布。在宣布暂停之前,多晶硅价格已经在今年年内连续29周上涨,且没有明显回调迹象,价格已创下10年新高。而且在3天前的9月5日,多晶硅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宣布年内第10次涨价。当前,国内光伏原料——多晶硅价格已经突破30万元/吨关口,而新能源电池原料——碳酸锂时隔5个月后再次站上50万元/吨。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光伏组件企业纷纷提前锁定货源,发布大额采购合同。原料价格的猛涨背后,是下游需求的持续旺盛。今年下半年,海外对于光伏产品需求的热度,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猛涨,让新能源赛道持续火热,获得基金的超额配置。在基金行业二季度报告中,电力设备行业在基金持仓占比为17.87%,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较一季度环比提升1.18个百分点,同比去年提升6.85个百分点。行业超配高达11.39%,同样排名第一。连涨29周,硅业分会宣布暂停价格发布9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告示称,近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供应链价格持续震荡上涨,冲击晶硅光伏产业稳定运行。为避免安泰科采集发布的多晶硅价格被过度解读、造成误解,决定自本周起,暂停该采集价格的发布。据介绍,安泰科多晶硅价格采集发布从2014年开始,每周三定时发布,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上周三的8月31日,是最近的一次公布数据。数据显示,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30.51万元/吨,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30.72万元/吨,相比年初不足10万元/吨涨幅超过两倍。这也是多晶硅今年年内第29次价格上涨,今年以来硅料价格一路上涨,且没有明显回调迹象,已创下10年新高。硅业分会相关专家透露,受疫情、限电等因素影响,8月硅料产量可能比预期减少8%,再加上此前超签,硅料企业普遍处于负库存状态,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在持续。多晶硅、碳酸锂双双站上历史高点值得注意的是,硅业分会宣布暂停价格发布的背后,是多晶硅和碳酸锂等新一轮新能源原料价格出现进一步上涨态势。近日,多晶硅龙头企业陆续上调价格,而光伏组件企业纷纷提前锁定货源,发布大额采购合同。同期,新能源电池的重要原料——碳酸锂价格也在时隔5个月重回50万元/吨大关,再次逼近历史新高。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四川是光伏上游重要生产基地,此次地震也牵动了市值超8万亿光伏赛道板块产业链的心弦。公开资料显示,四川当地的硅料产能约20.7万吨,包括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乐山10.7万吨、协鑫科技的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当天,光伏电池龙头制造商通威股份再次宣布对主要单晶电池片产品进行新一轮涨价,这已经是通威股份电池片年内第10次涨价。此次报价再次全线上涨,其中单晶PERC 166 / 182 / 210 电池价格上调 0.01 / 0.01 / 0.02 元至每瓦1.29 / 1.31 / 1.30 元。面对上游硅料的持续上涨,光伏组件企业纷纷提前锁定大额采购合同。8月26日晚间,晶科能源公告一份重大采购合同。2023-2030年,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将向新特能源采购33.6万吨原生多晶硅。按照当周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30.38万元/吨测算,预计采购总金额约为1020.77亿元(含税)。此前,在今年3月,隆基绿能与通威股份签订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计划未来两年采购20.36万吨多晶硅产品,合同金额高达442亿元。硅料、硅片、电池片的涨价也反映在公司业绩上。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与新特能源三家企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12.17%、340.81%、357.37%。同为硅料企业的协鑫科技与特变电工分别以69.09亿元、69.05亿元位列归母净利润榜单第三、四位。组件龙头隆基绿能以64.81亿元排在第五位。新能源赛道仍然火热,销量仍保持倍数增长新能源下游需求持续超出预期,已经成为分析师的一致判断。原先预期在上半年出口已经相对强劲且有部分海外库存的状况下,下半年海外对于光伏产品需求的热度将开始减弱。但根据Infolink统计7月中国海关出口资料,中国在7月的光伏组件出口再次创高,达到15.7GW,同比增长121%,累计组件出口也达到94.4GW,同比增长105%,7月光伏组件出口表现持续强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然在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4.2GWh,同比增长114.2%。而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7月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量分别为61.7万辆、59.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7.6%、119.2%。面对市场需求的火热,就在一周前,工信部等三部门重磅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提出应避免恶性竞争,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9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重点行业稳产保供,建立重点原材料价格部门联动监测机制,引导碳酸锂、稀土等重点产品价格回稳。而为加强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近期,多地部署了新一轮找矿行动。基金大幅超配,这两只股票是全行业前两大重仓股在新能源赛道持续高景气的推动下,基金在二季度大幅超配新能源。根据浙商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电力设备行业基金持仓占比为17.87%,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环比提升1.18个百分点,同比提升6.85个百分点。行业超配高达11.39%,同样排名第一。数据显示,电力设备行业持仓自2021年一季度进入最低点7.09%,此后呈现底部快速反转,2021年三季度持仓占比由低点的7.09%快速提升9.03个百分点至16.12%。此后行业持仓保持较高水平并持续稳步增长,稳居全行业第一。其中,光伏行业在二季度基金持仓占比7.26%,较一季度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同比提升3.11个百分点。行业持仓自2021年一季度开始持续快速提升,由2.73%连续提升至今年二季度的7.26%。宁德时代、隆基绿能位列全行业前十大重仓股。目前,在全市场碳中和概念的ETF产品中,最大的碳中和ETF规模达到31亿元。其前两大成分股分别是宁德时代权重157%、隆基绿能权重12%。百亿私募高毅资产董事总经理孙庆瑞表示,在光伏产业链上,从硅料到硅片、电池片以及一体化组件等环节上,中国公司都占据了全球最大的份额,多个环节供应了全球超过80%甚至更高的产能,行业内优秀公司也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今年,在硅料价格维持高位的背景下,光伏在终端的装机量依然维持了高增长。俄乌冲突的发生成为了今年全球能源行业最大的变量,带来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快速上涨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欧洲各国对于能源安全与独立的意识,欧洲各国在加速推进自身的能源独立计划,因而今年欧洲的“户用光伏+储能”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爆发。孙庆瑞认为,随着硅料价格的降低和新技术路线电池片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会加速终端装机需求的提升。“户用光伏+储能”的解决方案会逐步成为很多国家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式。在全球“碳减排”的共识下,作为可再生能源及传统能源的替代品,风、光新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将会持续提升。...
中秋情浓意更浓!财经钻创始人/CEO覃伦洪祝福大家中秋佳节快乐!...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定》旨在加强对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规范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为用户浏览查看信息提供极大便利,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应用程序的广泛应用,弹窗信息推送服务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适应形势予以规范。《规定》立足当前实际,紧盯弹窗新闻信息推送、弹窗信息内容导向、弹窗广告等重点环节,着力解决利用弹窗违规推送新闻信息、弹窗广告标识不明显、广告无法一键关闭、恶意炒作娱乐八卦、推送频次过多过滥、推送信息内容比例不合理、诱导用户点击实施流量造假等问题。《规定》明确,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是指通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站等,以弹出消息窗口形式向互联网用户提供的信息推送服务;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规定》提出,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维护清朗网络空间。《规定》要求,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生态治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管理制度。《规定》强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优化推送内容生态、强化互联网信息服务资质管理、规范新闻信息推送、科学设定推送内容占比、健全推送内容审核流程、强化用户权益保障、合理算法设置、规范广告推送、杜绝恶意引流等九个方面具体要求。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是指通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站等,以弹出消息窗口形式向互联网用户提供的信息推送服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第三条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第四条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生态治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管理制度。第五条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应当遵守下列要求:(一)不得推送《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的违法和不良信息,特别是恶意炒作娱乐八卦、绯闻隐私、奢靡炫富、审丑扮丑等违背公序良俗内容,不得以恶意翻炒为目的,关联某一话题集中推送相关旧闻;(二)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不得弹窗推送新闻信息,弹窗推送信息涉及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的,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三)弹窗推送新闻信息的,应当严格依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不得超范围转载,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保证新闻信息来源可追溯;(四)提升弹窗推送信息多样性,科学设定新闻信息和垂直领域内容占比,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不得集中推送、炒作社会热点敏感事件、恶性案件、灾难事故等,引发社会恐慌;(五)健全弹窗信息推送内容管理规范,完善信息筛选、编辑、推送等工作流程,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力量,加强弹窗信息内容审核;(六)保障用户权益,以服务协议等明确告知用户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具体形式、内容频次、取消渠道等,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科学规划推送频次,不得对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进行不合理地差别推送,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或者影响用户关闭弹窗,弹窗信息应当显著标明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身份;(七)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伦理道德的算法模型;不得利用算法实施恶意屏蔽信息、过度推荐等行为;不得利用算法针对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画像,向其推送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信息;(八)弹窗推送广告信息的,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和关闭标志,确保弹窗广告一键关闭;(九)不得以弹窗信息推送方式呈现恶意引流跳转的第三方链接、二维码等信息,不得通过弹窗信息推送服务诱导用户点击,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第六条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关于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公众投诉举报。第七条鼓励和指导互联网行业组织建立健全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行业准则,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第八条网信部门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协作监管等工作机制,监督指导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依法依规提供服务。第九条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第十条本规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
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我们8月份获批了一只‘固收+’产品,因为我们申报的产品符合所有监管提出的新条件,就获批了。”“监管给我们反馈的一个意见就是,凡是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高于30%的混合型基金,不可以以‘固收+’的名义开展宣传推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处获悉,近期监管部门对上报的“固收+”产品做出新规定,基金组合权益投资占比应在10%-30%,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超过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名义宣传。在此基础上,最近“固收+”基金又迎来新的监管政策。基金业协会要求,所有混合类基金以及二级债基(除同业存单基金)的基金经理,原则上应具备1年以上的含权产品投资管理经验或权益资产的研究经验。“固收+”新规冲击波上述“固收+”新规定中提及的“混合类基金”和“二级债基”正是“固收+”基金的主力军。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只做过债券投资的基金经理以后无法单独管理“固收+”类产品。“固收+”基金经理要么同时具备股债管理经验,要么采取双基金经理制(一位固收基金经理+一位权益基金经理)。根据监管要求,如果是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固收+”产品,要求至少有1个基金经理符合要求——具备1年以上的含权产品投资管理经验或权益资产的研究经验。不过,据悉,监管对规定中的含权产品投资管理经验的定义比较宽泛,具体产品可包括股票型、偏股型、混合型、QDII、被动指数权益类、可转债、权益类FOF产品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监管部门要求基金公司上报的二级债基产品已将可转债划归为权益仓位。这意味着,如果一只“固收+”产品设置的权益配比为20%,当该基金的可转债配置已达20%仓位,那么该基金权益配置已满。对于近期“固收+”监管新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也不是窗口指导,基金公司产品部并没接到通知,是针对申报基金产品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监管跟具体的基金公司沟通中提出的指导要求。但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固收+”基金的“紧箍咒”不断收紧。不过,对于最新针对“固收+”基金经理的要求——具备一年以上的含权产品投资管理经验,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针对增量基金,存量基金不会受太大影响。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监管近期对“固收+”的指导意见对新产品影响会比较大,而对老产品则主要是在宣传口径影响会比较大,即不符合规定的老产品不能再以“固收+”进行宣传,“大家之前花了很多的广告费去打造固收+的团队,因此在新政下会受到一些冲击”。天相投顾人士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新政预计对已成立的“固收+”基金的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固收+”基金的基金经理通常都自身具有权益类投研经历或能够得到权益类投研团队的支持,如果此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不具备这样的经验,可以通过与其他基金经理联合管理的方式以满足要求。但天相投顾认为,对于后续发行的“固收+”基金会有一定影响,这是因为仅有固收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无法单独管理此类基金,联合管理将增加管理成本,这对基金公司形成一定约束,有助于溯本清源,规范“固收+”基金的市场环境。值得关注的是,一位基金业资深人士指出,“偏债混合基金,或二级债基最好是双基金经理。”他的理由是:“主动权益投资是一个专业,固收投资是另一个专业,而‘固收+’投资其实是跨两个专业,所以最好是双基金经理管理。”他举了一个业内的例子。一位做二级债基(注:“固收+”的一个重要类别)的基金经理,在某年股市行情好时,把二级债券允许的20%权益仓位顶得满满的,赚了很多钱,当年因此获奖。但是第二年股市行情不好,他管理的基金跌得很惨。据介绍,这位基金经理强项是投资债券,但他对股票的投资则主要来自于公司权益团队的建议,根据权益团队推荐的好股票,买了以后长期持有。但该基金经理并不擅长权益投资。“这次证监会对‘固收+’产品的规范调整,会促进‘固收+’产品进一步规范发展。”上述基金业资深人士说。万亿大市场火爆背后最近几年,“固收+”基金火爆。天相投顾统计,按权益配比30%上限的“固收+”新规测算,目前“固收+”基金规模为2.23万亿元。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了“固收+”产品火爆的背景:自2018年、2019年资管新规执行之后,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金融机构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银行的理财产品开始向公募化的方式整改,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固收+”概念,对此,银行喜欢,公募基金也喜欢,大家一起合作,“固收+”产品承接了不少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自此“固收+”火了。另一位基金人士表示,“固收+”其实就是一个营销的标签,好像“+”有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可以从纯债、二级债,到一些混合类的产品,它们用“固收+”包装起来就比较方便。“公司主要想要包装团队,把除了固收以外的其他的团队一起装进去。”上述基金人士坦言。基金人士指出,“固收+”这个概念自诞生起,实际上就是个偏营销的概念,各方面都没有对其具体的投资比例、投资策略等作出明确规范。在监管新政之前,以往对于“固收+”基金,市场通常是将以“固收”策略为基础,再加入一定比例的具有权益属性的资产作为“+”的部分。据记者了解,“固收+”是一个跨类别的概念,主体包括偏债混合基金、二级债基,此外,还包括一级债基、部分FOF基金、部分平衡类混合基金,以及部分权益配置比较低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事实上,以往混合基金里的“固收+”产品,主流权益配比是0-30%,但也有一部分是权益设定的上限是50%的混合基金。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各方面对“固收+”都没有明确的边界确认,加之这个概念在营销推广中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因此这两年会出现一个“固收+”概念滥用的情况,不同比例的偏债混合、股债平衡,甚至是FOF都在冠以“固收+”的名义。据记者了解,在“固收+”基金管理上,基金公司普遍没设置“固收+”部门,一般基金公司通用的做法是设置固收和权益两个部门,有基金公司把“固收+”业务放在混合资产团队,有基金公司设在绝对收益部,业内还有一些大基金公司成立了一个部门去做多资产投资,但并不仅仅是单做“固收+”。通常情况下“固收+”产品是固收为主,因此主要还是固收条线的基金经理在管,部分基金公司设有一个带有“固收+”特色的团队,团队里绝大部分是做固收出来的人。比如,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固收+’没有专门部门,投资分为固收团队、权益团队,以及混合资产团队,混合资产团队里面有的人做‘固收+’,比如说双基金经理的情况下,有可能是一个权益基金经理搭配一个固收基金经理。”对于监管近期对“固收+”念“紧箍咒”,业内多持肯定态度。“此次监管出面明确了‘固收+’的界限、定义等,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这有利于‘固收+’产品的风格确立和长远发展,关键是有利于投资者了解此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等更好地匹配,是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另一家深圳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以前“固收+”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不是很明显,因为各家的“固收+”产品权益仓位差异挺大,所以监管现在统一上限为30%以后,现在这类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更相似,“固收+”产品具有的相对稳健风格更明确。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固收+”30%比例上限是实际上以银行委外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普遍采取的标准,说明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了详细摸底后给出的一个市场较为共识的标准,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实际营销中或有差异,但确定比例树立标准化有利于行业标准树立和信息透明。天相投顾的人士表示,由于以往对“固收+”基金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许多含权益类基金较高的基金被认定为“固收+”基金,这与“固收+”的含义不符,容易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如果新规得到执行,将使得市场对“固收+”基金的定义更为明确,有利于减少乱象。新规下的“固收+”新规之下,“固收+”基金统计口径的规模缩水。天相投顾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窗口指导之前的标准,如果将天相二级分类中的偏债混合基金、可转债债券基金以及混债债券基金作为“固收+”基金,截止到8月31日,总规模估算为2.46万亿元。如果按照窗口指导之后的标准,根据“基金组合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超过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名义宣传”的规定,对上述基金合同中权益投资占比可能超过30%的基金剔除,则规模变为2.23万亿元,约缩水0.23万亿元。不少基金公司正在按新规申报“固收+”产品。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正在申请一只“固收+”基金,是单基金经理,权益配置在30%以下,会严格按照监管的要求办理。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则表示,公司在8月获批一只“固收+”产品,符合监管对“固收+”产品的全部要求。据悉,自“新规”以来博时、博道、广发、交银施罗德、富国等多家基金公司新获批的“固收+”基金,均严格按照要求发行。业内认为,这表明“固收+”基金将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申请新的“固收+”产品时,承诺函中就需要明确说明该产品的权益比例范围是10%-30%,这样的产品才是标准的“固收+”产品,才能以“固收+”的名义对外宣推。“现有的产品中,若非权益比例范围符合10%-30%的要求,都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不会以‘固收+’的名义去宣传推广。”上述业内人士说。值得一提的是,“固收+”的业绩,在前几年表现出色之后,但今年遭遇滑铁卢。天相投顾评价中心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照“新规”之前对成立满三年的“固收+”基金进行统计,截至2022年8月31日,今年以来“固收+”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16%,近三年平均收益率为17.93%;今年同期中证债券基金指数涨跌幅为1.73%,近三年涨跌幅为10.26%。可以看到,“固收+”基金受到今年权益市场下跌影响平均业绩未能战胜债券基金指数,但从近三年来看平均收益率超过债券基金指数。仅就今年来说,“固收+”变“固收-”。对此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固收+”风险和收益总是匹配的,什么地方“+”,在相应市场不利的环境下就是“-”,这是投资常识。获取相应收益也应该做好承担相应风险的准备。如果“固收+”产品的权益投资仓位超过30%,产品在行情不好时回撤有可能较大,不符合“固收+”产品设置和宣传的追求稳健的初心,这也被业内认为是今年监管屡屡对“固收+”产品念“紧箍咒”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苹果公司一直深谙向上推销的艺术。随着全球通胀高企,供应链面临挑战,iPhone 14可能会成为苹果阻止消费者降级消费的的最大考验。在周三的发布会上,苹果还推出了一批新款Apple Watch,并更新了期待已久的AirPod Pro耳机。这些产品将成为苹果可穿戴设备业务的支柱,目前该业务的年收入超过400亿美元。但是,iPhone仍是发布会的焦点。目前,苹果仍有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智能手机,因此它无法承受让自己的招牌产品陷入那种困扰智能手机行业其他公司的困境。知名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苹果的表现比大多数公司都要好。但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和经济的放缓,iPhone的购买者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挑剔,因为他们要花掉上千美元。加码Pro系列现在,消费者有很多选择。针对最新发布的iPhone 14系列手机,苹果现在正销售26种不同配置,而五年前它的新款手机只有16种配置。iPhone 14系列的售价从420美元到近1600美元之间不等,最贵的甚至比苹果的一些Mac电脑还要贵。苹果的解决方案是把更强的功能留给最受欢迎的机型。iPhone 14系列打破了苹果为其最新款手机配备最新自研芯片的长期模式,只有iPhone 14 Pro机型能用上最新A16处理器。基础版iPhone 14将搭载苹果去年在iPhone 13系列中推出的A15芯片。苹果还为基础版增加了大屏选项,推出了iPhone 14 Plus,实际上淘汰了前两代手机的Mini机型。研究公司Canalys估计,在所有iPhone 13用户中,选择Mini机型的只有9%。iPhone平均销售价格创下新高对于苹果来说,推出Plus机型,砍掉Mini,能够让iPhone整体产品线的平均售价提高大约3%。同时,把最新芯片专供Pro系列可能会为这条产品线增添更多销售动力。苹果在2019年首次推出Pro机型,为它配备了更强大的摄像头和更高级的机身设计。Pro系列已经在果粉中流行起来。Canalys的数据显示,自去年iPhone 13系列发布以来,Pro机型占到了iPhone 13系列出货量的41%。相比之下,两年前,Pro机型占iPhone 11总出货量的31%。加个存储空间利润高达90%这一策略帮助苹果从每笔手机销售中获得了更多收入。数据分析平台Visible Alpha提供的数据显示,根据分析师们的一致预期,自iPhone 13发布以来的三个季度里,苹果共售出了1.892亿部iPhone。iPhone的同期收入约为1630亿美元,平均售价约为861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首款Pro机型推出前的2019财年的平均售价高出12%。iPhone Pro机型还可能有助于苹果实施其最古老的向上推销方法:存储空间。Pro机型更强大的摄像头可能会促使一些买家选择存储空间更高的配置。消费者购买更昂贵的产品对苹果来说是有利可图的。iPhone 14 Pro的存储空间价格根据苹果的配置设计,同一款机型拥有多个存储空间选择,容量越大价格越高。以iPhone 14 Pro为例,从128GB升级到256GB需要加价900元,从128GB升级到最高的1TB需要加价4500元。投行伯恩斯坦的分析师托尼·萨克纳吉(Toni Sacconaghi)估计,苹果在同一机型的存储空间差价上能够获得90%的毛利率。苹果本财年前9个月的产品毛利率达到近37%,创下该公司自2018年开始公布产品和服务利润率以来可比时期的历史新高。从这一点上来说,苹果规避经济衰退的方法可以归结为让更多的消费者购买额外的存储空间。...
如果你在外卖平台上点了一份餐,从下单到接到骑手的取餐电话仅仅用了十多分钟,那你大概率是点了一份预制菜。近两年,在疫情的催化下,预制菜发展迅速,已由速冻米面等少数品类,拓展至酸菜鱼、佛跳墙等多种菜品,有些只需简单加热几分钟即可食用。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外卖,甚至在餐厅堂食中也能看到预制菜的身影。一份行业报告显示,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菜品都是预制菜。这些知名连锁餐厅八成以上是预制菜?预制菜定义宽泛,半成品菜、方便菜、料理包等都被称为预制菜。近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2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于餐饮行业,销售渠道 85% 以上集中于 B 端,小吃快餐店、连锁餐饮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团餐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上述报告提到,第三方机构估计全国 70% 的外卖商家使用料理包,连锁餐饮店使用预制菜也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其中乡村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高达 80% 以上。" 餐饮连锁背后都是中央厨房在支撑,即在中央厨房 / 工厂里把菜做好,再以料理包的形式配送到各大门店。"▲来源:《2022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截图正在冲刺 A 股 " 中式连锁快餐第一股 " 老娘舅也是如此。据招股书,老娘舅根据不同餐品烹饪制作的难易程度、时间长度以及食材保鲜度,采取 " 预备预制 " 与 " 现场制作 " 相结合等制作供应方式。招股书显示,老娘舅采取自主生产为主,委外加工生产为辅的生产加工模式,一方面建立标准化中央厨房,为公司旗下的所有直营店、加盟店供应标准化的食材;另一方面委托加工厂商承担梅干菜烧肉、茶树菇老鸭、鱼香肉丝等技术稳定、品质易控预制菜的加工任务。招股书显示,2021 年,该公司一共销售 838.40 万份(含套餐销量)鱼香肉丝,是老娘舅当年销量最佳的菜品。▲来源:老娘舅招股书截图在前述报告中,另一头部中式连锁快餐企业乡村基也被指使用了预制菜,且预制菜占比高达 90%。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村基招股书中,该公司曾称 " 致力为顾客提供现炒现制、源自品质食材的美食 "。9 月 5 日,中新经纬致电乡村基官方客服,相关工作人员称乡村基应该是没有预制菜的,但具体情况其并不清楚。此外,中新经纬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也有不少预制菜商家公示了自己的一些客户以及合作伙伴,除吉野家、李先生、永和豆浆、如意馄饨、吉祥馄饨等常见的连锁快餐店外,还包括三米粥铺、费大厨、遇见小面等网红餐厅。其中网红湘菜品牌费大厨,曾对外宣称 " 只用大厨炒 "。需要注意的是,费大厨也是海底捞产业生态链企业蜀海的客户之一,据悉,蜀海已在 B 端服务领域形成了成熟的预制菜供应模式,标准化产品基本上已经涵盖中餐、西餐、类火锅、团餐、酒饮、快餐、粉面等多领域。9 月 7 日,费大厨总部客服人员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费大厨没有预制菜,并提到,尽管费大厨是蜀海的客户,但蜀海并不为其提供预制菜相关服务。▲老娘舅资料图 中新经纬闫淑鑫摄是不是预制菜,消费者有权知道吗?餐饮店之所以爱用预制菜,是因为预制菜可以有效减少食材成本、人工成本和后厨面积,帮助其提升利润率水平。上述报告举例,在某外卖平台上,一份售价 17.5 元的卤肉饭,商家在使用预制菜前的净利润为 0.5 元,使用后的净利润则能达到 3 元。但消费者能接受吗?" 我主要看重菜品的品质,对餐厅是否使用预制菜并不太介意。我觉得新不新鲜主要看餐厅的品控,跟预制菜没多大关系。只要菜的味道可以、价钱合适,用什么方式做出来的对我来说不重要。" 武汉一 90 后消费者对中新经纬表示。不过,也有消费者称,除非是赶时间,否则接受不了餐厅使用预制菜," 预制菜给我的感觉还是没有现做的新鲜、健康。"在社交媒体上,也有网友表示," 预制菜真的不如现炒出来的菜,缺了锅气 "" 下馆子不就是冲厨子去的嘛 "。还有消费者建议," 用预制菜可以,那就别把广告做得好像是新鲜现做的样子,也把菜品价格调整到预制菜的价格 "" 希望餐厅能标注出来哪些菜是预制菜,吃不吃让我们自己选择 "。事实上,几乎没有餐厅会主动告诉消费者,自己使用的是预制菜。" 我之前点过一份外卖,配送距离并不算近,也是订餐高峰,但很快就送到了。我怀疑他们用的是料理包,就打电话询问商家,不过餐厅坚称是现做的。" 北京消费者李女士向中新经纬表示。不过,也有部分餐厅会在消费者询问时告知所点菜品是否是预制菜。"(店里菜)有些是半成品,有些不是。炒菜、儿童套餐基本上都是现做的,像鸡翅、大盘鸡等是提前腌制好的半成品。"9 月 6 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北京某西贝门店时,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称。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2022 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热点分析》中,预制菜就曾被点名,称 " 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对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享有知情权、选择权,有权知悉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真实情况,有权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种类,有权决定是否接受该种类的商品或服务。餐厅使用预制菜需要告知消费者,若未告知的,则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涉嫌消费欺诈。" 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律师、知名法律博主雷家茂向中新经纬表示。雷家茂称,若经营者构成欺诈的,即便预制菜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仍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经营者主张三倍赔偿,若三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即 " 退一赔三,最低赔五百"。对此,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有企业卖预制菜半年收入超 5 亿随着预制菜行业的兴起,上下游企业纷纷入局,市场上的玩家既有味知香等专业预制菜企业,也有国联水产、安井食品、西贝、海底捞、盒马、叮咚买菜等农牧水产类企业、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零售企业等参与其中。据 Wind 数据,目前,沪深两市共有 30 只预制菜概念股,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在 2022 年半年报中,味知香、国联水产、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得利斯、龙大美食、春雪食品、大湖股份等企业披露了报告期内预制菜及相关产品的收入情况。其中安井食品表现较为亮眼,2022 年上半年,该公司包括预制菜在内的菜肴制品实现收入 13.90 亿元,同比增长 185.33%,在营收中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12.51% 增至 26.36%,推动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35.47%。安井食品称,报告期内,公司预制菜板块快速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初见规模,其中子公司新宏业速冻调味小龙虾产品、安井冻品先生菜肴均有较高增长,主要依靠自研自产的安井小厨预制菜事业部也在二季度陆续推出小酥肉等新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线。据安井食品披露,预制菜作为公司提前重点布局的重要板块,目前通过 " 自产 + 贴牌 + 并购 " 的模式快速提量。今年 5 月,安井食品成立 " 安井小厨 " 预制菜事业部,主要聚焦调理类菜肴和点心类菜肴,产品和渠道定位上以 B 端为主,B 端、C 端兼顾。此外,2022 年上半年,大湖股份冰冻产品(含预制菜)的营收同比增长 68.75%;得利斯预制菜类产品收入 3.05 亿元,同比增长 44.86%,收入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13.15% 增至 21.75%;千味央厨预制菜销售收入 1190 万元,同比增长 42.23%;国联水产实现预制菜营业收入 5.61 亿元,同比增长 36.17%;春雪食品调理品(预制菜)连续三年在全部食品营收销售占比达 50% 以上,今年上半年达到 61%。▲数据来源:上市公司 2022 年半年报中新经纬注意到,得利斯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 12.45% 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却大幅增加 122.25%。该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到,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是,报告期内公司 10 万吨 / 年肉制品加工(预制菜)项目逐步投产运营,产能逐步释放。借助行业发展机会,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发力预制菜相关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市场开发力度,持续拓展 B 端客户,实现业绩增长。不过,作为 A 股 " 预制菜第一股 ",味知香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并不算理想,营收较上年同期大幅放缓。数据显示,2022 年 1-6 月,味知香实现营业收入 3.78 亿元,同比增长 3.47%;实现归母净利润 7037.79 万元,同比增长 14.58%。而上年同期,味知香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曾分别增长 31.39%、17.37%。2022 年上半年预制菜业务表现不佳的还有龙大美食,报告期内预制菜产品收入 5.08 亿元,同比下滑 12.41%,不过该部分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则由上年同期的 5.47% 提升至 7.45%。行业亟需统一标准规范据兴业证券研报,从餐饮原材料占比、渗透率两个维度测算,预计 2021 年预制菜规模约为 3000 亿左右,其中 B 端占比 80%,预计 2026 年预制菜规模有望达到近万亿,5 年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4%,其中 B 端占比 70%。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提到,国内预制菜产业虽然火热,但从幕后到台前,其实也就短短几年,目前预制菜行业基本上没有全国性的品牌,行业发展仍存在销售区域小、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等问题。朱丹蓬认为,当前国内预制菜行业还存在两个关键的痛点,一是消费端对预制菜的认可度、接受度还不够高;二是行业缺乏统一国家标准规范。" 尽管 2022 年以来,多个关于预制菜的团体标准发布,也有预制菜相关产业联盟成立,但从目前来看,制定的标准至多属于行业标准,而不是国家标准,这对预制菜行业发展或许能起指导作用,但却没有唯一性和强制性。" 朱丹蓬称。值得买科技集团战略合作部 VP 张艾潮也提到,目前国内尚没有明确的预制菜概念,半成品、预制菜、冻品、方便食品等几个产品的概念以及国家标准都不相同,导致相关企业在标准化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阻碍,且难以实现创新。" 比如预制菜产品在配料、组装的过程中难实现统一标准,大量的订单加上过多的代工厂和供应商,产品生产品质难以保证,可能会出现料包发霉、存在异物等问题。最终致使产品线扩展过程中,一直向着初级的同质化产品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尤其多发于经营预制菜时间更久的企业当中,以此来保证产品的稳定和安全。" 张艾潮表示。艾媒咨询今年 3 月发布的《2022 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61.8% 的受访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需要改进,另有 47.8% 的受访者认为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改进。朱丹蓬认为,国家应当加快制定预制菜行业统一国家标准规范,解决预制菜行业小、散、乱的现状以及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踩雷”民生信托资金池业务,花1500万购买信托产品却只收回7%的本金,投资者韩女士遂将民生信托告上法庭。 近日,北京金融法院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结果:民生信托需赔付投资者剩余本金1394.21万元,以及相应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损失。 大额投资“石沉大海” 投资人韩女士于2021年将1500万元投进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信托”)的一款信托产品,然而产品到期后却无法兑付,韩女士只拿到了105.79万元。于是,韩女士将民生信托诉至法庭,北京东城区法院受理了这一案件。 经法院审理查明,韩女士和民生信托在2020年12月31日签订了《信托合同》,受托人为民生信托。合同载明,韩女士所购买的信托产品名称为中国民生信托·中民汇丰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汇丰2号”),是非公开发行的私募产品、固收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风险等级为中风险,资金规模不超过4亿元,预计存续期限为120个月。 合同签订完毕,韩女士于2021年1月5日向民生信托公司信托专户分两次转账共计1500万元,随即收到信托计划成立公告。公告显示,中国民生信托-中民汇丰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45(191天),产品代码ZMHF-2-1230,期限191日,于2021年1月5日成立,预计到期日2021年5月14日。 然而在2021年的前两个季度,该信托计划就出现了延期兑付。民生信托在汇丰2号管理报告中表示,本报告期内该信托计划部分客户资金出现延期兑付,后续将加快推动资产变现和处置。2021年的第三季度,韩女士共计收到民生信托转入的105.79万元,之后便再无收益入账。 民生信托资金池业务浮出水面 本案中民生信托的相关行为,也使其资金池业务浮出水面。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法院认为,涉案信托合同明确约定信托计划为非公开发行的私募产品、固定收益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民生信托公司在一审法院释明后拒绝提供产品的投资指向,随后法院依据在案证据,查明其投资存款、债券等债权类比例明显低于监管部门要求的80%。 不仅如此,民生信托还多次向自行设立并管理的永丰1号、永丰2号信托计划进行投资,而上述信托计划又投向了该公司的汇丰3号、汇丰2好等8个信托计划。民生信托此举被法院认定具有典型的资金池业务特征,是以TOT为主要投资形式,通过设立开放式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滚动发行信托单元,采取多层嵌套投资方式,使其设立并管理的不同信托计划进行循环互相交易的资产管理产品。 这样一来,民生信托公司在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及运用上,不仅违背监管部门的上述刚性要求,更增加信托财产的投资风险,违反了受托人有效管理的原则。 拒绝提供资产投资情况 侵害投资人知情权 民生信托在信息披露方面也侵害了投资人的知情权。合同明确约定了信息披露的事项,但民生信托发布的涉案信托产品季度管理报告仅载明了整体资金运用情况,并没有对各信托单位的资金运用进行充分披露。 同时,民生信托也未按照合同约定,披露发生重大事项的具体情形,以及是否符合信托合同关于重大事项的类型,而且未披露针对部分客户资金出现延期兑付时采取的明确、具体的应对措施,使得投资人并不清楚具体资金运营等投资情况。 对于拒绝投资人赎回申请的情况,民生信托表示因信托计划存在流动性风险,且大量投资人要求兑付,目前无法满足全部的兑付申请。然而在民生信托与韩女士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认定韩女士所购买的信托产品系单个独立的信托单位,在约定的封闭期结束后应自动赎回。 因此,法院认定民生信托无权拒绝赎回,应该在封闭期满日向投资者提供信托单位的净值,以确定损益情况。而民生信托未及时与韩女士对信托财产收益的相关事项进行沟通、操作,使得韩女士所投资款项及收益处于是否可收回、可收回金额、可收回时间均无法确定的状态。 法院一审判决民生信托承担违约责任,赔偿韩女士投资损失,即剩余本金1394.21万元,以及相应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损失。 2022年3月,民生信托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金融法院。金融法院认为,一审法院依据已查实证据,判决并无不当,维持一审信托公司赔付的判决结果。民生信托已在8月17日被北京东城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783.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