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财富悄然裁撤线下门店,重点经营线上平台。 近日,在信和财富官方网站上,在全国部分门店信息中,普惠金融-汇金(即信和汇金)门店信息已被删除。对此,信和财富方面对记者表示,“2016年5月,信和汇金官网上线,所以信和财富官网删除门店信息,相关门店信息转移到信和汇金官网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信和汇金的官网上,部分门店显示为“微门店”。 记者电话联系信和汇金官方客服人员询问原因,对方表示,“由于业务发展的需求,部分门店采取关闭或者合并,官网显示的部分门店为微门店,微门店与其他借款门店提供同样的借贷服务。” 微门店 在信和汇金的官方网站显示的门店信息中,记者统计,目前全国信和汇金门店约363家左右,其中部分显示为“微门店”。 北京地区某微门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微门店与正常门店的区别在于人数不同,微门店一般人数为20人左右,正常门店配置的工作人员在60人以上。” 对于微门店与普通门店的区别,某信和汇金的离职员工表示,“微门店实际上就是裁撤的意思,实际借款业务多转移到网上开展。” 2015年底有媒体报道,信和财富成立于2012年,员工数量约为3万人,门店将近1000家,2015年当年撮合交易量为400亿元。 信和财富方面表示,“信和汇金是借款信息服务中心,信和财富与信和汇金是两个独立运营的合作公司。” 对于线下门店裁撤相关问题,信和财富方面表示,“信和汇金门店作为借款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仍然保留,信和汇金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目前,信和汇金正在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进行内部优化。微门店未来是对线下服务更聚焦,以小而精为发展方向。对于目前门店数量,则表示为了更加合规,信和汇金门店也在进行关停并转的调整,门店数量是动态变化的。” 对于未来线下贷款门店的规划,信和财富方面对记者表示,“信和汇金将保持中介服务机构性质,将继续为有资金需求的客户,为其提供相应的借款咨询服务”。 线上募集 公开信息显示,信和财富旗下有多个不同业务品牌,线上融资平台以金信网,信和大金融等品牌,线下借款品牌为信和汇金。 对于信和财富旗下多个业务品牌,信和财富方面表示,“信和财富和金信网是两个独立的公司,彼此间只有部分业务的合作;《暂行办法》出台之后,合规是所有平台必然的选择。信和旗下有多个线上融资平台的说法不准确,信和财富、金信网、信和大金融为3家独立公司,合作公司关系。据我们所知,该三家企业正在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及时调整”。 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金信网所属运营公司,金信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对外投资部分显示有“信和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信和汇金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信和财富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信和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有业内人士观点认为,在资金端无法支持资产端的借款时,有可能会出现裁撤资产端的情况。 据记者了解,信和财富运营模式为,线下借款平台信和汇金通过线下门店获得借款人,对借款人进行审核、风控后,推荐给线上平台金信网和信和大金融,线上的平台从中选取合适的债权打包,列入结合投资计划。 官网信息显示,信和大金融是2014年正式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以“魔投计划”为主的集合标的,产品收益在5.8%~12%之间,投资期限在1~24个月之间。 另一线上平台金信网上线于2014年5月,理财产品都为集合标的(即优选计划),没有散标。平台上有6种不同期限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12.7%,利率跟投资额度挂钩,投资额越多利率越高。 据第三方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金信网成交量达到173303.41万元,比上月增长26.22%,贷款余额达到411402.63万元,较上月增长31.26%。 根据网贷数据显示,目前在金信网官网未看到满标时间放缓,在平台募集资金的规模方面,在5月31日,待还余额曾出现大规模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3月,信和财富旗下平台金信网管理层曾经发生变动,在金信网网站公示的主要人员列表中,原COO安丹方被更换为韩知音。 记者此前曾对金信网进行调研,并发布调研结果显示,在风控过程中,对于借款人和借款项目的信审、风控等,金信网没有全程参与风控过程。从风险控制来看,金信网和信和财富背景为同一控股集团,集团成员之间为合作关系,利益一致,有利于减少金信网的人员开支,有利于提高借款整体环节的审批效率。但从风险缓释角度而言,借款的信用风险最终集中于金信网和信和财富共同的控股方,不利于风险分散。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首次发表有关保险业思考的主旨演讲。马云认为,新技术革命创新,应该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保险的使命就是给人以安全感。 从五年前退货运费险问世至今,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也逐渐成为保险业创新的重要实践田。2015年9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了保险事业部,在整合阿里生态体系中的所有保险业务基础上,建立综合而开放的互联网保险平台。 作为保险行业的推进器,目前蚂蚁金服保险平台已和78家保险机构深度合作,超过2000款保险产品通过平台触达3.3亿互联网“保民”。 马云表示,未来三十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都会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各行各业都会出现巨大变化。今天零售业的变革,只是一个浪潮的开始,这个浪潮不是电子商务代替零售,而是未来没有电子商务,一切零售都是线上线下的融合。未来三十年,物流业、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教育,所有的行业,在这场技术革命之下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在谈到互联网金融时,马云表示互联网金融要做好有三个要素,如果三个要素不具备,他本人认为基本上都是高风险的: 一是大数据,但是大数据总被误解,大数据的大是指大计算能力的大,不是数据多少的意思。首先大数据的两个不同意思,叫大计算加上数据,如果没有足够的各式各样的数据,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则不能认为具备大数据。二是风险控制风控系统,是否有互联网时代所具备的高技术含量的风控系统。而风控体系采用的是人工智能。三是否有因为数据而建立起的信用体系。 “能够最快适应技术革命的行业之一是保险行业”,马云指出,原因谈了两点: 第一,因为保险行业是最早应用大数据思想的行业。精算师就是一种早期的大数据工程师,车险保费中,为什么男司机和女司机、不同年龄的司机不一样,因为出险的概率不一样,以前都是精算师通过人脑计算出来,将来是计算机算出来,而且计算机会更聪明。保险行业很早就是大数据思想,而且是靠大数据思想运营的,所以我们相信保险行业是最适合在未来生存的行业。 第二个原因,保险行业建立在人类两个很重要的东西基础之上,一个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善要远大于恶;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保险的本质就是既利他又利已的思想。保险一开始就是互助的形式,大家把钱放在一起,谁倒霉了谁用,这样让坏的时候不至于那么坏。这是很古老的利他又利已的思考。 保险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看一个社会诚信的程度高不高,看这个社会的保险行业是不是发达,是不是健康。如果卖保险的要靠骗,买保险要靠瞒,那么诚信程度一定不高,保险行业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不论什么行业,在数据革命的推动下,这个行业都会变得更高效、更公平、更加回归到这个行业的本质。保险最有机会回归到“保障”的本质,回归到自己最初的使命,真正是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很遗憾现在很多企业是倒过来的。 未来要大力发展“保民” 关于技术革命给保险可能带来的改变,马云谈了如下几个方面: 股市发展有股民、网络发展有网民,保险发展也要保民。据说现在保民已经有3.3亿,人数上是股民的3倍。“我觉得还太少,保险应该保障的是所有人,不是3个亿,而是13亿。” 一个社会所有人都是股民是不正常的;一个社会所有人都是保民是健康的。只有这样,人人都有保险,未来社会才有未来更大的确定性。 如果从服务13亿保民来看,所以今天保险公司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保险产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保险的品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过去,如果保险服务了20%的客户,服务了20%的保障需求,那么接下来,应该思考如何让剩下的80%的人享受到真正的保险保障。 今天中国需要从点滴开始,让大家首先认识到保险的本质,保险的价值。今天大家对保险的认知都是从产品来的;所以未来让更多的理解保险,最好的办法也是让产品来教育。 未来保险的组织形式会发生巨大变化 未来保险要从主要依赖销售,转向依赖从头到尾的动态大数据风控。我很钦佩保险公司有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力团队,但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是从团队组织的变革而来。 如果今天保险业重视的是销售端,未来是走向确保防止风险发生的前端能力,对灾难的预防、处理,技术和服务的提升,风险的防控,这些才是保险业的核心能力。保险公司的核心人员未来是大数据工程师。这最终会带来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 现在互联网保险很多品种,几乎可以说没有销售成本,支付宝的帐户安全险,1个多亿的用户,一两块钱保费,如果人工销售的话根本不可能维持。 但是这不是说互联网就是一个销售渠道。互联网是接触用户、了解用户的界面,互联网是来帮助你了解你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是你跟客户直接交流的平台。阿里巴巴什么都可以外包,但客服是绝对不会外包的。 保险会从复杂变简单 我觉得一切复杂的东西都不长久。WTO谈了几十年,多哈回合都多少轮了,文件堆起来比莎士比亚文集还高,为何谈不成。原因是什么,太复杂。 保险大概也是最复杂的产品,我很佩服保险工作人员,把那么长的责任条款都能记住,我想没有一个买保险的人能记住。 简单的背后首先是信任。没有诚信体系,做不到简单。 阿里巴巴现在对消费者退货,信用好的直接退,钱几秒钟内直接到账。基于信用体系,几秒钟退款,这比额外请一堆客服,证明这证明那的成本低。前提是我知道你的信用,而且破坏信用的成本太高,人们轻易不敢去破坏。 这方面阿里小贷走在前面,我们在过去五年,向小企业发放贷款5000多亿元,是尤努斯40年成就的四倍。户均不到4万元。这个贷款流程很简单,3分钟申请,1秒钟审核,0人工干涉。发放贷款的依据是卖家在阿里整个生态平台活动留下的信用数据分析。 其次是大数据计算的能力。现在是台风季节。江浙一带沿海农民,一年最怕台风。农民买保险,理赔,一定要简单,不然成本肯定高死你。 现在我们有一个针对农民的险种:风力指数保险。农民在手机上就能购买,投保金额1元起,保障的是大风灾害后的农业生产。理赔依据很简单,就是中国天气网对外发布的当地最大风力等级。只要所在地最大风力超过6级以上,就直接理赔,钱就到农民帐上。 因为了解下来,风力超过六级农民肯定有损失,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回归简单,不需要再让你证明自己。 以后买保险很简单,条款简单,购买简单,理赔简单,随时随时买,随时随刻理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个时候用户才能真正有安全感。 但是简单不等于一刀切。 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讲究的是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数据时代,流水线上生产的每个产品都不一样。以前,5分钟生产2000件衣服是厉害;今后,5分钟生产2000件不同的衣服才是厉害。 保险过去是规模化的,标准化的,这是工业时代的保险;未来是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的每个时刻每个状态下都不一样。 退货运费险,现在是线上线下保单量最大的险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你的信用,消费和退货习惯,调整费率,同样一个人,这一次和上一次,费率都不一样。不是一人一产品,而是一个人不同时刻产品都不同。 一切创新都离不开监管创新 任何一次创新,最后都会促进监管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创新之后,意味着监管的改变。比赛规则要改变,裁判规则要改变。 马云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我前段时间去美国了解到,大家知道篮球,篮球最早是一个有底的筐,这个球投进去以后,然后用梯子上去把这个球拿下来再进行下一个比赛。18年以后有一个人说,把下面底剪掉,不用梯子了吧。但是剪掉以后球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规章制度发生了变化,拿梯子的人首先反对,因为他的工作没了。所以任何一次的创新,背后意味着监管的改变,比赛的规则改变,改变的结果是球越来越好看,看的人越来越多。” 他提出,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候,政府监管部门的变革速度非常之快。没有过去的标准,创新没有基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先进的标准。标准和创新,互相促进,生生不息。 ...
互联网金融魅力,万达、绿地、碧桂园、金地、佳兆业、恒大等50多家业内翘楚摩拳擦掌,纷至沓来。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排名前50的房企中,已有近50%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 其实,在这些企业亲自参与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之前,就已经是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常客,比如恒大、绿地和碧桂园等企业,就曾与多家平台合作,为自身或产业链上的企业融资。 而碧桂园比较独特——与互金平台合作的产品形式多样,资产种类丰富,平台本身却又争议颇多。 一、应收账款项目销售火爆 从产品形式来看,地产商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的主要模式,就是以该地产商为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贴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地产公司因为具有庞大上下游企业,进入互金行业在资产端上具有很大优势,可以提供充足资金。”一名曾短暂操盘过一家地产公司互金平台的相关人士表示,“针对开发商的应收账类资产是很大一部分项目来源。”广东南方创新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徐北也指出,为关联交易方进行融资是地产系平台的一大特点。 2014年起,碧桂园便作为核心企业与道口贷展开了合作,在后者平台上为其上下游企业及旗下公司进行相关融资,目前已经发布了800多个相关项目,到现在依然销售火爆。以编号16091404的项目为例,期限三个月,年化利率8%,100元起投,上限50万,92.71万元的额度,两分钟之内就被抢光了。 二、携手平安打通“线上+线下”金融服务,创新房产众筹模式 除了应收账款项目外,碧桂园还进行过多种产品形式及资产种类的创新。 2015年,平安人寿出资50亿人民币收购碧桂园9.9%股权,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之后双方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展开了深度合作。 具体而言,平安会以较优惠的价格购买或租赁碧桂园的社区门店作为综合金融门店,满足碧桂园住户金融需要,业务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保险、银行以及投资业务,“双方将携手开拓、对接目前碧桂园200多个项目、逾35万户业主的社区资源,实现覆盖客户生命链周期的资源整合平台。”碧桂园称,双方有机会在包括养老保险、投资、理财、基金、资产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另外,碧桂园的业务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而中国平安则着重大中城市的布局,双方的合作也有利于弥补对方的短板。 对于碧桂园来说,与平安合作的另一大好处是建房资金又增加了一条成本低、速度快的筹集渠道。 2015年5月,碧桂园以其上海嘉定项目为试点,推出了行业内首个开发众筹产品,项目以每平方米为单位,包装成保险、债权等金融产品的形式,针对该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或购房者进行资金募集,10万元起投,拥有该套楼房整体或者部分权益,在楼盘完工之后,投资者可以选择将众筹权利转为产权、直接拥有该套住房,或者是委托开发商卖房后转成收益权。 据称,参与碧桂园众筹开发的投资者,不但可以通过对项目规划、开发、建设等环节提出建议的方式,参与到项目的户型设计、装修设计、社区配套等过程当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定制化”,还能获得份额转让、优惠购房和项目分红等多重收益。 三、直接为自有项目融资 在刚刚过去的奥运会中,“碧桂园新加坡旁森林城市”的广告可谓存在感极强,据了解,该项目在电梯、机票、微信朋友圈等线上线下多个渠道都投放了广告,销售效果不错,但也有颇多负面评价。 有消息人士称,早在2015年10月,碧桂园便已联合网金社推出了涉及该项目的理财产品,据了解,该产品年化收益率为8.8%,期限6个月,原本计划销售3日,但一经上线便已售罄。不过,由于该项目在网金社已经看不到任何记录,我们无法获知更多的信息。 但可以查证的是,该项目说是“新加坡旁”,离新加坡直线距离2.5公里,但去新加坡却并不方便,而且“对面全是新加坡的工业园区,风从海面吹过来,带来淡淡酸爽的气息”,你们最爱的越女如是写道。 四、“乡村土豪”的争议与扩张 房地产圈内,对碧桂园的评价也普遍一般。 一方面是由于,这家公司在营销方面非常舍得花钱,低价拿地,然后狂打广告,并通过高额返佣发动能发动的一切力量为其卖房,短短几年就把销售额做到了千亿以上,进入了十大房企之列;但在交房时,却因为房屋质量以及销售时业务员随口给出的各种无法兑现的承诺出现了大量纠纷和退房事件。 另一方面则是前文已经提到的,碧桂园的业务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更具体一点来说,是三四线城市的“远郊区”,可以说是“荒无人烟”之地,因此人称“乡村土豪”。但在宣传时,却又有“坑蒙拐骗”的嫌疑。 以最“著名”的“十里金滩”项目为例,该项目宣传时说是“青岛东”,但实际上是在烟台,离青岛还有100多公里。天涯有一篇热文名为《在碧桂园荒野求生的日子》,就是其中一位业主在购置了其中一套住房后追悔莫及的自白——“又被困在了18楼,没水没电没暖气,连电梯也停了。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家常便饭,头两次还愤怒地打电话到碧桂园总部投诉,后来就麻木了。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漫长最寒冷的冬天,这个豆腐渣一样的新房,虽然只有小小的70平米,却有100多处需要维修的地方”。 楼主用多张现场照片表达着内心的咆哮:“我只希望在我内心崩溃之前,早点离开这个令人愤怒而无奈的地方。” 五、大量举债,撑大销售规模同时亦增加经营压力 在碧桂园刚刚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中,也显示出过于野蛮的扩张方式,为其经营带来了一些隐忧。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碧桂园总收入约574亿元,同比增长21%;销售金额为1250亿元,同比增长129%;合同销售面积约1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碧桂园自此成为了第三家半年销售破千亿的上市房企。 据《投资者报》报道,碧桂园业绩的高增长主要是得益于2016年上半年市场的火热。其中,“五一”期间,碧桂园全国11盘同步开盘,3天认购金额超过160亿元,当中4月30日当日的认购突破100亿元。此外,在海外市场碧桂园的“森林城市”已售部分净利率水平高于国内,截至目前推货量为127亿元,销售金额也超过100亿元。 但是,碧桂园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指标却有所下滑。毛利率同比下降2.2%,净利率同比下滑0.6%,核心净利率同比下降1.7%。 上述报道指出,2015年年初,碧桂园设定的拿地金额为200多亿元,但到去年年末,其拿地金额超出预期一倍多,达到500多亿元。 随后,碧桂园便发行了大量的永续债,直至2015年年末,碧桂园永续债规模从2014年的30亿元增长至196亿元,总有息负债规模从2014年的640亿元增长至1100亿元,净负债规模从2014年的370亿元增长至610亿元,净负债权益比从2014年的65%上升至94%。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总负债为3317亿元,负债率为78%,比2015年年末75%的负债率水平增加了3个百分点;净借贷比率相较于2015年年底增长2.6个百分点。 此外,碧桂园的其他借款、优先票据和公司债券分别约为518亿元、213亿元和237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中,于一年内、一至五年内和五年后偿还的借款分别为177亿元、337亿元和3.48亿元。 对此,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吴建斌表示,截至今年4月份,碧桂园已还清30亿元的永续债,余下的166亿也将在年底逐渐还清。“计划会在9月份前后陆续还掉,今年永续债这个产品暂时是不想用了,因为成本比较高。” 但到底采用何种措施还债,采访碧桂园相关人士却并没有给出答复。 六、自建平台降低融资成本,涉嫌自融 今年6月,碧桂园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碧有信,并将其定位于“社区金融”平台,为碧桂园上游企业、置业业主、社区服务商、线上客户及内部员工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但是,部分供应链金融项目却有自融的嫌疑。 以碧桂园的互金平台“碧有信”上的碧有信1号160627001期为例,原债权人为福建省三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方),债务人为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建瓯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双方签署了建瓯碧桂园一期总承包工程施工合同,涉及应收账款共计582万元,在“碧有信”融资390万元,用于解决短期流动资金需求。 虽说直接融资方与碧桂园只是业务合作关系,但实质上也是替碧桂园旗下公司缓解了还款压力。 据南都记者报道,“这个价值远大于互金平台盈利对于开发商的价值。”曾短暂操盘过一家地产公司互金平台的相关人士表示,现在不少开发商已经很难拿到银行的新增开发贷,即便拿到成本亦不低,而通过互金平台的融资成本则比银行渠道低。 广州经天纬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指出,将互金作为融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表外融资方式,让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看起来更优质,让其在通过公开发债和银行端的融资上更加容易,成本更低。“以前地产商普遍通过信托通道融资,成本约15%-18%。”洪凯彬认为,自建互金平台正在取代信托通道成为融资新渠道。 广东南方创新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徐北亦提到,互金平台扩大融资渠道,对于开发商而言,降低其他渠道的融资成本亦有一定意义,如华南某地产商互金平台上线后,其在民间金融圈的汇票贴现利率一度从26%降到了16%。 七、融资渠道或被切断,经营目标如何实现? “表外杠杆加大将导致一定金融风险。”徐北认为,原来银行可以监控到表内的杠杆,但互金平台加大表外杠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机构防范地产商信用风险的难度。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对开发商涉足互金行业的风险有所警惕。在今年国务院牵头制定的互金专项整治方案中就提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等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不得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不得违规开展房地产金融相关业务。”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管理层此举正是为了防范金融和地产互相传导带来的风险。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合规开展业务,应取得哪些相关金融资质,方案并未具体说明。就此,南都记者咨询了多个地方监管部门,对方均表示目前没有统一要求和答案。 此外,今年八月底监管层提出的同一法人在不同平台最多借款500万的规定,或许也会对碧有信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难理解,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模式是先融资,用于开发拿地,再用销售款还债,因此融资对其至关重要;但在负面频传、通过互金融资这一渠道或被切断的情况下,今年背负着2200亿元销售目标的碧桂园,该何去何从呢? ...
虽然网贷监管细则已下发,但部分监管细节依旧扑朔迷离。昨日,有消息称,之前市场解读的网贷平台为了合规需要办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非ICP许可证,而是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EDI),顿时市场一片哗然。虽然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到底为何物还未确定,但市场上已经掀起了代办EDI的牌照热潮。 根据今年8月网贷监管细则第五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监管细则发布后,业内解读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实际上为ICP许可证。然而仅过20多天,电信业务经营许可风向开始转向EDI。对于网贷监管细则中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到底是ICP还是EDI,记者昨日向工信部相关人士求证,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复。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EDI许可证并非空穴来风,北京通讯管理局正在和北京市金融局协商如何审批EDI。 昨日,一位平台人士向记者表示,工信部前期在银监会和金融四十人会议上做了相关解读,其中提到,P2P网贷机构要拿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实际上为EDI许可证。业内人士表示,听说了此类传闻,但目前关于EDI许可证办理指引及相关办法都在等监管层进一步指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网站,申请电信许可证都为免费,但现在却成了一门生意。然而,目前监管层尚未公布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办理流程和条件,市场上已有代办EDI的中介。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些中介在朋友圈发布代办EDI的广告。“正规,需要办理ICP或EDI证书的可以联系我,可靠,办下来给全款,全国通办。”该人士称,目前审批快的话要15个工作日,慢的话需要60个工作日。某平台高管向记者透露,不管是ICP还是EDI,免费基本办不下来。比如ICP如果通过中介需要缴纳1万-3万元中介费,EDI应该更贵。 相对ICP许可证,行业内获得EDI证的平台很少,基于合规的恐惧,行业内掀起了EDI牌照热不足为奇。不过,毕竟目前还没有正式渠道确认P2P运营究竟需要哪个证。EDI证的热度高涨,不排除有炒作的成分。 ICP和EDI到底为何物,它们又有何区别?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我国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主要包含固定通信业务、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等)和增值电信业务两类,ICP和EDI都属于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EDI许可证主要针对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理论上,只要涉及到相关业务,都需要申请EDI证。P2P平台主要涉及到交易处理业务,需要申请EDI许可证。ICP许可证主要针对信息服务业务,只要涉及到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都需要申请ICP许可证。P2P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属于信息发布的平台,需要申请ICP许可证。 “无论是ICP还是EDI,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都是前提条件。至于后续申请难度,由于两个证均属于相关行业基础证书,理论上只要金融监管部门对平台完成备案登记,就意味着平台经营相关业务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或者背书,电信部门应该不会再次对平台是否具有相关资质进行审核,因此,在获取难度上,两类证书应该不会有大的差别。”业内人士说道。 ...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广发银行顺势而上,进一步发力“互联网+银行”,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场景,加速在移动金融、消费金融等核心领域布局,为客户提供场景化、智能化的泛金融产品和服务。 广发银行早在2013年5月就已经率先将网络金融提升为全行战略,并提出致力于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首选提供商。同年10月,成立网络金融部。此后,广发围绕“平台金融、跨界金融、O2O金融”这三大方向,大胆布局移动支付、直销银行、互联网资金存管等领域。2015年6月,广发银行围绕“开放、分享、低门槛”的普惠金融理念,推出其自营自建的直销银行产品——广发有米直销银行。上线仅仅半年便拥有了超200万注册用户。除此之外,广发银行还探索了线上投融资信息中介平台、尝试搭建跨界合作网络信贷平台、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并积极与阿里、百度、网易、中国银联、移动运营商、工业园区、垂直类电商以及大学校园等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跨界合作,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 目前,广发银行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已达97%。通过差异化竞争,在银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的201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客户体验引导产业升级。广发旨在通过轻资本、轻资产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打造“网络银行”,提高客户体验。未来将进一步发力“互联网+银行”,打破传统业务边界,深入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场景,加速在移动金融、消费金融等核心领域布局,为客户提供场景化、智能化的泛金融产品和服务。 2016年,Apple Pay的强势入华,让以广发为代表的信用卡发卡行积极与其合作。而这一移动支付全新体验,使得银行业移动支付在微信、支付宝等强大的第三方支付竞争对手面前,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广发银行一直致力于非接支付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客户支付的体验。 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广发银行将在“有智慧,无边界”的网络银行路上顺势而为,全面升级用户体验,促进普惠、绿色金融发展。 ...
近日,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提出,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通过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市场化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研究探索相关税收支持政策。支持“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大力推动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私募债等产品创新。 方案还提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 以下为方案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 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6〕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9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以构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为强大支撑,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着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撑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形成全球开放创新核心区;着力深化改革,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二、发展目标 按照“三步走”方针,不断加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 第一步,到2017年,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质量实现新跨越,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全国,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第二步,到2020年,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全国,形成全国高端引领型产业研发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核心支撑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三步,到2030年,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优化,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力量,成为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三、重点任务 充分发挥北京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础雄厚的创新优势,统筹利用好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协同央地科技资源,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完善创新体系,优化提升首都创新核心功能,突出重点,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国家急需的领域取得突破,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一)强化原始创新,打造世界知名科学中心。 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超前部署应用基础及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形成领跑世界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将北京打造为世界知名科学中心。 1.推进三大科技城建设。 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推动央地科技资源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北京市与中央有关部门会商合作,优化中央科技资源在京布局,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的研发优势,形成北京市与中央在京单位高效合作、协同创新的良好格局。中关村科学城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高等学校和中央企业,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怀柔科学城重点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群,创新运行机制,搭建大型科技服务平台。未来科技城着重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集成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引进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强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集聚区。 2.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 北京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衔接,统筹布局重点领域原始创新,集中力量实施脑科学、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纳米科学等大科学计划,引领我国前沿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势力量,在明确定位和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创新基地。围绕国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加强对信息科学、基础材料、生物医学与人类健康、农业生物遗传、环境系统与控制、能源等领域的支撑,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引领国际产业发展方向。 3.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团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大师和以青年科学家为带头人的优秀研究群体。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业共建基础研究团队,加快科学家工作室建设,创新青年人才支持模式,形成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杰出青年科学家队伍。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一批能够承接重大任务、取得尖端成果、作出卓越贡献、形成“塔尖效应”的顶尖人才。在统筹考虑现有布局和国家对外科技合作总体部署基础上,鼓励以我为主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 4.建设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 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积极推动网络数据科学、量子信息学、生物医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发展与完善,加快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建设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创新科研院所运行体制机制,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管理模式。 (二)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5.夯实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现代种业、移动互联、航空航天、绿色制造等领域为重点,依托优势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对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瓶颈技术,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标准。推动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聚集世界知名企业技术创新总部,构建跨界创新合作网络。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加强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和融资、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质量标准、知识产权和科技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高端创业创新平台。利用中关村政策优势,推动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6.引领支撑首都“高精尖”经济发展。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先导与优势材料、数字化制造、轨道交通等产业领域实施八大技术跨越工程,重点突破高性能计算、石墨烯材料、智能机器人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以科技服务业、“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发展,促进服务业向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设计之都”与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为依托,加快推进高端农业创新发展。 7.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全民共享。 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实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行动,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实施食品安全保障行动,建立对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科学高效监督管理体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强重大疾病科技攻关,在疾病预防、诊断、精准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并转化应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强化城市综合运行监控与重点行业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巨灾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推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平安中国的能力水平。组织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加强北京市、河北省与国家相关部门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聚焦绿色、智慧、可持续三个重点领域,集成应用和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为冬奥会提供科技支撑。 (三)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培育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 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积极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有力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8.优化首都科技创新布局。 全力推进高端产业功能区和高端产业新区建设,优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布局,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带动各园区创新发展。推动首都各区精细化、差异化创新发展,形成功能清晰、导向明确、秩序规范的发展格局。首都自主创新中心区(城六区)重点推进基础科学、战略前沿高技术和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首都高端引领型产业承载区(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创新发展;首都绿色创新发展区(山区)重点实现旅游休闲、绿色能源等低碳高端产业创新发展;首都军民融合示范区重点打造前沿探索、基础研究、系统集成、示范应用、推广转化、产业发展的军民融合发展链条。加强统筹协调,对非首都功能疏解后的空间进行合理再布局,建设研发创新聚集区。 9.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京津冀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结合产业链布局需要,培育具有产学研协同特征的科技企业集团,推进其在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互动,建立统一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实现科技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围绕钢铁产业优化升级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建科技孵化中心,围绕新技术新产品向技术标准转化共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围绕首都创新成果转化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围绕生态环境建设、新能源开发应用、废弃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围绕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共同开展创新试点,围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领域共同组织新技术应用示范等。 10.引领服务全国创新发展。 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搭建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中下游省市重点推进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合作;与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省份重点推进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创业等领域合作;与东北、中西部等地区重点推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全方位科技交流合作。面向全国开放共享创新资源,推广“一站一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北京技术市场服务平台)等合作模式,建立跨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推动科技人才、科研条件、金融资本、科技成果服务全国创新发展。支持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科学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国“双创”支撑平台。 (四)加强全球合作,构筑开放创新高地。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智引技和引资并举,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以创新提升区域发展层级,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11.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 吸引符合北京功能定位的国际高端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际科技组织在京落户,鼓励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在京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努力使北京成为国际科技组织总部聚集中心。面向全球引进世界级顶尖人才和团队在京发展。引导和鼓励国内资本与国际优秀创业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创业联盟或成立创新创业基金。发挥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作用,完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吸引国际高端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形成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集聚区。 12.构筑全球开放创新高地。 在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方面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构筑全球互动的技术转移网络,加快亚欧创新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韩企业合作创新中心等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推动跨国技术转移。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海外人才在京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和服务。鼓励国内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抢占国际产业竞争高地。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与许可等方式实施外向型技术转移。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优势,提高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服务创新国际化,深化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市场规则、法律法规等制度规范与国际接轨。 (五)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系列重大部署,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加快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破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藩篱,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以深化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13.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集聚政策,突破外籍人才永久居留和创新人才聘用、流动、评价激励等体制和政策瓶颈,推进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改革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简化永久居留、签证等办理流程,让北京真正成为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开展人才引进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鉴定制度试点。深入实施北京市“雏鹰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计划,完善人才梯度培养机制,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人才互聘,允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招聘外籍人才的认定标准,探索聘用外籍人才的新路径。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和积极性,完善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创新评价标准和办法。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分配机制,推进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住房条件、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服务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落实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相关管理政策。 14.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高端创业孵化平台,构建集创业孵化、资本对接、营销服务等为一体的众创空间,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社区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便捷高效的商事服务机制,推动集群注册登记、“先照后证”等改革,降低创业门槛。实施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北京市海淀区“一城三街”建设,以创新创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探索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创业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都科技大数据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推广创新券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机制,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快推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和融资、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质量标准、科技咨询等机构改革,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15.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通过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市场化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领域。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制度,完善国有创投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国家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与要求,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研究探索相关税收支持政策。支持“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大力推动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私募债等产品创新。开展债券品种创新,支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双创”孵化产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低成本融资。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 16.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加快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探索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改进互联网、金融、节能、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形成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种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健全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新技术、新产品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 17.推动政府创新治理现代化。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建立科技创新智库,提升对创新战略决策的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政策的供给能力、创新理念的引领能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探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机制。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逐步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市场化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报告制度和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公共创新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创新政策协调审查制度。推动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地方立法进程,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的法治保障体系。深化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改革,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强化对科研人员的激励。 18.央地合力助推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允许在京中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经主管部门授权,试行北京市的相关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北京市和中央在京单位的改革合力,探索新一轮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的改革试点,进行新的政策设计,在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上再形成新一批政策突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京中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依法自主决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着力打破创新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支持北京市统筹用好各类创新资源,鼓励市属和中央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完善高等学校与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制度,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其支出依据合同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执行。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依法自由流动,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鼓励在京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国防科技前沿创新研究工作,并给予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探索开展事业单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及分红激励试点,并根据领导干部职务明确审批程序。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国家有关部门与北京市共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机制,在顶层设计、改革保障等方面实现上下联动,统筹运用各部门资源建设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建立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机制,形成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架构,分解改革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明确财政资金投入重点。切实加强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北京市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跨越工程引导资金,加大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贯穿创新链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三)完善监督评估机制。 加强监督考核,改革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机制。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本方案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强化对本方案实施进展情况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作用,定期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 ...
P2P新规前景 类资产证券化或双路径掘金 “现在还有哪几个平台还说自己是P2P的,连陆金所都说自己不是P2P,是金融资产交易所。”某P2P平台负责人坦言,“以前都叫某某贷,后来都叫某某所,再到现在都叫某某金融,业务也是什么都做,相当于把自己定位于综合互金平台了,这种平台归哪个部门、哪个办法具体管,没有说法。” P2P新规限制资产转让,企业ABS有望双路径掘金。 网络借贷的监管落地,正对其他证券业务的预期带来影响。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日前已正式公布,意味着P2P行业首部基本法正式确立。 办法规定,网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包括自融或变相自融等13项禁止行为;其中“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 目前确有不少平台存在通过P2P平台来实现证券资产、债权转让等类证券化的模式。上述条款的落地,可能使这一模式下的部分资产证券化(下称ABS)需求向其他渠道转移,进而刺激正规模式下的ABS业务并对其构成利好。 不过,ABS、P2P相关监管执行的不确定性可能给这一预期带来变数。例如部分P2P平台可能会将自身定义为非P2P的理财平台,进而规避网贷办法的管理;监管层若对P2P债权抱有成见,则其能否成为ABS的基础资产类型也尚待观察。 利好ABS两路径 《办法》对有关“类证券化”、“债权转让”等模式的限制,其实在不少互金平台屡见不鲜。 据记者调查,目前涉嫌存在上述行为的平台主要模式有不少于以下三类。 一是部分网贷平台或通过下设的理财子平台,将企业端的存量债权向个人投资者拆分、转让;二是部分平台对关联方或合作方的资管计划、信托收益权等金融资产进行拆分出售;三是部分平台采取定向委托投资模式,通过关联公司募集资金,以合格的投资者身份来对接相关私募产品。 在新规之下,前述多种模式的合规性都将面临考验。 “原来是找到资产放在平台上卖,现在这种模式未必行得通了,一个是最高单笔100万和多平台500万的额度限制,这让B端的资产转让很难开展,虽然这样还可以通过设立多个法人主体来进行分散融资,但目前资产打包转让行为本身也禁止了,可以看出监管层是希望在P2P业务上实现真正的C端对C端。” 北京地区一家P2P平台负责人认为。 但该类业务受到限制后,仍然强烈的资产转让、变现需求被ABS人士所注意。 “其实早期P2P做资产平台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ABS发展的过于缓慢导致的。”华北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表示,“未来资产如果不能通过P2P平台进行转让,那么ABS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合理的选择。因为ABS有更强的合规保障,买方和卖方都是金融机构端的资源,市场定价上也更有效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限制条款对正规ABS的利好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新规对资产转让的限制会迫使相当一部分无法释放的资产转让需求,逐渐向正规的ABS渠道转移。二是监管明确下,P2P平台本身也有可能成为ABS业务资产端的重要供应方,即以整顿验收合规后的P2P平台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开展ABS业务。 事实上,此前确实有部分机构在寻找相关的业务机会。 “我们一直在寻找打通证券化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的机会。”2015年时,一家投资于互金平台的大型PE机构副总裁曾告诉记者,“之前也让我们投的一些项目和券商联络过,但因为监管原因,推进并不顺利。” 而《办法》的落地正在一定程度消解管理人对P2P债权作为基础资产的合规性顾虑。 “我们之前看了不少项目,但考虑过互联网金融和P2P监管办法没有出来,所以也抱有迟疑的态度。”恒泰证券一位ABS人士表示,“但《办法》出来之后,P2P债权做ABS至少在平台遴选的合规层面提供了可参考性。” 不确定性仍存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转让乱局,正随着办法落地得到整治,但其最终能否真正走向ABS渠道,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例如互金平台中的资产转让方若试图通过ABS模式实现变现,其单笔项目的资产体量需要达到一定规模,且承担较P2P更高的管理费用。 “P2P转让的资产规模不是特别大,但ABS需要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行,因为如果发行少了管理人就会不赚钱,而且ABS还要经历漫长的尽调、备案等周期,效率偏低,在资金端ABS是对接机构的,有卖不出去的风险。”8月29日,灯卓投资董事姚剑锋表示,“仅从目前政策环境看,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转让资产仍是比较快捷、实用的渠道。” 前述P2P平台负责人则认为,虽然网贷办法限制了平台从事资产转让等业务,但不排除部分平台会通过“规避P2P认定”的方式继续进行监管套利。 此外,P2P平台的债权虽然不在ABS业务的负面清单之上,但其最终能否被认定成合规资产,也存在一定变数。 “首先P2P平台的清理整顿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最终平台债权能否成为合格的基础资产,这在实际经验上没有案例佐证,监管窗口禁止也并非不可能。”前述固收负责人强调,“不过平台是有动力来参与ABS的,因为ABS本身会给P2P平台形成一定的背书效应,平台资产都挂到交易所被投资机构接盘了,显然会被更多C端的投资者认可。” 以P2P债权作为基础资产的第二个不确定性则在于,其原始权益人存在定位上的游离。“P2P债权的持有人肯定是分散着的投资者,ABS之后设立SPV(专项计划)把债权买过来之后,原始权益人是平台还是原来投资者存在一定争议,理论上平台只是一个资产运营机构。”深圳地区一家券商资管部投资经理表示,“之前有集合信托的ABS有类似操作,但这种模式能否复制到P2P领域,还有待观察。" ...
随着FOF基金指引落地预期升温,部分基金公司已在筹备首只公募系FOF基金,只待政策“靴子落地”。 据网贷财经了解,内部型FOF有望成为部分公募试水FOF业务的首秀产品。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透露,该公司事业部旗下推出的第一只基金产品将是FOF系列产品,目前已经通过多家银行、券商的准入,预计9月底将借助各种渠道发行多只专户FOF产品。 事实上,部分基金公司内部已经组建FOF资产配置小组,而有意布局FOF的公司也在积极与第三方基金评价研究机构、大型基金销售机构接触。 数据显示,FOF基金在美国的发行量已达1.7万亿美元,占整个公募基金10%。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规模约8万亿元,如果按10%的比例计算,FOF产品的市场规模可达8000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来看,国内不同机构主体在开展FOF业务时差异也比较明显。如基金公司在设计FOF产品时,大部分着眼于内部FOF,即只投资自家公司旗下的产品。第三方理财机构则通常青睐全市场投资的FOF。此外,部分基金公司在选择基金时,既会配置主动型基金,也会配置被动型基金,而私募更倾向通过被动型基金进行资产配置。 行业人士分析称,不同的业务方向选择,既有不同机构间资源禀赋、人员配置方面的原因,但更多源于各自的利益诉求。对于不少基金公司来说,FOF业务是目前发行困难背景下,扩大规模的新突破口。如果立足于规模扩张,那么,在设计FOF产品时势必以销售为导向,“肥水不流外人田”,内部型FOF就成了必然选择。 由于内部型FOF产品避免了双重收费的问题,并且更容易展开调研,因此更加受到青睐。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公募的全市场FOF产品才是真正意义的FOF。 内部FOF的发展面临公募基金本身产品数量受限、选择较少和职业伦理上的难题;同时,FOF的根本意义在于发挥资产配置的作用以及间接的扩大市场规模。如果采用外部FOF形式,既可以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选择标的、扩大资产规模,还可以借助第三方专业基金评价机构的力量平滑收益曲线、提升投资回报率。 ...
在投资理财界,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理财要趁早”。但对于“早”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这也让很多人产生了疑惑,自己这个年龄开始理财究竟是早还是晚? 近日,一位杨小姐就向理财师问了一个问题:我今年已经30岁了,现在开始理财算晚吗? 杨小姐是个普通的上班族,从毕业起就基本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每天朝九晚五,公司和家两点一线。薪水则是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而不断上涨,现在每月收入有1万。 由于杨小姐平时都是有计划地算着花钱,因此每月的支出不会过多。工作这么些年来,也已存下了20万,可这些钱基本都存在银行。 但杨小姐的一些朋友在有了一点积蓄甚至工作没多久后就已开始了投资理财,只是大家平时见面聊的话题多以工作、旅游等为主,鲜有涉及理财,所以杨小姐一直都对理财的概念比较模糊。 不过时间久了,会理财的朋友总会交流几句。就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中,杨小姐发现好几个朋友不是在炒股就是在投资P2P。虽说有亏有赚,但杨小姐的理财兴趣还是被带动起来。 杨小姐开始从网上看各种理财类的文章,发现不少文章中都提到了理财要趁早。再把自己和朋友们进行比较,总感觉自己现在才开始理财太晚了,于是就有了问理财师的那个问题。 而理财师给出的答案是: 任何时候理财都不算晚。 在根据对杨小姐的情况,理财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1、确定一个理财目标 王健林和年轻人说想当首富没错,但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先挣1个亿。显然,做任何事都是要有目标的,理财同样如此。 虽然不能像富豪那样把1个亿作为小目标,但定的目标可以是:比如半年后,我应有多少存款,或者是一年后的今天,我通过投资理财要实现多少收益等。从实现小目标开始,再到实现更大的目标。 2、分阶段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 投资理财总要经历入门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而杨小姐现在正处于入门阶段。 理财师建议现杨小姐从现在起多学习理财知识,掌握更多的理财技巧。同时在理财方式的选择方面,以货币基金、国债、优质P2P、优质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计划等为主,收益稳定,风险可控。 等到对各种理财方式都有所了解后,杨小姐基本步入初级阶段,届时可以选择配置基金,再往后也可选择炒股。这些理财方式的门槛都相对较低,但需要注意控制风险。 3、应急和保险资金不可少 对杨小姐来说,无论用多少钱投资理财,都应适当留有应急和保险资金。 一般来说,杨小姐可以预留6个左右的生活费作为应急资金,这样将来就算碰到些大事还能用得上,理财也能更安心。 而保险则是提前为未来的家庭、养老、医疗进行规划。建议杨小姐可以在社保的基础上,适当加点商业保险,如重疾险或是意外险等,保障将来生活。 所谓的理财要趁早,是指相对于将来而言,从现在开始理财就是“早”。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开始理财都不算晚。 ...
在经历了前一周暴涨之后,集合信托市场再度回归常态。 统计显示,上周从成立市场看,成立的35款集合信托产品中,房地产领域的占比超过30%,环比大幅上升,共计募集20.5亿元。 此外,其他类投资从前一周的占比过半,规模破百亿,至上周仅占比21.4%,募集13.2亿元;基础产业与金融类投资的占比相当,分别占总体规模的17%及15%,募集资金均在10亿元左右;工商企业类上周的占比最小,募集7.8亿元。总体来看,上周各投资领域分布情况相对平均,各领域占比均在10%以上。 从发行的信托产品投资领域来看,金融领域规模达39.2亿元,基础产业领域规模达19.1亿元,房地产领域规模达15.4亿元,工商企业领域规模为13.34亿元。 从平均收益率来看,上周成立的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4 %,环比上涨0.41个百分点。 网贷财经分析师指出,伴随着产品期限缩短,产品流动性的加快,各期限产品收益率并未随下跌,反而出现了回升,回到6%以上;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产品收益率仍然实现整体上扬,实属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