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昔日私募业绩翘楚创势翔投资、倚天投资双双被注销,私募“冠军魔咒”再次显灵。 基金君统计显示,2008年到2017年10年的私募冠军中,有8个出事了(2次夺冠的创势翔算2个),多数“私募冠军”昙花一现,投资激进、风控不到位、团队决裂、违规被罚、投资踩雷等事件频繁出现。(注:2018年私募冠军刚拿到不足半年,所以暂未统计该冠军) 从横空出世到惨淡出局 私募江湖的“冠军魔咒”仍在延续。近日,基金业协会公告,广州创势翔投资、淮北市倚天投资等20家异常经营私募基金管理人将被注销。这意味着,曾获得私募业绩年度冠军的创势翔投资、亚军倚天投资被清理出私募市场。 创势翔2009年成立,2013年以120%的收益夺得私募业绩年度冠军,次年更是以超300%的收益卫冕,豪夺两连冠。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创势翔传出分家消息,2016年因踩雷欣泰电气巨亏,又因操纵市场受罚6000多万元…… 倚天投资于2015年打造出一只收益超200%的产品,夺得半年度冠军和全程亚军,名噪一时。但随后爆出涉嫌操纵股票、违规宣传等行为,被判定“不能持续符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要求”,被中基协注销。 根据记者统计,2008年到2017年这10年的“私募冠军”,从金中和投资到新价值投资、创世翔,从世通资产到蓝海韬略、呈瑞投资、银帆投资……曾经的私募冠军以“横空出世”姿态登顶冠军宝座,随后都走了下坡路,有的业绩不尽人意,产品难以存续;有的因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被监管处罚;仅个别的继续征战却也几乎被遗忘。 投资激进、风控缺失、团队决裂、管理能力跟不上是冠军光环幻灭的主要原因。 1.盈亏同源:成也激进,败也激进 好买财富研究总监曾令华表示,本质上,冠军和最后一名差别不大。在一年这样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要想业绩出类拔萃,配置必然会很偏,偏重行业、主题,或者干脆就是几只股票,造成组合的兼容性很差,一旦市场风格或者逻辑生变,很容易从先头部队变成落后。 创势翔投资强调“高送转股票短线机会”,赚钱以“炒壳投机”为主。2009年的新价值亦是如此,重仓中小市值成长股一战成名,这种方式在2011年遭遇滑铁卢,陷入“赎回-暴跌-赎回”的怪圈。2016年蓝海韬略单票满仓,高换手的激进作法使其一鸣惊人,但到了2017年运气便不再。 智诚海威创始合伙人车向前表示,拿下冠军一定是采用了极端策略,极端策略有两个结果,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在他看来,冠军的评价标准不应以某一期产品的当期业绩为唯一或主要标准。 北京一家业绩进入前十的私募投资总监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坚持价值投资。这几年吃的亏太多,我们反思了很多,希望每年都能保持正收益,这是最大的追求。 2.风控不到位 车向前强调,“冠军魔咒”的形成还由于多数人存在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需要严格的风控管理。这恰恰是不少冠军私募所缺乏的纪律。私募若以冠军为目标,打法必定激进,持仓高度集中,基金经理获利不少,因而高度自信。而且,很多私募的老板就是基金经理,可以说“一言独大”,对自己的投资没有限制,没有风控可言,容易出现巨亏而被动清仓。 3.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曾令华认为,私募基金的优势之一在于利益与投资者一致,但团队的不稳定将使这一优势不复存在。在他的经验中,一个好的公司要发展离不开核心人物的“强悍”。过去十几年私募冠军中,至少有3家因为关键人物的离开、团队决裂、公司分家而分崩离析。 金中和成立之初采用的双基金经理制,邓继军和曾军一个擅长自下而上挖掘个股,一个擅长自上而下从宏观趋势进行资产配置,投资理念的差异最终导致邓继军在2010年选择离开。 2013年上半年,呈瑞投资掌门人芮崑清空手中股份离开,随后公司从股东结构、基金经理到投研团队大换血。 创世翔也在2014年4月传出“宫斗”,团队争夺交易权限,甚至把相关券商告上法庭。这起“宫斗”的直接原因就是2013年创势翔业绩一骑绝尘,众多渠道抢着发产品,由于利益分配问题导致团队决裂。 4.管理能力跟不上规模扩张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介绍,单纯从收益率排名角度来讲,靠前的一般都是小规模私募,倾向于集中投资,操作灵活,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收益率飙升。而在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能力却未能及时跟上来。 星石投资表示,在冠军效应下,迅速扩大的管理规模,要求投资策略能容纳更多标的,团队能抓住更多机会,突破原有能力圈。但策略和团队的打磨需要时间。这些跟不上,也就逃不过魔咒。私募要稳健运营,不应以追求短期业绩为目标,而应该努力做好基础建设,获得长期收益。 “私募冠军魔咒”如何破? 近期,昔日私募冠军被注销资格的消息,让“冠军魔咒”演绎到一个新的层面。多位私募行业人士认为,业绩冠军只是一个概率事件,相比之下,长期业绩的稳定和持续更值得关注。真正的“私募冠军”应该能经得住市场大浪淘沙,保持长久稳健。 私募并非要关注冠军头衔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成也激进,败也激进。”好买财富研究总监曾令华如此点评近10年的私募冠军。他认为, 私募冠军要看,但主要看他们的投资理念、方法、团队,以及他们的一致性、稳定性、有效性。” 格上财富研究员王媛媛认为,“私募冠军”是一段时间内对私募管理人或基金经理的业绩排名,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冠军。对市场表征的不同判断、基于管理资金变化对收益和仓位做出的不同规划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结果的变化。“冠军魔咒”有戏谑的味道,正常情况下,私募管理人只要不出现合规、组织架构大变动的风险,很难说“陨落”。随着股价涨跌,私募产品的净值起伏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不管A股市场走势如何,市场上总会有收益率很高的私募基金,因为私募行业的产品和管理人数量很庞大,从概率上讲连续卫冕的概率非常低。”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坦言,取得业绩冠军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更应该关注长期排名靠前的私募,而非一定要关注冠军头衔。“冠军陨落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体系不够成熟、业绩稳定性较差,好业绩有一定运气成分。” 金斧子投研中心也表示,相比私募冠军,更应该关注私募投顾策略的稳健性和持续性,因为市场的特征就是波动和非理性。同时也会观察所谓的“私募冠军魔咒”现象。“盈亏同源,收益与回撤往往存在辩证关系,私募冠军业绩大变脸与其采取的极端或者另类策略、投资操作有直接关系,理性的投资者应该防止陷入短期贪婪的陷阱。” 真正的私募冠军应该做到长久稳健 在长期的跟踪和观察之下,研究人士认为,长期业绩突出的私募具有一些共性,如对市场有足够的理解和经验,团队足够专业优秀,风控、合规等流程比较完善。只有经历过市场的考验和投资者的选择,最终受到认可并留存下来的机构,才能与资金方有更高的互信度,以致于产品净值短期回落也不会造成大量赎回。 曾令华认为,真正能在私募行业做得长久的机构,首先要具有稳定的方法和大的容量;其次要有品牌,能与投资者保持沟通;再者要有职业精神,把投资当成一种生活,而不是赚钱的工具。 在王媛媛看来,真正的私募冠军需要具备的“硬核条件”,一定是在风险控制得当的前提下有持续的赚钱能力,以保持长久稳健的业绩,这是机构长期生存的核心要素。最基本的一点是合规、能够稳定运行;在生存的前提下,力争创造超额收益,再脱颖而出。对于不同的策略来说,赚钱的来源不同,因此超额收益的创造点也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金斧子投研中心表示,能够取得较稳健业绩的私募一般都具备专业、独立的体系化判断或独具特色、灵活有效的策略模型,并且能够不断提升投研能力或策略创新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市场行情,同时具有较强的风控意识,在投资的各个环节中渗入其风控理念,并严格有效地执行。“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滚雪球’活动,要求投顾具备深度研究和稳健投资能力,并且持续不断地身体力行。信托责任同样重要,那些珍视客户的投顾会走得更远,更稳健。” 适应市场变化转型做价值投资 结合趋势希望长期跑赢 光辉岁月过后,部分业绩领先私募陷入业绩下滑的痛苦。一些私募通过改变投资策略蜕变重生,逐步稳定下来。 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对主题概念的把握,一些私募取得骄人投资业绩,随后经历波动,他们发现价值投资才是穿越牛熊的方法。 “原来我们以主题板块操作为主,波动较大,现在转向价值投资,侧重基本面,整体稳健一些。我们看到,随着MSCI纳入A股,国际机构投资者成为重要力量,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他们的投资理念,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冬拓投资总经理王春秀坦言,现在的投资理念是注重趋势下的价值投资,当市场趋势很差时不做投资,当市场趋势好时会结合基本面做投资。当然,市场趋势分很多种,除了大盘整体趋势,还有行业发展、财政经济政策趋势等,在投资过程中都要结合起来。 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刘跃告诉记者,2017年之前,靠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就可以大概判断其出现停牌重组的概率,押对了一些公司,投资回报率不错。“但2017年以后市场风格转向,我们也押中了一些重组股票,但复牌后不管是否重组成功,都在往下跌,损失较大,也影响到客户的信心。2018年以后,我们通过分析宏观政策和市场转向,调整了投资风格,取得了很好的回报。”刘跃透露,他们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在投资过程中遵循两点:一是公司基本面好,且价格相对便宜;二是不碰看不懂的行业和公司。 除了价值投资、基本面研究,私募认为,投资想要做得长久,也需要结合市场和大趋势。 星石投资认为,A股风格轮动显著,传统买入并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并不适用,多头策略需适时调整投资组合,使价值投资本土化,力争提高收益。他们采用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方法:秉承基本面趋势投资理念,通过深度基本面研究,寻找公司、行业、宏观等多个层面的强劲驱动因素;然后根据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驱动因素进行价值选股;再根据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驱动因素进行类别轮动;通过价值选股与类别轮动相结合,实现中长期绝对回报的投资目标。 智诚海威创始合伙人车向前表示,“投资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基于基本面研究的好公司’和‘基于成长性判断的好价格’,这就是我们最核心的投资理念。在风格和方法上,相比自下而上的选股模式,我们更注重自上而下的配置模式组合,这需要管理人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具备深入研究理解的能力。基于宏观的分析,形成对市场的判断,制定阶段性的投资策略和仓位限定。” 下跌磨炼私募投资体系 更加重视风险回撤控制 不仅是私募明星,做投资都会面临一个难题,产品净值冲高后出现大幅回落,甚至一蹶不振。经验证明,除了业绩,控制风险和回撤同样重要,活下来才能走得远。 王春秀表示,现在非常注重风险控制,以价值投资为前提,当趋势健康向上时可以满仓,阶段操作;当趋势震荡向下时仓位控制在30%以内。“希望通过资金量控制风险,当前市场可能还要下台阶,现在产品仓位控制很严格。通过这样的操作,现在产品净值表现相对平稳一些。” 刘跃称,在控制风险和回撤方面,会通过一些市场信号进行判断。在市场赚钱效应较好时,下跌多半是回调,会坚定持股;但在市场出现资金逃离的恐慌信号时,会逐步撤出前期涨幅比较高的股票,同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建立了比较系统性的一套投资逻辑,在上涨概率较大、市场相对安全时,仓位会比较重;下跌概率较大时会视情况减仓,根据信号判断进场、出场,只要出场信号出现,宁可错失也要避免栽跟头。”他表示,最近市场也在下跌,但并不担心,因为信号没有显示恐慌迹象。 一些私募经过几年的磨炼,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控系统,能够相对有效控制风险。 车向前表示,智诚海威经历了2008年股灾、2010~2014年长周期熊市、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和2018年的大熊市,这些磨炼帮助公司形成并完善了风控体系。“我们控制回撤和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投资决策委员会集体表决分散风险,二是将净值回撤与仓位调整挂钩,通过可执行的风控手段执行。” 星石投资表示,公司拥有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级风控体系,贯穿投资研究全过程,层层把控风险,做到事前在方法上、投研体系设置上、以及股票池管理制度上严格把控;事中紧密追踪、交易规范;事后在考评、检查、投资组合、以及其他制度上均做到风险控制。同时,根据产品合同的硬性约束严格要求,大部分产品设置止损线、不购买ST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证券、以及严格控制产品所投资标的集中度。同时,积极参与行业的规范建设,从而最大程度的控制风险。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