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反腐正向纵深发展,终身追责下,退休也难逃被查。2月28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国家开发银行原行务委员郭林因违纪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郭林的公开简历显示,他早已于2016年11月从国开行行务委员、巡视组组长职位上到龄退休,此番退休后照旧被立案审查调查,与其严重违反廉洁纪律有关。目前,经国开行党委研究,决定给予郭林开除党籍处分,取消相关退休待遇,并收缴违纪所得。今年以来,高层多次强调要加大金融反腐力度。习近平在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再提“要管住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高中级管理人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监督管理,加强金融领域反腐败力度”。多位业内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今年相关部门将重点对金融业的腐败行为“开刀”,且不同于以往多是金融监管部门官员“落马”,今年金融反腐将重点向机构内部延伸,近日南京银行资管部总经理戴娟等三人被传出配合南京市纪委协助调查一事,就被看作是金融反腐的最新动作。高层频吹风加大金融反腐力度现年62岁的郭林,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4月任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处级秘书,同年10月进入国开行,担任国开行办公厅行长办公室正处级秘书。此后在国开行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先后担任国开行石家庄分行副行长、宁夏分行行长、江苏分行行长、天津分行行长,2015年1月开始担任国开行行务委员、巡视组组长直至退休。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经查,郭林“落马”,主要因其在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期间,严重违反廉洁纪律,接受承揽分行办公楼装修工程的私营企业主为其装修住房未支付费用,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将自有房屋出售给分行贷款客户。金融反腐正向纵深发展,终身追责下,退休也难逃被查。今年以来,高层频频释放要加大金融反腐力度的政策信号。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1月13日,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发布公报提出,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监督,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2月22日,习近平再提金融反腐,表示要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要管住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高中级管理人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监督管理,加强金融领域反腐败力度。2月2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赖小民案件是在金融领域发生的触目惊心的金融大案,性质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惨痛,说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能掉以轻心。目前,金融领域的钱权交易、围猎与反围猎仍然存在。下一步要加快补齐监管短板,堵住监管漏洞,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坚决遏制金融领域再次发生类似恶性案件,对金融腐败问题绝不姑息。2月26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风险出现一些新的演进特点,防控风险的优先序也发生一些变化,下一步要“坚决治理金融乱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金融犯罪和金融腐败行为”。金融腐败行为越来越隐蔽实际上,金融行业作为离资金最近的行业,且存在着不少套利寻租的空间,一直以来都是腐败的“重灾区”。只不过,随着近年来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腐败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研究部撰文指出,从过去十几年的金融改革实践来看,金融腐败的问题并没有消除,而是越来越隐蔽。一是改革为金融业创造了大批高薪职位,选人、用人更加腐败。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金融机构由于其垄断地位,拥有高额利润与高水平薪酬,在其大量设立分支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海外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很多关系户。二是金融业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因此创造出很多新的腐败机会,如IPO、大量表外业务、各种子公司的设立与新业务的开展等,这些金融改革过程中创造的机会可以为关系户贷款,还可以绕过监管,处置不良资产、资金出境、利益输送等,产生很多腐败。三是金融改革为其他交易行为创造出更复杂的腐败交易机制和更隐蔽的腐败交易。现在的土地、房地产贿赂、利益输送当中,大量应用现代金融工具做腐败交易,现金交易比重越来越低。比如上市、资产置换、定增、期权定价、夹层融资、PE资金等等,所用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四是银行贷款谋私没有减少,反而花样越来越多。此外,陆磊和原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曾共同撰文的《利益共同体的胁迫和共谋行为:论金融监管腐败的一般特征与部门特征》中还指出,金融监管腐败与被监管对象行为存在“下游关联”效应 ,下游被监管机构超额利润越高、违规动机越强,相应监管部门的腐败倾向越高 ,因而银行监管腐败与证券监管腐败存在量的不同。监管腐败程度与监管权力介入市场的直接程度有关,能够直接决定融资便利的监管部门被腐败侵蚀的可能性越大,因而银行监管腐败与证券监管腐败存在质的差异。在反腐败机制上 ,稽查、高薪养廉和严格惩处都是可取的措施。...
BDI指数暴跌之谜今年年初以来,航运业经济指标BDI指数持续下跌,一度暴跌超过50%。持续下跌的原因被普遍指向中国“春节”的季节性因素叠加巴西矿难,但由于此轮创下2016年6月以来新低,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情绪重燃。持续的低迷也引发干散货航运船大幅亏损运营,不少船只被迫“闲置”。另一边厢,不放过任何机会的狙击手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则利用其套利,收益颇丰。本轮BDI见顶于2018年8月,并自四季度起加速下跌。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放缓调整期,BDI很长一段时间或难以获得持续坚挺的动力。(林虹)导读1月底这类干散货航运船舶的运费曾出现单日暴跌500美元/天的景象,甚至有船东为了成功招揽生意,将报价降至8000美元/天左右。这个报价较去年航运生意旺盛时期的20000美元/天运费低了60%,甚至较国际航运市场平均盈亏平衡线15000美元/天低了约45%。尽管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但作为全球贸易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风向标——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依然处于低谷徘徊。截至2月28日, BDI指数徘徊在651点附近,较2月初创下的2016年6月以来最低值595点仅仅回升了约50个点。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至今, BDI指数累计跌幅依然超过60%。“BDI指数的低迷,可能是季节效应叠加时运不济的产物。”2月28日,一位国际航运领域经纪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所谓季节效应,主要是春节期间中国进口大宗商品、工业原材料、半成品的数量大幅回落,导致BDI指数“习惯性”回落;而时运不济,则是1月底巴西淡水河谷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处铁矿废料矿坑堤坝发生决堤事故,导致当地铁矿石供应量骤降,令很多干散货船只一度陷入无货可运的窘境,加剧了BDI指数下跌幅度。但在他看来,若抛开上述因素,当前制约BDI指数持续低迷的最大因素,还是全球贸易紧张格局与全球经济不景气。“相比以往年初全球航运市场呈现东弱西强(即大西洋地区航运景气度高于太平洋地区)的格局,今年全球航运市场可谓东西皆弱。”一位长期奔波国际航运业务的船东向记者分析说。究其原因,除了巴西淡水河谷决堤事故导致大西洋地区铁矿石航运量骤降触发当地航运价格下滑,此前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出口中国的美国大豆量大幅缩减,也进一步压低了当地航运价格。值得注意的是,随着BDI指数持续低迷,不少大宗商品型对冲基金纷纷以此开展新的套利投资策略。“BDI指数的低迷,一方面反映农产品、煤炭等大宗商品贸易量转弱,由此带来供应过剩问题,成为不少对冲基金借机逢高沽空农产品或铁矿石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在巴西淡水河谷遭遇决堤事故后,它又能间接反映巴西铁矿石开采出口大降状况,吸引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短期投机买涨铁矿石套利。”一位美国大宗商品型对冲基金经理指出。尤其是部分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借BDI指数低迷开展各类大宗商品套利投资,收获颇丰,甚至个别基金的这项交易策略通过杠杆化操作,已创造最高逾10%的投资回报。BDI指数遭遇“四面楚歌”?在大宗商品咨询公司Commodore Research董事总经理Jeffrey Landsberg看来,通常年初BDI指数都会承受一些下跌压力,但近期以来的跌幅却是极其罕见的。在上述国际航运领域经纪商看来,过去数月BDI指数大幅回落,主要受到很多经济组织纷纷调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与贸易量增速的影响。比如去年10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将2019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原先的4%,下调至3.7%后, BDI指数市场看空声音开始迅速增加,引发航运价格指数开始呈现快速下跌态势。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 (BIMCO) 的首席航运分析师Peter Sand此前直言,过去数月干散货船舶运费费率出现下滑,部分原因是全球贸易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所致。整个市场正听到越来越多的担忧声音。“这让越来越多船东日子变得日益难过,不少干散货船只发现接完上一单就没了下一单,要么暂时闲置,要么不得不持续降低运费以招揽生意。”这位国际航运领域经纪商向记者透露,以经常用于运输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海岬型船舶为例,1月底这类干散货航运船舶的运费曾出现单日暴跌500美元/天的景象,甚至有船东为了成功招揽生意,将报价降至8000美元/天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报价较去年航运生意旺盛时期的20000美元/天运费低了60%,甚至较国际航运市场平均盈亏平衡线15000美元/天低了约45%。“一些船东不愿亏本经营,干脆就将船只停靠在港口,等待航运指数反弹,但相关船只维护保养停港费用依然占据不少的成本开支。”他进一步指出。其间也有部分船东决定转做从澳洲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生意,因为他们认为巴西淡水河谷决堤事故导致当地铁矿石开采出口量大降,迫使中国买家转而加大澳洲铁矿石进口量。但他们很快听说从澳洲出口到中国的煤炭在中国港口的清关进程缓慢,担心自身可能会遭遇类似困局,又不大敢接这类生意。前述长期奔波国际航运业务的船东向记者坦言,今年年初航运生意感觉格外“不好做”,以往每逢年初,他的船主要将美国大豆运往中国,但由于此前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量骤降,令他们一度无生意可做,后来他曾考虑转做南美农产品出口欧洲的航运生意,但发现这项业务同样不好做。“现在只能指望中美贸易谈判积极进展,能驱动中国尽早重启美国大豆等农产品进口,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尽快恢复铁矿石开采出口,让航运价格明显触底回升,否则今年整个业绩会很难看。”他直言。目前他听说已有中国公司正着手重新采购美国大豆等农产品,但他认为这未必会触发BDI指数短期内明显反弹,因为受困全球经济不景气与贸易紧张格局而被动“闲置”的干散货航运船舶不少。对冲基金的新套利算盘值得注意的是,围绕BDI指数持续低迷,不少对冲基金很快找到新的套利投资策略。“目前最成功的一次套利投资,就是不少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趁着巴西淡水河谷决堤事故,大幅投机买涨铁矿石套利。”上述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其间这些对冲基金在大举买涨新加坡与澳洲铁矿石期货同时,还密切关注全球BDI指数价格波动,以此判断巴西淡水河谷旗下铁矿石开采出口业务恢复最新进展,作为他们持续投机推高铁矿石期货价格获利的最大依据之一。“只要BDI指数价格持续低迷,这些对冲基金就认为巴西淡水河谷铁矿石开采出口进展缓慢(导致很多干散货船舶无货可运),因而加大投机买涨铁矿石的力度。”他透露,部分操作激进的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仅此一项投资(用4-5倍资金杠杆),就斩获逾10%的投资回报。与此同时,不少大宗商品型对冲基金也趁机开展了某些常规的套利操作——比如年初BDI指数低迷凸显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骤降,因此他们就转而增加美国大豆期货的沽空头寸获取短期回报。“事实上,1月下旬以来,美国大豆期货价格走势与BDI指数的正相关性骤然增加,具体表现在BDI指数快速跌向2016年6月以来最低值期间,美国大豆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也从923.1美分/蒲式耳跌向900美分/蒲式耳。”这位对冲基金经理指出。不过这类沽空套利操作的收益率远低于投机买涨铁矿石,有些对冲基金此项套利投资收益不到2%。与此同时,一些大宗商品对冲基金还参与了跨地套利交易,比如他们认为BDI指数可能导致中国进口美大豆、巴西铁矿石的数量相应减少,导致当地大豆与铁矿石价格涨幅略高于巴西、澳洲,因此择机逢高沽空中国大豆铁矿石期货同时,买涨巴西、澳洲大豆铁矿石期货价格进行价差套利。“但是,这类基于BDI指数低迷的套利策略几乎都是短期操作,因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包括供应是否出现短缺、美元指数涨跌、全球货币政策松紧与中国经济是否触底反弹等。”他透露,因此不少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的上述套利投资策略不会动用太多的资金,最高投入额不大会超过基金总资产的20%,且基金交易员随时会根据大宗商品市场变化快速调整BDI指数的权重,避免自己稍不留神陷入套利失败困局。...
1万也能买公募信托产品了?个别金融机构可以试点破产退出机制?2月28日,银保监会吹风会要点一览,看看银保监会对此如何回应,都说了些啥:银保监回应“1万元起购信托”:以最终官方发布为准针对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正在制定政策拟推出1万元投资起点的“公募信托产品”,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28日回应称,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信托公司流动性监管办法、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都在监管部门考虑安排之中,且这些工作从去年就已开始起草。“所谓‘1万元起购信托’,我认为是资金募集方式上的调整,此前信托定位在私募行业,但是现在根据市场反应,我们认为可能还有研究拓展的空间。目前这项工作(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纳入了今年的工作安排,争取年底前推出。确切消息以最终官方发布为准,小道消息不准确。”银保监:银行不得组织“运动式”信贷投放?银保监会首席检察官、国有大型银行监管部主任杨丽平表示,银行不得组织“运动式”信贷投放,要明确任务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去安排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要加强监测,将宝贵的信贷资源真正用到民营企业。同时要切实防范道德风险,防止“低成本”资金被转手用于套利或挪作他用。《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银保监会将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2019年督查重点将包括民营企业贷款数据是否真实、享受优惠政策低成本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等方面。银保监:个别金融机构可以试点破产退出机制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将积极推动金融供给结构改善,下一步还会继续增加银行业保险业中小型机构的数量,并提高业务占比。谈及个别中小金融机构经营不及市场预期问题时,他称,每家金融机构特点不一样,但都需要遵循正常的市场化运行规律。未来增加新的中小机构时,要研究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尽量避免新增机构出现高风险,但不能保证这些机构百分之百没风险,因为金融机构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针对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将采取多种手段压降风险,包括兼并重组等。“个别机构可以试点破产退出机制,但主要还是要采取兼并重组手段。”银保监:信托机构不能成为一些股东或集团圈钱的工具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向媒体表示,最近在研究、起草、完善《信托股权管理办法》《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信托资本监管办法》等比较重要的文件,这些制度的安排是着眼于以前10多类文件规范的精简,奔着规范和有效服务长远原则考虑的。信托机构永远做真正的信托机构,而不能成为一些股东或集团圈钱的工具。银保监:加快出台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在银保监会吹风会上表示,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制定,已经列入了银保监会今年重点工作之中,有关部门将推动加快出台。“我们已梳理了国内同类型机构的净资本管理制度,包括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等,基本原则是同类业务适用于同样标准的净资本管理。”谈及几家大行理财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额较大,她强调,监管部门将密切关注资本金使用情况,尤其是理财子公司自营业务和资管业务之间的利益输送情况,是下一步的监管关注重点。公开信息显示,建行、中行、农行、交行和工行均已获批设立理财子公司,注册资金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120亿元和80亿元、160亿元。银保监: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已降至90%以内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主任刘春航在银保监会吹风会上表示,监管部门高度关注不良贷款的真实性。尤其是资产分类的准确性,是监管关注重点,更是治理金融乱象的重点。他说,银行机构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的比例,是一个比较好的反映资产分类准确性的指标,“这个比例持续下降,去年末已降到了90%以内。”银保监:持续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的监督指导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的监督指导,推动理财业务规范转型和平稳过渡。二是抓紧开展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等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管规则体系。三是继续稳步推进理财子公司设立工作,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四是指导已获批的银行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理财子公司高质量开业运营。银保监:两年来三大高风险领域规模压降12万亿元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远企2月28日在银保监会吹风会上表示,在治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方面,初步统计,两年来违法违规、层层嵌套的业务规模共缩减约12万亿元,这些业务主要来自三大领域:一是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业务;二是助长脱实向虚,拉长融资链条,资金空转的业务,三是风险隐蔽、交织的业务。...
摘要:2019年首例老鼠仓案件曝光,某保险资管经理李迪涉嫌进行未公开信息交易,利用职务便利获利人民币2060万余元。2019年首例老鼠仓案件曝光。2月21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披露一起内幕交易案判决文书,显示,某保险资管经理李迪涉嫌进行未公开信息交易,利用职务便利获利人民币2060万余元。根据文案内容推断,李迪所处资管公司或为合众人寿持股的合众资管。蓝鲸保险梳理发现,自2013年保险业首例“老鼠仓”事件曝光以来,相关案例并不少见,违规操作主要集中于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趋同交易。专家指出,目前保险资管监管趋严,制度也相对完善,发生“老鼠仓”事件主要是因人为风险难以完全防控,“防不胜防”。案件回顾:涉案金额达18.18亿元,违规获利2060万蓝鲸保险对案件文案进行梳理还原。2011年3月,李迪进入某资产管理中心任职,该资产管理中心即为其犯案资产公司前身,2012年5月,其所在资产公司成立,李迪任权益投资部投资经理,次月,6月李迪升任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2015年9月,李迪担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一职,但时隔一年,2016年5月,李迪即辞职。据调查,在2012年至2016年,李迪负责管理操作相关证券账户项下的多个投资组合,因而掌握该资产公司利用上述组合账户进行股票交易的投资股票的名称、数量、交易价格以及买卖试点等信息,不仅如此,李迪对有管理操作权限的投资账户,有权通过交易指令进行股票交易操作。正是基于此权限,李迪开始进行一系列违规操作。据其供述,李迪利用在国外定居亲戚的身份作为掩护,利用有关投资股票的名称、数量、交易价格等信息,使用其实际控制的“李某1”、“李某2”、“李某3”三个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购买相同股票245只,趋同成交金额约18.18亿元,从中获利2061万元。根据时间点可以发现,2016年在证监会稽查找到李迪后,李迪于同年5月离职,并把所有的证券账户都清仓,通过判决书中记录的自述表示,李迪将盈利金额,全部交给其母亲购买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李迪用证券账户盈利的资金缴纳120万元的购房保证金。违规操作背后潜藏管理漏洞,涉案公司或为合众资管2018年2月11日,李迪自动投案并供述犯罪事实,因涉嫌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当日李迪被羁押,同年3月20日,李迪被逮捕,11月16日被取保候审。经过审理,李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人民币两千一百万元;并将冻结扣押的人民币上缴国库,名下房产查封。值得关注的是,李迪违规操作的背后,是其所在资管公司潜藏的管理风险。据李迪供述,其所在资管公司是投资经理负责制,“自己管理自己的账户,没有相互交叉,每个人有各自的登录密码”,李迪管理的账户选定股票是通过恒生系统操作下单,选定的股票来自公司的股票池,投资经理可以在股票池范围内自主选定股票下单。在李迪管理的账户中,其投资权限“从几千万,到离职前一个多亿”。蓝鲸保险对相关信息进行排查,据李迪口供,其所在保险资产公司于2012年5月成立,据了解,经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共有24家,其中在2012年成立的寿险公司,只有光大永明资管、合众资管以及民生通惠资管。其中,合众资管成立时间,即为2012年5月。不仅如此,据公诉机关出具的证据表示,该公司是由保险公司与实业公司共同发起。公开资料显示,合众资管由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符合这一描述。综上,李迪所属资管公司,或正是合众资管。蓝鲸保险致电合众资管核实,对方表示对此事并不清楚。据蓝鲸保险了解,合众资管目前经营范围包括委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人民币、外币资金;管理运用自有人民币、外币资金;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在业务特色方面,合众资产主要债券投资、对冲型绝对收益投资以及债权投资及直接投资为主。合众资管是股东合众人寿的主要合作对象,2019年1月,合众人寿与合众资管签订最新协议,合众人寿年度累计认购合众资产作为受托人发起设立的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基础设施债券投资计划等,额度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有效期至2019年末。保险资管频现老鼠“打洞”,专家:制度完善、疏漏难避伴随着保险公司可投资资产体量的增大,与可投资领域的调整,基于对险资进行规范管理的目的,专业保险资管公司逐渐增多。据蓝鲸保险不完全梳理,伴随产生的“老鼠仓”案件,也不在少数。早在2013年2月,证监会网站通报一则非公开信息交易案件。平安资管原投资经理夏侯文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被立案调查。通报文件显示,夏侯文浩使用“赵某某”等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保险资产账户买入相同股票11只,成交金额累计达1.46亿余元,获利919万余元。这是证监会披露的首例保险从业人员“老鼠仓”事件。2017年初,浙商财险资管部副总刘雄军多次利用其担任“浙商财险-传统保险产品”账户投资经理职务便利所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先于、同期于或略迟于“传统保险产品”账户买入“新华联”等27只相同股票,累计交易金额人民币6700余万元,亏损32万余元。最终,刘雄军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此外,原国寿资管的两位投资经理张颢、邓瑞祥也均因利用未公开交易信息获罪。据悉,张颢先后借用4个证券账户非法交易股票101只,累计成交金额高达8.42亿元,盈利1941万元,后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并罚款1300万元。邓瑞祥利用内幕信息通过14个账户进行交易活动,涉案总金额6.98万元,非法获利854.53万元。梳理来看,涉案者均是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获取股票交易情况等未公开信息,进行违规趋同交易。类似事件的高发,是否意味着保险资管公司的管理制度与监管政策存在漏洞?目前国内对于资管公司的监管政策整体一致,保险资管公司更是有两层‘紧箍咒’,不仅要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还要面临银保监管部门的监管,因此在目前状态下,保险资管管理以及制度体系方面,都是相当完善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向蓝鲸保险分析道,“在执行方面,因为事在人为,很多风险‘防不胜防’,总有极个别人‘喜欢’去‘踩雷’”。...
北京时间周五(3月1日)早间消息,MSCI官方发布公告表示,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并通过三步把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20%。此项决定是基于MSCI与全球多家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咨询。参与咨询的投资者包括资产拥有人,资产管理人,经纪人/交易商以及其他市场参与者。增加中国A股权重的提议获得了这些投资者的大力支持。MSCI将根据以下时间表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步骤1:作为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现有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0%,同时以10%的纳入因子纳入中国创业板大盘A股。步骤2:作为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步骤3:作为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以下为公告全文内容:伦敦-2019年2月28日-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指数,投资组合分析工具,及相关服务的领先提供商MSCI今天宣布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并通过三步把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20%。此项决定是基于MSCI与全球多家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咨询。参与咨询的投资者包括资产拥有人,资产管理人,经纪人/交易商以及其他市场参与者。增加中国A股权重的提议获得了这些投资者的大力支持。“互联互通机制已被实践证实是投资A股市场的可靠渠道。中国A股以5%的纳入因子初始纳入MSCI指数的成功实施为国际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正面的体验,并促成了他们进--步增加对中国大陆股票市场投资的兴趣。”MSCI董事总经理兼MSCI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RemyBriand先生表示。“中国监管机构对继续改善市场准入条件的坚定承诺是赢得国际机构投资者支持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此承诺的例证之一是最近几个月来A股停牌数量已显著减少。”咨询期间收集的反馈意见表明,国际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分三个步骤增加中国大盘A股的权重,而不是MSCI原先提出的两步建议。主要的考虑是为了减轻指数调仓执行期间的潜在交易压力。此外,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者还建议,中盘A股应在大盘A股权重增加的时候一起纳入MSCI指数,从而更加顺畅的实施大中盘A股的有序纳入。最后,将创业板加入符合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规则的证券交易所名单的提议获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有鉴于此,MSCI将根据以下时间表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步骤1:作为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现有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0%,同时以10%的纳入因子纳入中国创业板大盘A股。步骤2:作为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步骤3:作为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完成此三步实施后,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预计成分股中有253 只中国大盘A 股和168 只中国中盘A股(其中包括了27 只创业板股票);这些A 股在此指数中的预计权重约3.3%。在此次咨询中,国际机构投资者也强调未来中国A 股在MSCI 指数权重增加超过基于20%的纳入因子应以中国当局成功解决一系列剩余的市场准入问题为前提。MSCI 正与相关监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讨论咨询中较突出的现存市场准入限制。这包括对套期保值和衍生品工具的管制,中国A 股短促的结算周期,互联互通的交易假期风险以及综合账户交易机制的缺乏。MSCI 赞赏中国当局迄今改善A 股市场准入所取得的成效及其积极推动市场深入开放和发展的目标。我们支持中国当局快速实现此目标,包括允许在境内外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和其他衍生品以满足国际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工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进一步改善结算周期、互联互通交易假期和综合账户机制。我们相信这些改善将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并推动未来中国A 股在MSCI 指数中权重的进一步提升。MSCI 将继续观测市场发展,以确保中国A 股在MSCI 指数中的权重及时反映市场准入状况的改善。...
从宣布停牌重组到交易预案出炉,中间只经历了短短两周的时间,处于多事之秋的华昌达管理层工作效率如此之高,绝对让人惊叹——毕竟,华昌达股价若再有闪失,刚刚上位的新实控人那接近爆仓状态的满仓质押融资盘是否安全,可就难说了。不过,在透镜公司研究看来,上市公司股东借重组来提振股价进行自救,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有人在刺激股价过程中“用力过猛”,比如说故意通过某种方式夸大交易规模误导投资者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透镜公司研究注意到,华昌达披露的一项重组标的年营收高达24.48亿元,净利润也达到了1.22亿元——怎么样,数字还不错吧?但问题是,透镜公司研究穿透华昌达公告中披露的少得可怜的财务数据,似乎仍然可以隐约看到交易标的背后藏着大额的房地产开发类资产的影子,这些不可能被最终并购进来的疑似房地产开发类业务和资产,正在误导华昌达的投资者相信,华昌达正在筹划的重组规模和动作足够大……新东家急推“半成品”重组自救昨日晚间,宣布停牌刚满两周的华昌达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完成了重组预案的设计并宣布股票复牌,不过,透镜公司研究注意到,尽管华昌达效率惊人,但其昨晚发布的,只是一个“半成品”交易草案。华昌达计划通过增发新股、发行可转债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东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和咸兴智能有限合伙企业不低于85%的合伙财产份额,其中,后面的一项交易还因交易对手方是华昌达的现实控人陈泽,因而构成关联交易,而前一项交易的主要最终对手方,则为红星美凯龙控股的实控人车氏家族。不过,由于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及财务顾问等工作尚未完成,华昌达的交易草案并没有确定最终的交易价格和具体增发新股、发行可转债和支付现金的数额,其他与上述交易相关的几乎所有细节,目前也全部处于“待定”状态,就连交易后华昌达募集配套资金的再融资计划数额,华昌达也无法在公告中予以明确。在几乎所有关键程序都没有走完的情况下,华昌达就急不可耐地先行抛出一个极不成熟且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重组方案,到底是什么原因?透镜公司研究注意到,就在停牌前不久的1月14日,华昌达的第一大股东——合伙企业德梅柯就将其持有的最后一笔710万股华昌达股票质押贻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德梅柯的上述满仓质押盘中,有7200万股疑因信用违约被质权人申请司法冻结,这笔被冻结的股票占德梅柯全部持股的58.80%,占华昌达总股本的12.03%。从上述情况不难判断,如果透镜公司研究没有猜错的话,德梅柯的股权质押融资目前已经处于爆仓警报状态,如果华昌达股价再度下跌,那么刚刚取代跑路的颜华坐上华昌达实控人位置的陈泽(德梅柯实控人)恐将遭致强制平仓,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泽确实急需搞出一项能够极大刺激华昌达股价上涨的“大动作”,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实控人地位——很显然,这名如坐针毡的华昌达新东家选择了直接推动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对并购标的遮遮掩掩为哪般?既然是重大资产重组,那么动作自然不小,但令外界纳闷的是,在披露重组标的时,华昌达在公告中却惜字如金,似乎在有意遮遮掩掩。华昌达表示,由于咸兴智能主要资产为境外公司,相关的财务数据尚不得而知;对于核心资产在境内的东研科技,华昌达也只是非常简要的披露了其资产和营收利润数字:东研科技总资产89.87亿元,为华昌达当前总资产的196.35%;其净资产为4.12亿元,为华昌达当前净资产的25.09%;其营收为24.48亿元,为华昌达当前营收规模的82.52%;其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而华昌达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只有494.96万元——除了上述数据之外,华昌达再无披露有关并购标的的任何其他财务数据。很显然,单从营收和利润数据来看,这样的并购对于当前处于生死存亡边缘的华昌达而言无疑是一剂起死回生的强心针。不过,透镜公司研究注意到,东研科技只是一家控股型公司,其主要通过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三家位于境内外的子公司开展实际业务,而在本起并购交易前,东风设计研究院之外另外两家公司都将会被剥离出东研科技,如此一来,在这起重组中,实际进入华昌达的资产,将只有东风设计研究院,而且还只是一个被继续阉割后的东风设计研究院,因为东风设计研究院的资产包括三大块:工程类业务(设计、承包、勘探等)、房地产开发和实业投资——毫无疑问,在当前的监管政策下,至少房地产业务是不可能通过任何方式置入上市公司的,尤其是像华昌达这样的创业板公司——关于这一点,华昌达也确实表示,东风设计研究院将在剥离另外两块业务后,在只保留工程类业务的前提下与华昌达进行重组。从上述资料不难看出,在与东研科技的交易中,华昌达最终并购的,实际只是东风设计研究院的一部分业务,至于这部分业务的资产体量到底有多大,盈利状况如何,实际并购的最终标的资产是否仍然能够达到20多亿的营收规模以及过亿元的利润规模,目前外界对此还不得而知,华昌达对于这些关键信息更是讳莫如深。此外,在透镜公司研究看来,华昌达并购的不过是东风设计研究院的工程类业务,其最合理的并购路径应该是直接跟东风设计研究院交易才对,但奇怪的是,华昌达却偏偏舍近求远,绕了一个大圈去并购东风设计研究院的母公司东研科技(而且在并购前,东研科技还得大动“外科手术”),其动机实在令人费解。不过,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华昌达这么一波操作后,并购的名义标的就由东风设计研究院的工程业务变成了几经复杂资产倒腾之后的新东研科技,华昌达信息披露的重心自然就转向了重组后的新东研科技,如此一来,真实的并购标的东风设计研究院工程类业务的核心财务数据就可以继续在公众面前保持神秘了。注水交易规模忽悠投资者?也许有人会问,华昌达为何要对并购标的遮遮掩掩?真实的并购标的东风设计研究院的工程类业务资产体量到底有多大?如果搞清楚了后一个问题,前一个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浮出了水面。透镜公司研究第一眼看到东研科技的上述财务数据时,脑子里浮出的第一个疑团就在于:根据上述数字测算,东研科技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令人咋舌的95.42%——是什么样的神奇业务,让东研科技在如此惊人的负债率之下,还实现了如上相当不错的业绩?根据透镜公司研究长期以来的公司研究经验,似乎只有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这样的公司才能在90%左右的高资产负债率下,仍然实现不错的利润,不信?看看这两个板块龙头股工商银行和万科的财务数据去:三季报显示,工商银行资产负债率高达91.91%,但其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却仍然高达2401.20亿元;同样,万科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4.90%,其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样也达到了217.98亿元。东研科技显然不可能是搞银行银行类金融业务的,但其旗下的东风设计研究院又确实有房地产开发业务,其房地产开发类业务会不会是造成其如此畸形财务数据的原因?由于没有核心证据,透镜公司研究不敢下确切的结论,但我们仍然有理由怀疑,房地产开发业务很可能在东研科技现有的资产体系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否则,在资产负债率高达95.42%的情况下,该公司极大可能会因难堪债务和财务重压而陷入亏损。企查查、天眼查和启信宝三大企业数据商收录的信息均显示,东风设计研究院旗下有一家全资控股的房地产开发子公司——武汉东合置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网络资料显示,位于武汉经开区东风三路的武汉东合中心正是东合置业的代表作,而东风设计研究院也正好就在东合中心办公。如果透镜公司研究的上述怀疑是正确的话,那么无论是东研科技还是东风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开发业务很可能是他们的资产和业务主体,其工程类资产所占的业务和资产比重很可能并不大,甚至这部分资产和业务的体量在接下来与华昌达的交易中是否仍然够得上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都充满悬念——显然,这起重组的规模,可能被华昌达放大了不少。文章的最后,透镜公司研究想问一下各位看官们:如果您是陈泽,您会不会通过某种方式有意或无意地在投资者面前制造“交易规模足够大”的假象,借此误导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买入华昌达以解救您自己于水火之中,然后还要极尽遮掩之能事,尽量不让外界看破您的伎俩?不管您会不会这么干,反正透镜公司研究一号研究员很有可能会经不起这样的诱惑!...
香港上诉法庭的一纸裁决,让国际沽空机构肆意狙击港股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近日,香港证监会公告称,上诉法庭驳回沽空机构香橼研究公司(Citron Research,下称“香橼”)创始人Andrew Left针对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审裁处)就《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法律论点所作的裁定而提出的上诉。香橼和香港证监会持续两年的诉讼,以前者败诉告终,这意味着,未来5年香橼基本无法参与港股买卖交易。2012年6月,Andrew Left发表一份关于恒大的报告,直指恒大无力偿债,流动性将有严重困难,触发恒大当日急挫近20%。两年后,香港证监会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启动研讯程序,指控香橼报告资料涉虚假及误导,并在2016年裁定Andrew Left败诉,禁止其在香港买卖证券5年,并要求其归还沽空中国恒大而获利的约160万港元。对此Andrew Left表示不服,决定提出上诉,当时已被法院驳回。今年初,Andrew Left再度以“法律论点问题”提出上诉又遭驳回。“香橼败诉对国际沽空机构狙击港股带来了不小影响。”一位熟悉国际沽空机构操作动态的香港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在此期间国际沽空机构低调了很多,对沽空报告的发布也趋于谨慎。沽空机构的“认知错误”在上述香港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前些年浑水、香橼等国际沽空机构屡屡披露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财务做假问题,赚取了巨额沽空收益,让他们错误认为,很多在港上市的中资股同样存在类似的财务作假问题。“美国股市采取注册制,由企业自行披露财务数据、政策风险、经营风险与商业模式,由市场判断其业绩成长性与财务数据真假;香港股市采取半注册半核准的上市制度,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会审查拟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与商业模式成长性。因此沽空机构要抓住财务做作问题进行沽空的操作,难度大很多。”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不过,香橼、浑水等沽空机构初涉港股还是颇有斩获。比如2017年初浑水曾成功发布沽空报告,大幅压低辉山乳业股价套利。但此举也在香港资本市场引发很多争议。“沽空报告内容有时的确存在明显硬伤。”一家熟悉沽空机构报告操作流程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比如很多机构主要聘请境内人士去调研在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与数据,某些片面的经营数据导致沽空报告内容缺乏真材实料。另外,部分机构为了提升沽空效果,会对一些企业经营数据或市场传闻进行“夸大处理”。“不少在港的中资股都吃过类似的暗亏。”一位香港投资机构权益类投资总监告诉记者,甚至部分在港的中资股因此陷入经营困境,比如辉山乳业创始人不满浑水“恶意沽空”,动用逾110亿元资金用于救市,导致企业陷入巨额债务危机。“此次香港证监会针对香橼的处罚,既属于正常履行职责,也是对国际沽空机构肆意狙击港股的一种威慑。”上述投资总监透露。香橼之所以被裁定为市场失当行为,是因其先借股票沽空恒大,再发布不实报告引发恒大股价异常大跌,获取不菲收益。此举明显存在“操纵”股价意图。但该投资总监表示,尽管香橼被罚禁入香港股市5年,但它仍可继续发布沽空港股的报告。“如今沽空机构打算沽空港股,需面临两大操作风险:一是若沽空报告内容失实,或遭遇香港证监会处罚;二是若存在‘恶意沽空行为’,还会带来市场禁入等更严重的处罚。”上述投资总监直言。沽空港股趋于严谨多位香港资本市场人士向记者直言,随着香橼上诉多次“被否”,国际沽空机构变得低调很多。“最高峰时,香港股市的沽空机构格外活跃,除了浑水、香橼、格劳克斯等大型机构四处寻找狙击目标,当地还出现Blue Orca Capital、Bonitas Research等专注于沽空套利的机构。”一位香港资本市场人士透露,如今这些机构要么悄悄撤离香港股市,要么逐步趋于“沉默”。这背后,是沽空套利产业链条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香橼的被罚,导致不少香港券商机构不敢轻易借股票给沽空机构,后者可能面临手里无股票可沽空的窘境;二是一旦股价异常大跌导致上市公司出现经营风波,券商等机构手里的股票持仓也会因此蒙受损失。但香港资本市场人士认为国际沽空机构并不会因香橼被罚事件而离开港股市场。“只要上市公司存在财务作假等问题,就会吸引沽空机构前来沽空股价套利。目前香港证监会着手规范的,主要是恶意沽空行为。”前述香港私募基金经理透露。记者注意到,此次被罚的香橼很快找到新的获利方式。去年11月起,香橼突然一改原先沽空面貌,积极看涨在美上市的蔚来汽车。随后蔚来汽车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上涨逾50%,近期Andrew Left坦言自己已获利了结。“香橼等沽空机构仍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很多投资机构跟随其报告进行股价买涨买跌操作,因此香橼可从中获得价差套利。”一家美国投资机构分析师指出。...
妖股崩盘太吓人。 继2月26日“10倍妖股”东方通信崩塌之后,2月28日又一妖股市北高新跌落,上演“天地板”,涨停到跌停,6亿游资一天暴亏18.2%。 2月28日市北高新成交额为44.1亿元,换手率高达25.5%,其中涨停板14.06元买入的资金高达6.3亿元。从龙虎榜前五大买入席位来看,这6亿资金估计应该大都为券商营业部游资。 值得注意的是,2月27日市北高新还有4.85亿元的融资买入,融资余额为9.24亿元。在近期的暴涨过程中,融资盘激增。 与26日东方通信崩盘如出一辙,28日市北高新暴跌也将大盘带着跳水。这类标杆妖股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不小。 又见妖股“天地板”暴跌 先来看看市北高新的股价情况。 28日,市北高新股价高开后快速冲涨停,眼看就要连续第5个涨停了。然后涨停板只维持到下午13:41戛然而止,开始跳水知道尾盘收报跌停。 到收盘,股价报11.50元,跌幅10.02%,成交额44.1亿元,换手率25.5%。28日也是创了市北高新的成交额天量,同时也成为了当天A股市场第五大成交个股。 市北高新是最近几个月的“资深妖股”,在去年11月设立科创板的消息出来后,该股连续拉出12个涨停板,涨幅惊人。而后经过震荡回落后,近期回升过程中又连续4个涨停板,28日第5板未遂。 从14.06元的涨停板,到收盘跌停11.5元,市北高新盘中最大跌幅为18.21%。从成交情况来看,涨停板成交量4480.97万股,成交价14.06元,成交额6.3亿元,占28日成交额44.1亿元的14.29%。 短线游资炒作又到艰难期 近期,东方通信和市北高新等一批妖股的接连倒下,让高位接力炒作的资金损失惨重,也给妖股炒作上了一堂风险警示课。 网友们也表示短期行情有点极端走势。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 市北高新的突然死亡,是28日大盘波动的指挥棒!按照正常的打法,27日易会满首秀后,28日就应该“见光死”了,但资金偏不信邪,开盘继续怒怼涨停,意欲打造东方通信第二。不得不说,市北高新的走法跟东方通信太像了,都是放量换手创新高的第二波……但事与愿违,东方通信10倍股10年一遇,很难再出现第二个。可以预见的是,没有合理的逻辑支撑,仅靠资金接力抱团打板的造妖模式,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市场急需一轮风格切换! 27日融资盘还在大举买入 市北高新还是融资融券的股票,就在27日涨停日,还有4.85亿元的资金融资买入,不过也有3.26亿元的偿还,当天融资净买入1.59亿元,融资余额为9.24亿元。 融资盘遭遇如此极端暴跌,损失将更加惨重。当然,由于融资盘的存在,或许也是加剧股价如此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 主要为游资炒作 从市北高新近期的龙虎榜席位来看,主要都是券商营业部的游资在进行炒作。28日前五大买入席位均为券商营业部席位,第一大买入席位华泰证券深圳彩田路营业部买入9784.45万元; 平安证券红岭产业基金园营业部、华鑫证券南昌红谷中大道营业部、西藏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等也买入4500万到8800万元不等。 拖累大盘跳水 13:41分,市北高新开始跳水,同时A股大盘也跟着下杀了一波。标杆妖股,和市场的共振效应不小。 近期高位妖股频频崩盘 在当前市场震荡行情中,市北高新的高台跳水并不孤单。近日来,东方通信、国风塑业、风范股份、香山股份等一批妖股高台跳水。...
地下现金贷野蛮生长,慕名而来的各路资金方争相入局。尽管这一次所有人都学会了低调,可被市场热捧起来的流量价格,在2019年持续不断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让做流量生意的乙方机构,被迫站在了聚光灯下。乙方主导的流量市场下,曾经一度强势的“资金爸爸”变得被动。价高者得的竞价模式,让不少甲方机构失去了议价能力。预付、日结、不接受测试,这些是很多乙方流量平台对甲方放贷机构的基本合作要求,“付款若有延迟,产品立即下架。”为了争夺流量,甲方机构不惜狠下重金,针对流量平台“刷量掺水”的做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有一家不幸运的甲方机构,被其合作贷超在一天之内直接“撸”掉了30万元的预充金额,只有注册,没有申请。激烈的竞争中,总是不乏混水摸鱼的玩家。“乙方爸爸”升级到“乙方爷爷”“现在乙方已经不是爸爸了,是爷爷。”某头部贷超平台的商务郭年华用了一个幽默的比喻来形容现在的流量市场的形势变化。今年2月以来,地下现金贷流量价格被“炒疯”,几乎冲上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据新流财经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流量价格在短短一月内已经出现了翻倍式增长。年前一个独立IP账户点击(UV)成本为6-8元,现在已经普遍达到15-20元,最夸张的说法是一个UV曾达到62元。而一个现金贷成交客户(CPS)的价格已普遍达到250-350元,个别流量平台的价格甚至被抬到500元。当然,银行、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的流量成本相对稳定,最近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反而是大批资金方对地下现金贷的趋之若鹜,造成了地下现金贷目标流量市场上甲乙双方地位的彻底颠倒。就最近两天,业内忽然曝出有借款人被催收致死的消息,以及公安部打击套路贷的新闻,一波现金贷甲方和近来名声大噪的现金贷系统服务商牵涉其中。加上“315”这个敏感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有人认为,眼看越来越紧的风声,可能让最近有些高调的地下现金贷玩家萌生退意。“3、4、5月一定是现金贷市场最狂热的时候,”冉林从事流量代理业务,他判断,目前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眼下,好的流量仍然是千金难求。这狂热背后的赢家,又岂止一二。诱人的流量蛋糕:月利润率曾高达200%流量玩家们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是流量市场价格最高的时候,但却不是利润率最高的时候。2016年-2017年,是从事贷超业务的黄金时期。对贷超来说,那时候正是流量易得,采购成本较低的时候。现金贷市场一片蓝海,导流生意利润空间空前。“那时候一个月高达200%的利润率啊。”贷超从业者卢雨宁回忆,当年比现在的市场情况要好太多。2016年,只需要投入20来万经营贷超,甚至在不需要精细化运营的情况下,一个月就能拿到70多万的产出。而另一个人数仅在20人左右的贷超团队,也曾在2017年做到了一年数千万量级的流水。巅峰时期,业内一系列头部贷超,尤其某些分布在华东地区、耳熟能详的大型贷超,每日输出的注册用户量能达到十多万。加上大型贷超原先本身有庞大的基础,获取流量的成本实际比中小型贷超更低,盈利能力不输给放贷机构。2019年后,地下现金贷在新一轮的资本助推下持续发酵,这类产品针对的目标流量价格水涨船高。不过一众从事贷超业务的人士坦言,今年流量生意的钱不如往年好赚。“贷超从上游采购流量的成本上去了,利润率降低到了百分之几十,好流量也确实越来越难找。”卢雨宁说,未雨绸缪的流量玩家已经在越来越狭窄的市场中寻求转型。但大部分贷超还是在盈利的。尽管最近业内舆论风云变幻,政策风向不明,但在地下现金贷这块庞大的蛋糕面前,不管是放贷的甲方还是卖流量的乙方,对于何时鸣金收兵,都选择了观望的态度。流量价格波动的背后推手只是,最近这一波流量价格的疯涨,并不能单纯看作是鼓励流量玩家入场的信号,其实,这背后还存在利润空间之外的原因。从2016年到2019年,整个现金贷市场的客群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名单客户是基本上是没有的,都是共债客户。”冉林说,一个最多能贷50家平台的共债客户,最长三个月,贷款生命周期也就走到了尽头,失去了意义。流量质量整体下降,所以质量好、体量大的贷超,标出了更高的价格。“流量价格高还有代理的因素,”卢雨宁认为,流量行业很大一部分被代理玩家掌控着,如果除开代理水分,还存在降价的空间。按照贷款行业的春节定律,放贷机构在年前都会有资金收缩的情况,年后再把资金放出来,加上2019年春节过后闻声而至的新资金方,甲方的流量需求此时异常旺盛。恰在此时,一些低调的现金贷系统服务商用出色的通过率和庞大的共债数据库,帮助这些资金方,更便捷地涌入地下现金贷市场,试图开启收割之旅。相反,春节后市场上的流量普遍紧缺,僧多粥少。而贷款产品的通过率上涨,给了甲方机构更多的底气舍下重金争夺流量。一轮又一轮,流量价格就这样迅速被炒了起来。成本的攀升,对乙方也未必都是好事。“价格变高了,我们在中间越难牵线搭桥。”最近三年一直在做流量代理业务的唐文嘉说,他们对接的乙方流量平台价格攀升后,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放贷机构都能欣然接受,这导致了2018年开始,流量代理业务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他认为2019年将变得更难。价格上涨或将缓解,玩家出现两极分化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两个月时间里,流量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得到缓解。一来按照经验,每年3月过后,由于很多人已经将上一年积蓄充分消耗,因此借款人数量可能出现一定增长。二来“315”临近,这时候大多不合规的放贷机构和流量平台都不敢“顶风作案”,只会更加谨慎低调。未来,无论流量价格将如何变化,市场都要求流量玩家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很多贷超主要靠那些不合规的现金贷甲方挣钱。”卢雨宁坦言,除了已经发展成熟的头部的贷超,其它随着现金贷市场起起伏伏的流量玩家,与这些不合规的甲方机构直接生死相依,对接下来监管的动作更为敏感。因为依附地下现金贷行业而生,这些在风口浪尖“混饭吃“的流量玩家,大多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一些中小型贷超,未来可能因无法适应行业政策和环境变化,很难控制成本、无法完成业务优化转型而被淘汰,也可能因为受到不合规业务操作的影响,以及违规合作机构的牵连而中途夭折。实际上,已经有部分经营不善的小型贷超,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甚至开始走向亏损。另外,原先从大型现金贷转型、或入场较早的贷超,累积了足够的存量流量基础和业务渠道基础,无论是在其它渠道采购流量,还是与现金贷平台导流合作,都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资源,生存能力更强。显然,流量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可以肯定地说,未来这个趋势还将不断加深。(文中人名为化名)...
1万起点的“公募信托”或将面世,信托产品也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再加上此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下调至1万元,各类资管产品终将统一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将面临着更加丰富的投资选择。那么,你准备把钱交给谁?近日1万元起步的公募信托酝酿,引发了资本市场上信托股的躁动。一直以来,相较于银行存款、理财、基金这些“接地气”的投资种类,信托产品有些“高冷”,起投门槛在100万元。此前,很多投资人为了购买信托产品,私下筹集资金达到100万以上,在销售过程中共同作为一个投资人,收益再按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做法虽不合规,但却并不少见。如果投资门槛1万元的公募信托出现了,你会不会买?记者咨询了多位投资人,不少人反映是:“当然会,收益秒杀银行理财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募信托产品和目前市场上的集合信托产品并不是同一种类。多位银行理财业内人士对公募信托的出现表示淡定。他们认为,具体情况还要等具体产品形态推出之后才能判断,可能会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一定冲击,但是不会很大,因为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定位与特点不同,各有自己的客群。不过券商的朋友则有些着急:“现在银行、信托都可以发公募产品了,券商发公募产品还要申请公募牌照。”对于那些认为1万元起步的信托产品,也能享受到高收益率的投资者,大概率要被浇一盆凉水了。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从监管的考虑上看,推出公募信托一方面是要对齐资管新规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要加强信托公司的直接融资功能,后续在风险控制、资产管理能力、信息披露、流动性管理等方面,都应该会有相应要求,收益率上可能更靠近目前市场上其他公募资管产品,而非当前投资非标为主的集合信托产品。所以收益率可能并不会特别有吸引力。从资管新规的讨论开始,监管层的意图就在于给各类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尽量避免监管套利行为。彼时理财子公司的办法一出台,就有人感叹这是“全能牌照”,现在银行、信托均允许“公私兼营”,而券商放开公募牌照的消息,也一直有市场传言和讨论。各类资管机构正逐步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既有的资管格局是否将发生大腾挪?虽说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等各类机构各有定位,目标客户群各有特点,不尽相同。但是,这个划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其间交叉重叠众多,并且对普通投资人而言,受渠道和营销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另一方面,相当大一部分投资人其实对产品的性质、底层资产、风险等级等并无概念。从去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资管新规及细则,贯穿始终的一点是,打破刚兑,投资者风险自担。与此相应,各大新规中都对金融机构管理人的信息披露、风险揭示、销售过程的严格合规性、投资者核查穿透等内容加以强调。比如即将推出的私募备案新规,也对信披等方面着墨颇多,包括对“业绩比较基准”等相关术语的规范使用都有明确规定。一方面,这是保护投资者的行为,增加了机构管理人的工作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保护机构管理人的举措,打破刚兑责任。与此同时,投资者的责任加大了,机构信息披露足够详尽,有风险就是投资者需要承担的责任了。同时,对监管和金融机构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适当性销售”,即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随着资管新规拉齐标准,这个问题会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投资者更需要明晰自身的投资理念和风格,投资适合自身的产品。所以,当你能用1万块钱就可以投资各类资管产品的时候,别高兴得太早,作为投资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