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中国信贷科技(8207HK)股价只值0.12港元? 美国著名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刚刚做空了辉山乳业,现在美国另一家做空机构匿名分析(AnonymousAnalytics)发布了针对中国港股上市公司中国信贷科技公司的做空报告。 5月11日中国信贷科技股价为每股约1港元,匿名分析直接将其未来目标股价预测为每股0.12港元,股价下跌幅度达到88%。这比浑水公司做空辉山乳业的预估价格还要低,几乎是直接宣告了中国信贷科技公司在股市的终结。目前,中国信贷的总市值为228亿港币,如果按照匿名分析的做空报告预测,则中国信贷实际估值仅有27亿。 匿名分析在报告中给予中国信贷的评级为 “强烈沽售“。报告认为,中国信贷收购的上海即富的主要客户,根本不可能支持上海即富1.5亿元的盈利,匿名分析由此认为上海即富财务数据严重造假。 匿名分析去年12月曾发报告,指中国信贷目标只值0.17元,料被证监会调查。其后中国信贷作出反驳,但匿名分析再度重申,中国信贷提出的理据荒谬,继续认定其估值过高。 以上为匿名分析(AnonymousAnalytics)在该机构网站上的截图 中国信贷科技公司是在香港上市市值220亿港元的中国大陆公司,资料显示,中国信贷是先锋金融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载体之一,业务涵盖网贷平台资金端、网贷平台资产端及网上第三方支付。主要平台有网信理财、第一房贷、掌众金融、先锋支付等。 近日,中国信贷披露了2016年度业绩报告,年度盈利同比大增327.5%至3.42亿元,每股盈利1.48分。其中,互金板块业务营收占比5成以上。 3月30日深夜,中国信贷发布公告,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永阶控股向Decade Elite Global Limited出售金融工场100%股权,作价5.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该公司长期以来提供短期信贷包括抵押信贷和传统典当信贷业务。 做空机构:295万并购摇身变成5.6亿 从2013年开始,中国信贷转变策略,通过一系列大资金杠杆的互联网主题并购向金融科技领域渗透,同时逐渐剥离传统的信贷业务。 其中最大的一起并购发生在2016年4月。当时中国信贷宣布以5.6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即富35%股权。上海即富当时是“中国领先的移动销售的终端供应商”。 然而,根据匿名分析机构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档案调查,中国信贷的子公司已经在2015年12月就是上海即富的股东了,而且在国家工商局的资料显示当时35%的上海即富股份并购金额仅为295万人民币,而不是中国信贷所宣称的5.6亿元人民币。 根据国家工商局的其它相关资料显示,上海即富的顶级客户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业务活动。匿名分析机构怀疑上海即富所说的2016年1.5亿元利润也有造假嫌疑。 另一方面工商局资料显示,上海即富所说的该公司在2014年最大的客户实际上在2015年才登记注册。 在以上事实的支持下,试问中国信贷的审计公司香港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如何审计这些主要的收购业务的,这些审计步骤是否包括最终的客户确认。 根据匿名分析机构2016年的独立审计报告,香港信永中和的审计过程过于简单,而不能仅依靠上海即富管理层的一口之词就胡乱通过众多投资者所依靠的审计报告。 这显示出信永中和作为独立审计机构没有尽到为公众把关的职责。 使上海即富被推到公众面前的原因是深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在去年宣布他们也要收购上海即富公司,然而国家监管部门正在审查这个交易还没有最终通过。 这么长的审查时间还没有通过意味着监管部门可能已经发现了上海即富的违规行为,而使此次交易无法进行。 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辉山乳业? 最近辉山乳业的风暴提醒了投资者在香港证交所的股票中仍然有些被人操控的垃圾股存在,这也提醒投资者这样的股票必将倒台,就像是以前爆料出来的汉能和恒发洋参一样,都是投机的产物。 匿名分析机构在以前就指出中国信贷是另一家操纵股票的玩家,并认为这样的行为必将终结,股票操纵行为始终与股票基本面背离,通常是要在灾难中终结的。 毕竟,这家市值在220亿港元,相当于30亿美元的公司不能仅由卖方在资本市场来操控。 自从去年11月8日以后,汇丰银行就已经停止了对中国信贷的调查报告的更新,野村证券也在上个月对其大幅减仓。 而且我们也可以将中国信贷和另外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金融机构宜人贷来比较一下,宜人贷也是中国的P2P公司,这两家公司理论上应该在股价上有近似性,但实际上差距是如此之大,如下图: 中国信贷反击称毫无根据 中国信贷对匿名分析的做空报告做出了强烈反应。在递交给港交所的澄清公告中,中国信贷称,“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报告提出的所有重大指控毫无根据,并包含各种失实陈述及恶意猜测”。公告称,公司正就匿名分析报告所载的指控寻求其法律顾问的意见,并保留对匿名分析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昨日,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向苏州 “12345” 投诉称,他们通过一家叫作“绿能宝”的融资租赁公司网络平台进行理财投资,结果理财项目一再出现逾期兑付的情况,导致无数投资人的钱有去无回。由于“绿能宝”目前客服中心等联系方式均无人接听,已有1000多人的投资客组成了一个维权群。记者从苏州警方获悉,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苏州 “12345” 电话不断接到针对 “绿能宝” 的集中投诉 昨天上午,苏州 “12345” 集中接到群众投诉,称通过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网站平台进行了投资,但是,在该网站上投资的产品到期后,一直无法返还金额。近期更是发现该公司的运营出现了异常,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客纷纷向该公司所在的注册地进行投诉。 容先生来自广东珠海,他告诉记者,他通过网络查询了解到 “绿能宝” 这个投资平台,多方了解后发现,该公司是美国OTC上市公司SPI在中国大陆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于是就放心进行了投资。今年3月16日至4月15日期间,容先生尝试在该平台投资了10万元,但是,产品到期后一直没有返还金额。经过多方打探后,他和众多投资人均发现该公司运营出现了异常。 记者昨日查看了苏州 “12345” 投诉平台,发现在上午9点至10点之间,就有超过10个电话集中投诉 “绿能宝” 逾期不返还投资人钱财。截至昨日上午11点,有关 “绿能宝” 的投诉累计近30单。 1000余名投资者抱团维权警方已介入调查 投资人可递交材料 针对 “绿能宝” 逾期兑付一事,全国范围内的投资者开始抱团维权。记者在这个 “绿能宝一家人” 的群里看到,目前群内已经聚集了1074名群友,都是先后进行投资的投资人。 “群里普遍损失每人在10万元左右,有一些一两万的小投资客,但是这个群体很大,金额相当可观。” 该群一位管理员向记者透露,这个群的人数还在不断上升中,他们现在都在集中想办法要回自己的钱,由于查询到 “绿能宝” 公司注册地在苏州,于是在群内统一组织群友向苏州 “12345” 进行投诉和举报。 记者登录 “绿能宝” 官网,发现该网站的所有理财产品均已下线,显示 “已售罄” 状态。而在置顶位置,有一个 “重要通知” 和一个 “绿能宝逾期情况公示”。“重要通知” 是一个由上海美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出的“联合声明”,声明称,针对投资人于2017年4月10日及以后(最长180日)出现的提现逾期情况,经平台与各方协调,现因光伏补贴延迟等原因,致使目前平台提现出现逾期现象,承租人不能按期兑付提现金额。 本报记者就绿能宝逾期兑付以及运营情况等问题询问相关平台,但截至发稿,绿能宝的客服电话4006161515,始终无人接听。据苏州警方证实,绿能宝在苏州的办公地址,也已经无人在办公。 昨日,记者就“绿能宝”事件向苏州工业园区湖东派出所了解情况,该所副所长马潞祥介绍,投资人可以向派出所递交相关材料,并说明个人投资情况,目前经侦大队已经对此事介入调查。 相关链接 绿能宝陷入逾期危机 已不是一两次 百度百科显示,绿能宝(Solarbao)为美国OTC上市公司SPI投资9999万美元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绿色能源领域,以融资租赁业务为基础的互联网类金融公司。但是,早在2016年5月,就有媒体踢爆:“绿能宝融资租赁模式惹争议,母公司巨亏存自融嫌疑”,此事件引发网友极大关注。 据媒体报道称,2016年5月,绿能宝母公司SPI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财年SPI净亏损高达1.85亿美元(约12.11亿元人民币),创SPI历年亏损新高。2015年初SPI发布互联网金融产品绿能宝,SPI称绿能宝是基于融资租赁的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旨在通过众筹的方式解决光伏电站融资难题。有分析人士指出,绿能宝大规模的营销广告投入导致耗损不少。而这种大规模的营销难以持续,再加上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举措的不断强化,该平台的模式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果不其然,4月17日,北京媒体曝光绿能宝逾期提现事件;5月8日,媒体再次报道“绿能宝出事了”,报道称,绿能宝在上海的办公地址,均没有找到工作人员在办公。经过查询发现,绿能宝运营方已被工商部门列入异常。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央广新闻》报道,今天上午,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在北京朝阳法院缺席判决,因借款未按期偿还被告朱先生被判偿还剩余本金4.8万多元,因约定的违约金及罚息已超过年利率24%的上限,法院判令朱先生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罚息及违约金。主审法官郝卓指出,该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2年增长近5倍,大量诉讼仅由少数个人及公司提起,从借款本金中直接预扣的高额中介费或成为中介机构规避法定利率限制的途径。 一人起诉486案 大量诉讼集中在极少主体 上午9时,夏先生起诉朱先生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在北京朝阳法院公开宣判。被告朱先生未到庭,原告夏先生则委托律师代为出庭。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3年8月23日,朱先生与夏先生签订《借款协议》,约定朱先生借款123796元用于经营,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每月15日偿还8115.52元,还款分期月数为18个月。协议同时约定,夏先生代交支付给信和汇金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的咨询费、信和汇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审核费、信和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服务费后,将剩余本金支付给朱先生。 《协议》同时约定,借款人逾期还款应按当月应付未付金额的10%给付逾期违约金,不低于100元,每月单独计算;同时需每日按未还金额的0.2%支付罚息;未按期支付利息,未还本金的利息并入本金,从逾期之日起按罚息利率每日计收罚息。 同日,朱先生与上述三公司签署《信用咨询及管理服务协议(借款人)》,确定咨询费为12135.96元,审核费为1903.68元,服务费为9756.36元,合计23796元,上述费用从借款本金中扣除,由夏先生代为支付。另8月20日,信和汇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曾与朱先生约定扣除信访咨询费100元。 当天,夏先生向朱先生支付了借款99900元,并代朱先生支付了咨询费、审核费、服务费、信访咨询费。夏先生表示,此后朱先生按期足额偿还了11期借款。 法院认为,朱先生应依约按期清偿借款本金及符合约定和法定的利息。其偿还部分本息后未再偿还剩余本金利息,构成违约。《借款协议》约定的逾期违约金、罚息,超过了年利率24%的标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不予支持。最终,朝阳法院一审判令朱先生偿还剩余本金4.8万余元,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罚息及违约金。 据悉,仅在朝阳法院,夏先生即已提起民间借贷诉讼486起,其中2016年起诉了322起,2015年起诉了153起。判决书显示夏先生系自由职业。主审法官郝卓介绍,这种情况在朝阳法院并不少见,法官通常把这种案件称为“串案”,也就是原告相同、被告不同的多起案件或被告相同、原告不同的多起案件。郝法官表示,2016年朝阳法院审结的民间借贷案件中,最多的一个人提起了418起诉讼,据统计同一原告起诉超过50件的达到了20人,而一家公司更是在该院起诉了1395件民间借贷诉讼。 郝法官介绍,这些提起大量诉讼的个人往往是民间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高管、股东或工作人员,其作为出借人出借资金获取利息收益,而中介机构则作为居间方从中收取咨询费、审核费、服务费等中介费用。而提起大量诉讼的公司则往往是P2P网贷平台的运营者或关联公司,他们往往在借款人逾期还款时代为清偿本息,并从出借人处受让取得债权,转而再向借款人提起诉讼追偿借款本息。 民间借贷增速猛、数额大 借款人缺席诉讼难送达 据北京朝阳法院通报,近几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增长迅猛,2014年该院受理民间借贷纠纷1956件,至2016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11658件,两年增长了4.96倍。今年增长势头仍然不减,仅前4个月,该院已受理此类案件8777件。同时,涉案标的数额巨大,超大标的案件数量持续上升。2016年该院审结民间借贷案11183件,总标的56亿,单个案件最大标的9400万,标的超过1000万的案件数量由2013年的21件上升为2016年的95件。 审理中,朝阳法院发现因对借款人资信水平的审查能力、个人信息的辨识能力有限,许多案件诉至法院才发现,借款人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不准确,造成案件送达难、公告送达及普通程序适用比例高,缺席判决的情况较多。郝法官介绍,仅粗略估算,2016年该院就至少有近1300件案件缺席判决,占到了判决结案数量的1/5以上。同时,在很多案件中,存在当事人对还款方式约定不明,对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还款方式理解不准确、本息计算错误等问题。 郝法官指出,上述约定不明确、理解不准确问题易引发争议,同时借款人个人信息不准确问题更带来了案件审理的困难、诉讼周期的延长以及出借人权利救济成本的增加。为此,郝法官建议借贷双方在书面合同中明确约定并准确理解适用金融借款还本付息方式,同时建议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在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选择适用简易或小额诉讼程序,以利于受损权益及时维护。 中介费或成规避利率限制“法宝” 建议禁止中介预扣中介费、受让债权 北京朝阳法院民一庭副庭长矫辰介绍,在民间借贷案件中,从给付的本金中直接预扣中介费是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普遍做法,在前面提到的串案中,借款资金有可能来源于中介公司,也就是说作为出借人的个人仅是“名义”上的出借人,实际上利息收入和中介费用可能均归属于中介公司,这样中介公司就将其借款收益通过与其存在关联的“名义”出借人进行了拆分,从而规避了法定的利率限制。 在P2P的民间借贷案件中,中介服务费通常在借款本金中一次性扣除。借款逾期时,网贷平台往往代偿借款并从出借人处受让取得债权,在此情况下,网贷平台或其关联公司亦成为了出借人,也存在利息收益和中介费用均归属于同一主体,中介费用是否应一并计入利息受法定利率上限约束的问题。 采访原告代理人 同时,矫辰法官指出,在借款本金中一次性扣除中介费用,常引发借贷双方的争议。原因在于,预扣中介费的做法导致借款人实际收到的本金少于协议约定的本金数额,但借款人却需按照借款协议约定的本金及根据该本金数额计算的还款额还本付息。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借款人实际收到的借款本金计算,借款协议的实际年化利率已经超过24%,在有些案件中甚至超过36%,特别是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关联公司从出借人处受让债权后,更成为了借贷关系中的出借方,其既通过收取中介服务费获取利益,同时又按照借款协议约定的借款本息获取收益,实质上获得了高额利息。对此,朝阳法院建议相关监管机关关注此问题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加强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服务费用收取的规制和监管,适时出台相关文件规范费用收取标准及方式。 矫法官指出,依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同时该《暂行办法》规定借款本息应归出借人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与出借人、借款人另行约定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但就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式,《暂行办法》未作明确。 针对以上情况,朝阳法院今天向中国银监会发出司法建议,建议中国银监会在《暂行办法》基础上出台细则,禁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关联公司代借款人偿还借款并从出借人处受让债权,禁止直接从借款本金中扣除中介费用。 ...
2015年6月,美团创始人王兴接到了一条来自猎头的短信:“王总您好,想邀请您作为万达电商CEO的职位,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接触一下?” 这条有着语法错误的消息让王兴哭笑不得: “听说万达给的薪水很高,想想还有一点小激动。” 高薪挖人是万达电商给互联网行业的最深印象,但除此之外,很难有人能说出运营了5年的万达互联网业务究竟做了什么,只有频繁更换的CEO、与腾讯、百度无疾而终的合作和缺乏影响力的产品。 业务多元化一直是万达集团的重要策略,比如在文化娱乐、百货、旅游、影视等领域的突飞猛进,而万达有意电商这样的新兴业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接近万达的人表示,当年5月左右万达就已经开始组建O2O体系。 彼时,万达主营业务商业地产正面临严峻挑战,重资产、租金回报率低,况且万达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重点城市,业务基本饱和。这时有高强现金流、高流量的电商业务进入了万达的视野,这也被万达视为下一个转型的重要抓手。 但在运作了四年之后,形势急转直下,万达电商2016年被合并进入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新任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总裁曲德君公开表示:“万达从来没说过要做电商,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很早就说过,万达做的不是电商,既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是一个完全创新的东西。” 以王健林和马云的 “亿元赌局” 为始,以 “从来没说过要做电商” 为终,万达的名字在中国电商圈里就如同永远被等待的 “戈多”。 5年连换3个CEO,战略摇摆不定,万达在互联网业务上的突破甚至不如独自闯荡打拼的王思聪,资源和财力雄厚的万达究竟为何没有做成电商?而在曲德君的治理下,万达的互联网业务又将如何开启新的转型? 五年五个方向,万达电商学费昂贵 万达初涉电商的2012年正是中国电商行业的多事之秋:阿里的双十一虽然达到了191亿,但虚假发货、刷单、中小商户盈利难的问题正在困扰这家未来的超级巨头;京东还没有上市,年底虽然完成了一笔4亿美元的融资,但却被称估值进一步降低,物流的高额投入也没有看出回报;同样从线下转型而来的苏宁正处于转型阵痛期;唯品会则被媒体称为流血上市。 但就是这些正处于融资困难、盈利能力不强时期的电商,给了实体商业重重一击。2012年后,传统零售业不得不开始面对困局,拥抱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万达现在的模式盈利能力很差,所以必须要寻求电商业务的帮助。”分析人士指出。 万达的电商梦想瞄向了这时最火热的话题:O2O。 “当时电商都在追求规模化,用户数量和日活是最关键的指标,而万达因为万达广场,拥有相当精准和活跃的庞大用户。所以最初的想法就是利用这些线下用户,来给万达的线上业务导流,至于为什么导流到线上或者到了线上能做什么,万达方面并没有做太深的思考。” 参与万达电商最初期构架的早期管理人员张明表示。 万达的第一版电商平台做得并不顺利,其功能严重依赖万达原有的业务,很难向更大的市场推广。 2014年,在引入腾讯百度建立合资公司之后,万达有了新的想法。根据腾百万三家合作协议,这三家巨头将会员打通,建立通用积分联盟、大数据融合,以图将腾讯、百度的会员导流过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圈。 但一直以来,飞凡的会员只能用手机号进行注册,腾讯和百度的协同效应并未展现。 张明表示:“此时万达的想法已经从原来的导流变为了数据二次开发,以前万达自身的积分体系和会员体系做的并不好,万达和用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基本为0。会员体系或许能够帮助万达直接接触用户,而数据的挖掘分析,当时也是零售业的热点。” 不过,万达电商也没有在这个领域坚持太久,很快在新任CEO董策的指挥下,万达电商管理层主要目标变成了智能广场建设。 2015年年中,飞凡网正式上线,从其网站构架上看,主要分为餐饮、电影、金融等板块,基本上涵盖了万达广场的业务范围。在这个网站上,消费者可以获得包含电影、餐饮等在内的各项服务。 “当时的核心逻辑就是能够让万达线下的生意做的更好一点,来对抗电商平台的入侵,也能够让万达广场收到更多的租金。” 前万达电商中层管理人员李翔表示。 而当接替董策的CEO李进岭上任之后,飞凡的业务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销售商品的电商或者O2O,甚至也不是智能广场,而是转型成为面向购物中心提供整套"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技术提供商。根据内部解读,万达的电商体系未来将更多承担为万达广场商家提供信息化改造的任务,从而完成数据以及广场的整体智能化升级。 最新的消息是,今年3月时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与IBM达成战略合作,万达将利用IBM的相关技术为企业提供云服务,以图 “打造全球唯一的 ‘实体+互联网’ 全生态智慧开放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零售餐饮、影视娱乐以及网络金融服务等资源,为实体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全生态智慧生活体验 。” 关于这种转变,一部分万达电商前员工表示赞同,而一部分则表示反对。表示赞同的认为,在中国做电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库存、品牌、商业模式等,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对于万达广场里面大量的商户来讲,信息化程度还比较差,万达必须先帮助这些商户来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梦想。” 反对者则认为,万达电商在此之前其实已经做过相当程度的智能化改造,但是效果并不好。“首先在万达广场入驻的很多都是连锁品牌,甚至是国际化的大连锁品牌,这些品牌的特点就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而且不愿意给万达提供接口。另外,即便是未来信息化改造升级做的足够好,万达旗下App的用户粘性也相对较低,无论是数据变现还是金融变现都没有太多的可操作空间。” 战略层面的摇摆、发展方向的迷惑不清,让万达电商付出了昂贵的学习代价。 地产基因强大,内部支持仅是口号 “你们缺乏互联网思维,暂时不考虑合作。”2014年,马云发短信给王健林,明确拒绝了后者的合作意向。 而五年之间,万达电商延续自集团的军队文化,与互联网公司格格不入,成为了阻碍万达电商前进的绊脚石。 2014年8月,王健林拉马化腾、李彦宏一起组建腾百万。最初的规划显示,万达电商总投资50亿元,三家持股比例分别为:70%、15%和15%。百度高级副总裁向海龙、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吴宵光进入董事会,并计划此后未来5年将追加投资至200亿元,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 发布会现场,王健林表示万达电商第一不做实物,第二不卖商品,而是卖服务。 此时是万达电商看起来最明媚的时光,甚至反过来影响了万达旗下的商业地产。2014年12月23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媒体的反馈是,万达商业地产能成为2014年港股募集资金最高的公司,依靠的正是电商领域的布局,在互联网被热捧的时代,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故事总是能够引起资本市场的无限兴趣和猜想。 在第100座万达广场开业仪式上,王健林更是称:“万达的文化、电商、旅游等三大产业将成为万达发展新的三驾马车。” 2015年年初,万达方面表示有两家互联网投资基金以10亿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万达电商5%的股份,这意味着在短短几个月内,万达电商的估值从当初的“50亿元”注资,达到了200亿元。 不过腾讯百度、万达电商、万达地产之间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 深度参与了合作过程的万达电商前高管郑晓亮表示,在腾百万的合作中,存在着根本理念、理解上的问题。 “最初的腾百万就是王健林私下拉着马化腾、李彦宏站台。三方的确草签过50亿的协议,但协议中的条款很多,而且腾讯和百度主要期望投入资源而不是现金,比如腾讯的微信接口、百度的搜索导流等。” 郑晓亮回忆,当时飞凡的相关领导找到了微信部门索要入口,但是微信给的反馈是飞凡产品太差根本没办法和微信进行对接,前前后后改了好几版也没办法达到微信的要求,所以这个合作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和百度的合作大抵如此,一直以来,飞凡的会员只能用手机号进行注册,腾讯和百度的协同效应并未展现,当然,那个传闻中的“50亿”和“200亿”也都未实现。 2016年7月7日,“飞凡”的实体运营公司“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投资人由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王健林变更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同时,该公司的企业类型也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则从丁本锡(万达集团总裁)变为曲德君(万达金融集团总裁)。 这意味着万达电商和腾讯、百度的合作已经完全中止,今年年初,万达官方表示:“由于综合因素影响,三方并未实现投资性合作,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飞凡”)完全由万达出资,腾讯和百度并未实际投入任何资金。” 外部无法看懂万达电商,更糟的是,在万达内部对电商的态度似乎也并未完全统一。万达电商本该是万达未来转型多元化的核心出口,王健林甚至强硬地表示,“将万达所有网上资源统一划给电商公司,集中资源。这不是要求,是纪律。”但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更何况万达一直是一家唯KPI是举的公司。 和万达电商配合不好不仅仅是地产公司,万达广场、百货、院线、酒店等都不愿意和万达电商进行配合。郑晓亮表示。 “大老板推的越狠,反弹越大。因为手下的人很清楚,即便大老板强硬要求配合支持,但是其他部门的KPI可是一点都没有减少。如果没有支持,或者支持少,最多是被责备。但如果是自己的KPI没有完成,可能就会被直接开除。”从万达电商离职后创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孙建宇则如此评价王健林对电商支持的强硬要求。 据孙建宇称,当时有万达旗下的其他业务在面对电商要资源支持的时候竟如此回复:“我们非常支持你们的业务,要不我们互相支援一下,我们拿出一些资源,你们帮我们承担一点KPI。” 这意味着相对弱小的万达电商很难获得万达集团旗下的优质核心资源,据孙建宇回忆,当时和万达电商配合比较好的是母婴类品类,因为这是新兴起的品类,希望得到电商的支持。而反面则是万达的院线系统,虽然王健林强调说万达所有线上的统一出入口都是飞凡,但是院线当时的网上售票系统非常成熟,根本就不会考虑跟刚刚开始打市场的飞凡进行合作。 “王健林在电商刚建立的时候,可能还会倾注很多注意力,口号也喊得响,但到了后期他很难真的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电商,当时喊口号更多的也就是一种焦虑。”在万达电商刚刚成立就入职的普通员工王雪峰表示。 2016年年会上,王健林公开表示2016年万达电商业务要赚钱,不能只赔钱。面对KPI压力,万达电商甚至出现了“刷单”现象。王健林似乎并不知情,他曾表示:“我特别说明一点,这560亿销售额虽然绝对数据看似不是特别高,但我们起码做到了两点:很少刷单,很少退货。” “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为了完成KPI,一部分员工在商超领域进行刷单,后来开除了一大部分。”2016年左右短期入职的万达电商员工徐飞表示。 电商的核心要务是“烧钱”,智能广场的前期投入又太高,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这让一直重视KPI的万达集团其他部门无法理解,矛盾开始爆发。 2015年5月,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德力在微博上表示:“某些从事电商工作的人,上辈子有可能是做房地产营销的,海阔天空却又闭门造车;也可能是做文学研究的,目空一切同时顽固不化。” 在这种指责的背后是地产业务和互联网业务之间的文化差异。有熟悉万达地产的人士表示,万达的企业文化核心永远是无条件执行,万达主要奉行令行禁止的军队文化,如万达有打卡文化,所有人都要8:30打卡上班。 在平时的沟通中,万达则奉行“政委文化”,老板讲话之后要发内部红头文件签发抄送并组织学习,内部的互相称呼都是“同志”。在万达电商的高层任命书上会写上“任命xx同志为万达电商xx职位”,总裁办签字,而离职了还会有一个同样的“撤销职务”通知的红头文件。 在这种文化下,万达内部分为“许三多”和“成才”两派。前者誓死效忠万达,无论什么样的政策都永远执行;而另一批人则希望能够得到更广阔的天空,打破万达封闭的管理模式。而最后离开的往往是“成才”派,留下来的则是忠实执行命令的“许三多”。 这就是王健林商业帝国的用兵法则,铁打的万达流水的兵,在万达成熟稳定的体系下并不需要太多躺在功劳簿上休息的老将,只需要那些高度执行的兵。有前万达地产的员工表示,有的万达广场甚至一年要换三次总经理,不换的区域实属凤毛麟角。 高薪挖人、频繁换人,谁为业务负责? 200万人民币,这是万达电商第一任CEO龚义涛的年薪,但万达的第一版电商平台做得并不顺利。2013年8月,万达IT部门接管万达电商,诸多原有团队成员相继离开。2014年3月龚义涛离职,4个月后COO马海平离职。 效力万达电商四年之久的王雪峰透露,在这段时间内中层流失率超过50%,而龚义涛在职期间,也并未获得多大权限,基本处于被架空状态。 龚义涛离职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万达,通常先是用PPT的模式向领导请示汇报,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批准才能做。我们互联网企业出身的人没有这个习惯,我们的思维是发散型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这是万达电商高管名单的第一串名字,而这个名单更新之快让人乍舌。 牵手腾讯、百度的发布会后不久,曾任佳品网联合创始人、COO的董策走马上任,“董策时代”也被历经龚义涛、董策、李进岭三代的王雪峰称为“万达电商史上最和谐的一代”。 和谐的背后,是董策和王健林的之间的良性互动,王雪峰表示:“当时万达电商的氛围非常好,董策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团队的想法直接向老王(王健林)汇报,而商业地产的主要负责人曲德君也非常支持飞凡的业务,给了很多资源支持。” 不过随着万达业务波动,曾经的“和谐”也很快烟消云散 。2015年6月,董策正式离职。 关于董策的离职,一种说法是:5月的一个周末,曲德君带队去通州万达广场考核万达电商智能广场布局进展,很多万达集团高层领导一起参加。但现场体验效果非常差,智能闸机、智能点餐、智能停车都出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曲德君当场发飙,当天返回集团向王健林汇报。而当周王健林刚刚在杭州和马云有过沟通,对电商的发展非常失望。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董策的闪电离职。 不管离开的原因究竟如何,核心结果是董策离开以后再没有人可以经常性的向王健林汇报,而只能向曲德君汇报,在万达的体系下,这样的汇报结构很难达到理想的反馈速度。 王雪峰认为,在万达电商的历任CEO里,董策是最有想法的:“但是董策的一些想法过重,建立在万达有钱,所以 ‘有钱任性’ 之上的,而不是互联网四两拨千斤的想法,总是希望能够先用钱开路。” 王健林曾公开评价过往的高管:“他们来了只是卖东西,找不到感觉。”董策走后,王健林对万达电商CEO的要求悄然生变,网上流传出的招聘条件称:“应聘者需要能力偏整体运营方向,而非技术方向;年龄在38岁到50岁之间,有知名互联网公司CEO、COO工作经验;全面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创新、平台构建、品牌营销以及日常运营等工作。” 2016年2月,飞凡迎来了第三任CEO李进岭(也是最后一任)。李进岭曾先后在宝洁公司、摩托罗拉、百事可乐等公司任职。2007年加入艺龙旅行网,主管销售、渠道方面工作。2013年进入芒果网,出任公司CEO,并主导了芒果网从综合OTA向旅游O2O开放平台的战略转型,与当时飞凡的期望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对于李进岭的关注,更多是因为传言其“年薪800万”。而经历李进岭时期的孙建宇表示:“(年薪)绝对没有800万那么高。” 在李进岭进入万达电商之前,万达电商内部有几个派系,分别是“外来者派系”、“阿里巴巴派系”以及万达集团派系,在董策离开之后曾出现了一段权力真空,最后选择李进岭也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孙建宇进一步表示。 销售出身的李进岭本身管理非常粗暴,在开会的时候特别喜欢说脏话。孙建宇表示:”李进岭刚来的时候就对着所有人发脾气。当时万达电商有很多派系,曲德君一直在做平衡,李进岭来了之后,就对所有的派系开火,后来变成大家集体对抗李进岭。” 而在业务层面上,李进岭也并没有作出什么成绩,经历了李进岭时期的万达电商普通员工徐飞描述:“李进岭从来没有真正理解万达电商的业务,很多东西都是继承了董策当时的想法或者是干脆听命于曲德君,他就做一个执行。” 2016年10月,万达内部进行了大量调整,网络科技集团(下称“网络集团”)从金融集团中独立出来,飞凡的业务方向也进行了大调整,转变为“实体+互联网”。随着网络集团的调整,李进岭的身份愈显尴尬。去年底,万达又先后挖来了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微软互联网工程院前副院长杨晓松、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徐辉几位重量级人物,分别担任网络集团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及副总裁。 今年2月李进岭正式离职,这也是万达电商自2012年创立以来离职的第三任CEO。 尽管李进岭的待遇并没有达到传说中的“800万”,但万达电商的待遇之好依然令人咋舌。一位猎头表示,在2013年后,万达电商挖人往往是直接给出原待遇的两倍到三倍,一些关键岗位甚至可以达到5倍,而最后谈判达成的工资也至少能够达到互联网公司同等岗位的1.5倍甚至2倍以上。 在直接的待遇诱惑以外,万达电商可能存在的未来更是吸引了很多互联网人才,自称“被伤透了心,最后降薪离开万达”的前员工表示:“当时在外面看,万达的确是实体经济做互联网行业里一个非常好的范本,它有资金,有广阔的产业布局,也有盟友,投奔万达也是觉得有很好的成长空间。”更重要的是,据多位离职的万达电商普通员工描述,和一般互联网公司相比,万达电商同等职位的工作压力并不高,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业务,一般都不会加班。 一个自然的问题,不差钱有未来又 “不加班” 的万达电商,为何无法留住人才? 事实上,这种高流动率则是万达企业文化的缩影。万达的办事流程比较像政府机构,一个事情走上十几天并不算新闻,徐飞回忆称:“从上班到拿到电脑,走了十个工作日的流程。” 互联网公司的扁平化管理,在万达人看来是 “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自然让那些更注重 “自由” 的互联网人觉得束缚,万达电商离职员工普遍觉得万达电商高层缺乏对电商的基本理解,徐飞表示:“万达的高层和上级沟通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外宣传就是自己在做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的事情,但是具体做什么却没人知道。” 孙建宇认为,员工和中层离开还有重要原因,虽然万达电商给出来的薪水还不错,但是实际权限给得非常少,兄弟部门又不配合,很难完成集团下达的任务。 “挖人去飞凡或者万达容易,从飞凡或者万达电商向外推送人才就比较难了,很多公司不喜欢用万达电商出来的人。”一位猎头表示。 曲德君接手,万达互联网业务发力金融 在李进岭离职之后曾传闻称,王健林将指派王思聪接手万达电商,但最终操盘万达电商的还是效力万达十几年的老臣子曲德君。 究其根底,万达电商持续动荡原因在于,万达旗下业务盘根错节,除非是王健林或其亲信亲自调动,作为新生业务,万达电商的人根本没足够实力去推动万达旗下各种资源的整合,曲德君曾横跨万达多个部门,又曾亲自指导万达电商,有助于稳定局面,便于跨部门间协调,开展工作。 与万达颇为严格的曝光制度吻合,已在万达工作接近十五年之久的曲德君公开信息并不多。按照万达商业地产年报公布的高管名单,曲德君作为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为该上市平台的三号人物,仅次于主席丁本锡以及总裁齐界。 一位接近曲德君的人士表示,曲德君在万达内部地位高的原因主要有二:“在万达内部曾历经多个部门,对互联网领域有接触;万达广场飞速增长背后,有曲德君的重要功劳,得到王健林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曲德君原来是万达金融集团的负责人,而金融领域正在成为未来万达的重点方向之一。此前万达集团全额收购快钱标志着万达电商正式在互联网金融核心环节布局,万达尽管有着庞大的线下商业平台,但却一直受困于支付领域,打开飞凡,除了能下载一些优惠券之外,并没有网上支付方式;而在线下,万达商场里的商户各家使用各自的支付工具,也很难把客流量转换为有效数据。收购快钱之后,万达电商可以有成熟的第三方支付使用,对其O2O业务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在金融体系下还有万达集团大体系下的网络投融资平台。投资人可以通过此平台购买债权,平台上的金融产品本息都将由万达投资公司进行担保。 2016年10月13日,万达方面宣布成立“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旗下包括飞凡信息公司、快钱支付公司、征信公司、网络数据中心、海鼎公司、网络信贷公司等。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总裁由原万达金融集团总裁曲德君担任。 新成立的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从万达金融集团独立分拆出来,专注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新一代物联网模式。而万达金融集团发力传统金融业务,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万达金融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由广发银行原董事长董建岳担任。 此次任命得到了一些万达电商前高管的认可:“一个企业在最初发展的时候,班子最重要,班子稳定才能决定未来到底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万达电商以前的想法就是先定战略,然后找人填空,但是填着填着就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就换班子。” 万达的高薪招人仍在继续,有国内电商平台的相关从业者表示在最近一个月期间很多人员都接到了猎头的电话,待遇为大概年薪50万-70万。 最后一个问题是,万达是否已经做好了要为转型做好不顾一切的准备? 2015年4月的绿公司年会上马云逼问王健林:“万达转型,准备付出怎样的代价?” 王健林历数四次转型历程,称转型肯定要付出代价,万达正努力把这个代价控制在即使失败也完全能承受。 但显然马云对这个回答很不满,追问:“我听了半天还是没听明白,到底准备付多少代价?” 被马云逼到墙角后王健林说:“我们也不准备付出多大代价,代价太大,我们就变穷了。” 马云对这个答案报以掌声,全场大笑。 注:文中郑晓亮,张明,李翔,孙建宇,王雪峰,徐飞均为化名。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当大家还在揣摩庄辰超的 “便利蜂” 到底想干什么的时候,刘强东又扔出了百万便利店的炸弹。除了京东以外,阿里、掌合天下等大玩家也纷纷进入了收编便利店的市场。那么,狂想曲已奏起,便利店风口上能飞起多少只猪呢? 5月初的某个早高峰,笔者来到便利蜂长远天地店,在店内,笔者选择了一份关东煮,通过打开便利蜂App扫描货品上的二维码,共计消费7.5元。 笔者站在店内直至吃完期间,收银队伍排得仍像一条长龙——大多数人仍然习惯传统的在收银台排队、付费,而不是像笔者那样选择便利蜂的自助购物功能。 午餐前,笔者又来到中关村的另一家便利蜂,穿着便衣的店员开始接收订单、配货、分拣,可能是对流程不熟悉,店员在整个过程中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陆续地,有消费者到店提货,店内竟然还有很多订单没有完成分拣。在这过程中,笔者甚至听到店员引导消费者取消自提订单、重新在店内自助购物。 从以上购物体验来看,今年实体零售出现的 “新物种”——便利蜂并没有达到他宣传的预期。 便利蜂是不是在玩概念? 便利蜂是庄辰超离开去哪儿后的创业项目,作为试水 “新零售” 的入口,庄将便利蜂定义为 “以科技驱动” 的便利店企业。 目前,“新物种” 便利蜂在购物体验上有四种选择:两种是线上选择(线上支付送货上门、线上支付线下自提),两种线下选择(店内自助购物、传统的购物模式). 虽然App自助购物是便利蜂的主要宣传点,门店自提也更多是对送货上门的一种补充,但在笔者走访便利蜂时发现,目前顾客自提多在收银台完成,如果收银员负责自提交货,反而会降低收银效率,但安排专人负责配货分拣,又会增加人员成本。 这与便利蜂的初衷相去甚远——尽管它想完成便利店线上线下的融合,现在看来,用户体验尚未达到最佳,业内人士介绍:便利蜂运营的核心是以线下为流量入口,往线上引流,但首先仍是线下店要做得好,吸引人,做好这一步,才会有引流的事。 短短几个月,便利蜂在北京已有7家门店,在外界褒贬不一的评价下,手握30亿人民币的庄辰超到底要在便利店风口下做什么样的生意,这是外界一直在揣摩的问题。 在传统零售其它业态关店潮的背景下,便利店的表现是逆市上扬的,据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便利店在2015年实现了超过13%的增长,几乎是2014年增速的两倍。 两年前,互联网进入便利店领域的第一批玩家开始入场,后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两种结局:要么销声匿迹,要么找到靠山。 找到靠山的那批玩家在今年又玩起了新零售概念,便利蜂作为后来者,闯进拥挤的北京便利店市场,但也有专业人士质疑称:“便利蜂仍停留在玩概念的阶段。” 其实,在便利店这个传统业态中,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三大问题:1、毛利薄,产品真假难辨;2、进货渠道相似,缺少差异化竞争;3、品牌商服务(物流、动销等)不到位。 业内人士表示:“711在北京的营业额算是高的,其中直营店的净利润为2.68%,加盟店只有0.68%!” 同时711的毛利率又比国内连锁零售要高,所以可以看出便利店盈利是很难的。 “所以,唯一能解决当前盈利难的办法就是快速扩张规模”,上述人士介绍。事实上,这也是便利蜂的“小目标”——在北京开一万家店。但这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便利蜂用5年时间开200家店就不错了,前提是先扛过前三年”,上述人士称。 便利店的轻重模式之争 据凯度零售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快速消费品互联网B2B市场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市场存在约680万家传统社区中小门店。2014年到2016年,传统中小门店数量的复合增长率是-2%,并且正在加速被互联网公司 “收编”。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日益普及,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电商巨头在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些海量的线下小店。 2016年阿里巴巴推出B2B平台 “零售通”,让中小零售店主可以通过 “零售通” APP直接进货,并计划用3年时间覆盖100万家零售店。近期,京东采取品牌便利店加盟+O2O的策略,提出未来5年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的计划。苏宁也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为苏宁小店开路。 便利店为什么能成为风口?除了资本角逐,更是因为在传统零售业态体系中,便利店是综合驾驭成本最高的业态,更有一种说法称,便利店是实体零售最后的 “净土”。即便7-11进入北京市场十几年,但是在便利店这个 “不存在饱和之说” 的业态中,至今未出现全国性的市场霸主。 在互联网与线下便利店结合之际,出现了两种业态的便利店模式:一种是轻资产模式,另一种为重资产模式。 京东近期的选择是轻资产模式。其实早在2014年,京东就曾实施过万家便利店计划,但是这个项目后来被外界认为是一个失败的项目。而如今,京东到家又开始了轻资产运营的模式,4月10日,刘强东对外宣布京东要在未来五年内将在全国开设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也是走B2B送货模式。 而今年出现的另一个新零售 “超级物种”——盒马鲜生与爱鲜蜂一样属于重资产模式。重资产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是建立的竞争壁垒很高,同类企业不易模仿。几乎所有的传统零售带都是重资产模式,因为要选址开店,自己运营门店,连锁企业还要有自己的物流网略,因此有行业人士表示:“重资产,或许更进阶现代零售的本质。” 那么重资产的便利蜂与传统模式的便利店有什么区别? 便利蜂一开始就设置了门店+App双线运营的架构,除了盒马鲜生也是双线运营外,在传统的零售行业中,无论是实体零售触网,还是线上品牌拓展线下渠道,总是没有办法同步进行。 如果不双线运营,会怎么样?以多点和物美为例,林捷表示,多点与物美在前期没有打通线上和线下两端,导致促销系统和会员系统价格不一,用户体验很差。而双线运营的架构下,避免了传统的零售业左右手互博的问题。 线下融入互联网元素、线上有门店做支撑,团队既有便利店从业者又有互联网从业者,便利蜂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边适应一边成长。 在便利店这个看似传统的零售业态下,过去少有互联网和资本联手跨界大举进入市场。传统零售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大卖场作为主战场在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相比之下,便利店及街头小店增长迅速、接近消费者,兼具社区服务功能,提供便民服务的零售终端正随着科技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这是便利店吸引资本进入的原因之一。” 前 “去哪儿网” 集团副总裁、现 “货圈全” 创始人张泽表示。 便利蜂创始团队来自7-Eleven和邻家,创业初始由斑马资本投了3亿美元,注册资金是1亿人民币,看起来底气十足,但与传统便利店相比较而言,只是一个小型玩家。据了解,全家注册资本是4.86亿,北京711注册资本为7.26亿元,上海711注册资本味4.4亿。 说起资本驱动模式,最典型的案例是满大街的共享租车,先是滴滴在网约车市场是典型的资本驱动型,而最火的共享单车摩拜单车和ofo从一生下来就是资本驱动型,可以称是,没有资本驱动,这些行业根本没法活下去。 如今的新零售领域又是一个资本驱动的产业,阿里、京东的强势布局,这背后正是强大的资本支持。所以便利店这个业态,也是一个需要资本不断涌入的行业。 当前国内便利店处于极度不饱和状态,虽处在风口浪尖,但便利店业态需要的是精耕细作。零售行业从业者介绍:如果按照投资的高回报需求来看,便利店很难实现快速且高额的回报,资本的过度驱动下,也会让企业发展误入歧途。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未来,太空旅行玩累了,或可以来这里歇歇脚。 提到上太空,大家都想到了 SpaceX 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早在 2016 年就成功在海上回收了火箭。 但你可能不知道,那艘火箭真正的任务,是把新型的太空舱送到国际空间站。 海上火箭回收 而这个太空舱的主人,正是罗伯特·毕格罗(Robert Bigelow)——他是川普的好友,美国酒店业大亨,拥有亿万美金财产。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要把酒店开到外太空! 罗伯特·毕格罗 被核弹和外星人吓大的太空男孩 1945 年,毕格罗出生在了美国最神秘的军事区 —— 51 区附近的一个荒漠小镇。 那年代的 51 区是美军玩核爆实验的地方,住在距离试爆点只有几十英里的毕格罗,亲眼目睹过的核爆试验就超过了 800 次。 不仅如此,51 区还是外星人的观光胜地。毕格罗在 7 岁和 15 岁的时候就经历过两次 UFO 事件。 整个童年生活,除了要面对核爆的威胁以外,还要害怕被外星人抓去做实验。可能正因为这样,毕格罗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地球真是个危险的地方。 还在上学的他,就已经定下了人生目标:上太空! 不像我们小时候说要当宇航员这种糊弄老师的话,毕格罗可是玩真的。 18 岁的时候,毕格罗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世界百强名校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还专门去学习飞行器设计。 不知道是天赋异禀还是为了梦想而奋斗,毕格罗一直都是系里最优秀的学生,这也成功吸引到了许多航天学教授的赏识,甚至连 NASA 的工作人员都主动和他联系。 正当大家以为毕格罗就这么顺顺当当地加入航天事业,屁颠屁颠地成为一颗螺丝钉的时候,他拒绝了学校的挽留和 NASA 的邀请,扭头就当起了房产中介。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1970 年,拉斯维加斯正准备大规模发展,毕格罗就用极底的价格买下了郊区的一间破房子,两年后,以 50 万美金的价格转手出去,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靠着在拉斯维加斯倒卖楼房,用了三年时间比格罗就成为了一位千万富翁。 商业头脑如此出众的他,千万富翁算得了什么?这时候的他玩起了快捷酒店的生意,经营妥当让毕格罗迅速发展了 15000 多家分店,构建起了自己的酒店王国——美国经济套房连锁酒店。 40 年来,毕格罗一直忙于积累财富,终于让他获得超过 10 亿美元身家,成为驰名世界的酒店业大亨。 毕格罗的酒店之一 把酒店开到太空去! 天才都喜欢搞事情,更何况是一个有钱的天才。 1998 年,毕格罗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砸出 1.8 亿美元成立了私营太空公司——毕格罗宇航公司(Bigelow Aerospace)。 毕格罗宇航公司 把事业和兴趣结合起来是多少人的梦想啊,腰包鼓起来的毕格罗把小时候的目标和自己的事业凑在了一起——将酒店开到太空去! 2013 年毕格罗就解释到:他进入商业地产业的原因是获得必要的资源,以便为发展太空事业的团队提供资金。 机智的青年毕格罗 这一招「曲线救国」玩得溜。可干了那么久的房地产和酒店业,恐怕毕格罗早就忘了飞行器怎么造了吧?不过没关系,有钱人一般都比较任性。 他先花钱买了一块 50 公顷的土地给自己公司建了一栋豪华办公大楼,又高薪请了 150 位顶尖的航天人才,连 NASA 都被毕格罗挖走了不少人...... 隔行如隔山,即使再有钱,还是有人会产生质疑,直到毕格罗真的把卫星做出来: 当初你们笑话我。现在你们看,这不就是么? 2006 年,61 岁的毕格罗发射了他的第一颗卫星 —— 测试版太空旅馆「创世纪 1 号」太空舱(Genesis)。 太空旅馆 聚集了这么多牛人,钱也花到位了,创世纪 1 号全身上下可是满满的黑科技。其中一个叫「放射式展开」的技术,连 NASA 都还没有掌握。 16 年 SpaceX 回收的太空舱 BEAM(Bigelow Expandable Activity Module),更是把 NASA 秒得渣都不剩: A、造价更低 B、重量更轻 C、体积可伸缩 有了这些优点,意味着可以节省燃料,减底运输成本。因此乘坐 BEAM 去太空转一圈,只需要 60 万美元,这可能是目前这个行业里,最低的价格了。 毕格罗宇航公司还在研制一款叫做「B330」的充气模块。「B330」作为一个房间,有私人床位和零重力厕所,空间更是足以让 6 个人舒适居住。除此之外,更是一架具备完整功能的航天器。 可伸缩体积的太空舱 NASA 已经与这毕格罗宇航公司签订了一份 1780 万美元的订单,而他们的太空舱也已经和空间站完成了对接。 完成了这些壮举,毕格罗可是狠狠地打了质疑他的人一记耳光。在一场演讲中毕格罗反讽道: 两年半前,有人嘲笑我们的计划,不过现在他们应该笑不出了吧。 商人出身的毕格罗很清楚,想要在太空酒店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必须要自己掌握运输渠道。于是毕格罗跟波音公司这家传统宇航巨头合作,参与了载人飞船的研发。 2012 年 4 月,他们共同研发的 CST-100 测试舱成功进入大气层内进行着陆测试,并且安全返航回地面。 CST-100 Geek 君有话说 人们都称毕格罗这类人为「富翁牛仔」。牛仔们都向往自由,不过这次他们骑的是太空船而已。对毕格罗来说,不管是外星人还是太空酒店,相信不可能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要成功就必须证明其他人都错了,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一位 70 岁的老头都还在为小时候的梦想奋斗,你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未来加把劲呢?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Pre-IPO私募进退调查: 机构地毯式揽项目 先期 “蛰伏者” 欲更早退出 Pre-IPO热潮 去年下半年以来,IPO发审的提速正在重塑一级市场的生态圈,各类机构、资金蜂拥而至,追逐上市之后形成的巨大溢价。但是,市场监管趋严,Pre-IPO项目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仍需保持冷静和谨慎。 “现在不乏有新三板公司在融资时画饼,说正在考虑研究IPO,但这要具体看其公司基本面是否支撑这一预期。”一位投资经理表示,“一些新三板企业容易在IPO时间表等概念上混淆,其实也是为了更方便和更高收益的进行融资。” IPO发审的提速,正在给Pre-IPO环节的股权投资生态带来改变。 不少原综合型私募机构正在将Pre-IPO业务明确为主要的业务方向,而诸多私募机构看好该业务的主要原因,正是如今IPO发审提速的制度红利窗口。 围绕Pre-IPO业务,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正在积极找寻投资标的,另一方面早期蛰伏于部分拟上市公司的PE则希望在该业务火热之下提前退出。 部分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当下拟IPO项目投资热情高烧不减,但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以及和IPO发审提速同时到来的监管实质性趋严,Pre-IPO项目投资的真实难度亦在不断提高,如今扎堆于一级市场的资金也应当保持冷静和谨慎。 私募机构蜂拥 提速半年多来的IPO发审,和业内期待的 “即报即审” 状态,仅剩不到80家公司的距离。 笔者从最新的IPO排队情况表获悉,目前处于 “已受理” 状态而未反馈的企业总数仅剩73家,较上周再度减少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31家,创业板36家,而中小板只有6家。 发审提速红利窗口不断凸显的另一面,是一级市场资金对当下投资机会的蜂拥捕捉。 “2013年IPO暂停后主要做并购、定增项目,但现在找优质的拟IPO项目是我们今年一个主要的转型方向。” 北京一家中型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在环节上,我们更偏好后期一些的项目,但考虑IPO审核加快,所以也把退出的周期标准放得更宽,2-3年内能进入辅导期的都在考虑。” “对于Pre-IPO来说,现在也是需要地毯式的挖掘投资机会。” 该负责人强调。 其中,挂牌总数已经超过万家的新三板市场成为了不少私募机构的掘金场。“(我们)现在就在盯Pre-IPO潜力的新三板公司的定增,希望能够参与进去。”上海一家私募机构股权投资经理表示,“这其实是当前一级市场相对透明的机会,而且新三板公司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结构治理,公司也比非挂牌公司更干净,节约尽调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面对这一状态下,亦有业内人士提示称,当心部分新三板公司对内包装成拟上市公司形象进行高价融资。 “现在不乏有新三板公司在融资时画饼,说正在考虑研究IPO,但这要具体看其公司基本面是否支撑这一预期。”上述投资经理表示,“一些新三板企业容易在IPO时间表等概念上混淆,其实也是为了更方便和更高收益的进行融资。” 更多私募明确 “股权” 方向 在更多私募机构转向热衷于挖掘拟IPO项目机会时,基金业协会也提出了私募机构明确业务类型、分业经营的监管要求,这让更多私募明确了 “非上市股权投资” 这一方向。 “我们在日常沟通中,也对(当地)私募机构的意见进行了解,大部分私募机构都想抢抓股权投资的机会,而对于二级市场、信贷等其他类型业务,有需要的则另外去申请备案。” 华东某省沿海城市金融办人士介绍,“目前股权投资也是地方上所鼓励的,这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种体现。” 在基金业协会执行分类备案的私募专营之前,不少私募机构同时开展证券投资和私募股权业务,而在明确 “股权投资” 方向后,则意味着私募机构需要对其他类型的业务予以 “舍弃”。 “从业务方向的明确能够看出目前资金对于IPO的热衷程度。” 前述金融办人士表示。 虽然行业生态异常火热,但事实上,优质Pre-IPO的 “一项难求” 仍然是客观现实。 “做股权投资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其实这个行当的真实门槛越来越高,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家,新三板超过了10000家,但全国范围来看,实际上真正适合上市的企业数量是有天花板的,所以真正的好项目其实非常难找的。” 上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而且IPO提速、上市公司数量到一定阶段,并购又有可能成为新的机会。” 早进者欲早退 由于当前单家公司的IPO融资规模存在一定的窗口限制,且再融资监管趋紧,亦有部分拟上市公司试图通过上市前融资,来扩大融资规模;这成为了当下Pre-IPO融资生态趋热的原因。 “目前单家IPO许多也就是几亿元,所以Pre-IPO环节也是一些企业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机会。” 上海一家大型投行保代表示,“这个选择要看企业究竟更看重早上市,还是看重融资效果,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早上市更重要。” 此外,另有部分私募机构试图对一些看中的拟IPO企业进行游说,希望参与融资;甚至部分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也成为了 “攻克” 对象。 “进入辅导期之后并非不能再进行Pre-IPO融资,但这对于上市的节奏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而且通常这种机构给的价格也不高,所以靠谱的并不多。” 一家即将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公司董秘坦言,“公司也不希望这个环节发生过多的股份变动,这会给上市增加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Pre-IPO环节资金的日趋扎堆,亦让部分企业的上市前估值愈加水涨船高,这让部分早期就已入股的机构萌生了提前变现的退意,也增加了更多新进的私募机构的观望情绪。 “我们目前想把手里的拟IPO股权转让一些出去,目前在销的一个对标13-14倍PE估值,比照目前发行的23倍还是有许多空间,按计划明年会报会。” 北京一家私募机构渠道总监介绍,“因为进入得比较早,所以这个时候想在IPO前趁着高估值退出,缩短变现周期。” 而在业内看来,该类Pre-IPO转让项目的风险仍然不小。 “首先是许多转让项目的价格已经不低了,许多公司是否能够顺利过会也要画上一个问号。” 上述保代认为,“而且还有来自于政策面的风险,目前Pre-IPO火热是基于发审提速的大背景,但历史上并非没有IPO减速甚至窗口暂停的情况,一旦IPO出现整体收紧,那留给受让者的风险也就非常高。” “目前新股上市还能连续维持涨停,但新股供应量上去之后,未来这种炒新股现象是否能够得到遏制,也需要重新评估,而这种趋势的变化也降低潜在的IPO收益。” 前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银行委外缩量 逾200只基金规模低于清盘线。 近期,股债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又遇上 “强监管”,部分委外资金开始有选择的撤退,由此导致迷你基金阵容快速扩大。 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916只基金的资产净值在2亿元以下,其中有222只迷你基金的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造成基金规模快速缩水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委外资金的撤退。 随着迷你基金的增多,基金清盘潮也开始出现,仅4月份就有6只基金宣布 “解散”。 迷你基金将近三分之一 “我们这些没有太多背景的基金最先受到牵连。不过好在去年做得规模不大,所以虽然出现赎回,但对公司整体影响还在可控范围内。”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小的基金是创金合信尊利,一季度末的规模仅14.24万元。创金合信尊利成立于2016年2月,当时是压着2亿元下限成立,成立后规模平稳增长,2016年三季度末一度达3.02亿,但去年四季度规模突然跳水,猛降至19.07万元,赎回比例达99%。 “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委外资金赎回造成的,这只产品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达9成。现在不到15万的规模,其实就是个壳了,不管对于持有人还是机构来说都是鸡肋。” 一名知情人士介绍。 此外,新沃通盈、信诚月月定期支付、长安泓泽、天治研究驱动、诺德双翼、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大成景鹏灵活配置混合等多只基金的规模在500万元之下。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基金整体规模仍处于 “安全线” 之上,但机构份额却大幅缩水,有些甚至直接 “归零”。如华夏新锦安混合C去年底的规模为11.86亿元,但今年一季度末则直接 “清零”;南方荣光C的情况也如出一辙,2016年12月31日的规模为7.95亿元,今年3月31日,则为零。 “2016年是委外的大年,基金公司都拼命争抢委外份额,不少基金公司甚至表示 ‘得委外者得天下’,个别公司甚至不发行公募基金了,靠委外产品过日子。但今年情况大变,从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紧缩仅几个月。委外资金或陆续 ‘断水’,或到期后不续,或直接赎回,造成迷你基金泛滥。” 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表示。 王群航认为,随着监管的加码,未来委外的赎回还会持续,对于基金公司,特别是委外规模大的基金公司,仍有一定压力。 500只产品机构占比过半 “我们每天晨会通报前一天的申赎情况,基金经理 ‘压力山大’,连大领导都出面 ‘找钱’,希望能够对冲一下赎回。”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据基金年报统计,机构资金占比达到50%的基金不在少数,超过500只,其中银行背景的基金尤甚。如工银恒享纯债、工银泰享三年理财债券、中银悦享定期开放债券、兴业添利债券等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均为100%。 “机构持有比例超过8成的,都是标准的委外产品,一旦资金选择赎回,这些基金规模马上跳水。” 王群航表示。 4月份,已有6只基金宣布终止合同,进入清算程序。如4月18日,天弘基金发布《关于天弘鑫安宝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在4月24日第一个保本周期到期后,结合市场情况,无法根据《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运作机制进行调整,不再满足保本基金存续的要求,将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 基金清盘并非新鲜事,但如此密集的清盘潮并不多见。按照基金运作管理办法,非发起式的开放式基金如果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需要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相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大额赎回后,基金就剩一个空壳子,清盘其实也是好事,避免资源浪费,也让基金公司减轻负担。” 王群航认为。 北京的一家曾经清盘过产品的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迷你基金对于基金公司的负担不小,一只基金的管理成本至少在百万之上,但一只迷你基金的管理费才几千块,严重的入不敷出。“公司出现迷你基金,要么就是继续找资金壮大,要么就是合并到其他基金,要不就直接清盘。”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委会表示,欧盟计划启动更多的针对电子商务公司的正式反垄断调查。欧盟此前在长达两年的初步调查中发现,一些这样的公司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欧委会在其初步调查报告中表示,增加合同限制来控制产品分销,这可能违反欧盟反垄断法律。 欧委会竞争事务专员玛格莉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电子商务市场某些公司的某些行为可能限制了竞争,他们对产品在欧盟范围如何分销进行了不适当的限制。” 电子商务领域的调查是欧委会整顿整个数字市场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增长和赶上美国与亚洲。 欧委会表示,“从电商行业调查中获得的洞察力,将让欧委会能够在欧洲电子商务市场中推动欧盟反垄断执法,其中包括开展进一步的反垄断调查。” 欧盟执行机构还发现,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使用选择的分销系统,其中产品只能由预授权的卖家出售,对分销和价格进行了更多的控制。 报告显示,有60%的数字内容提供商与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的版权持有者达成对地理位置进行限制的协议,即根据其所在地限制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访问。 欧委会表示,部分授权行为还可能使得新的在线业务模式和服务的出现变得更加困难。 过去十年来欧盟对制药、能源和金融服务行业的反垄断审查,已经促使欧委会对这三个行业的企业展开调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摩根大通在华启动虚拟柜台(virtual branch),中国是摩根大通继印度、印尼和泰国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出该服务的第四个市场。这在国内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中皆属先例。 提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虚拟柜台的设置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网点,减少了人工干预,并通过提高交易的处理速度和效率来缩短业务的办理时间。此前,货物贸易等跨境收付汇需要企业递交纸质文件,从审核到资金到账一般要经历约一周的时间,且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查可能也缺乏连贯性。 “虚拟柜台是一个交互平台,被嵌入网银后,它将为客户以电子方式上传、核对及存储支持性文件提供服务,”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资金服务产品主管兼中国区资金服务部主管顾玮表示。 她解释称:“一旦文件电子传递过来后,我们的后台审阅过完毕后,如果认为没问题,就可以直接通过或实现资金划转,如果有问题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平台来跟客人进行一个网上的交互,告知其具体的文件瑕疵,让其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网站的操作页面提供追踪与查询服务,方便客户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查询所有跨境商品贸易端对端流程进展情况。系统还会向客户发送邮件通知,确保客户实时了解文件流程的最新进展,” 顾玮补充道,基本一整套流程在一天就能完成,效率大大提升。 推动新兴市场无纸化 前几个市场的落实情况显示,该服务在印度、印尼与泰国推出后,客户数量增长显著,摩根大通预计该虚拟柜台服务在中国的推出也料将引发相关客户的兴趣。 之所以虚拟柜台的推行地都在新兴市场国家,这也有其特殊的原因。“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无纸化运作,也就说它们本来已经电子化程度很高了,因此就不太需要这样一个特殊服务。但是新兴市场仍在电子化的进程之中,例如,印度早前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纸质化的,因此这个服务就契合当下新兴市场发展的需求。” 顾玮告诉记者,纸质文件对于众多客户而言也是一个负担,因此电子化渠道是大势所趋。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现金管理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当前中国企业正处于全球化发展阶段,摩根大通全球范围内领先的资金服务能力将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有效地进行财资管理。我们相信这一新服务将促进我们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顾玮称。 强化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业务的推出也有助于加强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 “通过虚拟柜台,的确有助于加强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因为所有资料全部都通过电子数据传输。通过该服务系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包括调取此前的数据进行真实性分析等,能够有效提高审核效率、强化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 顾玮表示。 近年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 “外管局” ) 也多次表示,要在提升贸易便利性的同时,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此前也不乏转口贸易项下存在大量通过虚假单据套利的现象。同时,如 “钢贸融资”、“铜融资”、以及 “青岛港事件” 等一系列银行贸易融资危局层出不穷,将 “贸易背景真实性” 这一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可见,未来银行技术方面的提升至关重要。除了 “虚拟柜台” 外,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一样,摩根大通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16年,摩根大通全球范围内对科技的投入高达95亿美元,其中约30亿美元用于新技术的研发。2017年,公司资金服务部的技术预算预计将较2014年增加12%,投资领域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机器学习。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