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行业网站,一打开很多都是:某专家说,要这样;某VC说,要那样;某大佬又说,不能这样;这个某,大部分是投资机构、已经投资项目、或者正准备新一轮融资的人;他们有些言论和分析,忽悠、蒙骗大众可以,但是最近越来越过分、越来越肆无忌惮,实在看不下去......一:忽悠投资人1、投资项目很多是基金行为,基金并不是“投资大牛、明星”个人资金,他们很多只是基金管理者,需要散户(普通投资者我简称散户)投资基金/集资,某些“恶意、跳大神的人”才有资金可用,才能赚钱。基金管理费只是小钱,他们真正赚钱地方是“黑钱”:比如利用散户投资基金的钱,给自己或亲朋好友项目、虚假包装项目、劣质项目接盘(先恶意拉高估值,再利用他们控制的散户集资基金接盘), 这才是目的(黑钱),欺诈!当然,并不是所有创投基金如此,需要警惕恶意基金管理者(恶意机构)。也有优质基金方和优质项目,遇到就恭喜投资人。2、要让散户投资他们基金、投资指定项目,这些基金管理者、项目创始人(不管项目是否通过黑天使手段骗取、也不管他们是否真的创始人,我们暂且叫创始人)需要知名度、他们需要包装成“投资大牛、投资明星、创业明星”,他们需要把自己塑造成投资人心理期望和可信角色,这样他们才能更容易忽悠投资人、让投资人跟投、让散户投资他们基金、控制和操纵。于是,高潮来了:部分跳大神的、靠忽悠投资人接盘劣质项目的、需要投资人接盘他们搞砸项目的/接盘他们欺诈项目的/接盘他们亲朋好友项目的、甚至一些职业骗子都粉墨登场,干什么?误导、骗、忽悠、欺诈。他们经常在媒体发表文章(某些媒体就是他们投资或关联伙伴投资,成为忽悠投资人工具;这些媒体可信度很低,但是很多人信这种媒体,你信什么,他们就给你包装来什么。当忽悠工具成为你信赖工具、欺诈人员成为你信赖人员、忽悠文章成为你信赖文章,你就深度中招),比如指导市场、评判行业/项目/投资人/创业者,这些文章看似专业,其实相当部分是恶意为之(忽悠和误导投资人),甚至恬不知耻、赤裸裸的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赚钱。他们发布文章的格式大部分是:人名+标题。人名,便于他们打造个人品牌(蒙骗不知情者),这样才利于他们....常见套路:某些创投机构会根据项目需求定制文章,发布到关联伙伴控制的媒体,做给投资人看/目标方看,再索取想要的东西,四两拨千斤。路径是:编写忽悠文章——媒体发布——忽悠目标方——获取想得到的东西——目标方被“打劫”他们有时单独行动,更多是组团忽悠(某些投资机构多个跳大神轮番出动;或者几个投资机构联合挖坑),投资人防不胜防。创投行业,投资人项目亏损,相当部分是被恶意坑的(钱被各种方式骗去他们口袋)。财经钻观察员 继续介绍:3、前几天看到一个更绝的,这个所谓“投资明星”骗了投资者钱,“投资明星”项目也被揭穿是以骗钱为目的、恶意定制项目。此人通过关联合伙人控制的创投媒体(一丘之貉、分赃既得利益者)发布文章,大意是:项目本质是赚钱,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算是作弊、骗钱,也是规则下本事。成功者谁没有故事?做项目有赚有亏;赚了,祝贺你;亏了,就得认,要尊重规则。看完这位所谓“投资明星”文章后,感慨万千:做了婊子(骗子)又立牌坊,还可以说得这么高大上,不愧是厚黑学专家!骗投资人钱,还冠冕堂皇说是应该的,是他应得的,够专业,洗白手法高超,此人应该是老手、惯犯(经常这样干)。骗就是骗、欺诈就是欺诈,浅显道理。他写这篇文章目的是告诉被骗投资人,别去找他麻烦,大家认了吧。同时他还可以继续在创投圈骗,继续当他的投资明星,继续赚钱(骗钱)。4、另一个常见案例:一个恬不知耻的创投机构和所谓投资明星,通过他们入股控制的创投媒体发文,大致意思是:此行业到了某阶段(某些细分领域不好投也不能投),但是此行业的****这几个细分领域还有机会。先说此行业到尾声和投资难度,再提出他们已经布局的几个领域给大家下套,意思是对他们有威胁的细分领域大家别投(这些领域做得好的是他们竞争对手,他们也没本事做好),大家可以投另外几个细分领域(这些细分领域是他们自己项目,有的项目他们搞砸需要其它人来接盘和解套;有的项目他们包装后把估值弄得虚高,再诱导大家投资、为他们接盘/套利)5、某些自身行为不检、弄虚作假、没有可信度的投资机构,却在为其它投资机构评级排名,滑天下之大稽;这些评级排名,也是根据自身利益、与其它机构关联利益作出,很可笑,没有可信度,投资人千万别被蒙骗。6、如此种种,数不胜数,因为利益,某些所谓“投资明星,投资领袖”沦为欺诈者,可悲可恨。套路太多,投资人小心谨慎,别人云亦云,别盲目崇拜和信赖某些人、某些机构、某些媒体,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二:忽悠创业者:他们投资了某些项目,担心创新者颠覆、担心后来者抢食即得利益,于是不停忽悠创业者,你们应该这样创业、应该那样创业、现在某行业已经到后期、不能踏入某行业...... 大致意思是要创业者、避开威胁到他们项目和利益的路径去创业。为什么要忽悠呢,因为害怕!他们对自己的项目信心不够,他们可能预见到创新颠覆者出现,为了避免利益受损,于是以什么投资大咖、投资名人、创业大师等身份出现(其实是包装出来的,类似春晚小品经典语录:宫廷玉液酒,其实就是那二窝头、兑的白开水),利用包装、吹嘘、跳大神,利用创业者不明内情、对他们盲目崇拜和错误信赖,忽悠和误导创业者,或者说坑害创业者。比如最近流行的“阶段之说”,各种阶段总是莫名其妙冒出来,一会儿后期、一会儿早期、一会儿中期,不知各位了解精髓没有?如果某位所谓的大咖(创业明星也好、投资牛人也罢)他们项目、或者他们关联项目进入某个节点,他们就会根据自身项目利益,说此行业到了什么阶段,大家应该怎么做,行业应该怎么做。其实这个所谓“某阶段”,是他们虚构的阶段,为他们自己项目和利益服务,误导舆论、误导大众、损人利己。三、真正的投资人、真正为国家双创做贡献的投资人其实很多,期待良性推动双创的投资者更多;靠谱的投资领袖、投资明星也有。而创业者们,也是前仆后继、数不胜数。投资人在创投行业,在赚钱和为国家双创做贡献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别被“跳大神”的下套、坑骗。创业者市场机会很多,但需警惕“黑天使”,别被他们“毒害”。财经钻观察员提示(重要):互联网领域,作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别相信“行业大佬”对行业评判话语,别相信术语,别相信某些分析报告,别相信任何阶段之说。互联网领域,具备创新和颠覆属性,任何一个颠覆性创新,就是一个新的阶段和世界;所谓的术语、所谓的金句格言、所谓演讲、某些所谓分析报告,其实是他们在为自己项目服务,为他们自己利益服务,误导大家,损人利己。比如一个被利用的行业术语,公关团队运作一下就可以制造出来并让市场和行业逐渐接受,这个行业术语你信吗? 绝大部分普通人会信,但是作为创业者或者投资人也信,那么你就中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我们一起迎接未来!...
在充满谜团的影视行业这个名利场中,即使是正午的阳光也会遇到阴影。 这不,以制作良心剧闻名的正午阳光公开发表业务调整公告,称将取消艺人经纪业务,未来公司将更加专注于内容创作。公告一出,又立即引发包括艺人、粉丝、普通观众在内的一场喧嚣的声浪。的确,人红是非多,有或明或暗各方利益潜伏其中的影视江湖,无数隐秘的细线牵制其间,聚光灯下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被躲在暗处的猎食者反复反刍咀嚼,参与者自发地开始排演一出真实的以利益为底色的大戏。 具体到有形的个人来看,对正午阳光的掌舵人侯鸿亮而言,取消经纪业务是他早就有的一个念头;对靳东王凯等当红艺人而言,资源多了,要考虑的东西也多了,自立门户也顺理成章。而更进一层从行业层面来看,影视制作与艺人经纪兼备的这种业内常见的“两头蛇”模式,可以说矛盾逐渐暴露,原有产业体制已经无法兼容两种业务共同发展,如何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影视制作与艺人经纪之间的“囚徒困境”考验着业内人士的智慧。 实际上,放到更广的视域来考察,艺人与原有母公司的聚合分离可以如一般人想的那样用合作与背叛来定义,只是这两个如光滑鹅卵石的词汇在剥去附着在其上的人事纷扰之后,呈现的只是自然界生命体演化的正常逻辑: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现象都遵循着合作、背叛、再合作这样的模式在演进着。有时候正是背叛者打破僵局,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当然一些艺人的出走表面上没有“背叛”一词表达的那么激烈。 断臂逻辑 正午阳光在公告中,简述取消经纪业务的原因是:“面对市场日益严苛的要求和观众越来越高的期待,我们意识到需要把更多、甚至全部精力投入到内容创作中;而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艺人们,也需要更加专业的个人规划与长远的战略布局。” 这一决定对旗下艺人的影响各有差异。对靳东和王凯这样的当红艺人来说,单飞是摆脱了某种无形的束缚,未来的路更宽广。而对于刘敏涛、刘奕君等尚未成名的艺人则影响较大,毕竟他们羽翼未丰,更需要公司资源的支持。 让自己辛苦捧红的艺人选择单飞,如同巴塞罗那俱乐部放走梅西、内马尔,其对原有组织的带来的震荡可以想见。对于正午阳光的当家人侯鸿亮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无疑需要很大的胆识与勇气。考量其决策背后的逻辑,既有个人的情怀与使命感,也有资本长袖在背后的舞动,更有行业发展面临拐点的必然。 首先,坚持内容取向是此次决策的主要原因。从侯鸿亮个人来看,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从1996年开始做制片人至今,其专注内容的取向一直未变。其早先曾表露出对资本与市场的天然抵触情绪,2014年,在山影启动上市的前一天,他选择离职,加入没有体制羁绊的市场化公司正午阳光。之所以能拍出《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等爆款剧作,在于他在挑选剧本方面有自己独有的逻辑,而不是考虑去迎合市场;在剧组的前期筹备上,要求没有完整的剧本就不开机。这与很多影视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IP与小鲜肉演员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侯鸿亮的价值天平上,当红艺人从来不是分量最重的一方,只能根据剧情需要来找艺人,不可能根据艺人来筹划内容。毕竟像靳东这些艺人也是因为《伪装者》等作品才走红的。 其次,当红艺人对公司主业造成了干扰。正午阳光2014年组建经纪业务,至今不过三年时间,旗下艺人十余人,真正的当红明星只有靳东和王凯。从体量来说,经纪业务可说是个鸡肋。但正是这个体量不大的业务,近年在舆论等方面给公司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靳东与王凯两人走红后,两大粉丝阵营之间、粉丝与管理层之间出现了各种纠葛与纷争,而正午阳光被认为在处理公关危机方面缺乏手段,由此给公司影视制作与品牌声誉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如王凯在《琅琊榜》播出后因为性取向问题遭到一波炒作,其粉丝对正午阳光没有拿出得力的公关应对策略平息不良影响非常不满;两家阵营粉丝经常互相比较,认为自己的偶像得到的支持少,在出演剧目上也多有计较。而且伴随着正午阳光的上升势头,出现了或明或暗的抹黑正午阳光的声音,有说其抹黑《人民的名义》的,有说其雇佣水军黑《孤芳不自赏》的。侯鸿亮等管理层原来只顾埋头影视剧作,不曾想到还有如此多的盘外招,专心影视创作的氛围遭到破坏。此番与麻烦不断的艺人切割,也可以远离是非之地。 但除了这些个人恩怨性质的因素,背后资本的取舍或许是更决定性的力量。对于正午阳光来说,经纪业务本来规模不大,但粉丝的介入导致公司商誉存在很大的风险敞口,这对于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等投资机构来说是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而正午阳光也正在寻求IPO上市,为减少负面因素做出此番切割也并不意外。毕竟近年影视公司因为明星入股、收购明星壳公司频频被曝光,监管方面也趋于收紧,某些情况下明星成了是非篓子,成为急于上市公司的负资产。而且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今年入股全球最大经纪公司CAA,其在经纪行业也具备了可嫁接的资源。另外,由于资本的介入,正午阳光制作单越来越长,有开始粗制滥造的嫌疑,其最近推出的《外科风云》与《欢乐颂2》都不如预期,而以精良制作一炮打响的《战狼2》也给管理团队和资本方一个警醒:步伐不能迈得太快否则会扯着蛋,打造精品内容才是王道。 经纪行业基因突变前兆? 正午阳光虽然表面看是主动切割经纪业务,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如说是一种无奈。他们碰到的也正是业内无解的影视制作与艺人经纪的囚徒困境:影视制作总是力图压低演员片酬,而经纪总是希望为艺人争得利益最大化,两者在利益取向上存在冲突。 以侯鸿亮为首的正午阳光管理层都是影视制作出身,长于剧本选择、内容定位等,但对于艺人经纪业务的管理却非其所长。如前面所述,靳东王凯等艺人走红后拥有的资源增多,其牵涉到的粉丝资源管理半径与管理难度都成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安抚粉丝、摆平不同艺人间粉丝的争执与计较,正午阳光的管理团队都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矛盾的累积,新旧矛盾互相激发、催生出更多的次生矛盾,导致各种恩怨情仇随着某部新剧的推出而瞬间爆发。 之所以管理难度大,根本上还是因为现有艺人经纪体制的缺陷。早期的演员作为单个人的存在生存环境比较脆弱,尤其是很多艺人都是刚出道的年轻人,要在职业生涯期间走出上升通道,需要强有力的资源支持。此时人脉深厚的经纪人正好帮他们打点一切,除了影视制作,其它工作之外的婚恋、生活等各方面都由保姆式经纪人包办。由此造成艺人对经纪人的某种人身依附。如2000年知名经纪人王京花带领40多名艺人跳槽华谊兄弟,华谊之后成立经纪业务部门,2005年王京花与华谊解约,带领旗下陈道明、刘嘉玲等多名艺人跳槽到橙天,三年后再次自立门户。可以看出有势力的经纪人如以前的军阀豪强,自带“武装”形成一个利益团体。这种游击性质的经纪团体对于管理正规的影视公司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就带队出走,给公司股价及商誉带来很大负面冲击。 实际上,从今年上半年影视公司半年报也可以看出,艺人出走对影视上市公司运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唐人影视今年上半年营收1.3亿元,同比减少64.32%;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0万元,同比下降70.94%。其去年的业绩丰收离不开旗下胡歌、刘诗诗等知名艺人的流量号召力。但唐人影视旗下艺人刚走红就出走似乎已成死循环。刘诗诗去年底与公司合约期满后不再续约,今年初胡歌宣布暂别影视圈出国求学,蒋劲夫则与公司发生纠纷。虽然唐人影视认为艺人经纪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只有10%左右,但旗下连损三员大将,其未来影视剧制作势必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稳住走红的明星,一些影视公司通过股权、经纪约等形式将艺人与企业利益进行绑定,但这种单纯的利益纽带并不牢固,因为这种绑定只认利益大小,不讲人情道德等因素。不像旧时代戏剧界培养行业人才,多是从小由师傅带大,而且各个门派各有自己的风格,帮派家法规矩很严,自立门户也有成形的规矩,如今的艺人在影视公司捧红后可以期满走人,没有那么多道德层面的考虑。另外,资本扎堆涌入也给他们提供了多种更诱人的选择。有些明星宁可不要原公司的股权,而选择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或公司。如杨幂就是放弃欢瑞世纪近千万元股权激励,还带走部分主打的新生代艺人和湖南卫视平台资源,打造出以其为核心资源的嘉行传媒。 综上可以看出,以往被经纪绑架的艺人如今可选空间越来越大,他们羽翼丰满之后开始探索行业的新路径。原来附着在影视公司管理架构下的行业体制已经跟不上经纪行业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影视市场需要大量优质的艺人,但是陈旧的培养体系却无法供应足量的人才,造成演员片酬天价现象,一方面分离出来的艺人资源需要找到新的组织形式,以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近期部分新型经纪机构探索更专业的要素服务,它们把经纪人原先包揽的各种工作逐一分解,如宣传有专门的媒介专才负责;发行有专门的发行机构,法律签约也有专业的律师行负责。业内人士指出,如好莱坞那样制作机构与经纪业务分离将会成为趋势,影视工业化需要的重程序、重分工势必取代经纪行业旧有的人情为主的管理风格。 出走:一种更高层次的群体合作 正午阳光取消艺人经纪,背后的本质还是人力资源重组的一种新形式。对于内容创意的影视行业来说,人力资源无疑是行业内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与生物演化规律一样,艺人经纪行业也有自己独特的基因,会像细胞裂变一样自我繁衍,艺人经纪会以一种自组织的方式演化。 在影视制作与艺人经纪混合的两头蛇时期,双方处于囚徒困境的博弈之中。要解决这种囚徒困境,需要一点宽容的态度,才能和平相处。如果双方总是选择以牙还牙,则永远无法合作。只有“宽容的以牙还牙”,在对错误妥协后才能继续合作。事实上如生命演化一样,组织演化也是合作到背叛,然后再合作,如此周而复始。侯鸿亮本身其实也是从山影“背叛”出走的一个例子,如果没有以前的出走,也没有正午阳光今天的辉煌。而其与山影的合作也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了。 从群体选择的角度看,艺人经纪的出走某种程度上是理性的。有生物研究证实,在过去的几亿年中,在某一被局限的地理范围内生存的蜗牛,与它们分布广泛的亲属种类相比,更容易走向灭绝。但背叛者虽能够在一个群体之内获得胜利,然而在群体层面,由合作者构成的群体却能胜过背叛者构成的群体。具体到艺人经纪行业,艺人成立工作室或公司短期能够获利,但是要持续性发展,根本上还得与影视行业内其它产业要素充分合作,如此才能给整个行业的繁荣提供可能,否则只能导致行业的四分五裂。 以前影视公司旗下的艺人,是靠直接互惠生存,即“我的行为依赖于你曾对我做过的事情”,而到了好莱坞模式下的独立经纪公司时代,变成了间接互惠,即人们是在一个群体内进行互动,我对你采取的行为,也依赖于你曾经对他人做过的事。如有人总结的,直接互惠看脸,间接互惠看名:以前调动艺人看人情关系,重脸面;以后艺人流动看别人对你的评价,重视品牌声誉资产,艺人变成如区块链中一个节点,要经过验证才能加入这个网络。 如此,正午阳光与艺人的合作,或许将在一个更高层次展开。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今年以来,股债市场持续疲软,基金产品普遍面临销售难题,部分基金公司打起“自购牌”。受市场行情影响,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员工大比例持有自家基金的情况愈发增多,且对自家基金产品的申购份额也在大幅增加。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7年中报披露的基金公司内部员工持有自家基金产品基金份额的情况中,包括华夏鼎隆债券基金C份额、国泰安益灵活配置混合基金C份额、泰康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C份额在内12只基金产品获内部员工自购基金份额占比达100%,77只基金产品内部员工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50%(A、C份额分开计算),而2016年同期仅有信诚新锐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B份额、东吴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C份额、海富通新内需灵活配置混合基金C份额、申万菱信安鑫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C份额和诺安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C份额5只基金产品获内部员工自购基金份额比例达100%。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内部员工持有基金产品份额占比超半的77只产品中,有19只基金产品属于招商基金,占比超两成,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购大户,此外,银华基金旗下有6只基金产品员工参与自购基金份额占比过半。 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可能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代表基金管理者以及内部员工对后市的看好,另一方面,这种自我认购的行为向投资者展示对旗下基金产品的信心,期望通过与投资者利益“捆绑”的方式刺激投资者购买以提高营销业绩。此外出于自身理财需求,自购基金份额往往在基金募集困难时或临近清盘时扮演“救场”角色,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经受股债市场持续疲软、委外新规实行、基金去库存等多方面压力,新基金发行比较困难,它们更多是出于被迫自购。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单身已经很惨了,居然还得缴税? 还真没听错! 最近日本北国新闻,就爆出日本政府正在讨论单身税的大新闻,消息一出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日本《北国新闻》日前报道称,该国石川县河北市预算主管在与当地妈妈们交流时,针对“结婚后生活水平下降,能否让单身人士来负担税务”的提问称,“正在进行有关单身税的讨论,但还没有推进”。报道被放上网络后引发日本民众对是否应该向单身人士征税的大规模争论。 好端端的为什么日本想要收单身税呢? 暴哥以为直接原因有两点,一个是为了逼迫单身脱单;一个是为了帮助有孩子的家庭减轻供养负担,通过税收调整再分配。 考虑到日本的现实情况,上面两点说到底其实目的具有唯一性,就是想提高日本的生育率。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趋势最严重的国家,医疗水平好,加上吃得比较健康,导致大家的寿命长,而生育率地下又导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一方面老人数量迅速增加,一方面年轻人规模跟不上,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倒金字塔社会模式。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那么根据日本方面的测算,到2110年日本人口只剩下现在的一半不到了。着实让人担忧! 东亚国家一般都有一种特性,就是以本民族为主体,相对西方移民国家来说,比较排除外来人口,也就是说移民这条路要是万不得已是不会选的。(西方现在排斥移民,未来的生育率一样令人担忧) 所以,日本政府只能是从本国人民下手解决问题。 想当初,安倍刚上台的时候曾经推出“三支箭”的经济政策,即金融政策(第一支箭)、财政政策(第二支箭)与结构性改革政策(第三支箭),三个方面着手,企图让日本经济摆脱经济泡沫之后持续20年的低迷。 然而实际上证明,靠货币政策(就是印钞放水)、财政刺激,以及产业化的革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最直观的数据就是日本的通胀数据一直不达预期,这表明安倍试图刺激日本国内消费增长的美梦落空了。 后来,或许是安倍回去和阁员总结了一下,发现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刺激性的政策上,而在于日本当前持续低迷的生育率。 所以,安倍又发射了新的三支箭经济政策,其中核心之一就是解决生育问题。 因此,可以说,单身税如果最终推出那么也是延续了安倍经济学的既定方案! 不过,这单身税能成功吗? 说实话,失败的概率更大。为什么?因为有前车之鉴! 这单身税并不是日本的独创,保加利亚曾经在1968年到1989年实施过21年的单身税,按照单身收入的5 ~ 10%作为税金征收。 从结果来说,实际出生率却没有增长。也就是没有卵用! 其实放眼全球,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很多发达国家都在长期推出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方案,补助啊,税收减免啊等等,但是效果几乎都不显著(俄罗斯最近有点回升)。 这种随着人类发展水平而生育率走低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化,而这种趋势政策层面又似乎很难起到实质作用。 那么到底我们应该如何让大家改变想法,多生孩子呢? 或许房价降低了,养娃的成本降低了,才能够真正刺激一番吧! 最后暴哥想说,百年之后,国力的比拼可能到最后会是人力的比拼,谁的人口多,质量好,谁就能够改写世界政治和经济的版图,毕竟人口的溢出和挤占效应在那里摆着。 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穆斯林化已经开始了,即使现在从移民政策控制外来人口,最终无奈之下可能还得为移民打开缺口。 因此,包括中国在内,谁能够率先解决人口后继乏力的问题,谁就将为自己赢得更有前景的未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近期,一些打着“聚合支付”名号的APP在朋友圈以病毒一样的形式传播。这些第三方支付工具往往打着“万众创新”、“分享经济模式”的招牌,以传销的模式疯狂扩散,成为了花呗、白条等虚拟信用卡的套现工具。 神奇的花呗套现工具 蚂蚁花呗从推出之后,就和信用卡一样难逃被套现的命运,而其套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淘宝和线下的虚拟交易之外,还有直接提供给个人的套现APP。 比如这款名为“俏美钱包”的APP,在其官网上就打出了“不风控,不限额,支持花呗”的广告语。下载这款产品之后,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及信用卡就可以生成付款码。 在其官方的教学视频中可以看到,任何人注册之后都可以通过APP设置收款金额及支付通道,并生成一个二维码。在其交易类型设置为支付宝之后,用户打开支付宝扫描之前的二维码,可以选择使用信用卡或者花呗支付。就这样,花呗里的钱就转到了用户自己的银行卡中。而这项收款的服务费为0.49%。 这款“俏美钱包”的官方网站上显示,不仅是支付宝,它还支持微信支付、QQ钱包、京东钱包和银联快捷,几乎涵盖了市面上的几款主流支付工具。 据了解,现在市面上的花呗套现服务,一般会收取8-15个点的服务费,还有很大几率是骗局。因此,这款能够自己操作套现花呗、白条的APP自然大受追捧。 但是这项服务并不稳定,而且有严格的限额。“一般这种APP最多就撑几个星期,特别容易被风控掉,而且金额很小。”一位专门套现花呗的中介告诉我们。 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还有“云付”、“容易付”等,它们就相当于一个个人POS机。不需要营业执照,只需要简单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就可以轻易从花呗、白条及信用卡套现。 甚至这类支付应用官方也鼓励用户套现,不但录制了套现教学视频还在博客里发布“刷花呗的技巧”等文章。 多级分销的分润模式 这类支付APP能在短时间内引爆网络,往往是通过其传销一般的推广模式。所谓的“共享经济”也就是用户需要通过不断的推广和发展下线来获得分润。 例如上述的“俏美钱包”,用户注册成功之后点击分享按钮就可以生成自己的推广二维码,而扫描你分享的二维码而注册的用户就绑定在你的账号之下。 只要成功分享3个用户就可以成为钻石会员,也就是绑定在你账号之下的用户交易满一万元,你就可以拿到3元的分润。分享的人数越多,拿到的分润也就越多。 此外,还有所谓的裂变模式。也就是通过你的分享而注册的用户发展的下线,也同样是你的下线。当然,用户还可以直接花365元或者3650元直接成为代理或者合伙人,拿到更高的分润。 除了“俏美钱包”外,“容易付”、“云付”、“王者钱包”等等类似的支付APP都采取类似的推广模式。正是依靠类似传销的模式,贴着其推广二维码的图片瞬间引爆了朋友圈,为了获取高额的分润,用户往往不遗余力地推广。 悄悄做起的贷款业务 这类聚合支付APP的主要用户,往往并不是小商户,而是贷款中介。正因此,这类平台不仅通过收取代理费用和手续费赚钱,还投其所好地做起了贷款业务。 打开“俏美钱包”的首页,除了收付款外,下方最显然的位置是各大银行申请信用卡的入口,以及各类贷款口子的入口。也就是说它还是一个小型的贷款超市。而“容易付”中,容易有信用卡申请及提额的入口,此外还能进行征信查询等操作。 在“我爱卡”论坛上,还有人反映 “容易付”是一款能借款的支付工具,也就是说你在“容易付”上交易流水达到一定金额之后,它会向你授予一定的借款额度。中介的朋友圈里也打出了“刷卡满 10 万元,100%出借款额度。没刷够十万的要用满三个月”的宣传语。 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无冕财经报道,“容易付”上线后一周内,便陆续出现推广商无法提现,甚至被封号的情况。 8月14日,容易付通过贴吧发布一则律师函回应称,“由于不法分子盯上容易付提现系统恶意刷单,涉及金额巨大,已对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8月14日上午,容易付团队已向公安机关报警,临时关闭提现通道,对涉嫌盗刷账户进行冻结,未来将开放提现功能。” 工商资料显示,容易付为深圳支付通(下称深圳支付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产品。而就在2016年12月,深圳支付通旗下的支付通MPOS因未向相关部门报备,被中国银联列入手机POS机黑名单中。 事实上,不止容易付,多款类似的支付钱包的“套现”功能都只能存活一到两周左右。所谓的高额补贴都只是幌子而已。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导读 如何辨别好的和差的量化交易策略? 运气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回报有多大作用? 如何防止自己把钱交给一个“猴子”管理? 为什么说大部分量化基金经理都是骗人的? 随着计算机编程在金融投资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量化交易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过去20年,量化基金的数量和管理的资产规模有了大幅度增长。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中,超过7成为量化交易。国际外汇期货交易中,量化交易量大约占到8成以上。 那么到底什么是量化交易?它和传统的基金投资策略有何不同?依靠电脑程序进行投资,和人相比有什么优劣点?如何判断一个量化交易策略的好坏?带着这些问题,我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坎贝尔·哈维(Campbell Harvey)教授进行了一场非常有趣的谈话。 由于我们谈话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因此我将我们的谈话内容分为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今天这篇文章,是我们谈话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讲如何来甄别量化投资策略的好坏。 首 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坎贝尔·哈维教授。哈维教授是美国杜克大学的金融学教授。他是2016年美国金融协会的主席。哈维教授在公司治理,行为金融,计量经济, 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发表过12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他写的关于甄别基金经理的运气和技能的文章,连续两年获得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最佳论文奖。他也曾8次获得美国金融分析师协会(CFA)颁发的格雷厄姆/多徳奖(Graham/Dodd Awards)。 我们从哈维教授写过的一篇论文《Evaluating Trading Strategies》说起。 我问哈维教授,在其他一些领域,比如物理,确认一个新发现需要达到“5倍标准差”。但是为什么这个标准在金融研究里没有被执行?业界好像满足于“2倍标准差”标准。 对于这些统计学概念不太熟悉的朋友,让我在这里稍微为大家做一下科普。 在统计学上,如果我们要确认任何规律或者发现,确保该发现具有统计意义,那么我们就需要计算该发现的T值和P值。 如果T值为2左右(1.96),那么其对应的P值(假设自由度够大)就为0.05左右。也就是说,该统计结果有效的概率为95%。这也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统计结果,有5%的概率是假象。这个标准,称为“2倍标准差”要求。 在一些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计算和实验中,“2倍标准差”的误差率太高,因此实验人员需要提高确认结果的门槛,到3倍,甚至5倍标准差。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T值越大,P值越小,结果产生误差的概率也越小。如果一个发现的T值达到5,也就是“5倍标准差”,那么该结果有效的概率为99.999%。因此,标准差倍数越高,T值越高,实验结果越可信。 在哈维教授的文章中,他提到了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的例子。 早在1960年代,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就从理论上提出“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验中真正确认该粒子的存在, 则一直要等到2013年。 201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马索·多里戈宣称,美国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加速器(Tevatron)可能已经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但当时的发现仅限于3倍标准差,因此没有在科学界获得认可。 直到2013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确认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时,其发现的可靠性达到了5倍标准差。因此这些物理学家们才敢向世界大方宣布,我们终于证实了“上帝粒子”的存在。 为 什么2倍标准差和5倍标准差相差很大?原因在于,科学家们为了寻求某一种发现,他们可能会试上成千上万次实验。以希格斯玻色子为例,理论上该粒子仅会在每 100亿次碰撞中产生一次。因此为了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物理学家们设计的粒子对撞机需要重复上千万亿次数级别的碰撞。 在任何实验中,都有运气的成分,因此也可能会导致虚假的发现。重复实验的次数越多,偶然碰到假象的概率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物理学家们需要把检验标准提高到5倍标准差,确保该实验结果在统计学上能够过关的原因所在。 “5倍标准差”规则,背后有非常强的逻辑性。但是这个规则,并没有被金融研究行业采纳。目前绝大部分的金融量化研究,都还是以“2倍标准差”作为接受实验结果的标准。这就导致很多金融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经得起推敲。 在哈维教授写的论文中,他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如果一家基金向投资者呈现如上图中左边那张回测业绩,相信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非常喜欢这个交易策略。该投资策略有非常稳定的投资表现,几乎没有任何大幅度的回撤。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都有不俗的表现。很多投资者可能会当即拍板:我决定投100万! 但 事实的真相从右边那张图中浮现出来。原来,研究人员只是做了200次随机回测,然后从中挑选出一个表现最好的策略而已。对于投资者来说,他只看到那一个最好的策略回报,并没有看到其他199个表现更差的情况。由于这所有200个交易策略都是随机产生的,因此其未来的投资回报完全不可能重复。投资者接下来的 投资回报和左图一样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个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没有任何技能,只要样本量足够大,也能够产生足以“以假乱真”的投资业绩。 有些朋友可能对上文提到的统计知识点不太理解。那么让我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更为简单易懂的例子。 假设有1000只猴子参加扔硬币大赛。如果扔到“正面”,猴子可以继续留下来参加下一轮。如果扔到“反面”,该猴子被淘汰出局。大致来说,每一轮会有一半猴子被淘汰。我们可以看到,在扔硬币大赛连续进行了7轮后,大约会剩下7只猴子。 如果我们去检验这7只猴子的扔硬币记录,每只猴子都连续扔到7次硬币的正面。任何一个人,连续扔到7次正面的概率都是很小的。因此他会告诉你,这和运气完全无关,而是我有一套扔硬币的“秘笈”。聪明的读者,你会相信一只猴子有扔硬币的“特殊技能”么? 当 我向哈维教授提到这个例子时,他完全赞同我的意见。哈维教授说到,如果有10,000个基金经理,那么在10年后,大约有10个基金经理会连续10年跑赢 大盘战胜市场。这完全是随机和运气决定的,和基金经理们的技能一点关系都没有。这10个基金经理一个个看起来都像股神。 这就是哈维教授在论 文中想要表达的意思:金融行业目前使用的统计学标准,比其他科学性强的行业落后太多。我们需要提高金融行业确认投资业绩可靠性的标准。哈维教授提议,把 “2倍标准差”提高到“3倍标准差”。提高了标准,就能够把仅凭运气而获得的投资回报的策略和基金经理排除在外,也能降低投资者买到一只“猴子”基金的概 率。 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降低自己买到“猴子基金”的概率呢? 哈维教授提到,在业界,当很多机构去分析任何一个量化策略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叫做“夏普率减半”,即把对方提供的夏普率减掉一半。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量化策略在回测中显示可以获得每年10%的投资回报。那么作为投资者,你应该期望该策略在接下来的实际交易中,带来每年5%的投资回报。 这主要是因为,量化基金经理提供给投资者看的投资回报,都是他们在经过成百上千次回测后挑选出来的最好的那个策略。为了防止自己碰到一只特别幸运的“猴子”,投资者需要做出一定“缩水”调整。 用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调整夏普比率,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够科学。基金经理会说,这对我不公平。有些投资者也会说,这会不会导致我们错过原本非常不错的交易策 略。因此在哈维教授的论文中,他提到了一个更加科学的调整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Haircut)的方法。 对于那些非金融背景出身的朋友,让我在这里稍微花点时间给你们科普一下涉及的专业概念。 如上图所示,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是用超额回报(投资回报减去无风险利率),然后再除以投资组合的波动率(标准差)。该比率主要衡量的是“风险调整后收益”。 为了省事,你基本只要记住:夏普比率越高,说明该投资策略越好。(注:这是针对非金融行业读者,比较简单粗暴的解释方法。真要细究的话,需要仔细分析夏普比率是怎么得出来的。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因此不再赘述。) 绝大部分比较专业的金融机构和基金,都会向投资者披露该投资策略(或者基金)的夏普比率。哈维教授在他的论文中提出,我们应该对金融机构向我们展示的夏普比率保持怀疑态度,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具体的调整细节涉及一些统计知识。我在这里稍微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哈维教授的原著。在哈维教授的论文中,他甚至提供了计算机程序源代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下载然后使用。 假设某基金的夏普比率为0.92,该基金来自于一个包含200个类似基金的数据库。那么我们根据其夏普比率,算出其P值(0.4%)。然后根据样本数量,调整其P值。在调整过的P值下,我们再计算出调整后的夏普比率为0.08,比原来的夏普比率下降了91%。 这个简单易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除一些基金在宣传材料中显示的夏普比率的“水分”,让投资者获得更加真实客观的信息。 我 向哈维教授提出,美国和中国量化研究的一大区别是,美国的金融历史数据量要丰富得多。美国的股市数据,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而中国的A股,只是 1990年代刚刚开始。中国第一只公募基金,一直要等到2001年才开始发售。这是不是意味着绝大部分基于中国市场的量化策略都很难通过严格的统计要求? 哈维教授的看法是:大致来讲,确实数据越多,量化策略的可靠性越高。毕竟如果一个量化策略基于的样本量很小,那么其结果就可能有很强的偶然性,因此难以在未来复制。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有两个方法可以提高量化策略的质量。首先是增加样本量。由于数据历史有限,不可更改,因此研究人员只能在数据频度上做文章。比如将研究的数据频度调到每日股价变动,每小时股价变动甚至是每分钟股价变动。频度越是密,其数据量就越大。 其次,如果一些策略在发达国家中得到验证可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把这样的策略移到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进行交易。由于在其他国家市场中已经被验证可行,因此类似策略在中国也行得通的可能性要高很多。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我和许仲翔(Jason Hsu)先生做过的一篇专访,专门讨论聪明贝塔策略在中国市场的可行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伍治坚”+关键词“聪明贝塔”找到该文章。 我 向哈维教授提出,虽然巴菲特通过“猴子”的例子提醒投资者不要被基金经理表面的业绩误导,但他同时也指出,有很多好的基金经理都来自于同一个村落,即所谓 的“价值投资”村落。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巴菲特举了不少这样的基金经理的例子,包括Walter Schloss, Tom Knapp,以及他自己。这些经理未必能够达到“3倍标准差”或者更高的统计要求,但是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基金经理。 这个例子是否说明,投资者们在选择基金经理时,也需要结合考虑该经理的投资风格和哲学来做出判断? 哈 维教授表示赞同。挑选好的基金经理,区分该基金经理的回报是来自于运气还是技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大型机构,比如养老基金,国家主权基金等 都做不好,可见其难度之高。哈维教授在这个领域写的好几篇文章,被评为年度最佳论文,为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事实上,能够真正读懂并理解他文章的 人,仅限于少数的业内人士。这本身就凸显了要想挑选好的基金经理,难于上青天的事实。可笑的是,很多个人投资者“无知者无畏”,反而觉得选基很容易,这实在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目 前的中国,大约有3,000个左右公募基金,3,000多个私募基金。在美国,大约有9,000多个公募基金。在如此众多的基金基数上,要想找出几个基金 连续5年,或者更长时间取得好的投资回报,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这些基金经理可能完全不需要任何技能,仅凭运气,也能连续多年获得好的回报。而对于投资者 来说,他以为自己买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基金,其实只不过是把钱交给了一只幸运的猴子而已。 我向哈维教授请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做?特别是我们很多投资者一没有专业知识,二没有数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去挑选主动型基金,岂不是相当于误打误撞靠天吃饭?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幻想,满足于购买那些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哈维教授表示完全赞同。在他看来,中国的3,000个公募基金,至少一半达不到专业的技能标准,根本不值得投资。美国的情况更遭。在哈维教授写的另一篇论文中,他们发现在美国,最多只有10%的公募基金经理有真正的投资技能。 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并非来自金融专业。这些投资者,没有时间,没有专业技能,也没有数据信息帮助他们去挑选基金。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更好的选择是购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在哈维教授写的《Evaluating trading strategies》一文中,他得出结论: Most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n finance, whether published in academic journals or put into production as an active trading strategy by an investment manager, is likely false. Half the financial products that companies are selling to clients are false. 翻译:绝大部分在金融期刊上发表,或者向投资者兜售的主动型量化交易策略,都可能是骗人的。基金公司们售卖的投资产品,有一半都是“假货”。 希望投资者们可以从哈维教授的研究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警惕程度,不要轻易堕入基金公司和理财机构的销售陷阱,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理性投资决策。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美联储决策层的人事大震荡提前开始。 美国时间本周三,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向总统特朗普和白宫递交辞呈,称因“个人原因”,有意下月——今年10月13日左右卸下美联储副主席和联储理事职务。 美联储官方网站此后确认,费希尔的辞职将于10月13日前后生效。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费希尔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带领联储增强金融稳定。 费希尔的任期原本截止于明年6月12日,耶伦本届任期截止于明年2月。美国媒体认为,费希尔提前离职给特朗普再造美联储领导层留下了空间。 今年7月,特朗普提名股权投资公司凯雷(The Cynosure Group)的执行合伙人Randal Quarles为美联储史上首位主抓银行系统监管的副主席。在费希尔离职后,特朗普现在至少得再提名两个美联储高官的人选,才能填补明年3月联储高层的空缺。 好消息?坏消息? 费希尔现年73岁,是支持缩表、倾向鹰派的美联储高官。华尔街见闻曾介绍,他在学术研究和执掌央行方面成绩斐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前美国财长萨默斯等多位央行行长和经济学家都是他的门生。任美联储副主席以前,他领导以色列央行安然度过金融危机。 费希尔离开意味着美联储又少了一位坚持金融监管的决策者,华尔街机构受到的监管可能进一步放宽。可是,重要货币决策机构领导层动荡对市场不算好消息。 BK Asset Management的外汇策略董事总经理Boris Schlossberg认为,费希尔离职不是好消息,他和耶伦是货币政策的基石。 “总体而言,资本市场讨厌转变,我们将看到美联储全盘改变,它是美国最后一个独立且有能力的决策机构。” 本周三费希尔并未详细说明离职原因,但提到了他任职期间美联储取得的成绩:经济继续走强;为美国劳动者提供了数以百万的新增工作岗位。他还特别提到: 汲取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提前采取步骤强化金融系统,让系统更有韧性、更好地提供对我们国家家庭和企业至为重要的信贷。 今年4月费希尔曾表示,要警惕新的监管框架变得软弱无力。他说,看来大家忘了有过一场银行系统引发的金融危机,它给美国造成了巨大伤害。金融系统的强健“无疑对经济继续以合理速度增长极为重要”,而采取行动撤除增强金融系统结构的举措是“非常危险的。” 耶伦去留未定 已有类似“诀别”语 特朗普上台后耶伦的去留就备受关注。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猛烈抨击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政策,说它粉饰奥巴马政府的政绩,还说要找人取代和奥巴马同为民主党人的耶伦。他就任后态度又大转变,今年4月说“确实喜欢低利率政策”,不反对耶伦明年连任。 迄今为止,特朗普都未明确表态会不会提名耶伦连任。但媒体频频传出特朗普寻找耶伦替代者的消息。 今年6月,媒体消息称,白宫开始寻找下届美联储主席人选,前高盛总裁、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Gary Cohn将主持这一行动。7月美国政经媒体Politico消息称,特朗普越来越不可能提名耶伦为下届美联储主席,Cohn只要愿意就很可能得到这个职位。 也是在7月,耶伦罕见透露不会连任的信号。在耶伦当月国会作证期间,有议员问,有没有预计这是最后一次在众议院相关委员会面前作证。她答:很可能是。 上月出席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期间,耶伦在讲话中强调,金融系统稳健是保持全球经济活力的关键。尽管监管可能还需要一些调整,但现在的金融体系比较安全。 媒体指出,耶伦的上述发言多与特朗普政策主张相左,其捍卫金融改革的态度令其得到连任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耶伦与特朗普就货币政策现没有过多争议,不过在金融监管方面态度完全不同。 鉴于特朗普曾表示在考虑让耶伦留任,但年底之前不会公布提名人选,上月《华尔街日报》认为,在今年12月这一关键时点,“下任美联储主席是谁”的问题,对市场的影响将持续发酵。市场正在紧密关注联储加息与缩表节奏问题,继任者问题届时将加重市场阴霾。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原标题 年底前 五成以上农民工工资直发 ◎到今年底前,各地总承包企业受委托发放或直接发放农民工工资、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新开工项目的比例将分别达到50%以上。 ◎到2019年底,我省将实现全省开工项目总承包企业直接或受委托发放农民工工资率达90%以上,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基本实现全覆盖。 9月5日,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赵玉告诉记者,该辖区内某楼盘项目一起涉及40个班组农民工工资的纠纷,因为建筑承包企业最后拿出4500余万元支付给农民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8月初,金牛区天回镇某楼盘项目的农民工向街道办事处反映,项目部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据赵玉介绍,经调查了解,该项目承包企业广东某建筑公司将工程费委托给了劳务公司,因劳务公司出现问题,导致农民工工资被拖欠4500余万元。经便民服务中心协调,9月1日上午,广东某建筑公司以银行卡转账和现金支付方式,兑现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此事再次证明,要从源头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必须要落实承包企业直发。”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相关人士介绍,为切实堵住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层层分包支付等欠薪源头,我省正加快推行总承包企业直接或受委托发放农民工工资,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制度。不久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将农民工工资直发率和建账率纳入了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目标考核。到今年年底前,各地总承包企业受委托发放或直接发放农民工工资、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新开工项目的比例将分别达到50%以上。 根据国家人社部《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到2019年底,我省将实现全省开工项目总承包企业直接或受委托发放农民工工资率达90%以上,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基本实现全覆盖,从根本上遏制农民工工资层层分包支付的市场乱象。 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四川省将加强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日常监管,各地每季度集中半个月对辖区工程项目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将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纳入巡查重点和台账管理,督促总承包企业在工地普遍设立工资发放公示牌和维权告示牌、规范劳动用工并实行实名制管理、设立工资专用账户、受委托直发工资、推行工资银行代发等;对已建和在建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施清理排查,动态掌握各个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底数,落实清欠工资方案和责任主体。对因政府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农民工工资未按时支付的,在2017年底前优先全部清偿。 据悉,从下个月起至2018年春节前,四川省将组织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从速查办欠薪陈案特别是政府工程项目欠薪案件,确保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阿里市值2.8万亿、腾讯2.56万亿、工商银行2万亿、建设银行1.5万亿……如果时间倒推回多年以前,谁能料到会有互联网公司市值超越大型商业银行? 中国的基金销售领域正在上演多年前的戏码:互联网公司追赶商业银行。这个行业前景广阔,但又竞争激烈,452家代销机构分食着10万亿公募的存量业务及未来的增长空间,享受到的申购费率几经下调,如今到了低至一折的地步。 群雄逐鹿之际,行业内刮起了一股智能投顾的风潮,这被业内视为一次引领财富管理新风向以及抢占未来高地的机会,各家公司纷纷跟进布局。站在当下,商业银行仍是基金销售渠道的最强者,但未来能否守住领先优势犹未可知。 互联网势力崛起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底,中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历史性地攀升至10.68万亿元的高位,其中货币基金规模5.86万亿元,较去年末4.28万亿的体量足足增长了1.58亿元。 在货币基金扩张浪潮中,行业涌现诸多巨无霸基金。据基金中报,截至6月末,千亿规模以上的有3只基金,分别是天弘余额宝(下称“余额宝”)1.4万亿元、工银瑞信货币1587.1亿元和建信现金添利1098.4亿元。500亿以上规模的有15只,100亿以上131只。余额宝不仅是中国最大货币基金,也是世界第一大货币基金,自2013年6月问世以来,从无到有,规模实现了多个数量级别的跨越。截至2017年7月末,该基金资产净值约为1.5万亿元,相较去年末0.8万亿元的规模足足增加了7000亿元。 巨无霸货币基金的崛起绝非偶然,它们顺应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及互联网基金销售产业兴起的趋势。互联网基金销售是指基金销售机构与其他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基金、发售基金份额、开设账户以及办理基金份额申购、赎回、查询等活动。 当货币基金触网后,基金市场涌现了一批“宝宝”,比如余额宝、现金宝、薪金煲、安盈宝等等,这些产品依靠互联网工具创新,实现了T+0申赎的高流性、且数倍于活期存款收益的优势,成为广大机构投资者流动性和普通民众闲钱的一个好出去。“宝宝”军团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弘余额宝基金,1.5万亿资管规模的绝大多数份额来源于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及蚂蚁财富(前身为蚂蚁聚宝)两大互联网平台。 2015年8月,蚂蚁聚宝APP上线,作为支付宝的“兄弟”APP,用户可以使用一个支付宝账号在蚂蚁聚宝平台上实现余额宝等各类理财产品交易。2017年6月,“蚂蚁聚宝”升级为“蚂蚁财富”,并上线“财富号”,全面向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开放,同时向金融机构开放AI(人工智能)技术。截至目前代销公募基金数量超过4100只。蚂蚁金服内部人士称,目前,蚂蚁财富的登陆用户达到1.8亿,活跃用户达到3500万,支付宝用户超过4.5亿。对基金公司而言,80后、90后成为互联网理财对主流人群,不少用户通过余额宝完成了理财的启蒙教育、方便的购买及持续的陪伴,相比60后、70后,他们的理财意识觉醒的更早。 想比蚂蚁财富客户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启蒙人群,另一大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的服务人群则是浸淫“股吧”多年、储备较多专业证券投资的知识的投资者,他们对基金投资的认识亦较高。蚂蚁财富崛起之前,在互联网基金销售市场,天天基金曾是一家独大,尤其是在2015年牛市,天天基金销售量出现惊人增长,收益丰厚。东方财富2015年报显示,当年该公司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共计实现基金认申购及定投交易4700多万笔,基金销售额为7432.55亿元,取得服务收入24.42亿元。在蚂蚁金服升级基金销售平台后,东方财富网也宣布针对基金公司主页进行全面升级,推出全新改版的“基金财富号”,31家公司已经登陆。富国基金电商部总经理郭君平表示,今年以来富国第三方平台在客户数和销量上均有大幅增加,天天基金和蚂蚁财富合计销量占八九成,第三方销量大概占到电商总销量的三分之二。 在蚂蚁与天天两大互联网基金销售龙头的带领下,京东行家、好买财富、雪球蛋卷等一批互联网基金销售公司或平台也按照着自己的节奏逐渐发展壮大,它们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崛起,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统计显示,以天弘基金、工银瑞信等9家基金公司为样本,互联网基金销售额在基金销售总额的占比情况是:2013~2015年占比分别为48.6%、67.2%和66.6%,可见互联网基金销售已经成为基金销售的重要力量。如果考虑到余额宝当前增长至1.5万亿元的庞大体量,上述9家公司的合计互联网销售规模大概率已经突破70%。 “现在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成立,(基金销售)整个分流了。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金融的正效应。”近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南湖互联网金融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谢平在嘉兴南湖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如此指出。 商业银行仍占主导 尽管互联网基金平台已经崛起,但若剔除天弘余额宝的因素,在中国基金销售总规模中,商业银行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以东方财富为例,在2015年牛市过后,基金销售业务随之冲高回落。2017年上半年、2016年全年,该公司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基金销售额1585.68亿元、3060.65亿元,对应的收入分别为3.566亿元、8.7亿元,相较2015年约24亿元的代销基金收入出现了明显下滑。 天天基金尽管已是业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上市银行的财报显示,工商银行2016年代理基金销售4889亿元,比天天基金多出50%以上。招商银行2014~2016三年内的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额分别为6859亿元、6057亿元、4952 亿元,对应的收入分别为28.47亿元、75.11亿元、55.39亿元。2017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额为3219亿元,实现收入30.63 亿元,分别是天天基金销售额的1倍、收入的2.52倍,从这两个数据来看,作为商业银行代销基金的收费显然要高于互联网基金销售龙头。 谢平称,原来中国的证券投资销售主要靠渠道,以大银行为主的销售渠道垄断了基金销售,它们不断对基金公司施加压力,收取发行费用,压缩了后者的盈利空间。而商业银行高收费背后是销售实力的体现。 截至目前国内基金销售机构共有435家,其中代销数量超过3000只基金的有5家公司,分别是天天基金、好买财富、陆金所、同花顺、蚂蚁财富。这5家公司均为互联网基金销售机构。然而,若剔除前20大互联网营销平台,其余绝大多数的平台销售能力似乎微不足道,其中的一些小平台甚至过着持牌待价而沽的日子。一块牌照动则千万,一旦以高价售出,持牌机构已然收益丰厚。 上海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后台部门人士称,根据他的大致统计,在新基金销售中,四大行及其他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大致能够完成销售的4到5成,一些实力较大的券商可完成不到2~3成,剩下有2成左右的份额属于第三方代销机构的蛋糕,但这也被几家互联网巨头瓜分,也就是说,不少代销机构往往一年都不能卖出多少量,甚至有的机构仅仅是有代销资格,但没有销售数据。 会战智能投顾蓝海 无论如何,基金销售高收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互联网销售平台和基金公司直销模式为例,多数平台如今推出了低至一折的申购费率。比如股票型申购费为1.5%,而投资者仅需支付0.15%的费率。 对于基金销售平台来说,一家中等规模的互联网营销平台,开发一个有效客户的成本可能高达百元。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客户资源远比单独一笔申购业务来得更有价值。为此,各家公司都在“磨刀霍霍”、推出财富管理领域新的增值服务,而智能投顾俨然已是必争之地。 华安证券研究员汪双秀认为,智能投顾是人工智能(AI)与专业投顾结合的产物。不同于传统投顾的是,智能投顾实现了投资决策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服务的成本大幅降低,因此智能投顾收取的费用较少,咨询费率较低。 在这方面,蚂蚁金服探索较早。2015年蚂蚁聚宝上线时,就尝试利用AI技术进行资产评估、客户理解以及个性化产品适配等,根据蚂蚁提供的用户标签、AI技术,基金公司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不过机构间运营能力不同,当日点击率、转化率差异可超过10倍以上。天弘基金互联网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张牡霞指出,天弘基金在财富号上设立了“指数专区”,运用人机对话、双脑决策的方式,结合智能模型和人工研判结果,帮助用户捕捉行业板块的投资机会。 然而,在基金销售和投资领域,智能投顾绝非是互联网平台的专利,商业银行也不甘于人后。比如,招商银行推出“摩羯智投”在业内打开了知名度,上半年通过摩羯智投获得的基金申购规模累计达到45亿元。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商业银行都在探索智能投顾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布局与应用,它们的触角正在或者已经伸向了基金等泛资管领域。同样的,国内大中型基金公司在其基金直销平台上,也在探索并尝试AI技术的增值服务模式。比如,华夏基金日前携手微软,双方就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展开战略合作研究;正在发行的万家量化睿选基金,已直接定位为“AI选股”在量化投资领域的运用;在更早之前的2016年,嘉实基金已在原有量化投资部的基础上,成立人工智能投资中心,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资产定价领域和资产配置研究的投入。 基金投资业态变化使然 智能投顾走进基金行业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近10年基金投资业态变化使然。此前,好买财富董事长杨文斌介绍,基金投资在经历排行榜时代、主题投资以及组合投资的三波热潮后,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杨文斌所说的人工智能,运用于基金投资领域即是智能投顾模式。据AT Kearney预测,全球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从2016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2020年的到2.2万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 杨文斌称,这几年中,基金投资(或销售)发生了四种业态的更迭。早期的业态是排行榜模式。彼时,基金投资者会参考排行榜去认购基金,比如晨星、银河的五星、四星是投资者的重要参照,那些排名、评级靠前的基金通常成为行业中被踊跃认购的品种。 第二个阶段是主题和行业基金兴起。随着基金产品线的丰富以及投资者专业度的提高,一些市场敏感度较高的人群逐渐意识到基金排名、评星再高也只是代表过去,未来的走势充满变数。相反,随着行业轮动、结构性机会的不断出现,很多主题、行业基金接连站上风口。比如过去几年,军工基金、国企改革等均迎来了几波快速上涨的行情。 第三个阶段,一些专业度较高的基民习惯于构建组合投资。 第四阶段,就是智能投顾时代。智能投顾也称机器人投顾,这一概念自2012年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在线财富管理服务。根据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结合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理财工具,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工具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和在线投资建议服务。 基金销售进入智能投顾时代,资管行业的各类机构竞相追逐。截至目前,基金销售领域虽未有真正有实力的AI平台崛起,但业内人士寄托着这个产业崛起,并带动基金等资管市场的发展。近日,浦银安盛基金举行的2017年度投资高峰论坛上,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在发表题为“人工智能与资产管理”的主题演讲时表示,随着AI的应用和推广,金融服务更加个性化。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跟踪产品的表现,带来智能投顾、智能投研等新的产品模式诞生,推动资产管理行业不断变化和迭代。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李笑来:一个诈骗者的财富自由之路 来源:微信公众号路财主N 在今日之中国,李笑来是个大名人。 中国比特币首富; 得到APP“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作家; 天使投资人; 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创始人;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云币网创始人; …… 可惜,在我看来,李笑来与“雕爷牛腩”的那个雕爷,是我在中国这一大批新商业名人里,最恶心的两位——堪比陈安之和翟鸿燊。 因为,他们纯粹的通过忽悠概念而收取大众的智商税。 当然,恶心归恶心,只要有人愿意被收割,人家能收到智商税,关我屁事! 但是,直到央行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我这才能把李笑来与金融诈骗对上号。 《公告》里明确说明:代币发行融资(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公告》里继续要求:“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 与李笑来能对上号的,是他自称创立的数字货币EOS(区块链操作系统)项目和Press.One项目。 2017年6月底,李笑来的第一个ICO项目EOS白皮书问世,尽管面临种种质疑,但EOS短短五天内融到了1.85亿美元。2017年7月2日,EOS的整体市值达到了近50亿美元——有人称之为“价值50亿美元的空气”。 必须强调的是,这1.85亿美元绝大部分来自国人的集资,正如《公告》所说,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劵、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 EOS币在7月3日达到最高点36.58元后,便开始一路的下跌,截止8月29日,EOS币的成交价已经跌到了8.74元,相比最高点下跌了76%——不难想象,李笑来成功套现多少亿资金! 作为一个存心的诈骗人,李笑来的贪心绝不仅仅这一点。 在EOS融资仅仅几天之后,7月10日,李笑来宣布了另一个更具争议的ICO项目——Press.One项目的融资。 相比EOS,PressOne更让人难以理解,因为这一次根本没有白皮书,仅在官网有几百字的介绍——项目方给出的理由是: “不提供那个,即使提供了也没多少人看得懂,甚至没几个人看的东西。” 可见,PressOne项目的金融诈骗,李笑来连一纸白皮书都懒得写了! 根据PressOne官网放出的发售通知,据说李首富将发售220亿PressOne币,而其中100亿枚通过众筹完成,价值2亿美金——他自己仍然控股120亿枚。 在诈骗之前,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在微博上晒出跟李笑来的合影,笑的很开心的样子,并附上:“我终于找到争取财富自由之路啦!” 李笑来点赞此条微博。 嗯,李笑来在得到App的课程,名字就叫做“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无数人被收智商税。 也许是觉得公众太傻逼了,太好骗钱了,李笑来和薛蛮子开始戏弄大众。 于是,他们共同站台一个宣称以草泥马为本位的马勒戈币,仅仅只有一个概念(具体见我昨天的文章)。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真有人愿意为这个ICO项目出钱,有了李笑来和薛蛮子站台,以草泥马为本位的马勒戈币,成功实现融资1500万元人民币! 我一开始提到,特别恶心李笑来和雕爷,为什么? 因为,这两个人都在出名之后,极度蔑视公众的智商和判断力—— 由此,在社会上不断的花样秀着自己骗钱的能力! 在极度蔑视公众的智商和判断力的同时,诈骗者们却都很会保护自己! 这不,央行的《公告》刚一出来,李笑来立即开始撇清自己与ICO的关系: 9月5日凌晨,ICO项目EOS发布公告,撇清了李笑来与EOS项目的关系:李笑来与EOS项目无关,并非项目联合创始人、董事或高级人员; 此外,EOS项目团队同时宣布,因中国对ICO的监管政策发生变化,EOS项目今后将不再接受中国公民的购买,购买协议将做无效处理。 卧槽,当初谁特么知道EOS是个什么鬼玩意儿,不就是你李笑来公开声称你自己创立了数字货币EOS(区块链操作系统)项目,你还顶着比特币首富的光环,要不然EOS代币怎么可能5天利用比特币融资1.85亿美元? 诈骗犯们都是一个样:骗到钱之后,说自己和骗局没有任何关系! 更何况,这已经不是李笑来第一次和别人配合演双簧了—— 当初,一个叫杨曜睿的比特币矿机出售商接受腾讯新闻采访的时候,说自己的ASICME矿机被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投资,随后,李笑来和杨曜睿一起参加了“品玩比特币”的圆桌沙龙,两人互动亲密——这场默认,为杨的矿机引来了成千上万的订单,狠狠的捞了一笔。 然而,当四个月之后,杨曜睿的矿机不能按时交付遭遇比特币行业挖矿人群痛骂的时候,李笑来突然出来澄清,说自己并没有投资杨曜睿,而杨曜睿也在淘宝店撤下所有有关李笑来的宣传语——最后干脆一跑了之,被骗的矿机购买人都只能自认倒霉! 被李笑来收割的韭菜们,面对出尔反尔的李首富,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在查遍网络上有关李笑来的资料之后,路财主现在开始怀疑,即便是“李笑来”这三个字的名字,都很有可能是假的! 根据网络资料,1997年,李笑来任职沈阳博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李笑来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网络之中; 2001年-2008年,李笑来入职新东方教育集团,任职国外部高级教师,著有《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英语辅导类书籍,据说销量不错; 2008年,李笑来创立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不知道干了什么; 2013年,李笑来创立比特基金,据说专注于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天使投资。 不过,截止到2014年之前,没有几个人知道李笑来。 为了博出位和出名,李笑来宣称,他是互联网名人罗永浩是发小,而且两人还同为新东方的前同事; 为了博出位和出名,长春大学毕业的李笑来,2013年宣称把自己的著作《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稿费捐赠给北京大学,设立“把时间当作朋友”奖学金; 为了博出位和出名,在当年的芦山地震中,他宣布要用比特币募捐善款,据说将募集到的比特币兑换为人民币,捐赠给受灾地区…… 就这样,通过贴名人、贴名校、贴热点事件的方式,李笑来有了一点名气。 李笑来的真正出名,是在2015年之后的事情了。 在比特币经过连续大涨之后,一个叫李笑来的前新东方老师突然跳出来宣布,他是中国的比特币首富——因为,他在比特币1美元的时候买了大量的比特币…… 卧槽,这特么谁啊,这么有先见之明? 噢!原来是罗永浩的发小,还是他同事—— 罗永浩这么牛逼,怪不得李笑来也这么牛逼! 回过头来再一查,人家李笑来在2013年已经创立比特基金,专门从事互联网领域的天使投资,打开网址一看,人家还是全英文的…… 牛啊,得,要关注比特币,一定要关注李笑来。 实际上,鬼才知道李笑来的比特基金和比特币有什么关系,也从来没有什么能够证明,李笑来是全中国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所以可以自称“比特币首富”——从他捞钱那贪婪不顾吃相的样子,很难相信这人有“首富”的耐心,能持有比特币好几年。 在有了不小的名气之后,李笑来开始到处走穴。 2015年,互联网领域风头最劲的,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视频和微信公众号。 不知怎的,李笑来和罗振宇勾搭上关系,到了2016年罗振宇的“得到APP”上线的时候,李笑来成为第一批入驻“得到app专栏”的作家,专栏名称就叫“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嗯,李笑来本人通过这一系列名气炒作,确实正迈向财富自由之路。 不仅在得到上写专栏,李笑来还去知乎上做讲座,到处拿书送人,俨然一个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的首富,给年轻人无私传授财富自由之路经验,致力于让一部分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别人有没有先富我不知道,但李笑来自己的确是慢慢先富起来了。 拿着“比特币首富”的名头,他在知乎Live上做讲座,赚了一笔钱,回来之后,李笑来自己马上就仿造着知乎live做了一个问答APP,自己赚钱; 拿着“比特币首富”的名头,打着“财富自由之路”的幌子,他在“得到APP”上的专栏订阅,又变现几百万乃至几千万元; 拿着“比特币首富”的名头,李笑来建立了收费群,有人说他自己吹嘘,从收费群里得到的直接收入就高达2000万…… 可惜,几千万元的财富级别,在努力实现“财富自由”的李笑来看来,都特么太少太少了! 终于等到你,还好没忘记——ICO! 伴随着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ICO的狂热,自称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自然成为各个虚拟币发行中名人站台的香饽饽—— 仅2017年以来,李笑来本人参与的ICO项目,比较知名的就有公信宝,量子链,菩提,EOS,ico.info,big.one,press.one,Oraclechain等……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截止到2017年7月,整个ICO项目融资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有26亿元左右——根据李笑来参与的情况,这26亿元中至少有1/3以上都被李笑来及其相关人员获得。 不妨拿李笑来自己发行的那个EOS币,来看看他如何实现“财富自由之路”。 EOS币ICO众筹的是以太币(ETH),但项目却规定,美国籍人士无法参与——因为,美国金融监管最为严厉,而且美国有能力全球追债,骗了美国人,吃不了兜着走,李笑来很精明的先撇开了美国人。 EOS币团队号称进行长达365天的ICO,目的很简单,以吸引最多的韭菜为目的,其实就是利用众筹来的ETH无成本地循环操纵EOS价格——不但剪韭菜,而且还用韭菜的钱和币来反复剪韭菜。 具体怎么做的呢? EOS首轮ICO发布了2个亿的EOS,筹集了大约600多万ETH(以太币),此后每天发布200万个EOS—— 这样一来,EOS团队坐庄不要太容易哦,他们自己可以拿首批募集的这600万以太币想拉升EOS就拉升,想砸盘就砸盘,任何一天新进入EOS体系以太币都被绑架,新进来参与EOS众筹的以太币越多,EOS团队的操盘就越容易,而且是负成本,无限收益…… 实际上,在EOS暴跌之前一段时间,每天也就筹到几千个以太币而已,但在最后一小时,总是会出现2万个以上巨量以太币进入,把EOS的价格拉起来,让EOS保持在某一个价格之上,用来忽悠新的韭菜进入…… 是的,这就是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 而且,这还是李笑来在ICO初期已经卷走10多亿人民币之后的“财富自由之路”! …… 要知道,同样是新东方老师出身的罗永浩,人家也是卖知识、卖情怀、卖得到专栏,但人家至少还是辛辛苦苦的在写,还是实实在在苦哈哈的做手机,至今融资加起来不足2亿美元——而PressOne,一个不知所云的项目,白皮书都懒得写,相当于一个屁,竟然要募集2亿美元…… 真不知道这个市场有多疯狂! 以路财主的脑子在想,你特么不一开始就是“比特币首富”么? 从比尔盖茨到巴菲特,从李嘉诚到马云,哪怕是最近走得很是不顺的国民公公王健林,哪一个是像你这样獐头鼠目的首富,哪一个有你这样今天狠捞一把然后立即就决定明天要再狠狠捞一把的首富?不讲信用、不择手段的实施集资诈骗,还真好意思称首富! 现在,在诈骗了中国民众1.85亿美元之后,EOS团队宣称,这个项目和李笑来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不再允许中国人参与众筹…… 李笑来,你们可真特么的够绝啊! 从我的角度来说,那些被李笑来骗的人,也并不值得同情,迷信什么骗子告诉你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当初又是谁把这种收割机当神来供着的? 再想想当年吃下雕爷200元一碗牛腩面的人,何其相似? 无论是李笑来还是雕爷,他们归根结底灌输给你的只有一个理念,就是让你自己觉得你自己很聪明、很不一样、很有特点,别人都是错的,只有你自己的选择都是对的—— 如果错了,那是你学习不够深入的原因,你需要再付费更加深入的学习…… 参与李笑来ICO项目中,陪着李笑来一起割到韭菜的人,自然是心里乐开了花,而更多亏钱的人醒悟过来,开始骂李笑来,但一开始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这世界上,太多人智商欠费却贪婪四溢,急需充值。 根据网友总结,关于李笑来,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事实: 1)他说他自己是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是比特币首富,但从未有人见过; 2)他现在虽然发了大财,但并非靠比特币升值,事实上,自始自终,他在币圈里唯一的资源是“比特币首富”这个标签,他在用这个标签实施诈骗活动; 3)用“比特币首富”这个标签,李笑来卖卖收费课程,吹嘘吹嘘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挣个几百万、一两千万并非难事——可惜,这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贪婪,草泥马的马勒戈币他都要参与,可见硕鼠之贪; 4)如果说ICO开始并非骗人,但中国的ICO演变成纯粹的集资诈骗和庞氏骗局,首要责任人非李笑来莫属,几乎整个虚拟币圈子的韭菜收割,他都要参与一把,他一个人拿到了ICO币圈1/3以上的收入仍不满足,正是在他的强力抽血之下,ICO迅速演变成大规模的集资诈骗行为; 5)如果李笑来不能把他集资过的所有人的资金(或比特币、以太币)全部清退,那么他已经触犯法律,是一个确定的非法集资诈骗嫌疑犯! 最后,强烈建议金融监管部门调查李首富是否涉及ICO集资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