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外汇违规案例的通报。这是今年以来,外汇局首次通报部分违规典型案件。共计17个外汇违规案例被通报,5家银行、6家企业和6名个人收到了国家外汇局开出的罚单。 个人外汇违规成为监管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外汇违规案例中,个人外汇违规一直是外汇局关注的一个重点。而“骗汇”理由也让人大跌眼镜。 为去海外投资,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广东籍孙某利用34名境内个人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将个人资金分拆购汇后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244.62万美元,用于境外投资等。而当前个人年度购汇额度为等值5万美元。 为境外买房,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浙江籍洪某向他人账户支付3.12亿元人民币。 而纵观去年,骗汇的理由还有:境外还赌债! 从今年案例看,处罚力度最大的个人当属浙江籍洪某私自买卖外汇案,洪某私自买卖外汇被罚2497万元,而去年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的6次外汇违规案例中,36起个人违规金额总额才约为6500万元。 根据通报,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洪某向他人账户支付3.12亿元人民币,私自购买外汇,用于在境外购买房产等。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私自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497万元人民币。对其实施“关注名单”管理,并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去年6次关于外汇违规案例的通报,2018年130起外汇违规案例中,36起为个人违规,个人的罚款总额为6551.17万元,其中出发金额最高的为浙江籍夏某非法买卖外汇案,其违规金额达14188.45万元,处罚金额为1418万元。 2018年部分违规典型案例中处罚金额排名前五案件(个人)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整理 分拆逃汇成个人违规重点 在去年以来个人受处罚的案件中可以发现,分拆逃汇是一个重点。 此次公布的违规案例中,因分拆逃汇,广东籍孙某被处罚83万元人民币。 由于当前我国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于是很多人就会选择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化整为零,利用亲戚、朋友的额度换汇在海外置业等。 何为“蚂蚁搬家”? 外汇局此前在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通知中明确: 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将外汇汇给境内5个以上(含,下同)不同个人,收款人分别结汇。 ?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 ?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结汇后,将人民币资金存入或汇入同一个人或机构的人民币账户。 ?个人在7日内从同一外汇储蓄账户5次以上(含)提取接近等值1万美元外币现钞;或者5个以上个人同一日内,共同在同一银行网点,每人办理接近等值5000美元现钞结汇。 ?同一个人将其外汇储蓄账户内存款划转至5个以上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分别在年度总额内结汇;或者同一个人的5个以上直系亲属分别在年度总额内购汇后,将所购外汇划转至该个人外汇储蓄账户。 ?其他通过多人次、多频次规避限额管理的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 在外汇局此次通报的案例中就指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孙某利用34名境内个人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将个人资金分拆购汇后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244.62万美元,用于境外投资等。 这种分拆结售汇的行为俗称“蚂蚁搬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认定为是“蚂蚁搬家”就将被列入关注名单。 在个人购汇申请书上,对境内个人办理购汇业务也有明确要求: 个人购汇申请书中强调,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个人,外汇机关依法列入“关注名单”管理。 “关注名单”个人列入名单当年及之后两年不享有个人便利化额度,同时依法移送反洗钱调查。 企业逃汇案多发 转口贸易等为银行“重灾区” 另外,在外汇局通报的外汇违规案例中,也有不少银行和企业。 纵观近年来银行和企业外汇违规,分析人士指出,从案由来看,银行外汇违法违规的主要原因是未尽审核责任,业务重灾区依然为内保外贷业务和转口贸易业务。其中,此次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上榜”。 而企业的主要违规行为是逃汇。 关于防范内保外贷业务风险方面,业内人士表示 ,银行一方面应严格审核客户准入资质,做好尽职审查工作,另一方面,应落实境内企业的反担保,避免出现金额敞口。 防范转口贸易业务风险方面,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务风险把控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业务拓展中需正确处理创新与合规的关系,不要重业绩轻合规、重资金风险轻政策风险;其次,健全内控制度,若内控管理不到位,业务操作规程把关不严,将出现重大违规案件;再者,在外汇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对合同真实性、条款合理性、贸易规律性、要素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尽职调查,将真实性审核职责落到实处。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