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抢滩P2P平台的热情仍在升温。记者根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28日,有关P2P网贷概念A股上市公司共计20家,具体包括生意宝、大金重工等在内的上市公司通过自各种方式,参与到P2P网贷行业中,投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介入新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有利于上市公司其抬高股价;而为增信跑进资本市场,P2P网贷平台也做了无尽努力。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对记者表示,去年涉及P2P概念的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成为多家上市公司选择与P2P网贷平台“联姻”的原因之一。同时互联网金融代表一种新的金融趋势和业态,上市公司抢先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有助于其战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一词被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借贷此次也被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具体表述为,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网络借贷。业内认为,这说明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已经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 实际上,P2P网贷平台本身也在谋求上市,比如民信贷称启动上市计划;花生金融称准备在今年年中登陆新三板等。 中融民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翟丹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走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也是P2P平台不断规范的过程,上市公司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有利于提高平台运营透明度,促进整个行业的合规化、健康化发展。 邓建鹏认为,P2P平台目前几乎不盈利,而我国相关规章制度对企业上市又有盈利方面的要求,因此,多数平台都不符合在国内上市的条件,此外,我国监管政策仍处于观察期,P2P选择独立上市仍存在不少阻碍。P2P网贷平台解决的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各类工商户的融资问题,解决了它们的“痛点”,而这一领域却是传统银行、私募和公募都不太看好的领域,因此,网贷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有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效补充。 翟丹斌称,随着监管细则的出台,P2P行业的发展完善,平台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中国的P2P行业将迎来一波上市潮。 ...
“从互联网金融的属性来讲,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从P2P平台的运营成本看,主要包括四块:人力成本、推广费用、坏账损失以及科技投入。P2P平台是成长性和风险性均十分突出的行业,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撑。”王刚表示,尽管现在新三板的大门已关上,但最近仍有很多P2P平台人士来咨询登陆资本市场的可能性。 P2P平台登陆资本市场无非几个渠道:一是IPO,包括境内外市场;其次是新三板市场;三是并购重组市场。目前来看,A股市场IPO几乎不可能,新三板的大门已关,类金融项目的定增也已收紧。虽然现金收购可以绕过审核,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愿意一掷千金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境外IPO或许成为其唯一的选择。 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标杆陆金所的IPO计划已经推迟。今年1月份,陆金所宣布近期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达185亿美元。当时,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表示,陆金所最快会在2016年下半年启动IPO计划,但到底是在香港还是在上海IPO,未来几个月将作出决定。在此后的2015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透露,陆金所将不早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上市计划。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原本着手准备上市的陆金所突然计划生变。5月底,计葵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由于市场动荡和监管问题,陆金所IPO可能将推迟到明年。” 境外IPO的路同样是道阻且长。去年12月18日晚,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以10美元/股发行750万股美国存托股。不过,宜人贷的上市过程并不顺利。据媒体报道,宜人贷分别于去年春节后以及去年7月份两次向纳斯达克提交IPO申请材料,均“败走麦城”,进而转战纽交所。从宜人贷的股价表现来看,其日子并不好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国内P2P平台对私募基金的吸引力。 此外,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P2P标杆企业Lending Club,因其CEO雷纳德·拉普兰奇违规放贷事件正身处危机之中。而且,在雷纳德·拉普兰奇下台后,美国财政部发布了历时9个月制作的一份白皮书,对P2P的商业模式发出警告:大量新平台并没有经历过“完整的信贷周期”,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出售的贷款资产状况有恶化的可能。这对国内P2P平台前往美国上市将造成重大影响。 短期内难以上市融资,P2P平台在一级市场的融资却仍在进行。汽车抵押借贷服务网贷平台微贷网近日宣布,已经获得10亿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嘉御(中国)投资基金,跟投方为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东易日盛(29.030,0.99,3.53%)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这是微贷网成立以来完成的第四轮融资,也是其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此前,微贷网在2014年6月获汉鼎宇佑集团和盛大资本1亿元A轮投资,同年12月完成浙商创投A+轮融资,2015年9月获汉鼎股份(30.560,0.00,0.00%)1.5亿元B轮融资。 “虽然P2P平台在一级市场的融资仍在继续,但与2015年相比规模已经大大下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直接相联系的,在新三板挂牌遇阻、类金融项目的定增收紧等背景下,投资P2P平台对于私募基金而言,一方面是退出通道收缩,另一方面政策风险加大,导致P2P平台的估值以及投资意愿都大大下降。”王超表示。 王超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2015年P2P发展最为火热的时候,我们也看过很多P2P平台,最后没有投资的原因很简单,P2P平台存在的两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一是监管,二是合规性。一旦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或者P2P因为合规性出现问题,打击将是巨大的。虽然宜人贷已在美国上市,但也依然没有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从股价的表现也能看出市场潜在的担忧。” ...
其实说起来,和张璐从认识到采访结束的时间全部加起来,都没有两个小时。但爽快如她,了解完采访意向之后直接定了时间地点,没有半分拖泥带水,甚至比习惯提前半小时的我还早到约定的地点——工体漫咖啡。可你也知道,女生之前“八卦"多,所以我们这次深扒了一下投资圈的真相与“行规”,三观还正的创业者慎点... “钓鱼投资” 如果说创业失败是一场事故的话,那留下来的都是故事。起码对于张璐是这样,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最早创业潮的她,2013年初加入创业大潮,是最早一波里最早做匿名社交的。当时所见绝大多数投资人都没有关注过这个方向,英勇的成为了第一波教育中国投资人的他们,最终以炮灰结束。 张璐也玩笑的总结:“后来才知道,对于新风口来说。第一个人冲进去,一般是教育投资人的;第二个第三个才是拿钱的;第四个第五个就是当分母的了,除非是BAT的VP一类少数明星团队。” 后来辗转进入了天使投资行业,主投领域:消费品、村镇及农业互联网、老年互联网、众筹,再到现在已经拥有独立募资能力的她又开始折腾孵化器了。入行仅两年的她是如何能如此快速的成长?又如何找项目?张璐告诉记者一个非常新鲜的词儿:“钓鱼式学习”。所谓的“鱼”就是行业从业者、创业者、投资人(机构投资人和个人投资人)以及想转行或者想创业的人。 “我一般会通过写文章来分享所见所得,以及一些方法论。因为我也会备注下我是投资人(调皮笑),读者就会更有兴趣来找我聊一聊,大家也希望了解创业如何融资、如何让自己更具竞争力。”她进一步地解释着,比如她之前的每篇文章发出去2天左右,就有差不多500个人来主动联系和沟通,会讲述他们现在或者曾经所遇到的困难,及千辛万苦做出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知识互换,1个信息就迅速换回了500个信息,半个月内就能进入并且了解一个未涉足过的行业。 “当一大堆信息这么快速的给到你的时候,你的大脑自然会快速的吸纳,随之眼界也会迅速增长。”说到这里,张璐有点兴奋。 “当我在一个行业中发表3篇左右,基本上这个行业主流创投人群里近一半的人都会找到我。其中不仅有比较热爱学习的、优质的创业者来商讨,还会有其他机构的投资人来交流探讨与合作。更重要的是把这些人带来的碎片信息整合梳理,便会更容易找到领域中值得投资的机会,也能在战略和业务细节上帮助创业者一同梳理少走弯路”她说。一个可以佐证的小细节是,采访结束后的第三天夜里,张璐突然在朋友圈宣布要拉一个投资人与创业者交流的群,最后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拉满500人。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事,但实际上并不是谁都能够做到。据张璐介绍,她一篇稿件一般3-5千字,甚至长达1.5万字,这背后逻辑判别与总结的工作量不容小觑,她也常常把这个方法分享给身边的投资人、创业者朋友,然而真正尝试的人只有几位,即使也可以快速获益却也很难坚持。 “行规” “创投圈”是一个神奇的圈子,尤其做记者越久,越看不懂这个圈子的真真假假。难得遇见像张璐这样坦白的投资人,所以立马问出了一直如鲠在喉的问题。而她真的说出了一些少儿不宜的“行规”,也是让人有点震惊。别跑,必须告诉你! 1Q:坦白讲,投资人真正的投资标准是什么? A:垂直行业细分市场更可能是个谎言。 从根本上讲,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GDP背景下的“一千亿”逻辑。过于细分垂直的项目基本上没人跟你玩。说白了,投资机构退出的方式只有两种:1、独立上市;2、被收购。这些最终都是和股市直接相关的。所以先要理解“股市”是什么,即使你不炒股,你也要知道它为什么会存在,它代表着什么,它背后的意义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再去看那些“上市公司”代表着什么。 实际上,那些上市公司代表着的是引领着GDP增长的企业,它们的发展速度应该是远超GDP增长的。在他的创业期间是远超过,在稳定期间也要保持每年20%-30% 的增长的。因为GDP是6%/年以上增长的,上市公司肯定要背着下面一大批做分母的公司,来填这个坑。所以当把这些捋清楚之后,就能非常清楚的知道,在不同领域里面究竟什么样的公司算好公司。其实,无非最后就是效率、利润、价值,等等。 在机构投资过程中,大家不会奔着一家要做到20亿的公司去投资的,这种项目做到B轮就没有人接他的盘了。所以创业者如果想融资就要选择能成就百亿级别公司的领域,未来才有可能把这公司推到上市。所以倒推的话,项目如果占市场10%的盘子,对应的实际上就是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了。也就是说放在一个领域过细的时候,它就不满足在创业的条件了,只能做成一门生意,投资机构由于代表着追求高回报率,便不会仅仅去投资一门生意。 最开始时互联网讲什么垂直细分可以跑的快。没错,细分是对的,因为人群够精准、产品研发迭代周期快,但是问题在于细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人再跟你玩了。虽然投资人不会告诉大家要细到什么程度,但是投资人都知道要细到什么程度。因为正常的情况下,投资人都知道“一千亿”这个逻辑。 但因为现在媒体太关注故事了,导致很少人去看理性的东西。再加上很多VC都在那边绷着,很多东西不告诉创业者,我倒是觉得这些完全可以公开,从而尽量避免创业造成的浪费,让创业的分母尽量小,毕竟值得创业和投资的事情还有那么多呢。 2Q:投资人总说的“看人”是什么意思?因为最近有个比较火的创业者跟我聊说,5个月前他去找投资,没有人理他,但是现在他这个人没有变,却好多投资者上门拜访。 A:除了人和方向,早期项目投资者其实不关心更多其他的。 从早期投资层面考虑,人占70%的,方向占30%,模式都是其次。在早期投资层面考虑,看BP基本上都是先翻到最后一页看一眼团队背景;第二步是看一下他的方向。如果人和方向都不错才会看中间模式来大致判断团队的战术能力,看他为什么这么做(产生这个模式的思路以及方法论),看他是否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去判断遇到事情时的抉择(分析问题的重点与机会),而不是真的去考究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毕竟太多的项目,尤其是早起的时候,模式变来变去很正常,今天投的时候他是这么做的,但是过了一个月后,他又变成那样子做了。 做投资也是一样需要这种逻辑的,项目长的千奇百怪,看项目的效率很重要。如果什么样的项目都要聊那么时间只能浪费在路上了,所以我觉得做为一个投资者如果能够慢慢形成自己看项目的方法论的话,看项目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准,也会有更多时间帮助到越来越多真正值得帮助的创业者。 3Q: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最高效? A:早期项目,80%的因素在投后。 众所周知,越早期的项目实际上80%在投后,就是一个靠谱的人,你帮他把事情做到靠谱的话,接下来无非就是拿钱多少而已,不会太难走。但是假如一个项目你投完了之后就不管它了,他做不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对于一个创业新人来讲,实际上都是“缺胳膊缺腿儿”的,创业者在初期建立外部合作的难度大大高于成熟公司,钱少资源也少,同时他又要管理团队,又要把控方向,还要学习资本等等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资人愿意去更多地参与到项目里去,而且他也是有能力让项目长大的。反而是那种天天背个包到处去聊项目的投资人,他们投完了项目以后是把项目对接给公司专门做投后管理的部门,往往是不能给创业公司带来放大性效益。 所谓的放大性效益,不只是投资机构的HR服务项目,而是真真切切地帮创业者少踩两个坑。让你给他的100万当300万来花。就拿帮创业者找合伙人来说,投资者就要给创业者提供一个足够大的人脉池子,然后让创业者自己去聊。就像现在大家都在做互联网,但实际上有些事要去农业、工业、餐饮业等各种传统行业里面挖人的,这部分其实是投后管理里面很难得一份工作。而且以后的投后会越来越重,包括帮创业者把控时间节点等,甚至要帮创业者找到一个正确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很操心的。 靠谱众投 kp899.com :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坊间流传一个创业魔咒叫做“C轮死”,90%的B轮公司拿不到C轮融资。最近的案例包括 博湃养车,美味七七,蜜淘。所以,千万别拿融资当成功! 这篇文章不是写给普通创业者的,而是那些看上去比较风光的已融资的创业公司、独角兽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创业的大道理都明白,但创业魔咒始终萦绕,躲都躲不过。而且还是反复犯的错误!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使是那些C轮融资的独角兽们。 东哥接触了数十家独角兽公司,也亲自参与了十来个创业项目。总结下来, 感觉创业公司主要是在两个层面出问题:一个是战略,一个是用人。 战略错误:业务被资本绑架 能做到B轮C轮的创业公司,一般都会对业绩有更直接要求,而不只是谈模式,谈小而美的创新。但做业绩,大都会回归传统大公司的套路,尤其是电商。初始阶段,可以小而美,谈专注专业,长尾细分,个性化不以价格为导向。但如果要做业绩,则必须多品类跨品类综合化,热卖爆品,低价策略。最后又回到了和大公司同等策略的消耗战上,难有胜算。 而通过大量的广告营销预算,低价促销补贴,还有刷单等等方式做大业绩,有价值吗?没什么价值,所谓的价值只是对融资估值吹牛逼有帮助。所以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B轮、 C轮融资的公司挂掉了,因为本质上它们都是to VC模式,一旦融资不顺,就会打回原形。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这类错误归类为被资本绑架的战略错误,这里有一个根源问题——创始人错把估值当身价,自我感觉良好,对业绩过于乐观了。自己承诺太高,而实际又不能完成,最后把公司作死!所以,东哥提醒创业者,切忌太乐观,也 切忌 谈对赌协议。盯着用户,盯着需求,盯着行业的本质,而不是盯着资本。资本是创业公司成长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不是全部。慢没什么可耻的,构建公司的壁垒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路。 最近了解的一个案例: 某数千万垂直社区APP,在融资时就向投资人承诺了年内实现数亿流水。但因为现有广告商业模式无法实现数亿收入,支撑当下的估值,所以,电商则成了不二的选择。但东哥以为,有流量并不等于有交易额,短期靠低价刷来的销售额并没持续性。没有定位、没有口碑、没有复购,这样的垂直平台做了最终免不了死,没有意义。还没找到流量变现的交易场景情况下,急于承诺销售业绩目标,简直就是自己作死的节奏。 另外两个微信商业案例是自己参与的,有更直接的教训和经验,一个相对失败的案例和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 2012年8月微信开通公众号伊始,我就一直在鼓吹微信创业的巨大机会。也有幸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创业项目。 一个是2013年初,东哥帮助转型,聚焦微信平台,把线下流量用户,通过微信固化的,也曾估值数亿美金。依托传统线下的流量入口资源,按说持续聚焦微信,到现在一两千万微信精准粉丝不在话下。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中间花了大量时间用于APP的开发。天然增加了转移固化用户的难度。去年在业务上遭遇重大挫折,从2014年的盈利到2015年的巨亏数亿,不能说是投资人的责任,但和融资计划绑定的,投资人的战略转型建议起到了关键作用。然后去年底,又被迫把业务战略回归到我2013年给的建议。这个过程中不只是损失了资金,而且核心团队骨干也遭受了重挫。 还有一个电商案例是去年底开始接手合作的,现在月流水2亿左右,投资人认为如果只是依托微信,一是不安全,二是微信开发限制非常多,第三对估值也不利,至少得对折,这事儿要提前着手准备。作为公司首席战略顾问,我的意见是公司还处于早期,微信平台的产品本身还不成熟,转化率和业务流程还有太多的改善提升空间,贸然移植到APP,还会出现一样的问题。导致新用户转化率低,老用户留不住。自身的技术开发资源还有限,分散资源做APP,每个都做不好,最终得不偿失。 从那时到现在才半年时间,在微信的转化率已提升了两三个点(转化率比京东高,与天猫一致),日交易额已提升了近三倍。现在有了更多资源精力,才着手开发独立APP!但我们仍然认为,微信平台在未来一两年内是公司的重中之重。而不会像绝大多数起家于微信,获巨额融资后想脱离微信的创业公司。 京东自建最后一公里物流,投资人反对,刘强东做了。京东要做大家电业务,投资人反对,刘强东还是做了,这都是此后京东业务强健增长的基础。 总之,打算做基业长青的公司的战略和经营节奏,肯定不能跟着资本节奏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投资人认为正确的事情。 用人错误:管理不善,用人不当 如果你不是大牛,一般创业公司的团队背景都不会怎么样,都是在后期不断的融资过程中,加入一些大牛背景公司的人员。说白了,人家都是冲着钱来。未必是对业务的热爱,更谈不上对公司的热爱。而这个过程,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新管理团队和老创业团队矛盾。打江山的时候靠老人,现在出成果了,却是外来的和尚念经。外来的高管,要夯实自己的权力,会拉帮派,搞权力斗争、部门斗争了。每天不是好好做业务,而是天天勾心斗角,搞自己的利益。 高速成长期的融资创业公司,急于扩张,疏于管理。作为独角兽大老板,则每天接受采访,参加论坛,还有投资公司安排的各种活动,忙得不亦乐乎。等到缓过神来才发现,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公司没了精气神,钱再多也不管用了。 关于用人的问题,马云有过很好的比喻。 “就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一样,我们在初期确实犯了这样的错。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但是不合适。”。所以 马云的用人之道: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用人观念并不高深,却是阿里巴巴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并在犯过许多错误的基础上,才总结出来的。比如在创业早期,阿里巴巴请过很多“高手”,一些来自500强大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曾加盟阿里巴巴,结果却是“水土不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离开了。能干事的,还是自己的子弟兵。 最后, 在公司完全上岸之前,东哥建议创始人最好还是专注一线业务,公司活下来都是问题,就别太折腾其它无关紧要的事情。 多则是少,少则是多。公司战略和业务节奏跟着用户需求走,而不是跟着资本走。不能承诺的事情,别瞎承诺,自己作死。 创业公司能否成功,最后比拼的就是少犯错误:一个是战略错误,一个是用人错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李成东,电商天使投资人,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 靠谱众投 kp899.com 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股市不温不火,但钱总要朝热门的产业涌去,目前大火的影视行业成了资本的好去处。最近,一家主要投资证券市场的阳光私募“励石投资”试水拍电影,堪称业界的新鲜事。私募涉足影视,到底是亏还是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私募们大多认为,影视行业颇有前景,但风险也高,特别是电影投资,只有20%赚钱,因此通过全方位风控来综合判断项目十分重要。即便是做证券为主的“励石投资”,也表示初期会以成本相对低的网络大电影作为切入口。 股市不温不火,但钱总要朝热门的产业涌去,目前大火的影视行业成了资本的好去处。最近,一家主要投资证券市场的阳光私募试水拍电影,堪称业界的新鲜事。这家名为上海励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励石投资”)的私募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首批“阳光私募”投资管理机构。励石投资董事长肖世明发起成立了陆家嘴(23.360,0.06,0.26%)金融影视联盟,并宣布投资拍摄首部陆家嘴金融题材网络电影《魔都孤魂》。 肖世明长期从事金融投资行业,是一位老牌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这部电影取材于陆家嘴金融小说《魔都孤魂》。这部小说约52万字,2015年在网络引发关注,讲述了股灾背景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小说的作者是中银基金副总裁何孝德。据相关人士透露,这部电影将由励石投资旗下的文化公司出品,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负责建立团队和具体拍摄事宜。肖世明表示,未来计划引入众筹方式让更多公众参与到拍摄中,不排除主要演员也将通过众筹海选的方式确定。 在宣布试水网络电影的同时,励石投资还发起成立了陆家嘴金融影视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励石投资计划投拍网络大电影,而陆家嘴金融影视基金还将参与投拍院线电影。主要投资股票的阳光私募也来投拍影视,某种程度更说明影视行业潜力巨大,事实上,这几年以PE/VC为代表的私募基金早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 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CVSource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文化传媒PE/VC融资案例93起,总规模达14.82亿美元。其中,影视、音乐细分领域以37起案例排名首位,占全部融资案例数量的39.78%,规模达8.09亿美元。2014~2015年,私募基金投资影视比较值得关注的案例是春天融合和引力影视。春天融合投拍了《北平无战事》《老炮儿》《黄金时代》等知名影视作品,在2014年和2015年共获得私募基金“双子投资”PE-Growth(成长性股权投资)1.12亿美元。引力影视参与《匆匆那年》《咱们结婚吧》《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等电影的制作发行,2015年B轮融资获得私募影视基金“华人文化投资”1600万美元投资。投中集团数据分析认为,今年影视、音乐这一细分领域依旧是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融资数量和金额稳居榜首。 影视行业快速发展和高额回报,吸引一些PE/VC纷纷建立影视基金。据《2015年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截至2015年12月,国内PE/VC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在设立初期定位于影视投资方面基金就有50余只,目标规模500多亿元。除了专业的影视基金外,几乎所有的大中型PE都设立了影视投资部门或影视子基金公司。 这几年,包括银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多种形式的金融资本进军影视产业,私募基金是其中的中坚主力。私募基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投资影视产业,一是成立并购基金,收购影视公司股权;二是成立专项影视基金,直接投资于影视项目。目前,国内较活跃的影视基金包括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复星投资基金、建银国际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 私募青睐影视行业,自然因为这个行业突飞猛进。中国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9亿上升到2015年的440亿元,增长了49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8%。2015年总票房是近5年来增幅最大一年,相当于北美市场的63%,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视方面,热播剧依旧是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争相抢夺焦点,其版权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腾讯视频版权合作部总经理韩志杰在上海电视节论坛上透露,2012年热播剧《甄嬛传》只卖30万元一集,同级别的剧去年价格涨了10倍,今年涨了30倍。影视行业高增长,投资热度持续攀升,但影视单个项目风险并不小,业内人士透露,电影投资业是二八开,只有20%赚钱。因此,私募在投资影视时会分散风险,既投资单个影视项目,也会瞄准上下游产业链的优质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以降低风险,获得更大的收益。 ...
经历了去年“火热”市场行情后,今年以来新三板信托表现萎靡。 2015年全年发行56款涉及新三板产品,平均每季度发行14款产品。而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发行新三板信托分别是3款、2款。 “当时也是抢占风口,因为当时新三板有很多政策红利,大家觉得一系列政策来了之后,投资热度会越来越高,投资价值越来越大。”东部某信托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2015年下半年股灾之后,新三板发行受到较大影响。 新三板信托发行低迷的背后,新三板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张,截至6月23日,新三板市场总挂牌数达7624家。 巨大的市场背后是否存在机遇?多位业内人士称短期而言仍需观望。 “一方面是当前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另外优质公司此前已被抢得差不多。”华北某信托人士坦言,现在整个资本市场预期并没有特别好,虽然新三板分层落地,但流动性会提升多少仍需观望。 高开低走 近日,一家新三板公司在全部股份质押之后申请了终止挂牌,新三板股权退出风险引发市场担忧。“如果没办法退出,那收益也没法真正实施,说赚了多少,也只能是账上的事情。”东部某信托公司人士称。 当前信托参与新三板主要退出方式包括:转板退出,做市商退出,协议转让退出,并购退出,普通二级市场卖出等。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是否有风险得看具体标的公司,整体来看风险不大。一方面信托对新三板质押风控较严,要对企业实质盈利情况、经营可持续性、市场竞争力等进行全方位考察、评估;此外,总体而言新三板信托业务量相对较小。 据用益信托数据统计显示,自2015年1月第一只新三板集合信托计划问世后,当月发行产品数量便达5款,规模约6.53亿元;当年二季度产品发行达到高峰,共发行29款,规模约52.37亿元。 不过此后,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发行量和规模均出现了明显回落。2015年第三、四季度分别发行产品13款、9款,发行规模分别约为19.96亿元、9.57亿元。 “下半年股灾后证券类投资信托大幅缩水,净值回调很厉害,影响了新三板整体的发行,下半年新三板信托发行持保守态度。”前述东部信托人士称,新三板信托是证券投资类信托的分支,新三板、A股的关联性较强,尤其从指数角度看,A股下跌三板指数也会下调。 今年以来,新三板信托延续低迷态势。截至目前,一、二季度分别发行产品3只、2只。“一方面是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另外优质公司此前被抢得差不多。”华北某信托人士称,现在投资标的更难选择了。 “今年发了一两款,但是资金募集效果不是很理想,投资者不太认同。”前述东部某信托人士称,主要还是考虑到新三板的投资风险较大,收益波动幅度太大,所以募集阶段难度就比较大。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三板投资基金12号(高特佳健康主题二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规模为至少10000万元,不过最后成立规模为1720万元。 流动性待解 2015年年底,某中型信托研发部对已发行产品研究发现,新三板信托存在项目规模偏小、没有锁定期、产品中较少有结构化设计等特点。 “可以看出,由于新三板股票的流动性还存在阻碍、价格波动大、标的质量良莠不齐,且信托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经验尚未成熟,信托公司态度还是较为审慎。”该信托研发部撰文称。 某中型信托人士称,当前新三板最主要的问题是流动性不足,不过这方面正逐步优化,包括挂牌企业分层制度落地等。“制度逐渐完善以后,投资者参与热情会越来越高,市场具备更高流动性之后,信托也会乐于参与。” 与流动性不足相对立的是,当前新三板市场的体量越来越大。截至6月23日,新三板市场总挂牌数达7624家,协议转让企业6068家,做市转让企业1556家;申报及待挂牌的企业共2268家。 “长远来看新三板发展潜力还挺大,且从国家导向来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落地,还需要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未盈利企业给予资本支持。”上述东部某信托人士称,新三板市场发展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多位信托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短期来看仍需观望。虽然新三板企业数量较多,但优质标的并没有增加很多;且现在整个资本市场预期并没有特别好,虽然新三板分层落地,但流动性会提升多少仍需观望。 另外从信托角度而言,当前投研能力也有待加强。“新三板信托还是得请投顾,信托主要负责资金募集,选择优质投顾,设计超额激励机制,让他们帮助做投资决策。”前述中型信托人士称。 ...
FOF有望成为连接资金方和基金管理人的最佳方式 上周,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引》)就公募FOF发行公开征求意见,对分散风险、控制风险、透明度以及防止利益输送,在基金持仓、投资标的、费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 目前,公募基金基本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只,无论是内部同质化还是外部同质化,情况都比较严重。但是事实上,市场上也有观点认为,相比公募基金做FOF,第三方机构做FOF更能客观、公正。 不管怎样,第三方机构扮演的角色也不容忽视。有很多第三方机构早在2013年前后意识到FOF的发展,而钱景财富是较早转型做智能投顾,主要做公募FOF或者类FOF的一家公司。是什么原因让当初战略以信托、资管、私募基金为主的公司进而转型到做基金组合式的智能投顾?对于FOF的发展,作为第三方机构如何看待?近日,《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采访了钱景财富。 资料显示,智能投顾最早诞生在美国华尔街,如Batterment,资产管理规模超40亿美元。 钱景财富做的智能投顾,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在App端输入自己的年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决定投资的时候,可以自己来选择,不用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另外,当市场发生波动,不知道如何决策的时候,会产生恐慌,人工理财的话可能建议去赎回,或者去做一些减仓的处理,但是机器人(300024,股吧)理财,有专门投研团队对投资组合本身做了周期性的预判,建议你去做正确的决策,如再平衡策略等,避免自己的决策错误。 而博乐表示,基金组合通常为3只到5只公募基金。“原本线上的基金组合只是想作为例子,让用户通过设定的问题自己去组合基金,但是没想到用户更倾向于购买线上的已设定的基金组合。”钱景财富公司副总经理博乐首次对媒体透露,目前钱景财富的有效客户超过30万人。 为什么如今侧重于做智能投顾?钱景财富认为,公司战略转型是基于客户需求的角度。从金融理财角度,一方面是产品导向;另外一个是服务导向,钱景财富把自己定位在提供专业的内容服务这样一个角色。钱景财富CEO赵荣春解释说,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平台,提供各种各样的咨询给用户,但是咨询是泛滥的,每个客户很难甄别这些咨询到底有没有用。因此,钱景是希望服务到用户,让他真正知道自己买什么,什么需要买,通过这三个核心问题智能理财进而来解决用户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未来智能理财作为在大类资产管理这个领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所以我们去积极投身这里”。 谈到第三方机构在FOF上发展的特点,博乐表示,其一,公募基金在FOF产品配置上或更多地倾向自家产品,范围有局限,不利于投资者实现其在收益和风险方面的诉求。而第三方机构更注重投资者的真实诉求,产品配置上能够综合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收益风险预期等因素,避免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其二,第三方机构在基金研究层面上更具优势。 其三,第三方机构基金投资实战经验丰富,在FOF投资方面做了不少创新。据了解,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是钱景财富旗下专业的基金研究团队。 博乐说,“随着公募基金产品广度和深度的拓展,FOF能够容纳的投资策略更加丰富,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收益的目标产品。这有望成为未来连接资金方和基金管理人的最佳方式,或许会成为金融混业经营下最好的切入口。” ...
中国社会组织网信息显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6月22日获得民政部批复,这意味着,“国字头”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获批成立。 业内人士预计,第二批会员招募工作可能将于不久后启动。 据悉,申请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各类机构多达2000多家,首批仅有400多家入围,包括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按照2015年7月1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 2014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2015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通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准予成立。 2016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黄浦区召开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上海市市长杨雄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共同为协会揭牌。 会议公布了协会领导提名名单,提名原央行副行长李东荣为会长,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文海兴、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副主任刘洁、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何肖锋等分别为副会长单位代表,提名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初本德为理事长,提名人民银行科技司陆书春为秘书长,经现场表决全部通过。 事件时间轴: 2014年3月,央行推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 2014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 2015年10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确认在上海挂牌,北京办公。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召开通气会。 2016年1月,对互金发达地区进行现场调研,央行多位司局级参加。 2016年1月,中国互金协会召开首次培训,22省市400多家机构参加。 2016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下发成立大会通知。 ...
昨日(6月22日),京东金融发布公告,称近日有“黑公关”冒充京东金融员工、正规公关公司及友商,请求媒体有偿转发京东金融负面稿件,对公司商业信誉构成了严重损害。京东金融对“黑公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决不妥协,斗争到底。 京东金融表示:”我们决定,即日起与被冒充的当事人一道,向国家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并正式向北京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报案,对‘黑公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决不妥协,斗争到底。“ 同时,京东金融表示,京东金融作为一家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尽管面对着超强的市场竞争压力,经受着成长的烦恼,但始终坚守两条底线,第一,不违法违规,不破坏监管共识;第二,不伤害用户的利益。京东金融两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行业伙伴的支持、监管的指导与用户的信任。本着对京东金融用户负责,对行业形象负责的态度,京东金融决定对 “黑公关”正式采取反制措施,并对其“幕后黑手”给予公开谴责。 以下为京东金融声明全文: 告“黑公关”及“幕后黑手”书 近日我司不断接到用户举报,有“黑公关”冒充我司员工、正规公关公司及友商,请求部分媒体和自媒体有偿转发我司负面稿件。该稿件内容以偷换概念、嫁接、捏造、抹黑等方式对我公司开展的业务进行大肆诋毁,对我司商业信誉构成了严重损害。 由于部分媒体和自媒体坚守底线,拒绝进行转发,该抹黑稿件并没有得以广泛传播。但“黑公关”并未就此罢休而是变本加厉,持续通过weiq网络平台(www.weiq.com)自助分发、付费推广、炮制专题等手段,在网络、论坛、微博、微信公号、朋友圈等渠道大量散播我司不实报道,诋毁我司行业形象,损害我司商业信誉。 近几个月来,我司频繁监测到各种恶性歪曲事实的攻击型抹黑报道在社交网络上被发出,内容涵盖我司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及众筹等业务。这些报道的内容无一例外未向我司求证过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写作手法多采用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及蒙太奇式的所谓“合理想象”,完全罔顾事实,大行肆意捏造之能事。尽管我司本着最大的诚意和善意企图通过沟通的方式去化解分歧,消除误会,但事态的发展已很难用误会和失误来解释了,负面抹黑已达到影响公司品牌正常运营的程度。 对于破坏产业生态,已对公司商誉产生恶劣影响的无底线的黑公关行为,我们态度明确:京东金融作为一家创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尽管面对着超强的市场竞争压力,经受着成长的烦恼,但始终坚守两条底线,第一,不违法违规,不破坏监管共识;第二,不伤害用户的利益。京东金融两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行业伙伴的支持、监管的指导与用户的信任。本着对京东金融用户负责,对行业形象负责的态度,我们决定对 “黑公关”正式采取反制措施,并对其“幕后黑手”给予公开谴责。 我们决定,即日起与被冒充的当事人一道,向国家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并正式向北京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报案,对“黑公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决不妥协,斗争到底。此外,作为互联网金融协会首届常务理事单位,我们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所有会员单位发出倡议,号召全体成员加强公关自律,在坚持洁身自好的同时严厉打击黑公关行为,给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创造一个清朗的舆论环境空间。 任由黑公关行为肆虐,所产生的恶果显而易见。这种行为会严重误导大众对新金融及新兴金融科技行业的认知,造成大众对整个行业失去信任,最终受到伤害的不只是京东金融一家,而是整个行业。其作恶必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行业创新共识和良好的监管环境,影响到改革进程,使民众所能享受到的普惠金融利益受损。 京东金融致力于成为一家能够创造长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伟大公司,这是我们的基本价值观。尽管当前市场舆论纷扰复杂,但我司公关团队一直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底线:说自己好的时候基于事实,不说别人不好,更不诋毁别人。 我们认为,中国的公关行业大的趋势和潮流仍然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黑公关”逆历史潮流而动只是螳臂当车,根本改变不了大趋势。希望此次事件能起到净化整个行业环境的作用,还行业以本来该有的竞争秩序。为此我们愿与媒体和行业伙伴共同努力,传播有正能量、有价值的信息,塑造金融科技良好的行业形象,共建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生态。 以此共勉。 京东金融集团 2016.06.22 ...
网贷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一开始就存在很多的问题,加上最近经济下行和监管加压,不断有P2P平台爆雷,牵连的投资人越来越多。投资人在踩雷后一般选择抱团维权,成立维权群或者直接把投资群改成维权群。但小编要提醒,在维权时要警惕一些骗子趁虚而入,让你的钱袋子雪上加霜。 维权群群主心存私心 小编听朋友说过,有的维权群的群主是专业做投资群主的,成立许多维权群,利用集合的投资人的资源去和平台谈判,开出一些金钱条件,比如给多少钱就负责安投资人或解散维权群等。 今天小编在一个社区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是一名来自新疆的普通投资人,他说自己把多年的积蓄都放在某平台了,出事后加入了维权群,本来寄希望于群主,期待他能通过多方交涉帮助投资人要回资金。但让群友们没想到的是,群主竟然私下和对方交涉,提出的条件是:只要能把他的上千万投资资金赎回来,他愿意把他建的六个维权群全部解散! “热心”维权人资金诈骗 P2P平台面向全国投资人,很多投资人所投的平台并不是本地的,想要上门核实和追讨投资资金不是很便利。于是他们会找本地的投资人去帮忙上门维权,或者有热心的投资人愿意去上门追讨,他们会拿出一定钱给这些帮忙了的人。 小编就曾经看到有维权群里公开筹钱,有人表示愿意去平台所在地,然后把愿意出跑腿钱的投资人再单独拉一个群,让大家交钱。这里面不排除有的人是真的在维权的同时顺便帮助大家,但说不定也会有人浑水摸鱼,假装“热心”,其实只是为了骗这些已经踩雷了的投资人的钱。 “良心媒体”诈骗 舆论压力有时候也很重要,有些投资人为了从舆论上给平台施压,会主动找媒体或第三方要求曝光。但要注意的是,想增加曝光来给平台施压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警惕有人在这里面赚些黑心钱,拿了钱也办不了正事。 有的维权群里会有人说,手上有一些媒体资源或者公众号资源,只要有投资人愿意出钱,就可以让这些资源去发文章或者去买这些资源的推荐位。小编要提醒大家了,正规的消息渠道一般不会收取这些费用的,是否要写文章和做推荐是综合评估的,不会是出了钱就能办事。小编之前就看到过有的维权群里有人收了钱,并承诺可以把一篇该平台的曝光文章发在多个媒体和大号上。最后结果其实比较可笑,所谓的发在门户网站上,其实是发在了该门户的自媒体账号上,并不是门户的财经或理财页,也没有任何推荐和展示,今日头条和微信号也同理,都没有任何力度和权威可言。 其实关于写文章收好处费这事,这里要告诉大家,真的不用花这个钱,行业内的事,包括网贷财经在内,会有很多人关注的。像网贷财经就有一个爆料论坛,如果有用户愿意爆料,或者投资人需要维权,可以到爆料论坛发帖。 警惕个人隐私外泄 维权群中经常要统计投资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投资金额、账户基本信息等。这里面就会多多少少的涉及到个人信息,大家在维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把个人信息发在群里,也不要在群里上传统计资料,就算要参与投资维权统计,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别人要什么资料就上交什么资料,关键信息要注意用马赛克遮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