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财
P2P国字号护法金身已破 安全之神何在?
发布时间:2016-05-26 09:55 来源:腾讯 作者:腾讯

    近日,号称重庆最大民营P2P平台易九金融被曝出现了2.5亿的项目逾期——与其合作的国有担保公司贵州省能源担保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的57个项目全部逾期,随后各家媒体也对此事件作出了相应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在去年河北融投出现破产危机的时候,易九金融也出现在了被涉及平台的名单上。然而,易九金融官方却在宣传自己是“依托国有担保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始终坚持不兜底。

  而在昨天,事情有了喜剧性的转折。知名微博网友“曹山石”发布微博曝料称,维权投资人发出了贵州省能源担保公司高管的朋友圈截图,该高管竟然称投资人贪婪,活该!笔者作为投资人,想说一句:天雷滚滚,人在做,天在看!吐槽归吐槽,一些方法论还是要说的。

  安全之神

  银监会就提出了“四条红线”,其中之一就是P2P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去担保”的呼声将P2P平台的目光吸引到了第三方担保平台的身上,一时间第三方担保在P2P行业风生水起,受到热捧,国资系担保似金龟婿!

  一些新平台为了提高平台交易量,就必须上线大量项目,于是直接将借款项目交给那些具备项目资源担保公司,虽然不少担保公司有大量急需融资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是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反过来,担保公司看中平台掌握大量投资人手中的闲散资金,依靠平台为手中的项目融资。一种是担保公司直接对P2P平台的借款项目进行审核、担保;另一种是由担保公司提供债权项目资源,并且担保公司对项目进行担保,然后在P2P平台上进行融资。

  弱位弱势——附庸傀儡

  区别于银行,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掩盖资金池业务的真实情况。主要是平台拆标引起的期限错配,造成平台“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资金链就会断裂,运营过程中资金流动性风险不断累积出现流动性风险,基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逻辑,扯得上关系的三方担保显得很关键。

  平台变成了担保公司的理财渠道,平台收取利差,变成了担保公司的“傀儡”。而很多平台对担保公司十分信任,不进行尽调,见到保函就将项目上线,最后担保公司无法兜底,受害最大者就是平台和投资者。当担保对于P2P平台来说是摆设时,其在行业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担保模式作为P2P资金保障的一个砝码,当其失去应存的价值时,相信离“世界末日”也不远了。

  面对现实,我想说

  互联网金融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假设违背初衷,缺乏自律,那么结局一定会很惨。如果忘记当初为什么做金融创新,抑或是标榜的普惠金融,盲目的自欺欺人,蝇营狗苟,夜郎自大,最终留下的只能是几千具烈士的皑皑白骨。望州财富、e速贷事件的发生,已经在给互联网金融这一行业敲醒了警钟,互联网金融需要重塑自身的形象。

  之前的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英雄人物出现的,敢于打破所谓的金融垄断,敢于创新,敢于愤世嫉俗,像烈士一样前赴后继,虽万死而吾往矣。

  反观时下出于生存和资本逐利的本能,很多P2P平台一直游走于法律合规边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自融、设资金池、平台承诺保本保息、传销、高利贷、非法集资及洗钱等行为。还有一些平台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网贷平台,而是打着网贷旗号从事非法理财的平台。

  商业模式决定风控系数,一旦风控体系出现问题,P2P模式再炫、再新颖都是妄谈。他们不再尊重金融风险规律,只图平台规模大而全;不思于自身合规运营,平台风控问题,只图炫耀,成名,炒作,挥霍,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前行,犹如蜀道,但有光

  P2P本质还是金融,要想真正控制风险,最重要的风控关未来还是要把握在自己手中,就需要从项目源头抓起,把控好资产质量。在竞争白热化的P2P市场拼的是自身内功。

  其实,现在P2P正处于大浪淘沙阶段,就模式而言,很多平台也在寻找适合自己未来方向。而其最终选择的都是抵质押模式,所谓抵质押模式,就是借款人借款需要提供足额的固定资产来做质押或者抵押以保障安全,这也是传统金融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业务模式。

  行业内践行抵质押模式的平台越来愈多,行业内做的较好的平台都在实行这一模式,而相对担保模式的被动局面,抵质押模式在主动性方面将占据绝对的优势,成为未来行业的新宠也在情理之中。

  老生常谈的是金融领域的新兴的事物本就会伴着争议成长,P2P平台难以摆脱诸多风险的阴影,本就无可厚非。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全新的朝阳业态,需要整个社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认识。大浪淘沙阶段,低调做事,修炼内功才是王者之道!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