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金融观察
德国隐形冠军启示:它们为何穿越周期而不衰?
发布时间:2019-06-06 07:4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申俊涵

摘要:当诸多中国创业公司借助资本力量快速发展,不断刷新上市纪录、创造财富神话时,亚欧大陆另一端的德国,却有诸多中小企业遵循另一套发展逻辑,信奉“慢就是快”的哲学。

拼多多创办两年多上市,瑞幸成立一年多敲钟……当中国创业公司借助资本力量快速发展,不断刷新上市纪录、创造财富神话时,亚欧大陆另一端的德国,却有诸多中小企业遵循另一套发展逻辑,信奉“慢就是快”的哲学。

这些“慢公司”在诞生之初就注重出口业务和国际化,它们积极将每年营收中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不盲目扩张、不滥用资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熬成了百年老店、隐形冠军,也成为德国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真正的经济脊梁。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德国,99.5%的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其中有许多是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整个德国境内每100万人口拥有16家隐形冠军企业,这一比例为全球最高。仅以巴登-符腾堡州(下称“巴符州”)为例,该州拥有的隐形冠军的数量高达400余家。

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德国多座城市走访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在大众认知和资本市场上籍籍无名的隐形冠军企业,在危机面前却表现出更坚韧的生命力。它们经历过一战、二战,也穿越过经济周期。当崇尚多元化发展的大企业在经济危机面前宣布裁员过冬时,隐形冠军企业却可以坚持不裁掉一名员工,并且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这些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它们给中国企业的创新创业带来怎样的借鉴意义?

与生俱来的国际化思维

德国是一个拥有八千万人口的国家,由于国内市场规模有限,注重出口业务和国际化是德国企业的一种本能。它们一出生就得想着怎样迎合国际市场的需求,把产品卖到国外。

“德国一个大国,这里缺乏自然资源。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很早就想好如何跟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比拼,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署长约尔根·弗里德里希(Jürgen Friedrich)在一次晚宴上对记者说。

比如在德国敏斯特南部的北威州,一家有130多年历史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在机械制造领域颇具影响力。这家公司在1897年时就通过合约规定,继承人需要有海外工作经验、并在其他企业有一定工作成绩。

“在一百多年前的1897年,老板就意识到海外工作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多么有前瞻性的想法。”他说。

在巴符州首府斯图加特市郊外的鲁伊特(Ruit)地区,记者走访了液压缸行业中的隐形冠军——德国汉臣(HerbertHnchen)。据了解,汉臣成立于1925年,它从发动机维修业务起家,逐渐成为液压缸行业的佼佼者,公司主要提供液压缸产品解决方案,以及专门测试应用的液压产品。从第一架空客飞机的A300起,就在使用汉臣的测试缸进行结构试验。

经过94年的发展,汉臣传承到家族第三代接班人手中。Stenfan Haenchen是公司管理层的三位继承人之一,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目前汉臣有大概200名员工,公司2018年的销售额达到2200万欧元。其中,有40%的产品销售额来自对中国、法国、瑞士等国的出口。

汉臣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十多年,正式建立分公司还是在五年前。它迄今为止在中国做得最大的项目是,通过合作伙伴参与到中国C919大飞机的研发项目中。汉臣为C919提供机翼等方面的测试服务。此外,汉臣还与中国的万达集团在影院建设方面进行相关基建测试合作。

位于法兰克福的特制钟表公司辛恩(SINN)同样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公司CEO施密特(LotharSchmidt)对记者介绍称,在2018年,辛恩生产了1.4万块手表,其中出口占到40%。在今年,公司产品的出口比例预计将达到45%。

积极的研发投入

想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跟企业的研发实力密切相关,大量的研发投入是必然选择。

“创新是巴符州的经济驱动力,我们当地企业对研发的投入非常高,它们通常会把5%的收入投入到研发领域,以此获得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巴符州有400家隐形冠军企业,其经济部部长Nicole Hoffmeister-Kraut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施密特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辛恩的研发投入占到收入的15%-20%。这位年过七旬的CEO本人,其实也是个技术狂。据了解,辛恩手表的历史可追溯到1961年,由飞行员背景的Helmut Sinn创立,他们把辛恩当做特种工作者使用的工具。1994年,Sinn打算为工厂寻找接班人,施密特接手了这家公司。

施密特此前在几家著名手表表壳的厂家工作过,也曾是万国手表的技术总监。他当时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的创新想法,但由于在一个大的集团公司之下,董事会对他的技术创新并不总是投肯定票。于是施密特就把许多集团不看好或者没有采用的技术,用在了辛恩手表上,这些技术的研发,花费了公司大量的财力,也让辛恩变得更加独特。

比如,辛恩手表有氩气除湿技术、防刮伤涂层等多项专利和技术创新。为了方便警察、消防员在极端环境下使用,辛恩手表能够在-45℃到+80℃的环境下表现良好。

“我们会把机械制造业用到的技术,创新地用在钟表行业。”施密特说。比如一般的手表表壳容易被海水腐蚀,施密特就去跟能够提供高质量潜水艇钢材的公司蒂森克虏伯进行谈判,买来这种钢材,然后又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最终,潜水艇钢材做出的手表成为了辛恩的畅销款。

“成绩只属于过去,我们还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将在未来体现出价值。”施密特说。对于技术研发方面的心得,他谈到,做技术研发时,总会有遇到瓶颈的阶段,让人觉得看起来是走不下去了。这种时候,总有人跳出来说“我之前就告诉过你这是行不通的”,这就更需要研发人员用意志和耐力坚持下去。

“如果你在大公司,可能项目就这样被砍了。长此以往,员工即使有了创新的灵感,也不愿意向上级提出。但是在辛恩,我们可以自由地做一些一开始可能不见得盈利的事情。”施密特说。

不滥用资本去扩张

有些瑞士的大型钟表企业,一年能够实现几十亿的销售额。但有如此多顶尖技术的辛恩,却没有大肆进行市场扩张,也没有请过任何明星作为代言人。

“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毕竟刚刚把新的办公楼修好。”施密特幽默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据了解,在施密特接手辛恩的25年间,公司从20多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有100多人的中型企业。这样的发展速度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似乎是难以想象地“慢”。2017年9月,辛恩终于从租用的办公楼中搬入自己买下的新办公楼。

当记者提到其可以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或者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取资金,进而促进公司的快速增长时,他严肃地谈到,公司并不是反对增长,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力量获得盈利再投入,从而让公司实现可控的增长。

“我们每年都有7%-10%的销售增长,这是非常稳定持续的健康增长,所有的投入都在公司自身的财力、实力可控范围内。”施密特说,“作为中小企业,我们不能够犯错,任何错误可能都会导致公司的破产。所以我为公司设置了增长速度的界线,让这种增长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在我的有生之年,辛恩可能不会成长为一个大公司。”

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走向上市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里程碑。对此,施密特表示,公司至少目前是没有上市计划的,但未来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德国高端茶叶品牌Ronnefeldt的相关负责人同样对记者表示,公司追求的是把自身的盈利不断投入,促进企业在一代代的继承人手中健康发展,而不是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外部企业参股的方式获得资金,让企业扩张。

据了解,Ronnefeldt有近200年历史,它的茶产品主要提供给世界各地的高档酒店。据介绍,它的茶产品在德国、奥地利等德语系国家的四、五星级酒店中,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汉臣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也依然是一家200人规模的中小企业。Stenfan Haenchen认为,与西门子、博世等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仍有其独特优势所在。首先,员工在这里工作的可靠性更高,汉臣不会像大公司那样随意裁员。在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中,很多大型企业采取减员增效措施,可能会裁掉10%-20%的员工,但汉臣却没有裁掉一名员工。

第二,大企业上市后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股价,担心被恶意收购。汉臣一代代传承的过程中,公司保持稳健发展的策略,不断积蓄实力,坦然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风险。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