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隐形冠军” 出浙江
何为 “隐形冠军” 企业?著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一书中指出:隐形冠军企业是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很多年以来,“吨位决定地位” 的事实,让很多中国企业都将做大做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然而,细究世界企业发展历史,有很大一批中小微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十年如一日地做专做精,无意中成为了这个领域中的无法撼动者。
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前沿地浙江,从过去的打火机大王、吸管大王,到袜子大王……一批“隐形冠军”曾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继2016年该省20家隐形冠军企业公示后,2017年10月,浙江又公示了23家2017年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名单。浙江将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目标是到2020年,在全省规下工业企业中建立5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建立1000家“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
这一做法,被外界视作是当地发展民营经济和新经济的又一重要抓手。
隐形冠军怎样成长为全球企业?今天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势关注隐形冠军?它们又缘何隐形?
浙江这个市场经济前沿地,产大民企,也产“小巨人”,从打火机大王、吸管大王,到袜子大王……这些“小巨人”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杭州滨江区,从地铁1号线西兴站出来骑行约10分钟的江淑路旁,有一处不起眼的旧厂房院落,门口杂草丛生,挂着“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
谁也想不到,这里会是2017年浙江省评出的23家“隐形冠军”企业之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类似的 “隐形冠军” 在浙江并不鲜见,有报告显示,浙江企业在全国300多个产业门类中有100多个占据细分领域的前三甲。
“隐形冠军”企业,这个概念最早源于德国赫尔曼·西蒙的《隐形冠军》一书,是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份市场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德国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和“隐形冠军”,一直让这个国家在制造业领域令人起敬。浙江这个市场经济前沿地,产大民企,也产“小巨人”,从打火机大王、吸管大王,到袜子大王……这些“小巨人”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017年,浙江发文鼓励省内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并计划至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中建立1000家“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这被外界视为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又一重要抓手。
从隐形冠军到全球企业
在很多企业看来,“隐形冠军”的背后,是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这需要“十年如一日”的专注,需要耐得住寂寞。
如今颇具知名度的大多数浙江大型民企,比如万向集团、盾安集团、传化集团、正泰集团、三花控股等,几乎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盾安从1992年开始做截止阀,到2006年市场份额才成为世界第一。”盾安环境董事长冯忠波介绍,他们用了整整15年时间才成为这个领域中的 “隐形冠军”。
而他们的前身,只是创始人姚新义用900块钱于1987年在浙江诸暨创立的一家手工绕弹簧工厂。“当初我们为上海日立空调做配套,他们觉得盾安只是个体户,表面上客客气气,我们转身走了之后,日立就把我们送检的产品丢进了苏州河。”冯忠波说。
如今,经过30年的市场洗礼,盾安集团的业务版图已经完成从精密制造到先进装备的转身,并朝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进行多元化产业布局。
三花控股总裁办主任莫杨透露,1984年成立的三花,一开始就定位于做 “体积要小、占用资金要少” 的配件产品,并一直坚持做制冷配件三十多年。
在这期间,他们将其中的四通阀从铜变成不锈钢,嫁接了各种技术的同时,使得成本不断降低。如今三花四通换向阀年产量超过500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5%。
三花控股与盾安集团皆用超过30年的时间在空调制冷配件领域深耕,两者长期竞争不相上下,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
如今资产已经上亿的杭州速邦物流,同样也是十多年专注在一个领域,“进入杭州传化公路港后,我们便只做浙江到西南专线的物流。”速邦物流董事长黄晋江坦言,要在大浪淘沙的市场中活下来,必须专注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看来,隐形冠军企业的竞争力更侧重生产质量,更强调工匠精神。
“这是浙江经济,尤其是浙江民营经济过去二三十年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态。” 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介绍,而这种形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各界忽视了。
如今的他们,很多都走入了全球供应链,开始收购起了欧美的隐形冠军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写上了重重的一笔。
为什么是浙江?
从一个小作坊到小巨人,再到后面的国际性大企业,都离不开一个“万能”的创始人。比如万向的鲁冠球、盾安的姚新义、传化的徐传化和徐冠巨父子、三花的张道才。
“他们看准市场,很早切入生命周期比较长、产业技术又相对成熟的领域,在中国市场上形成先发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发挥后发优势,从低成本开始,慢慢提升技术和质量,别人便很难再挤进去。”吴晓波说。
但他们都出生于浙江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在受访者们看来,和当地的民营经济产业基础、块状经济特色以及政策环境分不开。
统计显示,浙江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浙江工业企业数的98.6%,资产总量的76.3%,且大多数处在传统行业,而“小巨人”企业皆出自于此。
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研究中心统计,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在浙江形成了近500个工业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在31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除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烟草制品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等3个外,均有浙江“块状经济”的存在。
这样的区域经济特色,则为细分领域 “隐形冠军” 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
2016年7月,浙江出台《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全省中小企业数量年均增长5%以上,实现“小升规”企业1万家以上;2017年6月,浙江印发《2017年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要点》,多方面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在产业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企业孵化器平台与科技园区在浙江遍地开花。这些园区在融资、市场与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
传化智联浙江大区总经理沈建康指出,物流行业原本都是散兵游勇,但进入传化公路港这个大平台后,平台通过资源的调配能够保证有序的行业生态,避免恶性竞争,孵化培育平台内的各类企业。
传化集团创立于1986年,启动“公路港物流模式”的探索已有17年之久,如今已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布局成一张覆盖线上线下的“传化网”。
永良物流和速邦物流都是在传化公路港中的企业。永良物流董事长曹永良指出,从2002年进入园区至今,公司营收已从起初的100万猛增至现在的8000万左右。
2002年开始做企业孵化器的颐高,如今在全国已经拥有204个创新载体,在人、财和市场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也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颐高科技园区总裁李艳萍介绍,在政策的鼓励下社会给创业的人更多的宽容,在这个地方,创新创业就像走路、呼吸一样自然。
“企业的发展,外围的环境至关重要,浙江制造业发达就是因为政府比较开放,放水养鱼,让每个人发挥聪明才智,每个企业充分发挥能动性。”盾安环境董事长冯忠波说。
应该如何关注 “隐形冠军”?
长期观察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专家都表示,隐形冠军在浙江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近几年浙江重提这个概念或有两大背景:一是浙江中小微企业面临新的经济转型期的巨大挑战;二是中小微企业分化的趋势越发明显。
“近期,浙江中小微企业的负债率在提高,且受到上游产业的波动影响越来越大,但那些走‘专精特新’道路的中小微企业却生存得很好,效益也很高。”潘毅刚指出。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金如表示,浙江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小微企业发展一定不能走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道路,“隐形冠军”的培育,对于提高浙江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不过,资金和技术,仍是浙江中小微企业在目前阶段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
相较于融资难题解决,技术升级更需要民营中小微企业自身的努力。据了解,如今很多隐形冠军企业的产品正面临着质量的“天花板”,往往是技术无法实现突破升级所致。
莫杨指出,三花即使在2007年将兰柯的自动化业务并购后,已经在制冷配件领域做到全球技术第一、规模第一,但却依然面临技术研发能力弱的问题。直到成立了“三花中央研究院”,才开始由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的转型升级。
但实际上,对于很多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它们没有实力去建研发中心时,要完成转型升级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给予一定的技术许可与技术转让。
1996年,赫尔曼·西蒙从德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中找到了德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秘密,写了《隐形冠军:全球最佳500名公司的成功之道》一书,并阐明,并不总是只有那些大公司才能征服市场,那些行动迅速、市场集中、高度专业化的公司同样能够取得市场领先地位。
这些公司,应该受到各个国家给予大企业的同样的关注。
“隐形冠军企业并不是政府打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出来的,对待隐形冠军最好的方式就是塑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他们经不起市场的大风大浪考验。”吴晓波说。
回看已经成长为国际性大企业的这些代表,小巨人的成功出路不外乎三种:一是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另一种是横向延展,还有一些就是转让。而这个阶段,对企业的制度、管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很多隐形冠军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他们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聘请职业经理人或通过股份制改造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如今,在新科技革命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的当下,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大幕已经拉开,中小微企业们面临着更多挑战。浙江“隐形冠军”企业的种种或为全国诸多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