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与3月份长安信托“踩雷”如出一辙,当时南京高科也发了类似公告,不过披露相对更加详细。 南京建工债务危机持续发酵。 继长安信托后,中融信托“踩雷”南京建工10亿元,这一信息虽然“隐藏”在南京高科(600064.SH)一纸公告中,但依然被外界发现。 自2018年12月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持续跟踪,今年3月,长安信托“踩雷”南京建工28.5亿元,又面临60亿元债券交叉违约可能,不容乐观。 4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确认,前述两者性质确实一样,也是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新港开发”)为南京建工信托融资提供担保。 “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肯定第一时间保全资产。”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如此表示。因此,此事连累担保方新港开发,其所持上市公司南京高科股份两次被司法冻结,累计被冻结股份占其持股总数的88.35%。 而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新港开发还为南京建工担保28亿元,都将在一年内到期。 南京建工再次违约 4月2日晚间,南京高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新港开发所持有该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 具体来说,被冻结人为新港开发,冻结时间从2019年4月2日至2022 年4月1日,冻结数量为130314657 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0.54%。被冻结的事由及依据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诉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等合同纠纷一案的(2019)京财保9号民事裁定书。 南京高科表示,被新港开发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为429345157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4.74%,本次冻结后其累计被冻结股份数量为379345157股,占其持股总数的88.35%,占公司总股本的30.69%。 南京高科还称,目前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上述股份冻结事项尚未对公司的控制权及日常经营管理造成实质性影响。新港开发目前正在积极核实并协调处理相关事项。南京高科表示将会持续关注该事项的进展并及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4月3日晚间,中融信托方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我司关注到由我司管理信托计划项下保证人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南京高科控股股东)部分资产被司法冻结的公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及投资人意愿,从而采取相关财产保全措施,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我司将继续积极履行受托人义务,并与融资人及保证人沟通到期还款计划,尽最大力度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与3月份长安信托“踩雷”如出一辙,当时南京高科也发了类似公告,不过披露相对更加详细。 今年3月,长安信托“踩雷”南京建工28.5亿元,后来南京建工偿还了3亿元;长安信托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3月12日,经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冻结新港开发名下银行账户(截至目前,被冻结银行存款金额为16606万元)及持有的南京高科股票共计24903万股。 3月19日,新港开发公告称,截至公告出具日,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尚未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诉讼。发行人目前正在与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积极沟通,争取在诉讼前达成和解。 新港开发还称,目前公司经营活动正常,上述股份及银行账户冻结事项未对发行人对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造成实质性影响,对发行人上述已发行的企业债券本金及利息的偿付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然而,令人感觉蹊跷的是,3月25日,南京高科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张培东、万舜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董事职务,同时张培东先生申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 接近南京高科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述张万二人请辞,因工作变动,与上述事情无关。 新港开发共担保53.5亿 多种渠道多种迹象可知,南京建工债务继续承压。 据2018年12月底《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告》显示,除了长安信托、中融信托,南京建工债权人众多,还有其他信托公司和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尝试联系部分信托公司和银行,对方均不予置评。 而且,“企业预警通”显示,截至目前,南京建工债券存量规模85亿元,存量只数11只,记者梳理发现,在11只存量债券中,竟有9只债券涉及“提前到期条款”,总计60亿元,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时付款,存在债券交叉违约可能。 一名接近南京建工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尚未出现债券交叉违约情况。 此外,4月1日,上海清算所官网披露《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2019年3月31日对外担保情况的专项报告》,截至2019年3月31日,新港开发对外担保金额共计122.31亿元,其中,已逾期的担保贷款金额为33.0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材料统计发现,新港开发为南京建工担保25.5亿元,担保尚未履行完毕且担保债务已逾期。此外,新港开发还为南京建工担保28亿元,都将在一年内到期。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