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集团最近的员工离职和高管频繁更换。这个事到底是怎样呢? 事件的起因是小牛资本管理集团前合伙人透露,集团与其签定的《北京某项目退出奖合同》中约定的“退出奖”未能按时兑现。有内部员工爆料,小牛资本对这件事在集团内部做了一份申明。 申明原文摘录如下: “小牛遵守原有的契约合同......原计划相关工作都已在近期全部处理完成。按照公司结算流程和国家法规,离职员工应该为此项目报酬提供个税发票,负担应该负担的税收,但他一直不愿意提供。”“将一个离职员工因为不提供个税发票引发的环节的暂时卡壳,说成是公司陷入诚信危机,夸大其词。” 爆料人对记者说,这样的事在小牛集团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小牛集团今年将收缩裁员,三月份将有离职潮。这句话也得到了另一位小牛普惠员工的验证,该员工告诉记者,小牛普惠宣称为了装进小牛金服上市,让员工签合约到外包公司,而现在小牛普惠正在大裁员,3月底之前裁完。 该员工还称,此前小牛每年春节、春节后、8月共发3次奖金;但2016年8月到现在奖金还没有发,官方称奖金将于2017年4月发放。“这样被裁员工的年终奖就可以省下了,真抠门。”这名员工对记者这么说道。 记者咨询了客服,客服表示小牛普惠确实有部分员工离职,资产端有些线下营业厅停了。不过,小牛在线并没有收到离职潮影响。换句话说,小牛普惠的这个资产端遇到了一些问题,而小牛在线的资金端正常,也确实,连日成交规模都稳定的保证在1亿。 小牛集团不仅仅有员工离职潮,高层人事变动也颇为频繁。今年1月,媒体报道小牛金服的执行总裁兼小牛在线CEO刘金科已离职。记者还发现小牛在线的首席技术官陈明变为了郭玮,首席市场官朱有明、首席市场官章强也已消失在高管名单中;小牛普惠的副总裁苟强明的名字9月从高管名单中移除。 再早些时候,16年5月的时候,小牛在线首席运营官余军离职;另外,爆料人告诉记者,小牛资本管理集团副总裁黄俊杰已于年终离职;首席信息官林国锋于9月离职。 总结下来,小牛集团高管层1年内走了8个人。 昨日江苏互金协会发布的《P2P投资人投资指南》中提到了,如果平台高管频繁更换,或者员工大规模跳槽,可能平台内部经营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巧的是,记者还在小牛在线的服务协议中发现这个条款: “在任何情况下,本网站及其股东、创建人、高级职员、董事、代理人、关联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和雇员(以下称“本网站方”)均不以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对贵方使用本网站服务而产生的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损失、利润损失、营业中断损失等,无论贵方通过本网站形成的借贷关系是否适用本网站的质量保障服务专款规则或者是否存在第三方担保”。 再解释下,小牛在线不对投资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负责,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损失、利润损失、营业中断损失等。 记者就借此也提醒下大家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