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验配OK镜属于严谨的医疗行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没有OK镜验配资质。2、OK镜暴利真相:一副镜片成本几百售价上万,存在回扣潜规则。3、OK镜有缓解近视加深的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也并非所有近视患者都适合佩戴。“北医三院的大夫说孩子有角膜炎,不给配。两个月之后去了一家私立医院,给配了,但是戴了眼睛就发红。后来又去北医三院检查,医生说有可能角膜炎没有完全好,一戴OK镜就会磨到,我们现在就不戴了,还是担心安全问题。”以上是一位近视儿童家长给孩子验配OK镜后又不得不弃戴的真实经历。同一个孩子,到不同的医疗机构就诊,有的给配OK镜,有的则不给配,这只是OK镜市场乱象中的一个缩影。无资质违规验配OK镜的机构丛生如果你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OK镜”,会发现广告信息流中有多家OK镜验配机构,且广告打得十分响亮(被曝光后,现在百度暂时去除了这些广告)。广告信息流显示的OK镜验配机构作者通过广告信息联系到其中一家私立医院,微信简单沟通后,获知只要年满8岁、检查后没有眼部疾病就可以佩戴OK镜,而对其他配镜禁忌没有过多解释。该机构不同品牌的产品价格不一,一副大概在4000元到2万元不等,客服还透露登记到店预约可以享受500元到800元的优惠。私立医院明确表示可以验配OK镜且有优惠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是英文Orthokeratology 的缩写,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高透氧硬质角膜接触镜。镜片本身没有度数,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暂时性地改变角膜屈光度,以提高裸眼视力的一种非手术方法。近视患者晚上睡觉时佩戴8-10小时,白天可以暂时拥有清晰的裸眼视力,但被压下去的眼角膜会慢慢反弹,晚上睡觉继续佩戴,如此往复。OK镜属于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为了保证戴镜的安全性,国家对其材料、生产和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都有极高的要求。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要求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必须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二级(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诊疗科目中有眼科;人员应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中级职称以上眼科医师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师,并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等。作者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进行查询发现,这些出现在搜索引擎里并堂而皇之地做着OK镜生意的机构多是未定级或一级医疗机构。也就是说,利益之下,无资质验配OK镜的机构在违规开展相关服务!医疗机构级别查询结果做对第一步,OK镜才有可能OK。国家药监局曾专门发布角膜塑形镜消费提示:即使正确使用角膜塑形镜也仍然存在发生角膜内皮细胞减少、巨乳头性结膜炎等眼部疾病的风险。如不按要求验配,则更容易导致眼分泌物增加、眼充血、泪液过多等异常现象增加,将使患角膜溃疡、角膜炎、角膜糜烂等的角膜上皮损害、虹膜炎等眼部疾病的危险性增高,如延误治疗还可能会发生永久性视力损伤。验配OK镜属于严谨的医疗行为,一定要在正规医疗机构验配,配镜前可以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http://zgcx.nhc.gov.cn:9090/unit)查询医院资质。除了验配环节,OK镜销售环节的水也不浅。暴利之下,OK镜暗藏回扣潜规则OK镜的低成本、高售价,一直受到消费者诟病。以国内OK镜龙头企业欧普康视为例,2020年,欧普康视的角膜塑形镜营收5.2亿元,销售单价为1114元/片,毛利率90.21%。通过计算得知,其相关产品成本仅为109.06元/片。国盛证券曾发布研报称,OK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10%-20%。一位近视儿童家长告诉作者,“刚给孩子配的一副OK镜总价12400元,每1.5-2年需要更换一副,每个月还要配套使用冲洗液、护理液等护理费用大概400元左右。”出厂价不过几百,最终到消费者手里却是上万元的“天价”。无疑,从厂家到分销商、再到经销商、最后到相关门店或医院科室,环环相扣,都有“寻租”空间。经销商与眼科医院的医生合作,由此引发的贪腐事件已经不是新鲜事。2020年7月23日,裁判文书网公布眼科主任受贿案,揭开了OK镜暴利背后暗藏的灰色利益链。裁判文书网公布眼科主任受贿案刑事裁定书显示,2013年,时任荆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陈荆生与合肥欧某视公司的代理商章某达成合作意向,由供应商给予医院销售额15%比例的利润,此后由于三名经销商之间的“角逐”,回扣比例一再提高,直到2015年回扣比例达到50%。综上,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荆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共计收受角膜塑形镜片供货商回扣款512615元。除了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回扣50%的个案外,在一定范围内,给回扣形成了OK镜行业“潜规则”。据证券时报报道,长三角某三甲医院眼科医生透露,其所在医院直接配镜的回扣在10%左右,介绍到医院外OK镜专营店的回扣是15%-20%,医生到民营医院坐诊时配镜回扣是10%。高回扣之下,依然有利可图,OK镜行业的暴利程度可见一斑。动辄上万,OK镜效果却因人而异OK镜有缓解近视加深的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并没有厂家宣传的那么神奇,也并非所有近视患者都适合佩戴。比如,年龄不到8岁,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患有重度沙眼、角膜炎、干眼病等眼部疾病,都是OK镜的禁忌人群。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指出,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约0.19mm/年。《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指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近视眼眼轴增长,减缓量约为0.15mm/年,近视控制效力中等(0.25-0.50D/年),近视控制效果在35%-60%。这个百分数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如果一个近视的孩子戴框架眼镜每年会涨100度,那么他规范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很可能每年会涨50度左右。不过,这个百分数实际上具体是多少,与家族近视遗传史、个人用眼卫生、生活习惯等都息息相关。眼睛的安全是大事,家长们决定给孩子配OK镜之前,真正需要关心的是这些事:有没有找到正规有资质的眼科医院(眼科医生、视光师)为孩子验配OK镜。不要相信路边眼镜店的推销以及网络广告中的夸大宣传,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OK镜只能延缓而不能治疗近视”。佩戴OK镜后,后期护理和复诊有没有做到位。相对框架眼镜来说,戴OK镜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儿,每次佩戴要清洁双手、镜片以避免污染,还要定时到医院复查。护理和复诊做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角膜炎、结膜炎等并发症。除了努力寻求缓解近视的“神器”,有没有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OK镜治标不治本,防控近视还要从源头抓起,科学用眼、保证充足的户外运动时间,这些习惯的培养也是万万不能忽视的。苦了谁也不能苦孩子,是众多中国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部分OK镜经营机构利用这种心理,追逐暴利,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家长们切勿“病急乱投医”,警惕OK镜消费陷阱。对于整个OK镜行业而言,热闹背后,亟待解决的是销售、诊疗等硬伤。参考资料:[1]美国眼科学会https://www.aao.org/eye-health/glasses-contacts/what-is-orthokeratology[2]新安晚报《欧普康视:上市是为了更好地打响品牌》http://epaper.ahwang.cn/xawb/20190804/html/page_01_content_000.htm[3]《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http://www.nhc.gov.cn/jkj/s5898bm/201910/c475e0bd2de444379402f157523f03fe.shtml[4]OK镜的“智商税”https://www.zhihu.com/market/paid_magazine/1403342285828878336/section/1403342330510888960?is_share_data=true&offsitepage=1&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736704848329736192[5]荆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陈荆生单位受贿二审刑事裁定书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wxS4h485yWs2PyHWve/oQP81xmBqsEKsfFl4JcGcCQYXZZZ+BQYdjpO3qNaLMqsJKn5luaNG8PjySZ2hB0SmJa7D+JKOZbBb6VOsjb2DaxwUkW1PRpMEY9rCsLSAW1Aj...
记九月两场相距3600公里的投资人聚会。两个现场,一种悲喜9月21日夜晚,钱塘江的一艘游轮上,一群中国本土基金投资人正在推杯换盏。与此同时,在狮城那个被称为“史上最昂贵”的滨海湾金沙酒店里,一场可能是中国地区美元投资人近年来最大型线下社交在同步上演。在相距3600公里的杭州和新加坡,这是9月的两场投资人聚会: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和SuperReturn Asia。这是一次微妙的时间重叠。对撞的不仅是“咖啡”与“茶”,“红酒”与“白酒”,“雪茄”与“卷烟”,或许更在映射:中国投资行业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叙事正在踏入不同的河流。过去半年,新加坡一直人潮汹涌。「暗涌Waves」曾零星听闻许多投资人远赴狮城的消息,甚至有不少基金和FA都在这里新设了办公室。但这次Super Return大会可能是投资人在新加坡密度最高的一次。基本上,除了个别超头部基金之外,你可以在这里见到国内所有纯美元、双币种基金的合伙人。走进会场,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意识到,她能在这里见到的GP,“比过去一年在国内见到的都要多”。还有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的观测是,“每三五分钟就能见到一个熟人”。理论上,Super Return主要面向坐拥巨额资金的全球LP——大学基金会、母基金、养老基金等,为他们提供与GP交流的一种盛会。以往参会的GP数量通常少于LP,或充其量达到1:1比例。这次显然不一样。上述美元基金合伙人有一个粗略统计:往届的峰会,每经过四五人就能遇到一个LP,而这次则需要经过七八个,“LP数量应该远没有GP多”。事实上,就在Super Return大会举办的前后,还有几场大会对投资人也很有吸引力: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Milken Institute Asia Summit)、亚洲最大 Web3 活动 TOKEN2049,甚至包括一级方程式大奖赛(F1)等一系列峰会。也正因此,新加坡核心地段的酒店一度高达一夜2000美金,创下历史之最。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区是,很多人认为投资人齐聚新加坡,是为了项目sourcing。其实不然。除了Web3之外,新加坡并不是个盛产创业公司之地。这里更像是一个间于GP和LP之间的社交场景。所以不难发现,来往的投资人更多是合伙人层面,较少有中层及以下者。不过有意思的是,如多位参与的合伙人向我们所述,以往其实能见到更多行业“大佬”,不过这次更多是基金的二号、三号位。“可能因为就算来了,就不会有实质性结果,干脆先让别人来试试水温”。多数受访者都对「暗涌Waves」强调,此行更多是“做一些Soft的沟通”,或如XVC合伙人陆宜所言的“维护三年未能线下见面的既有LP关系”。不过,这次参与的LP已然不少。据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观察,大会APP中的LP大概估算,有七八百位,除北美和亚太LP外,还出现了很多新家办、中东、欧洲等增量,“其中家办大概占了20%,中东则有四十来家。”GP群体中也出现很多新面孔。比如越南、印尼等很多东南亚地区的面孔明显多了不少,而随着创新金融在全球的崛起,很多地方也都在冒出一些新GP。一家美元基金合伙人甚至在会场遇到一个从智利,飞了54个小时赶赴现场的投资人。某种程度上,这场大会也基本能概括美元的核心议题。一家美元基金合伙人的观察是,人们讨论最多的是Web3、虚拟货币,以及机器人、新能源车、无人驾驶、AI等美元基金擅长的领域。而当我们将时空拉到钱塘江上,话题就是另一番面貌了。在这个积聚了四五十家国内的GPLP群体的晚宴上,人们更多的关键词是:“政策”“招商引资”以及“DPI”。「暗涌Waves」在现场听到一组这样的对话:一人言之凿凿,“美元基金的道路越来越逼仄”——在过去半年,类似的论调已经不新鲜。但另一人继而回道:“但人民币基金自己也并不容易,今年能募到10亿以上基金的人都很牛。”在哪里,LP都是稀缺的。一个例子是:中璟资本,一家规模并不大的做FOFs投资的机构,管理合伙人李世华刚结束现场圆桌,就被20余人团团围住。至少从募资来看,现时此刻的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悲喜是相通的。崭新的钱在哪里?「暗涌Waves」曾表达过,对一家基金来说,募资——也就是钱来自于哪里,可能才是决定其风格的最关键因素。因而,这两场大会是观察美元和人民币基金行业的绝佳契机。参加SuperReturn的嘉宾,每个人可以进入一款大会提供的APP,这款APP可以筛选地区及身份,嘉宾可以借此找到想找的人。最大LP增量来自一些家族办公室、中东以及欧洲地区等。一家美元基金合伙人在现场看到很多不知名的家族办公室,询问起来,背后基本都是互联网大厂的一些高管。除此外,来自中东的LP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大主权基金却成为所有GP争抢的对象。上述基金合伙人告诉「暗涌Waves」,在当下这种形势下募资,既有LP非但不能增加数额,往往还会缩减。一个新的替代方案,就是纳入新的LP。他闻听的是,近期在募资的一支新基金里,新LP甚至可能占到三分之一。在他看来,这些新LP也会因为不够成熟让GP们颇多顾虑。一个明显表征是,传统的更主流的老钱,通常都有一套成熟的标准化评价体系,这个标准可以细化到“如果每期基金能持续4倍回报,就是及格水平”,而新钱有的觉得“一两倍就很好”,有的则觉得“七八倍才可以”。对人民币市场来说,募资的主要增量来自于险资和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根据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的说法,未来三五年后,它们将成为人民币市场最大的两个增量。在邵俊看来,险资长期负债的特点和 VC、PE这种长期投资是最匹配的。但因为过往很多年险资习惯于固定收益保本,喜欢做资产包,而不是盲池投资以及它本身有当期收益的考核指标,使得它们迟迟没有更多参与到VC、PE投资中来。而现在,通过“S份额配搭盲池”的形式,则能慢慢解决这个困境。此外,在邵俊看来,过去这几年的募资难, 很大一部分来自资管新规后,商业银行体系跟股权投资基金之间的割裂。“尽管资管新规有它的理由,但门关起来后,别的水就不够来支撑起这个市场”。而当下,商业银行也正通过设立理财子公司,来解决相关问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理财子公司需要从巨大的人群中做客户细分画像,选出适合投资7年、8年股权的客户,并进行相关人员培训,而这都需要大量时间。而三五年内,几乎每一位参与基金合伙人峰会的受访者都表示,来自于政府、国资背景的钱已经、并且还在继续成为更主流。9月21日当天,位于杭州余杭区的一位国资背景LP穿越半个杭州,来到峰会现场。他所在的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几年前还是一片水稻田,如今是一个号称对标美国硅谷的创业产业园。这只是中国地方政府积极参与GP投资的样本之一。一位从业超过10年的IR告诉「暗涌Waves」,早年前国内的政府引导基金主要是少量的几个一线城市,但近年来伴随着合肥模式、苏州模式等的成功,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布局GP投资。之所以业内盛传人民币市场75%以上的资金都来自于政府或国资,也正源于此。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和福田区引导基金是阿尔法公社许四清的出资方,在许四清看来,政府引导基金的优惠条件很不错:“所以深圳模式在全国形成一种虹吸现象,就像吸管一样,把全国的GP都吸过去,再筛选出合适的人选。批量抓住了天使GP,就是掌握了活水之源,这是引导基金和GP的双赢局面。”不过多位本土基金合伙人向我们表示,相较以往,作为出资人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太在意投资回报,而更在意的是对地方商业的拉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招商引资”。几年前,返投更多还是最后一年才要完成的任务,但如今已经变成一件从day1就要开始考虑的事情。“这一点越来越强烈。”一位头部财务顾问机构人士曾对「暗涌Waves」表示,现在他们在为融资做材料时,甚至新增了一项:能为可能参投的引导基金带来多大的商机。为了顺应变化,德同资本管理合伙人邵俊在自己的团队中引入了有政府背景的人才,负责招商以及企业服务方面的工作。而险峰长青合伙人赵阳则告诉「暗涌Waves」:“现在在设立基金伊始就要去考虑当地产业特点和引导政策统筹规划,人民币GP要在day 1就与政府有强合作。”所以,即便在人们普遍认为青黄不接的2022年,无论美元还是人民币市场的出资人群体,还是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变化。向左走,向右走尽管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的分野,从20年前风投在中国兴起时就已存在。甚至早在2009年,人民币就因募资和投资数量首次超过美元而被定义为“人民币元年”。但严格来说,今年才是人民币基金声量首次超过美元的年份。“新投资的项目超80%都是用人民币,这与往年截然不同。”一位双币基金合伙人告诉「暗涌Waves」。以前他们用美元主投互联网,人民币辅助投科技、先进制造等行业,但现在主力变成人民币,美元辅助投出海、消费或企业服务等。美元基金往人民币的迁移持续在发生。2017年成立的和暄资本,原本以美元基金为主,今年开始布局人民币,其总裁兼管理合伙人张梦涵发现,半导体和新能源等产业,如今用单纯的美元基金很难投到头部公司,“这些领域的创业者,还是希望拿人民币的钱”。双币基金中,人民币在基金内部的权重也开始变化。比如CMC资本蔡祥就强调:“CMC将在人民币相关的主题方向加大投资”。他是CMC最近新引入的一合伙人,之前曾在商汤科技负责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和战略投资,擅长科技投资。美元与人民币之间重心的偏移,也使得两者的关系也越发微妙。尽管在很多层面上,美元和人民币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五源资本合伙人刘凯看来,美元与人民币LP的偏好也开始交融,比如美元LP对确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一向稳健著称的人民币LP反而对更多创新领域充满兴趣。但那种距离感却在日益明显。“以前的人民币和美元,是oneteamtwofund的打法,但现在是twoteamtwofund。”根据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王吉鹏的判断,未来两者趋同的趋势将慢慢被打破,会有严格的分区,有些行业和区域只能美元做,而有些只能人民币来做。其实,一直以来,美元LP和人民币LP的诉求都有天壤之别。美元LP要求单一项目占比高、最好垄断、big return(大回报),对DPI的考虑不在优先级。而人民币LP更实用主义,要求回本且DPI得高,对退出周期和时限也比较严格。今年以来,人民币LP的出资要求也比想象中更为严苛。“有的要求回报,有的要求招商引资,有的是上市公司的战略协同,属于既要、又要、还要。”王吉鹏告诉我们,人民币募资“拼盘”,每次都得重新组一遍局。美元LP和人民币LP的风格也大相径庭。一家双币基金合伙人告诉我们,以前他们开LP大会喜欢把大家聚在一起,后来发现太不合适。“跟人民币LP是吃饭喝酒,关系得亲;和美元LP就是放个PPT、吃个冷餐聊一下就结束了。”赵阳在过去10年面对美元LP时从来都是简单的T-shirt或运动衣,现在每次出差见人民币LP都要现买一件衬衣,“得想办法融入进去”。国内美元基金往人民币端重心的偏移,也使得它们和海外的美元基金渐趋渐远。某种程度上,也这是海外LP颇为顾虑的一点。一家美元基金合伙人告诉「暗涌Waves」,从海外LP视角看,尽管美元与人民币转换的很多通道是畅通的,他们也可以通过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投资JV(中外合资企业),但对他们来说,首选肯定还是美元,因为那些底层的顾虑还在。一来有些特定的行业投不了,二来国内的创业者也不愿意拿美元的钱,三来在减持、退出上,美股也要更为顺畅。困境同样来自人民币。松禾资本合伙人冯华告诉「暗涌Waves」,ODI(境外投资)备案会比较麻烦。比如要将海外某一先进技术孵化,大陆投资主体不是很方便,人民币的钱又出不去,走ODI模式也比较复杂,虽然海南、横琴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境内关外”模式,但真正做起来周期比较长,“很多项目大半年都走不完。”当然,即便如此,国内的美元基金投资人还是有试图说服海外LP的方法。一家从老牌美元基金中转出来的二代基金合伙人告诉「暗涌Waves」,相比那些从人民币转做美元的基金,他们这些更纯正的美元基金更能赢得海外lp认可,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长期固定的全球的network,”这意味着“可以有一部分投在中国,剩下一大部分投在海外。”投资海外是很多美元基金合伙人可以去说服海外LP的方法之一。一家美元基金合伙人表示,他们本来就有20%的投资非中国市场,加上那些正在拓展或者考虑扩展国际市场的公司,大概有40%到50%。“跨市场,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市场,就是一种风险对冲。”在上述的美元基金合伙人看来,尽管国内美元基金和海外相比,已经产生了很多阻隔,但在一些海外美元基金关注的Web3等热门赛道,国内几家美元基金同样不甘落后。“不管投没投,不管老板心态如何,团队里都会有一些坚定年轻的声音在研究或者推动基金去投,”而几家活跃的头部基金很多都投了10家左右。但在更宏大的历史裂缝面前,这些弥合和交融又显得微不足道。在五源资本刘凯看来,“人民币基金正从幼儿期向青少年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体系越来越成熟,反观美元基金,则处于一个成年人向中老年人过渡的阶段。”这种错位或许表明,无论如何,在人民币和美元基金之间,在钱塘江和新加坡的滨海湾之间,上演的不会再是同一个故事。...
9月27日晚,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公布了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有171家企业参与,152家拟中选,中选率89%;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这是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后,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此次集采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的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14个产品系统类别。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从企业来看,中选企业既包括美敦力、强生、史赛克、贝朗医疗等跨国企业,也有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内资企业。国家医保局称,多元化产品供给,有利于集中采购结果的顺利执行,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2023年2月用上降价后的中选产品。降幅超过预期9月27日中午,一位在上海递交完标书的企业代表告诉经济观察报,他估计今年的价格不会报的太低,这次的规则比心脏支架和人工关节集采都要“公平很多”,“它有个保中标的规则,4折基本上就中标了,但是你要想拿的量多就要进入前几名,价格很低的前几名才能多拿量。如果你直接4折中标,就只能拿你自己手术量的50%,没有办法二次分配拿别人的量”。事实上,在国家医保局27日晚公布84%的平均降幅之前,骨科脊柱企业、医药券商普遍预估本次集采的降幅会相对小,“最温和的集采”之类的表述在84%的平均降幅出来之前广为传播。或许是受“最温和集采”判断的影响,截至9月27日收盘,多家骨科脊柱相关企业股价高涨,威高骨科(688161.SH)大涨13.44%;大博医疗(002901.SZ)涨10.02%;三友医疗(688085.SH)涨11.81%;爱康医疗(01789.HK)涨12.39%。相比而言,心脏支架集采平均降幅为93%、人工关节集采平均降幅为82%,脊柱产品平均降幅84%,不算最高,但也绝对算不上“温和”。以占脊柱手术量1/3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为例,其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其中一些知名外资品牌每套平均价格从6万元降至4800元左右;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用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每套平均价格从2.7万元下降至1100元左右。跟以往的药品、耗材集采不一样的是,这次脊柱集采在开标前一周由天津改至上海进行,并且规定企业代表到现场递交完申报材料就离开,开标则改为线上,申报企业在注册地或总部所在省份的分会场就近参会。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集中采购组组长高雪在上周的培训会上表示,因为防疫要求不便组织几百人的会场,企业可以线上见证开标。最复杂的集采规则光是1805页的集采文件,就可见这次骨科脊柱耗材集采规则之复杂。对比下来,2021年的人工关节集采文件只有384页,2020年的心脏支架集采文件只有115页。这一次的脊柱集采,文件中仅仅是描述采购产品和需求量就有40多页的篇幅。高雪表示,脊柱产品的集采远比关节产品的集采复杂:关节产品中选和未中选非常好区分,价格控制也容易;脊柱产品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来使用,部件的使用数量是不定的;另外,因为主要部件、伴随服务和可选部件可以出现太多组合,也增加了限制价格的难度。“关节(集采)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求在脊柱(集采)里不要再次出现。我们先改造完系统,医疗机构在使用中输入产品类别和数目,就可以出现价格,我们也能分析出来它是中选还是未中选(产品)。”高雪说,有些省市如果信息化跟不上,联采办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信息化跟不上就会被忽悠”,后续联采办会给到各省信息化改造的要求。这次集采产品为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和入路方式等组建产品系统进行采购,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包括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等,每个系统都包含多个主要部件和可选部件。国家医保局称,本次脊柱耗材集采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达到120.84万套,集采产品共涉及173家申报企业。各产品系统类别的采购需求量则按参加这次集采的每一家医疗机构报送的采购需求量累加得出。高雪称,(联合采购办公室)之前做过验证,医疗机构的报量较为准确。“重中之重”的报价根据集采文件,企业的申报价格为各主要部件组成竞价产品系统的价格(含产品系统配送费用、配套工具配送费用和配套工具使用费用)和伴随服务的价格之和。同一部件产品不同规格型号的价格相同,同一部件在不同产品系统类别之中的价格要保持一致。高雪称,报价是“重中之重”,14个产品系统类别,每一个仅允许有一个报价。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14个产品系统类别都生产,那就是报14个价格。同一个部件产品,不分规格型号、长短粗细价格相同。骨水泥则相对特殊,按包装来申报价格,10g、20g都可以,最后计算价格是按重量等比例计算,以10g为单位进行比价。按照确保临床使用和供应稳定、兼顾各类型产品和企业的原则,综合考虑医疗机构需求、企业供应意愿和供应能力、产品组合完整度等因素,联采办将企业分单元分别竞价,同一产品系统类别分为ABC竞价单元。A、B单元内按报价排序,由低到高确定入围企业。另外,报价不高于同单元最低中选价格1.3倍,或者超出1.3倍但降价幅度不高于同单元最高有效申报价的50%,也能入围。相比人工关节2年的采购周期,本次集采的采购周期为3年。高雪表示,“希望所有企业中选之后及时进行产品储备”。联采办规定,申报企业要按要求申报供应中国市场的年最大产能,并确保质量。同时保证供应配送,并按照采购协议提供伴随服务。中选企业要按照联采办要求,借助信息化对接等技术手段,通过“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登记系统(骨科脊柱类)”实时向联采办报送中选骨科脊柱类耗材的库存数量、供应链流向等信息,确保数据准确。...
雁过拔毛,啥都要钱见惯了从贷款业务、人事安排中牟利的银行高管,锦州银行的这位前高管却找到了“另类”的生财之道——从关联机构里弄钱。而且是从股东那里弄钱。这真的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意外”且“服气”了。根据日前有关法院披露的判决书显示,锦州银行前董秘孙某在工作期间收受相关机构的“好处”上千万元。这些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几乎涵盖孙某协调服务的各类机构。而且同期,孙某服务的锦州银行经营并不理想,后期更是持续亏损。即便如此,孙某亦放不下他的“财技”,最终成功牟利上千万元。这样的案例实在让人感慨良久。曾是勤恳打工人根据相关资料:孙某,1977年生人,现年45岁,长期在锦州银行工作。他曾于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在锦州银行研究发展部工作,并于2009年出任锦州银行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2013年4月,孙某事业获得机遇,换至行长办公室出任副主任,2015年10月起任行长办公室主任。2016年11月起,孙某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2月起兼任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跻身公司高管行列。在任职董秘后,孙某开始负责召开锦州银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并处理收集相关议案、信息披露、股东管理、股权纠纷的处理等重要工作。事后看,也几乎他任职行长办公室主任后,孙某猖獗的受贿历程开始了。让股东给自己掏钱从来股东对金融机构而言都是“甲方”,但这位孙总,却成功让“甲方”给自己掏钱。不知道让人该慨叹股东太“傻”,还是孙某太“狡猾”。根据相关判决书,孙某早期收受的一笔钱,竟然来自他前任的“贡献”。2016年下半年,锦州银行股东福建运通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建运通)内部发生纠纷,欲转让其持有的锦州银行股权。该股份公司下属子公司总经理翁某负责转让事宜。于是,翁某找到锦州银行时任董秘王某,请求其帮忙,并承诺事后给予一定比例好处费。于是,时任董秘王某作为通过指挥、联系沟通,促成福建运通将3300万股权快速转让给永X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1月,孙某升任锦州银行董秘后协助办理上述相关转让手续。事后,翁某给了王某115万好处费,给了孙某50万元。2017年上半年,福建运通想将剩余的2000万锦州银行股权转让。翁某1再次找到王某和孙某。最终,王某和孙某促成福建运通将2000万股权转让给中X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事后,翁某给付王某、孙某共计300万元好处费。其中,孙某分得100万元。“青出于蓝”有了两次跟前辈“学习赚钱”的经验,孙某顺利“出师”了。2017年下半年,锦州银行股东沈阳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沈阳市华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产生股权代持纠纷。锦州银行委派时任董事会秘书孙某全权处理此事。孙某利用职务便利,与上述企业集团董事长刘某进行沟通,对双方进行协调,最终促成华某出租公司顺利将400万股权过户至其名下。为感谢孙某,华晨出租公司经理乔某分两次给予孙某好处费50万元现金。向券商拿“回扣”2018年末,锦州银行在香港配售增发10亿股新H股。孙某又从中找到了新“赚钱”方式。孙某利用负责股权管理的职务便利,将帕加马(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配售代理加入券商承销团队。帕加马公司赚取锦州银行支付的承销佣金港币2700万元。为了感谢孙某,帕加马公司负责人陆某给了孙某人民币700万元、港币150万元。而且,为了躲避监管,陆某是通过零钱公司往她名下的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共存入700万元,并于2019年5月将上述三张银行卡交给孙某。另外的港币150万元择时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给孙某。按此计算,陆某这次推荐的价值高达上述承销佣金的3成左右。2018年11月,锦州银行购买中原银行在香港发行的美金3亿元境外优先股。孙某再次推荐帕加马公司作为此次优先股的配售代理,加入券商承销团队。2019年,帕加马公司赚取中原银行支付的承销佣金美金170万元,陆某以现金方式送给孙某好处费人民币300万元,又是接近3成的“好处”。贪污律所服务费除了从股东身上捞好处,从券商身上吃“回扣”外,孙某还侵吞公司的律师服务费。2017年9月,孙某利用其负责锦州银行公司治理业务职务便利,以需要咨询和顾问服务的名义与北京隆某律师事务所沈阳分所(以下简称“隆某沈阳分所”)签订委托公司治理合同,并约定服务费用17.5万元。2017年10月13日,锦州银行将该笔服务费用转至隆某沈阳分所账户,该律所出具了正式发票。后在该项业务未开展时,孙晶提出终止履行该合同,并要求隆某沈阳分所将服务费退回。隆某沈阳分所扣除相关税费1.5万元后,按照孙晶的要求,将剩余16万元以现金方式退还给孙晶,孙晶将该款项据为已有。反侦察意识强担任董秘不过4年,孙某前后利用职务便利捞钱约1200万元。或是担心露出马脚,这些钱被孙某“藏匿”在不同人名下。除了3张在陆某名下的银行卡外,孙某在岳父家阁楼藏了120万,在岳父吕某名下存了100万元,在岳母名下存100万元,在岳母妹妹名下存200万元,在妻子名下存170万元。此外,还有50万元存在孙某嫂子常某名下。2020年9月,锦州银行成为国有绝对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同年10月,因惧怕被组织调查,孙某将陆某通过转账方式给的150万元港币,又通过银行转账退回陆某银行账户。法网恢恢2020年11月,孙某经锦州市监察委工作人员带回谈话到案;并于当月20日被采取留置措施。根据裁判文书,在孙某被调查前,办案机关已掌屋孙某收受他人钱款的事实,并已调取了相关证据材料。一审法院判决,孙某因犯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贪污罪,被判处总和刑期十七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孙某扣押在案的违法所得人民币1200万元及相关孳息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多扣押部分,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理。扣押在案的被告人孙某违法所得人民币16万元由扣押机关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给锦州银行。这真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90后白领小雨周末中午约了朋友来家里吃饭,一觉醒来已经9点半,考虑到出门买菜还要换衣服,来回路上也很浪费时间,她便通过外卖平台,在家附近的超市挑了蔬菜、肉、水果、饮料……App显示,订单大约在29分钟后送达到家。在超市,“您有一笔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这个原本常出现在餐饮店的系统提示音同步响起。分拣员按照商品清单一一将目标商品装袋、称重、扫描、打包,从专门通道交给取货的配送小哥。半小时后,午饭要用的食材准时到家。像上述传统商超接入线上配送,满足消费者即时性需求的业态,就是当下正流行的即时零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传统商超原本以线下为主的经营模式正在陷入困境。近年来,除了个别特殊时期传统商超极具人气,日常逛超市的人越来越少。大型商超普遍处于增长乏力、业绩下滑严重、后劲不足的境地。在中国发展了20多年的传统零售领军者们,集体困在线下象限。这背后,有疫情的影响、传统电商的冲击、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还有传统商超自身的局限性。不过,消费习惯有所迁移,但即时消费需求始终存在。拥抱即时零售,将商超改造成店仓一体,正在成为商超突围的主流做法。仓储式会员店、云仓也是可能的方向之一。另外,做加法,增加服务和体验,做减法,整合物流仓配,降低成本,都是商超升级可能的解法。未来商超,正在被重新定义。困在线下的传统商超传统超市和便利店,因为离消费者更近,能够满足几公里范围内消费者的即时消费需求,一度是大部分消费者采购生鲜日化用品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电商发展、疫情影响、商超模式固化,种种原因之下,逛超市的人正在越来越少。2021年之前,在北京的互联网从业者辛昕是逛超市重度爱好者。“我基本上每周六早上都要去一趟超市,自带帆布包,采购一周物资。”她常买的是牛肉、酸奶、螺狮粉、各类丸子,还有零食、饮料等。逛超市的过程也非常沉浸,辛昕一边带着耳机听着歌,一边挑东西,超市的菜和肉新鲜,也相对便宜。“这是我每周必进行的一项不用花很多钱,又很快乐的活动。”不过,去超市购物对她来说存在一个问题,经常买的东西太多拎不动,疫情反复时,出门本身也成为一项心理负担。后来,辛昕发现有很多渠道可以买到超市的品类并且能够送货上门,她便开始用美团买菜、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多点APP等产品。现在,辛昕已经有一年多没去过超市了。她回想最近的两次去超市的经历,都是不愉快的。去了两次家附近的超市,她都跟排队结账时插队的人吵架了,“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居然还要在线下结账去受这份气,我完全可以通过网购避免这种事情。”而且,现在逛超市也很难让她有愉悦感了,超市的陈列很陈旧,都能想象到每个架子上有什么,不像线上渠道有很多没见过的新鲜品类可以尝试。不爱去超市的年轻人,开始慢慢投奔其他替代渠道。小雨以往在超市主要是购买纸品、清洁用品等各种日化产品,这类型需求她通过传统电商就解决了,通常是趁着大促,囤够家里半年要用的消耗品,至于蔬菜水果,大部分通过美团买菜、京东到家、盒马鲜生等来购买。她虽然不爱逛超市了,但还是需要酸奶、牛奶、面包、水果等日常需要的即时消费品,“如果超市购物能像‘点外卖’一样,下单后30分钟就能送货上门,那我也是可以接受的。”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商超市场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但市场整体增长乏力,2018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仅为2.6%,其中大卖场业态同期CAGR为-0.4%。商超的业绩也不乐观。7月20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超市TOP100》显示,2021年,包括排名第二、第三的永辉超市和大润发在内,有62家企业销售额出现负增长,负增长的企业数比上年增加近一倍。客源减少、货品流转慢、业绩屡屡下滑,商超发展显得后劲不足。百联智库创始人庄帅解释,超市发展受限,疫情是一个原因,另外就是超市本身的原因。商超在中国发展了20多年,还是原来的店面格局、陈列,不符合年轻人的购物体验和需求,另外,商超的运营体系也过于陈旧,创新和变化太少。而现在有很多新的替代性的购物方式,包括传统电商,半小时达的前置仓业态等。联商网高级顾问王国平指出,商超行业目前的几家头部都发展得不太好,具体原因各家不一样。“有的盲目追概念,比如做超级物种,但并没有真正去经营供应链体系、人员、服务等,开业阶段爆红一下,很快就进入亏损状态;有的做仓储会员店,只是改一下货架,把更大包装的商品堆上去,但仓储式会员店的核心是精选商品,为消费者省时间,不少改造后的超市依然有大量的商品需要抉择;还有企业倾向于赚快钱,花费精力在地产、消费贷等领域,而不愿意渗透到商超产业端做升级。”他说。从业者们,被倒逼着开始积极求变。即时零售、店仓一体,商超突围新路径商超突围的解法,是从业者趟出来的。借助即时零售转型,似乎正在成为一种主流答案。老牌便利店罗森2018年以来陆续入驻美团等平台,平台销售额已占到了罗森销售额的10%。而且,线上线下消费者重合比例低于10%,也就是说,线上订单大部分属于增量。本土便利店美宜佳在过去3年里,来自即时零售平台的订单量增速均超100%。佳美乐购创始人遭遇了线下超市瓶颈后,从2020年起在美团上开设了20多家新型便利店,目前即时零售订单已经超过了线下。如今,头部商超也都齐刷刷布局线下到家业务。今年5月开始,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在上海、无锡等地开设云仓,精选复购率高的商品,线上下单,“一小时极速达”。2021年,家乐福两家仓储会员店在上海开业。永辉超市有店仓一体、会员仓储店的尝试,也有跟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的合作。庄帅认为,即时零售最大的价值就是便利,半小时内送货上门,满足即时需求,另外,因为跟线下店连接,即时零售的信任度比较高,用户退换货也会更加方便。近年来,新开的店有的已经把即时零售的配送问题考虑进去了,专门做出一条骑手通道,骑手可以直接从窗口拿货再骑出去。还有从业者,开创出了仓库+社群的新模式。2021年中,一鸣在北京朝阳区开了一个800平米左右的超市,房租4.5元/平米,加上货架、冷柜和第一批上的货,总计投入约94万元。超市面积大、成本高,商品没有价格优势,蔬果类产品越是没人买,周转越慢,东西越不新鲜,不新鲜更没有人来买,如此恶性循坏,半年后,一鸣关掉了超市,亏了70多万元。关店后她还有六七个微信群,一鸣就开始经营社群,在小区周围设了一个100平米左右的仓库,通过社群宣传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日用品,有人订购就给配送上门。“我们的东西价格比周围商超便宜10%-20%,新鲜,还能送货上门。服务的是周围五六百米范围内的人群,如果有距离较远的企业订单,我们通过即时配送平台来送。”一鸣告诉深燃。实践成功后,一鸣又开始往北京的其他地区拓展,目前她已经在北京多个区建了五个仓库,“我们找对应小区的宝妈或者活跃人员来担任兼职销售,分拣、配送由我们的员工来做。一个仓库配四个分拣配送员工,还有一两个人做社群运营。”据一鸣透露,朝阳区百子湾社群8月份的营收有17万,净利润在1-2万元。如今,到家业务几乎成了所有传统商超的“第二增长曲线”。引入即时零售,升级成店仓一体,或是做成仓储式会员店、云仓等,还有的“大船掉头”,缩小门店规模,或是用仓库+社群也能玩出新花样。有人选择自主配送,更多商超选择入驻美团等平台来发展即时零售。从餐饮外卖延展而来的美团闪购,已经有了充分的实践,在技术层面和对本地商家的服务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市场验证。赛道平移到商超行业,大中型商超、便利店、杂货店,都能通过即时零售平台受益。数据显示,2022年1-7月,美团平台上的品牌超市便利店线上订单同比增长39%,相关商户数同比增长20%。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是传统零售商超在便利能力上的进一步延展和提升。借此,用户高效便捷地得到了需要的商品,商超不仅从辐射500-1000米的固定点位,扩大到3-5公里范围内,还能获得线上的增量客户。既扩大了触角,提升了周转效率和店面价值,也更能精准满足消费者对于商超的需求。重新定义商超作为消费者,辛昕希望未来的线下超市扁平化一点,入口和出口不要再那么复杂,“去超市购物我还是会和线上比价,线下比线上至少不能贵太多,另外,超市做即时零售,如果配送费合理,我是可以接受的。”用户接受,从业者积极投身,商超行业的未来依然有很大空间。王国平指出,商超突围有三大方向:第一个是走效率路线。具体包含即时零售、店仓一体的模式,还有仓储式会员店。即时零售在配送的时间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像Costco、山姆这一类型仓储式会员店的做法是精选商品,让消费者提升采购效率。第二大方向是在原有商超基础上增加服务和体验。“比如早期的超级物种,现在很多改造出来的网红菜市场,商超+美食广场,还有的商超跟一些商业街、文旅项目结合,把目的性消费改成浏览式消费,但目前的难题在于成本控制。”另外一个方向是降低成本。他提到,商超门店的成本已经很难降下来了,现在整个商场零售行业成本最高的其实在物流仓储端,产地端、运输端、仓配,每改造一个小的细节都可以降低成本,比如在具体的城市建仓,或蔬果和日用快消品共仓共配,借此来提高商超行业的毛利率。商超行业上半场,讲的是大而全、自助式选购的故事,到如今,用户习惯和行业的换挡,倒逼着商超开始变革。从美团平台的数据来看,传统零售商超正在抓住即时零售机遇加速复苏,而从全球范围对比来看,立足更快服务本地消费者的中国零售商超行业,也正在迎来反弹。未来,随着超市越开越多,单个商超的客户一定会越来越少,从业者能做的就是抓住想要的客户群体。以前行业是做全客群,大众式的采购和铺货,未来更适合专攻一个方向,做深、做透,抓好自己三公里范围内的人群。王国平举例,比如超市是选择把进货价3块钱的普通葡萄卖到9块钱,还是把20块的货卖到50块,取决于自己的客群。抓住自己的客群特征,既能节约消费者时间,也能够形成粘性。另外他提到,目前整个超市行业处于比较原始的管理状态,早期的超市有店有仓库,又在楼上办公,现在不少企业建立了运营中心总部,企业制度开始改变,行业可能会有管理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超市老板一鸣未来打算走会员制,用户可以充值,之后就能获得一定的折扣,这样也能让用户粘性更高。“下一步我还想做智能货柜,能够让大家24小时都能够去买和取东西。”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大型超市还会存在,但数量会减少,品类齐全的中小型超市会越来越多。另外,更适合年轻人的结合即时零售的店仓一体模式,发展空间会更大。“零售行业通常都是拉到十年的周期去看,未来就看什么样的模式能活下来。现在比较明确的是美团闪购已经有了很大规模,飞轮已经转起来了,未来在马太效应下,它可以带动很多线下的商超、便利店做新的变革和提升。”庄帅说。王国平判断,目前头部商超下行,流失出来的人员会跟新的模式结合,几年之后可能会看到新的超市排名。随着即时消费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种业态的百花齐放将成为常态。商超,可以开在繁华的商圈,也可以在立足社区的街边,甚至可以跳出实体店线下展示商品的思路,将货架完全“摆进消费者的手机”。对未来的商超来说,已经没有人讨论做不做线上的话题,利用好全场景全渠道,在选品、体验、便利性等角度满足好消费者需求,才是玩家们要面对的关键考验。...
抄袭者(销氪公司)由微盟、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微光创投、六脉资本Creo Capital等投资。9月27日消息,协同CRM服务商卫瓴科技今日发文,指责微盟孵化CRM企业——国内Top行列SaaS销氪公司抄袭同行创业公司的PPT素材来推动产品的“创新”,不仅原样搬运产品功能介绍、卫瓴早期专用的PPT模版,还完全照抄卫瓴·协同CRM公司官网的技术部署文档。(截图来自卫瓴科技公众号)在这份公告声明中,卫瓴科技表示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无意得知销氪也做类似的营销组件。浏览其公司官网后发现,天底下可能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但竟然有一模一样的PPT产品素材。产品功能介绍、卫瓴早期专用的PPT模版,甚至连卫瓴的域名、员工头像、姓名及联系方式都尽数保留在内,卫瓴认为这很可能已经涉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了,并将相关证据送公证处公证。销氪抄袭了卫瓴0.6版本PPT介绍,而卫瓴·协同CRM马上就要迭代到1.8版本了。(截图来自卫瓴科技公众号)除了PPT介绍抄袭之外,销氪团队还原样搬运了卫瓴官网的技术部署文档。(截图来自卫瓴科技公众号)公司还发现,主体为“天XX盟”的一家公司就购买了卫瓴协同CRM的基础席位套餐,以下为付款回执单,据此推测可能是同行购买产品进行研究。(截图来自卫瓴科技公众号)据凤凰网科技了解,上海销氪信息科技有限公由微盟孵化,微盟占股31%以上。法人代表为李皓,公司估值月3亿美元,2021年8月25日获得A轮融资5500万美元,出资方由微盟、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微光创投、六脉资本Creo Capital构成。...
论做鸭货,南京人从没输过,从盐水鸭到烤鸭包,一天能吃掉8万只。不曾想,一只鸡的到来,打破了鸭子“一统南京”的格局。这个做鸡的公司就是紫燕食品。30年间,紫燕百味鸡专门开在隐秘的菜市,坐拥5300家门店,悄无声息的长成菜市大佬。早年间,百年老字号德州扒鸡,是火车上的当之无愧的鸡王。时移世易,紫燕百味鸡门店数量是德州扒鸡的10倍。2021年,紫燕食品净利润2.7亿。上市第一天,紫燕的总市值约90亿元。与赚钱能力相比,紫燕在全国算不上名头最响。在新浪财经发起的投票中,“没听过”或“没买过”的人占到42%,将近一半。虽说是做鸡的,但紫燕食品却把星巴克当成了偶像。2019年,副董事长桂久强立了个flag,学星巴克每年开1000家店。疯狂扩张的背后,紫燕的管理能力没有跟上,高管职位几乎被自家人承包了。风光的背面,是埋下的雷区。不起眼的路边摊,用一只鸡狂赚2.7亿从一家不起眼的路边摊,到开遍全国5300家,紫燕食品花了33年。紫燕食品的开挂人生,靠的是加盟制。早年间,紫燕食品是做鸭起家的,四川钟春发夫妇改良了甜皮鸭,做出的钟记油烫鸭在徐州一炮而红。但紫燕食品开挂,离不开二代掌门人钟怀军。1996年,钟怀军正式成立紫燕食品,它破圈出城的第一站是南京。想和南京人抢“鸭子”,无异于天方夜谭。体面在生存面前根本不重要,紫燕食品剑走偏峰,从做鸭货改做了百味鸡。品类上,紫燕很务实,与绝味的休闲零食不同,紫燕的定位是佐餐,能当一道菜来吃。选址上,它也没什么架子,专门开在菜市场、小区门口或街边拐角处,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当地人生活。紫燕百味鸡用四川麻辣口味征服了南京人。因为太火,很多商家争相模仿,嘉州紫燕百味鸡等20家店铺都在克隆百味鸡。在南京站稳了脚跟后,紫燕开始向魔都上海挺进。紫燕食品前期以直营模式为主,2008年门店数量破1000家,但钟怀军对开店速度并不满意。相较于鸭脖,紫燕百味鸡主要的原材料是鸡肉、牛肉等,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拖住了紫燕的扩张脚步。在这点上,紫燕百味鸡看得很开。2016年,它不再死磕直营,转变为经销商模式。与普通加盟制不同,紫燕食品由总部工厂负责生产,区域经销商负责开店和销售。紫燕还将部分利润让给经销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这三年,紫燕百味鸡门店扩张的增速达20%以上。2021年,紫燕食品突破5000家,直接赶超了周黑鸭和煌上煌。在佐餐卤制界,紫燕几乎称王,市场占有率为2.82%,而其他品牌则不足0.5%。紫燕食品几乎是靠着一只鸡征服了华东人民。“抠搜”的紫燕,把鸡卖成“奢侈品”紫燕的意识很超前,比周黑鸭早3年入驻电商平台,店面也是全国开花,但名气不高。主要原因是太保守。2001年,老乡鸡拿出了400万,请特劳特公司,就为了做一件事:改名,从肥西老母鸡换成了老乡鸡。不同于营销鬼才老乡鸡,紫燕鲜少有大动作,每年一届的“卤味节”是为数不多的大事件,但网上声量并不大。为了提高名气,紫燕百味鸡曾下砸重金,在李佳琦直播间做新品推广,一个新品酸辣柠檬拆骨凤爪,1分钟就卖出去4166盒。只不过,直播间的热闹是一时的,在其官方旗舰店中,这款热产品销量仅300单。做鸡33年,紫燕食品在产品价格上,让人高攀不起。在一组调研数据中,“贵”成了原罪。紫燕的外卖生意,将佐餐变成了正餐,推出了一人食套餐,价格主要集中在30元左右,客单价高于老乡鸡。在外卖平台上,一份150g的夫妻肺片,售价50元,比周黑鸭300g的鸭脖,贵上15元,这价格也劝退了不少年轻人。贵也就算了,关键是性价比不高。有不少网友吐槽的是,“70块的鸡,一半都是骨头”。为了更有竞争力,紫燕食品会根据时令季节,推出新品,但在数百种SKU中,紫燕真正的大单品只有夫妻肺片,扛起了30%的营收。产品多不代表研发给力,有一组数据值得注意,紫燕在产品研发上比较“抠搜”。2021年,紫燕研发费用为770万元,占总营收的0.25%,而绝味鸭脖的研发费用是它的4.87倍,煌上煌是其8.46倍。除了线上店,紫燕也做起了带堂食的卤味店。相较而言,盛香亭、研卤堂等新玩家,把店开进了商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堂食环境,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前有绝味、周黑鸭等名气更大的传统品牌,后有研卤堂等新玩家,无论是价格,还是品类上,紫燕食品的替代品都很多。没有老乡鸡的营销,没有新品牌的高端,但紫燕有着很多连锁店的通病。3年被罚11次,卤味大王被 “自己人”坑了疯狂扩张的背后,紫燕的管理能力没有跟上。紫燕食品是典型的家族企业,钟怀军是董事长,女婿是总经理,儿子是品牌总监,女儿是财务经理。自家人几乎承包了紫燕的高管职位。这还不算完,经销商更多的是“娘家人”。在130名经销商中,12名前员工占了大头,占总业绩的九成。钱都让自己人赚了,但活却干的一点不漂亮。3年间,紫燕食品被工商、环保等部门处罚了11次,共计21万元。紫燕总部对产品质量把控力不足,很难做到标准和规范。不同的门店师傅,做出的口味也会有所差异。在外卖平台上,紫燕各个店铺的评分中,最低评分是3.9。更为严重的是,去年9月,紫燕上海某店的橱窗内,有老鼠四处游窜,致使该店停业整顿。紫燕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次两次了。黑猫投诉上有不少消费者称,在夫妻肺片中吃到了苍蝇、红肠掉色、海带上有黑点、锁骨中吃到长条异物、产品中有头发等等。食品安全败坏的是紫燕的口碑。此外,数据显示,紫燕百味鸡的差评率为4.29%,高于周黑鸭的3.93%,其中,对服务的吐槽几乎排在第一位,超过了一半。与此同时,紫燕经销商间的层层转包,稀释了品牌公信力。2018年,一份裁判文书让经销商和加盟店之间的矛盾浮出水面。一个叫刘宾宾的人,和经销商思禾公司签约,拿下了济南大润发的超市经营权,但说好的配货量,思禾公司“食言”了,刘宾宾损失惨重。不是思禾公司不想配货,而是它本身不具备二度分包的权限。类似的事情不断上演,层层转包所带来的产品事故,正在反噬品牌自身。除此之外,紫燕想抢占市场,还需要提高产能。自2019年开始,紫燕就处于满负荷状态。这次上市,紫燕计划募集5.65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当管理的能力跟不上扩张速度时,消耗的只会是品牌公信力。结语:紫燕食品的“偶像”是星巴克。2019年,其副董事长立了个flag,要向星巴克一样,每年开1000家店,到2025年的时候,开到10000家左右。疯狂扩张之前,紫燕靠着差异化产品和用心服务,征服了南京人,但在疯狂扩张后,紫燕以赚钱为目的,忘却了产品为王的根本。紫燕的野心,不应当只是追求扩张和上市,而是要守住产品底线。参考资料:华尔街见闻.《一年卖超八千吨“夫妻肺片”紫燕食品IPO终迎上会:面临经销商内耗、食品安全双挑战》财经无忌.《重“鸭”之下,紫燕如何自我“鸡励”》兴业证券.《2022年紫燕食品研究报告 佐餐卤制品增量空间广阔,公司下沉开店提速》...
欧洲突然传来了危险的加息预警。英镑遭遇惊险闪崩后,英国央行或将掀起加息风暴。据彭博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交易员们预计,英国央行将在2022年11月底前加息至多200个基点。彭博社高级经济学家丹·汉森警告称,英镑的暴跌“将为英国央行敲响警钟”,如果跌势持续下去,英国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很可能是加息100个基点,这很可能是在紧急会议上进行。英国央行于26日发表声明称,正在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发展,将在必要时“毫不犹豫”地改变利率。欧洲的另一个经济大国也迎来了最关键时刻。9月26日,意大利议会选举投票结果出炉,由意大利兄弟党、联盟党和意大利力量党组成的中右翼联盟赢得选举胜利,意大利兄弟党将成为意大利国会第一大党,其党魁梅洛尼有望成为意大利首位女总理。市场担忧的是,梅洛尼所领导的极右翼联盟一旦上台,可能给意大利乃至欧盟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日本政府在外汇市场打响的“日元保卫战”,可谓是异常激烈。9月26日,东京货币市场经纪公司发布测算数据称,日本政府于9月22日动用了创纪录的3.6万亿日元(约合250亿美元),是近24年来的首次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外汇干预。更危险的加息风暴英国金融市场正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率先遭受冲击的是,英国外汇市场。9月26日早间,英镑遭遇惊险一刻,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暴跌超5%,一度创出1985年以来新低,后续一路反弹,截至26日,英镑兑美元汇率为1.0887。引发英镑盘中暴跌的“导火索”是,英国政府最新出台的一项价值450亿英镑的减税措施。中金公司认为,市场产生巨大担忧的重要原因是,这一次是英国半个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减税计划,或将大幅增加财政赤字,并加剧市场对英国“财政主导”和通胀风险的担忧,并且历史表明,“财政主导”会削弱央行的信誉度,最终引发高通胀乃至恶性通胀。英国智库Resolution Foundation测算,该项减税计划意味着未来五年英国政府将额外举债4000亿英镑。当前,市场一致认为,英镑的贬值趋势仍未结束。有分析机构指出,由于英国经常账户可能出现的庞大赤字,英国外汇市场正面临非常大的风险,英镑将需要大幅贬值以填补外部账户的缺口,或将出现部分新兴市场经历的货币危机。9月26日,隐含波动率显示,到2022年年底,英镑兑美元跌至平价的概率已经升至60%,而在上周五,这一可能性仅有32%。英国金融市场未来更大的风暴,或许来自英国央行的加息。当地时间26日,英国央行发表声明称,正在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发展,将在必要时“毫不犹豫”地改变利率。在英镑经历惊险一跌后,交易员正在加大对英国央行的加息押注。据彭博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交易员们预计,英国央行将在2022年11月底前加息至多200个基点,预计到明年5月份将利率升至5.75%,与2007年高点持平。9月26日,英国利率期货价格显示,英国央行在11月3日前加息125个基点至3.5%的可能性已升至60%。彭博社高级经济学家丹·汉森也表示,英镑的暴跌“将为英国央行敲响警钟”,如果跌势持续下去,英国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很可能是加息100个基点,这很可能是在紧急会议上进行。其实,英国央行已经开启了紧缩周期,9月22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从1.75%提高至2.25%,并预计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将超过10%。同时,英国央行宣布,将从10月3日起开始积极出售英国国债,主动量化紧缩(QT)。对加息的担忧情绪弥漫,英国金融市场再度上演“股债双杀”。9月23日、26日,英国政府债券连续遭遇近30多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中2年期、5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连续创2008年9月以来最高;英国股市也遭遇惨烈跳水,英国富时100指数继上周五大跌2%后,周一盘中一度大跌超1%,最终平盘报收。意大利将迎史上首位女总理欧洲的另一个经济大国也迎来了最关键时刻。9月26日,意大利议会选举投票结果出炉,由意大利兄弟党、联盟党和意大利力量党组成的中右翼联盟赢得选举胜利。意大利兄弟党将成为意大利国会第一大党,其党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有望成为意大利首位女总理。9月27日,据央视新闻消息,意大利内政部公布议会选举绝大多数投票站计票结果。主要由意大利兄弟党、联盟党和意大利力量党组成的中右翼政党联盟在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获得44%和43.8%的选票,在参众两院分别获得112席和235席,赢得议会多数席位。以民主党为首的中左翼政党联盟在参众两院选举中分别得票26%和26.1%,各获得39席和80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将授权梅洛尼组建新政府,新政府有望在10月底正式成立。梅洛尼周一在罗马的胜选演讲中表示,“这只是一个起点,从明天起,将证明我们的价值。现在是承担责任的时候了,我们不会背叛意大利,我们将代表所有人治理这个国家。”《卫报》指出,意大利兄弟党是一个极右翼政党,并已显示出超越传统右翼政客萨尔维尼领导的联盟党的政治能量,成为意大利右翼势力中的新星。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兄弟党一直都被视为极右翼的民族保守主义政党,由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支持者在二战后组建而成。彭博社报道指出,梅洛尼对欧洲政坛的影响可能比对意大利国内还要大。报道担忧梅洛尼的胜利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更多植根于新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进入政治核心。但梅洛尼始终刻意与法西斯的标签保持距离,此次竞选中,梅洛尼淡化了其政党与法西斯的渊源,并将其描绘成一个像英国保守党一样的主流保守派团体。2022年8月,她在演说中明确表示,意大利兄弟党的基因中没有怀旧的法西斯分子、种族主义者和反犹分子。然而,市场仍在担忧,梅洛尼所领导的极右翼联盟一旦上台,可能给意大利乃至整个欧盟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威胁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因为,梅洛尼和其盟友萨尔维尼都是欧洲怀疑论者,曾激烈批评过欧盟。而在俄乌立场上,梅洛尼依然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她承诺上任后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政策,并坚持在制裁俄罗斯方面的强硬立场。可以预期的是,欧洲各国政府和金融市场仍将仔细审视她上任后的一举一动。惨烈的“日元保卫战”日本政府在外汇市场打响的“日元保卫战”,可谓是异常激烈。9月26日,东京货币市场经纪公司发布测算数据称,日本于9月22日动用了创纪录的3.6万亿日元(约合250亿美元),进行24年来的首次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干预,以阻止日元近期大幅走软。最终的官方数据将于9月30日公布,届时日本财政部还将公布9月份的干预支出总额。而在此之前,日本央行有记录以来单日规模最大的抛售美元、买入日元的干预行动是在1998年的2.62万亿日元,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期间。9月26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政府上周四的外汇干预行动与日本央行正在进行的货币刺激措施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旨在应对日元的快速单边下滑,而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需要保持不变以提振经济。黑田东彦进一步指出,外汇干预是财政部长决定进行的,作为应对日元过度贬值的必要手段,这是适当的。当前,日本央行仍在坚持“以0.25%的固定收益率无限量购买10年期国债”的政策。9月26日,日本央行表示,将购买价值5500亿日元(约38亿美元)的5年-10年期日本国债,高于最初计划的5000亿日元。1年-3年期和3年-5年期国债的购买金额维持不变,各为4750亿日元。这也使得“日元保卫战”的战果转瞬即逝,9月22日之后,日元兑美元汇率再度重回贬值趋势,截至26日,美元兑日元汇率升至144关口之上。...
威马汽车2021年亏损82.06亿元、但创始人沈晖年度总薪酬却高达12.62亿元的骚操作,引发网友关注,也掀起了外界关于造车新势力高管们薪酬的讨论。近日,威马汽车2021年亏损82.06亿元、但创始人沈晖年度总薪酬却高达12.62亿元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也掀起了外界关于造车新势力高管们薪酬的讨论。去年,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一把手”李想、何小鹏的总薪酬分别为150.4万元、135.2万元,同期沈晖的薪酬分别是前两者薪酬的约839倍、933.43倍。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均出现了其他高管薪酬高于公司“一把手”的情况。不过,车企“一把手”、“二把手”们高薪的背后,却是造车新势力们普遍面临的捉襟见肘的亏损窘境。对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雷达财经指出,目前大多车企还未实现盈利,主要是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通常车企需要达到20万辆以上的销量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以国内造车新势力目前的销量来看,短期内仍难以实现盈利。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的战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此前长期霸占交付榜单前三甲的“蔚小理”,已失去在汽车交付量上的领先优势。日前,随着零跑汽车通过IPO申请,港股或将迎来第四家造车新势力的挂牌上市,加之已经实现上市的“蔚小理”和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威马汽车,至此五家造车新势力的经营情况浮出水面。据目前已在港交所实现上市或已披露招股书的造车新势力公布的资料显示,若按2019年至2022年的累计营收计算,蔚来稳坐造车新势力“老大”的位置,以合计超过600亿元的营收遥遥领先;理想汽车位居第二,但其总营收不到370亿元,与蔚来仍存在较大差距;二者身后,小鹏汽车以累计291.53亿元的营收紧紧跟随。眼下距离登陆港股只有一步之遥的零跑汽车,三年累计营收为38.8亿元,与第一梯队的“大佬”们相比差距颇大,与“蔚小理”中三年累计营收最少的小鹏汽车相比,零跑汽车三年的营收不到前者的14%;而威马汽车虽然上市的进程落后于零跑汽车,但其营收数据却要好于零跑汽车,威马汽车三年的营收累计超过91亿元。然而,不论造车新势力们的营收规模有何等差异,但他们却面临同样难解的盈利难题。即便是抢先一步登陆美国、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的“蔚小理”,至今也仍未摆脱亏损的困境。正如营收规模遥遥领先一样,蔚来三年的累计亏损金额也高居第一。2019年至2022年,蔚来的净亏损分别为112.96亿元、53.04亿元、40.17亿元,三年亏损超过206亿元。同期,小鹏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36.92亿元、27.32亿元、48.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为112.87亿元;相比之下,理想汽车的亏损相对控制得好些。2019年至2022年,理想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24.39亿元、1.52亿元、3.21亿元,累计净亏损不到30亿元。与此同时,零跑汽车三年间的经营亏损分别为7.3亿元、8.69亿元、28.68亿元,累计亏损超过44亿元,高于小鹏汽车,是五家车企中亏损第二低的;2019年至2022年,威马汽车的年内亏损分别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合计超过174亿元,亏损仅次于蔚来。对于造车新势力久久不能解除亏损“魔咒”的情况,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雷达财经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多数车企尚未达到规模经济效益。一般来讲,车企的年销量需要超过20万辆,才能达成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盈亏平衡,而目前“蔚小理”的年销量普遍在10万辆左右,且近期前者的销量还在放缓,想要达成20万辆的销量目标任务艰巨,因此短期内造车新势力们仍难以实现盈利。张翔进一步指出,因为价格低的车型在市场上的需求更大,车企想要扭转亏损的局面,便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结构,在打造高端价格区间车型的同时,还得发力下沉市场,以此提升自己的销量。威马汽车“一把手”去年总薪酬超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各家造车新势力亏损都尚未扭正,但部分车企给高管们发薪资时却一点也不“吝啬”。雷达财经注意到,蔚来并未在财报中公布具体高管近来的薪酬,但其2019年、2020年用于股份支付薪酬的开支分别达到3.34亿元、1.87亿元,2021年这个数字增长至10.1亿元。截至去年年末,蔚来汽车就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尚未确认的股份支付薪酬开支为59.09亿元。而三年累计亏损仅次于蔚来的威马汽车,出手极为“阔绰”。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的总薪酬分别为145.6万元、161.8万元,但2021年他的总薪酬飙涨至12.62亿元。12.62亿元的总薪酬是什么概念?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威马汽车累计融资12轮,融资总额在数百亿人民币。而2021年,威马汽车的总营收为47.43亿元,同年威马汽车向董事支付的薪酬总额为17.46亿元,也就是说沈晖一人2021年的薪酬达到同年总营收的26.61%,占到同年所有董事薪酬的七成以上,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威马汽车去年的行政费用飙升至27亿元,同比上涨54.5%。不过,高达12.62亿元的薪酬并非沈晖实际到手的薪资,其中201.1万元为薪金及花红,剩余的12.6亿元是雇员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而这部分薪资要在企业上市后才能作数。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稀奇,拟上市公司为了激励公司核心团队,通常会在上市前向高管派发股份。即便如此,威马汽车创始人超12亿元薪酬的消息,仍旧引起了外界对造车新势力高管们薪酬的注意。相比威马汽车“一把手”的高薪,其余几家造车新势力车企的掌舵人薪酬相对较低。2021年,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的总薪酬为150.4万元,其中包含137.4万元的薪金、津贴和实物福利以及13万元的退休金计划供款。同期,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的总薪酬高于李想,沈亚楠去年合计8750万元的总薪酬分为三个部分,其中8464万元的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占了大头,剩余的分别是272.9万元的薪金、津贴和实物福利和13.1万元的退休金计划供款。回溯至2020年,李想、沈亚楠的总薪酬分别为171.4万元、3649.4万元,李想的总薪酬同样低于沈亚楠,甚至不及首席财务官李铁的总薪酬。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李想过去两年并未获得任何股份支付薪酬费用。据悉,为了确保李想未来10年可以继续带领理想汽车成为行业领先的智能电动车企业,理想汽车2021年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也被视为特殊的首席执行官奖励计划。但李想想要实施该计划需实现一定的业绩目标,即理想汽车的交付总量需要在任何连续12个月内分别达到或超过50万辆、100万辆、150万辆、200万辆、250万辆及300万辆。2020年,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的总薪酬为104.6万元。到了2021年,何小鹏的总薪酬有所上涨,达到135.2万元,其中包含101.4万元的基本薪金、住房公积金、津贴及实物福利,33.1万元的酌情花红等。值得一提的是,同李想一样,何小鹏作为小鹏汽车的“一把手”,却并未拿到公司的最高薪酬。2021年,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的总薪酬为857.7万元,而2020年顾宏地的总薪酬高达4.35亿元,其中4.32亿元系基本薪金、住房公积金、津贴及实物福利。彼时,顾宏地凭借超过4.3亿元的薪资,一举成为当年的“打工皇帝”。据零跑汽车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的薪酬达到4648.9万元,全部来自于股份付款;到了2021年,朱江明的薪酬降至954.6万元,其中工资及薪金166.7万元、股份付款779.5万元,另还有8.4万元的社会保障成本、住房福利及雇员福利。另据第一财经报道,若将范围进一步放大至全球的所有车企,过去一年特斯拉CEO马斯克以惊人的1575亿元的薪酬霸占榜首,同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薪酬分别达到579.8万元、574.78万元、247.48万元,前述几家传统车企“一把手”的薪酬均高于理想汽车李想、小鹏汽车何小鹏的薪酬。图源:第一财经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比亚迪副总裁李柯796.2万的薪酬,也高于王传福的579.8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车企会屡屡出现高管薪酬高于“一把手”的情况,这是因为车企想要借此更好地吸引并留住人才。“蔚小理”统治的时代将告别?雷达财经注意到,身为第一梯队的“蔚小理”,不仅给“一把手”的薪酬低于后起之秀,而在车辆的交付上也开始逐渐失去优势。此前,不管“蔚小理”内部的交付排名如何变化,三者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霸占着造车新势力交付榜单的冠、亚、季军,但眼下这一情形已经被打破。今年8月,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分别交付10677辆、9578辆、4571辆汽车,但只有蔚来挤进了8月造车新势力交付榜单的前三名,且处于前三中垫底的位置。排在蔚来之前的,分别是月交付量16017辆的哪吒汽车和12525辆的零跑汽车。这两家车企中,被传将赴港上市的哪吒汽车已是连续两个月拿下交付榜单的桂冠,而即将登陆港交所敲响上市之钟的零跑汽车,也曾在今年4月坐上交付榜单第一名的位置。相比之下,表现较好的蔚来8月勉强挽回了老牌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一点“颜面”,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8月的交付则显得十分惨淡,分别位列8月交付榜单的第5名和第7名,问界、极氪分别以10045辆、7166辆的交付量位居第4位、第6位。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车企主推定价相对较低的车型,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打开市场,进一步带动交付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也与“蔚小理”当前正处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阶段有关,消费者在拥有了更多选择之后,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更新、版本更高的新款车型,老款车型的销量因而会受到影响。据了解,蔚来旗下的智能电动轿跑蔚来ET5将在9月底开启交付;小鹏汽车旗下8月开启预订的豪华SUV G9将在10月正式交付;理想汽车旗下的L9已于8月底开启交付,且即将问世的L8也将取代此前的王牌车型理想ONE,还一度因此引发车主的“割韭菜”质疑。随着身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逐步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并且渗透至价格更低的消费区间,“蔚小理”还能否重新夺回自己的领先地位?后起之秀们能否保持劲头、彻底反超?造车新势力赛道将呈现出怎样一种局面?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9月26日,江苏银行(600919.SH)发布公告显示,近日该行收到季明的辞职报告。根据组织安排,季明申请辞去该行董事、行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简历显示,季明出生于1962年,今年60岁,于2015年4月出任江苏银行行长至今。此前曾任江苏银行副监事长、副行长、总行营业管理部总经理等职务。同日,江苏银行董事会聘任葛仁余担任该行行长,并提名为董事候选人。简历显示,葛仁余出生于1965年,现任江苏银行副行长(2018年2月起)、首席信息官(2017年2月起),曾任江苏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以及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运行中心经理、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等职务。葛仁余曾介绍江苏银行数字化转型理念时表示,江苏银行的目标就是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将“智慧化”位列全行战略之首,始终保持着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敏感性和积极性。这几年,江苏银行最宝贵的经验就是——高层推动至关重要,坚持战略不动摇。葛仁余认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需要重视四点:一是强化科技引领业务发展,防止科技引领科技发展,尤其是科技发展的后期要防止科技“泡沫”;二是技术与业务的角色定位要转换,创新是业务部门的事,体验是科技部门的事;三是要提高开发效率,采用敏态模式,做好技术与业务的对接与融合;四是要找准着力点,清晰自身定位,客户服务和管理的痛点就是创新的起点,也是转型的起点。江苏银行于2007年1月挂牌开业,是全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总部位于江苏南京,2016年8月上市。截至今年6月末,江苏银行总资产为28705.8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61%;存款余额为16589.9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2.18%;不良率为0.98%、拨备覆盖率为340.65%。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51.07亿元,同比增长14.22%;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33.80亿元,同比增长31.20%。在半年报中,江苏银行表示,该行金融科技密集发力、加速跨越,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着力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金融科技在自主可控、体验提升、创新引领等方面持续突破,推动科技能力、产品活力、创新动力持续增强,打造了一系列拳头产品,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年报中,江苏银行称,2021年该行金融科技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人员结构不断优化,金融科技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但未披露具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