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务平台猫眼,2 月 4 日在香港以约 170 亿元市值上市,股价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 猫眼最初是由美团孵化的电影卖票平台,2016 年以约 83 亿元估值向光线传媒及其控股股东光线控股转让了 57.4%股份,对价合计约 47.83 亿,对应的转让市值约 83 亿元。随后,腾讯、微影分别增资入股猫眼,微影旗下的娱票儿也合并进猫眼。 自此,淘票票、猫眼、娱票儿三分天下格局结束,电影卖票生意进入到了猫眼和淘票票的双寡头垄断格局。2017 年 10 月,腾讯又进一步以 200 亿元的估值取得了猫眼 2.5%股权。 目前,中国 94.9%的电影院都通过猫眼卖票,猫眼占网上票务市场 60% 份额,淘票票占其余的 40%。 看着是市场格局很稳定,随时可以赚钱的样子。可问题是,国内电影产业的规模太小了。 就以 2018 来说,国内票房终于达到 600 亿元,比 2017 年的 559 亿增长了 9%。这已经是三年内的第二次增长速度低于 10% 了,之前 2016 年的票房只比 2015 年的增长了 3.7%。也就是说,这可能是一个短期内基本饱和的市场。 然后这 600 亿里,院线分走 55%,但院线自己也越来越不赚钱了。 剩下的 270 亿元,还要分国产片、引进片,还包括了拍摄、明星片酬、发行、营销、综合人工、编剧、特效、后期制作、道具等所有的成本支出。 以目前电影行业 25%左右的净利率来估算,全中国电影行业每年净利润在 40-50 亿元左右。 这么小的利润空间,要养出大公司几乎不可能。即使不考虑万达、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只看卖票的猫眼、淘票票,也能看出这门生意的天花板太低。 从卖票的成交额看,2015 - 2017 年,猫眼总交易额分别为 140.44 亿元、144.31 亿元和 216.80 亿元,2018 年上半年交易额 166.46 亿。而这 3 年半时间,猫眼通过卖票赚佣金的收入翻了 4 倍,从 2015 年的 5.97 亿增长至 2017 年收入突破 25 亿,2018 年上半年收入为 18.95 亿。其中,超过 80% 收入来自卖票。 但与此对应的,是持续的亏损。2015-2017 年,猫眼净利润分别为 -12.98亿、-5.08 亿和 -0.76 亿,亏损有所缩窄,但 2018 年上半年亏损又增加到了 -2.31 亿。 因为,电影上座率在过去 3 年下跌了一半,电影票没有足够的提价空间了,卖票平台还要提供各种形式的优惠。2015-2017 年,猫眼的销售及营销支出分别高达 15.21 亿元、10.28 亿元和 14.20 亿元;2018 年上半年,营销支出达到了 11.46 亿元,超过 2017 全年 80% 的营销支出水平。 淘票票也是类似状况,由于票补、销售成本,2016、2017 年都亏损 10 亿元。 由此可见,猫眼、淘票票虽然垄断了市场,但由于电影票价没有提价空间,烧钱维持市场份额的竞争仍在持续,且看不到尽头。 而且,国内全影视行业的利润也就 50 亿元左右,以美股给影视公司平均 10 倍市盈率的估值来参考,国内影视公司的市值总和也就 500 亿左右,但现在光是卖票的猫眼 170 亿市值、阿里影业(淘票票) 360 亿市值,合起来就超过 500 亿市值,都还没算上其他影视公司。整个行业市值已经需要想象力来支撑了。...
在1月16日召开的格力电器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刘姝威当选格力电器独立董事一事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毕竟这是刘姝威继去年当选万科独立董事之后,当选的第二家著名品牌企业的独立董事。能同时出任两家著名品牌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这种情况在独董中并不多见。刘姝威再一次让市场的目光转向到A股市场的独董制度中来。而据28日的《新京报》报道,截至2019年1月,3578家A股上市公司共提供11305个独立董事职位,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可提供3.16个独董职位。其中,有88人同时身兼5家上市公司独董。在这88名独董中,有两位已迈入古稀之年的“五满贯”独董相当引人注目。一位是75岁的樊行健,分别担任金杯电工、银信科技、九典制药、株冶集团、郴电国际等5家上市公司的独董,身份是中国注册会计师,曾任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湖南财经学院副院长。另一位是74岁的付于武,分别为长春一东、科力远、小康股份、广汽集团、圣龙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曾是哈尔滨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88人同时身兼5家上市公司独董,甚至还有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也置身其中,这些独董对独董工作的“热爱”令人敬佩,这种“热爱”可以说到了“迷恋”的地步,甚至大有鞠躬尽瘁的意味。但这显然不是独董制度之幸事,而是独董制度之悲哀。何以此言?因为独董是人不是神。而既然是人,那么人的精力总是有限度的。一个人,干着5家上市公司的独董,而且这个人还有着自己正式的工作,甚至还在社会上有着各种社会职务。这样一个人,就算每天24小时不睡觉,恐怕在时间上也安排不过来。这样一个人,能干好5家公司的独董工作吗?不仅如此,还有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也都身兼5家上市公司的独董职务。而据报道,今年74岁的付于武目前还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两位老人的精力安排得过来吗?难道两位老人真的是神不是人吗?这些聘请两位老人的上市公司,也不怕把两位老人的身体累垮了吗?这些上市公司还有一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没有?可以肯定地说,这88位独董是人不是神,包括两位年过古稀的独董。而既然是人不是神,那么,很显然这些人的精力并没有放在独董的工作上,或者说出任独董,本来就不需要做什么事情,而只需要挂一个职,然后领一份收入就可以了。不然,如果真的要认真履行独董的职责,甚至还要认真当好中小投资者的代言人,一个身兼5家公司独董,并且还有自己的正式工作,还有社会上的兼职,这还不把自己累死?尤其是两位古稀老人,每个月就是到5家上市公司去走一趟,只怕也会将自己的身体累散架了吧?如此一来,这88位独董能是称职的独董吗?这88位独董如此“迷恋”独董工作,这其中当然有他们个人的原因,比如,很能干,或者说很能适应独董的角色。但这显然不是他们的过错。究其原因,还是制度本身出了问题。因为制度本身允许一个人可以身兼5家公司独董之职,所以,这88位独董本身并不违规。但一个人身兼5家公司独董之职,并且还有自己的正式工作,甚至还有其他的社会职务,这样的独董能称职吗?这样的独董想不当花瓶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除非这些独董是神不是人。而既然独董制度从一开始就将独董设计成了花瓶,只需要挂个虚名,就可以只拿钱而不干活,如此一来,独董沦为花瓶就不是独董的过错,而是制度的原因了。这就难怪作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的刘姝威也能担任两家品牌上市公司的独董了,按现行制度的规定,刘姝威还可以担任3家上市公司的独董职务。反正是只拿钱不做事的职务,独董的福利待遇挺好。也正因如此,88人同时身兼5家上市公司独董,这不仅是独董制度的悲哀,更是独董制度本身就是花瓶制度的重要表现。独董制度也因此沦为某些人的福利制度。这样的制度对于股市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这样的制度大可以废除,或推倒重来,别让这样“福利制度”毁了“刘姝威们”正常的专业研究。...
摘要:汇丰私人银行、巴克莱资本投资者解决方案等大型机构或基金都开始预警,去年四季度以来,由于押注低波动性类股的人数和资金过多,华尔街看起来最安全的交易已经进入危险区。“正在成为共识的仓位布局,对我们来就是警示信号。”全球金融市场“惊心动魄”的2018年仍令人记忆犹新。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漫漫征途中,更多投资者选择离场观望,留下的人选择押注低波动性的“安全交易”。但汇丰私人银行、巴克莱资本投资者解决方案等大型机构或基金都开始预警,由于“押宝”的人数和资金过多,华尔街看起来最安全的交易已经进入危险区。据彭博社统计,1月共有25亿美元涌入在美国上市、追踪低波动性类股的ETF中,其中iShares Edge MSCI Min Vol USA ETF(最小波动性美国ETF,交易代码USMV)这款产品单月吸引了10亿美元增量资金,过去九个月都持续迎来投资者流入。纳斯达克也在官网撰文称,上述ETF本周一涨0.4%,日高为55.71美元,接近去年9月21日触及的52周新高57.67美元。在过去五个交易日,这一ETF累涨1.97%,过去21个交易日(一个自然月)累涨6.83%,过去63个交易日(一个季度)波动上涨1.59%。此外,Invesco S&P MidCap Low Volatility ETF(标普中盘股低波动性ETF,交易代码XMLV)的周度表现也较为突出。过去一周大概迎来6430万美元的资金流入,单周增长3.1%。这一ETF今日同样上涨0.4%,日高47.86美元,接近去年9月中旬所创的52周新高49.46美元。资金持续涌入,令标普500大盘低波动性指数的市盈率不断上涨,目前接近至少2013年以来最高。低波动性指数的市盈率曾在2017年触及峰值后回落,估值下滑叠加低波动性的类债特征,成为此类股票吸引力的源泉。分析称,这些个股之所以波动性低,部分是由于没有充分估值。咨询机构Wisdom Tree的全球研究主管Jeremy Schwartz也撰文指出,波动性提升、投资者想要削减股市风险敞口等冲动,令去年四季度美股的板块配置经历“戏剧性”轮转,资金从科技等动能股,更多地进入到了防御型、高股息和低波动性的类股中:“低波动性的板块在2018年表现最好,到去年12月中旬前跑赢了大盘500个基点。但风险也隐藏在其中,低波动性类股由于过于受欢迎,在美国至少看起来估值过高了。这个投资要素非常受欢迎,仓位也非常拥挤。现在,MSCI USA最低波动性指数的市盈率比标普500大盘还高了几个点,而这个领域集中在更慢增长、更低盈利能力的公司。尽管我们也担心波动性提升,但未来我们会对这类投资更谨慎。”这与其他大型机构的观点不谋而合。资产管理规模高达9850亿英镑(约合1.3万亿美元)的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跨资产投资主管John Roe对彭博社表示,低波动性板块可能更为脆弱,“正在成为共识的仓位布局,对我们来说就是警示信号。”法兴银行的欧洲股市策略主管Roland Kaloyan还提到了低波动性类股面临的另一大风险,即全球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仍是一个大背景,因此挑选低波动性个股时,还要重点关注其是否具有高质量的资产负债表:“很多低波动性的个股都具有更高杠杆的风险敞口,例如防御型板块的公用事业和电信股是重资产运营领域,可能会对利率走高更为敏感。相对无风险的国债等实际收益率走高,也会令其他一度有吸引力的策略形象打折扣。”华尔街见闻曾提到,2018年全球股市的市值缩水近12万亿美元,幅度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也是历史上第二大纪录,“如果只看市场表现,全球经济正迈向一场衰退。” 再加上主要国家贸易摩擦、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担忧,市场避险情绪浓厚。为了避免单一押注低波动性类股导致“不再安全”,不少专家推荐在转向防御的同时,也持有一些成长性的类股或板块。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暂时离场观望。TD Ameritrade的客户活动指数显示,美国散户并没有参与追涨今年1月的股市反弹,反倒连续第四个月削减了股票风险敞口,今年前四周的敞口创2012年7月以来最低。还买入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更多聚焦在低波动性的固收资产。...
摘要:哥伦比亚大学打造一只“从零开始”认识自己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在物理学、几何学或运动动力学方面没有先验知识,但经过35小时训练,能够100%完成设定任务,具备自我意识。“有意识的机器人”在春节前现身。过去几十年来,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一直是科幻小说最喜欢的题材之一,现在,这个过去只存在与科幻小说中的事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专业的研究人员打造了一种“从零开始”认识自己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在物理学、几何学或运动动力学方面没有先验知识,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是蜘蛛、蛇还是手臂,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在经过35个小时的“初步学习”之后,机器人创建了一套自我模拟。然后利用自模拟器来考虑和适应不同的情况,处理新任务,甚至能检测并修复机体损伤,继续处理任务。最近,这项成果近日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上。成功率100%,堪比人类闭眼睛拿一杯水虽然人类和动物都可以通过思考来进行自我调节,但目前对大多数机器人来说,仍在学习使用人类提供的模拟器和模型,或者通过费力耗时的试验来纠正错误。机器人还没有学会像人类那样模拟自己。论文作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创意机器实验室主任Hod Lipson和他的博士生让一个四自由度的铰接式机械臂能够思考,具体过程如下:最初,机器人会进行随机移动,收集大约1000个移动轨迹,每个轨迹中包括100个点。然后利用深度学习,来创建一个自我模型。不过,创建出的第一个模型是非常不准确的,机器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关节是如何连接的。但经过不到35小时的训练,自我模型已经和机器人的真实情况高度相符。这个模型会在闭环系统中执行“拾取和放置”任务,使机器人能够完全基于内部自我模型,在移动轨迹的每一步上相对原始位置进行重新校准。通过闭环控制,机器人能够抓取地面上特定位置的物体,并将它们放入指定容器中,成功率高达100%。即使在开环系统中,机器人也是完全基于内部自我模型来执行任务,没有任何外部反馈,机器人完成拾取任务的成功率为44%。看上去很简单,但机器臂跟流水线上的机器臂不同,后者是设定好的固定程序,而前者完全是自主学习。“这任务就好像闭着眼睛捡起一杯水,即使人类也很难完成。”论文一作、Lipson的计算机科学系博士生Kwiatkowski说。检测自我损伤,再次模拟自我这个机器人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它可以检测到自身的损伤。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打造了一个变形的部件(下图红色部件)来模拟机体损伤,结果机器人能够检测到这一变化,并重新训练自我模型。新模型能够以很少的性能损失为代价,重新成功执行拾取和放置任务。此外,自我建模机器人还可以用于完成其他任务,比如使用标记笔书写文本。未来,可能会自己写对联?Hod Lipson说,迄今为止,机器人需要通过人类明确地模拟指令来实现操作。 “但是,如果我们希望机器人能够独立、快速适应无法预见的情景,那么它们就必须学会模拟自我。”抽取自我模型,无需额外实验完成多项不同任务自建模(self-modeling)并非新技术,很多机器人系统都采用端到端训练的方式,在完全无模型的情况下学会一项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会的任务,往往无法扩展,也即机器人只能完成被训练好的那一项任务。因此,如何实现无模型的扩展,也即通用端到端,就成了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考虑到这台机器人本身(从设计上)是可以用来完成多项任务的,研究人员便想,何不从中抽象出一个的“自我模型”(self-model),然后以此为基础,让机器人学习各种新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原有的自我模型。这样一来,不就能够实现持续的自监督学习了吗?于是,他们让机器人(或者准确说,机械臂)自行随机运转,就像婴儿自己乱动手脚一样,得到的数据集用于训练一个专门设计的神经网络,也即生成一个原始的“自我模型”。接下来,机器人使用自我模型,开始完成不同的任务(上图步骤3),即“抓取并放置”(Pick-and-place)和“写字”(Handwriting)。无论从机械臂运行的轨迹和下手轻重,这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任务。作者解释说,闭环控制让机器人能通过从位置传感器接收到的反馈重新校准沿轨迹上每个步骤的实际位置。相比之下,开环控制则完全基于内部的自我模型,没有任何外部反馈。由上图可见,从“抓取并放置”改为“写字”时,机器人发现前后不一致,为了模拟全新的任务,形态发生了突然改变(上图步骤4),并使用新数据更新了最初的自我模型(步骤5)。更新自我模型后,机器人迅速转变状态,开始继续执行任务(写字)。作者特别强调,他们提出的这种新方法能够让机器人自动完成多两种不同的任务,并且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到了“无模型可扩展的第一步”。突破狭义AI,迈向自我意识机器的重要一步Lipson教授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研究所的一员,他的研究传播最广的应该属2007年的TED演讲,当时也展示了自我感知机器人。Lipson指出,对自我的想象,是让机器人突破所谓的“狭义AI”的限制,具备更普遍的能力的关键。“机器人会逐步认识自我,这可能和新生儿在婴儿床上所做的事情差不多。”他说,“我们猜测,这种优势也可能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进化起源。虽然我们的机器人这种能力与人类相比仍然很粗糙,但我们相信,这种能力正在为具备自我意识的机器的诞生铺平道路。”Lipson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理解这个古老的意识之谜提供一个新的窗口。“几千年以来,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一直在思考自然意识的问题,但一直进展不大。我们现在仍然在使用'现实画布'之类的主观词汇,来掩盖我们对这个问题理解不足的现实,但现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迫使我们将这些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算法和机制。”Lipson教授不过,Lipson教授和Kwiatkowski博士也认识到这其中可能带来的道德问题。他们警告说:“自我意识将导致弹性和适应性更高的系统,但也意味着失控的可能性更大了。这确实是一项强大的技术,但我们应谨慎行事。”...
1月17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带量采购的正式实施方案。这一政策动向在过去几个月内持续牵动着医药行业投资者的心。本被寄予厚望“治愈”低迷市场情绪的医药行业,却在去年尾声迎来了自己的政策“黑天鹅”。然而在国泰君安医药团队看来,中国的医疗支付体系决定了医药产业的国家消费品属性。国家医保局是新变量,但只要总量是增长的,变化就是结构性的。穿越政策周期,需求扩容+产业升级+国产替代,这些不变的主线将继续催生高景气赛道。就让我们打开国泰君安医药团队不久前发布的年度展望,看看在他们眼中的高景气赛道都有哪些。01、政策改变游戏规则2018年年初,医保控费打响医改“第一枪”,广西、浙江、四川、河南等多个省份密集发布扩大按病种收付费范围的通知。2018年5月31日,全新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统一医保基金管理、药品招标采购、定价等多项职能,核心班子来自财政、人社、发改、卫计等相关部委,将原来分散的职能收归统一。2018年重大机构调整:医保作为支付方走向改革前台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在国泰君安医药团队看来,医保基金要做的,是在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之间寻求三角平衡,从而解决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无限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最有价值的悲剧不在善恶之间,而在两难之间——黑格尔”医保基金的三角平衡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在2019年,我们还将迎来医药行业的政策“大年”,至少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4+7带量采购的执行与扩散数据来源: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第二,一致性评价将坚持标准,但调整路线图数据来源:NMP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第三,鼓励采购使用过评(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品种的政策将持续出台已有约23个省市出台(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招标采购相关政策,已有约8个省份出台政策——对同一通用名药物品种已经过评3家以上的,暂停采购未过评品种。第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数据来源:人社部,医保局,国泰君安证券研究02、内因驱动不变中国医药医疗市场的现状是由历史堆积而成的,是过去的供给结构与支付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相匹配的结果。而在未来,中国市场将更贴近疾病谱下真实的临床需求。虽然从全球趋势来看,卫生费用占GDP比重在不断上升,但中国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仍然较低。中国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仍较低数据来源:OECD,统计局,卫健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我们常说“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面对中国的医疗事业,我们可以说,我国用占GDP比重6.4%的卫生费用,完成了超过13亿人口医保的全面覆盖,打造了以非专利药为诊疗主体的药品供应体系,并对大部分品种实现了整体半数以上的进口替代。因此内因驱动第一条,就是医疗需求未来的稳步增长。需求和政策合力助推产业持续升级请数据来源:CDE,OECE,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内因驱动第二条,是从产品用药结构上看,我国非主流用药结构亟待改变。从全球来看,生物药占比持续提升,且均为治疗性用药;在我国,过期专利药、中药注射剂及辅助用药、抗生素占比过高。数据来源:PDB,公司年报,IM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产品结构的差别,不仅仅源于疾病诊疗需求的阶段性不同,如此明显的代际差异可能更多的是源于现有医疗体制下,医疗供给端与药品供给端利益诉求的合力演化,并与支付体系匹配的结果。而这一点,将随着政策导向的变化出现松动。数据来源:OECD,IQVI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内因驱动第三条,是药品评审正从源头开始优化结构。随着药审制度改革推进,历史积压基本出清,审评用时显著下降,审评标准大幅提高。2018年11月,药监局已批准药品新批文541件,其中国产批文455个,远超去年水平。小分子研发质量升级、生物药研发爆发式发展,中药研发持续萎缩。创新药真正进入加速期。数据来源:CDE,药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03、新竞争秩序开始形成在这个超级医保的新时代里,医保是决定行业整体增速的最大变量,从评审获批传导至进入医保,再传导至终端销售的新竞争秩序开始形成。优先审评、国家医保谈判等制度推动下,市场更快的开放:新药更快上市、更快进医保。老品种从而过早遭遇新品种的冲击,本土药企与跨国公司也过早的短兵相接。这意味着,留给本土企业转型的时间在缩短。以EGFR小分子抗癌药物为例,本土药企已开始与跨国巨头短兵相接。国内EGFR靶点研发持续火热数据来源:CDE,药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但对于招标集采来说,产品单一容易陷入成本竞争漩涡,而拥有产品纵深布局的企业在应对时更为得心应手。带量采购中,手握奥希替尼的阿斯利康,接受吉非替尼降价75%中标,正是强大产品管线的集中体现。单一产品竞争转向产品组合竞争,这将是新竞争秩序的第二条。但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长期享有的超国民待遇(指过期专利药价格)大幅削弱,和本土企业一样,他们同样也要面对一个更强大更集权的支付方。因此新竞争秩序第三条,过去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都将被迫更快改变。04、展望2019:挑选高景气度细分行业先用一张图来看清在国泰君安医药团队眼中,目前医药板块细分领域的景气度图谱。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注:以2019年预期收入增速为口径)制造业-药品:谁都不是药神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洗牌下的存量市场,和化学+生物高端仿制开辟的增量市场将共存,而求知欲和求生欲共同成为推动本轮产业升级的主观能动性。前述的游戏规则激变,可能倒逼本土制药企业将过去的低生产要素优势转化为成本创新优势。但本土多数企业传统的现金流业务——仿制药和辅助用药,都面临长期压力。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既要、又要、也要、还要”的新竞争秩序,是企业研发实力/注册审报能力/市场准入能力/销售推广能力的四位一体综合实力的全面竞争;是产品上市速度/适应症/定价策略的全面竞争。支付方购买力集中下的少数人的游戏,决定了我们也将迎来产品的新爆款时代——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仿制药专利悬崖之后,仿制药仍有超额收益的可能,但主要集中在高端仿制药上。高端仿制药的核心壁垒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例如以临床需求为核心、以技术壁垒为保障的剂型创新;第二政策,例如国家对于精麻类药品的管控;第三产能,环保压力集中度提升下存量产能话语权提升。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创新药在“优先审批”,“国家医保谈判”的政策庇佑下,创新药将以更快的速度面世并进入医保。目前与国外同类产品首次上市时间差距,已经从小分子时代的10-15年,缩短至免疫治疗时代的4年。数据来源:药智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内样本医院肿瘤治疗靶向药物(包括生物大分子和化学小分子) 销售额占比逐年上升,国产重磅品种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公司公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但创新药是一个残酷的战场,国泰君安医药团队判断,未来对创新药企的考验将是“四位一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研发能力、临床与注册能力、学术推广与销售能力、市场准入能力。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疫苗除去创新药和仿制药两大重量级细分板块之外,国泰君安医药团队在展望中还详细分析了医药制造中的疫苗、中药、血制品、原料药等领域,在此,我们对民众关注度颇高的疫苗进行展开。 目前,全球疫苗市场稳步增长,对疫苗接种日益增加的需求、政府及国际机构支持和新疫苗的研发上市推动全球疫苗行业持续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部分的常用疫苗均为上一代疫苗,而引进和推出新型疫苗的进度落后与国际市场。然而受益更多重磅新型疫苗上市放量(新型疫苗审批加快+国内企业研发进入收获期)、成人疫苗市场开发、对疫苗认识的日益增强和支付能力的提升,我国二类疫苗市场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疫苗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来源:灼识咨询,Frost & Sullivan,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医改之下,国家药监局加快了疫苗审批流程,多个进口和本土新产品相继获批上市,其中EV71和HPV快速放量。目前我国多种具有前景的新型疫苗已完成研发并进入临床后期阶段,未来几年国产疫苗企业迎来重磅产品收获期。对于一般家长普遍熟知的二类疫苗,其预防属性近乎属于刚需,不断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市场趋势,且其招标周期短且灵活,不受医保控费,降价压力小,放量速度快,业绩弹性较大。未来三年国产疫苗收获预期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中检所,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医疗器械保持快速增长讨论完药品,我们再来看看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内部高度异质化,可细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和IVD,其中医院用设备市场景气度较高,这主要是受益于分级诊疗拉动基层设备需求提升,叠加国产龙头渗透高端加快进口替代所致。而随着分级诊疗的持续推进,基层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进入快速发展期,基层医院的医疗器械行业有望受益扩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保持较高增长数据来源:卫生统计年鉴,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更多医药行业细分领域的详细分析,请登陆国泰君安道合APP查看年度展望报告原文。05、2019年的三种估值修复可能性估值修复情形一:创新药从事件驱动到业绩兑现创新药股票投资遵循价值发现——事件驱动——业绩兑现三个阶段。经历了2017年10月两办顶层政策驱动的价值发现阶段,2018年随申报、获批进展进入事件驱动阶段,预计2019年随新药密集上市后的商品化进程进入业绩兑现阶段,后续具备真实研发进展的公司估值水平有望修复。首推恒瑞医药。估值修复情形二:转型公司具备清晰成长路径的验证性提升转型公司都是原来各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已经布局后续产品线,且具备转型的物质基础和大部分能力,需要1~2年的验证期,如华东医药、丽珠集团、乐普医疗、上海医药等。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估值修复情形三:“确定性”公司再次获得溢价提升具备消费属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由于和政策相关性较小,我们认为只要业绩不低于预期,其“确定性”溢价将被进一步强化,如我武生物、长春高新、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鱼跃医疗等。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4+7带量采购十问十答》、《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展专题报告:变局在即,重塑秩序》、《超级医保的新时代》、《2019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_把握高景气赛道的布局良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A股市场亦是如此。由于对上市公司人数没有严格要求,A股市场有的上市公司员工人数过万,如“中农工建”四大行以及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等;也有不足50人,甚至不到20人的“袖珍”上市公司(文中将人数不超过50人的公司定义为“袖珍”公司)。数据宝统计显示,17家公司员工数量不超过50人,平均总市值近40亿元,仅北汽蓝谷、海德股份两家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有望超亿元。4家公司员工总数不超过20人最新数据显示,A股市场近3600家上市公司中,2018年度员工总数不超过50人(含50)的公司共有17家。其中4家上市公司员工总数不超过20人,分别是ST宏盛、*ST新亿、北汽蓝谷及ST岩石,员工数量分别为12人、14人、18人及20人。此外,员工总数较少的还有东方银星、园城黄金、群星玩具、亚太实业等公司,均在40人以下。与过去4年数据对比发现,仅2015年及2016年员工不超过20人的“袖珍”公司数量较多,各有8家和6家。*ST创兴2016年仅有10名员工,是近5年来全部A股上市公司员工数量最少的公司。八成以上“袖珍”公司为“90”后员工较少的公司多为传统行业上市较早的“老油条“。从上市日期来看,上述17家公司有14家公司上市日期在2000年以前,占比八成以上。其中,员工数不超过20人的4家公司均为2000年以前上市公司。具体来看,同达创业、ST岩石上市日期最早,均为1993年。ST宏盛、申通地铁、海德股份于1994年上市。2000年以后上市的有3家公司,分别是广东明珠、香梨股份及群兴玩具。分行业来看,17家公司分布于11个申万行业。房地产、综合行业数量较多,分别有5家和3家。另外,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农林渔牧及轻工制造等行业各有1家。员工最“袖珍”的公司市值并不“袖珍”按照员工人数将上市公司分成八类统计,数据显示,员工不超过50人的17家公司平均总市值39亿,超过员工人数在50人至1000人的四类公司的均值,其中50至100人的16家公司平均市值仅有27.43亿元,低于上述17家公司的均值。个股方面,上述17家员工数量小于50人的公司中,北汽蓝谷市值最高,达270.41亿元,其次是海德股份、中房股份及群兴玩具,总市值均超过40亿。数据宝统计显示,不超过50人的17家公司自2018年10月19日以来,平均上涨26.46%,涨幅高于其它七类公司的平均水平。其中群兴玩具股价涨近1.5倍,ST岩石、*ST创兴及ST新梅3股涨幅均超过40%。股价平均涨幅位居第二的是员工人数在50人至100人的16家公司,自去年10月19日以来的平均涨幅接近24%。涨幅最低的是员工数超过1万人以上的384家公司,平均上涨7.38%。2家“袖珍”公司2018年净利有望超亿元袖珍公司往往因员工人数较少,公司造血能力一般,有些甚至缺少主营业务。业绩方面,17家“袖珍”公司中,12家公司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具体来看,3家公司预告类型为首亏。同达创业预计2018年亏损中值为0.6亿元,中房股份预计亏损0.43亿元,园城黄金预计亏损200万元至500万元。3家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中值不超过0.1亿元,分别是ST宏盛、群兴玩具及ST坊展。此外,北汽蓝谷、海德股份两家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中值居前,均有望超亿元。整体来看,这17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过去几年表现不佳。2015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平均值来看,7家公司为负数,ST岩石过去三年亏损均值超亿元,*ST创兴平均亏损近0.5亿元;9家公司平均盈利不到1亿元,平均年盈利最小的亚太实业仅0.1亿元,且该公司2017年亏损状态。...
近日,科创板及其试点注册制将正式落地。本次改革决心较大,在入市规则、后续交易及管理方面创新性较高,顺应了国际化、市场化的改革趋势。科创板的推出速度快,改革步伐大,发行、交易、监管制度趋于完善,较好地弥补了创业板、新三板的不足,是资本市场重大改革的试验田,亦开启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征程。科创板开启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国际化征程相比创业板、新三板原有的上市及管理规则,科创板有较大幅度的创新,具体体现在体现了市场化、国际化的两大思路:第一,市场化。一方面,科创板对公司上市条件松绑,放松盈利要求,首次试点有一定核准的注册制,上市门槛采取5套标准,未盈利科技企业满足市值/收入等一定要求后即可上市;发行价不设限制,全面采用市场化的询价方式定价,取消23倍市盈率限制。另一方面,加强监管,做到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过度干预。未来随着试点注册制的大面积推行,将更多选择权交还市场。第二,国际化。目前科创板中交易制度开始与国际接轨,上市前五天不再设置涨跌限制,之后20%,上市首日即可卖空。此外,开始对标美国达斯达克,支持VIE同股不同权。A股散户投资者占比较高,科创板的设立适度匹配了50万的投资者门槛,是设立多梯队、分层式的市场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引入长线资金,改善市场生态,对接国际标准。未来应当继续加深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国际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稳定监管预期、降低交易费率、加大市场深度、推进衍生品市场发展等。科创板上市条件更加合理高效科创板推出之前,现有上市规则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最优质的一批科技企业因为暂时未达到上市盈利门槛、不愿意低估值发行和牺牲灵活的股权制度,而选择了赴美上市。我们按照国际通用的GICS行业分类方法对A股及美股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进行了梳理,重点考察了信息技术及医疗保健两个科技含量较高行业,进行跨市场间盈利能力的对比。比较后我们发现,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后盈利能力单边下滑,严格的盈利要求并未创造价值。从盈亏比例来看,由于严格的上市财务要求和连续三年亏损需要退市的条件限制,绝大部分的A股上市科技企业都能实现纸面上盈利。样本中586家A股科技股中,上市前三年和上市当年的科技企业没有亏损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亏损企业比例不断抬升,上市七年后,科技企业已有10%比例出现了亏损。此外,虽然初始上市时A股科技股没有亏损,但大部分上市后,净利润率便出现严重下滑,上市前三年与上市当年利润率在18%左右,从上市第一年便开始逐年下滑,上市后第三年利润率平均值便跌到6%,第5年之后开始亏损。美股市场则与A股市市场则存在反差,一方面,中概科技股的上市公司盈亏比例在上市的后几年均是基本稳定的,基本维持在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的比例在1:1左右的态势,说明并未有A股市场上特征鲜明的——上市前全部盈利,上市后盈利企业逐年减少的现象。此外,根据统计,美股中概科技股公司的净利润率也大多呈现稳定态势,从上市前二年到上市第七年,盈利平均值基本维持在在18%到21%间波动,并未出现A股式的上市后即盈利下滑的现象。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严格的利润要求管理并不完善,部分企业或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粉饰盈利、虚增收入,满足上市要求,之后盈利能力每况愈下。相反,试点注册制、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宽进严出,维持良好新陈代谢、将优胜劣汰的选择权换给市场,方能有助于真正优质的科技企业脱颖而出。而这也恰恰说明设立科创板符合市场化需求,恰逢其时。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亦势在必行近期A股集中出现因商誉减值导致的业绩变脸,截至1月31日下午6时,101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其2018年年度业绩中预亏下限超过10亿元,远高于2017年的19家。多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仍是正数,第四季度巨亏后业绩反而转盈为亏,业绩变脸,其中不乏前期部分野蛮生长、靠并购迅速扩张、无形资产较多的小型科技公司。本次大批公司业绩预亏的原因要追溯到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商讨,委员会讨论对商誉减值进行摊销,而非减值测试,曾经高溢价收购的企业当期利润会受到较大影响。此后2019年一季报业绩预披露中马上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和商誉减值,企业担心未来连续三年利润无法覆盖商誉摊销亏损,会被迫退市,便选择在还可以一次性大幅减值的时候提前操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市公司集体业绩“洗澡”反映出公司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首先,存在部分公司借减计转移公司资产,通过大举并购、买入劣质资产、做出虚高业绩抬升股价、减持质押套现、再趁大幅减值购销过去亏损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变现,现有的管理制度没有对此类现象做出强有力约束。此外,商誉减值、业绩变脸集中的核心原因是核准制下“壳资源”仍是稀缺资产。核准制容易导致公司为保“壳资源”操纵业绩,也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及早推进全面注册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未来注册制和强监管双管齐下,企业壳资源不再是极度稀缺资产,也缺乏利润操纵的手段,大幅减值预亏等现象将会相应减少。市场化、国际化基础上,资本市场发展还需落实法制化上市公司有粉饰业绩,绕过严格的盈利条件的动机和手段,A股市场在上市公司治理上任重道远,一刀切式的管理并不能保护投资者,未来资本市场仍需要进一步改革。此外,科创板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在通往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在法制化方面仍需尽量完善。实际上,目前科创板已设立了严格的退市标准,除了“宽进”,亦要求“严出”,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股票直接永久终止上市。然而,主板创业板的退市制度还不健全,没有真正到位。2000年以来820家公司实施了ST,同时期722家公司撤销ST,撤销率达到88%,退市规则执行效果差,未来完善退市机制仍是改进方向。此外,提升资本市场法制化水平,严格规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行为、防止业绩操纵、内幕交易,保证信息透明,避免科创板沦为部分企业圈钱的新场所。总而言之,可以看出,科创板是国家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树立国际竞争力的桥头堡、试验田,未来随着更多改革项目的落地,在实现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上,沿着法制化道路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本助力。...
简介:碧桂园公告,1月合同销售金额330.7亿元,这较去年同期(约691.6亿元)大幅下滑52.2%。碧桂园(02007.HK)2月3日公告称,2019年1月该集团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30.7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82万平方米。与2018年同期的约691.6亿元相比,1月份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大幅下滑52.2%。销售额同比减少的不止碧桂园一个。据此前公告,同期,万科合同销售金额488.8亿元,同比减少28.1%;恒大为431.7亿元,下滑32.9%。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称,在本月百强房企中有超3成房企的权益销售金额同比下滑。特别是在目前房企在售项目个数相比去年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整体的销售表现仍不尽如人意。在这些房企中,有13家房企的权益销售金额降幅超30%,22家房企的降幅在30%以内。中信证券表示,大房企的销售增速明显下降,基本面下行带来的销售压力对房企销售数据的影响开始显现,预测一些低线城市或出现房价持续下行现象。但一线城市、少数二线城市以及环北京区域房价基本没有继续下行的空间,在这些区域开展经营的房企将面临政策环境和基本面的双重支撑。2018年,碧桂园、万科的全年销售额都超过了6000亿门槛,恒大则达到5500亿的销售目标,并将2019年的销售额目标定在6000亿元。分析指出,总体来看,龙头房企凭借广泛的布局,强大的综合实力,优质的资源禀赋,有助于其实现稳健发展。去年年底,住建部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求,多地两会也明确提出“三稳”。...
岁末年初,正是高档写字楼合约换季的时节。有人戏称,金融业的冷暖,从上海浦东陆家嘴写字楼电梯的拥挤情况就可见一斑。近期,上证报调研了陆家嘴金融城部分高档写字楼。记者发现,几年前租售的火爆场景,已经发生变化。金融去杠杆,虚火降温,直观表现在陆家嘴高档写字楼的供需热度上。世邦魏理仕(CBRE)最新调研报告显示,上海市优质写字楼的空置率达到十年来的新高。具体来看,2018年四季度优质写字楼净吸纳量主要分布在陆家嘴、南京西路等核心商务区,占比59%。不过,相应的,陆家嘴地区的高档写字楼空置率是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的2倍。“现在高档写字楼的气候变了,已经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租户比较心态增强,决定时间延长,整个交易市场气氛转趋观望。最后签约的价格还有很大的议价空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陆家嘴地区的高档写字楼报价14.2元/平米,但最后成交仅11.2元/平米,降幅在20%左右。陆家嘴的三剑客陆家嘴的超甲级写字楼有8栋。其中以白领口中的三剑客: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为陆家嘴金融城地标性的存在。曾经,P2P公司对陆家嘴高端写字楼趋之若鹜。不过,后来在各种暴雷跑路引发的P2P事件后,这些类型的公司逐渐退出,腾笼换鸟。据招租负责人回忆,附近的高档写字楼如金茂大厦,去年又经历了另一波退租潮。熬不过金融去杠杆,公司资金链断了,被波及的主要是第三方理财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这些多半是之前步子迈得太大了,扩张速度过快。现在要节约成本。目前,能够留下来的租户资质都还不错。”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机构对高档写字楼的租售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趋势是,基金、券商办公场所也开始走整合路线。“去年,中资券商寒冬。节省办公楼租赁开支成为券商压缩成本的重要一块。”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租金上,上海中心的平均租金高过老牌地标金茂。不过,如果是优质客户,我们会愿意让步。一切都好谈,给到双方满意的价格为止。”上海中心相关负责招租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外,无论经济周期如何转化,律所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如今,逆势扩张的机构中,律所对于高档办公空间的需求也在升温。“一房难求”已是过去时高档写字楼市场可以看作是经济冷热情况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加速上行周期中,各类金融机构扩张步伐加快,写字楼常常就是供不应求。而在经济增速放缓时,写字楼空置率就会明显抬升。如果拉长时间来看,自2003年以来高档写字楼的供需变化有这么几个时间点不容忽略。一个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上海市高档写字楼的空置率在2009年达到过去15年来的顶峰。2015年P2P兴起一度占领各大高档写字楼,此后又在严监管下上演一波跑路潮。以2015年为一个转折点,空置率连年攀升。当时P2P退潮之时,上海出现大批空置办公场所,当时许多网络借贷公司撤出市场,将空置率推至新高。前几年“一房难求”的盛况,已经时过境迁。2017年高档写字楼供给达到高峰,空置率一路走高。一位地产咨询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表示,受到全球经济发展情势不明影响,2018年的写字楼市场整体表现是先扬后抑。根据世邦魏理仕调研的2019年到2023年新增供给,未来陆家嘴高档写字楼的新增供给将会踩住刹车。外资金融强势入驻上海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开门迎客时间不长的上海中心正密集迎来外资机构入驻。其中主力是外资银行、外资保险、资管及律所。“外资对高档写字楼来说是优质客户。”前述招租人士称。上海中心最近几年都在积极引入各类外资机构。今年,摩根大通会进入这栋中国第一高楼,成为上海中心的“主力”租户。2019年年初,美国摩根大通宣布,已与上海中心签订租约。之后,上海团队将集体入驻陆家嘴。此外,去年5月摩根大通向证监会提交申请设立并控股合资券商。因此,外界普遍解读进驻上海中心或将是为摩根大通成立控股合资券商做准备。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通过入驻上海中心,摩根大通希望为所有上海员工提供一个极佳的集中办公地点和全新高效的工作环境。据悉,摩根大通当前上海团队的员工数量约300人,而上海中心的新办公室租赁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可以容纳500人以上。世界顶级的金融机构如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在中国都是以合资的形式组建金融机构。随着中国金融机构开放外资控股,这些机构对外扩张的意愿会很强烈。“摩根大通的迁址扩张只是一个缩影。随着金融政策对外资的放开,更多外资入驻成为大趋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蓝田股份(600709,SH,曾用名ST生态,以下统称蓝田股份)造假一案曾经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引起轰动。近日,“蓝田”二字又在资本市场上掀起风浪。东方金钰(600086,SH)2月1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即将入主的中国蓝田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蓝田)是农业部(公告原文如此——编者注)主管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其法定代表人正是瞿兆玉——蓝田股份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蓝田和蓝田股份有何关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资料发现,中国蓝田与蓝田股份存在非控制关联关系,除了瞿兆玉这一纽带,双方在资金、业务等上面也均有往来。中国蓝田前身为中国农业物资供销总公司“蓝田”二字源于瞿兆玉的小名。那么中国蓝田究竟是何来历,为何其不仅以瞿兆玉为法定代表人,且公司名称与瞿兆玉的小名“撞名”?东方金钰2月1日晚间发布的公告较为简短:中国蓝田于1989年3月6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前身为“中国农业物资供销总公司”(以下简称物资公司),1998年1月变更为现名,目前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投资人为农业部。上述公告看来,中国蓝田的成立和发展都被打上了农业部相关标签。不过,根据蓝田股份1997年配股说明公告,物资公司曾直属于农业部,农业部将物资公司及其下属的天津、郑州、大连分公司部分净资产认购其应获配股股份。根据上述公告,物资公司经营性净资产为5306.95万元,以每股配售价格9.45元计算折合其获配股份为548.46万股,剩余的部分净资产124万元将转为蓝田股份对农业部的负债。上述划转完成后,蓝田股份1999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蓝田股份将1997年底通过配股进来的物资公司整体出售给中国蓝田。蓝田股份称,出售资产以1999年6月30日为基准日,经评估,以净资产2042万元成交,与账面原值相比,转让收益为-339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0.55%。彼时,蓝田股份称,物资公司进入公司后已连续一年半亏损,出售有利于终止该公司进一步亏损等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物资公司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1998年初,瞿兆玉将物资公司的法人代表换成自己,并开始办理物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蓝田的手续,于1998年2月名称变更结束,中国蓝田由此诞生。东方金钰公告也显示,中国蓝田于1989年已经成立,前身为物资公司,且于1998年1月更名成为中国蓝田。2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东方金钰与中国蓝田对外公开电话,但截至发稿时,电话无人接听。不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中国蓝田诞生后,与蓝田股份往来颇多。在2001年中报里,蓝田股份将中国蓝田表述为“不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具体来说,蓝田股份将中国蓝田与其的关系定性为“本公司董事瞿兆玉任中国蓝田总公司代表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两个“蓝田”关系并非仅仅一个瞿兆玉那么简单,双方在业务、资金上均有往来。根据蓝田股份2001年中报,公司与关联方中国蓝田于1999年12月28日签订委托代销协议,委托其作为公司的代销商,代理销售公司产品,包括野莲汁、野藕汁等。2001年1~6月,代销总金额约为759万元,占当期销货百分比0.93%。对于上述代销业务,有媒体曾质疑,因为中国蓝田为上述相关产品在央视大量打广告,蓝田股份似乎在占便宜。对此蓝田股份2001年中报补充公告中表示,公司生产的野藕汁、野莲汁、红心鸭蛋等产品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的广告中出现,还在公交车、路牌广告等媒体上出现。不过,这些广告均为中国蓝田签订合同并支付费用,公司没有支付,也没有承诺在未来支费该广告费用。除了产品代销,双方还有担保关系。根据蓝田股份2002年2月份公告,公司曾于2000年向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借款3500万元,中国蓝田为担保方,因未能如期还款被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起诉。而根据蓝田股份2002年年报,截至2002年底,中国蓝田为蓝田股份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总金额为8780万元。当然,蓝田股份也曾为中国蓝田提供担保。根据蓝田股份2002年年报,截至2002年底,蓝田股份为中国蓝田及其子公司的本金共计高达16.28亿元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2月2日,就上述相关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东方金钰与中国蓝田对外公开电话,但均未获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