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甜品的广告总是“第二件半价”?在麦当劳、 肯德基等甜品站都能够看到这样醒目的广告,诱人的甜筒加上突出的文案:第二件半价。你恨不得马上买一个。但是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如果只买一个就没办法享受“第二杯半价”的优惠,倒不如劝身边的朋友,两人一起买 2 个,既享受了优惠,也让友情更进一步,一举两得。也就是说你原本只想买 1 个,但为了不错过“第二件半价“的优惠,拉上朋友一起买了 2 个,可实际上”第二杯半价“的折扣只有 75%!为什么自己的购物决策会受到商家营销策略的影响呢?为什么麦当劳没有直接写“ 75 折”,而非要绕弯子写“第二杯半价”呢?原因在于,大脑的思维方式非常复杂,对于单一事件的解释和分析,往往需要调动不同区域的力量,从而激活不同系统的思考。那么,大脑到底有哪些系统呢?书籍介绍《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的履历十分出色。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犹太人;大学毕业时拿到了号称“中东哈佛—希伯来大学”心理学和数学的双学位,是个学霸。《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后来又跟他一位同事共同获得了 2002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更难得的是,丹尼尔头顶经济学家和作家两个头衔,他的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畅销书《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盛赞这本书是“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与《国富论》和《梦的解析》相媲美。《魔鬼经济学》作者史蒂文·列维特更是称他为“这个时代最有独创性、最有趣的思想家之一”。2011 年,《思考快与慢》被全球知名媒体《纽约时报》评为当年的十大好书。全书分为五个部分,38 章,先后从大脑决策原理、启发法、认知局限、经济对决策影响以及记忆对自我的影响等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书中内容,辅以具体案例介绍《思考快与慢》的内容,以及对运营来说有哪些方面的参考价值。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双系统回到前面的例子 ,为什么麦当劳“第二件半价”的广告,在众多吃货眼里看起来像“五折促销”,但实际只有 7.5 折呢?按照本书中的说法,这是大脑中不同的两个系统:系统 1 和系统 2 分别作用的结果。大脑系统 1 运行时多靠直觉,判断事物更多的是从表象入手,很容易受周边环境和自己情绪的影响,就是跟着感觉走,不太在乎答案和后果,怎么舒服怎么顺手怎么来。这种人比较感性,可以称他们为“性情中人”。系统 1 典型:淘宝里的“剁手族”。大脑的系统 2 运行时则多靠理性,通过思考、对比、总结,重视经验和数据分析。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会盲从,注重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不会轻易相信感觉,更不会轻易相信其他人,只相信理性的结果,可以称他们是“深度思考者”。系统 2 典型:股市中的价值投资者。知道了这两种类型的差别,我们在做产品文案的时候,为了吸引不同类型的潜在用户,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前一段时间刷屏的新世相卖课事件,对比之前网易和三联刷屏,新世相在推广上显然更胜一筹。其中有 2 个突出的亮点:1)A 把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后,B 扫描了 A 的二维码购买,则 A 可获 40% 收益;如果 C 再扫 B 分享的二维码购买,A 还能再获得 10% 的收益,这种操作极大地激起了转发、分享的积极性。2)价格机制与众不同。一般来说,线上买课成本可控,都是购买人数越多越便宜,但新世相反其道而行,人数越多,价格越贵。了解新世相的用户都知道,之前两次“逃离北上广”和“丢书大作战”的刷屏,再加上创始人张伟亲自授课,这次的刷屏课吸引力十足。综上两点,再加上“促销”、”销量王“、“名人背书”等,是大脑的系统 1 的最关心的,而对于课程质量倒不是很在乎。但是要调动大脑的系统 2 下单购买的难度很高,用系统 2 做决策的人更加理性、克制,除非能够从心底打动他们,否则把这部分人很难转化成用户。Nike有一个经典的广告。繁华路口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写着四个单词: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相比之下,Nike 的 LOGO 很小,静静地待在右下角。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你说过,就今天。我们都曾梦想改变世界,但随着时间流逝,却成了被世界改变的那一群人。繁华的十字路口,抬头看到这句写实的广告词,感觉微微有点扎心。时光渐行渐远,也拉开了自己和梦想的距离。这时候目光滑到右下角 Nike 的 LOGO 上,见过无数次的广告词"Just do it"又浮现在脑海,对消逝时间的悔恨和自己的不争涌上心头,比广告牌上白底黑字的对比更加强烈。不禁心想:昨天已逝,必须要抓住今天,是时候提醒自己醒悟过来,重新迈开脚步去做真正的自己了。于是在内心便完成了一次自己唤醒,对 Nike 这个品牌的好感度又增加几分。类似的还有农夫山泉的广告:“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同样没有点明水质多好多么天然,而是从侧面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搬运工”的角色,告诉用户我们的工厂不加工水,仅仅是包装而已。这样反倒更加突出了水的天然、纯净。爆款产品抓住了哪些心理学?(上)1)卡贝效应“卡贝效应”是美国电话电报(at & t)公司前总裁卡贝提出的,指的是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前一段时间,新闻报道了吉利汽车收购奔驰公司 9.69% 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的消息,这也是自主品牌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并购案,成为了民族汽车的典范。可是吉利的道路并不平坦。创始人李书福是造摩托车起家的。刚进入汽车行业时放出豪言:"汽车不就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子吗?"市场却鲜有人买账。后来有了点起色,又被多品牌战略掣肘,价格重叠、内耗严重。收购了沃尔沃之后,作为合资品牌,在中国也出现了水土不服,导致成本下不去,销量上不来。直到 2014 年初,集团宣称要“回归一个吉利”,削减品牌,把全球鹰、帝豪和英伦全都合并成吉利 Geely 一个品牌,专注打造品质,节省渠道和营销成本。四年多以来,吉利拿下 G20 峰会官方用车、收购宝腾、发布新品牌“领克“,再到收购奔驰股份,“一个吉利”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不能贪多,要集中优势资源,保住 1-2 个项目,待项目成熟、客户满意、团队壮大再开疆扩土,避免早期精力过度分散。2)锚定效应有一次登机后广播说飞机超载,如果有人愿意放弃本次航班,改成下一班,可以拿到 20000 元代金券。这显然只是玩笑,有的乘客也确实笑了。但等到广播第二次报出真正的 200 元赔偿金后,没有一个乘客回应。空乘不得不先后几次把筹码提高到 500 元,才有乘客答应。工作人员虽然把乘客逗乐了,但由于他们先报出了可以赔偿改签乘客 20000 元代金券,乘客的心理预期就已经定在这个水平了,等到正式赔偿金公布时,自然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最好的方法,是在确定赔偿金之后,先说一个较低的数字,然后逐步提高,由于乘客的心理价位定的比较低,因此愿意改航班的人也会多很多,这样才是双赢。3)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指的是我们在做决策时,不仅要看现阶段得到的收益,也要看之前投入了多少。比如在购买相机时,由于一个机身可以匹配不同类型的镜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拍摄需求,但商家总是把机身单独标价,然后再给你推荐匹配的镜头。可是单独买机身根本无法拍照,而入门级相机机身的价格通常要高于镜头,所以消费者总会想:反正都花大几千买机身了,也不差个镜头钱了。于是把机身和镜头一起买了回来。此外,为了外出采风时方便,还要购买相机包、内存卡、清洁套装、三脚架、备用电池等一些列。配件单个看起来不值钱,可加到一起也要 1000 块左右,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又利用“沉没成本”效应提高了商家利润,实在高明。商家利用大脑中两个系统分工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从而成功实现了营销。爆款产品抓住了哪些心理学?(下)1)破窗效应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辆新车停在路边,一个星期后依然完好;但在他把一个窗户打破之后,几个小时之后整部车子都被人偷走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一旦发生问题,一定要及时补救。去年年初有一名女乘客在丽江旅游时被打毁容,一时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丽江官网不但没有以公正客观态度,迅速调查此事,反而转发了一位抹黑受害者的微博,声称受害者“不值得同情”,愤怒的网友们瞬间“轰炸“了官微的留言区。更加让人气愤的是,事后有网友发微博说“再也不会来丽江旅游”时,古城官微回复到“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活脱脱上演了“教科书”式的失败公关,颠覆了网友们对这个旅游城市一贯的看法。与丽江旅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客户到极致的海底捞。去年 8 月份,北京几家海底捞分店爆出后厨有老鼠、用顾客就餐的漏勺清理下水道等照片,舆论一片哗然。然而,仅仅是三个小时后海底捞官方就发布了态度诚恳的道歉信。2 小时后,发布了7条处理通报,包括“允许网友在官网查证事件处理结果”、“安抚相关员工继续工作就好,不用担心失业”等等。网友纷纷在微博留言:海底捞的这次危机公关该给满分。面对危机,为什么丽江遭到网友口诛笔伐,而海底捞却能力挽狂澜呢?网友作为消费者,和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如果 A 去丽江无故被打,那么难保 B 去了之后不会发生类似事件。官方没有考虑如何维护公正的旅游环境,而反过来数落受害人不是,伤害了网友的利益,自己名声受损也是自食其果。而海底捞作为餐饮界的标杆企业,深知食品监管漏洞很难根除。而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的今天,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变得很敏感。海底捞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围绕“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这三个主题公示了处理通报,成功把这次危机化解掉。2)光环效应如果你喜欢一个人的性格,那么也会喜欢他的声音和着装。对应的,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无论他做什么事,都很难获取你的好感,这一点在产品上表现得也非常明显。拿苹果公司举例,很多人处于对乔布斯的敬意,对苹果电脑简洁轻薄的喜爱,开始敬重这家公司;进而喜欢并购买包括 iPhone 手机、iPad 等其他苹果产品。再比如,如果你听到格力的董明珠负面评价居多,从心理上否定了这个人的话,那么你对格力公司的评价也不会高,在选购空调等家电的时候,也不会选择格力的产品。因此,当把公司领袖跟品牌形象绑定在一起的话,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风险极大,比如聚美的陈欧和乐视的贾跃亭。优秀的营销为什么反而会淡化产品?相信很多小伙伴对下面的文案很熟悉: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星巴克Forward thinking. 超前,空前。---- iPhone 5S成功并不是高瞻远瞩,而是你本来就站在高处,运筹帷幄,掌控未来,这才是8848,这才是胸怀天下。----8848 手机这几个文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直接说产品品质高端、价格优惠,而都似乎有意要绕开产品,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到了其他方面。因为: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情调。苹果卖的不是电脑,而是逼格。8848 卖的不是手机,而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那为什么这么做呢?① 产品会不断更新换代,但公司品牌的定位绝不会轻易改变如果公司在推出新品时单单介绍产品,而没有借机宣传公司的话,高昂的广告费将无法发挥出全部地价值。② 不落俗套的广告能够甩开竞争对手试想一下,对比苹果的“唯一的不同是处处都不同”和 OPPO 的“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你更愿意选择谁?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能够让消费者与众不同突出个性,营销就已经成功了一半。③ 传递公司价值观优秀的公司能够打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而卓越的公司能够让消费者肃然起敬:苹果对应的是有逼格的产品;劳斯劳斯对应的是尊贵的地位;耐克对应的是对运动员的赞美。好的品牌会让用户忘记产品,牢记附加值。如何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做营销?消费者每个月要受到价值 10 亿美元的广告冲击,看到、听到的广告多达 3 万个,要想通过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将变得越来越难。因此,商家一定要在文案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吸引到消费者注意。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在不同阶段的核心需求做了描述,形成一个“需求金字塔”,在不同时期,要有针对性地推广不同产品和文案,做到有的放矢。1)生理需要代表作:农夫山泉/百岁山/杜蕾斯这是围绕人类基本的求生技能展开的,食物、水、温暖都是这个时期的必备要素。撰写文案时,可以围绕“安全”、“卫生”,以及“美味”、“纯净”等展开。比如农夫山泉的广告:“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前面说过,虽然整句广告都没有提到安全、纯净等形容词,当我们在脑海中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细想一下就能体会其中的奥妙。这句文案既突出了水的特点,也给品牌塑造了良好形象。这就是好文案的典型。反观百岁山视频广告的例子,视频主线取自著名的“心形线”故事:笛卡尔在街头研究数学题,偶遇一个年轻姑娘,实际上她是瑞典的公主。姑娘一看纸上整整齐齐地写着公式定理,心想自己的奥数题有救了,于是跟国王引荐了笛卡尔,让他当自己的数学老师。二人逐渐产生感情并相爱,但国王却不同意,并处死了笛卡尔。笛卡尔在死前写了一封只有 r=a(1-sinθ)这一个公式的情书留给公主,后来证实这个公式解开后是代表爱情的“心形线”。故事唯美、感人,可是用户的内心 OS 是这样:笛卡尔的爱情很好,可是跟我喝水有什么关系?同时,百岁山价位定在中低端,3 块钱一瓶的水,如何喝出优越感?“水中贵族”的广告词也是名不副实。对于 “性” 这类需求,广告界公认最好的文案,非杜蕾斯莫属了。杜蕾斯文案的过人之处在于,无论是通过形、音,还是意,都能够表达出产品特色,而且杜蕾斯的文案特别会蹭热点。比如苹果推出了 Air Pods 耳机,杜蕾斯出了海报,把自己主打的 Air 系列产品和 Air Pod 耳机相结合,这是“形合”。滴滴收购 Uber 中国的时候,杜蕾斯出了海报,把两家公司的首字母结合,这是“音合”。比如曾经流传很广的“1 个亿小目标”,杜蕾斯出了海报,把数字和功能结合,这是“意合”。每一次热点,杜蕾斯都能够重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发用户大量转发评论,尽可能多地为产品增加曝光,这就是文案的力量。2)安全需求代表作:太平洋保险在这个层次,关键在于安全保障。可是地震、意外等未知事件总不可避免。但为了避免“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安保行业和保险行业就诞生了。最典型的是太平洋保险的文案:“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句文案用户传达的信息就是:购买保险每年缴纳的保费其实并不多,所有的保费由保险公司替你储存。当意外一旦发生,一笔笔保费最终会汇成太平洋,形成一道安全屏障,让你有所依托。虽然文案具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这也是合理可接受的。“一滴水”和“太平洋”形成鲜明对比,让用户能够踏实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3)情感需求典型案例:网易云音乐人在吃、住和安全问题解决之后,就会向第三层次--情感需求发展。这里的情感,主要是亲情和友情。网易是一个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大厂,有着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有态度”之网易新闻,“好的生活没那么贵”之网易严选;以及“音乐的力量”之网易云音乐。音乐是表达情绪的天然出口。很多人听歌都可能会想起自己的青春,想起许过的诺言和爱过的前任,随着歌曲旋律推进,思绪翻涌之际,评论下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于是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就成了最大的亮点。2017 年的春天,网易又联合杭州地铁推出了一波“走心”文案。比如图片顶部这句:喜欢这种东西,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看了之后,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个大眼睛美女,一颦一笑,皆是爱意。但这 19 个字,却把回忆瞬间定格到我们初识那天,操场上第一次见到她扎着马尾回头笑的样子,画面逐渐清晰,一帧一帧重现,但却是再也回不去的从前。走出校园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地铁中人来人往,生活的脚步却从未为谁停歇。当网易将一些“走心”文案发布到地铁后,引发了千千万万有故事用户的共鸣,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更是文案的力量。4)尊重需求典型案例:懂你英语 MINI这里的尊重包括自我尊重、他人的尊重以及成就感。学习作为一个反人性的过程,需要你克服惰性、集中精力去做。可这些对于学生还好,对于上班族来说,多对抗一天惰性,就多消耗一天决心。内心有多少次羡慕过别人能够和外国人交流无碍?多少次梦想独自出国旅行?多少次觉得字幕翻译词不达意,但听原声又听不懂?懂你英语在尊重需求这一点上,做得可谓满分。每个人学习的目的、手段、投入时间不同,比如有人想考雅思,有人只想学新概念 2。但目前英语的教学没有一个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怎么办?懂你英语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次打开懂你英语 App 后,新手引导会告诉用户,这里有一个英语水平测试,测试结束后,会给你量身定做英语学习方案,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教育“一刀切”的弊端。另外,英语学习难,还难在缺少反馈。花了一上午时间看书,对自己学了多少单词,看了多少课,并没有概念。这就好像一个人在海里游泳,明知道对面是岸,可是并不知道游了多远,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岸。懂你英语很懂你,它把学习时长、打卡时间、课文总数等数据全部量化,通过数据呈现出来,让用户的进步“看得见”,从而逐渐培养用户的自信心。另外,在懂你英语上开通付费课程,并每天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后,个人主页的”懂你英语“徽标就会亮起,同时打卡时间、分数等都有一个总排行。如果用户的表现出色的话,就有机会登上榜单,从而产生一种优越感。大脑的系统 1 感性,对数据不敏感;大脑的系统 2 理性,习惯将成果量化。懂你英语抓住了这一点,既有感性部分,又有量化部分,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用户。5)自我实现这个属于诸如上帝、孔子等少数圣人达到的境界,而且达到这个层次的人都已经忘掉了本我,无欲无求,对任何营销手段都基本免疫,所以暂且不做讨论。全书总结1) 本书关键词两套系统,心理效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 观点提炼① 要牢记大脑是通过两套系统交替运行的,设计产品要么理性要么感性,要有针对性。② 每一个优秀文案的诞生,都离不开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③ 掌握用户的心理,能够让你的营销事半功倍。④ 人在不同层次,他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营销不能一成不变,而要与时俱进。3) 金句摘抄①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②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③只要不断重复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现象。④押韵的格言比没有韵脚的格言显得更加深刻。⑤亲身经历生动的图片和鲜活的例子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单纯文字或是统计数据更容易让人回想起来。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10月25日,马云在以色列创新中心开幕式上表示,大部分人眼见为实,创新者则是因为相信而看见,他们可能看上去像疯子,骗子,懒惰,靠不住,但他们有别人所没有的信念和决心。马云回忆:“阿里巴巴开始的时候,我去见了硅谷30个投资者,他们说你疯了,在骗人,电子商务在中国不会成功。但我们相信中国有这方面的未来,电子商务可以成功。当时美国的电子商务服务大企业,帮他们减少成本,我们则是要帮助小企业,帮他们增加收入。”“很多年前我去美国做了一个演讲,谈互联网。我说中国互联网规模会超过美国,他们觉得不可能。我说中国人口比美国多这么多。有一个人说我疯了,我说你来中国我公司看看。他来了,走的时候说马云我知道你疯了,没想到还能找到100个和你一样疯的。”他总结:贝尔刚发明电话的时候也有人说他是骗子。对很多人来说,眼见为实。而创新者则是相信就会看见。“而且他们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在马云看来,创新的另一个特质是关乎LQ,爱商,创新要为未来、为年轻人、为世界解决问题,让一切变得更美好。“我们正在进入新时代,有很多问题。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有第三次战争,应该是针对疾病、环境污染和贫困的战争。”有人说今天的年轻人没有机会,马云不认同,他认为,如果有人在抱怨,这就是机会,因为创新就是为了解决抱怨和焦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最后,马云还向政府和监管部门提出建议,应该保护和支持创新,不要轻易扼杀创新,更重要的是改革教育,教育下一代做好机器做不了的事情,并且鼓励企业家发展。以下是马云演讲实录:总理先生,内塔尼亚胡夫人,女士们先生们:我刚才听得太入神了,差点忘了我还要上台演讲。每次说到创新我就特别激动。过去20年当中,别人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说创新,他们就说你疯了。今天我能来到这里非常荣幸。我要祝贺创新中心的落成。我10年之前在达沃斯论坛期间见过佩雷斯,深受他的领导力、勇气和决心的启发。阿里巴巴的很多事情也需要领导力、勇气和决心。佩雷斯的精神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也要祝贺本中心在以色列国庆70周年之际落成。五个月前我带了37名高管来过以色列。我们内部也有很多关于压力、竞争和焦躁情绪的讨论,我说我们去以色列,去了那里你就知道什么是竞争,如何生存。我们学到了很多,第一个是创新,第二个是希伯来语中Chutzpa这种勇于挑战传统的精神。在以色列,创新和水、空气一样普遍,大家都在讨论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以色列。过去这么多年,以色列人说只要有大脑和心就能创造一切。大脑是知识和创新,是IQ,心灵是智慧,是EQ。EQ让你更受欢迎,IQ让你避免失败。当大脑和心灵,知识和智慧结合,那就是创新。你还要有LQ,爱商,让你受到尊敬。这三点以色列都有。以色列教育发达,我从教育部长那里学到很多。他们认识到石油天然气不是最珍贵的,而是人才。以色列的成功得益于人才的秘诀。创新是要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以色列不仅为自己,也为全世界展开创新。这正是我们需要的LQ。我们在今天讨论创新,别人说你的想法哪里来?他们说你很有钱。我觉得这其实是让我有机会和世界上很多的人见面。有一个故事。二战结束之后,孙子问爷爷,你是个英雄吗?他说不是,但我有幸和很多英雄共事。这对我也一样,我能见到那么多杰出人士让我感到特别荣幸。我也想和大家分享:大部分创新不是因为想创新,而是不得不创新。以色列没有自然资源,但以色列为生存创新。以色列没有钻石,但有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交易中心,不生产汽车但汽车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水资源很缺乏,但是向欧洲出口水果蔬菜最多的国家之一。非常了不起。有人说马云你不懂技术,如何9年前决定创立阿里云?的确,我不懂技术,看见技术很怕,但我是公司的第一个测试员。我说如果一个技术我会用,80%的人肯定也会。我们9年前必须设计简单低成本的技术来支持我们的业务,不然继续依赖IBM、甲骨文等提供的技术,光费用就要破产了。这样的技术阿里能用,还能支持无数的小企业。大家还知道天猫双11,去年第一分钟8千万人涌入平台。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技术,是被逼出来的。去年双11的成交额有240亿美元,这得益于我们被逼出来的技术。今天有人说年轻人没有机会。这种论调我听了40年了。我年轻的时候讨厌比尔盖茨,觉得微软、IBM、甲骨文把所有机会抢走了。但后来我认识到,如果有人在抱怨,这就是机会。创新是为了解决抱怨和焦躁,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的体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解决了距离,第三次工业革命要解放大脑。总理说我们人类永不满足。自我改变的动力来自于创新。那么,那些创新者是谁?他们可能看上去像疯子,骗子,靠不住。刚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我去硅谷见了30个投资者,他们说你疯了,在骗人,电子商务在中国不会成功。但我们相信中国有这方面的未来,电子商务可以成功。当时美国的电子商务服务大企业,帮他们减少成本,我们则是要帮助小企业,帮他们增加收入。比如,当人不想洗衣服洗碗,不想爬楼梯,我们就发明了洗衣机,洗碗机,电梯。手机也是一样。甚至电话,贝尔刚发明的时候还有人说他是骗子。对很多人来说,眼见为实。而创新者则是相信就会看见。创新者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所以你投资的时候,要考虑他有没有追随的人。如果有就很好。很多年前,我去美国做了一个演讲,谈互联网。我说中国互联网规模会超过美国,他们觉得不可能。我说中国人口比美国多这么多。有一个人说我疯了,我说你来中国,到我公司看看。他来了,走的时候说马云我知道你疯了,没想到还能找到100个和你一样疯的。成功人士已经很成功了,要改变很难。我不和他们合作,而是和还没成功的人合作。我们找那些20-30岁的人,让他们未来能成功。现在大部分买家都是35-40岁的人,20年前他们可能一天只花2美元,但现在能花3千美元。创新不是技术,技术只是手段。所有人都会创新,像我一样不懂技术的人可以依靠懂的人来做创新。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有一个卖家只卖48码的鞋子,我说他生意怎么做,结果发现因为这种尺码鞋子买不到,只有去他那里买。也有人卖看电视时躺在垫子上看的眼镜,给情侣代笔写分手信等等。创新是想法。企业家让创新变为现实。所以企业家要有准备去做牺牲。我们所有人都有潜力,但花的时间不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我们正在进入新时代,有很多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不能有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应该是针对疾病、环境污染和贫困的战争。政府应该是领导,而不是限制,应该保护和支持创新。我们最重要的投资是教育。过去20年来我们让人变得像机器,未来20年要让机器变得像人。我们要改革教育,教育下一代如何做好机器做不了的事情。政府还要鼓励企业家发展。是企业家把想法变成现实。创新永远是改变昨天,肯定会有人反对,因此政府要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19世纪的时候,英国出现了汽车,造成很多马车夫失业。这些人对政府说你要取缔这个东西,于是政府推出了红旗法案,要汽车不能超过7英里每小时,保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摧毁了一个产业。我去过一个篮球博物馆,以前是把球扔进去,要人搬梯子把球再取出来。有人说干嘛不剪个洞让球掉下来就行了?但有人反对说这毁掉了搬梯子的人的工作。现在很多人担心AI、机器人、就业问题。但我说不要担心,机器永远不能超过人类,因为机器只有chip,而人类有heart。1995年我去参加北京一个互联网论坛,很多所谓的专家担心互联网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结果那些问题没发生,其它问题反而发生很多。所以我说不要担心。通过小而美,小而强的发展,小企业他们可以解决问题。以色列也是如此。依靠年轻人和小企业,未来肯定会更加美好。这也是我20年来的看法: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谢谢。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摘要:不论是AI 芯片、一体机还是全栈 AI ,谁最先把 AI 技术封装成 U 盘一类的即开即用型产品,谁就抢占了占领市场的先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正在技术落地阶段展开新一轮的较量。对于头部 AI 公司来说,“场景之争”正如火如荼——以视觉识别领域为例,在金融领域,云从科技已经拿下超过80%的国有银行订单;手机市场,商汤与旷视正在瓜分 OPPO、vivo、小米等厂商;而规模最为庞大的安防领域,也出现了商汤、云从、依图三国鼎立,小厂商夹缝求生的景象。而在越来越多的场景“AI 化”之后,原有的技术架构暴露出的不适应性,则成为倒逼人工智能企业更新底层技术方案的客观力量。相隔不到一月,9月20日与10月10日,阿里巴巴与华为分别抛下 AI 领域的重磅炸弹,前者宣布启动“达尔文计划”,成立独立芯片公司“平头哥”;后者发布“达芬奇项目”,现场亮出昇腾910和昇腾310两款AI芯片。纵观两家科技巨头的 AI 方案,不论是“达尔文”还是“达芬奇”,单点式的 AI 技术已不再是呈现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将 AI 与云服务、数据中台、芯片、基站等模块进行结合,生成“全栈 AI”方案,让 AI 以更具象、更低门槛、更产品化的方式进入企业场景。AI 为何要“全栈”?不论是华为还是阿里,全栈 AI 的方案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市场需求的真实反映。对于所有云计算厂商来说,AI的横空出世其实解答了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要上云?”对于为数众多的传统企业而言,并不是简单把服务器从自己的机房搬到云服务商的机房就完成了上云,这一转换需要强有力的场景来拉动,而AI所需要的弹性海量的算力,以及带来巨大的颠覆性正好完美契合了这个需求。换句话说,云就是AI最适合的交付方式。但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尽管业界讨论 AI 的声量愈加明显,但真正实现 AI 落地的场景依然有限。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只有4% 的企业已经投资或部署了AI;约5% 部署的智慧城市中正在使用AI;2017年只有约10%的智能手机内置了AI。华为轮值总裁徐直军手持华为昇腾(Ascend)芯片登场谈及华为的全栈 AI 战略,华为云总裁郑叶来始终离不开一个词“普惠 AI ”。“今天的 AI 开发者面临两个难题,一个是慢,一个是贵。”郑叶来说。慢,指的是 AI 部署慢、训练慢。从升级服务器与数据库,到搭建机器学习平台,输入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让机器逐渐掌握人类具备的推理、反应等功能,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贵,指的是设备贵、人才贵。不论是高通、英伟达的芯片还是 IBM 的小型机,作为训练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础设施,动辄百万的设备费用成为 AI 方案落地企业的绊脚石;至于人才贵,从华为公布的全球人才占比可见一斑:可以说,全栈 AI 并不是某个企业空想出的解决方案,而是在 AI “又贵又慢”的发展现状下,被迫从人工智能整条产业链进行重整的改革方式。如何理解“全栈 AI”?以华为为例,外界聚焦的两款芯片只是华为 AI 战略中的一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按照基础研究、全栈 AI、开放生态、AI 思维与内部效率为基准,将华为的 AI 战略分为五大方向,具体结构为:1、底层是以芯片为代表的硬件:包含Max、Mini、Lite、Tiny和Nano五个系列的华为昇腾(Ascend)芯片家族,其中,已经推出的昇腾910属于Max系列,昇腾310属于Mini系列。2、中层是算法以及机器学习平台:支持云端、边缘、云的统一训练和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推理框架MindSpore,以及芯片算子库和高度自动化算子开发工具 CANN。3、上层为应用层:由于任正非曾明确表示华为不会涉足应用,此次华为采用了PaaS 的方式,推出 ModelArts 全流程服务,提供分层 API 和预集成方案,以满足不同开发者的需求。从技术视角来看,所谓“全栈 AI”,是指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而 PaaS、芯片,则成为了用户可以调用华为 AI 能力的方式,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 AI 开发工具的百宝箱,用户“开箱”后,就可以很快地上手使用到 AI 能力。华为的 AI 战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此次华为推出了专门针对视觉开发领域的开发者平台HiLens,当中包含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物理小盒子,背后与华为云计算系统连接,开发者只要启动摄像头,就可以在零售、安防等场合迅速上手人脸识别的能力,这就极大降低了原先的部署门槛。相比眼下 BAT 以及一众 AI 公司在金字塔单个或多个层面做出的努力,华为基于自身云业务与硬件资源的优势,将 AI 从单点式的技术形态,首次完整渗透至公有云、私有云、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部署环境,这类全栈式 AI 的技术落地形式,也将逐步成为 AI 公司完善底层架构时的重要参考标准。从 AI+云,到全栈 AI不论是华为、阿里巴巴还是去年号称“All in AI ”的百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前能快速响应全栈 AI方案的厂商,基本都在云计算领域有着多年深耕经验。对于To B 厂商来说,AI 更像是整套云服务产品中的一个补充模块,这在最先染指云计算业务的亚马逊 AI 方案中有着更为完整地体现。2006 年亚马逊推出 AWS 云计算服务时,其宗旨就是将原本造价高昂的云端资源与运算能力,用更弹性、经济的方式分配给中小企业;到了2015年,亚马逊开始尝试将这种资源利用的“民主化”转移到AI产品,具体的做法包括将内部一些机器学习的服务打包,相继推出 Amazon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平台)、Rekognition(图像识别平台)、Polly(语音识别平台)等 AI 应用。与亚马逊类似,同样是从电商业务延伸至云计算,阿里巴巴的全栈 AI 也发展得顺理成章。9月下旬的云栖大会,阿里巴巴宣布将今年4月收购的中天微以及旗下的达摩院芯片团队整合,成立“平头哥”,预计明年4月发布一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随着“平头哥”的剥离,阿里巴巴也明确了旗下云计算、AI 芯片、大数据、应用业务之间的关系。阿里巴巴CTO张建锋根据阿里巴巴CTO张建锋透露,由阿里云承载的电商平台一天可产生高达 600Pb的数据,达摩院需要解决数据从哪里来以及怎么处理的问题,AI 芯片要为诸如城市大脑、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实际场景提供足够的端运算能力,最终降低阿里云的业务成本,由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百度则是由“云+AI”转向全栈 AI 的另一典型案例。2016年7月,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布了百度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同年11月,百度总裁张亚勤首次将“云、智、数”三位一体战略总结为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并表示:“百度 AI 战略将通过百度云落地各行各业。”“从百度内部来说,To B 的解决方案全部由百度云的团队提供,包括地图、车联网等数据和百度内部的AI 能力,所以我们给客户看到的是一张脸。”百度云副总经理李硕曾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说。从2016年至今,百度云的 ABC 战略历经三个阶段的迭代。从 ABC 1.0时期的技术整合,到 ABC 2.0 时期对交通、金融、物流等行业小试牛刀的单点输出,再到今年百度云 ABC 3.0 进一步将百度内部超过110种 AI 能力进行整合,并以ABC-STACK、ABC一体机的形式加速交付,可以说,云业务已经成为了百度对外输出 AI 的窗口。AI 一体机的兴起在 2018 年的 AI 技术演化中,诸如 AI 芯片、全栈 AI、边缘计算等技术理念的革新,意味着 AI 已经凭借底层技术端的突破,一步步降低了上层落地应用的门槛。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另一个稍显晦涩的基础设施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它就是用以企业传输数据、提供算力的底层服务器“一体机”。从2017年开始,一系列人工智能“一体机”应运而生,包括百度、网易、依图、中科睿芯、第四范式等 AI 公司纷纷联手浪潮、ARM、华为等硬件厂商,推出基于人工智能落地方案的一体机。浪潮与百度合作推出的 AI 一体机。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曾给钛媒体打过一个比方:如果将第四范式此前研发的 AI 平台“先知”比作一套 Windows 系统,用户拿到装载系统的光盘后,还需要在电脑上花力气解决系统兼容、稳定性等问题;而现在的“一体机”就好比是装有 AI 能力的 U 盘,即开即用,这就解决了 AI 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9月初,第四范式与浪潮商用机器合作推出 AI 一体机 Prophet AIO,成为市面上首个针对超大规模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计算问题的 AI 一体机产品。为了适配 AI 落地的技术指标,浪潮将 AI 一体机中诸如数据传输、内存带宽等指标进行调优,同时支持了Chainer、Tensorflow及Caffe等开源人工智能框架,根据第四范式官方透露,相比普通服务器,Prophet AIO 整体性能能提升10倍以上。“传统服务器在设备数量、部署门槛方面,还是给 AI 落地带去很多阻碍,我们也一直在软件层面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发现硬件是绕不开的环节。”戴文渊对钛媒体说。他预测,未来采用 AI 方案的企业,AI 一体机与传统服务器的比例将会是1:10。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可以看出,这类“AI 平台”+“硬件公司”的软硬一体组合,将极大降低 AI 方案走进企业场景的门槛,谈及两方在 AI 落地阶段的角色分配,浪潮集团AI&HPC总经理刘军将浪潮与百度、网易、第四方式等厂商的合作方案总结为两个方向。首先,一体机为 AI 平台提供了可供底层支撑的产品载体,这就类似于云业务中的计算设备。“单纯的 AI 芯片厂商无法独立给客户提供价值,特别是当 AI 进入行业后,必须要变成一个类似服务器的基础设施才能运行。”刘军对钛媒体说。其次,当 AI 从技术转化为“生意”后,其中涉及的企业级产品经营方法论,并不是百度、网易这类公司具备的,而这恰恰是浪潮、华为这类硬件公司的长处所在。“在这类 AI 联合化的方案中,包括中期交付、软硬件定制、压力测试、调优、后续服务等环节都是企业级产品需要承载的价值,这个通道不是互联网公司熟悉的生意模式,但在我们做企业传统服务器的时候已经经营很多年了,所以有这个能力可以将AI 的价值赋予到终端。”刘军谈到。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原标题:As Google splits Android in Europe, it risks losing control of its empire)10月22日消息,《连线》网站撰文指出,谷歌已同意对Android操作系统作出改变,以避免欧盟的38亿美元天价反垄断罚单。除了允许定制Android操作系统以外,该公司还将对使用其应用及Play Store的设备制造商收取许可费。最新的报道称,多数安卓制造商可能要为每台设备支付20美元左右,最高可达40美元,此外另有传闻称,为那些选择在设备上安装Chrome网络浏览器和谷歌搜索引擎的公司支付部分或全部许可费用。媒体评论称,这些改变可能会彻底改变该操作系统,谷歌也面临着失去对其Android帝国的控制的风险。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欧盟似乎赢了。为了应对因Android反竞争行为而被处以数十亿欧元的巨额处罚,谷歌同意改变其Android系统的运作方式。谷歌平台和生态系统高级副总裁希罗史·洛克海默尔(Hiroshi Lockheimer)宣布了对Android系统的整改,此番整改可能会对Android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我们为手机支付的价格产生长期的影响。谷歌做出这一让步之时,距离该公司必须遵守欧盟委员会的裁决(该公司对其Android操作系统的使用实施了“不合法的限制”)的期限还有一周时间。一方面,谷歌本月早些时候另外发起了上诉;另一方面谷歌也做了些改变,这解决了欧盟委员会的许多担忧。这些改变将于10月29日生效,也就是谷歌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截止日期。分析人士认为,谷歌在行动上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工作来摆脱技术官僚们的纠缠(就目前而言是如此)。市场研究机构CCS Insight分析师杰夫·布拉伯(Geoff Blaber)指出,“谷歌解决了欧洲人的主要诉求,同时维持了Android的开源模式。”但更长期的危险可能来自于谷歌失去对Android如何分发和在哪里分发的控制。“这为更多的竞争打开了大门,同时可能会使得控制Android的碎片化问题变得愈发困难。”布拉伯说道。那么谷歌做了什么呢?到目前为止,它仅将Play Store应用商店的访问权限提供给使用标准的、非定制版本的Android的设备。想在你的智能手机上运行一个经过改版的谷歌操作系统吗?过去,这样做的风险是让用户无法访问Play Store上的250万个应用程序。对于手机制造商是否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安卓操作系统,谷歌拥有有效的否决权。制造商被要求签署一份移动应用程序分发协议(比如谷歌和三星之间的协议)和一份反碎片化协议,后者禁止制造商改动Android操作系统,创建定制版本。现在谷歌宣布将允许使用定制版本,虽然它也仍将会在那些使用定制版系统的设备上安装它的应用程序。该公司的最新举措让它成功避开了欧盟准备收取的43.4亿欧元(约合38亿美元,相当于谷歌两周的收入)的罚单,但长期来看,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危害。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除了允许定制Android操作系统外,谷歌还对其Android业务模式进行了重大改变。多年以来,谷歌通过预装谷歌Chrome及其搜索应用,有效地补贴了开发Android(一种开源操作系统)的数十亿美元成本。“从过往来看,正是通过Android,谷歌才得以确保以最低的成本将自家的应用服务分发出去。”手机行业分析师霍雷斯·德迪尤(Horace Dediu)解释道。通过将全球88%在手机上运行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用户引流到自家的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展示自己的广告),谷歌得以覆盖系统的开发成本,且有可能取得了盈利。但正如该公司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将遵守欧盟委员会的规定一样,一些事情将会改变。如想要给自己的智能手机搭载定制的Android版本,设备制造商仍然可以这样做,但现在,在欧洲,要获取Play Store、数以百万计的应用以及谷歌旗下的各款应用程序,它们就必须得向谷歌交纳名为“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新付费许可协议”(最新的报道称,多数安卓制造商可能要为每台设备支付20美元左右,最高可达40美元),让后者弥补所损失的广告收入。这事关重大。在谷歌的各款应用预装在Android上的这些年里,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使用它们的习惯。在整个欧洲,90%到100%的移动端搜索都是通过谷歌进行的,各个国家都在这一比例之内。自2013年10月以来,Chrome在移动浏览器市场的份额增长了10倍,目前已在全球各地成为主导性的浏览器,渗透率约为55%。谷歌无所不在的触角并不限于搜索领域。将来你想在手机上使用Gmail、YouTube或谷歌地图吗?制造商们将必须得掏钱获取这些应用。改变应用使用习惯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搜索,因此手机制造商可能会预估到,向谷歌支付预装那些服务的费用最终是值得的。要是你可以直接给手机涨价,将任何额外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那么这个决定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关于谷歌许可计划的细节非常粗略,包括它将向制造商收取多少费用,因此还无法判断这个决定是否会对这家巨头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然而,布拉伯看到了一个大输家:其他所有的人。他表示,“正如我们在(最初)裁决时所指出的那样,欧盟的决定可能会让设备变得更加昂贵,从而惩罚消费者。”不过,事情也有可能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尽管谷歌明确表示它将向使用其应用程序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收取费用,但德迪尤表示谷歌最终可能要为成为设备上的默认搜索引擎而买单。“在iOS系统上,为了成为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谷歌向苹果支付不菲的费用。现在有传言称,该费用在90亿美元左右。”他指出,“如果你是一家OEM厂商,比如说三星,你没有必要再将谷歌搜索设为默认搜索引擎——你很可能会这样——但如果你不必这样做,你可能会要求谷歌付钱,即使你是在Android上提供搜索引擎的。他们可能会威胁要邀请微软的必应(Bing)加入,这不是一个可信的威胁,但它会让原始设备制造商在与谷歌谈判时有更多的筹码。”谷歌还面临其他的一些风险。对于该公司的情况,你很难不拿它与欧洲的另一起针对将自家应用程序捆绑到操作系统的统治型科技巨头的重大反垄断裁决相提并论。近10年前,在第三方网络浏览器向监管机构投诉以后,微软被强令在用户第一次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时展现“浏览器选择界面”,让用户意识到竞争产品的存在。当时,Internet Explorer是遥遥领先的浏览器,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相较之下,Opera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则只有区区的2%。时至今日,Opera的用户量已经大幅飙涨——互联网用户覆盖率达到惊人的33%。Internet Explorer(现在名为Microsoft Edge)则出现断崖式下滑,目前仅占6%的市场份额。然而,在用户有了更多的浏览器选择以后,真正的得益者另有其人。在2010年3月市场份额仅为7.5%的一款小型浏览器,如今则已经占领62%的市场。它是谁呢?谷歌Chrome。这是有先例的。特伦托大学法学教授西莫尼塔·维佐索(simoninetta Vezzoso)上周在一篇论文中指出,2017年谷歌与俄罗斯反垄断机构达成了类似的协议。它不得不取消在Android手机上预装与之竞争的搜索引擎的限制,还不得不引入浏览器选择界面。该界面于去年8月推出。到次月底,谷歌在Android设备上的搜索引擎份额足足下降了3个百分点。在欧洲,谷歌在提供浏览器选择界面上显然没有让步。但综合来看,其他的决定是否会影响它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统治地位,还有待观察。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原标题: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副教授张世武研究团队、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教授李卫华研究团队和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副教授李相鹏研究团队组成的联合研究组,设计了基于镓基室温液态金属的新型机器人驱动器,首次实现了液态金属驱动的功能性轮式移动机器人。近日,该成果以A Wheeled Robot Driven by a Liquid‐Metal Droplet为题,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Adv. Mater.2018, 201805039)。电影《终结者》中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开启了液态金属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的梦想之门。镓基室温液态金属具独特的表面性质及理化特性,可以通过电场、磁场以及浓度梯度场等多种能量场或者表面改性等方式,实现变形、移动、分离以及融合等多种形态学变化,在MEMS、微流体、生物医学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然而,液态金属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研究目前仅局限于以液态金属液滴为机器人本体,尚无基于液态金属的功能性机器人的研究报道。液态金属镓基室温液态金属拥有巨大的表面张力,可以在极低的电场功耗下,展示出高效的运动能力。联合研究组巧妙地将高效液态金属驱动和变重心机构相结合,开发出结构简单紧凑、驱动性能好的新型液态金属机器人。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极轻半封闭轮式结构,将液态金属液滴限制在狭长的轮体内部;通过巧妙设计的随动微型电极支架施加外部电场驱动轮体内液态金属运动,进而持续改变轮式机器人的重心,驱动轮式机器人滚动。同时,研究人员对所提出的新型液态金属机器人做了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并通过实验探索了电解液浓度、施加电压、液态金属体积、轮体结构等参数对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影响,获得驱动运动的最佳参数匹配。进一步,通过集成电池系统,研究人员成功设计了新型液态金属自驱动轮式移动机器人。这一创新研究有望启发一种新型驱动方式,弥补传统的机器人驱动方式(电机、液压及气动等)结构复杂、体积大以及驱动能效低等不足,促进未来微小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系统的发展。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硕士生伍健。中国科大张世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唐诗杨、苏州大学李相鹏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近年来,由中国科大、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和苏州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开始研究液态金属的驱动特性及其在机器人上的应用,取得了系列进展。联合研究团队设计了以液态金属液滴作为柔性轮承载及驱动的微型小车,集成电源、控制电路、传感器以及液态金属驱动机构于一体,实现了2D平面内的自主运动,该小车无任何机械传动,具有运动平滑柔顺、无噪声、低振动、成本低廉、易于制造等特点,有望在自动生产线以及实验室自动化中大展身手。该成果近日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上。此外,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液态金属在外磁场作用下的非常规运动现象,并揭示了其内在机理。该研究实现了通过外部磁场对不经过任何改性的纯液态金属的运动控制,丰富了液态金属的驱动方法,有利于推动液态金属驱动装置的大规模应用。该成果也于近日发表在Soft Matter上。文章链接:123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10月18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演讲中透露,腾讯正在研发车载微信,他透露,尽管很多车企对微信上车的呼声很高,但在设计阶段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要严格把关,因此推迟了发布计划。马化腾解释说,因为低头刷手机,很多司机已经造成了交通拥堵和意外。为了解决这些“痛点”问题,腾讯车联网团队也做了很多思考与探索。“我们考虑采用全语音交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我们还考虑设计用户状态提示,收发消息时可以非常便捷地转换为微信通话。同时,好友可以允许我们知道他的车在什么位置。为了安全驾驶,语音交互还能帮助我们进行地图导航设置。”马化腾说。工业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汽车是工业制造业的重中之重。马化腾说,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发展方向是产业互联网,汽车产业是腾讯进行产业互联网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他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一起携手,沉下心来打磨三项基本功:一是网络连接能力,二是数据处理能力,三是安全能力。目前,腾讯已与一汽、宝马、广汽、长安、吉利、东风柳汽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搭载“AI in car”腾讯车联方案的多款车型已经上市销售。腾讯车联开发的AI in car系统,打造出行场景下的智能交互模式,实现人与智能汽车的自然对话,用语言表达更复杂的出行意图。马化腾还透露,在汽车场景中,微信小程序将获得全新的应用,车主将享受到智慧便捷的服务。例如,用户自驾去香山时,直接用语音发起导航;系统检测到油量不足时,自动提醒加油,并设置好沿途加油站,进入加油站后,用户无需下车,加油小程序自动完成服务和支付全过程;接近目的地时,用户可以语音操控小程序完成景区订票,同时预订好停车场车位。在自动驾驶方面,马化腾介绍,腾讯向车企开放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平台,包括高精度地图、模拟仿真、数据服务三大平台,其中模拟仿真平台发挥了腾讯在游戏引擎、虚拟现实和云游戏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仿道路环境和交通流,进行仿真测试,帮助车企缩短开发时间,降低测试成本。对于外界关注的车联网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马化腾也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事关生死,不能忽视。他介绍,近两年来,腾讯在车联网安全领域进行了探索。科恩安全实验室此前发现特斯拉和宝马网联汽车的多个高危安全漏洞,并基于漏洞实现了对车辆的远程控制。科恩团队依照国际通行的协作模式,向两家车企报告了漏洞,并协助修复,第一时间保护了用户。以下为马化腾演讲全文: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今天来到会场的,有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也有各个领域的企业代表,包括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新进入的造车公司,还有不少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可以说,整个汽车产业的“朋友圈”已经迅速扩大,产业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样的盛况,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可能都没有出现过。我们看到,“闭门造车”已经不再成为可能,今天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完全拥有智能网联汽车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能力。“开门造车”正在成为现实,大家需要通过跨产业协作,来共建一个新生态。我还注意到,这次大会提出了六个“新”。除了我刚才提到的“新生态”,还包括“新产品”、“新技术” 、“新标准”、“新模式”和“新治理”。这说明,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成为多个创新领域的交汇点: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5G通信的迭代、智能制造的探索、新能源的应用,以及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的治理,都共同期待着汽车产业成为一个突破口,而智能网联汽车正是这些突破与创新的共同载体。经过20年的发展,腾讯已经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与文化公司,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就在上个月,我们宣布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升级:腾讯要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共建连接消费与产业(C2B)的新生态。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正在拉开序幕。上半场的重点是消费互联网,下半场的发展方向是产业互联网。汽车产业是腾讯进行产业互联网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下面,我想结合腾讯的实践,谈谈对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我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一起携手,沉下心来打磨三项基本功:一是网络连接能力,二是数据处理能力,三是安全能力。?先来谈谈网络连接能力。大家常说,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在我看来,这些趋势互为条件,其中网联化更依赖跨界合作。过去,人与车,车与环境,造车与用车之间基本上是孤立的,信息交换很少。未来,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可能成为大型的智能移动设备。再加上,汽车会逐渐接管司机的驾驶任务,人与车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首先会带来人车交互模式的改变。十年前,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把PC互联网的重要功能和服务,平移到移动互联网,今天,我们也在想,年轻的网络原住民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习惯随时随地上网。因为低头刷手机,很多司机已经造成了交通拥堵和意外。为了解决这些“痛点”问题,腾讯车联网团队也做了很多思考与探索。几个月前,我提到过,尽管很多车企对微信上车的呼声很高,我解释了我们迟迟不推出的重要原因。我们希望对设计严格把关,要保证安全第一。我们考虑采用全语音交互的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我们还考虑设计用户状态提示,收发消息时可以非常便捷地转换为微信通话。同时,好友可以允许我们知道他的车在什么位置。为了安全驾驶,语音交互还能帮助我们进行地图导航设置。微信小程序也会在汽车场景中,获得全新的应用。小程序的初衷是,通过二维码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今天,每一个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有效场景,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二维码”,当汽车驶入加油站、停车场、旅游景点时,相应的小程序就会被自动“唤醒”,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调动这些小程序为自己服务,并且“用完即走”,根本不需要临时去下载安装或删除应用。这也是我们对于连接“车与服务”的初步探索。当然,要真正实现V2X(注: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与环境的连接),汽车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是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赖于道路等公共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新一代通信网络的普及运用,更有赖于政府、车企以及大量生态伙伴的共同努力。对汽车企业来说,在这次产业变革中要摆脱沦为生产车间的命运,就需要尽快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连接,打通从造车到用车的价值链,真正触达终端用户。不能仅仅满足于打造一个完整的制造产业链,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借助硬件优势,进一步实现硬件、软件与服务的结合,实现三位一体的生态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实现L3或者L4的量产,很可能只是第一步,车企还要考虑实现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生态协同。这就需要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公司进行跨界融合,获得触达海量用户和生态服务的能力。腾讯目前拥有超过10亿的月活跃用户,具有连接国内最丰富场景和产品的生态服务能力,并致力于打造从消费到产业(C2B)的新生态。我们非常愿意成为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助手,帮助汽车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目前,腾讯已经与一汽、宝马、广汽、长安、吉利、东风柳汽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搭载“AI in car”腾讯车联方案的多款车型已经上市销售。再来谈谈数据处理能力。汽车越来越成为一个数据密集型产业。每辆车每天会产生大量的运行和交互数据。服务中心如何实时做出分析响应?研发设计部门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得洞察和启发?今天来看,我们需要帮助汽车企业建立自己的车联网云平台和超级大脑,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目前,腾讯云可以为车企提供大数据应用和智慧决策平台,覆盖生产、销售、售后全产业链;还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稳定可靠的云计算能力。与此同时,腾讯在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平台的探索与积累,也可以为车企带来助力。特别是,腾讯能够提供高精度地图、模拟仿真、数据服务三大平台。这里特别提一下我们的模拟仿真平台,腾讯充分发挥了游戏引擎,虚拟现实和云游戏技术等优势,在虚拟环境中,模仿道路环境和交通流,进行仿真测试。因为自动驾驶要经过大量的实车路测,腾讯的仿真平台可以帮助车企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测试成本。接下来谈谈安全能力。智能化与网络化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当汽车成为万物互联的重要节点,智能网联汽车的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已经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能力补充,而是所有0前面的1。与智能手机不同,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事关生死,更不能忽视。近两年来,我们也在车联网安全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腾讯在安全领域有七大实验室,其中科恩安全实验室此前就发现了特斯拉和宝马网联汽车的多个高危安全漏洞,并基于漏洞实现了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在对特斯拉的测试中,科恩的研究员通过远程破解,实现了远程控制行驶过程中的特斯拉进行急刹车,打开后备箱等,这些都是严重危害行车安全的情形。在另一个测试中,科恩团队同样实现了对宝马系列车型的远程破解,可以远程发送任意诊断指令到车电网络。科恩团队依照国际通行的协作模式,向两家车企报告了漏洞,并协助修复,第一时间保护了用户,获得了两家企业的高度认可和嘉奖。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智能网联汽车是跨界融合的创新载体。传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科技公司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腾讯希望把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成为汽车企业的数字化助手。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好“连接器”,帮助车企和用户做好“人与车”、“车与环境”以及“生产制造与消费服务”的连接,同时还可以为用户在车载场景中,提供音乐、资讯等数字内容产品,以及O2O等丰富的产品与服务生态,帮助车企更有效地整合价值链;其次,我们也要做好“工具箱”,不但向汽车企业开放高精度地图、模拟仿真、数据服务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平台,还将帮助车企建立自己的车联网云平台和超级大脑。此外,我们还将向汽车企业提供安全能力,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保驾护航。最终,我们希望与汽车企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智能网联汽车的新生态。工业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汽车又是工业制造业的重中之重。智能网联汽车,一定程度上寄托着我们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梦想。北京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探索具有先发优势。上个月,腾讯获得了北京自动驾驶车辆的路测牌照。两年前,腾讯在北京成立自动驾驶实验室,腾讯车联网业务的主力军也在北京。应该说,腾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得力于北京优越的人才、政策和产业环境。我相信,北京有决心、也有能力探索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在此,祝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圆满成功!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摘要]亚马逊将在2019年推出一款集云服务、大数据、智能语音、物联网、AI以及5G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机器人。据国外媒体报道称,来自中国台湾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亚马逊将在2019年推出一款集云服务、大数据、智能语音、物联网、AI以及5G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机器人。这一机器人问世后,将成为该网络巨头在开发创新智能设备领域超越竞争对手的秘密武器。消息人士称,亚马逊已于2018年决定将其Alexa语音服务使用范围扩大至其他硬件品牌,面向第三方企业推出了开发包工具。同时,该公司放缓了Echo智能扬声器的出货量目标提升速度,以将剩余研发资源用于开发新一代机器人设备。近年来,尽管科技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迅速,但终端市场依旧缺乏能够整合所有创新技术的杀手级应用、设备。因此,供应链消息人士表示,亚马逊研发团队正在不遗余力的开发出能够融合这些技术的机器人设备。未来,这些机器设备还有望被整合到自动驾驶汽车中,并作为汇聚所有新一代技术杀手级功能推出市场。消息人士指出,亚马逊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机器人将具备安全监控、信息、娱乐流媒体以及家庭医疗保健等功能。因此这些机器人还可以充当房屋管理员的角色,负责与智能家居、物联网、云服务、AI、智能语音、大数据分析和5G技术的连接工作。事实上,亚马逊通过Alexa已经迅速建立起了一个可以将所有合作第三方厂商硬件设备整合在一起的中央平台,而这一预计于2019年推出的家用机器人则可能成为家庭消费者们热捧的对象。需要指出的是,自2012年斥资7.75亿美元收购机器人初创公司Kiva Systems后,贝索斯领导下的亚马逊就一直对机器人技术十分重视。有媒体指出,该公司正在秘密研发一款分拣机器人,希望未来可以替代人类员工完成产品分拣工作。一位曾目睹机器人开发工作的人士透露,亚马逊的这一研究项目涉及通过视觉识别从传送带上下来的物品,用压缩空气真空抓取器捡起它们,然后将它们从传送带上移到桌子或架子上的机器人分拣流程。目前,亚马逊在全球拥有超过185个交付中心,其中超过25个拥有机器人,占比约为14%。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原标题:波士顿动力再升级:机器人凌空三连跳)波士顿动力再升级:机器人凌空三连跳(来源:FT中文网)10月11日,波士顿动力公布了人形机器人Atlas凌空三跳的视频,视频中其可以奔跑着越过前方的障碍物,并连续三次跳跃登上高处的盒子,不中断步伐自动调整。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原标题:英国议会传召首位非人类证人 - 机器人Pepper引发轰动)英国议会本周引发了一些轰动,有消息说他们将传召第一位非人类证人。来自议会选定委员会之一的新闻稿(调查问题并向同行报告的国会议员小组)表示,已邀请佩珀机器人“回答有关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问题”。“Pepper是一个国际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帮助照顾老年人的具有文化意识的机器人,”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消息称, “委员会将了解她的工作以及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未来的工作场所和教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人员在Twitter上指出,佩珀机器人无法提供这样的证据。它肯定可以像Alexa读新闻一样发表演讲,但它本身无法形成想法。一位研究人员告诉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现代机器人不聪明,因此无法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作证。”议会知道这一点。在给媒体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教育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证实,Pepper将提供由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人员编写的预编程答案,他们也在同一小组中作证。“我们很清楚佩珀的反应不是自发的,”发言人说。 “Pepper出现在委员会面前,对证人提出质疑的机会将为成员提供机会探索这种技术的潜力和局限性以及机器人的能力。”将Pepper带入议会作证是展示当代科技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方式,如果机器人的局限性得到充分解释,它可能会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一方面,批评者认为Pepper机器人反而会提供误导性的证据。该委员会的主席,国会议员罗伯特·哈顿告诉教育新闻网站TES,邀请佩珀“不是简单的某些人携带电子玩具机器人并进行演示”,而是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潜力”。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原标题:Robotic bees could pollinate plants in case of insect apocalypse)图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展示这种名为DelFly的蜜蜂机器人据国外媒体报道,密集的现代农业耕作方式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后果,使蜜蜂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但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一群致力于为世界上一些最棘手问题提供长期解决方案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科幻小说色彩的设备:蜜蜂机器人。在该大学新成立的Robohouse研究中心,科学家复制了果蝇的一些复杂的翅膀运动模式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将能够创造出成群的类似蜜蜂的无人机,在现实世界的昆虫灭绝后为植物授粉。这种名为DelFly的机器人翅膀以每秒17次的频率扇动,从而产生所需的升力,以保持在空中飞行,并通过机翼运动的微小调整来控制飞行姿态。研究人员研究了苍蝇很难被拍打到的原因,并试图复制这种昆虫的躲避技术。蜜蜂机器人可以在空中盘旋,朝任何方向飞行,甚至可以俯仰或滚轴360度旋转。因为这些机器人的翅膀是用一种太空设备中的轻型薄膜制成,所以人们在它周围工作也是安全的。这种新型无人机得最高时速可达15英里。与直升机式的叶片相比,它的飞行效率更高,这意味着它们的电池续航时间也更长。这种机器人可以安装空间传感器,这样就可以自动地从一株植物飞到另一株植物,在飞行过程中避开彼此和其他障碍物。之前在哈佛和其他地方完善这项技术的研究已经制造出一些有用的模型,但事实证明此前的这些模型过于脆弱或无法相互导航。负责该项目的研究员梅特·卡拉塞克(Matej Karasek)指出:“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用途是在温室中进行授粉。由于我们现有的耕作方法,普通蜜蜂的生存正受到威胁,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未来会怎样。这是一个解决方案。”他说:“我们不是要完全模仿苍蝇和蜜蜂,而是要向它们学习。物理学限制了普通无人机的体积。”这种机器昆虫翼展33厘米,重29克,是果蝇大小的55倍。在现有的电池条件下,目前其只能飞行6分钟,或者是1公里。但该大学表示,他们的计划是,在研发机器人的过程中将机器人的尺寸缩小到它们试图模仿的昆虫尺寸。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国之一。蜜蜂负责为该国80%的可食用作物授粉。然而,在荷兰360种不同种类的蜜蜂中,大约有一半的生存受到威胁。在全球范围内,部分上由于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近年来传粉昆虫数量急剧下降。最近有人声称一种流行的杀虫剂可以通过阻止新蜂群的形成来消灭普通大黄蜂。据说这种名为噻虫嗪的化学物质能显著减少蜂王的产卵量。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表明,这可能导致当地野生蜜蜂种群的完全崩溃。今年4月份,欧盟宣布将在2018年底前出台一项禁令,限制其在温室中的使用。卡拉瑟克表示:“我认为在5到10年内,我们将拥有使无人机更小的技术,从而可以看到无人机在温室中的应用。”研究人员正在为这个项目寻找商业合作伙伴。代尔夫特大学的“机器人之家”Robohouse于6周前成立,旨在将该国最聪明的工程人才与企业结合起来。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