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Lendit峰会传递出的消息来看,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通过非互联网技术的积极应用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逆袭,中美差距日渐减小,双方所面临的未来趋势和现实问题也越来越趋同。包括花旗、毕马威、麦肯锡等多家机构都曾在其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到,2016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开始接替日渐萎缩的西方市场,成为全球Fintech投资人最关注的地区。 中国正成为Fintech的风口 花旗集团近日发布的《Digital Disruption GPS report》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金融科技蓝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突飞猛进,在国际上也开始崭露头角。从风投和企业投资的轨迹可以看出,2016年是中国金融科技巨龙腾飞的一年。 从投资金额来看,上述报告显示,2016年前9个月,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额达180亿美元,中国占据50%,且是全球唯一一个年环比投资额翻倍的区域。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共发生504笔投融资事件,获投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达1135亿元。其中中国281笔,国外223笔。 从用户数量上来看,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已经超越传统银行业,这主要归功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在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以及网络借贷上的努力,占据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同时,中国在过去十年里的数据化演进及中产阶层飞速增长都让传统金融行业猝不及防。 渣打和《经济学人》近期合作的对中国金融科技的研究也表明,从体量规模上看,中国是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绝对主导者。中国的电子支付规模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占全球总体规模的近一半。在互联网信贷领域,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75%。在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前五大金融科技公司中,中国占据四席。 金融科技公司在中国表现火红,它节省成本、提升效率并带来便利性的好处,也让其他各国的业者趋之若鹜,不管是新创公司还是传统金融企业都试图发展金融科技。像花旗和渣打正尝试将金融科技应用在借贷、支付、金融交易等方面。 然而,在这些喜人的数据和成果背后,相关的隐忧也随之而来。 “激进”但创新不足 3月8日晚间,业内人士在朋友圈发布了几张Lendit峰会现场的照片,以蓝绿色为主色调的展台及演讲现场充斥着炫目的科技感。 当记者问及此次参会的感受,他很直白地回复道,美国才是金融科技创新的前沿,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创新点,百花齐放。在他看来,中国目前对金融科技的态度更倾向于抢占市场规模,每当一个好的模式出现便纷纷效仿,而非继续去开发更好的模式。即使中国在支付和借贷领域的应用已经在全球拥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但就纯科技创新来说,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美国企业更具有国际化视野,而中国企业都在看本土市场。 “相较创新不足,市场方面就显得有些激进了,当然这跟中国人口多、市场大、需求旺盛有关系。” 业内人士称 “但是监管方面同样要跟上。” 相关数据也显示,尽管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但在顶层算法的科研实力上,例如在残差网络方面,与美国差距还是很大。再比如人工智能的应用上,硅谷热衷于投入智能硬件、无人机和无人驾驶等领域,而在中国,早期资本都在追逐互联网、O2O等。 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伪金融科技现象。相关专家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创业项目中95%都是伪人工智能,例如市场上出现的不少具有简单对话、听儿歌、学英语、通话等功能的少儿机器人并非其在宣传中所标榜的“人工智能”。 “数据和技术是驱动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唯一方式。”Kabbage CEO、联合创始人Rob Frohwien在此前的演讲中提到,那些靠提高运营成本、扩充资本金来增加收入的企业并不是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用好数据与技术,可以保持利润和业务的同步增长。 而在监管层面,天云大数据CEO雷涛对记者表示,“其实目前科技要素被应用的相对还是较少,大家更多还是在琢磨规则和套利,利用监管和相互制衡的盲区。但我认为金融科技需要大力推广,即使是监管本身也是需要金融科技的,例如对循环骗贷等问题的监管都需要科技来协助。” 对于未来,雷涛很有信心,他表示,中国目前对于金融科技的用户环境是非常好的,包括金融应用、支付、移动互联等,这是北美现在所没有的,这个基础带来了两个重要的要素,即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再加上国内目前移动互联网便捷发达,技术本身不需要非常高精尖,就能产生非常大的社会效应。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从政府政策与市场创新应用上,Fintech的成功可能性都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与磁场效应,国内市场也因此成为Fintech从细分市场到规模应用的肥沃土壤与试验田。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