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第三届大数据金融论坛暨互联网金融诚信洽谈会在厦门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旨在针对日前四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的保全交易数据的管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等等进行讨论,呼吁企业树立诚信价值观。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出席了论坛,并为论坛致辞。他表示,随着网贷行业的监管政策及实施细则逐步明确和落地,我国P2P网贷行业总体在向好的方向发展。P2P网贷行业经营改善,风险有所下降。随着网贷行业监管政策的落地与监管细则的实施,行业自律的加强和信息披露的完善,网贷行业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行业发展前景将进一步清晰。从长远看,网贷行业既不会颠覆传统金融,也不会自然消亡,而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广阔前景。 以下为盛松成主题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年以来,网贷行业的监管政策及实施细则逐步明确和落地,行业自律和信息披露逐步加强和完善,我国P2P网贷行业总体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监管政策明确、行业自律和信息披露推动网贷行业转型和规范发展。 2016 年 8 月 24 日,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 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明确了P2P网贷是专门经营网 贷业务的金融信息服务中介机构;规定了P2P网贷平台的具体监管机构为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地方金融监督部门;规定对客户资金和网贷机构自身资金实行分账管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对 P2P网贷行业实行依法、适度、分类、协同和创新监管,既满足了该行业创新的要求,也改变了基本无规则约束的行业现状。 《暂行办法》还规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负责网络借贷行业的自律管理。2013 年以来,各省相继成立了P2P网贷相关协会,至今网贷相关协会近20家,各省自律协会对网贷平台经营也制定了一些标准和规范。 与此同时,P2P网贷行业经营改善,风险有所下降。 首先,网贷行业出现整合,但网贷业务总体呈扩张趋势。 截至今年6月末,P2P网贷运营平台2943家,比一季度末减少78家;贷款余额5957亿元,比一季度末增加843亿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7393亿元;运营平台累计参与人数2833万人,比一季度末增加474万人。二季度P2P网贷运营平台家数在减少,但贷款余额和参与人数却在增加,表明单个网贷运营平台的经营实力增强,网贷行业出现了整合、规范发展的趋势。 第二,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下降。 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全面启动,部分小微型网贷平台逐步退出,而信誉良好、资金雄厚的大型网贷平台更受客户认可,其贷款收益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整个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下降。今年以来,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逐月下行,由1月份的12.18%降至7月的10.25%,累计回落1.93个百 分点。7月份全国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低于同期民间借贷平均利率约6.3个百分点,网贷行业的普惠金融作用得到发挥。 第三、近七成网贷运营平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截至今年6月末,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和江苏6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网贷运营平台合计 1996 家,占全国的 67.8%;6个地区运营平台的贷款余额合计 5564 亿元,占全国 的 93.4%。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高,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并且投资较为理性,网贷运营平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有利于网贷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新增问题平台数量阶梯式下降。 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累计问题网贷平台1718家,占全部平台家数的 36.9%。今年上半年,新增问题平台395家,其中二季度新增156家,3-6月问题平台家数呈阶梯式下降,各月家数依次为116家、58家、56家和42家。 第五,资金运用渠道进一步拓宽。 目前,我国市场流动性较宽裕,产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处于较低水平,P2P 网贷行业加剧了对优质资产的竞争。部分网贷平台开发多元化产品,实施跨界经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由于供应链金融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和透明的资金流向,逾期和坏账风险较低,因而部分平台逐步向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展。 最后,我想谈谈对网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看法。 近几年网贷行业增长势头过快,业务创新偏离轨道,风险乱象时有发生。许多网贷机构承诺担保增信、错配资金池等,已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暂行办法》将重点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以净化市场环境,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使网贷机构回归 到信息中介的本质。 《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后,部分网贷平台的主营业务将被直接叫停,包括贷款、担保、自融、资金池、拆标、 销售外部理财、股权众筹等;网贷行业将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大部分网贷平台面临发展转型。未来网贷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资产的筛选与甄别、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方面,只有具备 较强的风控能力、并真正与实体经济(主要是小微经营、个人消费等)融资需求相结合的网贷平台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网贷平台自身也将做强做大,将发展出一批专业化平台(如专做小额消费贷款的平台)和一批全能型平台。平台将更加注重资金运用端的风险防控。 随着网贷行业监管政策的落地和监管细则的实施,行业自律的加强和信息披露的完善,网贷行业有望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行业发展前景将进一步清晰。从长远看,网贷行业既不会颠覆传统金融,也不会自然消亡,而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广阔前景. ...
股权(含期权)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既可以给公司赋能,亦可以突破创业期的资金资源限制,吸纳激励优秀人才。 建立股权的信用,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股权发放与管理制度,形成共同的预期和共识。本篇讨论拿股权前,你需要知道的15个关键问题。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股权(含期权)是一种伟大的创新与创造。它是创业公司发行的一种特殊货币,它可以给创业公司赋能,它让很多起步维艰的创业公司可以突破资金限制与资源限制,藉此吸纳与激励优秀人才。 作为一种特殊货币,股权经营的是信用。它的信用取决于股东对它未来价值的预期与信任。一家企业的股权出现信用危机,它的负面影响会波及该企业。但是,如果,创业公司的股权普遍出现信用危机,人才会放弃期权转而要求高薪酬,创业公司将很难吸纳到优秀人才,这影响的则是我们整个创业创新的基础生态。此前曹政与4399的股权纠纷,目前冯大辉与丁香园的股权纠纷……这些股权纠纷引发的很多围观、讨论与争议,都在撕裂股权赖以存在的信任基础,而且有越撕越裂的趋势。 建立股权的信用,对企业而言,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股权发放与管理制度,尊重契约。对获授股权的股东(主要为合伙人股东或员工股东)而言,需要科普股权的常识,防止被黑被坑。双方经过博弈,形成一些共同预期与共识,甚至形成一些行业惯例,这有利于减少各方对股权的误解、误判、误导与不必要的纠纷。 作为创业者的股权内参,我们无意制造或传播八卦,愿意为推动与促成一些行业基本共识做些努力。 理念篇 1. 你愿意投资这家公司吗? 你选择入职一家公司,本质是一种投资行为。所不同的是,VC拿真金白银去投资,你是拿你的青春岁月去下注。 投资追求投资回报,投资回报无非看“人靠谱”与“事靠谱”。你得追问自己,这家公司的老大值得你尊敬并追随吗(记住,公司老大会是你最大的投资风险),你愿意与这个创业团队在一个战壕里并肩奋战吗?这家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足够打动吸引你吗? 2. 没有股权或投资收益,你还愿意投资这家公司吗?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我们的政府反复教育我们,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还是针对上市公司。创业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差,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也会更大。因此,如果你抱着拿原始股当暴发户的心态参与,最后很可能会失落的。如果没有股权,或者股权最终没有投资收益,你还愿意投资这家公司吗? 当然,公司即便经营失败,但参与其中的人却可能成功。参与创业,你可能会有股权之外的投资收益。酷讯商业上不算成功,但酷讯的前员工里走出了唱吧的陈华、今日头条的张一鸣与梅花天使的吴世春等优秀创业者与投资人。PayPal的前员工里更是走出了Tesla与Space X的Elon Musk、LinkedIn的Reid Hoffman、YouTube的Steve Chen、传奇投资人Peter Thiel等一线大佬云集的PayPal黑帮。 技术篇 3. 你正常的市场行情薪水是多少? 公司通常会把工资与股票做成薪酬包(package)发给员工。 比如,假设你的年薪是30万。那么,公司可能会给你以下三个类似选择: (1) 30万年薪(100%年薪)+价值3万股票(10%涨幅) (2) 24万年薪(80%年薪)+价值18万股票(3倍工资差额) (3) 15万年薪(50%年薪)+价值45万股票(3倍工资差额) 需要说明的是: (1)根据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差额工资的倍数会有差异。通常而言,初创公司估值不高,甚至没有明确估值,差额工资补偿的股票数量通常会小很多。成长期与成熟期公司估值较高,差额工资补偿的股票数量通常会高些; (2)从相对合理角度,薪酬包总体价值应该高于你正常的年薪。一是因为持股有风险,需要对你承担的风险额外定价,二是因为有些溢价才有市场竞争力; (3)有些创业公司有现金支付压力,可能只会给到你第2个与第3个选择; (4)对于承担了创业风险,一起打江山的创始合伙人,股权发放数量主要考虑各自对公司未来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而不是直接对标薪酬。 4. 你获授股权的价值是多少? 为了明确你获授股权的价值,你需要知道: (1)公司股票的总市值(公司估值或净资产) (2)公司发行的总股票数量 (3)你获授股票的数量 比如,假设公司估值是3000万,公司发行总股票数为3000万股,那么每股市价即为1元。如果你获授30万股,那么股票市价即为30万。 需要说明的是: (1)如果公司是VIE架构下的离岸公司(通常在开曼群岛),公司从一开始就会有明确的股票数量; (2)如果公司是中国境内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只能发放“股权”,无法发行“股票”。公司发行的“股票”,是为了方便计算的模拟股票,而公司对模拟股票的发放数量有完全的自主权。因此,股票数量没有参考价值,股权比例才有参考价值; (3)即便对于股权比例,你更应该关注股权对应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看股权比例。比如,你是愿意要旺财小卖部的100%股权(可能不值10万),还是要阿里巴巴的1/10,000(约1.63亿)。 5. 你获授股权是工资薪酬的一部分,还是额外奖励? 与你正常的市场行情年薪(比如30万)相比,如果公司授予你的股票没有溢价(比如,20万现金+价值10万股票),那么股票是你正常薪资的一部分,是你的投资所得,通常不应该有过多权利限制(比如,分四年成熟)。如果公司授予你的股票是额外奖励(比如,24万年薪+价值18万股票),额外奖励的股票有权利限制,有其合理性(比如,分四年成熟,离职时终止未成熟期权等)。 6. 你拿的是有假包换的“干股”吗? 很多公司喜爱给员工发“干股”,尤其是给早期员工,尤其是给CTO。 某公司创始人邀请马小创(化名)以CTO身份加盟公司,承诺给15%“干股”。创始人给马小创转让了15%股权,转让价格为0。 马小创拿的是“干股”吗?悲催的现实情况是,公司注册资本是1亿,公司创始人是认缴出资。创始人转让15%股权给马小创的同时,把15%股权对应的1500万出资义务也一并转让给了他。CTO马小创拿了份贵得吓人的干股!!! 股东持股比例的表现形式是,股东在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比例。股东任何在公司的任何持股,都对应有注册资本的出资。要么你自己出资,要么别人代为出资。法律意义上不存在不出钱只分利的所谓“干股”。你可以有干爹,但不可以有干股。 7. 你获授的是期权、限制性股权,还是股权? 期权类似于月饼券,是“可期待的权利”,依次会经历“授予、成熟、行权与变现”四个阶段。因此,在授予时,你还不是公司股东,既没有投票权,也没有分红权,当下也不需要掏钱,公司也不需要给你办理工商登记。在行完权后,期权才升级为股票。期权的授予对象通常为公司高管或员工。 限制性股权类似于可回收的月饼,是“有权利限制的股权”,依次会经历“授予、成熟与变现”三个阶段。在授予时,持股人就是公司股东,但中途出现离职或重大过错时,公司可以按约定条件回购。限制性股权的发放主体通常为公司的核心创始股东,专业机构VC通常也会要求创始股东持有限制性股权。 股权类似于月饼,修成正果,权能最完整。“出大钱、占小股”的投资机构通常持有股权,创始股东与员工持有的期权与限制性股权在打怪升级后也变身为股权。 8. 你拿的是哪家公司的股票? 看图说话1: 你是在母公司,子公司,还是孙公司持股?结果差距很大。 看图说话2: 你拿的是境内架构下公司股权与离岸VIE架构下公司股权,差别也是很大的。 如果公司是离岸VIE架构(如上所示),你要么以核心创始团队身份在内资运营公司与离岸控股公司(开曼公司)都持股,要么以员工身份在离岸控股公司拿期权。 提示你的是: (1)根据外汇监管实践,如果你拿的是期权,在公司上市前,公司给你办理股权登记是有现实难度的。因此,你离职时,公司要么保留你未来行权的权利,要么谈个价格拿钱走人; (2)如果发生股权纠纷,纠纷解决地通常约定在境外,最常见的是香港。因此,员工期权维权成本是比较高的。 9. 你获授股权是直接持有、间接持有(持股平台),还是代持? 如果你是创始合伙人身份,通常是直接持股,磨合期也可以代持。 如果你是高管或员工身份,早期一般是代持。持股员工增多(比如,超过10人)后,公司通常会设立持股平台。 提示你的是: (1)除非极少数例外情况,绝大部分的代持都是既合法又有效的,只是你需要有些权利保护条款; (2)对于期权,你行权前还不是公司股东,公司本来就不需要给你工商登记,也就不存在代持问题。 10. 你获授股权的成熟安排(vesting schedule)是怎样的? 经营团队的主要贡献在人力出资,股权通常会在4年内逐年分期成熟。常见的成熟安排是: (1) 每年成熟25%; (2) 满2年成熟50%,第3年成熟25%,第4年成熟25%; (3) 第1年成熟10%,第2年20%,第3年30%,第4年40%; (4) 第1年成熟25%,剩余股权在3年内每月成熟1/48。 这些是相对常见的股权成熟安排,都有公司在用。如果公司给你的是其他另类苛刻的条款,你要慎重签署。另外,如果公司发生并购事件时,你的期权如果可以“加速成熟”,对你而言是更为有利的。 11. 对于非过错离职,公司可以回购你已经行权的期权吗? 如果你中途离职,你的期权可能会存在三种状态: (1) 未成熟期权; (2) 已经成熟但放弃行权期权;以及 (3) 已经行权期权。 你获得公司期权的主要对价,一是行权价格,二是人力投入。 因此,对于未成熟期权,由于你既没有掏真金白银行权,也没有人力投入,因此通常期权就自动终止了。对于已经成熟但你放弃行权的期权,虽然有人力投入,但你不愿掏钱行权,通常也是约定为自动终止。对于你已经行权的期权,由于你人力投入与货币投入都已经到位,期权就是你的了。至于公司是否有权利回购你已经行权的期权,(1)法律并不禁止公司这么做 , (2) 你与公司自愿约定解决,(3)你需要特别慎重这个条款。 12. 回购价格合理吗? 如果你与公司自愿同意回购已经行权的期权,你可供参考的回购价格有: (1)你的行权价格加上合理投资回报 (2)你已行权期权对应的公司净资产 (3)公司最近融资估值的折扣价 从相对公平合理角度,重资产公司通常选择方案(2),轻资产公司或高科技企业通常选择方案(3),但你的底线是方案(1)。 13. 对于过错离职,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过错”? 过错离职,通常后果很严重,通常是1元回购所有期权,通常是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既然后果这么严重,那么什么行为会被认定为“过错”,对你而言就特别重要。通常而言,同业竞争、泄露公司商业机密、挖公司墙角都可能会被约定为你的“过错”行为,你应该慎重对待其他另类苛刻的“过错”行为。 14. 竞业禁止义务合理吗? 奇虎360曾以1元回购了前员工傅盛持有的公司市价2000多万的期权,理由之一就是“同业竞争”。 关于同业竞争,提示你的是: (1)主要适用于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 (2)法律允许的最长时限是在职期间以及离职后2年内; (3)如果公司没有支付你竞业补偿金,你没义务遵守竞业义务; (4)你要特别需要关注“竞业范围”。比如,“教育行业”,“互联网教育”,“在线计算机教育”,这些你稍不留意的差别甚至会决定你离职后是否会因此失业。 15. 你们签过书面协议吗? 说一千,道一万,你也花费时间学习了这么多,你与公司有书面协议吗? 事后撕逼,再强大的理论与逻辑,都抵不过一纸协议。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这次panel的主旋律似乎是“资本寒冬”,其实,我在工作中并没有感觉到什么“资本寒冬”,因为从我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今天创业充满着大量的机会,我认为钱足够多,但是钱不一定是来自于VC。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没有回归本质,或者说还就是一个to VC的商业模式,也许会遇到所谓的寒冬,但是如果是一个真正在商业逻辑上运行的公司,我认为当下不是寒冬。 首先来讲讲,怎么看寒冬。我非常认同真格基金的建威分享的如何从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看今天的寒冬论。我们知道有一句谚语是“不了解过去的人,是不会看见未来的”。我记得十几年前我去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有一个教授问了我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你们中国有人系统的研究产业史吗?”在美国这么多历史变迁中,有人写国家史,有人写人类史,还有一批人专门研究产业史,就是商业史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产业的变迁历史去看待周期性规律,让我们很容易冷静的看待“寒冬”。 那么回到我们微观层面上来,我特别推荐在座很多创业者去看一本书,这本书叫《企业生命周期》,它的作者是一个犹太人,叫爱迪斯。特别遗憾的是,今天你居然在网上买不到任何的正版,你只可能买到盗版或者是重新加印的。 这本书把一个企业像一个生命体一样描绘了它完整的生命历程。我有一个老师,他是麦肯锡在中国的第一个顾问。他曾经和我说过:真的把这本书读懂的人,可以给任何企业家做咨询。所以我想,不一定在座的创业者都去做咨询,但是我希望创业者们能够看到,我们的现在资本经济状态,它其实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阶段。 不要太相信“朋友圈说” 同时,今天我们很多的寒冬论是来自于投资界。一方面我们会听到投资界说:好像我们最近看不到大的赛道。在过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每隔三年五年就会出现一个大的赛道,但是今天好像看不到。有可能是直播吗?好像直播又无法撑起那么大的赛道。 其实我们别忘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刚刚打开。那么我们不妨把它理解成为:这就是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我们知道凡是精彩的比赛,下半场是充满悬念的,上半场的比分通常不代表最终的结果。 投资者在我们的朋友圈里也说了好多,比如说“朋友圈说”有的机构上半年一个也没投。然后我们创业者心里就凉了,说:“因为我下个礼拜就要见这个机构了。”还有的说TS的毁约率越来越高了,还有的说甚至××著名基金最近钱都没募到。我觉得如果把这些放在一个历史周期的角度去看,它都是一个特别正常的现象。它就像人的感冒发烧一样,就像我们无论男女每个月都有几天心情烦躁一样,是很正常的。 现在三个大的历史性创业机会 那么,到底寒冬背后的创业机会在哪呢?可以看到以下这三个机会: 第一个机会:成本垂直下降带来的技术护城河 第一个我觉得是技术创新,真的是带来这样的趋势。今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自己的护城河,也就是技术壁垒。原来很多创业公司的技术壁垒是说他的模式很多,但你深入去看,它内部其实是没有什么技术壁垒的。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例子,这个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技术创新机会。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个最权威的战略咨询机构,被现在做咨询的经常拿来开玩笑,因为它太权威了,它曾经给当时的美国ATMT公司做过一个著名的咨询案,收人家400万美元。在那份咨询报告里面曾经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结论:“你千万不要擅自进入移动通讯领域”,“因为再过20年,这个星球上的手机都不会超过100万部”。 可是,我们知道在2000年的时候,全球的手机有多少部吗?在2000年的时候全球的手机已经超过了1亿部。那为什么这么一个权威的机构,他的预测能产生这么大的偏差?其实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 凡是在台上分享的所谓专家跟机构都是不靠谱的,他并不比我们创业者牛到哪去。 另外一个启示是,他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让ATMT后来很恼火的根源,当他们把这份报告从沾满了灰尘的抽屉里挖出来又翻到那一段时,就发现这个权威机构在测算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参数给算错了。是什么呢?就是他忽略了大量新的技术产生的成本在垂直地下落,就是运用一个新技术,可以把它商业化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 今天这样的事实在大规模的发生,比如说,我们很多创业者都应该熟悉的、著名的Gartner曲线,我们其实每年在Gartner曲线里面是可以看到很多机会的。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不应该去当研究员,我们并不是蹲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面去申请国家的补助,我们更要关注的是一个技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应用期。 我们知道iPhone7又发布了,我们又开始怀念当年创造这个伟大产品的乔布斯。但是,当你真去解剖乔布斯整个产品设计理念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乔布斯包括苹果公司并没有太多的原创技术,他更多的是一个敏锐的应用者。比如说乔布斯在复出返回苹果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当时拿出的第一个非常棒的让他杀回宝座的产品是iPod。但iPod的里面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技术,就是超薄的芯片,而且是大存储量的,这是乔布斯在一个日本公司发现的,他脑子里立刻就想到它的应用场景,包括触摸技术也是这样的。 所以,今天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很重要的敏感度,是能够敏锐的感知到哪些技术该进入应用期了,这样的技术它的成本现在有多高,这是我们应该去算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现在的创业比当年的乔布斯、比当年的索尼要强得太多了。为什么?因为有大批的新技术,它的成本在快速的垂直下落,大批的新技术会进入应用期,这个其实都是我们创业者的机会。 所以利用核心技术构建起来的护城河是越来越值钱的,因为你自己有核心技术,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你融不到钱,即使你融不到钱,你也还能挣到钱。我见到很多创业者,并不需要一轮一轮的融资,他的商业模式并不需要to VC。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机会,就是一定要去关注这些技术带来的应用期。这个趋势在哪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著名的技术应用曲线去分析,太早我们就干成了先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够抓住它的应用期,转化的过程。 在这张图上大家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媒体上讲得很多的所谓“风口期”,其实这里面机会都不大。因为“风口期”在中国就是这样,尤其在中国的市场,一个事情一旦形成风口,那么它就会快速地沦为泡沫,就像AR、VR一样。 我看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有70多家号称自己都是做AR的,我又翻了一下名单发现其中好多上个礼拜还是做窗帘的,下个礼拜就变AR、VR。都涌到这里来,也容易导致这个行业产生很多浮躁跟泡沫。更重要的是我们创业者有一种敏锐度,是找到潜力性,就是他开始向应用区去转化的过程。 再跟大家强调:去关注大量进入应用期的新技术,尤其它的成本在快速的垂直下落。这里我分享一个小数据,大家知道过去十年哪个技术的应用成本下降得最多吗?就是基因技术,它下降了10000倍。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技术带来的机会。 第二个机会,国家性,全民性的消费升级 第二个机会大家谈论得非常多,但是能够说明白的或者真的干出来的人并不多,就是消费升级。 在我过去的创业生涯里面,接触了大批的传统企业家,其中有很多是消费品牌,他们所有人身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很焦虑,源于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不甘心!他们发现通过十年、二十年积累的品牌突然老化了。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消费升级的机会,这个升级的机会的驱动力的来源,就是我们大家在媒体上经常看到的:是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还有我们城市化包括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今天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角度,是要先搞明白消费升级并不是卖奢侈品。 我特别崇拜我清华的一个师弟“李叫兽”,他是一个非常棒的网络大V。他前一阵写了一篇文章《真不巧,这次“消费升级”不太一样》,我看了好几遍,觉得特别受启发。他里面就讲了一个特别清晰的观点,就是消费升级并不是卖奢侈品。 在中国过去的20年存在着大量的卖奢侈品的创业机会,但那样的机会在当时的背景是什么呢?是很多人希望通过买奢侈品来证明自己属于某个阶级。他戴一个大H皮带不为别的,就为证明他有钱,他坐一辆宝马车也是证明他有钱,他进入某个阶级了。但今天的消费升级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真的产生情感连接、认同的那些产品,它也许并不需要多高的价格,但它能赢得更多的市场。 我给大家再看一个例子,我看这些新闻时觉得挺诧异的。雅芳和安利都是我原来上一次创业生涯中的非常重要的客户。一会儿我还要赶到中关村,安利(中国)所有的管理层要来中关村创业大街跟我搞一个座谈。我看到的数据是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保健品市场在大爆发,而且创业品牌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可是我们看看这个行业的巨头,尤其是一些外资品牌发生了什么呢?雅芳开始陆陆续续退出中国,这是一个有130年历史的品牌。 还有什么呢?上次我和安利(中国)的领导打电话,一会儿晚上我们会做一个交流,他说安利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连续三年停滞了。这个让我非常诧异,因为我看到市场蛋糕是在变大的。今天十几岁的小女孩都开始注重健康了,都开始化妆了,为什么安利的市场份额包括销售额都在下滑?这个背后其实意味着一种机会,这种机会其实就是更多的本土品牌和创新的这种机会的产生。 第三个大机会:+互联网 我看到的第三个创业机会,是真正的“+互联网”。据说,最早的提案里有一稿是写成“+互联网”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改成“互联网+”了。但是我看到的很多机会真的是来自“+互联网”,我全用案例跟大家说话,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这是一个我们本土非常著名的零售品牌,它的创始人在上个月和我一块儿吃饭,他跟我说: “我做了一件让我特别想不明白的事情,我每年都会在电视节目上投放大量的广告,这个广告都会为我带来至少是广告额十倍以上的销售回报。对吧,我投一千万我得卖一个亿,至少才值。” 但是今年他在一个著名的点数节目上投了一亿五千万的广告,他想卖他的一款保健品。大家猜猜最后整个半年下来他卖出多少钱来?他卖了不到五千万的货,他就非常的不理解。他说难道电视广告真的不好使了吗? 后来在我跟他吃饭的时候我说:“难道你不愿意把它投到一些新兴的网络渠道上吗?甚至你不愿意用网红帮你去推广吗?”然后你知道当时他了一句什么让我特别诧异的话吗?这是一个很有名的企业家,他问我: “什么是网红?我要怎么找到他呢?” 因为他不认识,他不知道,他不了解,他过去二十多年在他的赛道上很多动作都已经训练得固化了。他每年想的是投几个亿广告给不同的电视节目,他从来没有想过拿出一千万来砸给网红,这个我认为就是巨大的创业机会。 我们俩吃完饭以后,他决定拿出三千万来,成立一个投资基金,他要投资至少八到十个团队组建一个新的营销中心,而且是在外围的,不是在他的内部的,这就是创业机会。他三千万起码能变成十家公司的天使,这十家公司一上来就有客户,还有投资人,而且不影响你去发展。 这个背后我看到的是真正的“+互联网”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你去看一个价值链,价值链这个工具,大家做战略的也好,做市场分析的也罢,最基本的就是研究价值链。我们把他简单的分成三段:产品的制造端、设计端、中间的流通,到最后的用户端。我们会发现在过去的将近十年的时间,几乎每个环节都让很多传统的企业特别难受。 一开始说“渠道为王”,但是渠道变了,原来他用很多的广告费砸到传统的渠道,我讲一个例子: 蒙牛,蒙牛原来花很多钱砸在一个渠道叫商超,大家在超市里面会看到很多推销人员。但是今天蒙牛特别痛苦,因为蒙牛出了很多他希望打中产阶级的品牌,就是贵一点的。它突然发现在商超这个渠道里面他的推销人员无论多努力,他都看不见真正的客户,因为他的目标客户不逛商超。 谁去逛呢?可能是家里的阿姨或者是家里的老人,但那不是他的最终用户,推销员解释半天也打不到那个点上,渠道变化了。 举这么一个小例子,刚才我讲的那个化妆品的例子也是这样,所以很多传统企业就在想新的渠道是什么?刚把很多的精力挪到淘宝上、天猫上,突然出来微商了,刚想琢磨微商突然又出来网红了,这些让传统企业特别痛苦。 但是你别忘了,他有货,他有资金,甚至他有过去的用户群,只不过他需要重新找到桥梁罢了,这就是创业机会。而且这些企业也想明白了,与其很多事自己干,不如今天和大家一起干,那他就是可能是你的投资者。 与此同时,让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很郁闷的是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强调用户社群,很多传统企业从来搞不懂用户社群是什么。 上个礼拜我接待了从蓝堡过来的德国大众全球高层,他们希望了解中国的创业有什么变化。当时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我说你们大众一年卖多少辆车?他们给了我一个数字,我说那就意味着你每年会有这么多车主对吧?那么我问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机会和这上千万的车主同时沟通?从来没有过。 很多的传统产业从来没有同时和最终用户对话的机会和努力,这个其实就是我们讲的社群。这里面就意味着大量的机会,他需要新的团队,需要新的技术,大众如此,宝马如此,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是这样。 宝马今年是一百周年,宝马的战略是Digital BMW,你去问问宝马所有的管理团队或现在核心的业务,谁能把Digital BMW战略说明白,我估计这个比例都不到10%,是因为它讲的很多战略都是未来战略,但是很多现有的管理团队是基于过去的工作模式。不是说他们没有价值,但是有些新的事必须有新人来干,那这个就是创业机会,像宝马、大众、奥迪这样的大企业,都需要相关创业企业进行生态的协同发展。 今天,传统行业这两段都被创业者影响了,于是传统企业家就开始慌神了,紧接着又提出来了说今天要C2M,甚至整个开始的设计端、制造端都要打开,这时很多企业也开始觉得要不断去尝试。于是关于C2M的报道大家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像山东的红领这样的企业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真的不停尝试的,是中国的一家央企,这家央企叫上汽集团。在几个月前,上汽集团本来想试运行,就是给每个客户定制他的一款新汽车——SUV。那么他们的内部目标大家知道定多少吗?他们说“达到几十台我们这个就算成功了”,他想搞一个噱头、营销,你知道一个晚上的订单下了多少台吗?近一千台!连上汽的老板自己都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他说时代原来真的是这样。 我用三个例子来说明价值链上三个点的变化,全是来自于传统的行业的,这个背后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创业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新技术和新资源优势跟大企业协同创业,说明这里面有巨大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创业者没有必要被短期的寒冬论,甚至没有必要被一些VC暂时的言论所影响。你看再过半年,我们这些VC、我们的同伙儿们有可能又蹦起来给大家讲不同的新的热点了。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我们每几个月都会有一个热点。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那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我刚才跟大家去分享的: 去利用技术的应用的机会;去利用现在中国真正打开消费升级的机会;去利用中国很多的传统企业,他们是真正的土豪,他们是真正的投资者,他们不会像很多VC那么苛刻,他也不懂什么叫对赌,他也不希望几年就退出,那么这些背后都有可能是你的创业机会,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成长空间。 所以一个创业者要把自己的思想通道打开,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实,要把自己的商业模式走通,我觉得没有寒冬,只有更多、更好的创业的可能。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9月13日,有深圳投资者爆料,国商金融(线上平台为国商易贷)拒不兑付,投资者拉横幅维权!记者查询发现,国商金融宣传的国资背景为虚假宣传,并无任何国资背景,旗下大量实缴为零的空壳公司,并且近期变更了法人。 维权现场 国商金融培训宣传国资背景 国资背景的逻辑 记者注:这里的中国投资协会是民政部公布的山寨协会,民政部官网山寨协会名单: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609/20160900001739.shtml 中国投资协会有两个,一个正牌,一个山寨。 自然人独资企业,并没有任何国资背景 国商金融组织架构 大部分为实缴资本为零的空壳公司, 法人最近变更 如何鉴别P2P平台是否靠谱呢?今天就给你透露以下四招: 1 业务员 如果你的对面站着一位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梳着时髦大背头,拿出一堆资格证书,声称“我们是某某知名公司的子公司”准备滔滔不绝的讲上几个钟头,请提高警惕心。按照剧本,接下来他就会让你买产品了,你有极高的概率会被他忽悠。冒名大公司来降低客户抵触感并不稀奇,而且这招也挺好用的,真假难辨。比较靠谱的办法自然是留个名片再打发走,以备验证。 2 年化收益率 当一个平台向你保证自己的产品统统高收益率、高流动性,保本还无风险,立刻马上走人。没有投资是无风险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收益率。有的平台业务员一出口,年化收益率就是20%-30%,简直吓死本侠了。要知道,三年期整存整取年化收益率已跌破3%。比较靠谱的P2P平台以及理财公司年化收益率目前很多都不到10%,越往上风险越大,只有极个别项目会达到15%,所以警惕这类高收益高到离谱的平台。 3 透明度 选择投资项时,要先明确借款标的的真实性。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要求平台最大程度提供有效的材料以及证明平台所发布的借款人借款与身份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若对方无法提供有效的信息,或者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核查不到位,导致平台上出现虚假信息,这种平台极有可能是赚取利差的自设平台。如今通过互金征信系统实现借与投双方信息共享,将零散数据收集,按照出具的信用报告分辨信用不良者与套利者轻而易举。 4 查资质 这一步就需要更仔细了。首先要看平台公布的成交数据,例如投资总额,累计发放收益,累计已还本金和累计投资人数等数据。将这些数据与平台所发布的历史数据对比,如果二者相差甚远,则存在数据造假行为。另外合法的P2P平台除了5证齐全之外,还有互联网的运营资质,P2P平台首页底部位置都会存在认证图标。如果是正规的平台,就应该看平台的备案、域名合法等信息。当然"后台"也很重要,实力强不强看"后台"就成。此外,用心经营的平台少不了各种见面会、论坛类的新闻,真不真一查便知。 更多P2P网贷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背景调查方法请看网贷财经的此文: 如何调查网贷平台背景,投资人必看! http://www.wdcj.cn/html/sandakuailanmu/redianjujiao2/redianjujiao2xia/2016/0902/15013.html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9月14日发布《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及创业投资机构可进行做市业务。首批试点机构不超过10家,私募机构享有与证券公司类做市商同等权利、义务。 具体的门槛为,已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普通会员;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财务状况稳健;持续经营3年以上,且近3年年均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申请机构及人员最近3年内未受过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此外,还要具有符合新三板做市业务相关要求的业务实施方案与内部管理制度;设有专门的做市业务部门,配备做市业务人员不少于5名,其中风控人员不少于1名;具有风险控制水平高、操作性较强的做市业务交易及结算技术方案;并承诺在评审验收前,按要求完成各项技术准备,确保做市业务系统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并通过全国股转公司的测试。 私募机构参与做市申请的具体流程为,首先按评审方案规定,向股转公司提交专业评审申请,通过专业评审的,股转公司将与其签署业务协议,向其出具备案函并予以公告。评审专家由证监会私募部、公众公司部、股转公司、基金业协会、中国结算公司等5家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与此同时,股转公司根据私募机构业务运营特点,做出了三点差异化安排:一是私募做市试点采用特殊经纪结算模式。由于私募机构未具备结算参与人资格,私募做市商开展做市业务,应通过并仅可通过一家具有中国结算结算参与人资格的主办券商办理相关证券、资金的清算交收业务;二是为防范利益冲突,私募机构做市标的不得为其作为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或资产管理计划)直接或间接持股百分之十以上的股票;三是私募机构不得使用受托管理的客户资金进行做市,做市资金来源仅限于其自有资金。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全市场共有17345家私募机构,其中资产管理规模目前超过20亿元的,共有650家机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9月14日发布《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及创业投资机构可进行做市业务。首批试点机构不超过10家,私募机构享有与证券公司类做市商同等权利、义务。 ...
目前,我国黄金市场主要分为传统黄金投资渠道和互联网黄金平台,前者由商业银行充当现货黄金交易代理商及做市商角色,后者则是在黄金投资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黄金投资渠道相比,互联网黄金平台的黄金租赁业务为中小用金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机会,但是其中的风控、投机等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互联网+黄金”四大派系 传统黄金投资渠道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商业银行、零售市场与其他OTC市场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商业银行主要作为黄金交易代理商及做市商,其产品形式分为两类,一是账户黄金,俗称“纸黄金”;另一类是实物黄金买卖。 如招商银行“金生利”采取的是实物金保管+实物金整存利息收益模式,客户在柜台通过预付款方式购买“招行金”投资金条,确认产品规格及到期提货日后付款,在到期提货日获得高于标准整数克重的投资金条,即给与延期提货补偿。 近年来,“互联网+黄金”模式兴起。《报告》显示,互联网黄金平台的参与者按照股东背景,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互联网系,代表产品包括阿里存金宝、腾讯微众金、京东金; 二是传统黄金龙头企业,代表企业为紫金矿业的紫金金行、山东招金的淘金园; 三是企业跨界系,如刚泰金多宝、国美黄金; 四是风投系,如黄金钱包、AU金管家。 其中,互联网系和风投系尤为风生水起。例如,目前软银中国风投的黄金钱包积累了80万注册用户规模,33亿线上零售和回购规模。 今年以来,其用户数和线上零售和回购规模取得800%以上的爆发式增长。 上述两种模式孰优孰劣?网贷财经分析师表示:“传统渠道优势在于线下网点资源丰富,品牌具有较高信誉度,适宜结合线上线下黄金存取,发展黄金O2O业务。但客户覆盖面受限, 给予的收益率不高,多以贮存保值功能为主,生息方式较为单一。相比传统渠道,互联网黄金平台的黄金投资门槛进一步降低,投资效率、普及程度和产品多样性得到较大提升,但黄金投资品牌效应非常重要,这也是部分初创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金融机构的劣势,并且风控能力往往不易被信任,如果具备上市公司股东背景或传统金融机构投资背景将更有利于业务拓展。” 黄金租赁风控难题 与传统黄金投资渠道相比,互联网黄金平台的黄金租赁业务格外受到关注。传统的黄金租赁业务,即客户从银行或企业租赁黄金,或银行从客户租入黄金、到期归还,并以人民币交付黄金租赁费,承租方拥有黄金在租赁期间的处置权,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赁费用。 浙江某珠宝黄金企业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一业务特别适用于产金、用金、涉及黄金加工、贸易等企业。由于黄金价值较高,并且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加工企业不可能一次购入原料来进行生产经营,先向相关方寻求租赁,在销售黄金加工品并收回现金流后再还给相关方,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他续称:“今年以来,珠宝黄金消费市场经历寒冬,网点过剩、业绩下滑,大额订单骤降,再加上珠宝黄金产业链里的中小用金企业往往需要15%-20%的融资成本来维持正常运营,步履更加艰难。但是银行的借金业务仅针对行业内的大型用金企业,所以互联网黄金平台为其提供了一条出路。” 例如,黄金钱包的模式,首先通过与线下逾50家珠宝黄金品牌店面进行合作,收集普通用户的闲置实物黄金,转换成黄金钱包账户相应克重的黄金;再将黄金以年化10%左右的利率出租给用金企业,企业归还租金后,平台将收益返还给用户,周期较短,通常为几个月。 不过,其中的风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黄金钱包有关负责人对记者称:“目前,黄金钱包覆盖的企业范围较少,共计向182家中小用金企业借金。风控流程较为严格,包括出借前调查和审核,如综合评价调查、实地联合调查、核实借金用途 、核实第一还款来源 、核实第二还款来源等;借金过程中经营状况时时监管;出借后采用风险备份金加处理坏账准备。” 对此,一位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黄金平台确实为中小用金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平台,但在经济环境下行背景下,违约的珠宝黄金企业大有人在。此前银行对这一业务已有所收紧,好比贷款,不良是必须控制的问题。互联网黄金平台积累的信用信息能有多少,是否全面、准确,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不仅如此,有的用金企业直接用于制作黄金;另一些企业出售租来的黄金,用以筹集资金发展其它业务。一些制造商本身也扮演着借贷公司的角色,他们把出售黄金换取的现金用作贷款投放市场,实现利差收益,而这些资金的最终用途极有可能是投机,如投资房地产市场。”他说道。 ...
2016年9月14日,蚂蚁金服宣布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生物识别技术创业公司EyeVerify。通过运用此技术,蚂蚁金服将对用户的账户安全和数据安全增加更多保护,“看一眼就能支付”的构想正在变成现实。 此前蚂蚁金服已陆续于2015年发布了Smile To Pay,2016年8月底发布了VR支付。 成立于2012年的EyeVerify此前获得来自富国银行、三星电子、Sprint Corp和中国软件安全公司奇虎360共计1300万美元的投资。 EyeVerify开发的眼纹识别技术在全球拥有独家专利,有了这项技术,用户只需举着手机,在距离脸部30厘米左右的地方自拍一张,就能用自己的眼纹一秒内完成身份验证,解锁手机上的应用和服务。意味着将来有一天,人们可能无需使用密码。 眼纹认别(EyePrint ID)技术是利用了眼白(即巩膜)上血管纹理分布的唯一性。虽然人的眼球会因为过敏、红眼或者熬夜宿醉等情况发生充血的状况,但这些并不会影响虹膜上血管排布,所以这种“眼纹”的稳定性是足够的。就信息量来讲,这种“眼纹”是指纹的4.5倍,十分适合用来做生物识别。 “收购EyeVerify这样一家在生物识别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前沿公司,既是我们全球化发展的体现,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体验。”蚂蚁金服负责风控的副总裁陆杰讯(Jason Lu)表示,“我们会把这一技术更快更灵活地应用于中国和印度,还有接下来我们会进入的其他市场。在不远的将来,蚂蚁金服希望在全球服务超过20亿用户。” 蚂蚁金服在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在部分场景上使用EyeVerify开发的眼纹(EyePrint IDTM)技术,以提升人脸识别的精准度。蚂蚁金服也正计划把EyeVerify的技术应用于支付产品之外的其他产品,如旗下的蚂蚁聚宝以及一些保险产品。并且,蚂蚁金服将来还会利用这项技术来开发针对美国用户的产品。 EyeVerify的技术通过扫描眼静脉的纹路来进行身份识别,并生成一个数字密匙,它的复杂程度能赶上50个字符长度的传统密码。EyeVerify公司CEO和创始人Toby Rush表示,“这项眼纹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超过99.99%。我们希望通过与蚂蚁金服的合作,让更多人能享受电子金融服务的便利与安全,目前我们已经为全球30多家银行和科技公司提供眼纹识别技术。” 目前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已经在中国大陆以外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接入7万多家线下商户。Uber在全球超过400座城市接受用户通过支付宝打车及付款。 ...
有投资人爆料,国诚金融疑似自己发标自己投,涉嫌数据造假。 据投资人介绍,在定期宝(12月宝)1609081204期的加入记录中发现了一个名为“国**融”的投资人,投资金额为19.98万元,而总投资额度仅为20万元,投资占比高达99.9%;无独有偶,其还在定期宝(1月宝)1609080103期的加入记录中发现了该投资人,投资金额为29.97万元,项目总开发金额为30万,投资占比99.9%。 通过查看国诚金融标的,除以上两个标的外,“定期宝1609070101”、“定期宝1609080104”、“定期宝1609120301”等标的也存在同样的投资人“国**融”,投资占比分别为36.43%、24.1%、33.45%。(此投资人记录现在已经被平台抹除 ) 而这位名为“国**融”的投资人疑似为国诚金融自己的账号,如果属实,那么国诚金融此前公布的成交金额、投资人总数等数据都可能存在水分,涉嫌数据造假。 不仅如此,受国阳财富1.9亿元兑付危机的影响,近日国诚金融频繁走进人们的视线,并被指资金链危险,国资入股存疑,高层震荡等。 国诚金融资金链或存在危险 8月29日,国阳财富公布了关于暂停运营的公告。随后9月1日,有投资人爆料“国诚金融红色警报,关联公司国阳财富全面停止兑付”,并称是由于国诚金融不还国阳财富的欠款,而导致国阳财富资金链断裂。 上述公告显示,国阳财富的理财客户有497人,涉及金额1.92亿元。而据媒体爆料,国阳财富称其有1.38亿元债权在国诚金融。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财务数据显示,国诚金融确实欠国阳财富1.09亿元,并一直分批按约定还款,与此同时国阳财富也欠国诚金融6200万元。 对此,国诚金融试图撇清与国阳财富的关系,一直强调“国诚金融与国阳财富是两家独立运营的公司”。但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仍难使其摆脱关联关系。 数据显示,国诚金融8月资金净流出约1884万元,9月1日至14日资金净流出约3908万元,已是8月资金净流出的2倍。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国诚金融成交量约15138万元,环比下跌约20%;贷款余额约79767万元,环比下跌约4%;投资人数高于借款人数,分别为4821人和1932人,环比分别下跌约21%和增长约612%。 国诚金融现高层震荡:CEO王建章出走 国诚金融由上海国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工商资料显示,国诚金融成立于2013年5月27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共有三个自然人股东,分别是劳婕怡(法人代表)、温征、王建章。同时官网管理团队显示,劳婕怡、王建章、温征三人分别担任国诚金融的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兼CEO、联合创世人兼副董事长。 但据媒体报道,国诚金融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建章已经于7月份离职,但未得到股东会的批准和办理相关工作的交接。知情者透露,王建章受到其他股东的人身威胁和线上大户投资者的非善意警告,在外地躲避。已有近4个月未正常上班,履行其运营工作。 国资入股成谜 近日,国诚金融在社区还发布了国资入股公告,称上海某投资发展中心(国资),按照上级集团的批示展开对国诚金融的并购计划,有需完成并购上海国诚金融70%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并没有披露国资企业名称,以及本次交易的价格和具体收购时间。 通过资料查询发现,该国资企业很有可能是中和世纪投资发展中心,工商资料显示,中和世纪的唯一股东是上海和平影视企业公司。而上海和平影视企业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平影视艺术中心,是中央级事业单位下属二级企业。 这也就意味着,国诚金融所谓的国资股东只是国企的三级子公司,并没有过多的资源,只有国资两字而已。 目前互金行业宣称国资入股的平台不在少数,但事实上很多平台宣称的国资背景只是国资旗下的子公司甚至是三级子公司,而真正由国资独资或者国资直接控股的平台只是凤毛麟角。 此外,受关联公司国阳财富兑付危机的影响,国诚金融国资入股一事在最终达成前,仍存在夭折的可能。 ...
高回报,低风险,比普通定期存款强很多。近期,在一些银行和邮政储蓄网点,工作人员频频向储户推销一些保险公司的短期理财产品。由于宣传的“年利率”高于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加上还有复利息(未取的利息产生的利息),因此吸引了不少储户热情购买。但是由于一些促销人员当时没把保险类理财产品的条款解释得完整而清楚,让一些储户误以为是跟定期存款一样,因此非常容易产生纠纷。 日前,记者在一家储蓄网点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向储户促销两种“高利息”的保险理财类产品。其中一款为零存整取型产品,每年存1万元,每年可以返息1200元,年利率远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一些储户高兴地说,这款理财产品太划算了,收益很高,当即表示要购买。 据了解,上述两款保险产品都有严格的附加条件。零存整取型产品不但需要储户每年存1万元,而且还要连续存够5年。如果期间停交,将被视为退保,效益和本金都会受到影响。第二种5年定期银保产品,要求投保期间不能提前支取。如果提前支取,也将被视为退保,本金和收益都将受到较大影响。另外,促销人员在推销保险类理财产品时都保证保本保息,让储户误以为跟定期存款一样,到期本金和收益都能保障,其实是错误的。 理财专业人士介绍,目前保险类理财产品主要是短期的,一般不会超过10年,但跟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等有显著区别,后者都可以提前支取本金,收益也是有保障的;而保险类理财产品却不可以提前支取投保金。因为按照保险相关规定,购买保险的投保人有15天左右的后悔期,一旦超过15天就被视为同意参加投保,不可单方面提前终止保险合同。另外,保险类理财产品收益也不是绝对的保本保息,收益都是预期的,不确定的,存在一定的市场投资风险。 理财专业人士提醒:在上述这两点上,储蓄网点促销人员一定要解释彻底、透彻,避免给以后产生矛盾纠纷埋下祸根。比如,有些储户因为家中突然有花钱的地方,需要中断投保,提前支取投保本金。由于购买时没有听清楚投保的相关条款要求,误以为跟定期存款一样可以完整地支取本金,当发现不能完全提取投保本金时就会跟储蓄网点发生激烈矛盾,认为储蓄网点骗人。 ...
唯一一个信托公司参股信托的案例即将成为历史。记者获悉,中海信托日前将所持四川信托30.2534%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37.5亿元。 上述股权挂牌日期为2016年9月9日~10月12日,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为33.66亿元。 中海信托的利润发动机 2010年11月28日,四川信托完成重组重新开业。当时,有民营资本背景的宏达集团豪掷近7亿合计取得53.75%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海信托则出资3.9亿元,拿下四川信托30%股份。 时至今日,宏达集团仍为四川信托的实际控制人,累计持股54.2%;中海信托则以30.2534%的持股数位居二股东。 实际上,四川信托自重组开业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一直是中海信托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中海信托此番决意出售所持股权令业界人士感到意外。 数据显示,2011年中海信托从四川信托获得投资收益1.1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10.7%。2012年,这一收入增至2.6亿元,贡献了中海信托22%的营业收入。2015年,四川信托为中海信托贡献4.17亿元投资收益,占中海信托营业收入26%。 有业界观察人士认为,中海信托出售四川信托股权或和其控股股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有关。 四川信托 拟增资至35亿 经过数年发展,四川信托的一些经营指标已经超越中海信托。 四川信托2015年度审计报告显示,该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实现净利润15.93亿元。2016年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实现净利润5.62亿元。 2015年,中海信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为4116.93亿元,全年累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8297.9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9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04亿元,人均净利润820.19万元。 上述股权挂牌转让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7月末,四川信托企业职工人数为692人。 截至目前,四川信托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转让标的对应转让方在四川信托注册资本中的出资额为7.5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挂牌转让信息还显示,四川信托已于2016年6月28日召开股东会并通过决议,同意以四川信托2015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将2015年可供分配利润中的10亿元向全体股东按现有出资比例进行派发红股;该次利润转增资本完成后,四川信托注册资本将增加至3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