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何挺叶飞?本报独家对话私募基金大佬董宝珍:资本市场还有更大的问题 5月15日,叶飞在微博隔空喊话包括千合资本王亚伟、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凌通盛泰投资管理董事长董宝珍在内的一众私募大佬一起发声。不过,这些大佬对此态度不一,但斌忙于撇清与叶飞的关系,“不认识”“理念不相同、也不认同”。董宝珍则力挺叶飞,希望大家接力发声。而王亚伟仍沉默,林园投资方面则向本报表示“林园不参与这件事”。 为何要力挺叶飞?叶飞爆料内容的真实性如何?资本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5月19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对话董宝珍。 (凌通盛泰投资管理董事长、否极泰基金经理董宝珍) 监管应发布调查结果 或者证实或者证伪 广州日报:请问如何看近期叶飞爆料,包括最早爆出的市值管理盘方赖账,以及最新的公募基金经理所谓的“潜规则”?这些操作手法普遍吗? 董宝珍:爆料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找盘方及机构联合坐庄操纵股价的,并非个别现象。这与曾经轰动一时的徐翔旗下泽熙投资操盘美邦服饰的模式很一致,这类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于叶飞最新爆出的公募基金经理的潜规则,即公募基金经理拿出自己的股票池给坐庄操纵者选股,在坐庄操纵者买入后公募基金经理用基金的钱负责拉升,最后基金经理拿回扣,这种做法是否存在需要有监管层启动调查核实。如果真如叶飞所说的,这种做法更恶劣。公募基金经理是拿着基民的钱配合庄家炒作,为自己谋私利,而且当下国内资本市场已进入公募基金时代了,公募基金规模大,操纵的力度也很大,制造的泡沫和危害更大。 我认为,不管叶飞爆料是否真实,目前这件事关注度如此高,监管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并给出结果,或者证实或者证伪,要给投资者一个说法。目前舆论和媒体已经跟进,但舆论和媒体只能引起关注,最终给事情定性和解决问题舆论和媒体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监管层才能给事情定性和解决问题,监管层应该跟进了。 提议资本市场人士接力 广州日报:为什么你要发微博挺叶飞呢?怕不怕别人说你蹭热点?或者怕不怕别人认为你是跟叶飞是同道中人? 董宝珍:其实我并不认识叶飞,叶飞是什么人,为什么说这个事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叶飞让问题浮出水面,问题被知晓和关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叶飞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资本市场进步的作用,虽然主观上叶飞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叶飞爆料的同时,也呼吁国内资产管理界的头面人物,就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联合坐庄等问题发声。然而非常遗憾,我们看到有关当事人在回应的时候,完全没有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表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而是纠缠在与叶飞认识和不认识,将问题引向口水和个人关系! 我认为必须改变因为叶飞参与了某些不合法事情、资本市场的人士急急忙忙与叶飞切割的做法,而应该与叶飞接力,一起接力,将更多问题曝光,从而为监管部门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发展。 机构抱团赛道股的问题更大 广州日报:请问,你认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 董宝珍:目前,抱团赛道股的问题大于叶飞所爆料的坐庄问题,前者才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叶飞所爆料的,只是资金实力小的操纵者,在体量和危害上是没法和抱团赛道股相比的。当前市场已出现一种资金实力非常巨大、不需要出办公室就能凭单独一家管理机构的资金操纵一个公司股票的价格,或者几家同业之间不出办公室就能达成联合操纵。当前抱团股走势就是一种不需要叶飞联络的操纵。这背后,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地认可同一只股,也或许是恶意抱团操纵,但投资者无从知道,只能靠监管查实。 更严重的是,公募基金集中抱团将钱投入处于历史最高估值的某些板块,其中有些抱团赛道股的市盈率已经上百倍,大幅偏离估值,根据价值规律可以预见,抱团的结果必然是泡沫破裂和崩溃,到时受损的是基民的利益,监管层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