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牌照迟迟未下发,央行一家独大的局面还在持续,央行已于10月结束对第一批民营征信机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的第二次验收工作。
第二批征信牌照也开始申请了,百度、京东、小米等30多家企业跃跃欲试,一些P2P平台也开始开展与征信机构的合作大计。
“国内征信市场已经开始有序‘开闸’,火热发展的P2P网贷行业有望依靠征信来突破风控瓶颈,行业发展将有质的飞跃。”投资用户单先生乐观认为。
然而,有业内人士则并不乐观。拍拍贷首席风险官对外称,中国征信渗透率远低于美国,国内征信白板用户近10亿,且央行征信系统尚未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行业依靠征信在风控上有所突破比较难。
那么,P2P网贷征信到底难在哪里呢?
从数据源上看,实现互联互通难。不论是电商机构,金融机构还是其他信息机构,其数据都是征信大数据中的一隅,无法全面覆盖和反映征信的整体。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在征信的有效性和可参考性方面,价值几何本身就是个大问题。因此,客观上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整合、协调,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综合利用。
从征信机构运营看,打破利益藩篱难。撇开国有征信机构,民营机构征信执照积极性很高,但都是基于自身数据打造征信生态圈。因为征信业务涉及到核心的数据分享和交叉比对,这属于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短期来看,各巨头之间合作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如何打破机构之间的利益藩篱,平衡机构之间的利益诉求,将征信数据的效用最大化,是一个既现实又重大的问题。
从征信效用看,满足个性化需求难。以银行征信为例,其征信和风控体系是以资产和应收债权为核心的,而金额也往往是成百千万计。目前在互联网领域的征信分析千差万别,很难银行业自身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相匹配。互联网平台有时会很难接纳银行出具的征信服务报告,除非是银行体系内有专门针对互联网平台而研发的信贷类产品。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