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店老板王先生因急需5万元用于资金周转,遂上网搜索贷款渠道险些被骗,幸遇民警及时识破骗术,才挽回经济损失1.3万元。 8月10日18时许,事主王先生来到通州公安分局马驹桥派出所报案称,其在办理网络贷款时被骗1.3万元人民币。民警详细询问了事情经过得知,8月5日,王先生在上网时看到一条办理贷款的广告,随后便和对方联系办理贷款,并依照对方要求提供了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对方以王先生银行流水过低需要刷流水为由向王先生索要银行短信验证码。王先生在提供验证码后发现,其银行卡内的1.3万元人民币被悉数转走,于是急忙赶到马驹桥派出所报案。 民警查看了王先生收到的短信验证码记录,发现并没有支出类、消费类的验证码,为了尽快查明资金去向,民警让王先生到银行打印了账户交易流水明细。根据交易流水明细,民警发现王先生的钱被转到了一个互联网理财平台。后民警通过拨打平台客服,了解到有人利用王先生的身份信息在该理财平台注册了账户,并将王先生银行卡内的1.3万元放在了该平台账户中。 在民警帮助下,王先生立即使用手机操作修改了理财平台账户密码,并将账户内的1.3万元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上,最终挽回了经济损失。 ...
经过多方围剿,首付贷看似消失于江湖,但是却并未曾走远。事实上,消费贷、抵押贷等各类帮助购房人凑首付的方式如今风头正劲,只不过行事更为低调。 “这种消费贷款的年化利率是5.5%,与之前我们协助办理的首付贷利率一样,就是换个包装,门槛也比较低,即使你现在还有按揭贷款没还清也不影响批贷”,一位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但是这种贷款的缺点是额度比较低,一般也就20万元-30万元,期限不超过5年,适合首付困难,但是月还款能力比较强的客户。” 此外,本报记者发现,在按揭贷款的流程中,首付类贷款并不是可能唯一藏猫腻环节,客户贷款需要提供的工资流水、收入证明都有着各自的“专业包装线”。 多种猫腻聚焦首付 贷款买房,你以为的房贷计算公示很简单,首套房首付与贷款“三七开”,拿起计算器用总房价分别一乘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关于房贷首付的故事和演绎显然并非一个公式就能描述的。 在今年春节以前,首付贷还没有被监管明确定性,几乎可以说是高调存在的,而且由于部分P2P平台的介入,首付贷还一度顶上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光环。 但是,随着首付贷杠杆风险被重视,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两会”期间表示,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他们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开展清理和整顿,打击提供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此后,首付贷遭遇多方围剿,并逐渐式微。不过,即便是时至今日,仍有部分贷款推介将首付贷作为搜索关键词以便导入更多流量。 记者在近日的连续暗访中注意到,首付贷虽然已经上不了台面,但是提供类似贷款功能的产品却依旧存在。 “我们可以协助客户申请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消费类信用贷款产品,年利率为5.5%,与之前我们做的首付贷的利率一致,只不过最短的贷款期限是半年,半年内不宜提前还贷,否则会收取提前偿还金额的3%作为违约金”,上述中介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贷款额度一般也就20万元-30万元,期限不超过5年。” 本报记者查询该款信用类贷款产品的详细信息发现,该产品虽然看起来年化利率并不算太高(相较于P2P平台的平均借款利率和信用卡的年化贷款利率),但是由于该产品通常要求借款人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而且借款期限不得短于半年,因此借款人提前还款的利率高于5.5%。 以借款25万元、五年期计算,等额本息还款的月供约4900元,由于等额本息还款法的特点是先还利息后还本金,因此前六个月内,客户支付的利息已经逾7700元。 除了这类消费类贷款,记者还发现,抵押贷款的资金也可能流入楼市。北京地区一家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抵押自有房屋的贷款利率如果征信特别好基本上就是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五年以上目前是4.9%左右,如果征信达不到要求,利率要上浮10%,资金用途需要担保公司做一下包装,但是肯定不会实际监管,钱完全可以用来买房做首付”。该人士还表示,担保公司一般收取贷款金额的1.5%至3%作为手续费,具体要看客户的资料以及包装的难度。 “我近期正在看第二套房,属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学区房,为了凑首付准备将现在的房子抵押了”,家住大兴区的小金对《证券日报》表示,“我的一位邻居已经这么操作了。” 本报记者同时注意到,由于二手房交易可能涉及不同的税费环节,为了避税或凑首付款,房贷网签价也脱离了真实成交价格,并被设定得弹性十足。 “如果房屋要缴纳的税费比较高,而客户需要贷款的金额较低,我们就按照监管部门设定的最低评估价来进行网签,因为部分房屋距离上次交易没有满5年,需缴纳房价增资部分的20%作为所得税,所以需要调整网签价格,这样也会要求客户的实际首付比例比较高”,中介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客户的首付金额不足但差得不多,购房人资质比较好,可以通过将房屋的网签价抬高的方式,提高贷款金额,这其中一部分贷款实际上会是首付款部分转化而来的,房屋卖家通常对此也并不太计较。” “我最初看房的时候设定的预算是房价不超过270万元的小户型,首付不超过100万元,然而中介推荐过来的项目大多是总房价在300万元左右,加上佣金、税费等,首付也就被推高至120万元以上,因此首付方面出现了30万元左右的缺口”,购房人高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开始以为自己是个案,后来无意中听见中介的员工交流心得,才发现劝说客户‘垫着脚向上够着买房’也是一种话术。” “专业代办”流水 如果你以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全部“心机”都用在首付方面,那么你就OUT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购房人缴纳首付后的申贷和银行的审贷环节,依旧暗藏猫腻。 银行审批房贷时,通常要求购房人提供半年的工资流水、收入证明等材料,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不同银行对此的掌控尺度略有不同,部分银行对于月供金额不足1万元的贷款申请人不要求流水,只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收入证明,而对两项证明都要求的银行则也会审核两项证明的内容是否互相呼应——资金进出和公章来自同一家公司。 据本报记者了解,由于部分购房人拿不出符合额度要求的工资流水——工资流水通常需要为月还款额的2倍以上,因此有公司“专业代办”工资流水、收入证明等材料。 “这类公司办理的材料其实一样能审核通过,因为他们非常了解银行的审核要求和样式,两份证明办下来几千块就可以搞定”,有了解相关情况的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公司与银行审贷员的关系非常好。” “银行房贷业务量大而且琐碎,逐一严格审核的难度确实很大,成本也高;更重要的是,没有合格流水的客户其实并不一定是不合格客户,并不意味着一定违约,毕竟现在很多行业和公司为了避税,工资发放的形式五花八门,以现在比较热门的专车司机为例,北京地区专职的专车司机一个月如果做得好可以赚到接近两万元,但是他们也拿不出工资流水”,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银行来说,房屋抵押才是贷款追讨的兜底资产,一线城市房贷业务的风险很小,甚至有银行由于处置从断供贷款人处获得的房产而小赚一笔,因此银行对于前期的一些审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曾被视为帮助购房支付能力不足人群购房的“首付贷”金融产品,在经过了超过半年的争议与拉锯之后,终于迎来了命运裁决的时刻。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业务,首付贷的命运,在中央七部委文件确认下,画上了句号。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央行”)、银监会等七部委议定,“首付贷”已被确认为违法违规金融产品,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此类产品或服务。 在此之前,首付贷已经被认定为目前多地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主要推波助澜者。在“去库存”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去杠杆”也随着首付贷的违法违规认定而拉开帷幕。怎样在“去库存”与“去杠杆”之间寻求平衡,将是接下来楼市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认定违规 “已经认定是违规的了,接下来的清查整顿房地产中介市场的专项行动中,首付贷也是重点检查和整顿的对象。”8月17日中午,一位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职能部门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在房地产中介市场专项清理行动之前,首付贷已经被认定为违法违规金融产品。 所谓首付贷,即是通过相关机构,以不同科目、名义的贷款方式,向购房者提供首付阶段的“贷款”,从而使购房支付能力不足或需资金周转的购房者达到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继而达到银行按揭贷款放款要求,完成贷款购房行为的一种金融产品。 首付贷实际上只是一种通俗称谓,其涵盖的金融产品范围较广。一般情况下,部分首付贷是以个人消费贷款等科目由相关机构发放,还有部分首付贷产品由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金穿透而来,其间不少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的视野之外。 首付贷是否违规的问题,一度争议颇大。也正因如此,此次对首付贷性质做出正式认定,由中央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做出。这七个中央部委包括: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 在由上述七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168号文件”)中,针对首付贷问题,七部委表示,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得向金融机构收取或变相收取返佣等费用。 这是首次在官方文件中,首付贷被列为“违法违规金融产品”。“以前只是系统内部、央行的地方营业部,我们在进行交流和询问的时候,会被告知首付贷这类产品并不被监管层认可,但是,没有文件明确表明,首付贷是违法违规金融产品,这次168号文件中,明确出现了这个表述,这就是明确了。”前述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职能部门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专项整治 在168号文件首次明确了首付贷“违规”的性质之后,一场包含首付贷的集中专项整治或将拉开帷幕。而与首付贷发放关联甚为紧密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也成为了这个专项整顿的主角。 由于对购房者购房环节的直接切入,房地产中介机构一直以来是首付贷等金融产品的主要发放渠道。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大中型房地产中介公司,都曾为自己的客户提供首付贷等金融服务,只是程度规模不同而已。而部分房地产中介机构,通过收购等方式,已经拥有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 “首付贷这类产品,实际上是把很多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拉入了房地产市场,一旦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出现逆转,这些支付能力较差的人会产生违约风险,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2016年4月,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说。 在此之前,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曾明确表示,住建部将配合央行开展围绕首付贷等房地产消费金融产品的专项整顿工作。 记者了解到,从目前来看,针对首付贷等房地产金融类产品的市场整顿工作,将与房地产中介市场专项整顿结合一并开展。“首付贷很大一部分是中介公司为渠道发放的,一并进行专项整治,是合理的。”前述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职能部门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正因如此,168号文件明确要求,中介机构提供住房贷款代办服务的,应当由委托人自主选择金融机构,并提供当地的贷款条件、最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房地产信贷政策,供委托人参考。中介机构不得强迫委托人选择其指定的金融机构,不得将金融服务与其他服务捆绑,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得向金融机构收取或变相收取返佣等费用。金融机构不得与未在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的中介机构合作提供金融服务。 降低杠杆 “现实当中,很大一部分首付贷,被用于投资性的房地产购房,这实际上是一种加杠杆的行为,类似于股票市场的配资,我个人认为,决策层一直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渠道很多放贷机构属于表外,很多时候不知道楼市里加了多少倍的杠杆。”中国房地产综合开发研究院分析师孙永升向记者表示。 在当前的监管框架下,房地产市场的名义杠杆率,实际上是银行按揭贷款利率。首付贷是针对购房者在首付的阶段发放贷款,这部分贷款的利率高于按揭贷款。由于这部分放贷的资金来源复杂,监管层很难准确掌握房地产市场中的实际杠杆率。 面对2015年底以来的特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异动,中央各相关部门对市场异动的成因进行了多次探讨与分析,主流意见认为,房地产市场中以首付贷、消费贷为表现形式的房地产市场配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特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并蕴含着很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截止到2016年3月前后,某P2P行业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由2016年3月,向前倒推8个月,深圳市通过线上渠道发放的首付贷为45亿元人民币,而该平台上的P2P公司,2015年全年发放首付贷约50亿元人民币。这还仅是一个平台在一个城市的数据。 168号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省级房地产、价格、通信、金融、税务、工商行政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尽管大基调仍然是去库存,但房地产市场的高杠杆,会逐渐地被遏制,清理首付贷,我相信只是个开始。”孙永升说。 ...
去年银行资金怎么入得股市,今年就怎么涌入了楼市。 持续放量的按揭贷,是本轮一二线楼市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除此,消费贷、房抵贷、首付贷、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产品,也是楼市杠杆资金的出处。 2014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贷、信用贷等银行贷款疯狂涌入股市;2015年下半年,这类资金开始转向楼市。同时,银行纷纷重启房抵贷,其规模爆发式增长。 所谓房抵贷,是指借款人以房产抵押作为担保,向银行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各家行的产品名称不同。由于按揭贷款额度须在“房抵贷”中扣除,也被称作二次抵押贷款。 据记者了解,目前房抵贷普遍的质押率是70%,利率各有偏差,至少较基准利率上浮30%;期限一般在3-5年,甚至10年。本质上,房抵贷就是更高额度的消费贷款,而一般个人消费贷款最高上限在100万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房抵贷”的贷款用途为消费或经营,包括买车、装修、教育、医疗、旅游等用途,不能用于买房。但是,由于银行与中介等在受托支付上发明多种规避之道,银行难以对贷款去向进行监管。多位不同银行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房抵贷的真实资金用途,也包括去买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农行、建行、民生、中信、平安、华夏、招行均推出了“房抵贷”产品。宁波银行在按揭贷上规模较小,但其实该行在消费贷与房抵贷上投放力度很大。 中信银行2016半年报披露,该行重点发展以核心房产为抵押的“房产抵押综合授信贷款”产品,这已占到全部个人贷款新增规模的66.7%,不良率0.47%。截至6月末,房抵贷余额2283.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7%。这意味着,该行新增“房抵贷”规模近1000亿元。 据记者了解,部分大行把房抵贷额度控制在300万元以内,农行的上限是1000万元。中小银行更为激进,比如华夏银行官网显示,房抵贷最高可贷2000万元;而一位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的房抵贷业务没有上限。 银行认为,房抵贷比按揭贷利率更高,收益更好,规模也上得快。按揭贷市场竞争激烈,多家银行的按揭贷利率已连续多月下降,较基准利率下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金融机构开始跟P2P平台合作,将房抵贷变成了在P2P平台上流转的理财产品。记者查询发现,“房金所”这一P2P平台推介“房抵贷”的产品,称预期收益率达8%-9.5%。 具体操作为,借款人将其名下房产抵押至房金所的合作金融机构。借款人通过房金所提出借款申请,从而获得投资人的出借款。投资人将获得最高9.5%/年的收益。如果借款人逾期还款,房金所合作金融机构为借款人代偿本息。目前房金所官网显示,其合作机构为中保国信。 “房抵贷是个雷。”一位大行风控人士对记者指出,房抵贷完全依靠房地产的价值,没有按揭分期偿还这一风险递延。“抵押了房子再去买,一套房涨到1000万元,就能给出700万元的贷款。楼市这样不断加杠杆,很恐怖。” “房抵贷的房,实行名单制,看起来风险可控。但事实上,好楼盘都是涨得猛的楼盘,这就演变成,越涨的楼盘越好贷款,形成危险的循环。”前述大行人士说。 不过,按质押率看,目前银行普遍认为,房抵贷跟按揭贷的风险是一致的。据记者了解,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是,房价下跌30%-40%,银行不会有损失。 “按揭贷款是中国最安全的贷款,如果它大面积出风险,意味着中国经济出了大问题,属于系统性风险。” 招商银行高管在近期召开的2016年中期业绩会上如此明确表态。 ...
深圳互联网金融商会律师正式发函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局对深圳P2P企业的问卷调查应立即停止。 ...
在网贷监管新政发布10天后,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各平台已纷纷行动,有些痛砍业务,有些主动清盘,还有些忙着找银行存管,拿ICP许可证。在分析人士看来,整改期为合规性好的平台提供了做大做强的绝佳窗口,同时随着整改的持续,平台分化也将加速。 痛砍业务求合规 银监会等四部委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已经10天,网贷行业从业者不再持观望态度,纷纷行动起来进行合规整改。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网贷平台已经开始加快整改,备案登记、调整产品、下调利息甚至清盘退出等,整改大风已经刮来。如理财范平台9月2日发布公告称,8月底,平台已在北京市平谷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完成备案。而在8月底的一则公告中,理财范也宣布下线其支持随存随取的活期产品,并要求所有的债权项目方于2016年9月2日提前还款。 另一家平台爱钱进也发布了业务调整公告。爱钱进日前发布公告表示,由于业务调整,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停止加入爱月投投资计划。翼龙贷发布关于9月7日起翼农计划预期年化收益下调的公告,表示为促进平台健康合规发展。 还有一些平台积极将线下门店业务进行转型。北京捷越联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晓婷表示,目前公司的所有门店P2P业务已经转到线上,原来的线下门店会转型做有牌照的代销业务,比如保险私募之类的。 此外,在网贷监管高压政策下,一些没有过多能力进行整改的中小平台也无心逗留,主动宣布退出。一家车贷平台聚车贷发布公告称,因暂行办法对网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定,经公司股东会讨论决定,暂时停止聚车贷平台,即日起停止发标,正常提现,进行账务结算。 两大隐形牌照难突破 除了业务转型外,银行存管和ICP备案被认为是平台合规的两个隐形牌照。暂行办法明确平台必须要持有ICP(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根据不完全统计,仅有31家获得ICP许可证。虽然目前绝大部分平台都进行了ICP备案,但仅有少数平台获得ICP许可证。近日不少平台向监管层询问ICP的申请流程,但目前北京地区并未重启申请。王晓婷表示,“针对ICP许可证我们询问了工信部,但工信部让我们先备案;之后又问了金融办和银监会,但他们均表示目前没有下批文的流程,所以只能先等着”。 理财范CEO申磊表示,并不是说各家平台没有能力去拿ICP许可证,而是当地部门不给平台批。另外,作为第二个隐形牌照,银行存管此前推进并不十分顺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5日,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有130家,其中上线直接存管系统的平台有39家。目前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高达2235家,直接上线银行存管的数量不到2%。凤凰钱包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银行存管,现在正和多家银行进行洽谈。 对于网贷平台的整改举措,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目前网贷平台面临的主要合规门槛集中在银行资金存管、借款限额、ICP许可证、债权转让、发行理财产品等几个方面,全部达标平台不超过10家,有针对性地整改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P2P行业的主旋律。 整改期将加速行业分化 12个月的整改期已拉开序幕,各网贷平台正奋力朝着合规方向迈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在这场限时合规竞赛中,一定有人会掉队,也一定有人到不了终点。在业界看来,监管整改期也是一些平台做大做强的窗口期。 对于网贷行业整改的时间节点,薛洪言表示,暂行办法给出了12个月的整改期,从几项合规要求看,银行资金存管和ICP许可证等要求非平台单方面所能控制,紧迫性最强。相对而言,借款限额、债权转让等规定平台自身可控性很强,过渡期后做到合规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合规的同时确保业务模式可持续且有竞争力,相关平台的当务之急是进行业务模式转型。 记者注意到,在监管办法下发后,红岭创投仍连发了几款大额标的。对于限额问题,红岭创投在官网的一篇《红岭创投适应网贷监管之路》中回应称,“限额是大难题,但不能不改,怎么改正在讨论,9月将会公布进展”。业内人士也表示,一些平台的大额标的并不是想停就能停的,平台还要考虑能否找到替代资产。 而对于网贷行业整改之后的情况,薛洪言认为,行业有望出现三大变化,一是平台数量大幅下降;二是对大额标和债权转让的限制将使得行业交易量骤降;三是大小平台加速分化,信息披露规则的严格执行,也把平台的成绩单大白于天下,交易量低的、不良率高的会被投资人主动抛弃,平台分化加速。 ...
被同一家基金持有流通股超过20%的上市公司中,常常有妖股出现。这些股票,被某基金公司极为看好,压上大量“家当”,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业绩表现,而当同一家基金公司的资金集体逃出时,又往往出现急跌的踩踏悲剧。 如曾经被汇添富基金持股超20%的华信国际,今年4月15日复牌时连续4个一字跌停。去年牛市中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安硕信息,也是同门基金抱团重仓的对象。 随着上周基金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基金公司全部持股展现在了人们眼前,《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主动管理涉股基金的全部持股情况,统计了今年的基金抱团重仓股。 随着今年以来市场的低迷,数据统计发现,同门抱团重仓股呈现数量减少、抱团集中度下降的现象。目前,仅3家基金公司采取同门抱团持有的方式持有4只个股,各自占该股流通股数量超20%。除被人们熟悉的、连续多个季度的宝盈基金抱团持有九州药业、康弘药业,中邮基金抱团持有东方网力外,兴业全球重仓持有红阳能源22.18%也就此浮出水面。而2015年末全部持股中出现的部分同门基金抱团重仓股,却已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兴业全球 隐形重仓红阳能源 由于信披规定,部分隐形重仓股只有在基金半年报、年报中才能被投资者发觉,部分同门基金重仓股,在季报披露中隐藏颇深,但在年报、半年报披露中便逐渐显露。如兴业全球旗下5只基金合计持有红阳能源,占其流通股比逾二成,而这5只兴业全球旗下基金在半年时间内,合计获得了2813.62万元的浮盈。 在2016年基金二季报十大重仓股数据中,仅兴业全球基金旗下兴全趋势投资混合持有该股1373万股,占流通股比11.91%。而随着2016年半年报数据的披露,可以看到,共8只基金持有红阳能源,其中,5只基金属于兴业全球基金旗下,其中,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持股数量最多,此外,兴全合润分级混合、兴全轻资产投资混合(LOF)、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LOF)、兴全有机增长混合这4只兴业全球基金旗下基金,亦持有该股,分别持有624万股、374万股、62万股、124.83万股。合计占该股流通股比22.18%。 2015年年报数据中,首次透露了兴业全球旗下这4只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持有该股。而兴业全球基金持有红阳能源数量,并未发生变化。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兴业全球基金旗下上述5只基金持有红阳能源市值合计21025.37万元,而2016年报年报显示,上述5只基金合计持有该股市值为23838.99万元。半年内,兴业全球基金浮盈2813.62万元。 红阳能源上周一晚间发布2016年半年报,2016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亏损2.2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844.38万元。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7.3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3.72%。 然而该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工伤事故同比大幅下降;生产组织科学高效,煤炭产业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积极克服产能压缩、工作日减少等不利因素,顺利完成了既定生产目标;热电产业不断升级改造设备设施,优化运行系统,全力保证了发电小时数和供暖面积的稳定。加大煤炭产品销售力度,实行煤炭营销“量价互保、价款互保”策略,有效巩固了市场份额。继续实施降本增效,全面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和财务费用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 据行业研报数据,近日长江证券连续发布对煤炭行业的看好,认为煤炭行业2季度业绩同环比明显改善,3季度景气度提升延续。 宝盈抱团九州药业5季 股价涨超50% 与部分基金公司与抱团重仓股之间持有较短时间不同,宝盈基金持有九州药业、康弘药业已有多个季度,而与此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据最新基金半年报全部持股数据,宝盈基金旗下主动管理型涉股基金持有九州药业、康弘药业,占这2只个股流通股比分别达28.54%、20.43%。 宝盈基金旗下基金已持续6个季度抱团持有九州药业,持股数量每季度有一定变动,但已连续5个季度持股合计占九州药业流通股比超20%,且宝盈基金抱团持有期间,九州药业股价复权后已上涨逾50%。 九州药业于2014年10月10日上市交易,2014年年报中,就有6只宝盈基金旗下基金抱团持有九州药业,合计占九州药业流通股比达18.5%,而2015年一季报显示,宝盈基金旗下6只基金持有九州药业占该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已达29.27%。由此,宝盈基金旗下基金抱团持有九州药业已逾5个季度。复权后,九州药业自宝盈基金旗下6只基金重仓的2014年四季度末以来截至上周收盘,股价上涨了50.37%。 据2016年半年报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宝盈基金旗下共8只基金持有九州药业。据同花顺数据,这8只基金均非本季度新进该股,而是长期持有。其中,宝盈资源优选混合持股数量最多,达933.28万股,而宝盈策略增长混合紧随其后,持有820.39万股。此外,除宝盈睿丰创新混合A外,另外7只宝盈基金旗下基金对九州药业均属增持。 而宝盈基金抱团持有的另外一只医药股康弘药业,也已被宝盈基金连续抱团持有多个季度。《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发现,康弘药业于2015年6月份上市交易,而2015年三季报中,可见宝盈基金旗下已有2只基金持有该股。而2015年报全部持股中可见,宝盈基金旗下共6只基金持有该股,持股占流通股比已达14.86%。 据最新2016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宝盈基金旗下目前已有5只基金持有康弘药业,持股占流通股比达20.43%,持股市值65024.57万元。目前,5只基金中,宝盈资源优选混合持股数量最多,且除宝盈睿丰创新混合A外,另外4只基金均在二季度对该股进行了增持。 中邮任泽松 6只基金持东方网力 东方网力被基金抱团重仓,合计44家基金公司旗下主动管理涉股基金二季度末持有该股,占流通股比达39.76%。其中,中邮基金旗下9只基金,持有该股合计达20.26%,持股市值合计18.8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6只基金属中邮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管理。 中邮基金旗下共9只基金持有东方网力,按持股数量由高到低,分别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中邮核心混合、中邮核心优选混合、中邮尊享一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中邮核心主题混合、中邮双动力混合、中邮核心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中邮绝对收益。其中,中邮尊享一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中邮绝对收益为新进,剩余7只个股,均在半年内有增持。而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持有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基金,半年度增持了2,412.31万股,目前持股3,222.22万股。且增持后,东方网力在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中邮核心混合、中邮尊享一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占净值比均高于7%。 东方网力于2014年1月份上市交易,数据显示,2014年1季度任泽松管理的中有战略新兴产业就持有该股,已连续持有近两年半。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5年末全部持股数据相比,2016年二季度,被同一家基金公司持股占流通股比超过20%的同门基金抱团股,已经减少了很多。2015年年报显示的富国基金抱团重仓股台海核电、华商基金抱团重仓股京天利、工银瑞信基金抱团重仓股佳讯飞鸿、汇添富基金抱团重仓股华信国际及中邮基金抱团重仓股奶维科技、创业软件,目前均已淡出被同门基金抱团重仓行列。 ...
数字普惠金融战略未来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记者获悉,G20会议将分多个领域共发布相关的48项原则,《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是其中一项,也是经济领域最重要的一项,该原则将于2016年9月5日进行全文发布。 在9月1日由央行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和G20成员共同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将提交G20杭州峰会审议。通过后各国在自愿的原则下制定国别计划,以实际行动落实普惠金融。 易纲指出,《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共有8项主要原则和66条行动建议。8项原则具体为,倡导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构建恰当的数字普惠金融法律监管框架;扩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采取尽责的数字金融措施保护消费者;重视消费者数字技术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普及;促进数字金融服务的客户身份识别;监测数字普惠金融进展。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G20中设有“全球普惠金融伙伴”组织,其宗旨即推动普惠金融。“推动普惠金融一直是G20的目标,此次正值G20在中国召开,而中国也刚好是全球普惠金融伙伴的轮值主席。”陈龙表示,数字普惠金融生逢其时,很多国家意识到数字普惠金融的巨大价值,而中国恰巧走得相对远一些。“该原则是G20全球普惠金融伙伴的专家共同推动制定,蚂蚁金服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实践。”陈龙说。 数字普惠金融并非近年才出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和探索报告》指出,普惠金融概念早在15世纪已有雏形,较长一段时间均被视为一种依托宗教和募捐而产生的慈善公益行为。 直到20世纪70年代,具有可持续商业模式的现代小额贷款机构先后在孟加拉、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出现,其中以尤努斯教授创办的格莱珉银行最为成功。依托连带担保责任的小组贷款模式,近40年来为孟加拉本土超过800万农村妇女提供信贷服务,累计放贷超过160亿美元,尤努斯教授本人也在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格莱珉银行背后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即难以复制,具有较强的属地化和非标准化特性,此外传统小额贷款年化贷款利率约26%的利率水平也一直为人所诟病,难以举起“普惠”大旗。 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从实践层面让“普惠”两字进一步下沉至人们当中,由此“有数字普惠金融”(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的概念应运而生,依托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体验,实现商业上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 世界银行2015年发布的《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数》显示,虽然全球无银行账户的人数在显著下降,但目前全球仍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号;仅有10%的人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仅有21%的人能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服务;72%的成年人缺乏金融知识;传统征信体系中,有信贷记录的人不足25%;农村贷款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 陈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有几个核心难题很难解决,第一,如何有效地触达更多的用户,获得良好的客户群体覆盖问题。覆盖的成本能不能是一个合理的成本,能不能可持续成为难题之一。 第二是信息获取的成本,如何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这是两大难题。但今天利用数字技术其实可以帮助我们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这两个问题。”陈龙说。 所谓的数字普惠金融,就是通常理解的“互联网+”普惠金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得到了世界多国认可,G20会推出数字普惠金融的高级原则,是在向全世界发起一个倡议。 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一方面,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惠及超过4.5亿老百姓,为大量原本难以接触到金融网点的农民、农民工、中老年、残障人士等提供了安全、便利、易用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中国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水平5年增长5.5倍,远超传统普惠金融。以小额贷款为例,作为工业时代普惠金融的典范,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在39年里服务865万农村妇女,累计放贷165亿美元;而网商银行用大数据创新小微企业信贷模式,仅用了5年时间累计服务40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累计投放贷款超过7000亿元;再者,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比传统金融体现出更好的地理穿透性,减少了中西部和发达地区之间的金融服务不平衡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要做的好需要三个支柱。”陈龙对记者表示,第一个是金融合规,例如身份识别、反洗钱、信息披露、风控流程等金融合规中所必须的内容。第二个是技术驱动,即通过线上技术驱动而非线下规模化布局。第三则是场景依托。“当前金融和场景结合越来越紧密,因为没有线下分支机构,所以数字普惠金融则直接生长在需要金融多场景里面,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触达用户,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客户、甄别风险,属于技术驱动型的金融。”陈龙说。 陈龙还进一步指出,未来每个人应该有三个账户即资金账户、信用账户以及“碳账户”,所谓“碳账户”则是激励每个人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让绿色也等于财富。 另外本报记者获悉,在《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中特别提到“重视消费者数字技术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普及促进数字金融服务的客户身份识别”,这意味着未来可以用生物识别技术更好地了解用户,服务用户,意义很大。 记者还了解到,在2016年G20峰会在发展议题上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 ...
女排赞助商善林金融遭员工举报引发关注 记者实地走访仍在推销线上线下业务 善林金融设有分支机构推销线上线下业务,还关联着多家P2P平台,资金安全保障尚不明确。在网贷的一年整改期内,其命运如何尚待观察。 女排夺冠后,其官方微博连续几天公开发贴感谢赞助商,其中一家名叫善林金融的理财公司,引起了媒体与投资者的关注。然而8月初,善林金融却遭员工举报:自融、挪用资金、巨额亏损的消息流传开来,一下子在业界与投资者之中引起不小的震动。 公开资料显示,善林金融是一家大型的专业互联网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2亿元。与大众所熟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同的是,善林金融在全国有近百家分支机构。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出台后,网贷的线下业务被明令禁止。 那么,这近百家分支机构将何去何从?公司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进展如何?对于前员工的举报,公司做何解释?记者就此联系善林金融的媒体负责人,对方称公司方面暂时还不能明确答复以上问题。记者欲电话采访,则被对方告知“不会接受的”,她也会争取继续沟通。但很遗憾,到截稿为止,记者仍无法得知善林金融的具体答复。 业务部仍推销线上线下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善林金融全称“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本12亿元,全国各地设有超百家分支机构。 近日,记者以了解公司实力为由实地走访了位于复兴国际中心的善林金融北京呼家楼分公司,接待的张姓营业部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实缴也是12亿元,公司实力大可放心。此外,张经理还着力推荐善林金融的线下理财项目,并向记者展示他最近签约的一位千万客户。“现在投资,刷卡签单的商户名还是善林金融,与合同是对应的。” 当记者提出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公司还可以做线下推销时,张经理说,线下的现在还可以做,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应该就停掉了。“如果你考虑投资线上的,5万元以上的可以投善林财富,更少的可以投我们的善林宝。” 记者随后登录善林财富官网查看,其首页的优先计划项目已经都被投资完毕,大部分从7月21日计息,此后再无新项目。资料显示,优选投资计划是善林财富为投资者提供的本息自动循环出借及到期自动转入退出的投资工具。该类项目期限从1个月、3个月、6个月到12个月,标明收益从8%~12%。除此之外,更详细的信息披露,记者无从得知。打开张经理所说的善林宝,项目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租赁项目(03-03期)仍处于可投资阶段,项目总额200万元,3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7%。在信息披露方面,也有些模糊不清。 “《暂行办法》颁布以后,明确网贷不能线下推广,同时拥有线下线上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肯定要整改。而且,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一位不便具名的从业者告诉记者。因为善林金融官方的“暂时保留”,投资者仍无法获知该公司的整改计划及相关进程,近百家分公司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记者将继续关注。 关联多家P2P平台的风险未知 长期以来,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和投资者沟通时,都会极力解释平台的模式,以及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多家平台也是在多年经营后才稍有微利。 “为什么不专注做好一家平台呢?这么多家平台的成本要达到多少?大规模宣传的成本从哪里来?真的有点看不透。”一位不愿具名的P2P平台的从业者如此质疑善林金融的种种不一般。 记者查询与善林金融关联的P2P平台,除去上述的善林财富、善林宝,还查到另外3家平台:幸福钱庄,仍有项目可投资;鑫隆创投,也有新标推出;善行创投,9月2日刚推出的新项目。此外,据媒体报道,微美贷和雪橙金服也曾接受过善林金融的投资,但目前前者已经停止运营,其官网显示为一家香港六合彩的网站,而后者自今年6月初就停止发布新标。 一家自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公司,与多家P2P平台有关联,同时设有线下营业部推广线下理财,善林金融用意何在?是否如同前员工的举报:善林金融靠“借新债还旧债”的形式维持着?这一切,还有待于善林金融的官方解释。由于该公司的沉默,投资者仍然无法评判在该公司投资的风险。 让业界感到忧心的还有上述从业者提出的疑问,大规模宣传的成本从哪里来?百度搜索输入“善林金融”,有关于公益、战略合作的“新闻”比比皆是。“自e租宝后,互联网金融的广告都受到限制,我们能跟女排合作,证明我们还是有实力的。”张经理对记者表示。但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生态内的情况大致相同,善林金融的“实力”似乎并不能说明一切。 资金存管及去向存疑 除了对善林金融的业务产生质疑以外,投资者还对该公司的资金安全保障表示担心。正如张经理所展示的,以及媒体所报道的,客户每一笔投资款直接由POS机划扣到公司账户,银行POS签购单显示,商户名为善林金融。 而线上的P2P平台,在资金安全方面的介绍也不太详细。记者查阅善林金融关联的多家P2P平台,发现资金存管方面的介绍微乎几微。而《暂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当然,这对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适用,需要合规的平台不在少数。至于善林金融有什么样的计划,由于公司方面并未回应,目前尚未可知。 ...
多家平台表示,目前平台正在根据监管办法,调整业务,争取在12个月的整改期内达到监管要求。不过,网贷借款上限和银行资金存管成为平台业务调整的难点,比如网贷借款上限,平台应对策略有所分化,大部分平台选择降低借款额度,而银行资金存管方案尚未最终落地,银行和平台仍在等待中。 P2P网贷监管终究落地。 8月24日,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P2P网贷监管办法”)。 一时间,借款额度上限、银行资金存管、13条禁止行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成为业内热议焦点。 近日,记者采访多家P2P平台负责人,了解其应对策略,多家平台表示,目前平台正在根据监管办法,调整业务,争取在12个月的整改期内达到监管要求。 不过,网贷借款上限和银行资金存管成为平台业务调整的难点,比如网贷借款上限,平台应对策略有所分化,大部分平台选择降低借款额度,而银行资金存管方案尚未最终落地,银行和平台仍在等待中。 难点:借款上限、银行存管 P2P网贷监管办法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不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评估分类等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目前,大部分平台正在推进备案登记和IPC经营许可证申请等工作。 “我们没有太多调整的地方。关于平台备案登记、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等,目前都在推进中,预计按照目前进展能够在整改期内完成。”新新贷创始人张扬对记者表示。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告诉记者,开鑫贷从今年开始一直在进行资产多元化拓展工作,逐步引入新型资产,已经引入了车贷资产和消费金融资产;该类资产的借款额度一般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发挥了小额分散的借贷原则,开鑫贷也将加速与保险机构、第三方平台在新业务方面的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平台备案登记、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并不难,监管部门会去协调,她告诉记者,网贷借款上限、银行资金存管才是业务限制和隐形门槛,才是真正的难点。 停业平台超问题平台 以网贷借款上限为例,P2P网贷监管办法明确规定,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简单概括,即个人单平台借款20万以下,企业单平台借款100万以下,最多5个平台。因此,受影响较大的是企业贷款、房产抵押类贷款、大额车贷等平台,不合规的平台将逐步退出市场。 数据显示,8月停业及问题平台共计99家,其中问题平台42家(跑路30家、提现困难12家),停业平台57家(停业56家、转型1家),停业平台超过问题平台;从5月开始连续4个月停业转型平台数量超过当月问题平台数量。 业内人士介绍,除了退出市场,平台还可选择转型、合作联盟、降低借款额度等多种方式应对。比如转型,麻袋理财总经理黄海旻认为,一是转型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业务,二是放弃理财端,向专业资产端转型,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资产端服务,比如美利金融。 但转型并不那么容易,也不适用于所有平台,原有的存量业务怎么办?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 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6803.32亿元,环比7月底增加了3.59%,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网贷借款上限影响最大,存量业务如何处理非常痛苦,因为借贷业务有惯性,如果现在完全限制,相当于银行的抽贷,对借款企业和实体经济影响较大。”网贷财经分析师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市场上应对网贷借款上限、处理存量业务的几种方式。 一是多个平台联合放贷。对于有抵押物的贷款人,比如房产抵押贷款,抵押物在哪个平台名下是个问题,只有信任度高的平台才可能达成合作,而且,监管办法规定“借款人不得同时通过多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就同一融资项目进行重复融资”,严格来说,这种方式也会受到限制。 二是借款方分为多个主体借款,拆分贷款项目。不过,很多贷款项目不容易拆分,贷款主体如果变多了,会增加平台的风控难度和成本,增加风险。 三是通过非P2P网贷的渠道开展相关业务。平台不能做超额业务,这部分的需求仍然存在,因此,线下借贷机构可能参与其中,但更加不透明、缺乏监管,存在合规性问题。 四是平台继续开展超额业务,期待通过跟监管部门沟通,调整监管办法相关内容。 不过,大部分平台还是根据监管办法,在降低借款额度。 如“大单模式”成名的红岭创投为例,8月31日,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在红岭社区公开表示:“9月份我们将正式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合规之路。限额是大难题,但不能不改,怎么改正在讨论,9月份将会公布进展。”不过,9月1日,红岭创投还在官网发布1亿元借款项目,合规之路有待观察。 “银行资金存管已经邀请中信银行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某上市公司目前正在为红岭创投进行数据梳理,对接交易系统,为下一步存管做准备。”周世平续称。 等待资金存管方案落地 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方案落地可期。 记者了解到,《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也于8月初已下发至各银行,且银行已经反馈了意见。 征求意见稿规定,存管银行应对客户资金履行监督责任,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平台采用的是联合存管模式,即由银行负责资金存管和账户监管功能,第三方支付代开账户,担任技术辅助并提供资金结算服务,新规否定了银行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存管的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5日,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有130家,其中上线直接存管系统的平台有39家;而与银行签订联合存管的平台有46家,其中上线联合存管系统的平台有24家,联合存管模式或面临整改。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资金存管较难落地,银行热情不高,认为既不赚钱,风险也大,如果不让第三方机构参与,落地的时间可能会很长。 不过,《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银行和P2P平台仍在等待中。 华东某城商行较早做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其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内部正在讨论平台准入标准、业务模式、收费标准等,需要等待《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最终落地,再进行相应的调整,9月中旬可能有较为明确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