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 100 万元才能参与,但现在二三十万,甚至五万元就能投?监管层紧急喊话,有意整治私募行业,保护中小投资人。但正规运营的 PE、VC,其筹资或受此波及。 据报道,5月13日,银监会和证监会同一天出台措施,反对私募基金销售散户化。 5月13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规定银行不得代销无照金融机构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与此同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称,私募基金行业存在公开或变相公开宣传、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以私募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问题,近期将开展私募基金投资者权益保护教育专项活动。 谁能投资私募基金? 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私募基金投资的。这必须是合格投资者。 监管层要求的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 100 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的单位;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或最近 3年 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50 万元。 私募基金可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前者主要投资二级市场的股票等金融产品。后者,主要进行股权投资。众多周知,股权投资,风险较高。 业内人士指出,若合格投资者标准过低,容易将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的公众投资者卷入其中,引发非法集资。 鑫鼎资本董事长张弛对 36 氪表示,监管部门已经明确投资门槛是 100 万元,按照正常的逻辑,是不会散户化的。 但社会上是如何规避私募 100 万元的投资门槛的? 这暗含多种方式。譬如,可以几个人凑足 100 万元,由一个人代持,参与投资;也可成立有限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代持很多人的资金,参与投资。 根据财新报道,在私募股权市场,一级份额分销、基金层层嵌套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位 PE 人士说,“直投的产品门槛太高,基本都是 2000 万起,通过多层分销后门槛就降低到了 100 万甚至是 20 万。每嵌套一层就会收一次管理费,每年1‰到 2%不等。” 此次,银监会和证监会纷纷加强对私募投资散户化的监管。根据银监会的通知,两类机构发行的产品将被禁止代销:第一类是无银监会、证监会或保监会 “三会” 发放牌照的机构,包括第三方理财机构、地方交易所等;第二类是属于 “三会” 监管但不持有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不过,政府债券、实物贵金属和银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关牌照具体为银监会颁发的《金融许可证》、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以及保监会颁发的《保险公司法人许可证》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法人许可证》。 整治风下,正规 PE、VC 受波及? 有业内 PE 人士向 36 氪透露,过去一段时间,围绕新三板挂牌前后,私募股权基金向散户兜售原始股的情形较为严重。所谓原始股就是企业未挂牌前的股份。一般情况下公司挂牌后即出售原始股兑变现金,其利润往往是投资额的数倍。有部分企业,会承诺将募集来的资金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行分成,受利益驱动,后者卯足了劲为企业融资,向散户兜售原始股;也有部分私募股权基金为招揽社会资金,通过订立股权委托协议的方式,向不合格的投资者兜售原始股。 前述这些募集的资金,既未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也没有到银行、证券公司等第三方机构进行托管,私募机构将资金直接打入了自己公司的账户。私下做这样的事情,若无人起诉,也就相安无事。但是按照此种方式投资的企业,在新三板或是无法挂牌的,因为里面有不合规的基因。 但更有些行骗者垫资成立私募,然后购买股民的联系方式,号称有原始股出售,向散户兜售,而后直接圈钱跑路。 除此以外,中概股私有化退市也需要大量资金,需要私募机构参与其中。在中概股回归的道路中,其中就不乏部分私募机构将中概股退市的融资额度通过层层分销,来募集资金。前述 PE 人士向 36 氪透露,曾有一家利润仅为 1000 万元的小型中概股公司,在私有化之际亟需资金支持,就以此种方式募集了数千万的资金。36 氪作者就曾在部分微信群中看到,一些私募中介销售人士打出 5 万元就能参与中概股私有化的推广。张弛说:“在私募股权投资运作中,有一些投资机构打着中概股的名义,募到资金后,或圈钱跑路,或者就把这笔钱用到别处。” 据悉,2015年5月 至 2016年4月 底,基金业协会共收到投诉事项及线索 814 件,私募基金相关投诉 765 件,占比高达 94%,其中私募证券占 34%,私募股权占 53%,创投占 7%。私募股权投诉原因,主要涉及违规募集、延期兑付和非法集资行为,一旦发生问题,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 张弛告诉 记者,但凡散户化的私募股权基金,均是未备案的。过去由于私募基金野蛮发展,监管持宽松态度,市面上出现散户化投资,无人严查。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 初情况较为严重,但现在经过严查后,这种情况已大幅减少,很少有机构敢顶风作案。 “自年初经到现在经过整治,如今,在 VC、PE 机构中募资散户化或仅是个案。”张弛告诉 36 氪。 如今,基金业协会对于私募基金的备案,要查看基金中的每一个出资人,若其中一个为法人,则要穿透查看,检查所有最底层的出资人是谁,出资金额是多少。“只要把好备案这一到关口,或能大幅遏止私募股权基金散户化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应该全面看待私募基金的发展。如果社会舆论对于私募行业的问题刻意夸大,出现一边倒的声音,这或会对 VC、PE 在内的私募行业会带来一定冲击,或会给一些不明情况的出资人带来刻板印象私募基金的募资均是非法集资,会使得出资人更为谨慎,加大正规 VC、PE 机构的募资资金的难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后续融资。...
在动荡的一季度,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仓位变动情况是怎样的呢?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公布的季度持仓报告F13文件显示,桥水一季度大幅调整科技巨头的股票: 清空亚马逊股票,总计抛售8206股; 狂砍苹果持仓,削减幅度达2/3,至106000股; 削减Facebook头寸近半,至63100股。 买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票,仓位10926股; 大幅增持英特尔公司股票至逾三倍,或至985943股。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对冲基金大佬也清空了苹果股票。这其中就包括David Tepper和知名激进投资者Carl Icahn。根据F13文件,David Tepper卖出了所有126万股苹果股票。Carl Icahn曾在4月下旬接受CNBC采访时称,他已经清空苹果持仓,理由是,苹果产品在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减少,这令该公司股价持续缩水。 对于苹果来说,这是个惊人的转变。根据高盛最新的对冲基金追踪报告,截止去年8月,有163家对冲基金将苹果作为重仓股,在对冲基金爱股榜单上排名第二。 苹果公司股价一季度仅温和上涨,但从4月下旬起大幅走低,今年累计跌13%。就在12日,受核心供货商下半年订单下滑的消息拖累,苹果公司股价自2014年9月以来首次跌破90美元,失去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宝座。 今年3月11日,桥水宣布任命苹果公司前高管Jon Rubinstein为公司新的联合首席执行官,Rubinstein将在今年五月正式加入桥水基金。 桥水还清空了可口可乐持仓,总计297574股;减持百事头寸,幅度高达80%;抛售零售业巨头GAP过票,卖出466607股。 新建仓位及增持方面,桥水买入麦当劳公司股票,总计125826股。桥水新建仓位还包括快递服务巨头UPS、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美国建筑业巨头D.R. Horton。 在大宗商品行业领域,桥水增持了一些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票,而削减了黄金矿企持仓。 这种选择和“股神”巴菲特类似。在油价持续低迷之际,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过去数月频频出手,狂买石油业公司股票,包括能源巨擘金德摩根(Kinder Morgan)、Phillips 66公司。 就像巴菲特买入的其他公司股票一样,持续增持一家公司的股票是一项对股息增长和潜在资本收益的长线投资。路透社在今年2月的报道中指出,巴菲特增持Phillips 66股票,并非是选择现在作为油价触底的时机,而只是对一些基本面好、易于理解的公司增持,这些公司是巴菲特预期将会在油价暴跌结束、油市最终复苏受益时受益的公司。 巴菲特那句风靡全球的格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核心精神是提醒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要理性、冷静、有主见、不盲从,做一个价值投资者,而非机械地诱导投资者去标新立异、剑走偏锋地投资。...
Kickstarter无疑开创了“互联网+众筹”模式的先河,而由此拉开的互联网与众筹深度融合的大幕则让它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同样让我们对众筹的未来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关于众筹是否应该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这个问题的讨论似乎已经过时,也有些没有必要,因为无论是众筹的操作模式,还是众筹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说明众筹就是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它的出现目的旨在为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投资模式,附着在每个项目上的梦想和情怀,只是让这种投资多了一些人文情怀在里面而已。 那么,众筹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到底是打动人心的情怀重要还是让众筹参与者拿到实实在在的稳健高收益重要呢?细想下来,情怀和收益似乎都非常重要,它们作为众筹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有了彼此的协同配合才有了众筹这一特殊的互联网金融门类的存在。 之所以说情怀和收益同等重要,主要是因为情怀是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最为直接的诱因,没有打动人心的情怀就不会有投资者最原始的投资冲动;而收益则是对众筹参与者最为直接的回报,尽管收益有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的区别,无论收益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这种收益本身都是对众筹参与者最好的慰藉。 Kickstarter开启了“互联网+众筹”模式先河 谈及众筹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Kickstarter,这个诞生自一个期货交易员之手的公司创造了太多众筹的新鲜模式和情怀,打破了太多众筹界的记录。正如陈佩里创立这家公司的初衷一样,它建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面临困境的问题,大家一起努力做成一件事情。 陈佩里虽然是一个期货交易员,但是他却是一个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一场由于资金而搁浅的音乐会让陈佩里萌生了通过众筹手段解决梦想者面临资金难题的念头。每一个梦想都有很多情怀因素在里面,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必然有很多情怀诱因存在。这正是陈佩里最为看重的。于是,陈佩里在创立kickstarter之初就将它与梦想者的情怀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试图通过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助力这些梦想的实现。 陈佩里创立这个网站的初衷源自于此,而在kickstarter上线的众筹项目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它的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情怀,每一段情怀里都有一个新奇的创意。这种模式不断复制,“项目——情怀——创意”俨然已经成为每一个众筹项目都必须具备的关键要素。 以kickstarter上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众筹项目“少女文胸”为例,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美国19岁的女生梅根-格拉塞尔是一家少女文胸公司的创始人,这家公司主要是向十几岁的女孩出售适合他们年龄的文胸,并传递各种积极向上的信息。 格拉塞尔的这种想法起初并未受到零售商店的青睐,公司的销售业绩一度非常惨淡,在经历了很多次挫折后,格拉塞尔决定在kickstarter上进行众筹,目标是筹集25000美元,而到项目结束时,她筹集到的金额已经达到了42000美元。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仅仅是因为格拉塞尔的故事饱含情怀足够精彩而已。 格拉塞尔的众筹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情怀、有故事的众筹项目是多么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独具创意的项目又是多么让投资者心动。除了格拉塞尔的众筹情怀之外,kickstarter上的每一个项目都有一段情怀,这些饱含情怀的故事共同组成了kickstarter整个网站以情怀为主、独具创意的产品调性。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众筹似乎与项目背后的情怀有着很大关系。因为众筹更多的承担的是一种传播的属性,前期市场试水的成分较多,说到底就是在做项目的前期传播。这种传播属性利用互联网多角度、多维度、多渠道、覆盖广的整合能够产生集聚式传播的效应。 因此,众筹项目如果想要更深,更广地传播必然需要有好的情怀,因为只有好的情怀才会吸引人们的关注,进而引发用户共鸣,不断向外进行传播,形成以点带面的传播效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情怀似乎对众筹的传播能力和受众用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的传播冲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kickstarter一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苏宁众筹、聚米众筹、京东众筹为代表的国内众筹平台开始不断增加众筹项目中的情怀成分,并企图通过众筹项目本身的情怀挖掘,产生聚变式的传播效果,最终通过众筹旨在向用户传递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全金属裂痕》、《爱爱囧事之魔性校园》、《灵魂罪男女》、《奇星记》……这些众筹项目的背后都有情怀,这些情怀总是能够对用户产生触动,对于这些情怀的深度挖掘恰恰可以找到众筹项目的情怀爆点,这些情怀不仅能够打动人心,更加能够带给众筹参与者一种安心的投资体验,这种感觉就是众筹项目所引发的共鸣效应。从这个方面来讲,Kickstarter开创的这种众筹情怀模式无疑成为未来众筹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它深度影响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凯文-凯利描绘的互联网金融的未来的样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之,从众筹项目的传播性上来讲,附加在众筹项目本身的情怀成为吸引人们进行关注,传播,甚至进行投资的关键。 暖心情怀是诱饵,收益则是一剂“毒药” 互联网科技的深度发展让众筹成了激发普通民众投资热情的一个最为直接的途径,一些以往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的投资项目,在“互联网+”时代都能轻松参与。互联网独有的低门槛、重分享的特质让普通民众潜藏已久的投资热情得到释放。 接触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投资项目,体验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投资感受,享受之前从未享受过的高投资福利,“互联网+众筹”的出现,无疑让众筹成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极其注重体验的理财新模式。如果说众筹项目背后暖心的情怀带给我们的是最初的感动,从而引发我们投资冲动的话,那么,比起一般的理财产品高很多的收益则成为让普通民众不断上瘾,进行反复投资的“毒药”。 同一般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不同,众筹更加注重的是为用户提供一种体验式的理财新方式。以影视众筹为例,参与众筹的用户可以参与众筹影视剧项目的剧本创作,甚至还有可能参与众筹影视剧的拍摄,这和普通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普通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只是会将资金进行打包,用户参与某个项目投资之后,并不了解投资的资金具体流向了哪个地方,这和传统的理财产品并没有太大分别,只是传统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的售卖渠道搬到了网站上而已。换汤不换药的简单复制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唯有产生在有机融合基础上的新鲜事物才会成为人们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全新选择。 众筹这种参与式的投资模式无疑让投资者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投资体验。于是,以资金型和粉丝型为代表的众筹平台开始不断出现。BAT入局厮杀,传统行业刮骨疗伤,互联网企业介入其中,众筹市场变得热闹非常。热闹预示着混乱,混乱预示着高风险,高风险预示着不安定。如何保证众筹参与者的安心成为众多众筹平台都会着重考量的问题。 同时,稳健的高收益无疑是投资者真正决定投资的“毒药”,而毒药一旦饮下便会上瘾。追求高收益是人的天性,而这也成了人们真正参与众筹的一个主要原因和终极目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高收益恰恰成为决定投资者是否参与投资的关键性因素。而投资者对于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之类的高收益众筹平台的青睐同样说明了我们的这个判断。即,高收益永远都是最终决定投资者是否参与投资,是否反复进行投资的关键,动人的情怀只是一个诱饵。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收益并非仅仅是指显性的年化收益,更多的是衍生于众筹项目本身的隐性收益。同样以影视众筹为例,参与众筹的投资者之所以会参与某个项目的众筹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收益,而是出于对众筹影视剧题材、情怀的青睐,出于对参演该部影视剧的当红明星的追捧,出于对期望能够参演众筹影视剧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参与众筹的投资者并不仅仅将目光聚焦到实实在在的可以量化到的年化收益率的显性收益上,他们更多的还是会关注衍生于项目本身的一些较为隐形的收益,或许这些收益获取比直接获得的真真切切的年化收益的诱惑力更大。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相对于暖心的情怀,投资者对于众筹项目的青睐更多地关注的仍然是隐性收益。以众筹项目《灵魂罪男女》为例,很多投资者参与这个项目的众筹除了看中这个项目本身的情怀之外,更多的关注到的还是参演者鹏飞姐的强大的粉丝号召力。作为一个网红,鹏飞姐本身已经在线下积累了较多的粉丝,这些粉丝通过参与《灵魂罪男女》的众筹不仅能够通过探班近距离地接触到鹏飞姐,而且可能获得参演这部影片的机会,甚至可以直接和鹏飞姐演一段对手戏。 因此,在看到高收益的众筹项目对于投资者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将这种高收益进行再一次的解剖和分析,找出组成高收益的显性收益部分和隐性收益部分。通过分析显性收益部分和隐性收益部分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的大小来最终判断众筹项目本身到底是收益重要还是情怀重要。 如果众筹项目的隐性收益部分高于显性收益部分,那么,隐性收益的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归结到附加在众筹项目本身上的情怀当中去,从而将众筹项目的情怀属性更加显现,最终让情怀成为决定众筹项目的关键性因素。如果众筹项目的显性收益部分高于隐性收益部分,隐性收益部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我们可以将众筹项目得到的情怀看做是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诱导性因素,而将显性的高收益看作是促使投资者决定投资的关键因素。 因此,相对于暖心的情怀来讲,众筹项目的高收益则是最终决定投资者是否参与的毒药,不管收益当中的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的比重如何,收益始终都是组成众筹项目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果没有了收益,众筹便无从谈起。 众筹本身就是情怀+收益的复合体 项目发起人想要利用互联网对于当下用户的超强渗透能力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营销推广和资金供给的初衷以及投资者想要通过参与项目众筹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本质复合到一起最终促成了众筹意愿的达成。这个症结最终决定了以下两种状态的出现:第一,缺少了打动人心的情怀,项目发起人想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的初衷便不会达成,因为没有话题性和情怀性的事件并不具备传播性,这和互联网的本质背道而驰;第二,缺少了诱人的高收益同样无法激起众筹投资者参与项目投资的兴趣,因为投资者之所以会参与众筹最终还是需要获得收益作为慰籍。因此,对于众筹来讲,打动人心的情怀和诱人的高收益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其实,打动人心的情怀和诱人的高收益反映了项目发起方和项目投资者两方站在各自立场上的不同心态。这两种不同心态恰恰回归到了众筹的本质,即社交属性和金融属性。因此,只有将众筹真正变成一个“社交+金融”的复合体才能真正发挥众筹的作用,而这同样是众筹区别于其他互联网金融门类的主要方面。 众筹这种“社交+金融”的复合体属性在以影视众筹为代表的泛文化众筹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网络大电影的众筹就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例子。以时下正在腾讯热播的网络大电影《爱爱囧事之魔性校园》为例,这个项目在上线到聚米众筹平台后两个小时内便被秒抢一空,而在拍摄、制作完成后,上线到腾讯视频后两天内点击更是突破了2000万大关,参与众筹的18位投资人获得了高达30%的年化收益率,这一年化收益率远远高于其他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爱爱囧事之魔性校园》众筹的突出表现恰恰是众筹“社交+金融”属性的最真实的写照。 项目在上线初期凭借着吸引眼球的剧本和情怀设定便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剧本和情怀本身便变成了一个非常具有传播力的情怀,这个情怀的传播对于为项目聚集投资者,不断引发投资者的传播,让更多粉丝传播以达到了解这个项目的目的。粉丝的关注引发的巨大的传播效应最终导致了项目上线之后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众筹,而这同样也在项目真正开始运作前便完成了首轮传播与造势,对于项目后期的市场反应同样进行了检验,为项目后期的高收益同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期充足的市场营销和推广为后期上线之后的表现积累了充足的力量,这也让项目在上线第二天点击便突破2000万大关,位居同一时段上线的网络大电影之首,而对于参与这个项目众筹的投资者来讲,如此好的市场表现也让他们获得高收益变得顺理成章。一切偶然的背后早已被必然填满,当所有的一切都顺理成章,投资者的关注和尝试便变成了理所当然。 因此,众筹本身就是一个“情怀+收益”的复合体。利用项目本身的情怀,增强其传播性,在项目上线前期做好预热,并检验市场对于项目的反应,根据前期的试水效果,在项目运作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项目完成之后,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解决方案进行深度运营,确保后期上线运营过程中的目的性更强,进而保证众筹投资者的高收益。情怀+收益协同配合的打法让众筹项目运营方式呈现多样化,项目收益变得可预期。 情怀和收益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已经很难判断两者之间哪个更重要,只有将两者进行深度弥合才能产生积聚式的发展效果。只有这样,众筹的情怀和收益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形成“1+1>2”的效果。 情怀和收益结合的最佳姿势 情怀和收益的有机组合造就了众筹这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区别于其他典型互联网金融的特殊的生存状态,它也成为众多观察家和研究者口中的“未来互联网金融的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未来互联网金融就是要向人们传递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那么,情怀和收益怎样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众筹行业的发展呢?这或许是当下很多众筹平台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由此探索出众筹未来发展的最佳路径。在笔者看来,情怀和收益在众筹中的定位和融合角度无疑是解决情怀和收益角色的关键。下面这两种方式或许可以为探究情怀和收益结合的最佳姿势提供想象空间和思考借鉴。 以情怀为社交纽带,以收益为金融注脚。打动人心的情怀始终都是众筹区别于其他互联网金融门类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如何用众筹项目的情怀作为纽带来增强“项目与项目”,“项目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打造三者之间建立起来的良好生态链,从而产生积聚式的发展效果。利用这个优势做好众筹项目前期和后期的营销工作,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让情怀真正成为驱动众筹项目进行社交转播的动力,进而引发关注,获得最大化的营销效果。 Kickstarter的成功就在于此,国内诸如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之类的众筹平台也开始了这种尝试。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必将为众筹带来更多有温度的东西,这些东西后面附加着的情感内涵则让我们看到众筹有成为改变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潜质。 然而,众筹毕竟依然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它为投资者提供的由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复合而成的收益组合体始终都是促使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最为直接的诱因。因此,无论众筹的模式如何变化,始终都超脱不了收益本身,最终都要落脚到收益上。只有让投资者获得了他们意想不到或者预料之中的高收益,众筹的情怀才算完美。如果众筹超脱了收益本身,而大谈特谈情怀的话,那么众筹势必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上文提到的《爱爱囧事之魔性校园》为例,尽管前期这部网络大电影的题材和情怀都吸引了广大粉丝和投资者的关注,用户对于这部剧也充满了期待,而如果上线之后,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没有达到投资者和广大粉丝之前预期的话,再好的情节设定,再好的题材,再好的IP都将会化作泡影,没有任何意义。 情怀显性露出,收益隐性浮现。随着e租宝事件的持续发酵,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一次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国家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严格把控更是让现在的P2P平台的日子有些不好过。而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门类下的较小分支,特别是苏宁众筹、聚米众筹、京东众筹等众筹平台最近的表现无疑给互联网金融领域带来了一股春风。同样给其他的互联网金融门类进行反思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P2P领域轮番出事让互联网金融领域风声鹤唳,而以苏宁众筹、聚米众筹、京东众筹为代表的众筹领域却成为支撑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继续发展的一股强劲力量。随着以《灵魂罪男女》、《监灵神探》、《爱爱囧事之魔性校园》的热映,以影视众筹为代表的文化众筹已经成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优先选择的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众筹平台必须弱化金融属性,以情怀作为显性露出,以收益作为隐性浮现,最终给投资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投资体验。 情怀作为一种显性的露出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资者关注,并引发投资者的共鸣,从而达成传播效应,以此做好项目前期预热,为后续项目取得高收益打下坚实的基础。收益作为一种隐性露出可以让投资者再被众筹项目的情怀吸引之后,能够获得出乎意料或者理所当然的收益作为回报。以投资者参与《灵魂罪男女》的众筹为例,投资者被这个项目本身的情怀吸引过去参加投资之后,通过探班、主演举办的明星见面会、交流会等隐性的收益再给投资者一种引爆眼球的吸引力,让投资者实时了解项目进展,让他们的投资更加安心,最后再通过高收益让投资者真正通过参与项目众筹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最终让众筹回归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却又超脱于传统互联网金融操作模式之外。 情怀重要?还是收益重要?以上两种思考方向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空间。只要能够找到两者结合的最佳姿势便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出“1+1>2”的积聚式的发展效果。...
据了解,在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转型升级”,从网下向网上转移。其中,网络借贷已成为案件多发的高危领域。在连串互联网金融平台出事的背景下,公安部门加紧对P2P问题平台的监控和跟踪。公安部最近披露,公安部门已在全国范围内排查出600多家问题平台,立案500多起。 此外,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透露,公安部门组织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将是常规手段,关键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投资者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识网络金融中的骗局。 在花样翻新的网络金融骗局面前,无论是不太懂网络的人士,还是曾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教师,都有中招。怎样识别网络金融中的骗局?公安部经侦局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给你支招。公安部门特别提醒:金融投资尤其需要建立风险意识,学会识别网络金融骗局。 非法集资犯罪呈高发态势 一季度立案数达2300多起 在“5·15第七届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之际,公安部经侦局发布的4起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案例中,3起为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公安部介绍,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去年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数量由往年两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万起,而且今年一季度立案数便达2300多起。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月通报,去年非法集资新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分别同比上升71%、57%、120%,达到历年最高峰值。而从案发地域来看,目前非法集资犯罪已遍及全国。东部地区仍属于高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案件增幅相当迅猛。“有些中西部省份案件量增幅高达100%-400%,形势不容忽视。”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说。 涉众型经济犯罪“转型升级” 公安部组织专项行动将成常规手段 据了解,在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转型升级”,从网下向网上转移。其中,网络借贷已成为案件多发的高危领域。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互联网操作便捷、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网络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敛财。如江西宜春警方侦破的“K币”传销案,依靠“开心复利理财网”仅两个多月时间便敛资6000万余元。 针对此类犯罪减少与防范,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透露,公安部门组织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将是常规手段,关键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投资者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识网络金融中的骗局。 案例1 搭建复利理财网 两个多月吸引1万人敛资6000万余元 伎俩: 搭建“开心复利理财网”,宣称“1600元注册一个账户,每天能获20元返利”。 受骗: 8个省份的1万多人注册成为“会员”,在线注册3万多个账户。 花10万元,马志(化名)搭建“开心复利理财网”,并在网站系统给坐在传销金字塔最顶端的自己取名“king”。5月6日,南都记者见到马志的时候,他已在江西宜春的看守所。他告诉南都记者,“开心复利理财网”2014年10月1日上线,凭着“1600元注册一个账户每天都能获得20元返利”的宣传点,不足三个月便有来自8个省份的1万多人成为“会员”,在线注册3万多个账户,他个人获利1000多万元。 开心复利理财网的圈钱大法 打着“网络理财”等幌子的网络传销已成新趋势。马志说自己在一些创业群、理财群、金融群,时常看到宣传网络理财创业帖子,看了很多视频,研究经营模式。马志的构想是短期内搭建“开心复利理财网”,用低门槛加入会员、高额复利迅速吸引“会员”;同时经营“开心聊吧”、“开心商城”,把商城经营成用虚拟货币交易购物的平台。 为迅速吸引“会员”,马志将“开心复利理财网”游戏规则设定为1600元即可注册为网站会员,每天会获20元电子币返利,但想要将电子币变现,要么发展一名新会员、要么等电子币累积到规定数额后在系统内与其他会员交易。发展新会员越多,获得相应提成、管理奖励越高。马志还设计对会员返利“主账户”可提现、“子账户”资金只能复投继续等待分红等规则。 宜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张丹青测算:在不发展新会员情况下,投资1600元每天坐收20元的静态分红,半年能“回本”。而发展一名新会员还能收获360元(按20%提成)推荐奖。对系统内下线9层的会员还按日分红奖励10%发放管理奖,如系统内下线9层共有500名会员,每天仅管理奖就能拿到1000元,“当然,提成、奖金是电子币,必须要拉人头、发展下线才能提现”。 会员为得奖励 1人注册10账户 宜春高安的文振龙(化名)就是被重奖吸引而成为会员。50多岁的文振龙连复杂一点的电脑查询资料、第三方平台转账都不会,只是在QQ上听外省朋友推荐投资不高、回报率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开心复利理财项目”,很快加入其中。 “想把钱从账户提出得加盟新会员,我推荐一个医生朋友,他还上网查,看到开心复利理财网介绍公司总部在境外、分公司在河南,还开了商城。”一番评估,文振龙的感觉是“不像是骗人的,反正也就1600元,存银行也没多少利息”。 在文振龙推荐下,他的“医生朋友”以及两位姐姐成为会员。经三位下线继续推广与层层发展,2014年10月下旬到去年5月案发,文振龙已是“开心复利理财网”在高安市最高层级“会员”,其下共有7个层级、100多名会员。文振龙说,为了赚取更多管理费、下线提成,他陆续投资13000多元,注册10个账户,陆续提现4000多元。 宜春警方调查,文振龙是“开心复利理财网”上投资金额较大的参与者之一,而大多数参与者开设1-2个账户。 两个多月便迅速崩盘 银行卡、公司注册信息等均为虚假身份 “理财”仅持续两个多月便面临崩盘。2014年12月,文振龙发现“开心复利理财网”时常打不开,系统内不再有会员要买电子币,最后网站干脆进入“维护”状态。“账户里1万多元电子币没法提现,网站发布公告说根据国家法律要求要建‘开心商城’,让等一等。”文振龙心里犯嘀咕:是不是骗局? “开心复利理财网”下分皇冠、钻石、众鹰、传奇等四大系统对会员进行管理、推销,山东人李跃(化名)是钻石系统的负责人。“到2014年底,新进会员少、电子币太多,很多人电子币兑不出来。有人骂我‘坑人’,甚至在系统、QQ群里直接开骂。”李跃说,去年4月马志推出新版“开心商城”,规定老会员转入新平台不仅要交200元注册费,激活原先电子币还需按1:500比例交激活费,“但商城里没多少真实商品,玩的还是炒币。” 与此同时,宜春警方接到线索已介入调查,去年8月在河南洛阳将“king”抓捕归案。张丹青回忆:抓捕中发现,短短两个多月内敛资6000多万元的网络传销主角“king”马志,工作室设在家里,网站管理运营、传销项目推广、财务管理全由其一人负责。而传销中所涉及银行卡、公司注册信息,使用的均是虚假身份。这让李跃感到颇为讽刺:“我们一直叫他‘张总’,平时在网上交流,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第几层。” 案例2 “万通奇迹”涉案金额数亿元 多家空壳公司联合设局 伎俩: 通过出售融资产品建立会员制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引用投资原始股权理财、电子商务等新概念吸资。 受骗: 5800人卷入其中。 2013年5月开始,一家名为“万通奇迹社交资本云计算平台”的公司,通过出售融资产品建立会员制向公众筹集资金,在主要人员被警方追逃后,网站操纵者仍步步设局,新开设公司,引用投资原始股权理财、电子商务等新概念,转移原有会员继续吸资。肇庆市公安局鼎湖分局查实,全国5800多人卷入其中,涉案金额数亿元。 购融资产品发展下线可得分红 2013年5月,“万通奇迹”系列融资产品进入公众视野:“万通公司发布系列套餐,5种投资金额,分别为399/799/1199/1599/1999美元,按金额不同每日有分红。”万通奇迹以北京地区作为中心进行销售,并承诺成为万通卡会员后每日可获得32个电子积分分红,其中16个电子积分为分红积分可用于提现,1电子积分可提取1美元。“折合人民币约每天96元,投资1199美元,三个月就可以拿回成本”,投资人李某说。 各地大量购买电子积分的资金开始汇入由万通奇迹董事长徐某、CEO刘某等人控制的北京公司及境外公司账户内。例如李某购买多个万通产品,网站关闭后损失7万多元。 利用平台步步设局吸引投资者 2014年3月,徐某等人以万通奇迹系列套装已由G lobalU nity财团接管、现有万通奇迹系列套装项目进行修改为借口,推出百人网股权置换(即电子积分兑换百人网原始股权)、国度交易所(用于会员之间相互买卖电子积分)等,用以消耗会员的电子积分数量,拖延会员提现时间、赚取电子积分交易手续费。 去年1月,徐某等人继续利用万通奇迹平台、人员渠道,与他人在深圳成立万怡通公司,以国度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接受原万通卡会员为名,将原万通会员转换为国度会员。“徐某通过微信群向投资者发布信息说在深圳成立百人网络公司,想以爱币方式赔偿投资会员的损失。”王某说,如投资会员原来损失2000美元,徐某就将赔偿给投资会员2000爱币,该2000美元可在百人网址上购物,若不用这2000美元,可成为百人网股东,但不能提现。 徐某供述,他当时注册三个不同微信号,成立多个微信群,“用来安抚投资万通奇迹受损的群众”。去年7月开始,徐某、汤某某等先后成立爱加倍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等10多家无实质经营的公司,通过举办推荐会等,宣称国度金控集团将推出“IPL板”业务(即自行发行公司股份、认购、挂牌交易),推动14家子公司在3个月至24个月内挂牌上市,销售上述公司原始股权,继续吸收公众存款。爱加倍公司总经理孙某表示,百人公司的虚拟股权没有在政府部门登记。 空壳公司设套涉案金额数亿元 肇庆警方核实,万通奇迹及激活爱币账户5600余个,涉及万通卡会员5800余人,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去年5月至9月,万怡通公司账户汇款备注为“激活金币”、“激活万通卡”、“购买爱币”的汇款金额1 .2亿余元,赚取激活费用900余万元,按20%激活款估算,涉案金额达数亿元。 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大规模的集团,旗下公司几乎是空壳运转,仅靠投资人钱款弥补运营成本。其中,万怡通国际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百人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认缴注册资本均是10000万元,但实缴为0元。去年8月14日至9月11日,以徐某的父亲名义成立9家与案件直接关联公司,注册地均为同一个地点。 万怡通公司在收取、退还激活款过程中,以工资、费用、备用金、预付等名义向50多名涉案嫌疑人汇款648万多元,涉案资金并无用于实际经营且有转移动向。警方认为,徐某等人利用实际零出资的万怡通公司,许诺固定分红,以补偿万通卡会员现金净损失的理由,在不具备发行股票发行资质的前提下,通过网站等向不特定人员承诺给予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爱币)补偿、虚拟股份奖励的方式给付回报的运作模式及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案例3 虚构项目自我担保 “沪易贷”1年圈钱1.9亿元 伎俩: 注册成立公司设立“沪易贷”网站,发布短期理财产品,承诺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16%左右年息。 受骗: 邀请200多名投资者免费实地考察,回去后不仅全部投资,还“口口相传”。 被网站等推荐为2015年值得投资的P 2P平台的“沪易贷网站”,其负责人邢某去年11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在高利率、靠谱投资双重刺激下,“沪易贷”上线一年内募资1.9亿元。 实业转行网贷:只因做金融来钱快 邢某此前一直在建筑业、美容业经商,曾被温州评为“十大杰出外来创业青年”。2014年,眼看身边做金融的朋友“来钱快”,邢某从实业中抽身转做网贷,注册成立上海佰强公司,设立沪易贷网站。但公司除在上海静安区有一处门市部外,办公点、主要工作人员、业务都在安徽。 “沪易贷”上线之初,发布理财项目多为1-3个周期的短期产品,承诺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16%左右的年息。为迅速推广“沪易贷”,邢某除在网站发布广告、软文,组织有意向投资人“实地探访”。2014年8月,200多人的考察团抵达合肥,实地考察周边贷款项目回报率,食宿行全由“沪易贷”买单。一位浙江投资人坦言:实地考察后不仅自己购买“沪易贷”理财产品,还推荐母亲投资。 “当时一个借款项目是房地产,算一算当地房价、拿地成本和建筑成本,就能看到承诺的回报率是靠谱的。”邢某说,实地考察后,200多人不仅全部投资,回去后“口口相传”,“效果非常好。” 拆东墙补西墙:半数投资项目虚构 看起来“靠谱”的投资项目,在现实操作中,另一个问题浮出水面:房地产行业投资周期普遍较长,按照“沪易贷”1至3个月短期投资,项目尚未启动,本金、利息就要偿还回去。为此,“沪易贷”选择“拆东墙补西墙”:在平台上发布大量虚构投资项目,以超高回报率吸引更多人投资,再拿着后续投资资金,偿还临近到期的本金、利息。 南都记者检索到“沪易贷”平台此前发布的各类投资项目,承诺最高的回报率达36%.其中,为避免利率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基础贷款利率4倍,“沪易贷”将基础利率设置在24%以内,剩下部分则用奖励形式兑现。上海经侦总队梳理“沪易贷”资金流发现,平台上发布的近半投资项目均属虚构,投资人资金经“沪易贷”平台指定的第三方支付渠道,进入邢某个人银行卡,邢某再根据个人判断借出,不少借款无法收回。如皖北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向邢某通过“沪易贷”融资1000万元,至今未归还。 资金链断裂后:靠哄骗应付投资者 在高利率、靠谱投资双重刺激下,“沪易贷”上线一年内向社会募集资金1.9亿元。邢某说,由于多数借款项目并未启动,而承诺的利率过高,导致成本猛增,到第七个月前后平台资金链出现问题,“想收手也来不及了”。 有投资人向警方指出,到去年4月“沪易贷”平台多次发布公告,通过“哄骗”应付不能及时兑付的状况。“先说系统出错,要核对各投资人账户情况,延迟兑付理财产品的本金、利息,然后信以为真,通过QQ跟网站核对项目。”投资人袁先生说,核对账目结束后,网站又公告说钱在邢某账上,而邢某在外地住院治疗,无法按期兑付本金、利息。后来,网站又以其它借口发布公告拖延兑付本金、利息,至今未兑付。 “沪易贷”拖延兑付本金利息去年在网上引发关注。有投资人担心平台跑路的同时,又自我安慰“‘沪易贷’注册时有实体担保公司”。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家“实体担保公司”也由邢某注册,经警方核实是空壳公司。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招数一:看清“他是谁” 核查公司资质 从网上购买企业债、金融理财产品、或者是进行网络借贷,首先查平台资质、平台背后公司的资质与经营范围,看这些产品、业务有无超出经营范围。如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查工商部门登记信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可查企业违法信息。 招数二:提防大肆宣传 一定提防在人群聚集场所摆摊设点打广告做宣传的理财产品,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推荐的也要警惕。 招数三:查清投资方向 知道钱投给了谁 作为投资人或借款人,有权力知道即将投资项目、借款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于网络金融平台上披露投资项目、用款人信息模糊、借款方向不详细的,一定要警惕。 招数四:关注资金流向:小额测试 无论用什么幌子,网络金融骗局最终是要把钱骗到手,防骗关键还是看投资资金流向,如果让把钱汇往个人账户,一定是有问题的。建议投资转账之前先查验对方账户的情况,如通过ATM机先转10元,操作中就能看出对方账户到底是否为个人账户。 招数五:理性投资 别被高收益迷惑 一般而言,网络借贷中周期较长(半年至一年)的,利率超20%必须要小心。10%-20%的也不要太轻信,必须清晰评估借款人信誉、借款人的投资方向。 招数六:警惕传销模式遇“推荐奖”绕行 如果鼓励发展别人参加投资,或者发展别人参加后还能收获提成、甚至是层层提成的,必须绕行,多数背后都是“坑”。投资产品(项目)回报方式中,含有“动态收益”、“静态收益”、“推荐奖”、“孵化奖”、“培育奖”、“小区奖”的,一定要绕行,基本是有问题的。 招数七:测一测从业人员专业度 关注网络理财平台的客服和从业人员,如果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投资项目、行业情况,不具备专业知识,就一味鼓动投资,一般也保障不了投资资金的安全。 网络金融防骗指南 看清楚投资资金流向,“动态收益”、“静态收益”、“推荐奖”这些词背后都是“坑”。 有哪些常见诈骗手段? 诱饵:超高回报 想要吸引投资人,最关键的诱饵还是高利率。如公安部披露的深圳惠卡案,其年化收益率16 .2%上涨到32%.上当受骗的投资人王先生坦言:项目看上去很虚幻,但利息实在太高,没办法不被吸引。最终一万一万追投,共投资8万元,王先生将受骗归咎为侥幸心理,“当时就觉得,拿钱拿的爽啊!” 包装:博取信任 多名涉嫌网络金融诈骗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谈道:将公司、平台佯装打扮成“海外背景”,请专家等帮忙站台,或者宣传与某些知名企业有合作、邀请投资人实地考察、强调有实物担保,这些“包装”均是为了博取投资人信任。 情感牌:慢慢走近你 犯罪嫌疑人、“沪易贷”负责人邢某坦言:在对员工培训中,他特别强调要跟客户交流,时常发起礼品赠送活动,“有些人就是贪小利,送份礼品、或时常去看看他们,慢慢走近,大爷大妈觉得这孩子不错,手头有闲置资金,就投资了。”...
昨日晚间,著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马光远通过新浪微博表示,自己并未给海象理财代言;海象理财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中国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先生参加了海象理财周年会”内容,实质上仅是自己在该机构的一个内部讲座。其个人不了解该机构的任何理财产品,请投资者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对于该机构的违约和侵权行为,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 马光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主要著作有《大国经济》、《房价的逻辑》等。 海象理财官网显示,海象理财是潮亚资本期限的移动互联网理财金融品牌。北京瀚亚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瀚亚资本)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册资本10亿元。 那些为理财公司站台的经济学者 杨晨与e租宝 4月27日,由14个国家部委参与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了因涉“e租宝”案被批捕的21人名单,其中出现了曾经为e租宝站台的经济学家杨晨,罪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7月16日,“资深经济学家”杨晨被正式委任为金易融(e租宝)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总裁。根据当时的公开宣传,杨晨所担负的“使命”是“代表金易融(e租宝)接受媒体访问,出席行业重要会议,促进平台与广大投资者的交流沟通”。2015年10月,杨晨接受某媒体专访,以中国金融创新为由头,阐述e租宝“为金融创新带来的贡献”,以及“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据报道,除了“e租宝”副总裁头衔之外,杨晨此前拥有的身份还包括“康宏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网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客座教授”以及“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定期嘉宾”等,多次在公共活动中亮相并以经济学者身份接受采访。杨晨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MBA,其微博认证身份为“华晨星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而其最后一条微博更新于2015年4月,此后再无更新,微博也从未出现有关e租宝的内容。 郎咸平与泛亚、快鹿、望洲财富 网传,4月16日,郎咸平在上海浦东一家五星级酒店讲课时,遭泛亚投资人围堵。投资人希望郎咸平当面为泛亚背书做出解释和道歉,但遭到保安的人墙阻隔,只能在会场外高喊“郎咸平滚出上海”“无良学术小丑,为泛亚骗局站台”……。 2011年7月以来,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曾多次相继在杭州、上海、宁波、温州等城市举办了投资报告会,并邀请郎咸平、宋鸿兵等与观众们现场交流,探讨宏观形势下稀有金属的产业趋势和投资机会。 郎咸平的照片被印在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投资报告会的宣传单页上,宣传单页上还有的是“比黄金值钱,比股票安全”等等泛亚相关产品的宣传语。 除泛亚以外,郎咸平还为快鹿集团、望洲财富站台,但不行的是这两家平台也相继出现兑付困难。此后网上流传出一个段子: 问:郎咸平叫兽为啥代言一个倒一个? 网友点评:因为他是扫雷专家。 大神回复:因为他是江左霉郎。 宋鸿兵与泛亚 2015年12月15日,《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在太原举行的一场投资策略报告会上进行演讲前,遭泛亚投资人围攻,冲突过程持续了5分多钟。最后,宋鸿兵在写有道歉内容并承诺尽力帮助大家的字条上签字后,事件才得以平息。 补充资料: 马光远(1972年——):男,甘肃静宁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学术旨趣主要在宏观经济、民间投资、房地产和产业安全等领域。正筹办国家经济安全与战略研究院。兼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是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专栏作家和特约评论员。主要著作有:《大国经济》、《Guide to the Acquisition of Companies Listed in China》(英文专著)、《房价的逻辑》、《中国经济创造力研究报告》等。2009年荣获南方人物周刊“时代骄子青年领袖”称号。...
点儿卡姆深度采访的一个创始人,两年多时间、他的公司走过种子、天使、A轮,终于在今年死掉了。在他看来,公司死掉的就是文中总结的很多错误导致的,主要是人的问题而非业务问题。经过点儿卡姆的深喉调查,确保他的观点是有其真实的案例做支持的、并有独特价值、其中不乏一些反传统观念的观点,尤其是文中总结的“判断初创公司CEO的能力标准”,非常值得创业者和投资人一看! 这里我只说心得分享,说出来的话其实与心里想表达的总是差很多,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真实表达。这里面很多事情我不方便说案例,因为说出来太容易被猜出来是哪家公司,但我可以保证每条心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堆出来的。我的这些话主要是说给创业者的,当然投早期项目的天使和VC,我觉的也应该仔细读读,你们看后我保证会感激我的! 咱们直接谈本文的重重重重重点——CEO !(这里的CEO特指最核心,最终拍板的那个创始人,一般也是个人最大股东,俗称老板) 其实通篇基本上就这一个话题!因为初创公司行不行,其实就看CEO一个人,CEO就是企业的天花板。 1.如果CEO不行就不会有啥好的团队凝聚到一起,如果一个团队看上去没啥人才、或者长时间没有牛人加入,CEO一定是有问题(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1个方面)!如果一个公司团队出问题,也基本可以肯定大部分是CEO的问题! 2.除了凝聚人才的能力以外,学习能力对CEO来说相当重要。如果一个公司高速成长而CEO基本没有什么改变(包括说话方式、状态、神情甚至着装配饰),那么公司发展就到顶了。(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2个方面)。我指的学习能力不是指技能,而是思维,是管理的能力。 3.对业务是否坚定!如果投资人发现在和被投项目CEO交流业务的时候,他赞同占了80%并且经常按照你说的改变,那你别高兴,说明这个CEO对自己的业务不够坚定执著,虽然他的坚定有可能是错的,但是只要不坚定就一定成功不了。(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3个方面) 4.是否过于关注具体业务!如果一个CEO在公司到了十几人以上了还在亲自带具体业务,比如亲自画产品图、亲自写代码等等,那么他真的不适合当CEO,最好换个人(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4个方面)!扎克伯格坚持写代码、乔布斯一直盯设计细节等故事我个人觉得那是扯淡,我相信他们是会时不时的写点代码、看看设计、发表一些意见,但肯定不会有功夫去亲自带这一块儿业务。 5.有没有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CEO应该考的虑重点是自己这一块儿业务在行业中的方向。除了CEO自己的业务感觉外,能否定好方向,还是要看他收集分析行业信息的能力!只有拿到足够多的信息并作出优质的分析,才能更准确的做出判断。如果一个CEO聊到他业务时对所在行业的最新资讯、行业大咖、行业的历史沿革、相关公司的进展等等情况表现出不熟悉,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说明这个CEO有可能对他做的行业并不喜欢,至少显得不负责(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5个方面)。假设一个CEO正在融资,但他却较频繁的把VC及其对应的老板搞混、时不时记不清见过VC的名字、搞不清哪家VC大概投过哪个项目。。。要么说明他收集信息的能力不强,要么就说明了他其实根本没有花精力在做这个事情。同理推导到的项目上,这样的CEO可能带领好业务方向吗? 6.兼容性及敏感性:一个CEO必须具备对商业上兼容并包的心态和敏感性。很多CEO过于沉迷于一个领域或事情,对别的事情无感,这不行,这样话他最好去做产品经理。当然不是说让CEO什么都做,但一定要有商业敏感性,你自己不要去做,感觉到了,一定要尽快找能做这个领域的人去做,不要因为你自己无感丧失掉机会,也不能因为你的爱好死守一个事情,这样天花板很低!强调一下,这和专注精神不矛盾。 那么,CEO应该做什么:定方向!找人!找钱!服务员工!(这个论点和王兴很像,但是真的出于我的体会和原创) 1.定方向! 这是第一位的!方向性的工作、CEO不定是没人定的,总不能指望投资人帮你定方向。把定方向、定目标的事情交给别的合伙人也都是不负责任的。方向不定,你就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人才、做什么样的产品,全公司的人都不知道要有什么样的愿景和目标。。。总之一句话,方向不定一切混乱! 定方向要说清楚两点∶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业务,我们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二,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团队不大的话最好具体到每个人,让他们知道在一段时间内怎么做。如果CEO描述不请这两项,就可以下课了(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6个方面)。 2.找人! 初期CEO做做具体业务是应该的。如果团队人数到了10人以上,CEO还去亲自做具体业务那是CEO的失职。找到合适的人并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并充分发挥他的能力才是CEO的要务,如果一个CEO嘴边一直挂着“我其实花了很多力气找人,但牛人薪水太高我付不起。。。BAT开出的价码我没有竞争力。。。现在行情就是不好找人。。。”等等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公司就要想办法换掉这个CEO(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7个方面)。 在我看来,能否找来人,就取决于两点∶1)CEO是否有对公司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和信心;2)CEO找人的时间投入。这两者结合到了,一定能找来合适的人才。网上一直传的雷军、王兴、李彦宏找牛人的事情我不知道真假,但我身边确实有一些真实案例说明,CEO真的下功夫,没有找不到的人才! 3.找钱! 除了能挣钱以外,主要是指融资。这个事情没的说,一定是CEO的重要责任。互联网公司的CEO要是做不好这个事情也就没法儿办了。 4.服务员工! CEO把员工伺候好了,他们才能给你创造效益。除了涨工资福利外,要让员工感觉到时不时的有点提升和改变,这个感觉还是挺重要的。所以CEO要保证员工尽量有个好一点的办公环境、有些看上去不错的福利、一些吃喝拉撒的事情,尽量的做的到位一些,这些事儿指望不了行政人员去思考,他们只能去执行,说到底还是苦逼的CEO的事儿。这一点很多人不重视,其实很重要,但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不是在教你要仗义、仁慈,比如开掉不合适的人也算是伺候好了别人。你要是理解错了别怪我。 关于管理员工 1.布置工作一定要清晰:那种“我不管你具体怎么办,只要能达到好的效果就行”的管理风格其实是很多管理者逃避责任的托词。说实话,这种人我基本可以断定、他们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没想清楚什么算是“好的效果”(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8个方面)。举个例子,乔布斯对ipod的指示是“不能超过三次就要让用户找到自己想要的歌曲”,如果把这句话换成“这个体验不好,我需要最极致的用户体验”。大家觉得说出哪句话的领导是有水平的? 2.定目标要说清楚做到什么程度算是好,什么算是不好:我不认为一定要让每个员工知道公司的最高目标,但是至少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手头在做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算是好,做成什么样子算是不好(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9个方面)。一个员工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还没有达标的时候,他自己都会着急的。如果员工们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行不行,那他们的目标就只是把工作凑合完成而已。 3.不讲对错,只讲利弊:处理事情一定要成熟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社会上永恒不变的真理,所以不要从道理角度去管理员工,而应该从利弊方面去考量。对一个公司而言,一个非常对但是没啥利益的事情绝对不如一个可以获利但不那么公平的事情的。 4.开人重于招人:谁都不是伯乐,我不信哪个领导说眼观真的那么准招来的人个拧个的牛。如果一个公司半年没主动开一个人,只能说明两点:1)管理者眼光太牛逼;2)管理者失职。可惜我见到的基本都是后者(这是对CEO能力判断的的第10个方面) 5.培养下级还是挺重要的,关键时刻一般都是你自己培养的人最能扛事儿!所以还是不要随便说“我不管你具体怎么办,只要能达到好的效果就行”这样的话吧,哪怕你也不太懂,放下身段一起探讨一起成长也可以啊。 6.惩罚比奖励更具备刺激性:奖励只是锦上添花,惩罚机制才是促进业务发展的有效动力。不要担心一个人因为被惩罚而离职,那只是说明他不适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生存。 番外篇 1.所谓慈不带兵义不掌财,没有些杀伐决断、阴谋权术、死不要脸的气质,CEO还是挺难带领公司发展壮大的。如果要做一个NB的公司,是缺不了NB的人的,你能指望一个老实单纯的CEO管理一帮NB人精吗?做CEO不要太讲规矩,至少我见过的成点事儿的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职业经理人,都不是按规矩出牌的人。 2.不要讲究什么兄弟情谊:没有三五年的同甘共苦,不要讲什么兄弟情谊!就算你是搞山口组古惑仔,没有利益都掰!老板和员工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管理者做的事情,就是保证交换效率高、尽量公平就是了。 3.公司没有内斗是不正常的,即便是一个十几人的公司,适当鼓励一下内斗反而是有好处的,不过也考验CEO的手腕儿,无能力者慎用。 4.创始团队拿到钱之后,自己悄悄做点别的业务,别太死磕一个项目。...
巴七灵最近很郁闷,找巴九灵诉苦:作为一名70后,他颇有一些家底,但是发愁不知道放在哪里好,因为看上去房子、股票、债券、信托、银行理财要么风险高、要么收益低,都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巴九灵建议他找村长巴波波,村长告诉他两个办法,“第一是创业,第二是投资年轻人的创业。你捧着钱,寻找20年前的你,找到有野心的Ta,把钱交给Ta。” 但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巴七灵都不懂啊。村长说,一笔成功的股权投资,其实并不比找一份好工作、找一个好对象难。股权投资你可能没有经验,但找工作你总有经验吧? 选时机,看行业 股权投资最大的特点是追热点行业。 而股权投资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恰恰是在正确的时机选对行业。如果我们熟读经济史,就可以发现,赚了大钱或者有大成就的人,靠的往往是周期律,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小巴回母校去翻阅校友的就业材料,发现了两个特点: 第一,世纪之交左右进入外企的,十年前进银行、地产公司和央企的,七八年前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大多比较好,成了公司高层或中层骨干。 第二,发展最好的批次和入职高峰是错开的。500强外企的就业高峰是十年前;优秀毕业生大批次去银行等央企是五六年前;近几年,则是互联网巨头们最受欢迎。但他们晋升的速度,看上去似乎不如前辈们。 并不能说这些行业是坏选项,相反,现在它们在就业中仍是上上之选。只是显然已经错过了进入的最佳时机节点,竞争更加激烈了,作为员工快速成长,在数年后掌握核心业务、成为骨干、加薪升职的难度,远大于前辈们。 股权投资,追随热点往往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热量已经充斥整个圈子的时候,一种叫泡沫的东西往往随之催发出来。看着滴滴打车和Uber起来了,冒出很多XX打车;看着人人都在谈生鲜物流、外卖App,很多人就去投O2O;看着游戏、电商网红,大家又都去投文娱行业。如果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做打算,最好的时机可能已经错过了。 投资有两种选择:熟悉的行业和新兴的行业。有无数投资牛人告诉我们投资“只投熟悉的行业和熟悉的人”,就像我们在就业咨询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但这其中存在着两难困境,熟悉和感兴趣的未必有好机会,而新兴的热点行业则可能不熟悉。 无论选择哪种,都建立在行业理解这一基本点上。事实上,据小巴的观察,大部分股权投资人都高估了自己对于行业的理解。至少,如果投资人没有考虑清楚下面三个问题,很难说他对于这个行业有深刻的理解。 行业三问 这个行业的成长天花板在哪里,成长的持续性如何? 这个行业的竞争结构如何? 这个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门槛如何? 混圈子,选项目 分析行业虽然关键,每个人只要依据一定的方法都可以做到。但找项目就未必了,就像你投简历未必有机会去面试,去面试了未必能入职一样,选对了行业不一定能够接触到最好的项目。 分析行业虽然关键,每个人只要依据一定的方法都可以做到。但找项目就未必了,就像你投简历未必有机会去面试,去面试了未必能入职一样,选对了行业不一定能够接触到最好的项目。 所以投资人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接触到好项目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混圈子应该是投资人的一种基础性标配能力。 目前的股权投资项目源,无非就是亲友推荐、财务顾问推荐、各种孵化器、路演、还有找上门来的自荐毛遂等等。这其中,好的项目大多来自于特定的圈子,所以大公司、好高校、企业家社群的创业集群效应非常明显。 混对了圈子,还要去区分项目好不好,怎么做?至少有两条标准: 第一,有没有什么事情它能做到,别人做不到,这是一种差异化竞争优势,决定了利润率高低和趋势。除了行业产品之外,这一点可以来源于企业的能力,小公司是看创始人和高管团队,而大一些的公司则是看机制和文化。这就像是赛车,就算选好了赛道,车本身、赛车手、车队形式也都很重要,在不同的阶段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这一类事情,还可以重复、持续、不停地做,这是一种维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能力,决定了增长速度和可复制性。 企业三问 到哪些圈子可以找到好的项目? 它能做到哪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这些事情,它能重复、持续地做吗? 谈条件,做决策 每个找工作的人,在谈薪酬待遇时都很纠结,投资也一样。 每个找工作的人,在谈薪酬待遇时都很纠结,投资也一样。 这种纠结体现在,要说服自己和小伙伴进行投资。在优质项目供不应求的情境下,还得说服创业者接受投资,还得确定双方都满意的入资额度、股权比例和约束性条件。 这个过程牵扯到决策流程、决策机制以及决策依据,每个环节都会延伸出很多问题。决策的标准是什么?选公司到底是选团队,选选手还是选赛道?Idea和人哪个更重要?这些问题已经成了创投界总会存在的争议。 优秀的人总会找到好市场,但团队和领头人的战略视野和领导能力如何,项目目前的营收和利润如何,在业内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具体的要素如何去判断,并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是最考验人的。 决策两问 投资决策时,最看重的依据是什么? 股权和约束性条件,应该如何设立? 忙投后,善退出 终于把钱投进去了,但你以为投完了一个项目就可以松口气了?没这么容易,就像你找完工作、签完合同就以为未来一帆风顺一样天真。企业财务、治理规范、透明运作,还会有一大堆的问题等着你。好的时候,水乳交融;不好的时候,反目成仇。 终于把钱投进去了,但你以为投完了一个项目就可以松口气了?没这么容易,就像你找完工作、签完合同就以为未来一帆风顺一样天真。企业财务、治理规范、透明运作,还会有一大堆的问题等着你。好的时候,水乳交融;不好的时候,反目成仇。 如何做到“只帮忙,不添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往往,你觉得你为公司的运营操碎了心,却反而被认为帮了倒忙。更好的方式,是在需要帮忙的时候及时现身,如果创业者期望你不要插手,那就放手。当你决定投资他的时候,你的认知基础应该是Ta比我更了解自己的事业。 就像每一份工作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计划好职业的终点一样。投资的项目做大了,还要考虑选择什么时机退出、如何退出。目前的退出渠道和从前差不多,首推IPO,这是价值最大化的选择。但路没变, 路上跑的车却多起来了。如果IPO希望渺茫,并购也是一条途径。 至于什么时候退出?以新三板为例,很多投资人刚一挂牌就卖掉了股权。但其实很多新三板公司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里涉及到第一个问题,这个行业的周期律如何。事实上,很多企业都需要7到10年才能达到一个高速价值创造的时期,所以退出时机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投资期望来判断。 投后两问 如何做到“只帮忙,不添乱”? 哪个时间是合适的退出时机? 其实,股权投资就是这么一回事,和找工作一样:在好行业中选择好公司、好职位,谈妥工资后付出自己的努力,最后在合适的时机跳槽。唯一的不同是,前者投入的是资本,后者投入的是时间和青春。资本投入失败了还有再来过的时间,时间一旦耗出去,就回不来了,从这个角度上讲,股权投资还没有找工作难呢。 行业、项目、条件、投后、退出,就这五个方面的10个问题,它们是来自于资本的问卷。如果你有钱,但是回答不好它们,那或许应该给自已上一堂全新的金融资本课。...
2016年是P2P网贷的规范年,以“国字头”互金协会成立、全国互金整治行动等引领的监管重拳在频频出击,无不彰显了监管层对于规范互金行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P2P行业洗牌开始步入洗牌深水期。在上海、深圳、北京纷纷宣布暂停备案注册带有“互联网金融服务”字眼的企业登记之后,行业新增平台增速明显放缓,有地区甚至出现零增长。因此,行业洗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等同于存量淘汰,甚至倒逼着一些平台开始主动停业,而且主动停业在问题平台占比当中有大幅上升趋势,一时间良性退出蔚然成风。如此,在新增平台大幅放缓之后,行业洗牌已提前步入深水期,而随着全国互金整治行动的不断深入,笔者相信,行业洗牌会不留死角进行得更加彻底。 虽然说,良性退出值得推崇,但仍不免有个别问题平台藏得够深,成为了随时能爆破的惊天雷。那么,投资者该怎样避免踩雷呢? 资金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或者银行存管! 资金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或者银行存管!! 资金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或者银行存管!!!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尽管有的平台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一直坚称自己有第三方资金托管,但是甭管人家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自己上平台注册个账户,如果在注册的过程,没有跳转到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者银行页面,让你注册(或者登陆)账号的,说明危机在逐渐向你逼近。也就是说,进行了第三方资金存管或者银行存管的平台,你要有两个账号,一个是平台账号、第三方(银行)账号,密码也同样有两套。 还是来科普一下,事实上资金存管是在证券行业中诞生并成熟起来的。在实施资金存管之前,证券公司可以直接挪用用户资金而没有任何束缚,此种风险之大可想而知。鉴于此,监管层才命令要求证券行业客户资金必须统一由商业银行存管。在这种存管模式下,证券公司只负责客户证券交易的管理,资金结算与管理则交由银行负责。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客户集资被擅自动用甚至卷款跑路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将其推而广之,应用在新兴的P2P行业上,这显然是很有必要的。这个举措,真正令P2P回归到信息服务中介的本质,更能引导平台真抓实干,抓风控、抓技术、抓资产端建设,以实力赢市场。因此,资金存管也被公认为规范行业发展的一个有效举措。 第三方机构资金存管和银行存管这两种模式 各有优劣 首先,还是有必要搞清楚存管与托管有本质区别。资金存管一般针对交易过程当中的资金清算,而资金托管则包括又不限于资金清算,资产保管、投资监督、财务报告、保存纪录等也在其服务范围当中。资金存管,银行对平台客户资金在交易过程当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监督职责,为的是确保平台客户资金和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在撮合借贷交易的过程中平台不能直接接触到客户资金,此举可以保证客户资金在交付过程的安全性。资金托管则不同,它不但要兼顾安全性,有时候还要兼顾投资的收益性,当然如果是一般的储蓄类资金托管则,收益性也兼顾不到那里去,毕竟银行利率普遍都这么低。 其次,资金存管,目前一般分为第三方资金存管(一般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资金存管两种。有人提出,未来或许可以结合两者优势,以“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方式进行资金存管。可见 ,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 第三,第三方资金存管,是目前行业采取的普遍做法,为什么呢?因为技术要求没有那么银行系统那么苛刻 ,因此其成本更低,而且用户体验也相对较好,尤其是可以对接不同银行不同账户;而银行存管,也就是银行独立提供的资金存管服务,出于安全性考虑,其技术要求当然也就更高,所以该模式在安全性高的同时成本也就更高,当然在用户体验上或许会有局限性而略输第三方资金存管模式。两者相较,各有优劣。当然,平台要进行银行资金存管是监管的硬性要求,所以银行资金存管将是未来行业的基本规范,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仍采取第三方资金存管的实力平台也正在向银行存管挺进。...
挂牌新三板的小贷公司净利润合计11.34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从2013年,江苏鲈乡小贷登陆纳斯达克到重庆瀚华金控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再到2014年江苏鑫庄农贷亮相新三板在审名单,不少小贷公司期望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打破自身的融资困境。 2015年小贷公司挂牌新三板迎来高峰,截至2016年4月份,据盈灿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有46家小贷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其中,2014年有6家,2015年有38家,2016年一季度有2家。46家小贷公司有10家做市交易,36家协议交易。 “‘不吸收公众存款’这就是小贷公司的问题所在,小贷公司主要以股东投入为资本放贷,所以大部分小贷公司成立不久,就将资本金发放一空。所以,新三板成了国内很多小贷公司的‘香饽饽’”,有业内人士表示。 神仙有财CEO惠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贷公司作为补充性金融机构,一直受到资本金和融资通道的限制,致使大部分小贷公司还处于一个作坊式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与新三板这样的资本市场结合,能够扩充小贷公司融资来源,从长期发展来讲一定是有利的。但是短期来看,大部分小贷公司业务并不是很透明,信息披露和风险监管亦与银行等机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接轨资本市场的过程中,需要防范欺诈等金融风险。” 46家小贷公司净利逾11亿元 从2015年小贷公司的业绩来看,新三板挂牌的46家小贷公司合计营业收入达19.74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0.59%;净利润合计达到11.34亿元,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新三板小贷公司年报后发现,在这46家新三板挂牌的小贷公司中,表现比较亮眼的有四家,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30%以上,分别是中祥和、恒沣农贷、银信农贷、广顺小贷。其中,中祥和业绩最为抢眼,其营业收入为1426万元,增长率达63.21%;恒沣农贷营业收入2126万元,增长率达39.95%;银信农贷的营业收入为2570万元,增长率达34.01%;广顺小贷营业收入为5007万元,增长率达31.73%; 其余小贷公司营收增长率则并不太高。例如,商汇小贷营业收入为26375.92万元,增长率为9.35%;宏达小贷营业收入为12069万元,增长率仅为2.57%;鸿丰小贷营业收入为6461万元,增长率为5.72%;鑫鑫农贷营业收入为8084.37万元,增长率为6.27%;兆丰小贷营业收入为5501万元,增长率为4.88%;天元小贷营业收入为4679万元,增长率为0.64%。 在年报中,本报记者也发现了一些小贷公司营收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泰鑫小贷营业收入为2574万元,增长率为-34.16%;信源小贷营业收入为3070万元,增长率为-3.92%;通利农贷营业收入为12755万元,增长率为-9.10%;通源小贷营业收入为2134万元,增长率为-16.58%;天秦小贷营业收入为2610万元,增长率为-10.35%。 虽然有些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但46家挂牌小贷公司净利润均为正值,其中净利润最高的是永丰小贷,为408万元,增长率达90.54%;滨江科贷净利润为2700万元,增长率为69.14%,广顺小贷净利润为2908万元,增长率为31.42%; 其余小贷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则并不太高,例如,鸿丰小贷净利润5153万元,增长率为12.04%;商汇小贷净利润为18414.77万元、增长率13.22%;宏达小贷净利润7961万元,增长率5%;天元小贷净利润为2987万元,增长率3.49%等等。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认为,目前新三板小贷公司已经分化。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可将新三板小贷公司划分为1亿元以上、5000万元—1亿元之间、5000万元以下三个梯队。其中在1亿元以上的仅有4家,分别是商汇小贷、通利农贷、海博小贷、宏达小贷;5000万元—1亿元之间有6家,分别是鑫鑫农贷、鑫庄农贷、鸿丰小贷、国鑫农贷、兆丰小贷、广顺小贷。” 条件难达标转板尚遥远 受限于目前国内关于小贷公司的各项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小贷公司经营风险较高,还达不到在主板、创业板上市的条件,因此,越来越多的小贷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新三板。从2014年至2016年短短两年的时间,新三板小贷公司已有近50家挂牌,增长速度惊人。 “越来越多的小贷公司选择进入新三板,主要原因是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下,小贷公司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优质的小贷公司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另外一方面,小贷公司竞争压力日益加大,除了面对小贷行业的内部竞争以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小额贷款产品,对小贷公司业务形成了巨大冲击,登陆新三板不仅能拓宽融资渠道,还能提高小贷公司竞争力。”张叶霞表示。 惠轶则认为:“在目前的政策监管之下,小贷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外部融资通道,无法吸收存款,贷款业务规模直接取决于资本金数量。也就是说,小贷公司扩大业务规模,只有扩充资本金一条路线可以选择。因此,登陆新三板、通过新三板扩充资本金、进而扩大业务规模是小贷公司发展的有效甚至是唯一的方案,这是导致新三板小贷公司数量增加的根本原因。” 也有券商人士称,新三板上市流动性不高,后续融资比较困难,且目前交易规模和交易数量都比较小。鉴于目前内地小贷公司的规模有限,并且有持续的融资需求,在新三板挂牌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我国小贷公司的制度框架尚不完善,所以小贷公司基本没有可能在国内主板上市,因此小贷公司进行资本市场的途径就只有境外上市、在新三板或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境外上市的成本较高,并且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适应国外的上市环境,从而新三板上市对缺乏融资渠道的小贷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而且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未来从新三板转板主板也存在一定可能。” ...
“说实话,公司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做完了。早在半年前,公司就已经在准备续展申请材料,也按期递交了报告。而且,公司迄今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要求补充申报材料。”5月12日,上海一家大型支付机构市场部负责人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续展结果仍未出来,大家都有些忐忑不安,也觉得有些奇怪。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作为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之一,该公司与支付宝、银联等机构一样,都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结果。目前,支付牌照有效期为五年,首批续展时间为今年5月2日。 这也意味着,在续展结果公布前,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已集体陷入了“无证经营”的境地。 对此,中国支付网总编刘刚告诉记者,“估计监管层内部对于续展事宜存有分歧,否则早就批完了。而且,从法理上说,支付机构到期没有续展确实是无证经营。” 在刘刚看来,从牌照下发情况来看,总体趋势肯定是从严的,第一批的最终续展结果将会对后续240家提供示范效应,所以监管层对此是慎之又慎。 牌照续展延期背后 对此,重庆好乐视总经理陈小辉对记者表示,在首批牌照续展延期背后,之前,十四部委联合整治支付机构就足以表明当前支付行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在这种大背景下,前期风险暴露较大,尤其是备付金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的机构续展被拒绝不是没有可能的。因此,后续会不会有支付机构被拒绝续展值得密切关注。 “监管层已经强调,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备付金管理薄弱、存在挪用备付金行为的支付机构依法从严、从重处理。此前,央行已加大了客户备付金专项整治和执法力度,查处和纠正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情况以及备付金银行账户管理不规范、客户备付金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足等问题。”陈小辉如是说。 继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银发[2016]77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抽查情况的通报》对违规机构采取罚款、市场退出等严惩措施,对严重违规机构实施重点监管以后,近期各地人行的官网相应公布了另外多家涉事机构的处罚措施。 被处罚的支付机构分别为上海德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通联支付)宁波分公司、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记者登录央行上海分行官网看到,5月13日,央行上海分行下发处罚通知,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因为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款35万元。 对于此次续展耗时较长,陈小辉表示,本次续展为央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的首次续展,央行可能会从风控业绩情况、配合监管情况和业务发展情况等方面对支付机构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本次续展工作,树立榜样,规范管理。因此,需要较长时间对申请者进行逐一审查。 “加上近年来支付机构本身暴露出了诸多风险事件,央行出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考虑,肯定得审慎对待续展工作。”陈小辉称,“支付机构在配合监管等方面有待提升。支付机构存在时间较短,在配合监管方面做得不如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那么好,导致央行更加慎重对待续展工作。” “个人推测,续展应该已经有结果了,只是公布结果尚需走流程而已,市场无需过度解读。”陈小辉亦称。 另据沪上支付机构市场部负责人透露,针对首次续展工作,央行内部曾下发过一个紧急通知,并明确了11种情形需要指导其客观审慎开展续展申请,敦促引导其开展兼并重组,调整支付业务类型或覆盖范围、稳妥安排市场退出等工作。 资质调整或成争议焦点 在前述沪上支付机构市场部负责人看来,机构牌照资质调整很可能是监管层内部争议的一大焦点。“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央行将根据支付公司具体情况进行牌照分项调整。”该人士称。 该人士表示,经过初次发牌至今的五年时间,支付行业已经由单一的业务形态,跨入了多元化业务时代。随着市场需求的变迁,以及监管规则的不断完善,单一支付的业务模式已经很难在市场上找到立足点,发展空间有限。 而从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大型支付机构来看,都在基于已有的支付业务优势,开始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叠加到消费场景之中。 “说白了,目前,支付牌照最有价值的三块牌照分别是移动支付、线下收单和互联网支付。因此,这三项资质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项的话,对持牌机构都是很大的打击。”该人士直言,“相比之下,像电话支付、预付费卡的发行与受理,就显得日渐式微。像电话支付基本被移动支付取代,而受到应用场景所限,预付费卡业务的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而且,目前,很多大型支付机构甚至开始主动调整业务形态,收缩战线,将支付业务聚焦到这三块最有价值的牌照上来。” 其中,作为第三方支付的老牌领域,互联网支付一直都是各家最为看重的领地,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艾瑞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674.5亿元,这个数字仍在逐年递增,虽然增幅放缓,但牌照的核心价值仍非同小可,乃兵家必争之牌照。 同样,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移动支付市场全年交易规模已逼近甚至超过互联网支付市场。 此外,线下收单牌照也是“香饽饽”,可以充分挖掘其背后的大数据资源,在各类支付方式中,刷卡收单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该人士称,通过线下场景多元化的产业形态,构成了海量数据的维度和规模,更有利于对用户的行为、偏好、信用等综合特征进行分析和画像,使服务与需求更好的进行匹配,并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最核心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定价能力。 “相对于流量集中的线上平台,线下场景在具备巨大体量的同时,也呈现高度分散的特征。如今,线下场景的结合,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巨头扎堆的新一轮游戏。”该人士如是说。 此外,陈小辉还强调,当前续展制采用所有机构均按同一期限续展的管理模式,其建议后续可以考虑采用差异化续展期限的管理模式,在综合评估、执法检查等方面表现良好的,给予较长的续展期,表现较差的,给予较短的续展期,以提升支付机构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