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互联网金融正炙手可热,P2P平台投资成为了不少投资者热衷的理财方式。一方面,P2P的理财模式备受政策支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数投资者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又是不断网爆信贷公司老板跑路、诈骗潮,对于此现状,投资者应该如何正确选择优质的P2P平台呢?对此,记者整理了典型案例,对P2P投资进行梳理分析。 案例一:高息诱惑 在蓉城一家外企做高管的冯先生,多年下来,积累了50万元闲钱。在知道P2P的理财方式后,他经过深入研究和多方比较,决定将50万元资金全部投向P2P平台。“完全是被P2P平台的高收益吸引住了,而且,一旦买了15%、20%的P2P产品后,对银行理财产品几乎提不起劲来”。出于安全考虑,他将50万元分别投向了16家P2P平台,一家平台的投资额仅2万元-3万元。冯先生还做了个统计,“如果两个月有一家平台跑路,我就不赚不亏,一旦比两家少,我就赚了。” 解析:高息诱惑是P2P网贷诈骗平台用得最多的招数。在过去“跑路”的平台中,大多是号称年收益超过24%的平台,一些平台甚至达到40%。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目前仍有40余家平台月息超3分,即年收益超过36%。在如此高利率的诱惑之下,一些投资者失去了抵抗力,投机心理陡增。一些投资者想着投资一次就撤出来,自认为在自己投资的时间内平台不会倒闭,但往往正是这样的侥幸心理,导致他们频繁“踩雷”。 案例二:假借官方机构 消费者邹先生前几年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决定尝试P2P网贷,并且特别小心,选择他认为的有正规军的公司合作。同事,和其他的尝试者一样,邹先生一开始只投了最低门槛的5万元,然而一个月后他就拿到了第一笔利息。在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鼓舞下,邹先生渐渐越投越多,8万元、10万元……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邹先生投标的P2P网贷平台突然就崩溃了,宣布倒闭,邹先生前后投资的近15万元钱一下子血本无归。 解析:有些平台一直打着与央行合作的旗号,声称“其中所有投资用户的资金均会由中国人民银行北京支行全权监管”。 看到这里,稍微有些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个骗局,因为央行作为监管机构,是不可能对P2P网贷资金托管的,何况央行已经撤销了在北京的分行。这个信息在网上就能查询出来,但竟然有不少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相信平台所说。在目前所有P2P网贷平台中,只有开鑫贷资金由江苏银行和中国银行托管。 案例三:P2P租车风险渐露 春节前,张女士通过网上某P2P租车平台出租爱车,几天后发现爱车被租客抵押转卖给了一家车行,报警后,警方以诈骗立案并追捕租客,但涉事抵押车行拒绝交还车辆,张女士及民警等人还被轰了出来。无独有偶,刘先生通过某P2P租车平台把车出租,却被租车人将车抵押给别人的遭遇。 解析:对于P2P租车平台存在的车辆安全问题,有关专家认为,租车人的信用审核可以保障“车东”的权益,是 P2P租车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P2P租车平台应严格核实租户身份,包括对户口所在地、年龄等身份信息确认,以及对个人消费信用记录的调查。此外还应使用一些技术手段防止"车东"的爱车失窃,比如安装GPS信息系统。” 总之,高息诱惑、假借官方机构、P2P租车这几种手段是诈骗平台惯用的,投资者一定要谨慎!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