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汽车沙皇戈恩拯救过日产,组建了全球最大汽车联盟,成为汽车沙皇,但这个64岁老人强势与辉煌,敌不过一纸逮捕令12月10日,卡洛斯•戈恩被捕的第21天,日本东京地方检察院特搜部以违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有价证券报告书的虚假记载”罪名,起诉日产汽车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前代表董事格雷格•凯利(Greg Kelly)以及作为企业法人的日产汽车。同一天,特搜部表示,由于在2017财年(截止2018年3月)的3年里,在有价证券报告中将戈恩的报酬少记载约40亿日元,以此为由对戈恩和凯利实施再逮捕。如果罪名成立,戈恩或将面临长达10年的监禁以及1000万日元的罚款,日产汽车也面临高达7亿日元的罚款。这个曾身兼雷诺、日产、三菱三家车企董事长头衔的“汽车沙皇”,如今身处不到5平米的拘留所单间,或许只有黎巴嫩驻日本大使给他申请的床垫能给他些许的温暖。而令他感到心寒的是,日产汽车——这家曾经被戈恩拯救、奉其为救世主的公司——无情“背叛”了他,这个64岁老人建立世界第一汽车帝国的梦想,被一纸逮捕令击碎。辉煌落幕11月19日,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羽田机场的停机坪上,等待着从法国飞来的编号为“N155AN”的专机。飞机降落,舱门打开,时任日产汽车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刚刚走下舷梯,就被车里来自东京地方检察院的调查员控制并带走。据称,戈恩少报报酬合计多达50亿日元(约3亿元人民币),这属于“虚伪记载有价证券报告书”,严重违反了日本的《金融商品交易法》。戈恩是日本高薪榜的“常客”,2010年度后连续7年跻身薪酬榜前十,在2010年度和2012年度曾位居薪酬榜首。联盟3家车企的有价证券报告书显示,2017年,戈恩在日产的年薪是7.35亿日元,在三菱拿走2.27亿日元报酬,在雷诺的薪水则是740万欧元,共计约1.18亿元人民币。有日本民众表示:“作为董事长已经拿了这么高的薪酬,为什么还不惜违法也要得到更多的钱呢?这是对消费者的背叛。”日产汽车在戈恩被捕当晚十点紧急召开临时新闻发布会,公司CEO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表示,在几个月之前,日产汽车内部接到举报,从而启动了对戈恩和凯利的内部调查,并称:“戈恩所为是公司不能容忍的行为,我感到非常失望、沮丧、绝望、愤慨和愤怒。”新闻发布会上,西川广人列举了戈恩的三大罪状:第一,过去5年中,戈恩指示部下做手脚,在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价证券报告书》中,隐瞒了整整50亿日元(约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第二,戈恩搞个人独裁,将日产汽车公司建为“戈恩王国”,否定并抹杀日产的传统与尊严。第三,涉嫌动用公款私人投资。三天后,日产举行临时董事会会议,全体一致决定解除戈恩的会长职务,剥夺其代表权,同时解除的也包括与戈恩一同被捕的格雷格•凯利的董事职务。之后,三菱也解除了戈恩的董事长职务。尽管戈恩否认了指控,但12月10日,日本东京地方检察院特搜部以违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有价证券报告书的虚假记载”罪名,起诉戈恩、凯利以及日产汽车。汽车帝国的宏图还未实现,等待法国人的是牢狱之灾。身处不到五平米的拘留所单间中,64岁的戈恩也许没有想到,曾经的辉煌正悄然落幕。日产救世主在米其林工作11年之后,1996年,卡洛斯•戈恩进入雷诺汽车担任执行副总裁,开始了他纵横捭阖的汽车生涯。三年后担任日产汽车公司CEO的法国人,将摇摇欲坠的日产从死亡线上拉回,成为全球获利率最高的汽车公司,戈恩成了日产的“救世主”。1999年,雷诺用52亿美元完成对日产的收购。作为一家法国公司,与日本公司合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收购前,戈恩就曾向雷诺高管建议,专门聘请日文老师来教日语。戈恩相对了解日本文化,在米其林时,他就与日产、本田和丰田打过交道。进入日产高层的任务便落到了戈恩的头上,时任雷诺董事长路易•施维茨(Louis Schweitzer)甚至表示,如果戈恩拒绝前往日本,他便要终止收购计划。就这样,戈恩带着从美国回来还不到两年的妻子和四个小孩,离开了法国,成为日产的首席营运官。但这并不是一份“美差”。日产在日本市场上占有率已经连续衰退二十七年,从一开始可以和丰田并驾齐驱的销售量,一路下滑至不到丰田一半。1999年所有车型中,只有一款登上日本十大畅销车款,在市场上销售的43款车中,只有4款赚钱。拯救负债2.1万亿日元的“烂摊子”,对于戈恩来说难度不小。戈恩一到日本,便开始检查日产在海内外每一座办公室、工厂、技术中心、经销商、供货商及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的状况。这也使得戈恩获得“7-11”的外号,即像便利店一样不分昼夜地工作。检查之后,戈恩推出了日产复兴计划:在三年计划实施期间,日产将推出二十二种新产品,降低20% 的生产成本,裁掉21000个职位,相当于总数的14%。在“成本杀手”强硬的振兴计划下,日产仅用两年时间就扭亏为盈,4年间还清公司2万亿日元的债务。由挣扎到健全,在死亡边缘的日产一跃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汽车公司之一,戈恩也被称为“日产的救星”。通用前副董事长鲍勃•鲁兹(Bob Lutz)在雷诺日产结盟之初指出,合并案就像是把辛苦存在银行里的五十亿美元,全部扔进大海里。两年后,日产公布营业报告之后,有记者再询问他看法时,他回答道:“我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卡洛斯•戈恩。”帝国梦碎2005年5月,凭借日产治理的成功,戈恩同时成为雷诺和日产的掌舵者。2016年12月,受到排放数据伪造丑闻打击之时的三菱获得了日产投资,戈恩也兼任三菱汽车董事长,雷诺、日产、三菱三家汽车公司组成联盟。至此,被业界称为“汽车沙皇”的卡洛斯•戈恩,一人担任三家全球车企的董事长职务,是汽车界最具权势的人之一。到了2017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轻型车销量达到1061万辆,一举击败大众汽车,拿下轻型车销量全球第一的宝座。但戈恩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这个法国人要建立一个汽车帝国:将三家企业合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2017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发布“Alliance 2022”(“联盟2022规划”),即在2022年联盟实现销量突破1400万辆、营业收入增加至2400亿美元,并产生100亿欧元的年度协同效应。但“汽车沙皇”的地位已经并不稳固,日本公司对于戈恩的不满情绪一直在积累。戈恩既是日产的救星,也是“刽子手”。在成本缩减政策之下,数以万计的日产员工下岗,但他每年却领着20亿日元的工资,“杀了日本人,肥了法国人”。更重要的是,日本方面担心联盟的深入合作甚至是合并会使得日产和三菱“去日本化”,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一位日产销售公司的高层表示,最初5年对戈恩体制非常感谢,但这之后并非如此。而在西川广人看来,2005年是日产发展的转折点,即戈恩兼任雷诺CEO之后。从2005年开始,日产的重心开始在转移,由重视日本国内改为开拓中国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在日本2年以上没推出新款车。在轻视日本国内的战略下,日产的日本国内市场份额萎缩,海外销量却增至3倍。2017年在日本的销量仅为58万辆,比2004年减少约30%,降至第5位,排在本田、铃木、大发之后。据称,戈恩本打算在明年春季之前正式敲定三家合并一事。然而对保守排外的日本企业来说,戈恩的野心触犯了底线,不少日本业界及民众甚至将“保卫日本汽车业”作为抵抗合并的态度,西川广人也坚决反对三家企业合并,他曾多次强调要保持日产汽车的独立性。表面势力大涨的联盟内部暗流涌动,危机一触即发。“如果我失败了,我就变成哲学家。但如果我成功了,这将是本世纪汽车行业最大的成功之一。”戈恩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回响,但汽车帝国尚未建成,一纸逮捕令就让他强行退场。谁扳倒了戈恩?谁又将接班?汽车沙皇倒下的背后,有日产汽车及其CEO西川广人的身影;雷诺、日产各有人选来接班戈恩,博弈开始,胜负未知。西川广人,一个与戈恩性格相似的日本人,蒂埃里·博洛雷,一个与戈恩经历相似的西方人,不在聚光灯下的益子修,谁将接班“汽车沙皇”?沙皇爱将的背叛2017年,日产CEO西川广人被任命为日产CEO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国人曾表示:“我和西川广人之间想法高度一致。”然而只过了一年,戈恩被捕的仅仅4小时后,这个戈恩爱将就在发布会上将矛头对准戈恩,只字未提戈恩的成绩和对日产的贡献。其实两人的分歧早已产生。西川广人不赞同戈恩对于雷诺日产合并的想法,不断强调保持日产汽车作为日本第二大车企的独立性,认为两者的合并毫无价值。而戈恩去日本的次数日渐减少,与全世界政商要人和亲属等共进豪华晚餐的情况却越来越多。用西川广人的话来说,戈恩在“不断脱离一线”。另一方面,戈恩也并不满意西川在日产任职期间的成绩。日产财报显示,2018财年上半年,日产净收入同比下降2.%,经营利润同比下降25.4%。在日产被曝出新车检查违规问题之时,与经营层忙于应对的疲态不同,戈恩则与亲属在西日本的岛上度假。在例行股东大会上,戈恩强调:“西川才是日本的一把手。”最后出面谢罪的并非最高责任者戈恩,而是西川广人。此事之后,戈恩与西川,乃至外籍与日本董事之间的严重对立形成。西川广人一直在尝试“挖空”戈恩,重组管理层,任命新的首席财务官,试图摆脱戈恩,进而“独立”。同时,这位日产CEO还试图进行联盟管理结构改革,西川广人指出,日产汽车将寻求一种“更公平”的管理架构,不依赖个人魅力来维系一切。“有些事情应该得到纠正,比如过度集权,这导致了某种扭曲。”(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9日,日本横滨,日产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发表讲话。图/视觉中国)日产的西川时代到来?佐藤资产管理公司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达夫(Tatsuo Yoshida)指出,“这是一场温和的政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反戈恩的情绪一直在积累。”在日本,戈恩的离场意味着日产汽车彻底“改朝换代”,不少人认为,日产将开始进入“西川时代”。在11月19日戈恩被捕当晚,日产汽车紧急召开临时新闻发布会,公司CEO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列举了戈恩的三大罪状,称:“戈恩所为是公司不能容忍的行为,我感到非常失望、沮丧、绝望、愤慨和愤怒。”在日产内部人士看来,西川广人聪明、严谨、注重结果。但上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川广人一反语速快的常态,不紧不慢,冷静回答了近90分钟的问题,不过并未按照惯例鞠躬致歉。1977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西川广人便加入日产汽车。从1999年起,西川广人担任多个重要岗位,包括欧洲和美洲地区的管理委员会主席,以及采购部门的执行副总裁。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管理采购和供应链,并帮助戈恩打破日产的供应商网络以降低成本。“他是一个强硬的谈判者,如果他不是,戈恩也不会选他为CEO。” 咨询公司Carnorama的董事总经理Takeshi Miyao表示。作为2013年至2016年的首席竞争官,西川的任务是通过节省原材料采购、监管费用以及规划和开发的成本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西川广人还参与敲定日产将三菱汽车纳入联盟的协议细节。西川广人与戈恩行事风格十分相似,在缩减成本方面十分强硬,一位日产高管曾评价他:“强硬像军阀,省钱从不手软。如果他设定了目标,一定会不达目的不罢休。”但即使2006年至2016年间,西川广人曾担任雷诺董事会成员十年之久,但他并没有戈恩与法国政府打交道的经验,也没有领导雷诺的经验。因此,目前尚不清楚日产能否得到最大股东雷诺的支持。戈恩退场之后,西川广人能否力挽狂澜,成为日产的有力领导人还不得而知。雷诺的戈恩替身与日产的激烈反应不同,雷诺并未解除戈恩董事长兼CEO的职位,而是决定让COO蒂埃里·博洛雷(Thierry Bollore)代理CEO一职。博洛雷被认为是戈恩的替身。上任后,他表示,将确保稳定并专注于使命,以维护雷诺的利益和联盟的可持续性。1990年,博洛雷进入法国大型轮胎制造企业米其林,2012年成为雷诺的制造和供应链执行副总裁,今年2月被提名为COO,成为仅次于戈恩的雷诺领导者。现年55岁的博洛雷也被认为是戈恩接班人的有力候选人之一。博洛雷的职业轨迹与戈恩相似。在转投汽车制造商之前,博洛雷在米其林工作了15年。2005年,博洛雷加入雪铁龙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后担任全球副总裁一职。2012年9月,博洛雷加入雷诺,一个月后被任命为制造和供应链执行副总裁。“他非常严谨,非常认真,同时也很热情。我认为他对亚洲的了解以及与日本人相处的技巧使他的继任获得优势。”一位曾与博洛雷合作的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评论称,他赞赏博洛雷的诚信与忠诚。戈恩被捕后,博洛雷表示,“我们的团队非常有条理,以确保公司业务的连续性。”但面对雷诺最大工会CFE-CGT的管理层改革诉求,博洛雷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尴尬的三菱11月26日,三菱汽车召开董事会会议,解除戈恩董事长职务,由CEO益子修(Osamu Masuko)暂时担任董事长。与西川广人的态度不同,益子修在会议后表示:“这是管理团队,包括我的责任。”1972年从早稻田大学毕业之后,益子修加入三菱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部,2007年10月起担任董事长及董事总经理的职务。(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6日,日本东京,三菱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益子修向记者发表讲话。图/视觉中国)2016年,三菱汽车被曝光在油耗测试中造假,误导消费者。丑闻曝光后,日产迅速完成对三菱34%股权的收购,成为三菱最大的股东。时任三菱汽车董事长兼总裁的益子修向戈恩请辞董事长的职位,但后者还是邀请他继续担任三菱汽车总裁。戈恩确信,日产的成功可以在三菱复制,而益子修可以提供有力的内部帮助。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三菱似乎是个不起眼的“配角”,无论从销量和营收来说都处于下风。2017年三菱总销量为110万,雷诺销量超过376万,而日产达到577万,三者差距十分悬殊。因此,在雷诺与日产暗自争斗的过程中,三菱一直是日产的追随者。戈恩被捕后,三家企业CEO举行磋商,一改原先由戈恩统揽大局的做法,决策转变为合议制,由西川广人、博洛雷、益子修共同决策。对于戈恩一手组建的联盟来说,失去设计者和领路人之后,是等待下一个“戈恩”的出现,还是各自为政,恐怕是对西川广人、博洛雷和益子修的最大考验。最大汽车联盟未来成谜戈恩是三家联盟的关键纽带,如今联盟失去定海神针,暂不会解体,但雷诺和日产对主导权的争夺将愈演愈烈。(图/视觉中国)“没有人能够像戈恩这样,既富有个人魅力,又能紧握权力。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像戈恩这样,将雷诺、日产、三菱管理得井井有条。”三菱汽车CEO益子修(Osamu Masuko)曾如此夸赞卡洛斯·戈恩,汽车沙皇对于联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了失去主心骨,联盟内的三家是就此别过,还是继续协力前行?虽然日法两国的高层纷纷表态,力挺汽车联盟,三家车企的CEO也在积极寻求新的组织架构来进行决策。但是各方博弈之中,前路茫茫,全球最大汽车联盟的未来成谜。话语不对等的博弈自1999年成为日产第一大股东以来,雷诺汽车从日产收到的分红数总计超过6000亿日元,计入雷诺-日产联盟的合并决算的日产汽车利润更是在2.5万亿日元以上。其实,日产汽车的销量一直高于雷诺,前者被收购的后一财年,即2000年,雷诺年销量236万辆,日产为263万辆。两者的差距还在逐渐被拉开,到2017年,日产年销售量比雷诺多了200万辆。同时,在雷诺财报的合并净利润中,日产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截止到2018年11月19日,日产市值达到4.24万亿日元,雷诺则为174.65亿欧元(约合2.25万亿日元)。但在联盟内,日产处于下风。雷诺拥有日产43.4%的股份,而日产仅有雷诺15%的股份,且没有投票权,此外,日产还拥有三菱34%的股份。而法国政府的存在则使联盟关系更为复杂,其掌握雷诺15%的股份,并享有双重投票权。日产方面一直寻求让与雷诺的关系尽可能接近对等。西川广人在4月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强调称,将寻求改变雷诺占优势的出资比例。在尊重法国政府意见的基础上,“为了避免不安和权力斗争,需要在出资关系上保持平衡”。反观法国,为培育本国产业,2014年法国出台“弗洛朗热法(Florange Law)”,向持股2年以上的股东给予2倍表决权。2015年,时任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龙批准拨款增持雷诺股份,法国政府在雷诺的股份由15%增至19.7%,进一步巩固了在雷诺的最大股东地位,遏制了日产的“对等”诉求。有分析认为,法国政府意图通过该法律干预日产经营。这一规定引发日产强烈不满,2015年12月,在戈恩的主导下,法国政府就不干预日产经营达成协议。协议规定,如果日产遭受不当干预,则有权撤走对雷诺的出资。并且,根据日本《公司法》,如果日产增持雷诺股权至25%以上,后者持有的日产股权表决权也将消失。对于日产来说,这是对抗法国政府施压的一大利器。最终,法国政府做出让步,出售其持有的4.73%雷诺公司股份,其在雷诺的持股比例恢复到15%。不过,争夺主导权的前提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继续存在,对此,外界也表现出了担忧。戈恩被捕,重创联盟2005年,随着卡洛斯·戈恩成为雷诺董事长兼CEO,他也成为雷诺-日产联盟的执掌人。2016年,日产收购三菱汽车34%的股份,戈恩成为三菱汽车董事长,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正式成立。2017年,联盟成为轻型车销量的全球第一。戈恩更大的野心在于建立三方联系更为紧密的汽车帝国,即在2017年,联盟发布“Alliance 2022”,预计在2022年联盟实现销量突破1400万辆、营业收入增加至2400亿美元,并产生100亿欧元的年度协同效应。不难看出,戈恩是这个联盟的主心骨。一位日产资深人士表示:“戈恩将三家联盟的权力集中于自身,形成了没有戈恩,联盟的经营就无法继续运转的机制”。三菱CEO益子修此前的讲话进一步透露了戈恩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够像戈恩这样,既富有个人魅力,又能紧握权力。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像戈恩这样,将雷诺、日产、三菱管理得井井有条。”益子修所言非虚,戈恩被捕后的几天,雷诺股价一度下跌11%,日产也重挫10%,三菱的股价同样大跌。戈恩被起诉后,12月11日,日产股价下跌3.1%。戈恩的被捕,三家合并的宏图几乎无法实现。伯恩斯坦研究分析师马克斯·沃伯顿猜测雷诺和日产之间可能存在鸿沟,提出了日产潜在“重新日本化”的可能性以及联盟的结束。益子修直言,三菱必须密切关注日产和雷诺的经营体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过沃伯顿也指出,联盟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即便解体也不会影响雷诺和日产作为独立公司的发展。他认为,“即便没有日产,雷诺也可以实现盈利。”西川广人对保持日产的独立性非常坚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联盟的一致性。但西川在1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戈恩的违规行为不会对联盟产生影响。从戈恩角度看,“汽车沙皇”虽然有建立帝国的野心,但并没有沉溺于权力之中。在他的规划中,这个64岁法国人可能在未来几年辞去联盟主席的职务。有知情人士透露,戈恩一直在幕后工作,制定一个结构,让汽车制造商在保持独立性和品牌认同的同时保持合作。暂不解体,未来是谜在短期内,这个全球最大汽车联盟解体的可能性很小,西川广人在戈恩被捕当晚就直接表示不会影响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毕竟三家企业真的难舍难分,四分之三的车辆在共享动力系统。不过,西川广人将戈恩可能被检方认定的犯罪,部分归咎于金融中过多的权力集中在个人上并且缺乏透明度。日产汽车希望保留这个联盟,同时发现这是改变其管理结构的机会。“这一发现推动了改革连接雷诺、日产和三菱的管理结构的必要性。”西川广人说,在未来,重要的是避免在一个人身上集中过多的权力,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系统。在11月22日的董事会会议上,作为日产CEO的西川广人表示“将继续发展3家联盟”,但联盟的运作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各方其实也在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管理结构的变革。11月29日,三家企业CEO首次举行磋商,改变以往集中于戈恩一手的决策方式,将联盟的决策改为合议制,联盟整体信息由三人共享。磋商结束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发布共同声明,称各方继续全力推动联盟的举措,今后维持三方合作。在政治层面,法日两国政府也不希望看到联盟破裂。早在今年2月,戈恩确定连任雷诺CEO职位时,就有分析指出,法国政府提出的连任条件是,改变在资本关系上可以取消的两方关系,形成即使戈恩离任也无法取消的不可逆关系。在戈恩被捕后表示,“没有进一步信息,现在给予评论仍为时尚早”。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则在11月2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法国是法治国家,我们在现阶段没有掌握不正当行为的证据”,还决定暂缓解除戈恩雷诺CEO兼会长的职务。此外,勒梅尔还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Hiroshige Seko)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法日两国都希望保持这种双赢的合作。在11月30日两国领导人的会谈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3家企业联盟是)日法产业合作的象征,保持稳定的关系非常重要。”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强调:“联盟应该得到保留和稳定。”无论是雷诺、日产、三菱这三家车企,还是法、日两国政府,都努力让联盟保持稳定,继续发展。但目前达成的三方合议制是一个过渡性的妥协方案,今后如何调整联盟的运作方式,争夺联盟主导权,将是雷诺与日产博弈的下一幕大戏。...
在12月11日-13日这3天时间里,中邮创业基金连发3份关于“旗下基金发生巨额赎回后实施延期赎回的公告”,显示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遭遇巨额赎回需要延续兑付。《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在12月6日“踩雷”违约债券后净值大跌5%以上,而该基金资产规模不足1亿元,单一机构持有比例较大,在今年二季度末持有比例最高的达到49%以上。或许正是大机构的赎回,让中邮基金的赎回业务需要接连延期办理。而在年末时点发生此类事件,也意味着中邮基金年关不好过。 谁在赎回:或为第一大机构持有者 根据公告,中邮创业基金旗下基金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在12月10日、11日、12日,连续3天发生巨额赎回,即当日发生的基金份额净赎回申请超过了前一日的基金总份额的10%,次日基金公司也连发了3份公告,决定对前一日发生的赎回接受比例不低于上一日基金总份额的10%的前提下,对其余赎回申请延期办理。如果投资者选择了延期赎回选项的,那么提交的赎回申请中超过10%的部分将自动转入下一个开放日继续赎回。 中邮创业连发3份延期办理公告,显示此次巨额赎回份额比例较大,需要延长数次直至全部办理完成为止;另一种可能则连续3日有巨额资金赎回,但如果一只基金已连续2日发生巨额赎回,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管理人可暂停接受基金的赎回申请。以此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资料显示,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成立于2017年8月17日。截至今年12月12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3%,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处于后半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资产规模为0.98亿元。根据基金中报,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资产规模为1.43亿元,持有人户数为343户,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达到99.26%,有两大机构持有的比例超过20%,其中第一大机构持有比例为 49.63% , 第 二 大 机 构 持 有35.45%。按照该基金三季度末较二季度资产规模的减少来估值,第一大机构持有者很可能未在三季度退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此次发起赎回申请的或许正是第一大机构持有者。 而在《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稿时,中邮创业基金相关人士对此事回应称,为与投资者风险共担,中邮创业基金运用固有资金申购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约1000万元。 大跌原因:所持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 《金融投资报》记者查看基金净值走势发现,12月6日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净值走势图突然暴跌5.09%,净值由前一交日的1.021%降至6日的0.97%。而在其余交易日,该基金的净值变动大多数时候在-0.3%至0.3%之间。而在今年信用违约风险频发的市场上,“踩雷”债券违约是债券基金暴跌的元凶之一。 查看该基金的持仓可以发现,其持有的债券“17洛娃CP001”在12月6日发生实质性违约,“17洛娃CP001”应于12月6日完成付息兑付。截至当日日终,洛娃科技未能按照约定将“17 洛娃科技CP001”相关资金按时足额划至上清所,发生实质性违约。洛娃科技12 月 7 日披露,“17 洛娃科技CP001”当期应付本息 32250 万元,其中2250万元利息已在12月6日当天划付至上清所,本金部分将延期兑付。 随后,中债金融估值中心将洛娃科技发行人存续债券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债券债项评级由B调整至C。公开信息显示,17洛娃科技CP001发行规模达3亿元,债券期限为1年,由2017年12月6日起息,票面利率为7.5%。不过,就在今年11月28日,洛娃集团曾发布关于17洛娃科技CP001的顺利兑付的相关公告,并未透露公司兑付压力。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持有“17 洛娃CP001”10万张,占基金净值比例为9.93%。而机构赎回大概率原因就是因为基金“踩雷”该债券。12月8日,该基金紧急发布公告暂停日常申购业务。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本次踩雷之前,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虽然成立以来收益率并不高,但好歹为正收益,“踩雷”之后一朝回到负收益之列。...
导读:进入11月份,地产股仍呈现出节节攀升态势。Wind数据显示,11月内,申万房地产指数上涨了4.82%。其背后,则是深圳、广州等多地按揭利率出现松动,放款开始加速的消息不绝于耳。在A股市场上,房地产版块这时不时显示一下存在感。12月13日,申万房地产指数再涨1.85%,南光发展(600466.SH)涨停,世荣兆业(002016.SZ)、保利地产(600048.SH)等多家上市房企涨幅在3%以上。前一日,发改委下发《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表示支持信用优良、经营稳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或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其中,就包括了资产规模较大的优质房企。通知出台再一次扰动资本市场脆弱的神经,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次“异动”幅度跟以往的“上涨”相比并不大。A股持续低迷,申万房地产指数今年以来也一直处下行状态,但其间却又因调控放松传闻而掀起数朵浪花。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申万房地产指数合计就有4周涨幅超过5%。大涨交易日主要分布今年下半年,9月中旬、10月下旬、11月中旬。“地产股的波动,其实也与当前地产行业具备较大不确定性有关,尤其是最近宏观经济波动,社融等数据不景气,部分投资者抱有利率改善的想法。”12月13日,华南一家私募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地产股的数次大涨今年以来,由于A股走势低迷等原因,截至12月13日,申万房地产指数跌去了20.42%。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却涌现出不少“异常”反弹。尤其是从9月开始,地产股频繁出现大幅上涨。9月19日,申万房地产指数更是创出3.20%的涨幅。进入10月中下旬,在沪指击穿2500点后不久,中央高层及一行两会掌门人密集对外表态稳定股市,10月19日,申万地产指数也触底反弹,创出3.08%的涨幅。“前段时间地产股回暖,更多可能还是超跌反弹,地产板块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均处在历史低位。”12月13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地产行业分析师对记者指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申万房地产开发行业整体估值低至9.17倍,而在10月末,该数据仅为8.88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房企的业绩却一片大好。Wind数据显示,148家上市房企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9万亿元,同比增长25.39%,实现净利润1219.58亿元,同比增长30.46%。其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有134家,仅14家房企业绩下滑。今年来,上市房企的销售数据也再创新高,超过30家房企发布前11月销售业绩,销售额合计达4.48万亿元,同比上涨达33.2%。其中,11月单月销售额高达4254.3亿元。前11个月,销售额破千亿的企业多达14家,还有3家突破5000亿元。“资本市场在修复,即跌无可跌,若从反弹角度看,实际上地产股都可以享受第一波利好。唱衰楼市的声音多和资金面有关,而非销量,若是资金方面压力大,那么会降低拿地频率,但若是资金规模大,预计房企还是会积极去拿地。” 12月13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利好消息频现相对于估值修复,关于“调控放松”的传闻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否则很难解释地产股的“脉冲式”行情。比如10月下旬,不少自媒体曾爆出“国务院规定半年内必须放开楼市全部限购”的信息。10月22日、25日,申万房地产指数分别大涨4.53%和2.20%。但随后,人民网对此进行了辟谣。不过,进入11月份,地产股仍呈现出节节攀升态势。Wind数据显示,11月内,申万房地产指数上涨了4.82%。其背后,则是深圳、广州等多地按揭利率出现松动,放款开始加速的消息不绝于耳。中原地产(深圳)按揭部统计的深圳商业银行房贷利率情况显示,今年7月,民生银行首套、二套房贷都在基准利率上浮20%;而进入10月下旬,二套房贷利率仍在上浮20%,但首套房贷利率已调整为上浮15%,下调5%。同时,上述分析师对记者指出,目前地产行业融资环境也显出好转迹象。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中粮地产重组大悦城事项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中华企业发行的新增股份登记完毕,显示出房企再融资或存在放开可能,也显示出房企融资环境有继续改善可能性。目前,房企融资规模及成本都在下行,发行难度降低。11月房地产行业信用债平均利率水平为 5.7%,环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实际上房地产所谓的降温声音,到了10月份就开始有点减少了。更重要的是各类融资获得审批的概率不断加大,企业公告也频繁发出积极信号。类似银行贷款利率下降或宽松,说明资金面还是相对有所改善的。总体说地产股回暖的态势符合预期。”严跃进说道。但严跃进也进一步指出:“从近期企业公告情况看,融资方面的公告较多,基本上都是获得审批。但业绩公告上,今年其实相对较保守,这和市场降温影响有关。预计短期内房企还是会比较收敛,近期还谈不上非常乐观,但若后续持续融资,预计很多企业在业绩发布上依然会比较高调。”...
摘要:总体来看,手游行业经过前期爆发式增长后,现今市场潜力依旧巨大,但原有的盈利模式弊端重重,行业发展受限,此种情况下行业继续改革。但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高风险高收益,期待未来中国手游行业的突破!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二次元手游收入同比增长44.9%,高于手游行业整体增速,显示出较强的爆发力和成长力。不仅如此,在2016年时国内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就已达到8000万人,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2.3亿人,二次元已成为主流文化元素。同时,二次元用户游戏时间长、付费意愿强等的核心特征,使得二次元手游与其他手游对比,高消费人群占比和利润获取远高于其他类型游戏。而在这些忠诚度高、付费能力强的二次元用户中,女性用户是最重要的增量。由此可见,二次元游戏有望带动女性用户群体在中重度游戏的渗透率和APRU的双重提升,一片红海的手游市场似乎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于是《恋与制作人》、《云裳羽衣》等以女性用户为主的经营策略类手游纷纷出现,引爆市场。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手游都只是昙花一现,并未给市场带来太大影响。因此各个开发商纷纷开发不同类型的手游,以求吸引更多的女性玩家,带动行业收入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网易于年中推出的《神都夜行录》。这款以国风妖怪为题材的MMO手游,通过讲述降妖师与妖怪之间的战斗故事,一点点掀开历史框架下的新奇幻想面纱,再次引爆了国内手游市场。“有温度的妖怪”,点燃手游市场从古至今,国人对妖怪的幻想就从未终止,而随着和风二次元手游的风靡,尤其是《阴阳师》的火热,越来越多的玩家希望能有一款国风妖怪手游出现在市场上。《神都夜行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其以《山海经》、《搜神记》等经典著作为基础,配以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打造了众多形象迥异、个性分明的妖怪,向玩家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妖怪世界。精美的人物形象设计、充满唐风古韵的游戏场景和别具一格的妖怪世界观,使其在2017年CJ(China Joy)首次曝光后就吸引了无数玩家的注意。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玩家对其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网易草率推出的中国版山寨阴阳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手游通过展示其与众不同的题材、画风、世界观和剧情等,向玩家展现了一个“世间妖怪,皆有温度”的世界,与其他手游有着鲜明的区别。那么,一个有温度的妖怪世界是怎样的呢?或者说,《神都夜行录》是凭借什么点燃的手游市场?在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方面,《神都夜行录》在玩法、内容上的创新突破。业内皆知,创新是游戏发展的基石。一款游戏只要在玩法上或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就可以支持这款游戏更长久的立足于市场中。而《神都夜行录》作为一款国风妖怪收集手游,将3D即时战斗模式与传统卡牌手游的回合制模式相结合,在核心乐趣“妖灵收集养成”之外,配以策略搭配和操作时机等游戏机制,使得其在市场上拥有了极强的辨识度和竞争力。另一方面,《神都夜行录》里精美的游戏画面。网易拥有业内顶级的创意美术团队,因而《神都夜行录》的画面精美程度在现今手游中可谓是名列前茅。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顶级的美术团队,才能将神话中的妖怪们生动地展现于玩家眼前,使得“国风”成为它的第二大优势,吸引了无数玩家。并且在游戏中,大到建筑,小到房檐下的灯笼,每一处都精细得令人叹为观止。综上,《神都夜行录》凭借其在玩法、内容上的创新,加上制作精良的游戏画面,完美的将一个“有温度的妖怪世界”呈现在玩家面前,成为了“国韵巅峰”之作,获得了无数玩家的青睐,一时间火热非凡,好评无数,似乎打破了“国内手游只会圈钱毫无良心”的魔咒。然好景不长,这番火热的景象持续不到三个月,便有大量玩家退游,其中不少都是“土豪大佬”玩家。这不禁引人深思,一款连氪金大佬都无法吸引的手游,在如今圈钱成风的手游行业中靠什么获取利润?其是否将被“腰斩”?当手游行业圈钱模式无法存续,行业如何发展?氪金大佬纷纷退游,手游圈钱模式崩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手游市场的盈利模式。总的来说,手游市场主要有四种盈利模式,分别是下载收费模式、游戏内购消费模式、内置广告推广模式和游戏衍生品周边模式。其中,下载收费模式与内置广告推广模式带来的利润增长已趋于平缓,无法满足现下企业发展。而企业若是想靠周边盈利,那么这款游戏必须要有非常大的量级,这主要是因为靠周边盈利的游戏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成本支撑。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产品的衍生周边主要目的都不是盈利,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辅助宣传手段,作为诱饵吸引更多用户、与产品形成良性循环才是发展周边产品的最终目的。比较之下,游戏内购消费模式成本低、利润高,因此是目前行业中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这种依靠游戏内的“付费点”产生的自愿消费往往比前几种模式获取利润来的更快、更多。加上现今游戏市场中,想做出爆款游戏的厂家太多,但是又都不想花精力去研发。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那种花大力气、长时间去开发一款游戏的方式成本太高,远不如利用现有IP、在短时间内快速上线的游戏带来的利润多。反正中国玩家基数大,只要想办法让部分玩家充点钱,利润就十分可观,游戏好不好玩、质量高不高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游戏开发商在游戏制作上的投入越来越少,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如何设置“付费点”、吸引玩家充钱上。长此以往,游戏质量越来越差,行业内部形成了“用心做宣传,用脚做游戏”的风气,开发商用尽手段让玩家“氪金”,但是玩家的“投资”并没有让游戏变得更好,因为开发商并未将钱用在游戏的优化上,而是开发低成本的新游戏,进行新一轮的“圈钱大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行业圈钱成风,市场上“快餐式”手游比比皆是。而号称“国韵巅峰”的《神都夜行录》,虽然靠着对游戏内容的创新与过硬的美术制作,给了人们“良心手游”、“不圈钱”等印象标签,在手游市场掀起一阵浪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玩家们渐渐发现,所谓的“良心手游”却是开发商花了大价钱做的广告,游戏里依旧充满着各种“付费点”,甚至有着花再多钱也难以玩下去的趋势,本质依旧是“快餐式”手游。同时,作为一款MMO手游,“神都”的社交系统太不完善,比较之下更像一款RPG单机游戏;加上游戏本身的一些问题如卡片掉率、玩法过于单一等,让玩家觉得这是一款制作还未完成就急于上线的游戏,与其宣传的“良心手游”有着鲜明对比。种种原因聚集在一起,使得《神都夜行录》大量玩家退游。表面看来,这只是市场上又一款游戏的衰落,但在这背后却是整个行业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的问题。那么,手游行业未来该如何发展呢?当“氪金大佬”不再“氪金”,靠“圈钱”为主的手游何去何从?根据Newzoo发布的2018年全球游戏市场的分析报告显示,全球游戏市场将在2018年达到137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较2017年增长162亿美元。而亚太地区在今年将创造714亿美元的游戏收入,占全球游戏市场总收入的52%,同比增长16.8%;其中,中国创造了379亿美元的游戏收入,在全球市场总收入中占比28%。值得一提的是,移动游戏在2018年首次占据全球游戏收入总额一半以上(51%),而且移动游戏收入中有80%来自于智能手机游戏,手游行业的发展一片繁荣。但这背后,却有着行业“圈钱成风”、“快餐式”手游充据市场等问题。不仅如此,游戏用户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改变,更倾向于为优质游戏消费。如此一来,企业“圈钱”的成本渐增,行业主要盈利模式“内购消费模式”面临崩塌危险。典型的便是《神都夜行录》流失了包括“氪金大佬”在内的大量玩家,游戏运营困难。那么,行业未来该当如何?一,加快手游产品精品化进程随着国内手游市场的飞速发展,市场趋于饱和的同时,几乎所有游戏开发公司都进入了“内容创新”的困局,产品同质化严重。例如有关三国题材的手游就有《三国杀》《烽火三国》《三国赤壁之战》《三国志赤壁之战》等,令人眼花缭乱。而投资者们又是尽可能的规避一切风险,重点关注游戏的数据、评级和付费状况等,因此与其冒险投资有创新、有可能成功的新产品,不如继续花少量成本继续推广经过市场检验的手游。此种情况下,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手游,企业虽得到了巨大利润,同时行业发展一派蓬勃,但近年来手游用户活跃度却是不断下降的,人均单日游戏款数也在下降。这一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游戏用户不再单纯追求游戏带来的快感,更加注重游戏本身的质量,比如说剧情的设置、游戏画面的精细程度等,这也是为什么《神都夜行录》前期能吸引到如此多用户的原因。二,加快行业IP联动的转化2015年时,与电视剧《花千骨》同名的手游上线,引爆了行业市场,开启了“影游互动”的潮流。时至今日,IP手游已占据手游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大批端游IP表现较为强势,靠情怀吸引了不少玩家;在非游戏类的IP中,动漫、电视剧、电影、小说均有不少相应的手游应运而生。然游戏开发商将花费大多用于购买IP版权,在游戏本身的制作上草草了事,浪费了大量IP,行业整体还处于IP输出状态。并且,随着市场的饱和,国内手游市场获取流量的成本日渐升高,利润增长却越来越低,行业发展陷入困境,因此,加速在海外手游市场的布局是大势所趋。如此以来,企业就要加强对自身品牌的建设,设立与海外用户联动的IP,开展联动模式,打造具有全球适配性的产品。三,打破企业壁垒,推动行业良性竞争圈的形成近几年,手游行业渐渐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吸量手游产品大量聚集在腾讯、网易等大厂商,产品集中化现象明显,这种情况给中小厂商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是,手游行业想要长久发展,一味地竞争不如合作共赢。众所周知,合作开发是价值链延伸的重要手段。联想到国内手游市场现状,在行业内部占据领先地位的腾讯、网易等厂商,可以率先打破行业壁垒,开放行业内部合作,让更多的专业性企业参与进产品研发,结合彼此优势,促进行业良性竞争的形成。总体来看,手游行业经过前期爆发式增长后,现今市场潜力依旧巨大,但原有的盈利模式弊端重重,行业发展受限,此种情况下行业继续改革。但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高风险高收益,期待未来中国手游行业的突破!...
12月12日一早,做空机构博力达思研究(BonitasResearch)发布报告称,恒安国际(01044.HK)财报中现金项目作假,自2005年以来虚构净利润达110亿元人民币,股票价值接近零。遭受沽空机构狙击的恒安国际开盘后股价一度跳水近9%,随后紧急停牌。恒安国际方面回应称,自上市以来,其对销售、利润等财务数据实行实时监控跟踪,每年接受国际审计机构审计,不存在财务数据造假问题。此次狙击恒安国际的做空机构博力达思研究(BonitasResearch)是由知名沽空机构格劳克斯研究(GlaucusResearch)前创始人MattWiechert成立的。格劳克斯在2016年沽空港股公司德普科技(03823,HK)造成德普科技第一天暴跌86%,第二天继续跌56%,两天共跌94%,股价从2.27元跌得只剩0.135元,市值仅剩8.8亿,蒸发了140余亿。除了格劳克斯,还有大名鼎鼎的浑水(Muddy Waters)、香椽(Citron)、艾默生(Emerson)等都是上市公司闻风丧胆的沽空机构,这些沽空机构都是如何精准猎杀上市公司的?像浑水等这些第三方研究机构看似在帮投资者履行监管义务,实则很多会和律师事务所、投资人达成合作。基金和投资者事先卖空该股,然后第三方研究机构出具沽空报告,之后是律师们的集体诉讼。浑水公司创始人布洛克则曾向《巴伦周刊》表示,在公布报告之前,他会做空这些公司的股票。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游戏。A股由于市场相对封闭,沽空机构无从下手,而港股和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就成了沽空机构口中的大餐。但沽空公司也有失手的时候,香橼于2012年6月21日发表沽空报告,指控恒大“六宗罪”,包括夸大资产及隐藏负债,指恒大无力偿还负债,拖累恒大股价当日急跌近20%。在经过数年调查之后,香港政府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于2016年10月19日裁定,香橼因散布虚假信息做空恒大地产被判5年内禁入香港市场,创始人莱福特归还做空恒大所得的160万港元利润,并承担此案的法律费用。...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13日,今年沪深两市共有394只股票在交易日上演“一”字跌停板,累计有资金2394.44亿元参与撬开“一”字跌停板,开板资金多则几十亿元,少则数千万元。一线游资人士告诉记者,开板资金中有少部分源于市场自发行为,更多则是在市场整体流动性不足、存量博弈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股东寻求外援的自救行为。对游资而言,因有20%-30%的保证金和5%-15%的资金补贴,“撬板不算一个交易,更像一次套利”。 开板业务增加 “撬板算是游资圈中的一个业务了。”一家实力游资的核心人物赵凯(化名)告诉记者:“一方面,去年以来经常有‘闪崩’的股票出现,自然开板不容易。另一方面,股价持续下跌怕质押爆仓,很多大股东也坐不住了。与往年相比,今年找我们撬板的明显增多。” 据赵凯介绍,他们有一个团队专门做开板业务,今年参与的开板业务就有6-7单,资金少则一两个亿,最多的时候超过20亿元。“以前市场好、流动性好,资金也愿意参与,开板和封板都有‘敢死队’,投资逻辑简单,就博一个超跌反弹。可现在不一样,流动性萎缩,资金匮乏,市场风险高,肯定要有利益相关方出保证金,来担保股票下跌的风险,这个逻辑跟市值管理类似。” 赵凯表示,大股东找人开板就是希望能把流动性恢复,否则崩掉后,会影响大股东的质押,信托产品、资管产品触及平仓线也会跟风斩仓。开板后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盘中对倒、大宗交易。 记者了解到,参与开板的资金形态较为复杂,一般都是游资的空余仓位,短期占用(5-10天)。空余仓位不足,或者为分散风险,还会找配资公司,甚至资管产品也会介入。 套利而非交易 实践中,控股股东出面组织找资金开板的比较多,但有时因为利益相关方太多,各自动力不一样,反而是主要股东出面找游资来开板。“我们11月做了一单,就是前十大股东里的一位股东找的我们。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出保证金,但他本身动力并不强。”赵凯表示。 在赵凯看来,开板不是一个交易,更像一次套利。“开板资金的配比一般都会按照1:3或1:5。比如,大股东出2亿元保证金,我再去找10亿,一共就有12亿的开板资金。为确保开板一次成功,往往还要多准备20%-30%的资金,算下来差不多是15亿元。” 除了保证金,大股东还要给游资一笔补贴,因为开板后的盈亏由游资承担。补贴水平依据公司基本面和封单情况在5%-15%之间,极端时能到20%。比如,游资在开板当日投入一个亿,能拿到500万元-1500万元的补贴。按15%的补贴水平算,即使在次日以跌停价卖出开板当日买入的股票,至少还有5%的收益(不包含印花税等交易成本)。“不亏钱就要退还保证金,有时盈利还要跟大股东分。” 操作层面,多个开板细节颇有讲究。“在第几个板撬就要看整体市场行情,之前是5-6个跌停后,最近行情好点,3-4个板就可以撬了。具体跌到多少去撬,要看游资的想法和大股东的实力。长期停牌的公司一般在复牌前会找好开板资金,很少在第一个跌停后就去撬的。” 其次,在开板当日的时点选择上,情况也不一样。“若资金实力有限,可以先看早盘的盘面情况,一般选择在下午一点后开。资金准备充裕的话,会在盘前的集合竞价阶段就把封单‘吃掉’。”赵凯直言,也有很多上午撬了最后被摁回去的,有些股票连续撬几次才能完全打开。 从龙虎榜数据看,参与开板的营业部席位既有活跃的游资席位,也有不少“生面孔”。“最好能找到游资大本营的席位,这样比较好看。我的经验是,就看资金在哪里,不可能因为开板专门把钱转到其他的营业部,这会很复杂。撬板的筹码不会集中在几个营业部席位,会很分散。”赵凯说。 风险不容忽视 赵凯坦承,开板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撬板后没有专门资金接盘,都自己想办法。万一抛不掉,就只能砸手里了,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活。” 记者在9月底了解到,有操盘手请来“白衣骑士”撬板,却反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算计”,亏损高达2亿元。 如何降低风险,赵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首先,“我们的撬板团队会对上市公司基本面、股东结构、大股东信用、盘面博弈等做好研判,绝不草莽行事。现在是弱市,开板之后,流动性不能有效恢复到从前。所以,在做好研判的前提下,即使开板之后股价跌穿保证金,我们也认了。” 其次,“我们这个圈子很小,都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做之前,一般会签一个协议,简单理解为保证金合同,也有点类似于投资合同。真要出事,其实这种合同很难告,因为一般签字的不会是大股东,而是对方找的一个马甲,但至少可以有一个说法。” 赵凯还表示,如果发现有大股东的老鼠仓、暗仓及一些麻烦的仓位,这些仓位就要爆掉了,是不能参与的。很多开板资金不了解这些,认为有钱就是一切,这是不对的。 “开板要对上市公司有充分的了解和判断,才能去做,否则10单亏1单,本金都要搭进去。”赵凯说,杭州就有团队做亏了。...
导读:“此次‘悔棋’收回资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中天金融复牌压力剧增,尤其是在近期证监会和交易所发布‘最严的停复牌新规’后,中天金融一直面临被强制复牌的境况。”上述接近中天金融的知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层面一边主要资产已经剥离,另一边计划注入的资产迟迟不能到位,这让中天金融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在此时被强制复牌,几乎成为空壳的中天金融,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资本局面。” 在停牌已达320多个交易日后,中天金融的投资者已经开始计划做出最坏的打算。 “很可能近期强制复牌,然后连续多个跌停。”在某知名门户网站的股吧中,中天金融的数位投资者都在默默测算着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损失。 自2017年8月19日,中天金融停牌以来,经过十次停牌期满而继续申请延期复牌的周折后,好消息依然遥遥无期。 但凡对中天金融有所关注的人都知道,这长达数百日的停牌,是其为了完成一桩曾让资本市场颇感意外的“蛇吞象”式的收购——接盘华夏人寿有关股权。众所周知,华夏人寿乃是当年称雄于国内资本市场鼎鼎有名的“明天系”核心资产。 12月12日晚间,中天金融的一则公告,让投资者满心的期待降至冰点。 在当晚的公告中,中天金融称,在2018年12月12日当天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8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解除中天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和贵阳中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资产转让协议的议案》等议案。由此,原本在2018年5月就已经过户完成的城投集团股权转让和正在进行过户流程的中天企业管理公司有关股权转让皆被全面叫停,城投集团的股权也将被退回至中天金融。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完成后,再被“悔棋”而重新退回,这可谓是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头一遭。 要知道,城投集团等企业为中天金融旗下最主要的地产资产,斯时,中天金融剥离该优质资产,其目的便是为接盘华夏人寿股权筹措资金。 那么该笔作价近300亿的交易被叫停,是否意味着华夏人寿股权收购事宜生变? “截至目前,虽然公司全力推进收购华夏人寿21%-25%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但结合目前进展,预计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对于此次资产转让后的“悔棋”之举,中天金融解释称,是考虑到“上述股权及资产出售后,剩余的金融业务虽然整体向好发展,但规模偏小。为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保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而经审慎研究后与交易对方协商一致决定。 “收购华夏人寿过程之复杂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其不仅涉及到多级监管层对金融牌照资产收购的审批,还因为其特殊的背景和历史原因,瓜葛牵连到许多‘不可说’问题。”12月12日,一位接近于中天金融高层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目前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已经不在中天金融方面的把控中。” 此外,据叩叩财讯获悉,停牌多日的中天金融也正在面临监管层对其强制复牌的要求,这将为其此次重大资产收购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华夏人寿——“明天系”旗下最为优质的资产,对于这一块“肥肉”的归属,市场一直拭目以待。 巧合的是,就在华夏人寿股权归属扑朔迷离之时,曾经与“明天系”齐名的另一家资本派系“安邦系”,在经历了与“明天系”类似命运之后,其核心资产——成都农村商业银行的有关股权在12月12日当日正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叫卖。 1)变故 在“明天系”于2017年春节后突发变故彤然倒塌之前,“明天系”一度打算让同归属于自己旗下主营甜菜制糖业务的上市公司——华资实业(600191,股吧)控股华夏人寿,并披露初步定增方案,欲以316.8亿收购华夏人寿51%股权。 在一系列变故之下,华夏人寿资产的接力棒,在2017年8月,被刚刚在《胡润百富榜》上晋级贵州首富的罗玉平和其控制的上市企业中天金融所获。 一时间,原本在国内资本市场几乎寂寂无闻的罗玉平成为了焦点人物。 按照罗玉平和中天金融的接盘计划,其拟从华夏人寿股东方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手中购买华夏人寿21%-25%股权,股权交易定价不超过310亿元。 其后,市场便传出,罗玉平为筹集收购资金大量剥离转让资产的故事。 为收购华夏人寿股份,罗玉平将中天金融旗下优质地产资产——中天城投集团100%股权,作价246亿元出让给以罗玉平本人为实际控制人的金世旗产投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世旗产投”)。中天金融方面也承认,该笔资金将优先用于收购华夏保险股权。5月7日晚间,中天金融发布公告称,公司持有的中天城投集团100%的股权已经过户至金世旗产投名下。 而另一家涉及股权转让的企业——贵阳中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9月28日晚间被宣布作价46.2亿出售,同时,中天金融还宣布卖掉公司及关联企业贵阳金控名下共计70台车辆,交易价格合计1988.27万元,其中不乏保时捷、宾利、法拉利和兰博基尼等豪车品牌。由此还引出了一段有关罗玉平贱卖豪车筹资的八卦之谈。 在经过上述两笔资产处置后,中天金融将获得近300亿的资金。有了这两笔巨款支持,中天金融显然已经做好了支付华夏人寿有关股权的资金准备。 在2018年10月,中天金融有关人士也向媒体透露称,“交易金额上,通过据理力争降低了金额,最终交易定价会少于310亿元,且已凑齐了资金。” 据悉,本次中天金融出售中天城投集团资产的交易对价的246亿元中,获得浙商产融180亿元驰援,其中80亿元为股权投资,100亿元为股东借款。 此外,碧桂园的入主也为金世旗产投带来巨量资金。 工商资料显示,2018年4月26日碧桂园集团接盘进入金世旗产投,持股比例24.32%,位列第二大股东。 然而,随着12月12日上述有关资产转让协议的解除,则意味着这笔专为收购华夏人寿股权而准备的资金化为乌有,这很难不使人联想到有关华夏人寿股权收购的生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有消息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称“中天金融收购华夏人寿股权背后真正的主导者为碧桂园”,但碧桂园方面向叩叩财讯否认了上述消息。 2)近期或遭强制复牌 虽然已经停牌15个月,且已经承认在短期内依然无法完成,但中天金融还是“坚持”表示将继续积极推进华夏人寿股权收购事项。 “此次‘悔棋’收回资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中天金融复牌压力剧增,尤其是在近期证监会和交易所发布‘最严的停复牌新规’后,中天金融一直面临被强制复牌的境况。”上述接近中天金融的知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层面,一边主要资产已经剥离,另一边计划注入的资产迟迟不能到位,这让中天金融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在此时被强制复牌,几乎成为空壳的中天金融,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资本局面。” 这一强制复牌的变故,是在中天金融停牌收购华夏金融有关股权时所没有意料到的。 “之前的确也有预期重组的战线会拖得比较长,但没想到会一拖就是一年多时间,其次,也没有预料到近期监管层对‘停牌’政策的加码。”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证监会于11月6日发布“最严停复牌新规”后,沪深交易所的配套业务指引也在11月21日出炉,当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就《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指引》从减少停牌事由、压缩停牌期限、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停复牌监管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予以重点规范。由此,未来A股上市公司任性停牌,这一顽疾有望根治。 事实上,11月19日晚间,便出现了最严停复牌新规后首例强制复牌案例,当晚,银亿股份股票被要求于2018年11月20日开市起强制复牌。 号称史上最严停复牌规则之下,被诟病许久的上市公司“乱停”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在11月20日前后,两市处在停牌中的上市公司共有37家,但到了12月10日收盘,这一数字已经降至14家,其中还有5家公司拟在本月内复牌。 目前停牌超过300天,被监管层重点关注的“钉子户”仅有*ST新亿、深深房A、信威集团、中天金融等四家。 实际上,因在规定时期内无法完成资产重组而终止的案例,对于A股市场而言,已经屡见不鲜。...
2018年即将结束,这一年对于券商投行来说过得并不容易。投行降薪、裁员、年终奖取消等消息频繁传出,而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则在于投行业绩的不理想。根据Wind数据,截至12月13日,所有券商合计实现主承销收入仅为65.55亿元,同比下滑了62.66%。去年同期券商实现的主承销收入是175.54亿元。首发、增发等各项业务承销收入均出现大规模下滑。在这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券商的投行排位也发生较大变化。华泰联合、中金公司逆势突起,从去年的第十名和第十一名分别跃至前两名;但也有一些券商下滑严重,比如海通证券在首发收入方面下滑五名,国金证券、安信证券则纷纷跌出前十。IPO承销收入减少65%2018年对于券商投行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年券商投行究竟过得有多差?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所有券商实现的主承销收入是65.55亿元,同比下滑62.66%。券商以往最为赚钱的IPO业务,在从严监管低过会率下,首发承销金额同比大比例下滑。今年首发实现的承销收入是51.34亿元,较去年下滑64.86%,去年同期实现的首发承销收入为146.10亿元。在IPO首发方面,今年仅有40家券商有所收获,去年的数量是60家。这意味着在今年又新增了20家颗粒无收的券商投行。首发收入最多的是中金公司。IPO方面实现了7.44亿元的收入,市场份额为12.50%;华泰联合紧随其后,首发收入是6.43亿元,市场份额为12.52%;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分列第三至第五名。前十名基本被大券商所占据。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券商东吴证券却挤进前十,异军突起。截至12月13日,东吴证券实现首发收入1.74亿元,位列第十位。首发收入最少的仅有134.62万元,承销商为中原证券。增发方面下滑继续。截至12月13日,券商实现的增发承销收入是11.88亿元,同比下滑54.83%。Wind数据显示,2017年承销收入过亿的券商数量是七家,而今年只剩三家,分别为中信建投、华泰联合与国泰君安。可转债也保持下滑态势。今年可转债总承销收入仅有1380万元,下滑比例达到了90.91%;唯一出现逆势增长的为配股业务。今年配股业务的承销收入合计是2.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74%。12月13日,上海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配股增长更多是因为被动选择。“定增受限,可转债今年审核又特别严格,受这些因素影响,一些上市公司只能被动选择配股。”“我们今年有个客户,本来想发债或者通过非公开发行,但是都属于条件受限,最后只能考虑配股。”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华泰、中金投行表现出色尽管券商投行整体的业绩不理想,但在券商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尤其在2018年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券商的排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18年投行表现最出色的当属华泰联合。在主承销收入、首发收入方面,均从去年的第十名跃居第一名和第二名。截至12月13日,华泰联合实现主承销商收入7.69亿元,首发收入6.43亿元。在主承销收入方面,表现突出的当属华泰联合和中金公司。去年华泰联合的主承销排名是第十名,今年则跃居第一名。去年排在第11名的中金公司今年则跃居第二名。二者实现的主承销收入分别为7.69亿元和7.59亿元,也是今年仅有的承销合计收入超过7亿元的两家券商。中信证券由去年的第一名滑落至第三名。海通证券从第五名跌至第九名,国金证券由第三名下滑至第14名。安信证券跌出前十,东吴证券则由之前的第十五名上升至第十名。在IPO收入方面,中金公司异军突起。在2017年,中金公司的首发收入是4.62亿元,排名在第11位。今年,中金公司则以7.44亿元的收入升至首位。紧随其后的为华泰证券,实现首发收入6.43亿元。前两名与第三名中信证券的差距较大。中信证券的首发收入是4.68亿元。“中金公司大项目比较多,在IPO从严审核之下,大项目更具优势。而且这些项目规模大,所以主承销规模和收入都比较多。”一家中小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此外,国泰君安上升两位位至第七名,国信证券下滑一名至第八名,海通证券由此前的第四名下滑至第九名。国金证券和安信证券在首发收入方面纷纷跌出前十。不过,东吴证券表现也十分突出。2018年,东吴证券实现主承销收入2.4亿元,首发收入1.74亿元,均位于第十名。而在2017年,东吴证券这两项指标的排名均是第十五名。在增发方面,前十券商排位也发生较大变化。去年居于首位的中信证券今年下滑至第五名。今年,中信证券实现增发承销收入0.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66.67%。中信建投则由去年的第三名升至首位。安信证券和东吴证券纷纷跌出前十,取而代之的是广州和瑞信方正。...
摘要:今年以来,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累计上榜64次,其中41次交易完全与机构席位同步买卖操作,主要涉及涨停机构抬轿或跌停机构接盘等现象,累计买入金额高达189298.92万元,累计卖出金额26603.75万元。今年年初以来,申万宏源证券上海闵行区东川路营业部(下称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频频豪掷数千万元甚至过亿资金扫货招商蛇口(001979)、涪陵榨菜(002507)和云南白药(000538)以及汤臣倍健(300146)等大批基金重仓股。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营业部席位在引领市场趋势同时,热点切换自如,更有大量机构专用席位神奇地如影随形完全同步操作。界面新闻记者初步统计,截至目前,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累计上榜64次,其中41次交易完全与机构席位同步买卖操作,主要涉及涨停机构抬轿或跌停机构接盘等现象,累计买入金额高达189298.92万元,累计卖出金额26603.75万元。有资深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结合数据来看,这家营业部席位的操作几乎都选择基金重仓股,显然不是市场上的短线游资风格;但在机构资金扫货涨停过程中,其席位却能够有巨额资金频繁同步进场,甚至在跌停出货过程中还有机构席位接盘,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某些机构内部的“老鼠仓”。就此,界面新闻记者致电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称“不了解情况”后就匆匆挂掉电话。基金重仓股频频涨停背后的秘密今年年初以来,招商蛇口(001979)、涪陵榨菜(002507)和云南白药(000538)以及汤臣倍健(300146)等基金重仓股轮番涨停,从地产板块、医药行业、消费行业、到科技领域再到优质成长股……机构资金悄然进行巨额扫货的轮动行情得以透过龙虎榜管窥一斑。然而,在机构资金扫货过程中,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却始终完全同步出现在40多次龙虎榜单,或在机构资金扫货涨停时“坐轿子”,或在砸盘跌停时被机构资金接盘。12月3日,重组复牌的闻泰科技(600745)盘中剧烈震荡,机构之间产生了巨大分歧,股价在开盘瞬间最低杀跌至27.80元/股,跌幅高达8.80%,但随后抄底资金迅速上演了大逆转,盘中最高摸探33.43元/股,涨幅高达9.58%,最终收盘涨幅为5.08%,全天振幅高达18.46%。龙虎榜数据显示,当天买入第一名恰恰就是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买入金额高达18194.32万元,占全天总成交额的11.32%。紧随其后同步买入的还有两家机构席位分别位列买入第二、第三名,买入金额分别高达14054.00万元和12090.50万元,占全天总成交额的比例分别高达8.75%和7.52%。实际上,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巨额资金完全同步于机构席位的现象并非偶然。仅仅11月份以来就曾先后出现在阳光电源(300274)、智飞生物(300122)、金风科技(002202)、思源电气(002028)、光线传媒(300251)、华谊兄弟(300027)、新和成(002001)、云南白药(000538)等大批基金重仓股,并且与大批机构资金完全同步买入。其中,该席位在新和成、智飞生物、金风科技和光线传媒等个股的买入金额分别高达11701.9万元、7385万元、6495.84万元和5430.62万元。而机构席位同步买入的金额也分别高达4603.37万元、19810.57万元、14714.46万元和3362.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以来,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这种“神同步”的操作节奏已经累计出现了40多次,其中单笔买入金额超过5000万元的有14笔,单笔卖出金额超过5000万元的有2笔,期间累计买入金额高达189298.92万元,累计卖出金额26603.75万元。是机构“马甲”还是“老鼠仓”?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上述种种现象,一位长期活跃在一线的职业短线玩家陈某也关注到了。他怀疑这是某些市场资金借用基金子公司等机构专用席位作为“马甲”,根本用意是诱导投资者跟风从而实现拉高获利。陈某还称,前几年这种披着机构专用席位的“马甲”一度比较盛行,但从资金操作的手法和标的股票的类型可以分辨出到底是真机构还是假机构。首先,假机构的资金规模不可能太大,而且大多数都是“短、平、快”的手法。其次,这种“马甲”基本上都是围绕题材概念股进行炒作,不会去大幅拉抬基金重仓股,以防止被真正的机构砸盘。同时,陈某还特别指出,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曾经是职业短线玩家冯志浩的大本营,而冯志浩曾经因涉嫌操纵市场而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这一线索,界面新闻记者发现,证监会今年3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2015年1月5日至12月14日,冯志浩使用其本人账户通过盘中以涨停价位虚假申报后次日反向卖出、开盘以涨停价位虚假申报后反向卖出、收盘以大单封死涨停后次日反向卖出等3种手段交易“启明星辰”等10只股票,共计获利1802.47万元,并被罚没5407.41万元。根据上述案件细节,冯志浩是上海市闵行区人,而在汉王科技(002362)、中国宝安(000009)等多家股票被认定为操纵的交易记录中,确实都出现了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股票被操纵期间的交易席位并没有出现与大批机构席位完全同步的情形,并且被操纵的股票几乎都是中小市值的题材概念股,并没有眼下这种扎堆出现的基金重仓参与的一二线蓝筹股。那么,在冯志浩涉嫌操纵市场被证监会查处而沉寂多时以后,卷土重来的申万宏源东川路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界面新闻记者致电该券商营业部对外披露的咨询电话,一位工作人员了解记者的意图后回应称“不了解情况”便匆匆挂掉电话。一位接近证监会稽查系统的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随着近年来证监会对“老鼠仓”行为的严厉打击,包括博时基金明星基金经理马乐案在内的大量“老鼠仓”案件对整个行业产生了较大威慑作用,但这种行为本身是难以杜绝的。上述人士指出,如果能够确认申万宏源东川路营业部这些同步操作背后的那些机构资金都是来源于同一家机构,那么这个席位“老鼠仓”的嫌疑就已经非常大了,因为判断是否构成“老鼠仓”首先就是看交易的趋同性。而如果这些个人席位背后的资金,与那些机构之间的某些人员存在关联,那么先用这些个人席位低位建仓,再用机构资金拉高股价后先行卖出个人席位的资金进行获利,本质上就涉嫌构成了“老鼠仓”等违法行为。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更多谜团有待进一步解开。...
导读:“与其快速地将不成熟的产品推给消费者,不如让产品体验更加优化后再让普通用户尝鲜,不实用的产品很容易令用户形成既定印象,不愿再做‘回头客’。”一位尝试了多款音箱产品的消费者向记者坦言,“当前厂商的举动,正在过度消耗用户的耐心。”本报记者 杨清清实习记者 孙振楠 北京报道从狂热创业到巨头洗牌,2018年的中国智能音箱行业,裹挟着焦虑与悸动。“过去一年内大家都很关注智能音箱,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11月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表示。他在采访中反复指出,如果巨头仍持续以价格补贴抢占市场,纯粹做C端市场的创业公司,会更为艰难。从一定程度而言,当前竞争的惨烈程度,已经超出了李志飞的想象。一年之前的“双11”,国内智能音箱“价格战”刚刚揭开序幕,天猫精灵X1售价从499元降到99元,原价399元的叮咚TOP智能音箱更是开出49元的优惠价。彼时,李志飞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判断,智能音箱的补贴战难以持续。然而一年之后,事与愿违,包括百度、小米等更多科技巨头选择以价格补贴作为竞争手段。这样堆出来的是真实的市场吗?很难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多位消费者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与家中的智能音箱交互次数并不多,“没有刚需”,音箱更多只是沦为摆设。“与其快速地将不成熟的产品推给消费者,不如让产品体验更加优化后再让普通用户尝鲜,不实用的产品很容易令用户形成既定印象,不愿再做‘回头客’。”一位尝试了多款音箱产品的消费者向记者坦言,“当前厂商的举动,正在过度消耗用户的耐心。”厮杀价格战从去年售价高达1699元的Raven H,到今年6月尝鲜价仅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不到一年时间,百度的智能音箱价格走过了一个“过山车”。参与价格战的不止百度一家。3月,小米发布小爱智能音箱mini,米粉节期间限时价格99元;5月,阿里天猫精灵发布智能音箱新品“方糖”,天猫会员优惠价89元。随后京东正式发布小体积家庭助手叮咚mini2,首发价仅79元。降价所带来的效应是明显的。根据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小度音箱市场占有率猛增至8%,位列行业巨头亚马逊、谷歌、阿里之后,成为本季度最大黑马。“黑马”百度的背后,意味着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局。根据Gfk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呈京东叮咚垄断趋势,销量占比高达65%。然而2017年叮咚市场份额降至38%,小米小爱音箱占比32%,天猫精灵占比15%。2018年,天猫精灵坐到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坐得并不安稳。根据Canalys相关数据,百度三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100万台进入市场前三,环比增长超过711%。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出货220万台,环比下滑26%,小米小爱音箱季度出货190万台,环比略减6%。叮咚则被“洗”出前三的位置。在业内人士看来,价格促销是智能音箱推广的一个必经之路。“现在用户对智能音箱的购买意愿比较低,为了促销量,只能用价格。”12月13日,赛迪顾问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向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外,谷歌与亚马逊也都在围绕智能音箱这块打价格战。”12月13日,Counterpoint中国研究总监闫占孟同样表示,智能音箱行业如想快速发展,在短期内无硬需求的背景下,需要巨大的补贴来培育市场。“初期需要进行市场培育,培养出用户的需求,在拥有一定用户量之后才可能实现价值变现。在行业早期,确实是补贴和投入的阶段,所以才会有价格战的出现。”虚假繁荣如果说,用户短期内对产品没有硬需求,需要靠价格补贴走量的逻辑尚可理解,然而在需求缺失的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是一款低于预期的音箱,一定程度在折损用户对产品的耐心。这一点,体现在资本的狂热铺货与用户体验后的冷淡上。“基本上就是尝鲜了。”多位用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这些用户中,有的是看到身边的朋友购买了智能音箱,本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了购机,有的是出于好奇进行了购买,有的则是收到赠送的礼物,于是进行体验,“开头几天还很新鲜,过后就觉得没啥意思,基本就不用了。”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入手,这些用户们普遍的感受是不实用。“还不如直接在手机上操作。”一位用户向记者抱怨道。他曾经在一款音箱上试图操作购物功能,前后手续繁琐,“用了大概10分钟才完成购买,然而这明明在手机上是点一点就可以完成的操作。”即便是当前蓝牙音箱使用最普遍的音乐播放功能,许多用户的体验也并不好,传统的蓝牙音箱连接手机,用户可直接调出自己喜欢的音乐APP软件,播放自己想听的歌,且可以轻易切换音乐软件,但智能音箱目前更多是各家圈定自己的生态合作伙伴,“选择的自由度太低,音乐资源也并不丰富,经常反复播那么几首歌。”除此之外,包括新闻推送、天气查询等技术门槛低的功能,并非用户的刚需所在。“现在整体智能音箱提供给用户的内容还是偏少,主要还是靠语音控制等功能作为噱头,以新鲜感来维持用户。”向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道。而这些音箱主打的所谓“智能家居入口”的定位,目前在国内更是痛点频频:智能家居渗透率不足,智能音箱在家居控制中枢能力无法体现、用户对该技能需求疲软。在接受《财新》杂志采访时,微软小冰负责人李笛直言称,第一批百元内音箱“一定死在沙滩上”。他表示,目前智能音箱靠内容、音质、设计和价格,并不靠技术,低价抢下的市场占有率是没有意义的数字,“真正智能音箱的形态或许根本还未出现。”创业维艰被资本堆出的市场环境下,创业者的空间也在日益逼仄。李志飞曾预判硬件行业内巨头无法依靠资本清场,“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巨头很难在几个月内将竞争对手清除掉。”彼时他尚存信心,“尽管我们可能没有钱每台补贴一两百块去销售,但我可以将资金不停地投入研发,去做产品体验,去打差异点。”然而今年快速变化的份额数字,也在蚕食创业者的空间。李志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巨头持续补贴下,创业企业直接面向消费级市场已相当艰难。如今的出门问问也开拓了to B的业务,如与养老院、酒店等进行B端服务定制,同时也在推进海外市场的业务。“这样非市场化的竞争,对创业公司,尤其是想专心做好产品的公司而言,多少有些不公平。”12月1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智能音箱创业公司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认为智能音箱并不是“伪需求”,当前只是停留在智能音箱的1.0时代。但该负责人同样直言:市场主要是补贴出来的市场,换言之是“伪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他多少感到了压力。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当前智能音箱市场内初创企业的机会很少,“智能音箱产品核心不是硬件或音质,而是服务,只有巨头才能控制与连接服务。”闫占孟表示,“创业企业的机会即便有,也停留在儿童、老人等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